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村改社区后工作汇报材料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87076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村改社区后工作汇报材料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村改社区后工作汇报材料篇1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城市抓社区”的要求,适应我市中等城市建设需要,全面加快城市步伐,晋江市区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已势在必行。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现制定市区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工作方案。

一、市区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以及晋江市“十五”发展规划为依据,在确保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推行改制工作,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推进“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建立新型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区,为晋江市跨越式建设中等城市提供组织保证。

二、市区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的总体思路

(一)改制范围:市区6个街道办事处范围内的71个村居。

(二)改制时间:2010年9月启动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尊重历史、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主动实施、稳妥有序、确保稳定”的原则,采取“先全部改制,后逐步完善”的办法分类型进行改制,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市区6个街道办事处范围内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工作。

(三)改制办法:分为3种类型进行改制,现有农村是村民常年居住、共同生产生活的共同体,具有紧密的社会联系,形成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村改社居”原则上实行“一村改一社居”,成建制改制,暂保持原有范围、规模不变,待今后根据社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再适时、逐步地进行社区整合。部分村居特别是村居混杂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及群众的可承受程度进行撤并整合(主要在青阳街道的青阳村居、青华村居、莲屿村居、梅岭街道的梅青、梅山村居等)。对一些新组建又相对封闭的住宅小区另行组建社区(如梅岭街道的竹园小区、福隆花园、宝龙金色家园、梅岭工业区、罗山街道的华泰国际新城等)。改制后,对新设立的社区居委会,分期分批培育示范社区。

三、市区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的基本原则

实行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为确保改制的平稳过渡、顺利进行,总的处置要充分体现党的十六大关于“把改革的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五个有利”、“两个确保”、“全市一策、一村一案”的原则执行。

(一)“五个有利”:即有利于维护安定稳定的社会局面;有利于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有利于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有利于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有利于社区建设“六个一”服务设施(即一个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一个社区服务站、一个幼托所、一个文体活动室、一个老年活动室、一个便民停车场)的布局、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使用效益。

(二)“两个确保”:即确保国家、集体资产不流失;确保村干部和群众应享有的权益不受损失,福利待遇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提高。

(三)“全市一策、一村一案”:“全市一策”即在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时,对机构转换、改制程序、集体资产处置、村干部管理、计划生育、土地管理、教育管理、户籍管理、低保、退役士兵安置等方面由市直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台统一的政策,并指导组织实施;“一村一案”即由有关街道和村居根据全市的改制方案,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市区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一)制定改制方案和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11月20日前):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市直有关部门的工作意见,形成改制方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后实行。有关街道要根据市的改制方案,及时研究,认真组织制定本街道各村居的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方案,提交市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各村居要根据市、街道改制方案,结合本村居实际,认真制定改制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方案较成熟后应提交街道审核。要大力抓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形式,深入宣传改制的目的意义和原则方法,消除群众的疑虑,及时掌握动态和信息,确保工作主动、有序进行。

(二)履行程序表决报批阶段(2010年12月5日前):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乡镇行政区划的意见》(闽政[xx]24号)中有关“在调整乡镇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做好村委会调整撤并工作”的有关规定精神,各街道办事处要以书面形式向村委会提出撤销村民委员会建制设立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意见,村委会要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介绍改制方案,讨论通过撤销村委会建制设立社区居委会的决议。同时表决通过村委会成员过渡为社区居委会筹备工作小组成员、村民代表过渡为社区居民代表、村民小组长过渡为居民小组长。

村委会要将村民代表会议对“村改社居”问题的表决结果,形成撤销村委会、设立社区居委会的请示及时上报街道办事处,再由街道办事处上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村委会,设立社区居委会。

(三)社区基层组织组建阶段(2010年12月20日前):市政府批复撤村设社居后,要按照《党章》、《基层党组织选举办法》等规定,由街道党工委报市委组织部批准撤销原村(居)党支部,设立社区党支部,并在原村(居)党支部班子的基础上,由街道党工委任命整体过渡为社区党支部委员。社区党支部在辖区内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要对改制工作以及今后社区经济、社区服务、社区文明和社区治安等建设起领导作用,领导社区居委会和其他配套组织开展工作。组织、民政部门要指导各街道、社居按照村民代表会议表决的结果,在原村委会班子的基础上,组建社区居委会筹备工作小组,承接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职责,办理本辖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开展社区服务,加强城市管理,搞好治安、计生、公共卫生等工作。待全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的选举工作。新组建又相对封闭的住宅小区,如竹园小区、福隆花园、华泰国际新城等新设立社区后,可以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按照《党章》、《基层党组织选举办法》、《城市居委会组织法》、《福建省城市社区自治组织选举工作规定(试行)》以及社区配套组织的有关规定做好社区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及社区配套组织的选举工作。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组建产生后要做好相关制度建设。

(四)建章立制

总结

验收阶段(2010年1月):各街道组织对改制设立的社区进行检查指导,对薄弱环节进行完善提高,形成工作总结。

各街道可以选择1—2个村作为改制试点。试点村改制工作要略早于上述时间。

五、市区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的基本要求与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方可顺利完成改制的全部工作。为了保证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工作的平稳顺利进行,全市的改制工作,由市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及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并下设办公室、资产处置指导小组、政策组、宣传组、社会稳定组、社区基层组织设置指导小组、社区界线划分指导小组负责具体指导工作。

有关街道要成立专门领导机构,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并落实专人负责。各村居也要相应成立工作机构,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负总责,将这项工作作为当前主要工作抓紧抓好。

挂钩相关街道的市领导、市直部门和挂钩相关村的街道党政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第一线,联系群众,指导、协助各村做好改制工作。

对改制涉及的有关问题,市直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工作职能,按照改制原则,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根据上级规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并指导实施,要提供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

市社区办要根据改制工作需要,制定改制工作责任制分解表,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要求和时间安排;要加大协调和指导力度,推动改制工作顺利进行。

(二)强化宣传,积极引导。要坚持以宣传引导开路,把宣传工作贯穿于整个改制工作过程,重点宣传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改制基本原则、方法步骤、时间安排。一要结合宣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干部群众以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改制工作,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定上来,推动改制工作顺利实施。二要重视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做好正面宣传和发动,引导干部群众说有利于改制的话,做有利于改制的事,让群众进一步明确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真正理解党委、政府的意图,消除疑虑,把改制工作转化为群众自觉自愿行动,积极地支持和参与改制,推动这项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确保改制一步到位,一次成功。

(三)立足实际,细化方案。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课题。由于各街道、村居的情况不同,如土地存量、集体资产的分布和管理形式、收益及农村居民福利、农业人口的比例、就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村居民的素质等等都存在很大差异,有关街道、村居要根据全市的总体工作方案,以及相关政策规定,结合本街道、村居实际,精心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制定实施方案中,各街道要加大指导力度,帮助村居委会对村情进行彻底的清查,摸出各种具体数字;同时要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使制定的实施方案能抓住矛盾,解决问题,切合村居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四)抓住重点,协调发展。各街道、村居要处理好改制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关系,把这项工作列为今年下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精心组织,抓紧部署,按时完成。要切实把改制工作和落实全年工作任务有机结合

本文地址:http:///zuowen/

村改社区后工作汇报材料篇2

庆祝村基层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各位来到庆祝村检查指导工作,请允许我代表村党支部向各位领导汇报我村近年来在“抓党建、促发展”上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村地处宝石乡场镇东部2公里,现有八个农业合作社,431户、1147人,耕地面积1658亩,其中田为566亩,水稻制种、花生、海椒、干果、畜禽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全村2011年人平纯收入5506元。

二、队伍概况

村党支部下设五个党小组,党员44人,其中:预备党员3人,外出务工党员7人,女性党员4人。近年来,我村党支部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党建工作要求,夯实基础,引领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三年来,我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五好”村党支部,被乡党委表彰为先进党支部,本人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三、

近年来的工作

基层组织

抓学习教育,提升党员素质,村党支部多次召开支委会、1

(一)以班子自身建设和党员干部教育为重点,夯实

支部大会。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国家现行政策,学习李林森、文建明等先进实际,不断提升党员自身素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抓党员发展。三年来,村党支部本着“双向培养”的原则,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把文化素质高,思想品德好,有经济头脑,能带头致富的能人吸收到队伍中来,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人,发展3人。

抓班子自身建设。支委经常通过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党章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支部班子内经常开展交心谈心、互相沟通、消除误解、达成共识。认真遵守“四议两公开一监督”议事规则,商讨发展大计,不搞“一言堂”。班子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今年三月初,在县上召开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暨创建省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县动员会后。村支部多次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传达学习县、乡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我村升级目标和措施。在乡党委开展的“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中,我村被列为先进类党支部。为全面推进我村经济发展,争取进入春风示范村行列,村党支部根据全村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升级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吸收和培养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二是积极争取乡党委政府和县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切实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三公里村道

水泥路建设;三是加强学习,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带领群众走规模化、科学化的路子,做大做强产业。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以“水”为重点,以“路”为中心,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多年来,行路难一直是我村

4、5、6、7、8社存在的主要问题,长期制约了全村的经济发展,党支部、村委会多次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走访群众,征求老干部和群众意见,统一了思想,决定对村道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庆祝村地形复杂多变,基础设施条件差,制约全村经济协调发展,这一个课题摆在了支部的日常工作中,为了让群众(4、5、6、7、8五个社)不受苦、不受累,改善现状,对村道建设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宣传。首先,召开了支部会议,征求了老干部和群众意见。村两委会后,我们召开了全体共产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举手表决,同意筹资、筹劳修建村道。结合庆祝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八个农业合作社分类筹资、筹劳,一社、二社、三社地处省道“302”线和梓盐路,人平筹资50元,四社、五社、六社、七社、八社人平筹资200元整,而户籍在4、5、6、7、8社间接受益人员人平筹资100元整。全村共筹资11万元整,筹劳3000个,并在筹资筹劳“一事一议”会议资料中签字盖章。我们又开展了诚信外交活动,奔走各方,多次向上级递交申请。请县级部门来村实地调研,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县财政局、县农业局的支持和关爱,共争取国家资金140万元,140万资金来之不易,没有县财政局、农业局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同志们的艰辛努力,没有全村党员和群众的支持,庆祝村的村道建设那就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现在三公里水泥路已全面竣工,千年梦想变成了现实,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两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冲毁了全村老百姓的当家石河堰左右码头,部分群众情绪激动,我们一边做劝解工作,一边向乡、县、市有关部门作了具体反映,经过近30天的努力,筹措到资金8万元。并对石堰码头进行了维修加固,硬化了五猴庙二级提灌站水渠700米,保证了大春农业生产,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群众增收

1、扩大水稻制种等骨干产业的种植面积

在2010年原有的种植面积上继续做大做强水稻制种、花生、海椒种植规模,2011年水稻制种达到210亩,创产值80余万元;引进山东鲁花花生300亩,创产值75万元;海椒200亩,创产值80万元。鼓励群众走规模化、科学化的道路发展种植业,实现群众增收。

2、干果栽植

根据我村实际,支部、村委长远打算,科学规划,带领群众大力栽植核桃树,一是能增加收入;二是能减轻劳动强

度。我村在绵阳农科所引进“8588”优质核桃树360亩,目前,长势较好,预计在三年后,可创产值160万元。

3、大力发展畜禽养殖

重点培养意识好、技术强的养殖大户两户(一社王维宏、三社秦德元),年出栏育肥猪600头左右,通过养殖大户带动全村其余养殖户,形成规模化养殖区。同时,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种、养殖大户收看党员远程教育节目,让他们能及时学习到先进的种、养殖技术,了解了市场的动态走向,达到了优化产业结构,增产增收的目的。

(四)维稳、安全

1、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时时关注全村群众生产生活,一旦发现矛盾及时出面调解,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矛盾纠纷处理在初级阶段。近年来共成功调解民事纠纷18件,件件无反弹,开创了庆祝村和谐稳定新局面。

2、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村无一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群众生产生活稳定有序,为庆祝村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七、今后工作思路

1、继续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将升级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顺利完成升级目标。

2、继续抓经济、促增收,全面完成乡党委、政府下达各项经济指标。

3、抓好安全生产,确保全年无事故。

4、抓好综治维稳工作。

2012年是我村全面发展的关键之年,抓好以上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求是精神,务实作风,靠实干树立形象,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新的形势给我们提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新的任务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庆祝村党支部将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全村人民同心同德,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庆祝村党支部

二0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村改社区后工作汇报材料篇3

村社建制调整后的运行情况汇报

村社建制调整后的运行情况汇报

一、建制调整后的基本情况及运行状况2003年7月左右,我县按照因地制宜、依法办事、合理配置、减轻农民负担、确保稳定的原则,对原有村社(组)建制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全县合并前有502个村,目前实际运作的村有242个,居委会有50个。比合并前减少了210个,减幅42%。全县合并前有4451个社,目前实际运作的有2063个,比合并前少2388个,减幅54%。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村是每天都安排人员值班,有的村是集中时间统一值班。两种形式都基本方便了群众办事。当中有全程代理的,也有老百姓自己到镇上办理的。平时一有纠纷

等情况,干部基本随喊随到;村每年基本要召开五次会议:即年初、年终、“七一”、党员大会、党员评议会,此外,还根据实际情况开些专门会议;在征收农业税等款项时,一般是落实人员到社,困难大的最后集中突出;乡镇、街道办事处开会,通知准积极参加,会后认真贯彻落实。总的讲:运行是正常的、顺利的、发展是健康的。

二、村社建制调整后的好处

1、干部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现在的村一般三合一、二合一,社四合一、三合一、二合一。群众多、管理的范围大。在决定支部书记、主任、文书、村支两委委员时,无论是政治素质、文化程度、业务水平等,乡镇办事处都认真作了分析研究,按书记主任的讲,经过几道筛子筛过了的,所以综合素质都比原来高。

2、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建制调整后,由于干部的竞争,人员减少,干部素质提高,随之带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当然办事的效率也就大大的提高了。有的乡镇书记说,以前乡

镇组织村组干部开会,至少要提前几天就发通知,现在只需提前1天。村干部体会,现在开个社长会都很容易。他们认为,这是建制调整带来的效果。村民和乡镇干部还普遍认为,虽然村组干部少了,但由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村组干部的整体作用反而比以前更强了,更有战斗力了。

3、农民负担减轻了。建制调整前,村社(组)干部虽然领取的薪酬较低,但由于人员多,每年占乡镇财政支出的数额仍然较大,现大大减少。例如,石马镇,改革前,村组干部共272人,年误工支出18万元;改革后,村组干部减至159人,年误工支出14万元,人员减少113人,减幅42%,年误工支出减少4万元,减幅22%。单此一项就人均减负元(石马镇农业人口31500人)。2003年全县共征收农业税3050万元,农业特产税万元,“两税”附加万元,一事一议筹资万元,合计万元,农民人均负担51元。较税改前人均负担元,减少元,减幅为32%。

三、存在的问题

1、村干

部文化水平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示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好。根据调查,在石马镇村组干部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占1,高中文化的占40,初中文化的占50,小学文化的占9,平均年龄43岁。从以上数据可看出,由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村组干部所占比例较大,再加之年龄偏大,部分干部缺乏较高的文化素养,导致学习、吸收新知识、新科技的能力差,思想境界不开阔,市场竞争观念淡漠,超前意识不强,致富门路狭窄,工作进取心和开拓精神不强,极为被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开展村组级工作的需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显得力不从心。

2、村组干部工资待遇普遍偏低,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目前村组干部工资确属较低,据这次调查,我县村干部工资最高的年工资3200元(仅是个别村),最低的年工资1200元;组干部年工资在400元-800元之间,大部分都偏低,村干部反映,他们每月手机费最低的要打50元,最高的打200元。村

组干部报酬偏低,导致了其工作干劲不足,严重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3、村组干部退休(或中途退下来)以后无保障。建制调整后,全县有很大一批村社干部退下来了,有的村社干部还垫支了农业税尾欠,他们退下来后,什么都没有了,情绪低落,思想波动大。他们觉得,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这不但会挫伤现职村社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容易引起一些干部想给自己留后路,从而导致干部的腐败。

4、村社建制调整后财务资料交接不及时。据调查统计,还有25%以上的村组没有办财务交接手续,财务资料还放在一边。直接导致旧帐结不了、新帐不能建、帐务得不到及时处理、“双代管”工作不能落实,造成了财务管理不规范。

5、农业税收征收难,历年尾欠额大。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农民的负担普遍减轻了,但由于举家外出的多,加之农村的情况复杂,楼扯猴,猴扯楼的现象突出,农业税征收困难很大,迄今为止,全县相

当部分的村社农业税还有尾欠,有的数额还很大。如:珠溪镇佛岩村历年尾欠万元,邮亭镇复兴村尾欠5万多元等,欠额都比较大,征收相当困难。

6、村组债务偿还难。截至2004年5月,全县村组累计负债5051万元,村平17万元(按292个计算)。这些负债主要是“普

九、普六”,“修路”,“农业结构调整”,“垫税费”等12全文查看

村改社区后工作汇报材料篇4

六甲村改厕工作汇报

今年镇政府开展农村改厕动员大会以来,我村认真贯彻省、市、县爱卫会关于农村改厕的有关文件精神,把农村改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卫生面貌、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使全村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不断提高认识,强化领导,确保顺利推进改厕工作

这次我村农村改厕项目的实施改善了本村村环境,从根本上防治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的重要措施。为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我村村委会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改厕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迅速建立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亲自抓,分管副社长具体抓,并联合每个村民组长以及党员紧密配合,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列出计划进度,全村上下联动,大打农村改厕攻坚战。确保改厕工作稳步推进。

二、广泛宣传,全面动员,深入发动全村人民积极参与改厕工作 农村改厕是改变农村卫生健康的一项新课题,这项工作因受农民生活水平的限制和农村传统习俗的影响,工作开展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抓好宣传,使之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以思想认识的统一,促行动上的一致。在宣传形式上,我们尽量做到多样化,在人流相对集中地方悬挂过街横幅,同时采取下发文件、召开动员会、现场会、培

训示范等形式,大造改厕声势。其次在实施中,首先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从他们中率先突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全面铺开改厕工作。

三、坚持标准,规范运作,高质量、快速度地全面推进

我们本着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原则全力推进农村改厕。为保证改厕的质量,在通过对村民走访、实地调研基础上,按照村民住户相对集中的原则上选址,统一采用“三格式”建造,并注重把新建与改建相结合。同时加强对改厕技术员和施工队伍进行多场技术培训,通过集中辅导,现场观摩等方式加强质量的控制,并多次请县技术专家下村入户给予指导,镇、村严格质量检查监督,随时组织“回头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改造一口,达标一口,有效地保证了改厕的质量关。当然,在改厕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说村民的传统思想比较深入,尤其是自来水管改管,村民在不久的将来将用上长江水,可是相应的长江水的价格又相对而言高一点,因此老百姓就更不愿意改厕;第二,化粪池的三个缸比较小,且厚度不如老的粪池,尤其是下暴雨的那几天把好几户人家的池全部浮出地面了,有的还坏了,因此老百姓在这里面意见很大。我们在施工现场一边做好宣传,一边迅速解决浮现出的问题,又挨家挨户做好思想工作,终于将改厕任务顺利完成。

村改社区后工作汇报材料篇5

一、建制调整后的基本情况及运行状况

2003年7月左右,我县按照因地制宜、依法办事、合理配置、减轻农民负担、确保稳定的原则,对原有村社(组)建制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全县合并前有502个村,目前实际运作的村有242个,居委会有50个。比合并前减少了210个,减幅42%。全县合并前有4451个社,目前实际运作的有2063个,比合并前少2388个,减幅54%。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村是每天都安排人员值班,有的村是集中时间统一值班。两种形式都基本方便了群众办事。当中有全程代理的,也有老百姓自己到镇上办理的。平时一有纠纷等情况,干部基本随喊随到;村每年基本要召开五次会议:即年初、年终、“七一”、党员大会、党员评议会,此外,还根据实际情况开些专门会议;在征收农业税等款项时,一般是落实人员到社,困难大的最后集中突出;乡镇、街道办事处开会,通知准积极参加,会后认真贯彻落实。

总的讲:运行是正常的、顺利的、发展是健康的。

二、村社建制调整后的好处

1、干部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现在的村一般三合一、二合一,社四合一、三合一、二合一。群众多、管理的范围大。在决定支部书记、主任、文书、村支两委委员时,无论是政治素质、文化程度、业务水平等,乡镇办事处都认真作了分析研究,按书记主任的讲,经过几道筛子筛过了的,所以综合素质都比原来高。

2、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

建制调整后,由于干部的竞争,人员减少,干部素质提高,随之带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当然办事的效率也就大大的提高了。有的乡镇书记说,以前乡镇组织村组干部开会,至少要提前几天就发通知,现在只需提前1天。村干部体会,现在开个社长会都很容易。他们认为,这是建制调整带来的效果。村民和乡镇干部还普遍认为,虽然村组干部少了,但由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村组干部的整体作用反而比以前更强了,更有战斗力了。

3、农民负担减轻了。

建制调整前,村社(组)干部虽然领取的薪酬较低,但由于人员多,每年占乡镇财政支出的数额仍然较大,现大大减少。例如,石马镇,改革前,村组干部共272人,年误工支出18万元;改革后,村组干部减至159人,年误工支出14万元,人员减少113人,减幅42%,年误工支出减少4万元,减幅22%。单此一项就人均减负元(石马镇农业人口31500人)。

2003年全县共征收农业税3050万元,农业特产税万元,“两税”附加万元,一事一议筹资 万元,合计万元,农民人均负担51元。较税改前人均负担元,减少元,减幅为32%。

三、存在的问题

1、村干部文化水平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示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好。

根据调查,在石马镇村组干部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占1%,高中文化的占40%,初中文化的占50%,小学文化的占9%,平均年龄43岁。从以上数据可看出,由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村组干部所占比例较大,再加之年龄偏大,部分干部缺乏较高的文化素养,导致学习、吸收新知识、新科技的能力差,思想境界不开阔,市场竞争观念淡漠,超前意识不强,致富门路狭窄,工作进取心和开拓精神不强,极为被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开展村组级工作的需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显得力不从心。

2、村组干部工资待遇普遍偏低,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目前村组干部工资确属较低,据这次调查,我县村干部工资最高的年工资3200元(仅是个别村),最低的年工资1200元;组干部年工资在400元-800元之间,大部分都偏低,村干部反映,他们每月手机费最低的要打50元,最高的打200元。村组干部报酬偏低,导致了其工作干劲不足,严重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3、村组干部退休(或中途退下来)以后无保障。

建制调整后,全县有很大一批村社干部退下来了,有的村社干部还垫支了农业税尾欠,他们退下来后,什么都没有了,情绪低落,思想波动大。他们觉得,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这不但会挫伤现职村社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容易引起一些干部想给自己留后路,从而导致干部的腐败。

4、村社建制调整后财务资料交接不及时。据调查统计,还有 25%以上的村组没有办财务交接手续,财务资料还放在一边。直接导致旧帐结不了、新帐不能建、帐务得不到及时处理、“双代管”工作不能落实,造成了财务管理不规范。

5、农业税收征收难,历年尾欠额大。

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农民的负担普遍减轻了,但由于举家外出的多,加之农村的情况复杂,楼扯猴,猴扯楼的现象突出,农业税征收困难很大,迄今为止,全县相当部分的村社农业税还有尾欠,有的数额还很大。如:珠溪镇佛岩村历年尾欠万元,邮亭镇复兴村尾欠5万多元等,欠额都比较大,征收相当困难。

6、村组债务偿还难。

截至2004年5月,全县村组累计负债5051万元,村平17万元(按292个计算)。这些负债主要是“普

九、普六”,“修路”,“农业结构调整”,“垫税费”等造成的。税费改革后,取消了统筹提留、教育集资、屠宰税和农村“两工”。村社现在基本没有什么收入,要偿还历年债务,显然是非常困难。

7、转移支付实施难。

按照中央的规定,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市、县级财政都要加大对乡镇村转移支付的力度。目前,各级特别是县乡镇财政大多数连保工资都很困难,实施转移支付的难度较大。如果转移支付资金得不到落实,村社干部误工补贴等必要的经费开支得不到保障,势必会影响到农村的稳定。

8、县上承诺的有关政策未及时兑现落实。

比如,“退耕还林”、“绿色通道”等一系列的补偿问题,由于事先的承诺,干后群众应得的补偿不能及时兑现,造成了群众对干部的不满,从而直接导致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

9、农村社会化服务差。

如何更好地提供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是农民贷款难。二是科技服务组织不稳,服务不到位。三是缺少中介服务组织,特别是缺少自己的中介服务组织。四是农资市场管理混乱,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如假种子、假农药、假肥料等等。五是有的部门只收钱不服务或收钱快服务慢。比如,干部群众反应强烈的“防疫费”和“农网改造”。

10、“一事一议”难以推行。

税费改革后,村组集体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所需经费都得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由农民自己决定。就目前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思想觉悟而言,难度较大。“一事一议”存在着“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情况。这将影响村集体公益、福利事业的发展。

四、对策及建议

1、切实帮助村干部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努力改善提高他们的工作环境条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包括各种专业技术知识、技能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等),使村干部学习并掌握好先进技术,在群众中率先富裕起来,进一步树立村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和威信,从而激发更多年轻有为、懂经济、善管理、思想好、文化水平高的农村青年争当村干部的积极性,有效解决村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村级后备干部匮乏的问题。

2、提高村组干部工资待遇。

村组干部是“兵头将尾”,他们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量大,工作条件艰苦,但报酬偏低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应适当提高村干部报酬,使他们以更大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抓好村组级工作中去。

为了能使村干部全身心的投入到村务工作中去,我们认为应把村组干部报酬纳入财政预算,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统一金额,实行“打卡”制度,建议人均每月报酬不低于200元,这样才能使村干部一心一意扑到工作上,多为群众谋发展。

3、建立健全村组干部养老保险长效机制。

村干部既要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奔波,又要承担沉重的家庭负担,他们工作面宽,肩上担子重,累倒生病后得不到国家一分钱的医疗费。导致村干部工作起来力不从心,有的认为还不如趁年轻挣点养老钱,工作积极性自然也就调动不起来,所以,应该把最基层干部的医疗、卫生、保险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专门账户,以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安心工作。

4、加大尾欠款追收力度。

认真做好社员内部往来明细帐的清理,逐户分析欠款原因,像抓计生工作一样,明确追收责任,任务分解到户到人,对部分“钉子户、赖帐户”,要诉诸法律依法追收。

5、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要把社会化服务推向市场,实行“谁受益、谁负担”,“有偿服务”,“优胜劣汰”。决不能搞“一刀切”、“层层下任务”等。

6、千方百计兑现承诺。

对人民群众的补偿政策,一定要按时兑现,否则,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开展,导致干群关系激化。

7、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充分发挥县、乡镇、村三级劳保人员的作用,寻找、畅通劳动就业输出渠道,完善民工利益保护机制,使农民出得来、安得下、干得好、有保障。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扩大城镇容量。同时还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实行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减少农民富农民。

8、广辟门路,千方百计壮大乡镇村集体经济,培植财源。

充分利用税费改革中国家赋予农村的有利政策,突出各自的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坚持集中精力培育支柱产业,实施抓大扶优、龙头带动、扩充增量、盘活存量的方略,支撑一批有优势、有潜力、有前景的企业,使其成为乡村经济的支柱。

9、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在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来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来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10、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保证转移支付资金按时足额落实到乡镇村一级,要合理分配财力,确保专款专用,以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农民负担不反弹。

11、加强村社财务的审计监管力度。建议县里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由农业局组织专门力量,在全县范围开展对村社财务的清理和审计监管工作。这样,就能使“村社财务双代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能顺民心、保农村社会稳定。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18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