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医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78952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医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医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篇1

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2020年,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切实解决残疾人群众最关心的康复、医疗、残疾预防等问题,落实残疾人事业的相关医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省医改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通知》文件精神,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参与市医改办有关工作,各区县也加强与区县医改办的工作协调,上下联动,贯彻落实,切实加强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依照职能开展相关工作

(一)推动制度保障,大力发展健康服务

2019年我市修订出台了《关于印发医疗救助基金实施意见的通知》,在深入总结过去运作经验的基础上,把原来救助项目拓展并组织实施。在制度上为群众扩大医疗受益面和加大救助力度给予了更多的保障。

2020年,我市共为27000多名患重大疾病的群众提供最医疗救助,切实减轻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一年发放救助资金1600多万元;针对大病救助,我市按照《医疗救助意见》,降低救助门槛,对患者救助实现全覆盖,同时将低保户、建档立卡扶贫户纳入。一年来,共为30000多人次的困难患者提供住院治疗,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切实利民惠民,完善医保救助政策

为进一步减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扩大医保受益面,我市先后出台了多个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医保救助政策,将多种基本医疗费用等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着力解决群众医疗难问题。

(三)强化残疾预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为实实在在推动“健康汕头”工作,我市在医疗救助基金中增设疾病预防专项,着力实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

(四)做好疫情防控,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我市多次召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上级专题会议精神和部署要求,结合实际研究部署,落实防控工作措施,一是宣传发动,倡导广大群众坚决服从响应各项防控措施,传播正确防控科普知识;二是及早部署,及时采取针对措施,想方设法配备防疫物资等。通过落实组织保障和工作责任、做好疫情防护和排查监测、抓好科学防范和应急处置、加强信息发布和舆情管控等方面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广泛宣传动员,配合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

(二)积极争取加大投入,逐步实现普遍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三)通过继续加强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各项医疗救助政策,提标扩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本文地址:http:///zuowen/

医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篇2

锁定目标重点突破

全面推进xx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xx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严格医改时间节点,两年多时间在全面完成医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我县的主要做法:

一、以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整体推进,我县从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围绕培养、吸引、选用三个环节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全面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班子建设。我县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推行院长(主任)竞争上岗,去年10月份对13所镇乡卫生院院长(主任)实行了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同时,通过机构推荐、组织考察,选拔任用了一批“肯干事、会干事、干实事”的优秀中青年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充实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班子,为各镇(乡、街道)公共卫生服务站配备了一名专职常务副站长(列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班子成员);二是加强基层卫生专业技术带头人的队伍建设,采取基层推荐、逐级选拔的方式,对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对 1

下基层服务的执业医师和“三支一扶”人员进行重点培养,明确培养目标,加强管理与考核,带动基层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是实行人事代理制度,公开招聘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我县面向医药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公开选用人才,通过考试考核的方式择优录聘了549名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和乡镇卫生院(中心),并对新招聘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度,从而实现了人事管理社会服务化,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解决了卫技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问题;四是实行了人员考试转编录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根据《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试行)》(w编办发 号)和《ww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ww人字 号),我县乡镇卫生院编制按照总量控制、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的原则,核定了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加强了岗位设置,落实了编制管理,实行了绩效考核,确保了卫生技术人员有编有岗位。2008年至2010年我县由人保、纪检、编办、卫生等部门组织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录用了267名聘用人员转为国家正式在编人员,并直接引进了5名中级以上职称卫技人才;五是实施乡医、个体医执业登记考试制。对乡村医生、个体医生实行动态管理、量化计分、绩效考核,优者胜、劣者汰,每位申请执业许可的卫技人员都必须经考试考核择优录取,给予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而确保农村最基础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六是强化培训,全面提升我县在岗卫技人员整体素质。近年来通过县

卫生技术培训站和“双卫网”平台,对全县卫技人员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县卫生局每年组织全县乡医及当年晋级的卫技人员进行一次业务知识培训,同时鼓励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从而提高学历层次。积极推进全科医师岗位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达到全面提升全县卫技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的目的。

二、以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确保医改监测数据及时、准确有效

为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及时、准确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服务,我县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立足本县实际,率先开展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一是健全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管理机构,成立了上饶县卫生系统信息网络服务管理中心,配备了管理人员和专职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与网络维护的组织实施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做到“八到位”,即: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场所到位、宣传到位、经费到位、设备到位、管护到位和功效到位;二是开发了医院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新农合及城乡居民医疗信息的“四网合一”的运行软件,开通了全县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三级联网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网络覆盖率达94%,为辖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群众提供了一个统一、实用、共享的服务平台;三是我县与中国银行合作,为居民免费制作发行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及医疗就诊、新农合、储蓄为一体的“四卡合一”长城健康卡,只要居民持有“长城健康卡”,就可以完成健康档案信息、挂号就诊、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体检、医疗结算、储汇等业务,转诊不用带病历,无需重复排队、还能及时检查就诊;四是实现了全卫生系统远程实时监督管控,要求各联网单位只能保留一台电脑联接外网。其他电脑必须接入系统网络,中心机房电脑实行加密,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不能随意打开,却因工作需要查阅相关数据,必须经县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和局主要负责人同意方可查阅,确保各类数据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县卫生局管理人员只需在中心机房点击相关单位相关信息,即可实时查阅各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情况、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等;五是加强网络运用宣传。我县通过会议、培训等多种形式向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宣传使用网络平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高广大卫生干部对卫生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提高干部职工使用卫生信息化平台的积极性;六是加强计算机操作人员培训。县卫生局卫生信息网络服务管理中心结合本系统实际,制定了网络使用的人员培训计划,采取不定期的方式,从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软件操作运用、故障排除等方面由浅入深进行网络运用知识培训,迅速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确保区域卫生信息网络的正常运用,从而提升卫生信息网络使用效能;七是保障网络运行经费。我县根据省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印发2010年全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w

卫农卫字 号)文件中规定“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弥补人工、耗材及公共卫生服务应分摊的必要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成本”的文件精神,从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经费用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和网络维护,为整个系统网络建设与日常维护提供了经费保障。八是加强监督管理。县卫生局卫生信息网络服务管理中心定是不定时地对各联网单位数据更新情况进行网络监督和实地督查,对数据更新不及时或瞒报、漏报、不报数据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以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虽然我县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医改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借鉴兄弟省市县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整体推进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为全县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医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篇3

子长县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子长县委 子长县人民政府

(2013年10月21日)

子长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延安市北部,是民族英雄谢子长将军的故乡,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就在这里召开,先后有9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素有中国革命的“红都”和陕西“将军县”之美誉。全县总面积2405平方公里,设9镇1乡5个中心社区1个街道办事处,辖358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万人,其中县城人口11万人。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8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全县现有公立医疗机构17个,其中,公立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5个、民营医院3个。

近年来,在部、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指导下,我县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一基本原则,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五项重点任务基本完成,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子长模式”的医改经验得到了中省市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样本”,并荣获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最高奖—优胜奖和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县。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进展情况

子长县既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较为突出。2008年,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县委、县政府本着“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把这件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办实办好”的决心,在县医院率先启动了“以确保医院公益性质为核心、以强化政府投入为抓手、以建立平价医疗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改革创新医院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随后,又在药品集中采购、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县镇一体化管理等方面全面跟进,主要采取了九项措施全面推进医改工作。

1、加大投入,建立凸显公益性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明确了政府举办卫生事业的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努力维护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一是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因此形成的减收由财政补贴。按照“总量控制、结构平衡”的原则对全县医疗机构的收费价格进行了全面调整,把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的项目上调50%,对大型检查和检验项目分别下调15%—30%。二是全县公立医院由差额单位改为全额预算单位,把过去财政对公立医院只核发70%的工资改为100%核发。三是医务人员津贴绩效工资和人才培养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县财政每年为公立医

分。岗位工资占基础工资总量的40%,按岗位考勤结果发放;绩效工资占基础工资总量的60%,按岗位工作数量、质量、医德医风和群众满意度等绩效考核发放;把医院收支结余的30%和财政补贴收益作为效益工资,按绩效考核发放,使医务人员可变动工资占到工资总量的80%以上,有效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充分调动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县医院同科室医务人员月绩效工资相差7000多元。设立了3—5万元的乡镇卫生院院长奖励基金,使乡镇卫生院院长年收入达到8—10万元以上。

4、突出精细化管理,建立密切协作的内部运行机制。首先,围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对财务集中核算、预算管理,强化财政对公立医院的监管。其次,在医院内部推行以三级成本核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改革,将过去粗放型的成本核算更加精细化,逐步实现医院、科室、单元(个人)三级成本核算,使医院财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降低运行成本。第三,完善以目标责任管理为核心的监管机制,对公立医院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明确各项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以及经营运行指标,签订目标责任书并予以考评。第四,完善以便民惠民措施为核心的内部运行机制,对困难群众实行免挂号费、门诊检查费、注射费、换药费,门诊手术、放射检查、三常规化验费用减半的“四免三减半”惠民措施,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建立社会各界评医院、医院

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医保经办机构、药品配送中心和患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7、密切协作,建立县乡村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县医院与北医三院、西安交大二附院、省人民医院、中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技术帮扶和人才培训,与北医三院、解放军第二炮兵医院建立了免费“网上远程专家会诊”系统,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实行县镇和乡村一体化管理,县级三家医疗机构托管6个乡镇卫生院,给予管理、技术、设备等全方位支持,双向转诊有效衔接。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机构、人员、业务、财务、药械、绩效考核“六统一”管理,有效带动和提升了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诊疗水平,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

8、分类管理,建立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类管理制度,将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内容分为个体项目和群体项目,分类核算人均成本,确定单位定额。按照政府出资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原则,据实测算制定了《子长县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执行标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30元,资金分配按县级%、乡级%、村级%的比例进行分配,使任务和经费下沉,发挥乡村两级作用。严格绩效考核,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办法兑现补助,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果。

9、扩面提标,建立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一是完成了城乡居民医保市级统筹工作,使15个乡镇卫生院也成为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参保患者可在全市范围内自由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住院费用实行即时结算。二是提升了参保覆盖面和补偿水平。2013年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参保率分别达到96%和98%。城乡居民人均筹资水平达到365元以上,其中各级财政补助300元,个人按65元、100元和150元三个标准筹资。省市定点医院报销比例提高到55%-60%,县乡分别提高到80%和90%,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5%以上,住院费用报销最高封顶线达到17万元。三是启动了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居民住院费用经医保报销后,对个人负担的符合报销规定的费用超过万元的,分段按50%—90%不同比例给予再次报销,且不设封顶线。截止9月底,共有530人次进入大病保险报销范围,报销500万元。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经过五年多的探索实践,我县医改工作的阶段性成效逐步显现,群众医疗负担明显减轻,总体呈现出“四升四降”的趋势,即:门诊住院人次、业务收入、职工收入、患者满意度上升,就诊次均费用、医院运行成本、患者转院转诊率、群众负担下降。

1、政府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药品购销、会计委派、绩效考核、院长招聘等一系列综合改革,使政府对医院的监管进一步加强,人力、物力、财力调配更加顺畅,医改的政策落实更加有效,增强了公立医院综合实力,减少了医药市场无序竞争,回归了医院的公益性质。

2、群众就医负担明显下降。政府保障性全额投入,使医院不再为生存担忧,趋利性明显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显著下降。与改革前相比,住院病人平均费用下降%,门诊平均费用下降45%。全县公立医疗机构药品价格较改革前下降了40%左右,药占比从2007年的%降低到目前的%。仅药品集中采购一项,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1000多万元。

3、医务人员积极性有效提高。绩效工资合理拉大了医务人员的收入分配,充分调动了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了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活力不减、人才不外流。与改革前相比,县医院职工年平均收入由万元提高到万元,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职工年平均收入由万元分别提高到万元和万元,医务人员的收入明显高于我县教师和公务员。

4、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得以提升。一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新建成的县医院门诊住院大楼即将投入使用,新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8所、村卫生室259个、城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为15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心电图、血常规分析仪、x光机等医疗设备。二是服务模式整体转变。实现了从注重诊疗到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从与大医院无序竞争到分级诊疗、分工协作,从提供专科服务到全科诊疗,从坐堂行医到上门服务的“四个转变”。三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外转率下降。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外转率分别由2009年的67%、%下降到目前的36%、25%,总的外转率下降到%。今年1-9月份,县医院、中医院门诊人次分别达到万、万,同比增长24%、64%;住院人次分别达到万、1395,同比增长14%、150%;业务收入分别为5436万元、617万元,同比增长24%、168%。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到位。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85%,45岁以上人群免费健康体检率65%,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率95%,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慢性病管理率94%以上,健康知识知晓率84%、健康行为形成率80%。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医改以来,虽然我县公立医疗机构在环境面貌、基础设施、医疗水平、服务能力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但由

50名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充实到县乡医疗机构。二是高薪聘请医学类专家到县级医院坐诊,通过临床帮带,提升服务能力。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协调对口支援的三甲医院每年派出1-2批3人以上的医疗队常驻子长,帮助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建设3-5个重点科室。四是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每年派出业务骨干和新进本科毕业生各5—10名,到三级医院进行1年以上的临床进修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我县培养领军人才和医疗卫生服务人才。

2、完善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解决优质资源下沉问题。针对目前县内优质资源下不去、基层人才留不住、群众看病不方便问题,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对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一体化管理,按照人员、业务、财务“三个统一”,行政建制、功能定位、全额管理“三个不变”,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农民就近享受优质服务“三个加强”的原则,全面提升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实现把90%的病人留在县域内就医的目标。

3、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探索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三会”形式的管理模式,即:在县政府层面设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医院设立院务会,公立医院外部设立监事会,建立公立医院的决策、执行、监督议事机构为基本框架的“管委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围绕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学科建设、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继续深化、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等积极探索。

我县医改工作虽然起步较早、收效明显,但是一些改革的制度和措施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许多难题还有待不断探索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中、省、市各级部署和具体要求,继续巩固、完善、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把卫生事业办成人民满意的事业。

医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篇4

卫生院三年医改工作自查报告

县卫生局:

三年来,我院在卫生局的领导下,在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彬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以人为本,以公共卫生工作为重点,以病人为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医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现就2009、2010、2011年医改各项工作自查如下:

(一)、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实行药品“三统一”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使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药品质量控制,规范医疗用药行为,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负担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高度重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召开培训会,使全体职工和乡村医生熟练掌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知识,达到优先、合理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医院从2010年7月1日,药品全部实行“五统一”零差率销售,药品“五统一” 配送率100%,门诊药品费用下降了29%,住院药品费用下降了27%。切实降低了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目前药房总共使用药品269种,基本目录内药品258种,非基本目录药品11种,基本药物使用率%。

(二)、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彬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结合我院实际,核定岗位,全体职工实行聘任制,竞聘上岗,坚持绩效工资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绩效工资与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技术能力、维护公益性、履行社会职责、群众满意度、医德医风等挂钩,坚决打破全额工资下的大锅饭,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2、对村卫生室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全乡9个村卫生室,遵循“一村一室”的原则,聘用具有执业资格的人担任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药品全部实行“三统一”零差率销售,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危重病人的一般诊治和转诊。

(三)扎实有序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三年来,我院在确保正常的基本医疗服务外,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认真完成了各项卫生服务工作。

1、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三年累计建档12102人,建档率%。

2、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三年累计体检2511人。

3、执行国家免疫规划制度,实行定点接种,各类疫苗共接种9424人,接种率95%以上,建证建卡率100%。4、0-6岁儿童系统管理663人次,指导做好保健工作,逐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5、孕产妇系统管理398人次,免费为孕产妇发放叶酸324人次,保障了孕产妇安全。

6、慢性病系统管理,高血压452人次,糖尿病162人次。

7、精神病管理141人次。

8、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加强控烟知识宣传,院内全面禁止吸烟,创建烟医院。

(四)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建设。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通过早宣传、早动员,早参合,保平安宣传,全乡参合达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比例逐年提高,住院报销起付线80元后10年70%,11年80%,12年90%。并严格遵守彬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按照彬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对全体职工进行了全员培训,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使全体职工全面掌握了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和住院、转院、报销程序。修订完善了医院合作医疗管理制度,成立了医院合作医疗管理小组、合作医疗技术小组,设立了合作医疗科,制定了相关职责,大大提高了医院合作医疗的管理服务水平。使农民群众及时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带来的实惠。09为门诊917人次、住院541人次报销医药费用元,10年为门诊个人账户403人次、门诊统筹4418人次、住院552人次报销医药费用元,11年为门诊个人账户349人次、门诊统筹4697人次、住院514人次报销医药费用元,使政府信誉得到提高,医院得到发展。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宣传部不到位。继续做好医改政策的宣传工作,让群众理解医改的目的和意义,支持医改政策。

2、医改相关资料还不完善,应继续完善。

3、乡村医生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日

医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篇5

--西沙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落实情况汇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医改工作现场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会议精神,x月x日,西沙县召开了全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工作启动会议,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会后,县医改办、县卫生局等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具体责任,扎实开展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现将具体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为了让广大群众和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大意义,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在全县上下形成共识。一是召开会议宣传。12月25日上午,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会议,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等县四大家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县直部门负责人、各镇区党委书记和分管领导、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及各镇区卫生院院长等共110人参加了会议。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行了宣传发动和安排部署。会后县卫生局局长组织召开了全县卫生院长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性。随后,各卫生院分头召开了医务人员会议,让广大医务工作者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

位;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主要是通过西沙电台、电视台、西沙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制作专题栏目,利用字幕滚动播放宣传;三是利用平面媒体宣传。在《西沙信息》等报刊,刊发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时间要求、方法步骤。同时,组织各医疗机构发放宣传单10000多份,悬挂宣传标语50多条。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的宣传发动,让全社会深入认识、主动参与、推动工作。

二、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通过深入调研并反复论证,西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印发了《西沙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方法步骤、工作措施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严格:一是严格执行实施范围。根据医改发[2010]7号《省医改领导小组关于新增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的通知》精神,全县所有的镇(区)卫生院,包括地名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全部纳入了实施范围。二是严格执行实施时间节点。从2010年12月26日8时起,所有纳入实施范围的医疗机构必须全部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政策。三是严格落实方法步骤。在具体落实上分为五步:第一步认真清仓盘存。组织各卫生院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增补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在12月26日上午8点前对现有库存药品进行了清仓盘存,分类登记,分类摆放,并将盘存表和汇总表报县卫

生局备案。第二步实行药物零差率销售。各单位自12月26日8时起,无论目录内、目录外所有药品一律实行了零差价销售。第三步规范药品采购和配送。在省国家基本药物新的采购办法出台前,县卫生局目前正在按照要求确定药品配送企业,进行询价采购药品,保证药品供应和衔接。第四步实行目录药品公示制度。各卫生院在门诊大厅等公共场所悬挂了由县卫生局统一制作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示牌和省增补药物公示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第五步加强学习培训。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务人员是基本药物制度直接的执行者,因此,我们特别注重抓好基层医务人员的学习,了解制度内容,把握任务要求,按照临床药物应用指南和处方集,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了人力保障。同时,启动了人员编制、债权债务及财政补贴预算工作。

三、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为确保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开展,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常委任主任,县政府副县长同志任副主任,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基层卫生机构也成立了由院长牵头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基本药物管理工作,指导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为顺利实施

基本药物制度提供组织保障。为确保在我县按时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从12月26日开始,县卫生局成立了督导工作专班。由五名局党组成员分片包干,对18个单位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督办指导。县政府副县长于12月27日带领发改、物价、卫生等部门的负责人深入到西沙西沙等卫生院进行巡视。从目前汇总和了解的情况看,我县18个实施单位已全部按要求启动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群众反映普遍良好。今后,我们将严格按照程序,以认真的态度、扎实的作风、严明的纪律,确保我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顺利开展。

西沙县卫生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78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