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句实用(5篇)
老子名言句【第一篇】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3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3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8、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老子名言句【第二篇】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中国人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法则,西方人以战胜自然为最高法则,两者可以互补。
2、“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神出鬼没,滴水不漏,中国人的大智慧。
3、“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是神秘的,不能逆理而为。逆理而为必然会把天下搞乱,越是执着把持,就越会失去)–––––––为而败,执而失,这其中包含了辩证法的道理。中国的思想主要是阴阳辩证的思想。
4、“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以人间正道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军队逞强于天下。用兵会很快产生恶果;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有荒年)–––––––中国的战争异常残酷,完全是为了政治上的夺权,所以对经济、环境肆意地破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肆意地杀掠。
6、“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代思想境界高的人,微妙、幽玄而通达,深邃到无人可以琢摩)–––––––高深莫测,在中国是褒义词,在西方却是贬义词。
7、“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所谓“常”,就是“道”,就是欲取先予,欲张反敛,以反达正等谋略,老子深为谙之。
8、“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在中国,因言治罪,说话闯祸,是自古以来的通例。
老子名言句【第三篇】
1、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17、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3、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2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7、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8、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9、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30、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3、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6、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3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8、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9、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40、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45、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46、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4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5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56、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5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5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60、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6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6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3、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6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6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66、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6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70、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7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6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7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74、治人事天,莫若啬。
75、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77、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7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7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80、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8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8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83、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8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名言句【第四篇】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道德经》第一十七章:“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名言句【第五篇】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4、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6、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老子《道德经》。
10、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
1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道德经》。
12、出生入死。——老子《道德经》。
13、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
1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
1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16、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1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
1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2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23、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聃。
26、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道德经》。
28、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老子。
29、大巧若拙——老子。
30、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33、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3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3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道德经》。
3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4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43、你热,我便清凉,决不激化你的沸腾;
4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5、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
46、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4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49、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老子。
50、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5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
52、祸莫于不知足意义:告诉人们不知足会带来很大的祸害——李耳《老子·四十六章》。
55、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
57、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老子六十三章》。
59、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60、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6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老子。
6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6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6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6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67、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
6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69、清净则天下正——老子。
70、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道德经》。
7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75、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道德经》。
76、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道德经》。
78、你冷,我便沸腾,决不漠视你的寒冷!——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
80、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
8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83、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8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聃。
8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
89、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道德经》。
90、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老子《道德经》。
92、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长;
93、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道德经》。
9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李耳《江海能为百谷王》。
9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
96、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老子《道德经》。
97、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
98、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