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参观大别山心得体会范文实用(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97376

参观大别山心得体会【第一篇】

每次现场教学结束后,回到学院住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都让我心情无比沉重,肃然起敬。大别山革命期间,条件异常艰苦,单衣过冬、野菜充饥,革命先烈做到了“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的无畏之举。当年,大别山军民就是从以“共产主义信念”为坚守,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在白色恐怖和及其困难的环境条件下,对党忠诚、威武不屈、百折不挠,始终坚守在大别山,使大别山的红旗始终飘扬。一路走来,学习了诸多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不怕牺牲,惊天悲壮的感人事迹:红田烈士程怀天,箭河烈士程儒香、列宁小学烈士肖国清遭受挖眼割耳、零刀碎割,拔光头发的种种酷刑,令人发指,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像程怀天这样千万个革命烈士的生命换来的,新中国的建立就是无数英烈坚守信念,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结果。

如今,我们的理想就是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我们应从建设“活力、富强、宜居、和谐、幸福”新睢县做起,缅怀先烈、无怨无悔、坚定信念、忠诚担当。过去常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念念革命老前辈”,这往日曾作为调侃的话语,通过本次教育培训,我心内疚、忏悔,我们应严肃认真把这句话作为工作中的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无论在任何环境下,无论在任何岗位中,都要坚定信念,坚守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格观。

参观大别山心得体会【第二篇】

我怀着无比崇敬和敬仰之情,同我们商丘市睢阳特殊教育中心党支部党员一起奔赴红色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参观学习,参加红色教育的党员们穿上了红军服,重走红军路,重温红军长征历程,追忆难忘战争岁月。

我们穿着红军服,走志仁小道,体验当年红军的艰辛,一路唱着红歌,在山顶上胜利会师。参观革命旧址,在历史发生地讲述历史,让历史事件进入我们内心,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我们多层面、多角度了解和熟悉大别山光荣的革命历史,感悟大别山革命传统,引导我们走进革命先烈的内心世界,体验革命的苦难和辉煌。这些活动给我们大家留下深刻的回忆,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震撼,一次次的心灵受到了洗涤和升华,生动直观的教学,使学员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一个点就是一部活教材,一堂课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这次红色教育时间虽短,却使我热血沸腾,备受感动和鼓舞,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信念”两个字的内涵,心灵得到了净化,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

大别山走出的那300多位共和国开国将军仿佛再现眼前;郑维山将军的最后一封信令人感慨万千,顿生敬仰之情;许世友同志一生忠诚、三跪慈母的故事让人潸然泪下;箭厂河乡红田那300多名忠魂让我肃然起敬;“志仁小道”那崎岖的山路让我在红色拓展训练中感受团队的力量;大别山革命历史,讴歌了大别山人民坚守信念,为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而前赴后继、牺牲奋斗的革命精神,让我们多角度、全方位的感受大别山厚重的革命历史和淳朴民情。

一、我近距离感受了大别山精神。大别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红军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其中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不来新县,不知道这里是全国有名的将军县,这里先后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和徐海东、许世友等300多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领;不来大别山,不能深刻感受当年红军革命斗争的残酷与无情。在艰难的革命岁月里,无数的新县人民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年新县总人口只有10万人,参加红军牺牲的烈士就有万人,占一半还多,可以说是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岭岭埋忠骨。

正是在这艰苦的革命岁月里诞生了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先锋”为基本内涵的大别山精神。时光飞逝,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在新时期大别山精神仍具有其鲜明的时代价值。大别山精神是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精神;是艰苦奋斗,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齐心协力,精诚团结的精神。这种精神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励着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二、我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当听着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四度辉煌的革命历程时我肃然起敬;看到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内那一颗颗璀璨的将星、如山的雕像时我们心潮澎湃;在苏区首府烈士纪念馆内在十三万烈士纪念墙前重温入党誓词我的心情沉重而坚定,听到晏春山烈士宁死不屈的故事我潸然泪下„„,这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念的力量。一个人,要有信念,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把民众团聚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克服困难,走向成功。见证“中国力量”、激扬“民族信念”,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必须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念!作为党的干部,就必须有一颗坚定的务实为民清廉之心!要珍惜自己的岗位,服务师生,无愧于教育事业!

参观大别山心得体会【第三篇】

大别山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同时也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每一次到这里,我的灵魂都会被深深地激荡,被红色滋润,我的内心也在这里得到了一次次磨砺。

大别山的环境和气氛孕育了一批批崇高的人,这里亦是一片带有文化的土地。我来到这里参观纪念馆和踏访革命老区,所受到的影响次第刻画于我内心的深处。在这里读书,读每一本书或者是在这里学习,学每一门知识都是与伟大的历史作伴的一种体验。

我曾经读过那些革命先驱们的著作,那些文字给了我巨大的力量,让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与伟大历史同行,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

大家都知道读书的好处,然而读读书,看看完了就把它放在那里,却不做笔记,不进行思考,那么这一切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读书必须配合思考,把自己的思维当做读书时的活动,它可以在你的思维动手的过程中助你更好地理解知识。

而且,最好选择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地方。在大别山的静谧环境里,有着独特的一派文化特质,不仅是对读书最好的环境,更是思考的好去处。

在浸染在这片土地的光与影中,我一次次探索着知识,一次次成长着。尤其是那些“去思想化”的书籍,让我不仅学习到丰富的人文知识,也充实了我的心灵。

同时,读书的过程中还培养了我的文化兴趣,让我接受不同的思想观点,更开阔了我的思维,让我受益终生。

如今,我碰巧有一份工作,但我始终明白,在一方古老的土地上经历过的那些风雨历程,才能更好地咀嚼出知识的价值,也会成为我一生的财富。

读书让我得以与历史同行,把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都结合在一体。今天,我相信我正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一个更好的自己。

大别山这个美丽而神圣的地方,使我了解到,历史虽然翻篇了,但是其中的价值观和精神依然可以作为人们未来表现的样本。我希望,我也可以像他们那样,锐意进取、勇敢前行,成为一名拥有自主创新精神的有用之才。

参观大别山心得体会【第四篇】

大别山是中国的一座名山,其山峰高耸入云,森林茂密。同时,大别山还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场所,许多革命先烈曾经在这里用生命捍卫了中国的独立和尊严。而现在,我有幸来到了大别山,要在这里度过一个关于读书的难忘经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读书带给我的快乐和能量,也体验到了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所作所为所带来的历史感受。

第二段:读书的意义。

读书是一种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也是一种提高个人素养和充实自己精神世界的途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既是一种必备的生存技能,也是一个人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必要途径。读书可以提升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宽人的视野,让人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因此,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在大别山读书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因为这里除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之外,还有革命先烈曾走过的历史痕迹。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和领悟书中所蕴含的哲理和道理。同时,大别山的氛围也很适合阅读,那是一种宁静而又富有精神力量的感觉。即使在读书之余,身处于大自然中也会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因此,从环境和情感两个方面来说,大别山是一个非常好的读书体验。

第四段:革命先烈的启示。

大别山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战场,曾经留下了许多英烈的血泪和革命的精神遗产。在这里,我重温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听取了革命先烈的故事,并从中找到了启示。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畏强暴和威胁,坚持不懈的奋斗。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无私的牺牲和不屈的精神,为后来者热火铸成了革命的典范。从他们的行为和信仰中,我汲取了潜在的力量和勇气,也为自己的生命目标找到了坚实的支撑。

第五段:总结。

在大别山的读书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智慧,而且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平静和激发。同时,通过对革命先烈的学习和思考,我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在今后的生命旅程中,我愿意更加积极主动的阅读,不断吸取知识和智慧,探究生命真谛,并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观大别山心得体会【第五篇】

在开班仪式上,大别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原中共信阳市委党校副校长马聪为学员们系统讲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思想体系及核心要义,对这一新的思想体系更完整、更系统的学习,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了“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全党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的崇高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马聪教授的讲课,既有理论的高度,又通俗易懂,语言时而严肃,时而诙谐幽默,从习近平治国理政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内形势到国际形势,深入浅出的给学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大家听得热血沸腾,备受鼓舞,中国发展成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马教授举例说:美国《时代》周刊最近公布了一期(2020年11月13日发售)杂志封面,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写上“中国赢了”(chinawon),其中在《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一文中指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实力的国家,而美国则落居第二。文章说,5年前西方预言,中国一定会按西方的理念改革,否则无法在全球自由市场中生存,如今,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已经更为完善,甚至可能比美国的制度更具可持续性,尽管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但中国利用国有企业增强中国共产党国内外影响力和能力,使得这个新兴大国有望在2029年在经济总量上超越美国,如果你必须押注于一个当今最具优势的国家,那么中国会是比美国更明智的选择。德国《明镜》周刊(2020年11月11日)封面用中国国旗红黄两种颜色,以红色做背景,以黄色的中文拼音“xinglai”(醒来)十分醒目。这期封面文章以“觉醒的巨人”为主题,用长达9页的篇幅超过6000字,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足球等五个方面评论介绍中国。文章指出,经过四十年的惊人发展,中国已经跨越了政治、经济和科技超级大国的门槛。中国具有西方不可比拟的制度优势:内政有着坚实有效的长远规划,并且有贯彻到底的决心,在介入国际事务的深度方面有灵活的弹性。文章称,中国已经在世界中心,其崛起正在改变世界格局。但中国不会使世界“中国化”,也不会干涉别国的意识形态,更不会寻求超越自身经济和安全利益的政治使命,而是跟所有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但中国的“不干涉”原则,并不代表中国不具备影响力。文章以拿破仑的话提醒:一旦中国这头睡狮醒来,全世界将被其震撼。表示“中国已经是世界头号强国,是西方世界的一个闹钟。”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国外杂志期刊,从制度、政治、经济等方面大张旗鼓的公平、公正评价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中国在国际事物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还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都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的最好见证。现在和美国历时一年多的贸易战,我们依然打的胜似闲庭信步,从容不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振聋发聩,向世界发出了最强音。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9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