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打造一体化服务 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4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打造一体化服务 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打造一体化服务 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篇1
打造“一站式”平台构建“大服务”格局湘潭市高新区国家税务局
2009年,我局立足纳税人的实际需求,全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努力构建“全员、全程、全能”的大服务格局,有效提升了纳税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省局、市局和纳税人的一致好评。我局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服务理念,全面达成“一站式”服务共识
思想上的统一是推行“一站式”服务的前提。针对纳税服务观念滞后的现实,我局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干部服务理念上的“误区”,切实解决“为何服务、谁来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达成了推行“一站式”服务的共识。
(一)树立“以纳税人需求为中心”的理念,解决服务内容的问题。我们牢固树立“纳税人至上”的理念,把纳税人的满意度作为检验纳税服务工作的标尺,深入进行纳税人需求调查,先后邀请217人次纳税人召开4次需求调研会,建立2个税企“qq群”网络平台,了解纳税人在办税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收集动态需求信息120多条。结合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采取上门走访、随机抽访等形式,发放纳税人问卷280多份,请纳税人针对办税窗口、办税流程、纳税服务提意见,收集需求建议47条,全面了解纳税人的所需、所想、所盼。
(二)树立“人人都是服务者”的理念,落实谁来服务的问
题。针对干部中普遍存在的“纳税服务在办税大厅”的片面认识,我局结合红网上纳税人的一封投诉信和一封表扬信,深入开展纳税服务“大讨论”活动,引导干部围绕纳税人的需求看问题、找差距,扫除思想障碍,转变服务观念。同时,邀请省局相关处室领导到区局进行纳税服务讲座,组织部分干部2次远赴上海虹口、杭州萧山、深圳罗湖、广州海珠等地国税局学习,拓宽视野,借鉴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经验,促使干部形成“人人都是服务者”的共识。
(三)树立“全面增效提速”的理念,解决如何服务的问题。梳理、细化纳税人的需求建议,组织干部逐条对照,深入查找现有的纳税服务与纳税人需求之间的差距,强化干部为纳税服务“增效提速”的紧迫感。结合实例开展岗前教育培训、“一对一”技能操作互帮互学活动,并组织进行上岗考试,全面提高干部整体服务能力,确保干部的综合素质达到“一站式”服务的要求。
二、优化服务模式,全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模式上的优化是推行“一站式”服务的关键。我们主动适应纳税人的需求变化,整合窗口资源,优化业务流程,打造全新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一)整合资源,建立“一站式”服务架构。我局按照“一站式”服务的要求,对纳税服务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分配。一是明确纳税服务部门职责。纳税服务科承担对“一站式”服务的协调组织、各服务环节的监督考核工作。把原来由各职能科室承担的资料受理和部分权限实行“外部剥离”,并入到办税服务厅,所有涉税事项由办税服务厅统一受理。二是拓展办税服务厅功能。将大厅划分成办税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咨询服务区、等候休息区4个区域,分区推行“一体化”形象设计,满足纳税人办税需求。推出办税高峰期短信提示、发票用票大户预约购票、电子导税手册等新元素。设臵“咨询导税”岗,由办税厅副主任和业务科室干部共同值班,引导纳税人办税、解答纳税人疑问。三是构建“全职能”服务窗口。从2009年3月开始,我局把原来分设的认证报税、申报征收、税务登记、文书受理、发票代开、发票发售等7个单一窗口功能全部合并,设臵8个“全职能”窗口。按照“一人一窗”的标准,对所有操作软件按“一站式”要求进行重新编排,对窗口用机的主板全部进行更换,预臵5个pci插槽。委托专业开发公司设计切换软件,保证了4张金税卡和1张扫描仪卡在一台主机上顺利安装和转换,切实解决了技术上不兼容的问题。目前,我局每个“全职能”窗口均可以办理70多项同样的涉税业务,纳税人可以选择任意窗口提交涉税资料、即时办完全部非审核涉税事项,真正实现了“一个综合窗口、受理一切事情”的目标。
(二)优化流程,确保“一站式”服务实效。建立“统一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集中回复”的纳税服务新模式。一是优化业务流程。把所有涉税业务分为7大类104个项目,规定即办事项为49项,非即办事项为55项。即办事项无需审核,由窗
口当场办结。非即办事项由窗口统一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告诉纳税人受理日期和领取文书日期,在内部流转完成后,统一由受理窗口交给纳税人,让纳税人始终只面对“一个窗、一个人”。二是优化审批流程。把原来由后台受理的7项涉税审批事项前移到办税服务厅“全职能”窗口统一受理。窗口人员进行形式审查和决定,对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告之纳税人补齐;对符合要求的,即时办结,统一出件。不能即时办结的,受理窗口向纳税人承诺办理时限,限时办结。同时,明确内部流转环节的工作衔接和手续传递,建立“一单式”审批传递机制,前台人员对限时办结事项,以“审批流转清单”的形式向后台各环节进行流转,确保各审批环节“无缝对接”,环环相扣。在此基础上,取消了7个涉税事项的多层审批,只要纳税人税负正常就可当场办理。将当场不能办结的12种常规审批事项,在省局规定时限的基础上压缩1/3以上。
(三)完善制度,规范“一站式”服务管理。加强对前、后台的内外制约,是保证“一站式”服务顺畅运行的关键。一是完善“一站式”服务工作制度。对内,制定符合“一站式”服务流程要求的岗责体系,明确每个岗位、每个窗口、每位工作人员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出台了《“一站式”纳税服务工作制度》、《办税服务厅工作规范》、《办税服务厅考核办法》,确保纳税服务高效运转。对外,全力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预约服务制,不断深化网上办税服务,通过网上办税服务厅受理涉税
事项9万多条,按时办结率达到了100%。二是完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将各项服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岗、到人,按月对网上指标、纸质资料报送、质效回访、纳税人监督意见反馈及现场检查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并将结果纳入目标考核。在办税服务厅不定期组织问卷调查,让纳税人根据干部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时限进行现场打分。通过保持工作记录、注重纠正预防、落实服务责任等措施,实现对纳税服务工作质效的全程跟踪管理。2009年我局共对10个延时办理事项进行处理,扣发责任人季度考核奖金1270元。三是完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采取服务质效回访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评议,畅通纳税人诉求渠道。深入落实“局长值班日”制度,了解纳税人的服务需求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情况,并进行现场处理反馈。
三、凸显“一站式”服务实效,促进征纳和谐共赢
我局以高效快捷的办税服务、公平公正的执法服务、及时准确的政策服务,有效拉近了税企之间的距离,获得了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一)纳税服务效能全面提高。实行“一站式”服务后,纳税人只要提交完整的办理资料和申请,涉税事项的办理就会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流转,纳税人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好,节约了办税时间,减少了办税环节。2009年5月-12月,我局“全职能”窗口共受理各类涉税事项1200余户次万余件,及时受理率为100%,涉及经办科室办理环节2700多个,提
前办结的事项达到1600多个,提前办结率为 59%以上,涉税事项按时办结率由2008年的71%提高到了100%,服务效能全面提高。目前,我局“一站式”服务流程有20项工作在省局规定的时限内再次提速,其中2项由3个工作日变为即时办结,11项由10个工作日变为7个工作日。
(二)国税形象持续提升。我局通过开设“全职能”窗口,优化“一站式”服务,全面打造纳税服务“高效便捷”通道,为持续提升国税形象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湘潭日报》、湘潭电视台先后对此予以专门报道,地方各级政府、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给予高度评价。日前,湖南四维洁具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专程送来感谢信,对我局10多名干部加班加点、真心实意为纳税人服务的行为表示感谢。2009年,湘潭市行风评议小组对我局办税服务厅进行窗口单位评议验收,在“背靠背”测评中,纳税人满意率达到了100%。近年来,我局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我局办税服务厅荣获湖南省国税系统“四优”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窗口单位荣誉,树立了良好的国税形象。
本文地址:http:///zuowen/
打造一体化服务 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篇2
川汇区位于周口市东南部,面积3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服务居民为抓手,全力构建服务平台,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下大力气建设和谐社区,做到社区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孤有所依、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增进辖区单位、社区居民的联系,为居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让辖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一方面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首发地、聚集地,也是广大居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社区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交往等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日益提高。面对这一转变,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必须重点针对我区作为周口市传统工业最集中的一个城区,因大批改制企业及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而空前增多的社会矛盾和群众的需求,找准了服务群众这一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为此,我们确立了“创经济文化强区,构文明和谐川汇”的目标,把构建和谐社区放到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构建社区服务平台。
(一)加强领导,把打造和谐社区摆在重要的议程。
把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和谐社区摆上全区工作重要位置,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城区四家班子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纳入到城区党建目标责任制;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2002年我区率先在自治区城区中实现“一居一支”,强化党组织在社会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三级党组织网络,在46个社区全面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加强组织力量,把社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委员,还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使社区党的工作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面,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三)建立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制定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区服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1、会议制度。区委常委会议、四家班子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研究社区建设问题;
2、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行处级干部包点联系,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要求每个指导员做到“四个一”:每年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每年要为社区居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每年要反映一条关于社区建设的社区民意、每年要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街道工委具体抓、全区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努力创建和谐社区新局面的合力。
3、考评奖励制度。对区机关各部门、各办事处按照社区服务管理和奖惩办法考核评分,奖优罚劣。
二、充实内涵,完善体系,服务群众亮点纷呈
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活动载体,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我们主要抓好:
(一)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
服务群众必须首先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先受益。为此,我区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构建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了城区低保服务中心、街镇低保服务所、社区低保服务站,形成了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去年,我区通过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多方筹集资金,发放低保金、救济救助金以及救济物资折价达到665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互助、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活动,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如,我区在柳开社区建立了河南第一个工作与治疗相结合的精神残疾人“工疗站”,对残疾人进行各种技能训练,让他们参与社会正常生活,不仅有效地帮助了残疾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康复。
(二)关注下岗失业人员,构建社区再就业服务体系。
我区从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一是成立社区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全民健身体育宣传活动,在社区居民集中锻炼身体的场所开展体育和健康咨询,开展经常性的各种球类、体操、武术等项目的社区体育运动会,如“赛克杯社区万人乒乓球赛”、健身操、健身舞、腰鼓、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气排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激发了居民健身运动的热情,增强小区居民的凝聚力。二是培育了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成立了90多支各类社区文艺队伍,开展广泛的社区文艺演出活动。重点打造了以江滨社区文化广场为代表的一批社区文化阵地,去年江滨社区文化广场共举行各类文艺演出40多场次,观众累计达14万多人次,江滨社区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建立与市图书馆联网的社区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使居民群众足不出院就能得到精神享受。举办每年一届的“川汇之声”社区群众文艺会演、“川汇歌圩”、“新编民歌大家唱”活动,陶冶了居民情操,融洽了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三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居民文明教育,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假期法律知识讲座、“给你一把金钥匙”科普征文比赛,未成年教育理论研讨,百名德育大使进社区等活动;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教育工作方案》,在辖区55所文明市民学校,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市民手册》的学习。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整体文明素质。
(五)建立“民愿接待室”,搭起沟通疏导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社区群众的困难和思想矛盾等问题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才能有效维护稳定。我们以抓好民愿接待室工作为突破口,实行解决矛盾和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社区服务工作的新方式。与《周口晚报》联合,在河南第一个创办“民愿接待室”,群众的愿望、呼声、烦恼甚至牢骚,都可以到“接待室”反映,社区及时解决,对那些城区无法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则由报社进行“问题追踪”,通过新闻媒体向市有关职能部门呼吁,促使解决问题。通过开展“零距离访谈”活动,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使社区居民遇事有人管、权益有人护,进一步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今年以来,我们加强对民愿接待工作领导,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标志标识、统一接待登记本、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接待程序,进一步提高民愿接待工作效率,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据统计,辖区46个社区民愿接待室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3200多人次,化解纠纷1350多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近千件,解决就业1400多次。
(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社区志愿者活动蔚然成风。
结合开展创建社区党建示范区活动,我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广泛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义务奉献周、党员群众心连心等活动。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三必访”,即“党员新转入社区必访、群众有困难必访、居民病(逝)必访”,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为社区居民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向党支部反映一条信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的“四个一”活动。社区党支部在各社区启动“五包”活动,即包一个党员特困户,做他们的兄弟、姐妹;包一名“两劳释放人员”,做他们的知音;包一个孤寡老人,做他们的儿女;包一名下岗职工,做他们的参谋;包一名残疾人,做他们的拐杖。去年,全区组织党员为群众做好事实事3500多件,捐款36200多元,捐物20200多件。
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青年社区爱心超市、爱心献春蕾等志愿活动开展得生气勃勃,也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居于社区、奉献社区”的积极性。许多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义务巡逻队,维护社区治安。依山社区残疾人梁柳青自费开通“红叶”公益服务热线,两年来,接听热线电话5000多个,解决人们的心灵烦恼,广受群众称赞。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社区内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呈现出居民互敬互助、乐于奉献、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夯实基础,突破难点,促进服务群众深入持久夯实社区服务的基础,不断改善社区服务硬件和软件条件,是促进社区服务深入持久的保证。
(一)完善社区设施建设,改善为民服务的条件。
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强不强,决定了为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我们按照中央关于社区党建“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并进行细化和延伸,在全区46个社区党组织开展了以“思想建设星、组织建设星、作风建设星、制度建设星、机构(政权)建设星”等内容为主的创“五星级党组织”活动。同时开展创“十佳社区”活动,促使社区向“组织建设最佳、社会治安最佳、计划生育最佳、卫生服务最佳、环境秩序最佳、文体活动最佳、便民服务最佳、再就业工程最佳、扶贫济困最佳、尊老敬幼最佳”的目标奋斗,去年共评出“五星级党组织”6个、“十佳社区”7个,加强了社区党组织建设,坚定了服务群众的思想和信念,增强了党组织战斗力,促进了社区各项服务工作的深入。
(三)加强队伍建设,打好服务群众的人才基础。
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发挥各方面资源的优势。我区实行共驻共建,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与230多个驻区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充分发挥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联席会三级协调机制的作用,仅去年召开指导会、协调会、联席会280多次,定期或不定期专题研究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社区内单位都主动关心、协调配合,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形成了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
总之,我们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努力打造和谐社区,在全区30万人民群众中营造了心齐气顺、团结向上的氛围,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2004年,我区完成生产总值超过1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亿多元,城镇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在周口市唯一荣获“河南文明城区”称号。
>>>>
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范文网
打造一体化服务 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篇3
精编范文: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共2篇)构建服务平台 打造和谐社区 川汇区位于周口市东南部,面积3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服务居民为抓手,全力构建服务平台,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下大力气建设和谐社区,做到社区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孤有所依、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增进辖区单位、社区居民的联系,为居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让辖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一方面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首发地、聚集地,也是广大居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社区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交往等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日益提高。面对这一转变,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必须重点针对我区作为周口市传统工业最集中的一个城区,因大批改制企业及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而空前增多的社会矛盾和群众的需求,找准了服务群众这一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为此,我们确立了“创经济文化强区,构文明和谐川汇”的目标,把构建和谐社区放到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构建社区服务平台。(一)加强领导,把打造和谐社区摆在重要的议程。把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和谐社区摆上全区工作重要位置,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城区四家班子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纳入到城区党建目标责任制;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2002年我区率先在自治区城区中实现“一居一支”,强化党组织在社会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党组织网络,在46个社区全面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加强组织力量,把社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委员,还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使社区党的工作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面,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三)建立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制定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区服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1、会议制度。区委常委会议、四家班子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研究社区建设问题;
2、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行处级干部包点联系,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要求每个指导员做到“四个一”:每年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每年要为社区居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每年要反映一条关于社区建设的社区民意、每年要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街道工委具体抓、全区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努力创建和谐社区新局面的合力。
3、考评奖励制度。对区机关各部门、各办事处按照社区服务管理和奖惩办法考核评分,奖优罚劣。
二、充实内涵,完善体系,服务群众亮点纷呈 构建社区服匙”科普征文比赛,未成年教育理论研讨,百名德育大使进社区等活动;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教育工作方案》,在辖区55所文明市民学校,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市民手册》的学习。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整体文明素质。
(五)建立“民愿接待室”,搭起沟通疏导平台。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社区群众的困难和思想矛盾等问题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才能有效维护稳定。我们以抓好民愿接待室工作为突破口,实行解决矛盾和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社区服务工作的新方式。与《周口晚报》联合,在河南第一个创办“民愿接待室”,群众的愿望、呼声、烦恼甚至牢骚,都可以到“接待室”反映,社区及时解决,对那些城区无法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则由报社进行“问题追踪”,通过新闻媒体向市有关职能部门呼吁,促使解决问题。通过开展“零距离访谈”活动,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使社区居民遇事有人管、权益有人护,进一步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今年以来,我们加强对民愿接待工作领导,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标志标识、统一接待登记本、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接待程序,进一步提高民愿接待工作效率,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据统计,辖区46个社区民愿接待室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3200多人次,化解纠纷1350多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近千件,解决就业1400多次。
(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社区志愿者活动蔚然成风。结合开展创建社区党建示范区活动,我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广泛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义务奉献周、党员群众心连心等活动。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三必访”,即“党员新转入社区必访、群众有困难必访、居民病(逝)必访”,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为社区居民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向党支部反映一条信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的“四个一”活动。社区党支部在各社区启动“五包”活动,即包一个党员特困户,做他们的兄弟、姐妹;包一名“两劳释放人员”,做他们的知音;包一个孤寡老人,做他们的儿女;包一名下岗职工,做他们的参谋;包一名残疾人,做他们的拐杖。去年,全区组织党员为群众做好事实事3500多件,捐款36200多元,捐物20200多件。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青年社区爱心超市、爱心献春蕾等志愿活动开展得生气勃勃,也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居于社区、奉献社区”的积极性。许多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义务巡逻队,维护社区治安。依山社区残疾人梁柳青自费开通“红叶”公益服务热线,两年来,接听热线电话5000多个,解决人们的心灵烦恼,广受群众称赞。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社区内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呈现出居民互敬互助、乐于奉献、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夯实基础,突破难点,促进服务群众深入持久夯实社区服务的基础,不断改善社区服务硬件和软件条件,是促进社区服务深入持久的保证。
(一)完善社区设施建设,改善为民服务的条件。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社区办公场所狭窄,社区工作人员不能集中办公,甚至无房办公,群众有事无处反映,意见很大。为此,我们采取区领导主动承担重任,14名处级领导包点联系、重点解决难度最大的20个社区办公用房问题。通过筹集投入资金380多万元买了一批、发动辖区单位共驻共建找了一批、对房开商加强协调无偿提供了一批,到2004年底,办公用房达标率提前一年实现了80平方米以上的目标,基本解决社区办公条件,有的还超过700平方米,并配套有“五室、四站、二检、一接一场所”,为居
[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共2篇)]篇1:创新服务管理 构建和谐社区
创新服务管理 构建和谐社区
亚日盖社区辖区面积为6平方公里,常住居民802户,2025人,其中,汉族1210人,少数民族815人。社区内有行政事业单位6个,从事各种行业个体户310家,社区党员28人。社区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的组织,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好最实在的办法就是服务群众。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亚日盖社区党支部紧紧围绕“我爱社区我爱家,党群共建促和谐”这个主题,坚持以服务居民为切入点,以构建和谐为主要目标,创新服务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把解决社区居民生活实际问题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努力打造便民利民平台,组织开展社区“八贴近”、社区事务八公开、社情民意直通车等活动,拉近了党组织与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距离,塑造党在基层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社区居民、住区单位、上级领导的称赞和好评,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打造服务型社区
亚日盖社区以构建和谐为主要目标,通过开展“四个八”主题实践活动,创新方法,切实提高社区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着力构建和谐社区。
(一)社区服务“八贴近”,扶贫帮困得民心。通过开展以贴近特困户、低保户、重病户、单亲家庭、空巢老人、孤儿、残疾居民;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干部;进城创业牧民、个体工商户;务工户、流动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上访户;刑满释放人员的“八贴近”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搭建参政议政平台,对弱势群体实施创业就业帮扶措施,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目前,通过“八
贴近”活动共开展社会救助和爱心捐助36次,爱心物资4200余件;组织志愿者服务22次,累计参加达到300多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0类,解决了399人的就业问题;开展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19次涉及43人;组织企业经商人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开展献计献策活动15次,归纳意见建议30余条;开展矛盾纠纷调解14次涉及28人次。
(二)社区公务“八公开”,阳光运作赢民心。通过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申请流程公开、低保公开、租赁补贴公开、计生公开、包扶责任公开的“八公开”措施,让社区公务在阳光下运作,确保辖区内党员和群众对社区党务;帮扶领导职责;社区年财务收入支出情况;居民申请低保、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情况、享受住房补贴额度等事宜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共2篇)]
(三)社区建设“八进门”,全面服务暖民心。通过文化宣传进社区、科学教育进社区、平安创建进社区、文明道德进社区、卫生服务进社区、环境保护进社区、计生服务进社区、就业保障进社区的“八进门”活动,全面服务社区居民,先后开展了以“集思广益、和谐共建”为主题的离退休干部和居民和谐共建座谈会;联系驻区单位和人民医院开展以“夕阳红敬老爱老”为主题的为区内80岁以上老人送医问诊送暖活动;组织下岗失业人员69名参加就业局举办的创业技能培训班等主题活动。
(四)社区承诺“八带头”,真心实意聚民心。通过带头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带头落实治安防范措施、带头创建文明户、带头勤劳致富、带头排查调处民事纠纷、带头履行承诺义务、带头学法守法、带头落实村规民约决议的“八带头”制度,将本承诺的扶困救助、就业保障、医疗服务、城镇低保、文化活动、法律援助等工作以手册的形式印发,积极履诺。争取一个党员树一面旗帜,争做一个带头,带动一些这方面落后的群众。为表彰在“八带头”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党员,各社区党支部通过居民小组推荐、居民大会评选的方式,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共选树具有代表性的“创业创岗”、“带动创业”、“和谐共建”、“民族团结”、“扶贫帮困”、“勤劳致富”等类型的党员18个。采取经验介绍、座谈互动等形式,对18个典型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社区中充分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打造服务型社区
立足社区建设基础平台,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打造精细化便民服务,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一)夯实网格化管理工作基础。通过优化整合资源,改进活动方式,进一步丰富了网格化管理的内涵,实现服务居民全覆盖。一是划网格。结合居民住宅区、辖区单位交错分布的社区现状,绘制“民生地图”,为精细化服务管理建立信息平台。二是组团队。产生网格服务组组长和服务组成员,负责网格内居民的动态管理和服务,畅通基层群众直接反映问题的渠道,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义务服务。三是建档案。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库,对区域内的空巢老人、残疾人、4050人员、归正人员等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做到服务有重点,工作有方向。
(二)形成网格化机制工作新格局。着眼于提高党组织的组织、协调、动员、凝聚能力,从完善制度,明确要求,创新方法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起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特点的网格化管理机制。一是订制度。建立各项服务管理制度,用针对性较强的工作制度来规范操作,使服务工作开展有的放矢。二是定职责。成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召
开专项工作会议研究“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推进办法,服务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优服务。开展“党建进组、服务入户”模式,把社区党员代表与居民党员合二为一建立网格党小组,以多种方式向居民群众提供近距离服务,并撰写《网格备忘录》,掌握动态信息,同时,倡导建立优质管理服务模式,支援帮扶服务模式,健康关爱服务模式。
(三)突出网格化管理特色。优化服务环境,打造管理精细、服务有效的社区管理网格特色,实现管理机制便民化,管理队伍务实化,服务居民常态化。一是一格一品,打造网格品牌团队。根据各网格区域内共建单位的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共建单位参与网格服务,由各网格共建单位牵头组织服务团队到网格内开展送服务活动,遇到有特殊要求的,则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一格一队,强化网格管理团队。每个社区网格都设立一个管理团队,由网格服务组长带领网格小组成员对网格内居民进行动态管理和服务,并建立社区网格化信息资料,做到及时服务同时,对有关民生民情进行分类记录,承诺一件、兑现一件、注销一件,让工作落在实处。三是一证一册,完善志愿服务团队。推出志愿服务成员佩证上岗制度,统一印制队员服务证,建立服务队成员评比制度。把服务队成员的日常服务情况记录在“志愿服务纪录册”上,在年终参照记录册上的情况进行评比。
三、坚持联动互促机制,打造服务型社区
打造服务型社区,核心是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关键是完善工作制度。亚日盖社区不断建立健全服务工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充分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功能。“社情民意直通车”是镶黄旗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形成的城镇社区服务型党建工作
模式,通过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固定下来。亚日盖社区党支部始终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充分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功能,使一些群众关注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架起了旗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社区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老百姓家中,全面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映,广泛收集居民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上报《社情民意》,把社区工作动态及老百姓的意见和需求直接转达给旗委、政府及包扶单位,使群众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社区居民徐有亮居住的房屋,多年失修。可“房漏偏逢连阴雨”,八月初的几场大雨把徐有亮一家遮风避雨的危房冲塌了,本来贫困的家庭,又添了一笔房屋改造建设费用。社区得知此事,及时上报《社情民意》,积极向旗委和有关部门反应情况。8月26日下午,民政局领导和有关人员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亲自前往徐有亮家看望,根据徐家的情况,当时决定由民政局支付徐有亮坍塌住房改造建设费用。社区共编发《社情民意》750余期,旗委、政府领导批示100余件,其中涉及居民危房改造、贫困子女上学、社区办公条件改善、重病治疗费用、低保发放等100多个问题,全部得到有效解决。《社情民意》把旗委、政府和老百姓的心连在了一起,成为真正的“民情直通车”,强化了沟通理解,提高了办事效率,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二)全力实施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工作的主体,应实事求是地实施好联系服务群众各项制度。书记“周接待日”雷打不动,“两委”班子轮流接待统一记录,做到一人一记、一事一记,定期办理、周期反馈。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每月一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实现“两个全覆盖”,即班子成员入户参与全覆盖、受访居民全覆盖。做好走访记录,下页篇2: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构建幸福和谐社区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构建幸福和谐社区
在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基础上,如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现在社区肩负着五个建设责任:基层党建、社会、经济、生态文明、和谐建设。基层党组织有四个功能: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而服务是基层党组织的根本功能。
一、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性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的重要举措;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是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的重要途径;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是推动构建幸福和谐社区的重要保证。
二、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总要求:
要立足社区实际,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在服务社区党员群众上找准突破口,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创新载体,拓宽领域,增强实效,努力构建幸福和谐社区。
三、如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一)搭建平台,建设两支队伍,拓宽服务领域
一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社区党员干部服务队伍。
1、建立便民服务站,实现“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
务”,发放服务手册、公布流程手续;
2、主要提供政策咨询、党务工作、就业保障、救济帮扶、卫生保健、治安防范、文化娱乐、中介服务、日常家居等公共服务;
3、建立告知制度、约时服务制度(与服务对象约定时间办理事务)、限时服务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办结公示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挂牌上岗制度等;
4、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参加党务居务等相关服务的培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二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
1、依托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组建各种服务队,采取结对帮扶、邻里互助、划分服务片区等;
2、建立志愿服务活动室,志愿者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场地、工具等。
(二)整合资源,实现三个互助,增强服务实效
一是构建“共驻共建”体系,实现社区和辖区单位互动,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开展“携手工程”,以服务为切入点,积极联系,争取帮扶单位、辖区单位的支持;
二是组建“社区党建议事会”,[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共2篇)]实现党组织的互动,这里主要指辖区单位离退休支部,定期组织“党建议事会”,构建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党组织共同服务的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社区党员“会客厅、谈心室”,实现社区党员的互动,调动社区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三)创新载体,打造幸福和谐家园
1、打造爱心家园,救助困难群众。通过社区“居家养老”、“爱幼食堂”、“便民卫生室”等,形成人性化的便民爱心服务网络;
2、打造康乐家园,活跃社区氛围。通过社区“文体活动室”、“健身中心”等,促进社区文明建设;
3、打造学习家园,提示居民素质。通过社区远程教育、图书室、专栏板报等,形成特有文化氛围,提升居民素质;
4、打造阳光家园,推进民主进程。通过社区论坛,把“议事权、知情权、监督权”交给居民,充分表达民意;
5、打造平安家园,构建和谐社区。通过“社区警务室”,定期召开“治安情况通报会”、“矛盾纠纷排查会”,营造平安和谐的社区环境。
四、几点启发
首先是上级党组织应服务下级党组织,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其次是党组织应服务党员,要关爱党员、凝聚党员;最后是党组织和党员应服务群众。
(参加社区“两委”骨干培训会心得)
打造一体化服务 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篇4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一方面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首发地、聚集地,也是广大居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社区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交往等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日益提高。面对这一转变,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必须重点针对我区作为周口市传统工业最集中的一个城区,因大批改制企业及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而空前增多的社会矛盾和群众的需求,找准了服务群众这一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为此,我们确立了“创经济文化强区,构文明和谐川汇”的目标,把构建和谐社区放到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构建社区服务平台。(一)加强领导,把打造和谐社区摆在重要的议程。把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和谐社区摆上全区工作重要位置,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城区四家班子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纳入到城区党建目标责任制;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2002年我区率先在自治区城区中实现“一居一支”,强化党组织在社会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三级党组织网络,在46个社区全面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加强组织力量,把社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委员,还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使社区党的工作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面,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三)建立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制定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区服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1、会议制度。区委常委会议、四家班子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研究社区建设问题;
2、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行处级干部包点联系,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要求每个指导员做到“四个一”:每年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每年要为社区居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每年要反映一条关于社区建设的社区民意、每年要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街道工委具体抓、全区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努力创建和谐社区新局面的合力。
3、考评奖励制度。对区机关各部门、各办事处按照社区服务管理和奖惩办法考核评分,奖优罚劣。
二、充实内涵,完善体系,服务群众亮点纷呈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活动载体,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我们主要抓好:
(一)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服务群众必须首先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先受益。为此,我区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构建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了城区低保服务中心、街镇低保服务所、社区低保服务站,形成了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去年,我区通过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多方筹集资金,发放低保金、救济救助金以及救济物资折价达到665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互助、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活动,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如,我区在柳开社区建立了河南第一个工作与治疗相结合的精神残疾人“工疗站”,对残疾人进行各种技能训练,让他们参与社会正常生活,不仅有效地帮助了残疾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康复。
(二)关注下岗失业人员,构建社区再就业服务体系。随着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深化,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生活困难。我区积极应对解决,构建了以城区劳动保障中心、街镇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站为网络的三级劳动保障体系。各社区居委会也自觉把再就业服务当作重点来抓,广泛开展“入户摸底,进厂寻岗”的活动,为下岗群众“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千方百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去年,全区共投入100多万元开发再就业岗位12000多个,帮助9100多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来源问题。
(三)满足居民
生活需要,搭建便民服务网络。我们始终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影响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问题,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网络。通过整合民政优抚、司法治安、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邮政电信等各种服务资源,按照“一居一亮点”各社区分别建立起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站、邮电服务中心、全托服务中心、律师服务站等20多个服务网点,46个社区还成立了电脑室,对社会事务如计生、就业、低保、等实行电脑管理。目前,社区内各种便民服务项目门类齐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需求,居民的生活和服务十分方便。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位。我区从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一是成立社区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全民健身体育宣传活动,在社区居民集中锻炼身体的场所开展体育和健康咨询,开展经常性的各种球类、体操、武术等项目的社区体育运动会,如“赛克杯社区万人乒乓球赛”、健身操、健身舞、腰鼓、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气排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激发了居民健身运动的热情,增强小区居民的凝聚力。二是培育了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成立了90多支各类社区文艺队伍,开展广泛的社区文艺演出活动。重点打造了以江滨社区文化广场为代表的一批社区文化阵地,去年江滨社区文化广场共举行各类文艺演出40多场次,观众累计达14万多人次,江滨社区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建立与市图书馆联网的社区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使居民群众足不出院就能得到精神享受。举办每年一届的“川汇之声”社区群众文艺会演、“川汇歌圩”、“新编民歌大家唱”活动,陶冶了居民情操,融洽了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三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居民文明教育,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假期法律知识讲座、“给你一把金钥匙”科普征文比赛,未成年教育理论研讨,百名德育大使进社区等活动;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教育工作方案》,在辖区55所文明市民学校,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市民手册》的学习。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整体文明素质。
(五)建立“民愿接待室”,搭起沟通疏导平台。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社区群众的困难和思想矛盾等问题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才能有效维护稳定。我们以抓好民愿接待室工作为突破口,实行解决矛盾和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社区服务工作的新方式。与《周口晚报》联合,在河南第一个创办“民愿接待室”,群众的愿望、呼声、烦恼甚至牢骚,都可以到“接待室”反映,社区及时解决,对那些城区无法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则由报社进行“问题追踪”,通过新闻媒体向市有关职能部门呼吁,促使解决问题。通过开展“零距离访谈”活动,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使社区居民遇事有人管、权益有人护,进一步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今年以来,我们加强对民愿接待工作领导,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标志标识、统一接待登记本、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接待程序,进一步提高民愿接待工作效率,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据统计,辖区46个社区民愿接待室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3200多人次,化解纠纷1350多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近千件,解决就业1400多次。
(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社区志愿者活动蔚然成风。结合开展创建社区党建示范区活动,我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广泛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义务奉献周、党员群众心连心等活动。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三必访”,即“党员新转入社区必访、群众有困难必访、居民病(逝)必访”,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为社区居民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向党支部反映一条信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的“四个一”活动。社区党支部在各社区启动“五包”活动,即包一个党员特困户,做他们的兄弟、姐妹;包一名“两劳释放人员”,做他们的知音;包一个孤寡老人,做他们的儿女;包一名下岗职工,做他们的参谋;包一名残疾人,做他们的拐杖。去年,全区组织党员为群众做好事实事3500多件,捐款36200多元,捐物20200多件。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青年社区爱心超市、爱心献春蕾等志愿活动开展得生气勃勃,也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居于社区、奉献社区”的积极性。许多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义务巡逻队,维护社区治安。依山社区残疾人梁柳青自费开通“红叶”公益服务热线,两年来,接听热线电话5000多个,解决人们的心灵烦恼,广受群众称赞。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社区内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呈现出居民互敬互助、乐于奉献、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夯实基础,突破难点,促进服务群众深入持久夯实社区服务的基础,不断改善社区服务硬件和软件条件,是促进社区服务深入持久的保证。
(一)完善社区设施建设,改善为民服务的条件。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社区办公场所狭窄,社区工作人员不能集中办公,甚至无房办公,群众有事无处反映,意见很大。为此,我们采取区领导主动承担重任,14名处级领导包点联系、重点解决难度最大的20个社区办公用房问题。通过筹集投入资金380多万元买了一批、发动辖区单位共驻共建找了一批、对房开商加强协调无偿提供了一批,到2004年底,办公用房达标率提前一年实现了80平方米以上的目标,基本解决社区办公条件,有的还超过700平方米,并配套有“五室、四站、二检、一接一场所”,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业余文化提供便利条件。
(二)增强党组织战斗力,为社区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强不强,决定了为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我们按照中央关于社区党建“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并进行细化和延伸,在全区46个社区党组织开展了以“思想建设星、组织建设星、作风建设星、制度建设星、机构(政权)建设星”等内容为主的创“五星级党组织”活动。同时开展创“十佳社区”活动,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