大思政格局下高校美育协同育人路径新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感染青年,就要运用青年喜爱并接受的话语和活动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目标出发,初步探索出了以“文艺搭台、思政唱戏”为主要原则,以重要时间节点教育课程、重大发展战略教育课程和原创文艺作品教育课程等三大课程为有机整体的“青春思政课”文化育人模式,引领青年学子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青春思政课”文化育人品牌活动被光明日报、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光明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报道20余次。
一、工作背景
(一)时代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把脉定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指导性意见(见附表1)。高校的首要职能是育人,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在推进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迫切而必要。
序号
会议
文件
时间
1
文艺工作座谈会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3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5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6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7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表1:十八大以来相关会议文件一览
(二)理论背景。“大思政”理论概念源于上世纪80年代高校“三育人”理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20xx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构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正式提出了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概念,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教书育人、学生成长规律,是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出“三全育人”,即“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指引下,高校学生活动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成为当下重要的教育观念。
(三)技术背景。科技进步影响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5G、大数据、智能直播软硬件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给大思政格局下的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通过互联网传播,美育课堂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扩大了受众覆盖面,更通过互联网互动体验形式,构建了新型的教学主体间的关系。通过学生的在线反馈,美育课堂实现了双向互动,及时了解传播效果,对课堂内容进行有效调整。
二、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一)阻碍协同育人机制的壁垒
一是学科壁垒。学科教育是现代大学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在促进专门人才培养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导致了学科之间的教学、研究、管理“各自为政”、缺乏协同。
二是观念壁垒。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然而长时间的应试教育,许多学校对于对美育育人功能的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的情况比较普遍。思想政治教育也普遍作为课程存在,“课程思政”理念贯彻还部到位,教育过程中存在重灌输轻实践、重传授轻体验、重内容轻形式等问题。
三是体制壁垒。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限制,教学与管理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交流的沟通屏障,没有形成“多元共治”、主体共联、管理共商、资源共享。
四是时空壁垒。目前高校“三个课堂”(即理论课程、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联动育人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多种途径,互为补充。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二三课堂课程提供不足,优质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课程无法普惠到全体学生,有时还存在着学生因为第一课堂的学习无法充分参与二三课堂活动的情况,三个课堂联动的统筹规划与认知不足,时间空间等要素仍存在冲突。
(二)目前“大思政”理念下的几种创新模式
一是以市场驱动的思政育人节目。例如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一堂好课》等爆款节目,圈粉了很多青年大学生。主流媒体接触优质的资源,用“做节目”的方式入理入情,取得了较好的思政育人效果和收视反馈。
二是以组织驱动的思政育人品牌。例如共青团中央《青年大学习》系列网上团课,借助各级团组织辐射到全国所有基层团组织,精准覆盖思政教育对象。
三是以研究驱动的思政育人项目。各高校借助学术平台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项目,以“做学问”的深度探索新时代下的育人科学规律。
三、“青春思政课”协同育人品牌项目的具体做法
项目开展的思路试图汇集众家所长,结合“做节目”的形式,借助“做学问”的深度,形成品牌推广。同时,通过顶层设计打破学科壁垒、观念壁垒,通过资源整合打破体制壁垒、时空壁垒,形成美育+德育的“中央厨房”。具体做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重大节点,承载宣传主题
目前,青春思政课已经结合五四运动100周年举办“五四青春诗会”、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办“青年榜样进校园”主题青春思政课、结合抗击疫情伟大斗争等主题节点举办“战疫里的安徽青年”主题青春思政课活动、结合20xx特殊毕业季举办“青春,为祖国绽放!”毕业歌主题青春思政课。
(二)选榜样人物,对话青春成长
青春思政课的主讲人有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全国重点马院教授、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等。分享人里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战狼”维和警队代表、“人造太阳”科研团队、“时代楷模”李夏事迹宣讲团成员等,同时节目还邀请了社区工作者、海外留学生代表、快递小哥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代表参与节目的主题短视频录制。
(三)用艺术手段,实现以文化人
青春思政课先后创作了以全国首个无偿家教志愿服务组织“五四爱心学校”为原型的短剧《希望》,根据“时代楷模”李夏事迹创作的情境歌舞《你还走在我家乡的路上》等一批艺术表演类节目。结合微视频、微宣讲,以及重温志愿者誓词、退役大学生代表集体向祖国敬礼等仪式环节,将美育与德育融合,实现以文化人。
(四)开媒体平台,实现“长尾”传播
青春思政课利用共青团组织的“自带流量”和“自有渠道”,提前在团属新媒体进行预热宣传。课程选择在青年学生聚集的B站、抖音、微博等平台进行全程网络直播,并提供回放,满足未能及时收看直播的群体需求。
四、“青春思政课”协同育人模式的已有成效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青春思政课已初步凝练形成了“青春思政课”的模式特征,形成规范的课程流程和可复制的活动模式。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突破固有模式,师生满意
通过问卷调查,青春思政课模式在协同育人机制里的不同主体,包括参与学生、思政课主渠道师资、青年榜样群体、团组织负责人中满意度达92%以上,基本实现了人人爱上思政课。时任安徽省委副书记信长星同志充分肯定青春思政课育人品牌,并作出批示:“以新时代、新榜样、新载体、新方式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这是创新思政课的有益探索,望不断总结完善,把准政治方向,充实活动内容,创新组织形式,使之更具吸引力,感染力。”
(二)打破时空阻隔,精准覆盖
借助网络直播平台,青春思政课主题活动实现了受众对象的精准推送。20xx年2月11日,“青春思政课”安徽省青年榜样进校园活动,近57万人通过网络直播在线观看,活动得到中国青年报、新华网、安徽日报等数十家媒体的报道。20xx年5月3日,“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青春思政课通过5大网络平台“云端”开讲,引起热烈反响,截至课程结束共计万人次在线观看,位列B站热搜榜第5位。20xx毕业季青春思政课主题活动“20xx毕业歌——青春为祖国绽放”活动通过安徽师范大学官方微博、哔哩哔哩平台同步直播,共计4万多人次在线观看活动。如果没有及时收看,网络平台也提供了在线回看,突破时空阻隔。
(三)固化活动成果,形成特色
每次活动策划落实,形成了一批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文艺作品和一批青年榜样主题微宣讲的提纲讲稿。这些成果可以通过不同的平台活动不断复制传播得到固化、扩大影响。“青春思政课”育人模式也获得安徽省高校“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项目立项,成为安徽师范大学“三全育人”特色品牌。
五、关于协同育人机制深化的几点探讨
(一)突破孤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协同
思政理论课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但学生群体聚集之处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将思政课主渠道的资源用好盘活,让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生聚集的角落,融入育人主阵地,需要借助类似“青春思政课”模式化解思政主渠道的“孤岛现象”。
(二)尽善尽美:美育与德育的协同
美育与德育的协同符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要求。孔子说“尽善尽美”,马克思主义也认为艺术教育反映着意识形态。可见,美育是实现德育的重要途径,德育也是美育的重要目标。青春思政课模式旨在将美育改革的成果都寓于德育的目标之中。用“文艺+思政”的呈现方式进一步改变美育与德育割裂乃至错位的关系。
(三)三全育人:教学管的协同
青春思政课模式可以成为打通教学管协同瓶颈的载体。教师、学生、管理者通过“青春思政课”可以共同参与讨论对话,打破了科层体制和岗位区别,实现了育人资源互补与协作,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进一步同向同行。
(四)打破“象牙塔”:学校与社会的协同
高等学校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区别于社会的“象牙塔”。但是人才培养不能脱离社会,学生成长也不能完全在“象牙塔”中。“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通过“青春思政课”得到结合,社会中的青年榜样走进校园,精品课程也通过网络实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效应,打破“象牙塔”的阻隔。青春思政课模式还将进一步探索学校与社会的深度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