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有些圈子不要硬融硬融也融不进去反遭人笑话
体制内有些圈子不要硬融,硬融也融不进去,反遭人笑话
周易有云:“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意思是依附于天的东西本来就亲近于上,依附于地的东西本来就亲近于下,世间万物都是按照类别而相从相应。古人早就注意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阐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道理,再进一步讲就是“人以群分,方以类别”。
如果运用到体制内来讲的话,就是要找准自己的圈子。这个圈子并非搞小团体,并非破坏团结,而是讲要认请自己的优劣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同事之间没有真情,但还是有共事的感情,某些同事相处好了,不仅仅是工作互助,还可以一起生活互助。作为体制人,社交其实还是挺窄的,除了家人、亲朋好友,就只剩同事了。
一般来讲,能玩到一块儿的人都是家庭背景、职务级别差不多的人。俗一点儿讲:实力相当的人一起玩儿,有事儿能相互利用。级别不对等、背景不对等,一方怕另一方对自己有所图,戒心会很重。听起来很残酷,但现实就是这么血淋淋。
案例1:
大佑,在县里已经是正股级干部了,后来参加了遴选,考入了市直部门,基本从头开始。在他考入后的三年内,他之前县里玩得好的小伙伴陆续晋升了。有的去乡镇干了副职,有的在县直部门就地提拔,有的得到了重用。而他,在市直单位重新以“四级主任科员”职级晋升。大佑很感慨,这些人当年都是他的小弟,可如今也只剩见面打个招呼的份儿了。“如果不走,我现在的朋友圈,应该是四大班子的副职甚至正职,而今,只剩下科级了。”大佑对笔者讲,“如果能就地上升,就不要平移了,真的是浪费时间精力。”
笔者深以为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无论小还是大,都是五脏俱全。大佑很有自知之明,除非以前的小伙伴叫他,他再不主动约人了。因为有些事有些人,走了就是走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强融,大家都会不舒服。
案例2:
单位近三年来了10余个青年,小姑娘小伙子都有。刚开始,他们一起玩牌一起出游,但三个月后,就分帮了,基本上以家庭背景为依据。
女孩子当中,ABC三个经常一起团购化妆品,DE很少参与。笔者略有耳闻,被团的化妆品基本是雅诗兰黛、海蓝之谜等等,这类贵妇化妆品动辄上千,全套的话要大几千,普通家庭出身仅靠自身工资的人真是舍不得。男孩子当中,基本也类似。
这里不排除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但事实就是这么样,总有一些人玩得好,总有一些人玩不到一块儿。小D曾跟人说:“感觉ABC的观点、行为她都不赞同,觉得跟小E更能谈到一起去。”小A也曾讲:“觉得小D小E不是他们这个时代的人。”所以,他们各从其类,自得其乐。
案例3:
小柳刚调入单位时多少有点自卑,因为该单位人们条件都太好了。小柳很想融入这群少妇,于是千方百计的找话题找共同点,希望大家能接受她。小柳很要强,话语特别好胜,从来不甘人下,家里能炫耀的事儿尽情的炫,仿佛竭尽所能表达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适得其反,小柳的行为惹得一帮少妇很烦感。大家都不愿与其多话。小柳本与少妇A群一起吃饭,但A群调整了吃饭时间,小柳不想变,就想加入B群。没想到B群非常不接受她。每次到饭点,常常悄无声息地遛走。于是小柳每到饭点就去B群少妇之一小花那里等着。小花无比烦感,但碍于同事情面,不好明说。有次,小花她们又悄悄地走掉了,小柳路上碰到了A群,本想着加入A群,没想到打完饭,A群小筠直接对她说:“小柳,那不是小花她们吗?”小柳听完只好端着盘子走向了小花她们所在的桌子,其尴尬程度都能抠出三室一厅来。
后来,小柳也算明白了,再怎么强融也进不去。
小柳让我想起了电视剧《三十而已》里的顾佳。为了进入富太太圈,顾佳使出了全身本事,光着脚给人送鞋、给人做蛋糕、给人出主意,但最终还是被富太太们扫地出门。看这部剧的时候,阶层划分的界线如此之明显令人唏嘘。顾佳从中得到了利益,并要求与太太们平起平坐,让富太太给予同等的尊重,进而被坑。有些圈子有些人本就不属于,强融也只会自取其辱。
无论与任何人相处,都讲究个缘分,还是顺其自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