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长征故事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长征故事心得体会范文实用【推荐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73776

长征故事有哪些感人的故事【第一篇】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但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只有21岁。

故事发生时间:1935年6月地点:夹金山。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狂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颤栗。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寒冷、饥饿、稀薄的空气侵袭着这支坚强的队伍,已经有很多同志在这片让神灵都敬畏的土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中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跳着、唱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我们的小太阳又升起来了!"战士们笑了。这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一路上,小姑娘把行进中的故事编成歌谣鼓舞着大家前进,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翻雪山时,小姑娘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就开玩笑地叫她"小太阳"。

队伍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很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红毛衣也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小太阳"的脚步也越来越迟缓。

突然,她停了下来,路边坐着一个受伤的战士,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冷,冷......"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

有人突然发现,队伍里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干部休养连的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这个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在山坡上,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在担架上,战士们找到了那件红艳艳的大毛衣,它穿在一个受伤的战士身上。伤兵流着泪回忆说,困乏时坐在雪地里,只觉得有人在拼命地拉着他,对了,还听见了歌声,他说,很熟的歌: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

所有人都沉默了。伤兵脱下红毛衣,郑重地铺在雪地上。它像女战士快乐的微笑,舒展在茫茫雪地中。仰首望去,峰顶已经微现阳光,太阳红彤彤,照在皑皑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穿过岁月的悠远,70年前,那许许多多美丽的壮烈的故事依然生动、依然鲜活。

曾经有一个爱唱歌的小女孩,快乐地行走在这支波澜壮阔的队伍里,她唱过最响亮的歌谣,让疲惫的战士仰望天空,看到太阳;她跳过最动人的舞蹈,让受伤的老兵忘记伤痛,欣然而笑;她曾为一件普通的红毛衣欣喜不已、视若珍宝,在最危险的时候她又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连同生的希望和力量,让给了自己的战友。她还只是个孩子。那一年,她15岁。

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长征的时候,肖彬在红二方面军6师18团9连当指导员。泽章坝遭遇战中,他负了重伤。过草地的时候,上级给了他一匹马,并安排连里的小通讯员吴玉民照顾他。

小吴这年刚刚16岁,个子不高,黑黑的,长得挺结实。别看小吴年龄小,可是很会照顾人。每到宿营地,他都先找到一块干燥或者背风的地方,把自己那床补丁摞补丁的破被铺在地上,扶肖指导员歇下后,马上支起小铝锅烧开水,给指导员洗伤、消毒,然后拿出半小瓶儿红汞(这是当时他们部队唯一的药品)为指导员换药。

部队一天一天朝前走,肖彬和小吴的粮食袋越来越轻了。伤势好一些,肖指导员开始硬撑着帮小吴打些下手,到了宿营地,小吴拣柴火烧上饭,然后肖指导员看着火,小吴就去放马。

这几天,小吴不用肖指导员烧火了,放马走的时候,他总是带上小锅,说是可以边放马边烧饭,两不耽搁。每回,他都是很晚才回来,把小锅里热腾腾的饭盛给指导员吃。指导员一让他吃,他就笑着拍拍肚子说:"看,鼓鼓的,早吃饱啦!"。

可是,指导员总是觉得小吴好象越来越瘦弱了。刚出发时,他每天都马前马后跑来跑去,不知道什么是累似的,可这一段,他不光不大跑了,而且走路急一些都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指导员让小吴爬坡时抓着马尾巴,小吴总是笑笑,坚持自己走。尽管他老是帮作笑容,可指导员却看出他在瞒着什么。

这天傍晚,小吴安顿好指导员,又去放马了。

肖指导员悄悄跟上了他。但由于腿上有伤,他只有慢慢地爬,被远远地落在了后头。当他在一处小树林追上小吴时,小吴正端着锅,一口一口地吃着什么。

"小吴!"肖指导员轻轻唤了一声。

小吴吃了一惊,一看是指导员,急忙把小锅藏在了身后,稚气地笑着问:"指导员,你怎么来啦?"。

肖指导员没有回答,仍然向前爬着。小吴赶紧起身扶他。指导员顺手端起了小锅。小天急忙用手去捂,指导员用命令的口气说:"把手拿开!"。

小吴只好拿开了手。

肖指导员凑着火光向锅里一看:天啊,这能叫饭吗?一锅黑乎乎的草根树叶,即使是饥肠辘辘的时候,见了它也就"饱"了,而这位只有16岁的小鬼,为了照顾战友,自己竟用它来充饥......肖指导员的眼睛模糊了,这时,他的耳边断断续续传来小吴低低的哀求声:"指导员,你别生气,你批评我什么,我都接受......"。

肖指导员能批评小吴什么呢?他放下小锅,一把将小吴紧紧地抱在怀里......

长征故事有哪些感人的故事【第二篇】

“红色长征故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传奇,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党的重要精神财富。通过观看“红色长征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人民的不屈不挠的英雄精神,同时也领会到了奋斗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段:身临其境的历史感悟。

在观看“红色长征故事”的过程中,我仿佛身临其境,与那些先烈们一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长征。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段伟大的历程,虽然这场战争只持续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却充满了灾难和荣耀,许多先烈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先辈们没有被失败所打败,而是勇往直前,不断寻找机遇,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他们的无畏和坚持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树立了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第三段:激励自己前行的信念。

观看“红色长征故事”,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坚定的信念是如何推动人前行的。没有信念支撑的人不仅面对困难时容易放弃,而且还容易迷失方向。长征中的先辈们没有放弃,没有气馁,他们的信念始终如一,总是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理想信念。他们不仅要打败敌人,还要思考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们将人民放在心中最为重要的位置。这种信念和决心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第四段:勇于跨越障碍的勇气。

实现自己的理想往往需要勇气,而勇气往往需要跨越自身的障碍。在长征过程中,先烈们不仅要面对极端的自然环境,还要应对敌人的暴力压迫。他们超越了自己身体上的极限,克服了心理上的惧怕和恐惧,始终保持了前行的动力和激情。这种勇气和决心让我深深地感动,他们成为了历史的英雄,也是我们今天的榜样和指引。

第五段:未来的展望和梦想。

在观看“红色长征故事”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新的展望。现在,我很年轻,面对着进一步的成长和前进。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我要发扬长征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民族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我都要坚定信念,勇于跨越障碍,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结语。

通过观看“红色长征故事”,我更加坚信一个信念,那就是:伟大民族的兴盛需要源源不断的厚积薄发。我们必须从历史的痛苦中汲取教训,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努力奋斗,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作为一个后来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有恒心,有信念,有勇气,勇敢地去攀登那些看似不可能到达的困境。相信自己,相信开始,相信成功是可能的!

长征故事有哪些感人的故事【第三篇】

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罗盛教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只有21岁。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长征故事有哪些感人的故事【第四篇】

红色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段最为重要的路程,是中共争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进程之一。它不仅是一次长途跋涉,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在这条长达2万5千里的革命道路上,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屈不挠地奋斗,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认真学习这段历史,汲取革命先烈的血泪教训,传承红色基因,纪念红色长征。

第二段:红色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在1934年的秋天,红军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全面围歼,面对绝望情境,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决定弃城走向山区,开始了著名的红色长征。他们穿过七个省份,跋涉了两万五千里,经过层层艰险,终于在1935年深入敌后的延安地区找到了新的立足点。这次长征极大地锻炼了红军,使他们获得了重要的战略胜利,最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红色长征一路上有许多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值得我们学习。例如,在红军长征途中,林彪同志在攻克大渡河时不屈不挠,率先跳入河中,放下狼皮筏子,使用人力搬运几千斤的重物穿过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为红军超越了天堑奠定了基础。再比如,从四川盆地出发的黄公略部,冒险攀登冰山雪岭,历经艰难险阻,经过4500多公里的长征,才得以到达延安。这些英雄人物的坚定和勇毅,处处显现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先烈的不屈不挠精神。

红色长征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抗争外敌的血泪史和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这些先烈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继承的。在青年学生中间,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我们更应该培养艰苦奋斗的意识,勇敢朝前,为民族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拼搏。

第五段:结语。

红色长征是我国革命史上灿烂的篇章,也是新时代青年应该继承的情怀。历经千辛万苦,红军最终坚定信念,胜利登上了革命的巅峰。愿我们的身上都流淌着红色基因,书写更多的英雄史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长征故事有哪些感人的故事【第五篇】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段重要征程,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有幸观看了长征故事,深受触动。在这次观影中,我感受到了长征的艰辛与伟大,也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长征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长征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征程。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他们经历了崇山峻岭、烈日炎炎、饥饿和疾病的折磨。然而,面对这一切,红军并没有放弃,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长征胜利。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真是让人敬佩。

其次,长征故事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严重的人员和装备的损失,但他们并没有动摇,他们打起了游击战,用智慧和勇气对抗敌人。在长征途中,红军接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他们帮助红军提供食物和后勤支持,这是因为农民也是受压迫阶级,他们对共产党的信仰和希望使牵引他们努力支援红军。中国共产党人忘我地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为整个民族的幸福而倾尽全力。

再者,长征故事中还有一些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让我深受感动。例如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人,他们在长征中积极领导和组织红军,不畏困难,坚守信仰,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还有许多无名的革命英雄,在长征过程中英勇牺牲,他们的坚守和牺牲精神给予人们深深的震撼,也让我们铭记于心。

最后,观看长征故事让我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有力量的政党。红军在长征中不仅战胜了自然环境的考验,更战胜了敌人的追击。这些场景让我明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并最终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党风廉政,为人民利益甘愿付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只有这样的政党,才能够把中国引向繁荣昌盛的未来。

总结起来,观看长征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长征的伟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精神。长征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它的背后有着无数革命者的牺牲和付出。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长征故事有哪些感人的故事【第六篇】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段历史,而长征故事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部瑰宝。近日,我有幸观看了关于长征故事的纪录片,深深被其中的英雄壮举和革命情怀所打动。以下是我对于观看长征故事的心得体会。

首先,长征故事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付出的艰辛努力的象征。在长征的历经艰险与生死考验中,中国共产党的先辈们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信仰,为了理想而奋斗,这种顽强的信仰和毅力让我深感敬佩。作为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我应该回归自己的初心,勇往直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其次,长征故事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韧不拔。在中共领导下,中国红军在长征途中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团结和高度的纪律性,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和敌人的追击。在长征中,红军官兵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彼此之间形成了一道道牢不可破的连心桥,凝聚起了浩然正气和不平凡的力量。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团结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大家心怀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就能克服任何困难。

再次,长征故事告诉我,勇于背水一战是战胜困难的关键。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千难万险,曾多次陷入困境。但他们从不低头,总能在最危急的时刻,迎难而上,勇往直前。这种不怕困难、敢于冒险、迎难而上的精神鼓舞着我,让我明白了在生活和工作中,只有勇于背水一战,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长征故事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红军不惧牺牲和付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长征这种艰苦卓绝的方式。他们时时刻刻把人民的疾苦和命运放在心中,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充斥了长征的每一个瞬间,这让我明白了爱国不是口号,而是要付诸行动,真正关心和为国家、为人民去奋斗。

最后,长征故事给了我对未来的信心。长征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我深信只要我们抱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勇于面对困难,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无论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挑战和困境,只要我们像长征者那样,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在观看长征故事的过程中,我被其中所展现的情怀和精神所感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人民团结合作、勇于冒险和付出、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未来的信心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样的精神将始终激励着我,帮助我面对困难和挑战,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征故事有哪些感人的故事【第七篇】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不仅是一次漫长、艰苦的行军,更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实践。红色故事长征是其征程的有力见证,它再现了长征途中的生离死别、艰难困苦,以及英雄的豪情壮举。通过观看红色故事长征,我深深体会到了长征的光辉与伟大。以下是我对红色故事长征的心得体会。

首先,红色故事长征给我留下了勇敢奋进的印象。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全国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一次浴血奋战,参与这次长征的战士们都是英勇善战的共产党员。在长征途中,他们面临着草地、戈壁、雪山等各种严酷的自然环境,同时还要与敌人进行激烈战斗。面对这些困难,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向前冲去,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追求。这种勇敢奋进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激发了我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决心。

其次,红色故事长征使我深刻认识到团结合作的力量。长征期间,红军面对着艰难困苦和敌人的围追堵截,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纪律和团结。在面对种种困难时,红军战士们相互鼓励,共同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阻碍。尤其在遵义会议后,红军战士们更是团结起来,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种团结合作的力量不仅帮助他们度过了长征的艰难岁月,也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纵观历史,无论是中国革命还是其他国家的革命,团结合作都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通过观看红色故事长征,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也将这种精神运用到了我的学习和工作中。

第三,红色故事长征使我对共产党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共产党是伟大的导师,也是中国革命的主心骨。红色故事长征再现了共产党员们的伟大品质和崇高信仰。长征期间,共产党员们坚守初心,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努力。他们用血肉之躯诠释了为人民谋福祉的信念,为了理想和信仰,他们不惧牺牲,甚至不惜抛家舍业,义无反顾投入革命的洪流。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共产党员们丝毫没有动摇,而是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这种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奋斗的精神令我深感敬佩,也激励我要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第四,红色故事长征使我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长征过程中,红军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积极与他们沟通交流、互相帮助。正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帮助,红军才能度过长征的艰难岁月。纵观历史,无论是长征还是中国革命的其他阶段,人民群众始终是革命的力量源泉和背后的支撑力量。红色故事长征教会了我,做好事情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与他们保持联系和交流,并且要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服务。

最后,红色故事长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长征是中国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举,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红色故事长征,我不仅了解到了长征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多么不易。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曲折与挫折,而长征则是其中的一个转折点。纵观世界各国,任何一个伟大国家都是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艰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红色故事长征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也要明白全世界都是在追求发展与进步的道路上辗转艰难。

总之,红色故事长征带给我深刻的心灵触动,让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它让我懂得了团结合作、勇敢奋进的力量,更加崇敬共产党员的伟大精神,并让我明白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以及历史的教益。红色故事长征是中华民族的一段壮丽史诗,也是我们每个人奋斗的源泉与力量。让我们牢记长征的艰辛过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红色故事长征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长征故事有哪些感人的故事【第八篇】

第一次过草地时,他的右脚便被反动军队布下的竹签阵穿透了。

那是一次夜间急行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任思忠带着一支十几人的队伍迅速向阿坝前行。他走在最前面,小心地穿过反动军队布下的铁丝网,突然脚心一阵剧痛,落在地上再也迈不动步子。战友提来马灯一看,一根大约10厘米长的竹签穿过了他的右脚脚掌,脚背上还露出长长一截。任思忠当时脸就变白了,疼得直冒汗,可是,他始终没有说一声痛。

受伤只是一瞬间,此后几个月任思忠可被伤脚折腾苦了。队伍连续行军,任思忠根本没有机会停下来养伤,他就咬紧牙关坚持跟上队伍。不幸的是,伤口化脓了,战友便将纱布裁成窄长的细条,蘸了水穿过他脚上的伤洞,来回扯动,清除里面的脓血和息肉。每拉扯一下,任思忠都觉得像脚板里有个锯在割自己的肉,没有麻药,那种疼痛在钻他的心,但是没有任何办法,那是缺医少药环境中遏制进一步感染的唯一办法。靠着坚强的意志,任思忠挺了过来。

在战友的帮助下,任思忠的脚伤渐渐好转,最后,脚背中央永远留下了一块大约3厘米见方的凹陷。

第二次过草地更是死里逃生,任思忠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

1935年下半年,当时任思忠任红四方面军总部教导团一连指导员。大军从阿坝向绥靖方向进发。来到黑水河时,木桥已被毁掉,南岸则被土匪占领。为了保证主力部队顺利过河,任思忠和另外30名干部和战士趁黑夜游水渡河。

当时正是隆冬,数九寒天,水流湍急,冰冷刺骨,站在岸边都冻得瑟瑟发抖,更别说游泳到对岸了。不过,越是危急时刻,战士们的勇气越是大增,最后成功游到对岸的有8名,任思忠就是其中一名。接下来就是一次令南岸敌军魂飞魄散的突袭,大部分敌军还没弄清楚是什么状况呢,就在睡梦中被击毙了,8名勇士很快便占领了桥头堡,大部队顺利地搭起了便桥。

然而,任思忠却因此染上了重伤寒,红军缺医少药,食物的供应也已经断绝,他的病一步步恶化,常常昏迷不醒,战友们便抬着他行军。20天后,部队终于走出了草地,来到绥靖。此时的任思忠长时间休克,脸色苍白,呼吸时有时无。有一次,战友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便把他放在了绥靖滩石崖下的山洞里。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慢慢苏醒过来,感到口渴无比,轻轻地翻了个身子,浑身疼痛难忍,想站起来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力气,只有挣扎着爬向河边去喝水。十几米的距离任思忠竟然爬了整整三个小时。

天无绝人之路,正当他快到河边的时候,当地居民郝老汉发现了他,听他说了情况后,立刻将他救回了家。

郝老汉对待他就像亲生儿子一样,每天熬小米粥一口一口喂他。老汉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便想收他为儿子。但任思忠却一心想要回到队伍里,他每天搬小板凳坐在大门口,希望看到队伍上的同志。

两个月后,任思忠的病基本痊愈了,他挥泪告别了郝老汉老两口,找到了在该地区活动的金川省委,重新回到革命队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73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