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07993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通用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1

摘要: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其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来表现事物本质、揭示道理,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主要分析了童话教学的作用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小学童话教学深入探析提出了几项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合作教育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童话教学不够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童话教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应试教育性质教学的存在使得童话教学的开展过于形式化,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童话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2.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通过层层分析故事,让学生知道课文的内容大意,仅将童话作为接受知识的工具,忽略了儿童在此过程中的发展可能性。教师会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单方面评价,没有注重儿童内心的情感历程,儿童的情感体验也没有体现出来。长此以往,感性思维的发展极易受到限制,甚至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感受不到道德教育,难以领悟到童话中的人物精神,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影响了童话教学情感目标的实现[1]。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改进措施

1.提高童话教学重视度

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其的重视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童话教学理论素养,意识到教师应有的教学责任,树立正确合理的教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童话观以及塑造个性、品格。因此,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有效措施进行童话教学,无论学习内容是否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都应当一致对待,引导学生深入体验。

2.尊重儿童,注重情感培养

语文教师在童话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其人格的独立,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对其进行精神情感层面的培养,时刻关注其不同的精神需要,从而摸索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与孩子交流时,应当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姿态来开展对话,让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童话学习中去。

3.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模式

在童话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联想童话故事的情节画面,增强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尽量贴合童话的语言特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想象。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分角色对话等教学环节对童话故事进行重演,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精神内涵,获得进一步的情感体验[2]。

4.开展课外童话阅读活动,加强合作教育

通过童话的学习,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都会有所提升。但是,单纯依赖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向学生推荐童话读物或者让儿童自主选择喜欢的儿童读物,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此过程中,家长也可以指导孩子阅读,便于孩子吸收积极向上的思想,加强合作教育。此外,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中设置童话角,鼓励学生每日阅读,并定期在班级组织童話交流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童话阅读收获。此类阅读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分享意识,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从而爱上童话学习。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促进了童话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推动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发展。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中童话教学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当前情况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确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童话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高童话教学的重视程度,注重孩子的情感培养,改进教育方式,以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及语言能力等,促进学生与童话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文卉.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若干思考[J].课外语文,2018(9):76.

[2]杜艳花.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40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2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于小学语文而言,童话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也逐渐成为目前的重要研究对象。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作为学生正面认识世界、建立价值观、审美观的途径之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有着莫大的影响,但针对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学质量以及效果并不乐观,需要相关人员加以重视。将针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进行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反思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随之得到了相应的改革。在新课改之后,教育部相关人员随之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对学生建设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为了满足教育部所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质量,就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也将通过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质量的策略,这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进行相关的阐述。

一、小学语文童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来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本文也将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相关的阐述。一是,在目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所以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即使学生在书本上接触了童话,但大部分的学生私下都不会去阅读课外书籍。这就使得学生根本不能深入地了解童话,更不能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去主动思考。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在讲,而忽略学生的感受,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使得学生在上课时没有专心听讲,进而也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质量。二是,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教师没有对其加以重视。针对目前小学语文童话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并没对童话教学加以重视,在语文童话教学中,由于童话的文字、内容都充满了童趣且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教师通常认为如果不是考试题目就没必要对童话进行教学,这不仅在极大的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而且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质量。三是,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目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的都是一笔带过的教学方法,直接将内容过一遍,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不能借童话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等。

二、提升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质量的策略

针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述,由上述可了解到,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针对这个三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加以重视解决。而本文也将通过以下几点对提升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相关的阐述。一是,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主动学习童话,进而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新事物更是有着超强的好奇心,虽然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在私下主动学习,但教师在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引导,让更多的学生对童话产生兴趣,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童话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鼓励学生在私下去了解童话的背景内涵,或者是鼓励学生多写关于童话的作文,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去学习。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理解童话的精髓。对于童话教学而言,听、说、写、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这四个部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通过“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让学生想象小女孩的姿势,以及文中小女孩正在想什么,等到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之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阅读课文,这样就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质量。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童话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地提高小学语童话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针对上述所讲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成国.儿童本位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2]芦歌.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3]刘素菊.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两点反思[J].学周刊,2013(26):139.

[4]谢娟.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1):59-6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3

摘要: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优化必须突出幻想教学;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体裁特征;要丰富小学语文童话课堂教学手段,发挥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走出童话教学误区,提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效果,利用童话教学来落实核心素养观的教育目标。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有效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对策

童话是儿童幻想的天地,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小学语文课本之中载入了大量的童话课文,这类课文的教学应该重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确保学生能够针对童话体裁,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爱上童话。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童话教学存在很多实际问题,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有效的优化对策。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童话教学缺乏幻想空间的创设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过程中缺乏幻想空间的创设。首先,童话课文会带动小学生产生无穷的幻想,但是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这种幻想被教师忽略,多数教师是将童话课文与其他课文等同起来,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做好思想总结,重点句子分析,而不会让童话插上想象的翅膀。其次,学生的想象内容被老师否定。在阅读童话的时候,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是这些想象的内容会被老师所否定。例如:在教学《青蛙买泥塘》的教学过程中,二年级的小学生就会产生联想,向老师提出问题“青蛙喜欢吃昆虫啊,泥塘里面是不是可以养一些虫子呢?”但是这些问题教师认为与课文内容无关就忽视了,更有甚者会制止学生进行这类的联想。

(二)童话教学缺乏体裁特征

童话属于特殊的记叙文体裁,教师要从这种体裁的特征出发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传递。首先,童话教学缺乏教学研究特色。多数语文教师都是只按照教参指引,与其他体裁无区分对待,也就缺乏针对童话课文文化的教学研究,使得教学效果迟迟得不到提升。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让学生对童话这种文体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每个篇章都是分析主旨、讨论句子等,这种情况让学生对文学的综合例能力有所欠缺。

(三)童話教学方法单调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方法过于单调。首先,教育目标比较单一。童话课文的教学目标除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能力目标之外,还应该填上合作技巧、创新意识和联想等目标内容。但是,很多教师都忽视了教育目标的综合化发展,这与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其次,教育过程比较简单,教师不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课本知识讲解清楚,而是固守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优化对策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突出幻想性

上好童话课对学生有很大的意义和帮助,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优化必须突出幻想教学。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例如:《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过程中,因为课文内容相对简单,小学生可以很快地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要传递的思想。那么,教师就要预留课堂时间让学生去联想“陶罐和铁罐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读了故事之后,你有什么疑惑吗?幻想一下家里面的陶罐和铁罐会有什么不同的对话吗?在这样的故事下,学生的幻想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特别是幻想家里面罐子对话的问题,学生特别的感兴趣,在一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会产生更多的联想,甚至结合家里面的器物来创编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学生的写作思维也得到了发展。教师预留课堂时间来让学生去想象,这样的课堂设计下学生就敢于想象了,也认同了老师是尊重自己的幻想的,而不至于在课堂上噤若寒蝉,不敢随便有超出课文内容的幻想。

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想象,具体做法包括:第一,借助直观工具。小学生对于直观的事物还是感觉更为亲切的,例如:图画、视频、实物等都能够引发学生去想象。第二,借助情节、角色加深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节的整理,然后精讲,让学生重点体会对童话主人公外貌的描写文字、对话的内容等,然后充分体会童话人物的心理与感受,理解童话要表达是真善美思想。第三,借助问题引发学生进行幻想。教师剖出一个带有幻想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是问题式的导引。具体的问题内容无外乎续写、改写、生活联想等几方面。

(二)教学过程中突出体裁特征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优化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体裁特征。

1.教学要符合儿童直观阅读心理

童话是儿童的读物,所以教学也要符合儿童的直观阅读心理特征,这才是符合童话体裁的教学模式。目前,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深入课堂,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更为直观的课堂环节,形成直观阅读。例如:《鹿角和鹿腿》的课文内容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技术来制作出类似的动画片,学生阅读视频课文兴趣高涨,理解也更为直接。但是,教师要注意这类直观阅读是不能代替文本精读的,只是学生初读课文的一种代替,是学生兴趣激发的一种手段。在初读之后,教师还是要与学生一起讨论文本,形成文本细读,这样在“直观情境”和“文本情境”的交融之下,童话教学更为丰富多彩。

2.教学要符合儿童主观感受心理

童话体裁的出现就是为了让儿童有足够的内心情感体验,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儿童主观感受的激活。具体做法就是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多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文章内容。一直以来,小学教师都善于运用语言艺术,但是对于肢体语言来说就相对欠缺了,童话内容丰富多彩,充满童真,教师要配合肢体语言表达,学生的感受就更为深刻了。例如:《大象的耳朵》的朗读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配合手势来表现大象耳朵的特点,那么学生的感受就更为真实。同时,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复述课文,提升主观感受。例如:《去年的树》是1篇文质优美、情感深刻、意义深远的课文,教师要让学生尝试去复述,并且带有情节转变的特色,用不同的语气去表达。在这样的活动下,学生对“树”的悲哀理解更为深刻,对于“小鸟”的深情也更为感同身受,自然也就会对“人类”的破坏行为深恶痛绝。 3.符合儿童自我表现心理

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这一点在小学阶段爱举手发言、特别喜欢参与社团集体活动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教师要利用童话体裁的情感特征来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首先,教师要利用朗读教学来让学生表现自己。朗读童话的时候,学生可以表演出人物的心理变化和语言变化。同时,教师还可以请同学们分角色进行朗读,这样变化表现就更为明显了。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参与童话人物的角色扮演,例如:《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请同学们分别扮演陶罐、铁罐,然后进行朗读。在读到陶罐的时候要用淡定、自信的语气;读铁罐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傲慢、自大、无礼貌的情绪特征等。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用童心朗读,所谓童心朗读就是要在童话朗读过程中展现出小学生的幼稚语气和天真的心理表现。例如:《在牛肚子里旅行》如果是成人来朗读就是以传递主要情节为主,如果鼓励学生用童心去朗读就会带有疑惑不解的情绪,吃惊、赞叹、畏难等情绪也会表现得更为强烈。

4.教学要符合儿童创作心理

童话可以进行二次创作,而学生是创作的主体。童话教学之中教师必须要管理学生进行童话创作。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将童话改编成为课本剧在班级内进行表演。教师可以分成小组让学生来表演,分工布置剧本、台词和道具,这样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全面地调动。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童话,并且改编自己喜欢的童话。课外童话资源特别多,教师要让学生以自主选择为主,形成快乐阅读就好。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二次创作的童话编写成为童话集锦,配上下面的读后感,这样的小型书籍制作是学生所喜欢的,学生成就感也会特别高。

(三)丰富小学语文童话课堂教学手段

童话是利用多种描写手段来塑造一些人物或者动物形象的一种文体,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优化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小学语文童话课堂教学手段。首先,教师要保证教学语言幽默。童话本就是快乐的阅读内容,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幽默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例如:《我要的是葫芦》这节课之中,教师就可以随时说个笑话“这个人搞不清楚事情的先后顺序,那就像蓋楼,他会说我只要盖第三层楼,一二层都不用盖了。”同时可以将童话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会引发学生的感同身受。例如: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讲一些名人诚信小故事《郭沫若与芭蕉花》。其次,童话教学要多组织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是语文课堂上活化气氛的发动机,童话内容多元化,可以开展的游戏活动包括:童话人物猜字谜;童话人物到现代等生活化的联系游戏。还可以组织一些信息技术游戏,例如:制作童话人物形象,操作这些形象来在多媒体屏幕上进行“形近字辨析”的网络游戏,一方面加深童话形象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识字识词基础学习理解更为自然。另外,童话教学要关注生活化。童话内容了解了之后可以请同学们谈一谈生活之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现象。例如:教学了《鹿角和鹿腿》的课文之后,教师要请同学们想一下:生活之中有没有这种“中看不中用”的经历。这样的学生就会联系生活,提到了:好看却不耐用的文具、好看但是不暖和的大衣等。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实用”的意义。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优化必须突出幻想教学;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体裁特征;要丰富小学语文童话课堂教学手段,发挥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走出童话教学误区,提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效果,利用童话教学来落实核心素养观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黔敏.发挥童话在小学语文德育中的作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22).

[2]邢吉贵.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效果[J].文学教育(下),2019(12).

[3]吴慧.浅议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走出误区的途径[J].学周刊,2017(13).

[4]张小花.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S1)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4

摘要:以读为本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要实现以读为本,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讲解式教学,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主要从境中诱读、读中引读、说中带读、评中促读这四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读为本;有效教学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视学生的阅读,倡导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互动,与作者互动。那么,小学阅读教学如何来实现以读为本呢?

一、境中诱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如果没有激起学生阅读的激情就展开阅读,学生还处于散漫状态,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活跃,只是在应付性的读,根本就无法展开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无法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甚至还会让学生因此对阅读失去兴趣。为此,要实现以读为本,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教师首先必须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将图片、文字、音频与视频等结合在一起,创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情境。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而激起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带着特定的情感来展开自主性阅读。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展现优美而壮丽的桂林山水风光图与视频,并配以悠扬动听的壮族歌曲,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之中,让学生欣赏桂林的山与水,激起学生对美景的向往。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利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去亲身感受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这优美的山水,这样更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走进文本,深刻地理解文本。

二、读中引读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对直观的事物更感兴趣,更能从易于接受的事物中来获取信息,体会情感。学生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阅读中往往会受到文字表面的局限性,并不能深刻地领会到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因此,要真正实现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走进文本,与作者情感互动,就需要教师通过范读来引领学生进行品读。教师应选取重点语句来引领学生朗读,让学生把握情感基调,深刻感悟语言,这样才能让学生透过文字深刻地领会到文字背后所包含的真挚情感与优美意境,感受到文章的灵魂所在。如《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配乐朗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通过富有情感的朗读可以让学生将之前多媒体所展现的画面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朗读,学生自然也会读得有情有调,在后面学习关于桂林的山的描写时,自然就会轻车熟路。

三、说中带读

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与文本的互动中,学生自然会产生许多的见解与感受,甚至会产生不同于教师、不同于学生、不同于作者的观点与看法。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阅读心得与体会的交流与讨论,要给予学生更多说话的权利与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文本内容与主题等方面的理解。学生为了更好地交流自然在阅读中会更加用心,逐字逐句地展开分析。当然为了让学生的说更有针对性,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的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这样更能通过阅读来提取信息,形成见解。如在学习《桥》时,教师可让学生找到描写暴雨和山洪的句子,并就此来展开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场暴雨和山洪的特点。接下来,教师可让学生就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这场暴雨和山洪的。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认真阅读与充分交流中掌握拟人这一重要修辞格。这样的阅读活动将说话与阅读结合起来,以读为主线,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语言表达水平。

四、评中促读

评价也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得当的评价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动机,掌握阅读技巧,深入地领会语言。因此,在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同样要重视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更加主动而认真地阅读。评价的主体不能只是把握在教师一个人的手中,而是要评价主权下放,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等让学生能够更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阅读,这样更加利于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同时,教师对学生阅读的评价要具体,要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来运用不同的评价,要让评价成为学生阅读的推动力量,能够从评价中汲取信心与勇气。评价要具有导向作用,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说一说“这段话为什么这么读?那段话为什么那么读”“这位同学哪些地方读得好”等等。这样才能让评价不仅成为学生阅读的推动力量,同时还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增长,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总之,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所在,阅读教学就要以读为本。因此,我们要少讲精讲,给予学生更多阅读的时间与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这样才能让阅读教学更加有效促进学生阅读水平与语言水平的整体提高。

作者:穆宇新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晋桂景.以读为本彰显魅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阅读与鉴赏,20**(8).

[2]高飞.以读为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Z1).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5

摘要:小学阶段的童话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应重视童话故事对学生的启迪作用。语文童话教学应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抓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创造教学情境,将童话内容通过表演呈现;设置有效提问,促进学生自主思考;重视写作指导,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加强童话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写作;阅讀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7-0078-01

童话教学要求教师关注教材中的童话故事,童话的趣味性和奇幻性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童话故事美丽动人,可通过打通学生的心灵之路引导他们逐渐理解真实世界。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从学生的视角去解读童话,不要一味地强调其中心内涵和重要知识点。童话教学要讲究策略,充分发挥童话本身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对童话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将童话内容通过表演呈现

童话故事体现出的真善美的价值观和幽默、生动、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与学生的认知思维和语言应用能力相符合,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激活课堂。学生可通过模仿扮演来体会童话故事的人物和情节,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表达和情节发展脉络。将童话故事表演出来,还会锻炼学生的表现力、随机应变能力、组织能力,提升学生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毅力。例如,教师在教学《渔夫的故事》时,就可以将学生两两分为一组,布置任务,各选渔夫和魔鬼角色之一,课下进行排练,固定时间进行课堂表演,同时进行公开打分,得分最高者将获得小礼物。这样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了故事的内涵,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课堂气氛的活跃。

二、设置有效提问,促进学生自主思考

在童话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要尽量减少提问的数量,改变简单的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互相质疑、合作质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学生了解了小鸡画竹叶,小马画月牙,小狗画梅花,这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这些小画家画的不一样呢?它们的画都有哪些特点呢?提问后教师不需要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也可以互相提问,然后自己探讨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空间被打开了,大家畅所欲言,讨论竹子和小鸡的脚趾的相似性,马蹄和月牙的相似性,狗爪和梅花的相似性。有的学生还进一步提出,小猫也可以画出梅花,小鸭能画出扇子,还有的学生提出更好的见解:这些小画家只能画出符合自己特征的作品,它们没有人类聪明,人类能画出更多更好的图画。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童话是一种虚构的故事,是把动物赋予人的思维和行为。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童话故事。

三、重视写作指导,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创作童话,或对童话进行改写、续写。这里所谓的改写是指引导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创造,鼓励学生发挥自我意识,根据童话原有情节展开充分且足够发散的想象。童话创作则是自主地构思写1篇全新的童话,而素材既可以来自学生生活中真实的情节,也可来自于学生自己大胆的想象,或者根据学生喜欢或接触过的童话及动漫作品进行仿写等。续写则主要是在学完一些比较经典的童话故事后,借着学生学习之后所产生的意犹未尽之感,依靠学生并未随着故事的结束而停止思考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将自己觉得或认为“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小木偶的故事》一文时,一个学生就讲述了由自己续写的小木偶获得了所有表情之后发生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经典童话角色匹诺曹的影子。因此,该学生的写作可以说将续写、改写有机融合了,尽管略显稚嫩,并且出发点及构思与原作并不相同,但仍然是值得教师鼓励与表扬的。

四、加强童话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

语文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阅读的教育,因此,童话教学中要注重阅读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使学生在阅读之后有所思考。首先,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内容上突出趣味性、可读性,鼓励学生在阅读之后充分发挥想象,展开自我创造,并对童话情节进行复述,提高表达能力。其次,需要创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这可分两种情况。在学校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有规律地陪伴学生阅读童话作品,互相交流彼此的心得体会;在家里时,要提倡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教师陪伴阅读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而亲子阅读应该是常态化的,因为它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主要途径,学生只有在家里多读书、勤读书,才能养成良好的健康的阅读习惯,从而打下比较好的语文基础。第三,教师可联合家长与学生,定期组织童话阅读报告会,以此督促学生加强阅读,确保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总之,童话因其趣味性和通俗性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必须重视童话教学,要在教学手段上创新出新,在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写作指导、加强阅读等方面进行合理教学,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菲.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4(10).

[2]芦歌.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6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童话故事教学也逐渐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但是童话教学是一个新的教学点,在教学过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做出几点反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反思

童话是利用多种描写手段来塑造一些人物或者动物形象的一种文体。它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对于小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苏教版的教材中引入了许多童话内容。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童话选文形式重改写,内容过多是说教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童话选文大多是改写为主,编者选取一些文章,然后自己进行改写,改写并不能保证童话的原汁原味。而且编者选入的童话故事基本上都是说教,过于强调道德伦理。在小学课本中,由于孩子的阅读能力较差,而原著篇幅较长,所以编者只能选取一小段来选入课本中。这时,编者在对原著进行改写时,就加入了自己的主观色彩,改写内容与原著不符,有时很可能会曲解作者的原意,导致童话内容的变味[1]。在童话故事中,原作者通常所描写的人物,都是勇敢,善良,勤劳,朴实的人物,他们全身都有许多优点。但是在童话作品被选入小学课本后,就变成了说教性的文章,失去了原有的趣味性。在编者改编,教师教授后,童话变成了说教性的文章,强调德育,这样的故事改编和教师讲课,就改变了童话的本质,将孩子的童心扼杀在“摇篮”,违背了童话的历史使命。

(二)童话教学注重分数和人文性

在教学中,童话处于一个被忽视的地位,教师对于童话往往是一个说教的过程,讲授方法单一,没有一点童话故事该有的趣味性。童话是一种带有趣味性的文体,童话中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充满童趣的文字。童话里的主人公拥有“七十二变”的能力,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童话故事就是因为这些生动的故事情节才吸引学生阅读。童话故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想象力更加丰富,并在童话中获取更多的快乐。现在的童话教学只注重人文性,而忽视了童话的工具性,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年龄,心理特征,从他们的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更好的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

(三)童话教学中教师重讲授、重求实

教师的教学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于童话的教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会直接影响到对于童话的教学方式,教师如果对于童话不了解,就没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童话教学起来就会变得十分的吃力,从而影响对学生的教学,教师对于童话不熟悉,就不会知道童话教学的重点,只能根据原来的教学特点把童话变成一个说教性的文章,以一种传统的方式教育学生,用成人的思维方式解读童话,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造成学生主观能动性缺失。在童话教学中教师注意点通常会放在知识训练上,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识字,写字,朗读方面。不注重从儿童的角度对童话进行解读。解读生硬,使得学生难以理解童话真正要表达的含义,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3]。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一)减少选文修改,完善童话选文

童话文体篇幅较长,所以在被选入教材时,编者为适应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对童话做出一定的修改,删减,但一些童话经过删减后,原作者的原意就会被篡改,影响学生对于完成童话的理解。在新的课标改革下,编者对于童话的选择要进行改变,大的部分可以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在小的部分,选择一些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文章。在对童话选择时,尽量不要改动童话作者的原语句,词语,结构。尽量不要改变童话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和寓意。对于一些字数较长的童话故事,分成课上阅读和课下自学,这样既保留了童话的原汁原味,又节省了时间,在课堂学习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下就会对另1篇进行阅读,这样的教材编写方式一举两得。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童话选择也要不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童话教材进行适当的选择,低年级选择简单易懂,符合低年级心理特征的童话故事,高年级的学生选择一些童话剧和童话诗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于学生的成长。小学童话的选文要类型多样化,语言生动,活泼有趣,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爱上童话,走近童话世界[4]。

(二)更新教学方法,理解童话精髓

听、说、读、写是课标中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四种检验方法。运用在童话教学中去,就是听教师读童话故事,学生说出童话故事的大概内容,学生自己课下读童话,并且尝试自己写童话故事。教师要适当转变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理解到童话的精髓。

(三)提高教师素养,优化童话教学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童话素养,尝试用儿童的心理解读童话,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优化童话教学方式。童话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使得小学中的童话教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侯甜.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2018,7(12):23-24

[2]孔月.浅议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23):359-360

[3]荀玉清.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设计研究[J]华夏教师,2018(08):70

[4]沈黎红.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03):31-3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7

一、实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步学习阶段,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为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因为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受到新课改的影响,为了满足相关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以及阅读知识储备水平,单一的依靠语文课本教学已经远远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开展语文拓展阅读教育则成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及知识储量的必然路径。

1、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想要学好小学语文知识,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拓展阅读教育期间,其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课外知识补充形式,在教育时要使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让阅读教育变得充满活力与趣味性,从而获得小学生的喜爱与欢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能够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量,为其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2、帮助学生丰富了语言的积累

开展语文阅读教育,能够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增长小学生的见识,增强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语文阅读拓展训练,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数量,并进一步改善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因此,这有助于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

小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接触课本获取相关知识的。所以学生的阅读知识获取途径受到限制,这将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另外,由于小学生好玩天性的存在,很多学生都对枯燥的教学方式、无趣的阅读课等不敢兴趣。因此,这就导致了我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工作效果不佳。以下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谈:

1、阅读面不宽

课程改革前夕,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多数是以语文课本为教学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语文阅读空间的扩展及内容的更新,从而影响了学生语文阅读知识的积累,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化,使学生的语文水平也随之受到影响。另外,这也会让学生开始厌烦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影响了小学语文的教育质量及教学效果。

2、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成为了督促学生进行阅读的主导者,而学生恰恰缺乏这种主动阅读的能力与兴趣,在家长与教师这种鞭挞的方式下,学生自然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低。

3、教学模式单调乏味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多采用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并且对阅读的重要性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没有做好日常的阅读训练。很多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多采用机械分析法,仅仅在课堂上讲解课本内容,基本不与学生互动;或者仅仅对部分重点段落进行讲解,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导致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不断降低,从而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扩展。

4、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过于死板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问题评价标准的把握中,往往单纯的以课后标准答案为基础,对学生自身从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及感悟基本忽略不见,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面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若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对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水平的提升、知识储备量的增加等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因此,相关问题的存在必须制定有效的对策进行处理。

1、拓展语文教育内容

语文拓展阅读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拓展阅读内容,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要讲解书本内容外,还要讲解课外、生活中的阅读知识。例如,可以合理将一些吸引小学生的童话故事、神话传说等纳入阅读内容。鼓励小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阅读,并认真撰写观后感或心得体会,并在此过程中鼓舞学生积极的进行阅读体会的交流与分享,从而改善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制造悬念、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索欲望。同时还可以鼓舞学生大胆的将阅读知识实践运用在生活中,并积极的引导学生阅读著名的成语故事、神话典故等课外读物,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然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月活动,为学生制造课外阅读开放空间,让学生在这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中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并通过读后感交流等方式分享自己所感悟到的知识与乐趣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此期间将学生所获得阅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加以利用。比如,在阅读“四大名著”之后,让学生总结出在其中学到的成语和一些比较感兴趣的诗句,在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就这些知识点进行探讨和教学,由于是学生自身搜集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都会怀着极大的兴趣进行学习。

3、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育的开展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拓展阅读训练的时候,需要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拓展阅读的灵活性及开放性。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的融入学生,和学生共同探讨阅读时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另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做好阅读文章的通篇讲解与分析。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实施情境再现教学,让学生办成阅读内容中的人物进行故事再现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利用阅读比赛的形式调动

学生给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在开展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同学虽然表现的非常的积极,但是依旧有一些同学不喜欢参与课外阅读拓展环节,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参与阅读过程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拓展阅读教育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举办阅读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参与的兴致。例如,教师可以指定《成语故事》这本书作为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读物,然后分阶段的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比赛或者是成语接龙、故事接龙比赛,然后通过给予优胜者奖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增加课外语文阅读知识,还能够进一步改善阅读的氛围,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进步。5、改善阅读评价语文教师应摒弃以答案轮结果的评价模式,教师应优化语文拓展阅读评价体系,把学生阅读后的感受与情感收获等放入评价模式当中。比如,教师在实施语文阅读评价的过程中就可以鼓舞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进行合理的评价与引导。

四、结束语

总之,受到新课改的影响,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育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改善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所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育时,应完善教育手段,积极地处理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改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优化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以及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8

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诸多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童话体文章,如《小马过河》、《神笔马良》、《美丽的公鸡》、《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童话作品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应该说,童话是儿童较早并大量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之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势必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分析童话的文体特点,并结合“新大纲”精神,探讨此类文章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

一、童话课文的特点

童话课文一般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充满丰富的幻想。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小壁虎借尾巴》就是向学生介绍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和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如果文章没有幻想,仅仅对生活作真实的描写,读起来必然索然无味。作者运用幻想手法,虚构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过程,读起来生动有趣。童话中的幻想虚构不是胡编乱造,有现实生活作依据。壁虎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功能,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所以这个童话才具有科学的价值。

2.拟人化的描写。童话常把动植物和无生物“人格化”,描写的物体会说,会做,会想,有感情。《小壁虎借尾巴》文中的壁虎被蛇咬断了尾巴以后,觉得“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是人的情感,它去借尾巴时说话很谦虚有礼貌,是人的行为、语言。拟人化的表现方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3.故事有头有尾。童话故事大多数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有头有尾,十分完整。不少童话在叙述过程中使用反复的手法,就是相同的情节和语言往往稍加变动反复出现。便于学生阅读、记忆、讲述。例如《小壁虎借尾巴》,反复出现了三次“借”,三次对话,但每次“借”的地方、对象不同,所要介绍的动物尾巴的作用也不同。

二、当前童话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童话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文学教育内容,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实践活动,往往忽略了童话的独特性,没有把童话真正当作文学来阅读和欣赏,没有从童话的角度去认识儿童,仅仅是用它来作训练儿童语言文字的例子,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文学性的语文变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削弱了童话的固有功能,削弱了它在文学教育上的本质意义。对童话知识的缺失,使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普遍缺乏童话修养。对于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来说,童话是什么?童话的价值何在?如何运用童话知识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充分认识,面对1篇篇内涵丰富的童话作品,只把它当成普通的课文去讲解去分析。这是一种不该继续存在的现象。

三、改进童话教学的建议

(一)把童话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童话故事情节性强,叙述语言优美形象,对话描写生动而富有个性,很适宜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在学生充分了解童话内容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先把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课后进行排练,再组织学生表演。这样学生不仅感兴趣,还能深入体会作品的内在含义,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童话故事生动、浅显易懂。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从繁琐的分析中解脱出来,大胆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自己去理解文本。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文章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引读、朗读等多种读的形式。特别是在自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尽量做到声形逼肖,读出童话的情趣来。通过读,学生可以较快地走近文本,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从而体会文本构思的巧妙、人物形象的可爱、语言文字的精美。

(三)利用文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指导学生尝试编写故事。童话创作离不开想像,让学生多读童话作品,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尝试编写故事,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一位教师充分利用文本,设计了两个想像写作练习,要求学生通过对故事的解读,进行角色的换位,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他们内心的感悟。一是在丑小鸭被迫离家出走时,给家人写一封告别信。二是在丑小鸭变成天鹅之后,让学生写一封报喜信。

(四)引导学生体悟文学情感美

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在情感的促动下牵引想象,进而在飞扬的想象中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利用音乐或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等。这一再现并感悟文学形象的过程,往往充满激情、充满想象、充满灵感。它不仅有助于丰富儿童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想象力,使儿童体悟到童话文学的情感美与形象美,而且直接关系到儿童对童话本身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因为,审美熏陶、道德感化、理性思考都与对文学形象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密不可分。只有对形象进行了充分的再现、体验与感悟,才能真正理解到文学的蕴含。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们正是要通过“感”的过程去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而决不能以抽象琐碎的分析替代这个体验、感悟的心理过程。

(五)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美

在发展儿童的智能方面,“经验和接触是真正的导师”(卢梭),儿童对客体的认识是从实践活动开始的。因此,“演童话”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使儿童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

(六)引导学生领悟文学意蕴美

引导儿童思考并讨论童话内容,使他们能通过语言透过形象认识到童话所传达出的文学意蕴美。与此同时,逐步养成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生活的习惯。首先,文学意蕴本身就具有丰富性的特点。面对同1篇作品,不同的心理基础与生活经验会导致学生解读方式的不同,从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也就不同。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应仅停留在教材本身所传达出的文字信息上,而更要关注文学接受过程中学生可能获得的那些触及其精神生活的某些更为本质的东西,这才是更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教学的终极目的也不是要答案,而是要发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童话,作为一种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它作为文学本身的特点,又要注意到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搞好童话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507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