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解读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热选(汇总8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29728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解读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热选(汇总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解读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第一篇】

现在说起杨丽萍,都知道她是我国的舞蹈艺术家,她的《雀之灵》《孔雀公主》《两棵树》《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等享誉世界,成为舞蹈经典之作,是中国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舞蹈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杨丽萍成名背后所经历的辛苦,而她对自己的辛苦又另有一番认识。在一次电视采访节目中,杨丽萍为观众展示了她独特的辛苦观。

杨丽萍的童年是在山村度过的,从小她父母离异,作为家中长女的杨丽萍,开始承担很多家务活儿,还帮大人做繁重的农活儿,放牛、上山打柴、采茶、插秧、捡麦穗、舂年糕、织布,几乎所有的农活儿,童年的杨丽萍都做过。听杨丽萍微笑地谈起童年,主持人诧异地瞪大了眼睛,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美丽瘦削的舞蹈家,童年时还做过这么多农活儿。主持人问杨丽萍,那么小,就做这些农活儿,一定觉得很苦吧?杨丽萍笑着回答,不苦啊,这是生活需要啊,认识到这一点,就一点也不觉得苦了。比如你上山打柴,想到将柴打回家,就可以把饭做熟,你就会很快乐的。

主持人三问苦不苦,杨丽萍都说不苦,并且给出的理由各不相同,但实质都是一样,那就是苦的背后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上山砍柴不苦,是因为可以把饭做熟;练功不苦,那是为事业打基础;每天只睡一个小时不苦,那是成功前夜的付出。这些认识足见杨丽萍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一个目光长远的人,一个理智又富有激情的人。

解读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第二篇】

xx,女,藏族,xx年xx月出生于xx省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绒坝乡,现就读于理塘县城关第四完全小学。

由于从小患有严重的先天性佝偻病,当同龄的孩子都背起书包走进校园时,xx却不得不因病延缓入学。虽然入学时间较晚,但她从未放弃过追求知识、追求梦想的心愿,在学习上奋起直追,在生活上自强自立,成为村子里、校园里人人夸赞的一位“品德优秀、思想上进的好少年”。

xx家是绒坝乡贫困户,家中有六口人,父母都是普通农牧民,夫妻俩常年患病,基本失去劳动能力;弟弟妹妹年幼懵懂,还需要大人照顾,而她自己也罹患先天残疾。在坎坷困难的生活境遇下,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自强不息,时刻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如同高山之巅怒放的雪莲花,即使风霜凛冽,依然坚强而灿烂地盛开出生命的风华。

xx是乡亲们眼里“孝顺懂事的女儿”。每逢学校放假,她就赶回80多公里外的家,干农活、做家务,忙里忙外不歇息,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帮助父母支撑起家庭的重担。对于她而言,负重、提物都并非易事,而她毅然默默地挑起这些体力劳动,只为了尽自己绵薄之力,让患病的父母少一分操劳。她关爱幼小的弟妹,学校里发放的营养餐,她舍不得一个人吃完,常常留起来带回家给弟弟妹妹,班主任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小小举动感动了身边无数人。

她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班级集体劳动时,她虽行动不便,却抢着干脏活累活;就餐时,学校给她特殊照顾,但她坚持不要“特殊化”。她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常常为比她年纪小的孩子洗衣服、洗头等。她自强、勤奋、善良、孝顺的高尚品德为学生们树立起了积极的榜样。

xx年,xx获评理塘县“孝心美德少年”。

解读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第三篇】

xx,男,10岁,少先队员,现就读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十八小学四年级一班。他是一个身有残疾、却坚持学习的孩子。

因为出生时长时间缺氧,罗贵健成了脑瘫儿。他的手不能像其他小朋友活动自如,他的腿完全没办法站立,甚至连说话都结巴、很吃力。他来到学校的第一天,很多老师都认为他没有办法承受繁重的学业,认定他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放弃、会离开学校。但罗贵健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他可以,而且可以做得很好!

每天早晨八点整,我们就可以看到瘦小的、佝偻着身子的罗贵健在妈妈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向教室。尽管他的左手搭在妈妈的肩上,但无力的双腿仍无法支撑他的身体,他仍会止不住的往下滑。他只能整个身体都倒向妈妈的怀抱,借助妈妈的力量,拖着自己的双腿往前一步步的挪……不到200米的操场啊,耗尽了他全部的力量……就这样,三年来,他从来不曾迟到。

在学习上,罗贵健是个认真学习、乐于思考的孩子。上课时,他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每次有需要背诵的课文,他也总是在同学们的搀扶下,到老师面前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每学期考试,他都是全优成绩。

罗贵健同学是一名坚强乐观、努力学习的学生,他用他的坚强,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他的坚强与努力会为他迎来美丽的彩虹!

解读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第四篇】

夏日炎炎,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却格外阴凉。摇篮里,小男孩不知什么时候醒了,睁眼看看四周没人,也不哭闹,开始伸胳膊踢腿,像条小鱼儿自在的游动。谁也搞不清楚他怎么就横坐到了摇篮中央。等奶奶听到他“咯咯咯”笑个不停,从厨房里跑出来,他的两个小脚丫正蹬着摇篮一边,两只小手挥舞着,随着小腿一屈一伸,摇篮便欢快的摇动起来。看到这个才10个月大的小家伙这么调皮可爱,奶奶又惊又喜,这一幕深深的刻在她的脑海里。以后的岁月里,那幅画面经她反复描摹,越发生动。从记事起,我便知道了那小男孩就是我,懂得了快乐原来如此简单!

从小学到初中,我成绩优异,在周围人都羡慕的重点学校读书。但当我捧起高中课本,继续埋头苦读时,命运却跟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视力骤降,书上熟悉的.方块字变成了无数只蚂蚁,大学梦就这样破灭了。那些日子,天空是灰蒙蒙的,田野是灰蒙蒙的,我的心里也是灰蒙蒙的。父母的心都碎了,带着我四处求医问药,专家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世界医学难题)。这,犹如晴天霹雳,但生性倔强的我并没有被击倒!我一面积极配合治疗,一面加强营养和锻炼。两年后,视力居然恢复到了,一家人喜出望外!我却高兴不起来,我不知道我的出路在哪里。当时村里人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人的命天注定,不服不行”,有的说“看不见只能靠家人养一辈子了”,有的劝父母让我学算命……我不甘心,我要用事实证明:我并非废人一个!

1992年5月,我不顾父母阻挠,毅然背上行囊,跟着包工头去了天津、北京。这是一支浩浩荡荡的插秧大军,多是妇女,趁农闲到北方农场承包农活挣几个小钱。那时还没有完全实现农业机械化,北方万顷良田都靠人工栽种,我们就是来帮忙把水稻秧苗移栽到大田的。包工头跟农场负责人或村长谈好工钱和工期,一声令下,我们便早出晚归忙开了。一般女的负责拔秧苗和插秧,男的负责施肥和运秧苗等重体力活。由于我年龄小,眼神又不好,挣的工分也少,大家对我都很照顾。我干活从不偷懒,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大家讲笑话,帮目不识丁的人记账算账。大伙儿都愿意跟我分在一组干活,没有一个人嫌弃我。有一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跟着大伙下地了。经过一座独木桥时,脚下一滑掉进了河里。河水很深,也很凉,幸亏我会游泳,大家七手八脚把我拽了上来,让我回去换上干衣服,帮烧饭的阿姨挑水劈柴……现在想想都后怕,但我并不后悔。因为这是我步入社会大学所上的第一课,而且,从乡亲们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当时吃住都在田间地头,住的是窝棚,饭管饱,菜除了包菜就是黄瓜,也不知有多少苍蝇烫死在里面,每次开饭都有好心人帮我把碗里的苍蝇挑出来。艰苦的劳动、恶劣的环境,磨砺了我的意志。这两个多月的“野外生存训练”,成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等我安然无恙回到家里,父母悬着的心终于落了肚。后来,经父亲举荐,通过竞聘,我成了一名小学语文代课老师。为了能胜任这份工作,我边教边学,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向老教师虚心请教,到师范进修,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锻炼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办黑板报,设立班级图书角,组织春、秋游,讲故事等活动,开展朗诵、书法、作文比赛等。在我所带的班级,孩子们不用死记硬背,不用反复抄写,也不用大量做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水平却有了很大提高。执教8年,我的教学成绩在全乡始终名列前茅,还有几名学生在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奖。为了这一切,我付出了百倍努力,总算没有误人子弟,没有被视力差所束缚,没有辜负这青春年华!

新世纪初,父亲筹钱为我盖了一幢小洋楼,舅妈四处托人为我介绍对象。结果媒人把四乡八寨的残疾姑娘夸了个遍,我哭笑不得,只好婉言谢绝他们的一番好意。我暗暗下定决心:哪怕这辈子不结婚,也要先学一样能养活自己的本领!我开始留意广播电视,想了解其他盲人都在干什么。功夫不负有心人,安徽电视台一档访谈节目为我指明了方向。那是一个星期天,《家人》节目照例播出,巢湖盲人洪小妹走上了银屏,讲述了她推拿治病的故事。我眼前一亮,当即通过电视台与洪小妹取得联系,本想拜师学艺。她建议我去盲校系统学习,我连声道谢。9月,我顺利通过入学考试,穿上了安庆盲校学生校服,我的人生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学盲文,学理论,练手法,学习在黑暗里行走和生活,我丝毫不敢懈怠。要想活得更精彩,唯有让自己更优秀。三年勤学苦练,我以优异成绩毕业。

xx年7月,我怀揣着梦想到浙江义乌一家按摩垫打工。底薪800元,管吃住,除了上班时间长点,待遇比当代课老师还好。来按摩的三教九流什么样的都有,在他们眼里,也许盲人按摩师傅跟以前帮地主老爷捶背的丫鬟差不多。对老板而言,什么尊严啦、专业技术啦、人生价值啦,都是扯淡,他说只要把客人伺候舒服了就行。我的心理落差很大。有一次,老板安排我到楼上住户家里出诊。服务对象是一位50多岁的先生,他说胸闷腹痛,我详细问诊后,决定给他疏肝理气、调和脾胃。我让他俯卧,他却仰面朝上躺着不动,并指挥我按摩胸腹部。我只好给他宽胸理气,按揉膻中、中府、张门等穴,他却一个劲的催促我直接揉肚子。我的手掌刚放到他肚脐上,他的神情似乎有些异样,手脚开始不老实,嘴里含混不清的说:“往下一点,再往下一点更舒服,把老子弄爽了给你小费。”并抓住我的手使劲往下推。我见势不妙,抽出手来夺门而出。回到店里,向老板汇报了事情的经过,他劈头盖脸把我骂了一顿:“真是个书呆子,有小费都不拿,面子能当饭吃?老客户都被你得罪了,以后我这生意还怎么做?”我无语,道不同不相为谋。第二天便拉着行李踏上了新的征程。

经同学介绍,我来到南京手佳盲人按摩保健公司应聘。当时公司领导都在江东路分部办公,一走进宽敞明亮的员工休息室,足疗、按摩人员都被尊称为“医生”,他们都穿着白大褂,有的在摸读忙文书,有的在轻声讨论病症,我被这种氛围深深吸引。哪知手佳门槛较高,我居然没有通过面试,被拒之门外。是走是留?走,能去哪?还去那些小按摩垫混日子吗?留,手佳能收留我吗?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留下来,哪怕不拿工资,只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当在这里实习好了。公司领导同意了我的请求,并安排专人指导我练手法,让我跟着大家到广场义诊……10月份,我终于成了手佳的正式员工,从此便被亲切地称为“孙医生”。10多年来,我坚持不断学习,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取得高级保健按摩师证的基础上,又通过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从业人员考试,顺利拿到了资格证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付出得到了领导、宾客、同事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手佳企业文化宣传模范、手佳先进工作者。一有空,我喜欢上上网,听听歌,看看书。写写字,我成了《手佳报》特约通讯员,《盲人月刊》也刊登了我的几篇习作,还有部分诗文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奖。一份坚守,一份执着,天天读书,快乐生活。我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手佳,更要感谢手佳为我们盲人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xx不仅圆了我的医生梦,也圆了我的玫瑰梦。我是中途失明,言谈举止几乎没什么“盲态”,加上我一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沉稳内敛,踏实肯干,很快融入了这个温暖的集体。而那些豆腐块文章,也为我赢得了“手佳才子”的美誉。手佳是个大家庭,藏龙卧虎,漂亮能干的好姑娘很多,其中有几位向我示过爱,而我偏偏爱上了一位患有白化病的山东姑娘。许多人都不理解:放着柔情似水的江南美女不去追,为什么对这个相貌、性格都不看好的北方女子情有独钟呢?的确,当年妻子特直爽,特急躁,也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她常说:“我还有点残余视力,能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很高兴,这也是上帝对我的恩典!”正是她那颗水晶般的心把我打动了,而她也十分欣赏我的真诚豁达和那一点点所谓的“才气”。交往多了,我们常常倾心畅谈,彼此知根知底。她也是从农村走来,从苦日子中走来,同样勤奋好学,同样热爱生活。我们情投意合,互励共勉,爱的种子也悄然萌芽。当我们把这一切告诉了双方父母,父亲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最清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你的婚姻你做主,我们相信你的眼光。”而她的家人却强烈反对:两个盲人在一起生活,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呀?我饱蘸浓情给未来岳父写了一封信,她带了许多有我文章的《手佳报》给家人看。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岳父母终于认下了我这个女婿。xx年1月7日,我们手挽手走上了红地毯,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不久,我们在济南买了房子,妻子边工作边学习,几年下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文凭尽收囊中。眼下我们正筹备开办自己的针灸推拿诊所,圆我们的创业梦!

贝多芬说“要扼住命运的咽喉”,郑板桥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好汉”!而我始终坚信: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向命运低头,我们都有拯救自己的力量!我的命运我做主,只要方向没错,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终会抵达目标,抵达幸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解读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第五篇】

小杰,男,1997年4月出生,金塔县第三中学八年级(21)班学生。

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种子,使他一天天茁壮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家里,他是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团员;在社会,他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他的品德修养深受老师、同学和周围人的一致好评。他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在老师心目中,他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在知识的海洋里,他是一快乐的畅游者,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数次被表彰奖励。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课内课外谦虚好学,从老师的辛勤耕耘中,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不断塑造性鲜明的自我。不论是当课代表还是宿舍长他都尽职尽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他是同学公认的好伙伴在同学心目中他是知心伙伴和学习榜样。与同学相处中,他待人随和,乐于关心帮助他人,善于调解同学间的矛盾,和同学在快乐生活中共同成长。对于班集体这团队的荣誉他倍加爱护,只要是集体活动都会有他快乐的身影,只要是班集体的事情他都会主动承担。

他兴趣广泛,全面发展,在课余时间参加了音乐、绘画特长班,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在全校器乐大赛中为班级争光。他是班级事务的热心人教室的笤帚坏了,他会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新的给大家使用。同学们钢笔没水了,他会买几瓶墨水放在教室,方便同学们。班级图书角的图书陈旧了,他会主动将自己的图书悄悄拿来供同学阅读。班内的娱乐器材缺乏,他毫不犹豫的将自己心爱的跳棋捐献给大家。平时值日他总是抢着干,第一开始,最后一离开。他拾金不昧,受到同学们的表扬。有时,住宿同学缺少回家的路费,他会主动将自己的零花钱借给同学。

解读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第六篇】

小豪,男,12岁,少先队员,现就读于昌图县毛家店小学四年级一班。他是一个身有残疾、却坚持学习的孩子。

因为早产,小豪成了脑瘫儿。他的手不能像其他小朋友活动自如,他的腿完全没办法行走,甚至连说话都很吃力。他来到学校的第一天,是妈妈抱进教室的,很多老师都认为他没有办法承受繁重的学业,认定他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放弃、会离开学校。但小豪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他可以,而且可以做得很好!后来,在父母的帮助下练习走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能够自己独立行走一小段,这对任何一个普通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可是他却经历了许多艰难,认识他的老师、同学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老师说,他是一个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孩子;爸爸说,他是一个自强自立、意志坚强的孩子;邻居说,他是懂事乖巧、讨人喜欢的孩子;同学说,他是一个勤奋好学、活泼开朗的孩子。

每天早晨七点整,我们就可以看到瘦小的、佝偻着身子的小豪在妈妈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向教室。尽管他的左手搭在妈妈的肩上,但无力的双腿仍无法支撑他的身体,他仍会止不住的往下滑。他只能整个身体都倒向妈妈的怀抱,借助妈妈的力量,拖着自己的双腿往前一步步的挪……就这样,四年来,他从来不曾迟到。

“身残志坚”,这句话放在小豪身上再合适不过。作为一个残疾孩子,小豪同学清楚地知道,知识改变命运。他学习刻苦勤奋,善思好问,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虽然他每天只能上半日课,下午要回家锻炼,但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课堂上他总是认真听讲,那个最积极举手发言的准是他;课堂外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他总是及时完成,因为,老师的教导“当天的事当天完成”他牢记心中;不懂就问是他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他还时常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她。他的理想是要做一名。几年来,小豪同学多次获得表彰。自一年级以来,每学期都荣获学校“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的称号。在成绩面前,他从不骄傲,他说,这算不了什么。小豪同学的身上洋溢着自信、自立、自强。他能给同学们树立一个精神榜样,让大家从他身上学到坚韧不拔努力向上、自强自立的美德。

他用他的坚强,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他的坚强与努力会为他迎来美丽的彩虹!

解读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第七篇】

清晨,德国柏林郊区的斯提立兹大街上,一辆马车急驶而过。已是深冬时节,寒风阵阵吹来,刺得面颊生痛,好似小刀子割肉一般;拉车的马喘着粗气,团团白雾从马鼻子里喷出。

赶马车的人50来岁,多少年来他一直为这一带的居民送鲜牛奶,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雪,都准时不误。

人们早已熟悉了这位送奶人,他再平凡不过了。和其他牧场经营者一样,他养了许多牛,把牛奶送给居民喝。但是在这条大街上居住的德国著名女画家芙丽莎·班诺却知道这位送奶人有些不一般的来历。好几个早晨,她都等在客厅里,只要听见送奶马车的声音,就急忙打开房门,请送奶人进家里坐一小会儿,但是送奶人总是以不能耽误送奶而加以拒绝。

又是一天清晨,班诺一听见马蹄声便冲了出去,上前一把拉住送奶人的衣袖,她要为送奶人画一张素描像。送奶人仍然婉言谢绝,说道:“很多人都在等着吃早餐,牛奶要按时送到,等送完奶,一定满足你的要求。”

女画家心里明白,这只不过是送奶人的脱身之计。她再也不想“上当”了。她拉住送奶人的衣袖不松手,“您不要再‘骗’我了,我知道您是个实验迷,一送完奶就一头钻进化学实验室,谁也甭想把您拉出来。这次您一定得让我画一张像。亲爱的教授,请把您宝贵的时间分给我几分钟吧。”

送奶人?对,他还是教授。这一会儿只好停止送奶工作,让女画家画了一张人物素描像。

第二天一早,当人们打开报纸的时候,一行引人注目的标题映入眼帘:“范特霍夫荣获首届诺贝尔化学奖”,并以整个版面刊登了女画家的素描像。人们吃惊地看着这幅肖像画,原来那个每天早上驾车为大家送奶的人竟是著名的化学家,而且还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奖!大家继而兴奋起来,相互转告,最终,送鲜奶的范特霍夫和化学家范特霍夫被人们合并传成了“牧场化学家”。

偷偷跳进化学实验室做实验,险些被开除;从此喜欢上了化学,成为知名的化学家。

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1852年8月30日诞生于荷兰的鹿特丹市,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医生。范特霍夫的家里7个孩子中排行老三。

上中学时,他看到在实验室中做的各种变幻无穷的化学实验非常有趣,因此总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看别人做,太不过瘾了,能自己动手那该多好呀。

一天,范特霍夫从化学实验室外的窗子前走过,他忍不住往里面看了一眼,那整整齐齐排列的实验器皿、一瓶瓶化学试剂多么诱人。他的双脚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要能进去做个实验多好啊。”突然,他发现一扇窗子开着,大概是做实验时为了通风开的吧。小范特霍夫犹豫的片刻,便纵身跳上了窗台,钻到实验室里去了。他支起铁架台,把玻璃器皿架在上面,便开始寻找试剂。他全神贯注地看着那些药品所引起的反应,一切都在顺利地进行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使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成功了,成功了!”他默默地说道。

实验室内的响动,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谁在实验室里呢?老师从窗口望去,好家伙,范特霍夫正在那儿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呢。这太危险了!要知道这是校规所不允许的。老师没有惊动范特霍夫,怕他在惊慌中出危险,便绕到门口,把门打开。听到开门声,范特霍夫才从“化学实验梦”中惊醒,他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快把实验停下来!谁叫你来做实验的?”老师再也不能忍耐了,这是重大的事件。“快,赶快把一切用品都放到原来的地方。”老师一边命令范特霍夫,一边自己也动起手来。

一切收拾停当,老师把范特霍夫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今天犯了什么错误吗?这件事是要报告校长的,那是要受处分的。再说出了危险你的父母也要责备学校的。赶快回家,把你的父亲找来,我要对他说这件事。”

范特霍夫的父亲对儿子的行为很不赞成,虽然出发点是为了求得知识,但是效果却是很坏,违反了学校的规定是不能容忍的。

幸好,这位老师念及范特霍夫平时是一个勤奋好学又尊重老师的学生,也就没有向校长报告。

范特霍夫的父亲从这件事中得知儿子很喜欢化学,就从家里让出一间房子作为工作室,专门供儿子做化学实验。

从此,范特霍夫就开始“经营”自己的小实验室。他把父母给的零用钱和从其他亲友那里得到的“赞助”积累起来购买了各种实验器具和药品,课作时间从事自己的化学实验。

解读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第八篇】

小姚,11岁,耀州区石柱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二班学生,她自立自强,尊老爱幼,认真负责,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关心集体。

从小起,她就开始学习会自己吃饭,从不要大人喂,学会洗脸。当家里来了客人,她也一个人自己去玩,不去打扰大人谈话。上了小学后,当学习上遇到困难,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将它想清楚、弄明白,从不让父母操心。

去年,父亲外出打工,姐姐在外面上学,母亲地里干活,她周末一个人就在家里给年事已高的外婆和自己做早饭吃。

她的助人为乐在同学们心中是有口皆碑的。同学有不会的题来问她,她会立刻认真讲解;同学找她帮忙打扫卫生,她二话不说,拿起扫帚就开始扫地;看到校园里的垃圾,她会捡起来放入垃圾箱内;她也会帮助同学买学习用具。

不仅如此,在生活中,她还是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她从不吵着闹着要妈妈给她买新衣服、买零食,衣服旧了照样穿着上学,姐姐的衣服,邻居家的孩子衣服小了给她,她也不嫌弃。

上小学后,每天早晨都准时按铃声5:50起床,早早到学校为同学们开教室门,从未迟到过,并督促同学们打扫卫生。无论是老师安排的还是同学需要帮忙的事,她总是尽心尽力地去完成。

平时,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集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她从不为集体抹黑,始终将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小姚同学身上表现的自立自强、尊老爱幼、认真负责、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关心集体的中华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029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