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范例【最新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范例【最新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范文【第一篇】
1月7日上午,赛罕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参加由团区委党支部牵头举办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参加活动的单位还有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党支部、区委编办党支部、区妇联党支部。本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参观了内蒙古展览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档案文献展”。
党员干部跟随讲解员深度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参观了“新中国成立前党的民族理论和实践光辉历程、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大历史篇章。展厅展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珍贵文献、档案、图片818份,其中很多文献是首次面向观众展示。大家从文物无声的诉说中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解决民族问题和开展民族工作的生动奋进历程。
此次联办党日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入掌握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大事、要事。大家纷纷表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历史根基的,通过展览进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再学习,对党的民族工作理论有了新的更好的认识,为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进党员干部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打牢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篇章提供了引领。
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范文【第二篇】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用五个“集中体现”生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
伟大抗疫精神是战疫取得重要成绩的决定因素,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这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特殊时刻,我们隆重召开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以国家和人民的名义向那些在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的功勋模范致敬,给予他们国家最高荣誉和褒奖,宣扬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奋力拼搏作出的丰功伟绩。一是为铭记,铭记这临危受命的国士担当,闻令而动,无畏逆行,下沉一线,挺身而出,拯救祖国人民于水火;铭记这艰苦卓绝的突出贡献,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社会迸发出勃勃生机,这一切都来之不易;铭记这舍我其谁的巨大努力,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以共产党人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安全指数”。二是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锻造当代民族之魂,把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传承好、发扬好,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三是当践行,要把这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战疫英雄楷模树起一座座崭新的精神丰碑,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他们赋予了伟大抗疫精神以时代内涵,伟大事业呼唤伟大精神,中华民族仍然行进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上,需要我们继续以伟大抗疫精神为指引,坚定实现我们这一代中华儿女的时代使命,朝着共同的目标拼搏、奋斗、努力!
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深刻领悟伟大抗疫精神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时代意义。铭记生命至上背后彰显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扎实解决群众难事,为群众办好事。体会举国同心历程中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力量,在新时代实践中进一步弘扬和践行伟大团结精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为民族复兴凝聚共识。锤炼舍生忘死以奉献护卫安康、以生命践行使命的顽强意志,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把尊重科学这一实践品格融进踏实工作、爱岗敬业全过程,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抓落实。将命运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范文【第三篇】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中国共产党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标准。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范例【最新8篇】”,作为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平台,近年来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合作学习模式是目前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不同的合作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鉴于此,本文以合作式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为切入点,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简要分析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促进提高作用,希望对广大教育同仁有所帮助,撰文唐突,如有不实欢迎指正交流。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模式;课堂应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不能一味注重成绩提高,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建立优良的人品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那么如何达到这个全新的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引导学生借助集體的力量完成知识的探究与学习,从而达到一齐成长的教学目的,进而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必要的集体荣誉感。
例如:在教学《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节时,笔者在讲解完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以“生命的意义”为话题展开讨论,分别发表一下自己对“生命的意义”的看法,然后选出一个小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笔者在学生进行交流时走下讲台去倾听学生们的看法,走到其中一个小组时,组内成员的对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其中一个同学说:生命的意义其实不在于要做多么伟大的事情,我们在利索能力的前提下,帮助一个陌生人,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遇到困难不气馁,不烦躁,平静面对科学处理都是生命的意义的充分体现。等轮到他们小组发言时,他们的代表这样诠释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作为一个环境的“侵略者”爱护每一个花草,捡起未曾命名的垃圾,在点滴的行动中保护环境就可诠释;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作为彼此的陌生人,在一次次擦肩而过中彼此尊重,在纷扰街头中的一次次“抱歉”“对不起”“借过”中诠释;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尊重生命,尊重生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中展现。听了该位学生的发言,笔者不禁感叹学生们对于“意义”理解的独特且全面,赞叹合作学习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的思想共鸣,赞叹他们依托小组合作对知识理解的全面。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歌里唱的真好。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还是那么团结。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团结奋战最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老话说的好“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难折断。”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在阵阵的轰鸣声中一栋栋房屋高楼在转眼之间都崩塌。许多的人都在顷刻之间失去了家园和亲人。是团结让汶川站了起来,各大厂家纷纷捐出水和食物,许多明星和慈善家都捐出资金。为汶川人民建设医院、学校和家园就这样又让汶川人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云南发生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地里的庄稼完全绝收,甚至于很多地方就连人民正常饮水都出现了问题。当地的人民不论老少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不惜艰难跋山涉水到有水源的地方背水、挑水、驮水回家。这一情况后来被记者叔叔阿姨报道出来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群众捐款捐水,以解决灾区人民生存问题。这真是印证了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这样靠大家和灾区人民的自救方式,旱灾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灾区人民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这么多的见证都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个团结的大家庭,谁有了困难大家都会向他伸出援手。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也面临新的阶段性特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全国各族人民“中华民族一家亲”,为此,我们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当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受到地区发展差异的影响和狹隘民族意识的影响。为此,要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国内外的形势以及民族工作的新特征,所作出的伟大论断,符合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实际需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磨难,在经历过分裂的阵痛以后,中华民族各民族均对统一、团结产生强烈的渴望,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新篇章,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民族先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走上民主、法治的发展道路。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也面临新的阶段性特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总体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全国各族人民“中华民族一家亲”,为此,我们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一)时代背景。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纪,纵观全球,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渐增多,有力地推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化的发展,影响与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与发展。同时,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民族问题出现极端化、民粹化的表现,他们的这种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想对我国的干扰增加,民族问题,始终是他们实施渗透破坏的主要突破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在文化、生活习俗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与建设,各民族地区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各民族地区逐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我国民族工作也面临新的阶段性特征。
(二)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从我国民族工作新形势,所作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理论意义方面,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理论,保持社会主义政党的本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民族问题时,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相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指导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实践。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中国国情,结合改革开放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宗教经验,不断丰富、深化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之成为体系完善、内容丰富的科学理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新时代下,为凝聚中华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提出的具有时代性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开展新时代下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民族工作多年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开创我国民族工作新篇章。
现实意义方面,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各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自近代以来,尤其是抗日战争激发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各族人民团结奋战,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各民族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党和政府的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方针指导下,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都大大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环境,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质量,赢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信赖与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现“中国梦”伟大旗帜的引领下,各民族精诚合作、自力更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的奇迹,各民族日益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应为实现国家富强而贡献各民族的力量,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消除民族之间的分歧,增进民族彼此之间的感情,消除分裂势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能够增强各民族的“五个认同”和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力量。为我国国内稳定团结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迅猛,而西部地区因深处内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地区间的差异开始加大,各地区之间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较为凸显,成为新时代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从中华民族各民族发展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少数民族地区,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方面较为困难,长期处于贫困、半贫困状态,因较大的经济差异,易与其他民族产生心理隔阂,难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极易受到狭隘民族、宗教观念的影响,产生错误的想法,只知有本民族,而不知有中华民族,缺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狭隘民族意识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一体包含多元,多元包含一体,多元凸显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一体体现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在当前的民族工作中,过度强调对少数民族的保护、扶持,使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加强,片面放大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削弱各民族共同文化—中华文化的共性,造成多元与一体的割裂,严重时则导致多元与一体的对立,影响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难以促进新时代下的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较大,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方面,应注重增进各民族的相互尊重与团结,向各族人员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其次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不断完善我国的民族政策,带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最后,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增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觉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
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只有始终坚持“两个共同”,才能够消除各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打破少数民族中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谣言,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首先要大力推进扶贫攻坚战,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重点帮助自然环境恶劣的少数民族地区,帮助当地发展具有特色的旅游业、农林产品加工制造等,建立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提高当地各族人民的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发展差异,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使其认识只有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共同繁荣发展,既要团结一心,还要在初步繁荣的基础上继续不懈努力,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其次要加大扶持力度,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其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水平较低,需要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带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党和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的帮扶力度,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人才扶持力度,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去西部的新疆、西藏地区,支援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缩减其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如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行合作医疗、安居工程等,提高当地的社会生活环境水平,为其创造更加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其次要建立经济互助机制,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共享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红利“蛋糕”,在红利“蛋糕”的分配上,应秉承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各地区的贡献分配,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消除红利“蛋糕”分配中的差异,刺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五个认同”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做好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在所开展的文化建设中,坚持将“五个认同”放在核心位置,依据“五个认同”的要求开展文化教育工作,增进各民族对党和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使少数民族人民能够产生深刻的体会与认知,认识到在中华民族独立与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核心领导作用,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容分裂与破坏的,增强各民族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营造和諧的社会氛围,以消除狭隘民族意识、宗教意识的负面影响。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将其内容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内容相结合,以增强宣传效果,起到深入人心的作用。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进程中,需要党和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各民族积极参与,以“五个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力量,深入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内涵,坚持各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发展,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提高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胡陈芳,粟迎春.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j].实事求是,2018,2.
[4]麻国庆.记忆的多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j].民族研究,2017,6.
[5]冯育林.论习近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19.
。
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范文【第四篇】
所谓共同体,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特征包括种族、观念、地位、遭遇、任务、身份等)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既包括小规模的社区自发组织,也可指更高层次上的政治组织,还可指国家和民族这一最高层次的总体。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范例【最新8篇】”,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大漠的驼铃声记录着遥远的文明。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批爱国的少数名族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之后千万同胞们的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权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个民族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所展现的民族团结精神深深烙印进了人们心中:忘不了全国各族人民为汶川遇难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树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国庆节天安门前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这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血浓于水得亲情。
我们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学校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同学。学校在学习生活方面也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很多的关心,而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系的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校园。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和谐都是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了团结我们很有可能成为那个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就会成为空谈,变成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我们更应做到团结,用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们防患于未然,能让我们见证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家园!
回望历史,我们拥有辉煌的华夏文明;我们共同书写中华的传奇!展望未来,我们拥有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仰望同一片蓝天!
民族团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更加发扬光大这种精神。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的“保护之神”,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一起建设美好家园!
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和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纵观历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反之,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乱和纷争,使国家和人民都饱受动荡之苦。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总根源,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70多年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防范和化解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坚强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放眼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当前,一些国家因为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领土争端,导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甚至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满目疮痍。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挑拨离间,中华民族陷入四分五裂、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当时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肯定会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个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渗透、破坏、颠覆的图谋从未停止、愈演愈烈。美国参众两院出台直接涉华法案、决议共37项,大多是这类议题。他们以“人权”之名行“霸权”之实,执意炮制涉港、涉台、涉藏、涉疆等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昭然若揭。国内外敌对势力越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是要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国近14亿人口中,少数民族有1亿多,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的对象;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中,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64%,都是我们党领导下的地方。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到“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一家三代为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例子不胜枚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必将迎来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把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不同少数民族,对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我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作为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平台,近年来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合作学习模式是目前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不同的合作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鉴于此,本文以合作式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为切入点,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简要分析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促进提高作用,希望对广大教育同仁有所帮助,撰文唐突,如有不实欢迎指正交流。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模式;课堂应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不能一味注重成绩提高,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建立优良的人品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那么如何达到这个全新的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引导学生借助集體的力量完成知识的探究与学习,从而达到一齐成长的教学目的,进而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必要的集体荣誉感。
例如:在教学《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节时,笔者在讲解完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以“生命的意义”为话题展开讨论,分别发表一下自己对“生命的意义”的看法,然后选出一个小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笔者在学生进行交流时走下讲台去倾听学生们的看法,走到其中一个小组时,组内成员的对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其中一个同学说:生命的意义其实不在于要做多么伟大的事情,我们在利索能力的前提下,帮助一个陌生人,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遇到困难不气馁,不烦躁,平静面对科学处理都是生命的意义的充分体现。等轮到他们小组发言时,他们的代表这样诠释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作为一个环境的“侵略者”爱护每一个花草,捡起未曾命名的垃圾,在点滴的行动中保护环境就可诠释;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作为彼此的陌生人,在一次次擦肩而过中彼此尊重,在纷扰街头中的一次次“抱歉”“对不起”“借过”中诠释;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尊重生命,尊重生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中展现。听了该位学生的发言,笔者不禁感叹学生们对于“意义”理解的独特且全面,赞叹合作学习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的思想共鸣,赞叹他们依托小组合作对知识理解的全面。
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和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纵观历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反之,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乱和纷争,使国家和人民都饱受动荡之苦。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总根源,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70多年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防范和化解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坚强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放眼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当前,一些国家因为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领土争端,导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甚至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满目疮痍。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挑拨离间,中华民族陷入四分五裂、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当时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肯定会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个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渗透、破坏、颠覆的图谋从未停止、愈演愈烈。美国参众两院出台直接涉华法案、决议共37项,大多是这类议题。他们以“人权”之名行“霸权”之实,执意炮制涉港、涉台、涉藏、涉疆等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昭然若揭。国内外敌对势力越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是要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国近14亿人口中,少数民族有1亿多,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的对象;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中,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64%,都是我们党领导下的地方。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到“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一家三代为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例子不胜枚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必将迎来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把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摘要:2018年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下称“新解释”)进一步完善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在债权人和非举债配偶方的利益保护上努力实现了平等。但《新解释》将“共同生产经营”这一全新表述引入婚姻法领域却没有对其作进一步释明,导致实践对“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认定存在诸多分歧。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夫妻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更加频繁,生产经营方式也越加多样,夫妻因“共同生产经营”负债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故明晰“用于夫妻共同生产经营”的认定规则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夫妻债务;共同;生产经营。
1夫妻共同生产经营的立法评述。
《新解释》未出台前,我国婚姻法领域并没有“共同生产经营”的表述,即使有学者在研究夫妻经营性债务的著作中提及,但大都将其作为定语来说明债务产生的原因或种类。《新解释》首次将“共同生产经营”的表述引入婚姻法领域,理应对其概念、范围、认定标准作进一步释明。但直至目前,并没有出台司法解释做出补充说明。综上,《婚姻法》领域对“夫妻共同生产经营”语焉不详,这必然会导致司法困惑。
2“用于夫妻共同生产经营”认定的司法现状。
对夫妻共同生产经营的要素理解不一。
夫妻共同生产经营包含三要素:(1)主体:夫妻。指婚姻关系合法有效,实践中并无争议;(2)意思表示:共同。有法官认为,共同是指夫妻双方都实际参与生产经营。但该观点排除了一方对另一方授权的情形,范围过于狭隘。另有法官认为,只要满足夫妻双方有实际参与的行为或意思表示即可;(3)行为:生产经营。实践中,对常规性的经营活动并无争议,但对“炒股”等一时行为存有分歧。有法官认为,炒股不属于生產经营活动,而是带有赌性的投机行为;而有法官认为,炒股属于投资,是生产经营的一种。
对“用于”的审查标准不同。
有法官采用“直接用途指向标准”,要求债务直接用于共同生产经营事项;有法官采用“间接用途指向标准”,认为所负债务用于与共同生产经营有关的事项即可;还有法官采用“形式审查标准”,只要借款中有约定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意思表示即可。但这种观点会加大非举债配偶“被负债”的风险,实不可取。
债权人陷入举债困境。
《新解释》规定,由债权人承担债务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举证责任。但实践中债权人既无法控制债务人使用商品或资金的行为,也难以收集到债务用途的切实证据,往往会陷入举证不能的困境。
3认定“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困境及原因。
“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认定困境。
“共同”要素。
“共同”体现为夫妻对生产经营事项有“共同意志”。但实践中,一方面易与“共同举债”中的“共同”相混淆;另一方面,有观点主张,“共同”须是夫妻双方具有共同参与生产经营的实际行为;首先,共同举债的“共同”,指夫妻双方对举债事项具有共同合意,而共同生产经营的“共同”,指夫妻双方对生产经营事项达成合意,两者属于不同层面;其次,“共同”强调夫妻对彼此知情同意权及决定权的尊重,既包括共同参与的行为也包括共同参与的意思表示。
“用于”要素。
“用于”要素,要求债务必须指向生产经营领域,但用于生产经营的标准为何,却属于立法空白。故实践中,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
原因分析。
共同生产经营的概念不明确。
“共同生产经营”作为一个全新表述,并没有司法解释对其作进一步释明。目前,仅有最高人民法院的程新文庭长对共同生产经营的概念作了阐释。即“共同生产经营”,主要指夫妻双方共同决定生产经营事项,或虽由一方决定但有另一方授权的情形。此外,浙江省高院在《关于妥善处理涉夫妻债务纠纷案件的通知》中明确,“夫妻共同生产经营”,是指夫妻双方共同决定、参与或一方授权另一方决定生产经营事项等情形。但前者的表述只能说是学理解释,后面的通知也只是地方高院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没有普遍适用效力。
“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认定标准不统一。
认定标准的正确理解是做出合理判决的关键因素。目前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享利标准”,另一种是“债务用途类型化标准”。
“享利标准”以夫妻财产共同制为依据,主张判断债务是否属于共同生产经营之债,主要判断夫妻另一方是否获利或具有获利可能性。该种观点明显缺乏说服力,首先从逻辑上讲,认定“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前提是判断是否存在共同生产经营的事实,但该标准并没有考虑“共同”要素;其次,在生产经营事项明显超越家事代理范围的情形下,主张“共利”就“共债”,明显忽略了义务的负担性,具有侵犯配偶另一方的知情同意权及决定权之嫌,明显不公。
“债务用途类型化标准”主张以债务用途作为判断标准,强调夫妻一方所负债务必须用于共同生产经营领域。首先,该标准符合法律规定。《新解释》规定,以一方名义负债的,只有满足债务用于“家庭日常所需”或“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的才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并没有以“享利”作为判断标准;其次,顺应合同相对性。合同相对性强调合同只约束合同双方不涉及第三人,相较于“享利标准”,其更能体现对夫妻双方意思自治的尊重。
4“用于共同生产经营”认定的完善建议。
明确夫妻共同生产经营的概念。
如今生产经营的方式多样且复杂,由于法律本身的局限性不能穷尽所有。但不能因此就三缄其口,因为立法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司法的不确定。对此,可以通过规定一般标准和列举式相结合的方法对范围进行界定,以期对实践审判作出指导。
统一“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认定标准。
在“债务用途类型化标准”的前提下,“用于”本身还存有争议。即适用“直接用途标准”,要求债务必须直接用于生产经营领域;还是“间接用途标准”,即用在对生产经营有辅助性的事项即可;抑或是“形式用途标准”,即只要借款中有为共同生产经营所负之债的意思表示。“直接用途标准”,对债权人的举证能力要求过高,會使债权人陷入举证不能的困境,而“形式审查标准”明显违背了司法解释的原意。故,采用“间接用途标准”能更好的平衡债权人与夫妻双方的利益。
补强债权人的举证能力。
由于债权人无法控制债务人使用商品或资金的行为,也难以收集到债务用途的切实证据,故易陷入举证困境。基于此,加强法官的调查职能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如,通过向银行调查特定账户的流水、转账记录,观察债务流向等方式。
5结语。
立法是司法的前提,立法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司法的困惑。就“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认定问题而言,因立法缺陷,导致实践审判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司法现状的考察,分析了“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认定困境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但笔者能力有限,检索的案例并不能穷尽所有,提出的建议也存在局限,但希望此文提到的问题能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以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毛颖.利弊纷争:“补充规则”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之路如何走——基于63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c].法院改革与民商事审判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9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科研部,2018:518-529.
[2]程新文,刘敏,方芳,等.《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应用),2018,(04):33-38.
[3]孙若军.论夫妻共同债务“时间”推定规则[j].法学家,2017.
[5]程加干.夫妻共同债务中“用于夫妻共同生产经营”的认定[j].法制博览,2018,(14):14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先秦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格局。秦朝开创大一统局面,开启了中原地区以“书同文、车同轨”为象征的国家统一进程,展开了“五方之民”及其后裔连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这就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的原因所在。
我国在近代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危难中没有四分五裂,一个重要基础就在于历史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维护、激发和加强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丰厚遗产,集中体现为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国的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巨大优势,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族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维护、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要素和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写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基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集中国各民族文化之大成,各民族文化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各民族文化在融入和推进中华文化建设中实现升华,既是各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传承、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础。
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从形式上认可我国领土的完整性与政权的合法性,更要在实质上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知、心理认同、情感依赖、态度肯定、积极评价,厘清内外之别。对内亲如手足,各族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平等享有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对外团结一致,不卑不亢,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彰显大国风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预设了主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个人、民族和国家融为一体,寻求最大公约数,要求个人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高度一致。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个人的努力汇聚成强大的合力,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包容性秩序,使创造社会财富的力量充分涌现,使消极因素尽可能被化解,盲动因素得到正确引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民族振兴。民族振兴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核心价值观振兴。“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2]共同价值观与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相匹配,通过书写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形成稳定的文化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信仰振兴明确了奋斗目标;二是经济振兴。深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整合功能,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三是文化振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奉行“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和“软权力论”,驱动其在输出代表西方价值的政治和大众文化过程中蛊惑大众意识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才能把人民期盼、民族向往、国家追求三者融为一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人民幸福。一方面,实现社会幸福和个体幸福的辩证统一需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指引进行动态心理调试。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做到绝对平均,绝对平均也不等同于公平,但差异性可能导致心理落差,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才能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先进带动后进,共同砥砺前行。另一方面,实现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辩证统一,需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驱动力。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精神幸福则更为高尚持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蕴含着五千年厚重的历史积淀,凝聚着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了共同行动的原生内驱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仍在不断鼎故革新、与时俱进,在新时代亦将发挥继发内驱力的作用,集聚更强大的合力,激励更多的人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赋予的国家禀赋。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这是中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起点和归宿。在我国辽阔的疆域内,让14亿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秉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消除发展起点不一致及自然、社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影响,保障社会公平,促进平等。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走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相互认同而形成的共同体,是“大一统”思想的文化载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基因之中,“大一统”思想在人民心中高于一切、根深蒂固。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抗击共同的敌人、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人民合作共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时代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改革开放精神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总结出来,同时被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这种“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力量是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力量。历史实践有力证明,团结一致是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繁荣、发展的法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命运。伟大征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遭遇各种艰难险阻,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精神支撑,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促进共同体内部成员相互帮助、不分彼此、共同发展,保证“两个一百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重要作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空前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发挥党组织与党员作用,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和桥梁,让每一名党员成为共同历史文化记忆的书写者、实现共同理想使命的领路人和践行者。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改善群众生活,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创新驱动发展。同时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五个认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差异背后隐藏的是人民群众的发展诉求。国家意志、民族意识根植于人民理性选择之中,具有建构性、动态性的特征。而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系统观念,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助,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另一方面,继续完善民族地区的经济政策。包括:增加民族地区的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完善转移支付力度财政政策;发展现代工业,加快民族地区产业协调发展政策;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统筹协调、促进西部地区的区域政策;支持贫困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扶贫政策;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规划的扶助政策;贯穿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的“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经济政策;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政策等。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是照亮民族复兴征程的精神之光。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融为一体;坚定文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构筑当代中国人共有精神家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明确当代中国发展诉求;促进文化交流交融,强化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
摘要:该文通过分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现代体育文化的互补作用,笔者认为加强理论完善,宏扬文化传统;加强国际化趋势,融入世界文化;强化中国特色,继承传统文化是其发展的共生之路。
全球化在体育上的影响,集中地展现在奥林匹克运动及各单项运动会上,无一渗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及评判标准,与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理念出现了差异乃至于“冲突”。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一切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极力想在国际体育舞台上表现中华民族的国力,经历了多次改造的武术,终于按照西方体育的标准和模式逐渐在国际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以至于形成现在的“舞术”,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武术内涵的精髓。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的进程中丢失了传统,在大力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忘记了给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留下生存的空间,一度造成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和定位出现了危机,文化认同越来越困难。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统一体,具有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56个民族创造了上千种的传统体育文化,犹如一个浩瀚的文化宝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球化的潮流中,革故鼎新,继往开来,悉心呵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身份。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区别。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就是不仅要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长处,还应了解自己文化的短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己及人,以健康的和豁达的心胸平等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深受儒家、道家、法家文化的影响,与当今的西方现代体育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前行,人们越来越关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中的价值体系,对它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1)产生于工业文明的现代西方体育文化强调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与环境和自身的竞争,崇尚不断达到目标而又不断地超越过去。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含蓄深邃、朴质内向、天人合一的理念,达到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与西方体育相比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烈的个性,对于平衡西方体育文化的偏颇,可以起到一种难能可贵的互补作用。(2)现代西方体育的伦理学基础薄弱,许多项目是缺乏传统文化滋润的“试管婴儿”,因而带来了暴力、赌博、服用禁药,过分职业化和商业化弊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偏重于修身养性、怡情铸志,讲究集团利益和宗教等传统的伦理观念恰恰可以对此产生良好的互补作用。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术、气功和传统的养身保健法,因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正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被重新认识和研究,日益明确地被赋予防病保健等意义,逐渐聚合进入现代追求健康生活的潮流。
3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系统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认为,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和民族之间应和谐而又不千篇1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全球共生共长,不同以利于相辅相成。因此,保存和强化56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殊性,从而达到保持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属性,强化身份认同,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激活社区居民的参与机制,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与认同。
发展人类学常用的两个概念,参与和赋权,既是理论,也是方法。一些地方发展项目采用了这两种理论和方法,结果表明当社区和社区成员参与发展项目的计划和决策过程、被授权管理和控制他们自己的资源和未来时,平等发展最有可能实现。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在于当地的民众,而不是政府机构,更不是专家、学者。
“求同存异”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强国际化趋势,融入世界体育文化。
我们要利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的条件,借鉴现代体育文化的组织制度和以奋发与竞争为核心的精神价值,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现阶段,武术、中国式摔跤、龙舟竞渡、围棋、中国象棋、风筝等项目在国际上也举办了多次的赛事,并成立了国际单项组织,入会的国家有扩大的趋势,这对项目的在国际上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数量太少,需要体育界的有识之士筛选有特色的、在国内开展得比较好的项目,经过适当的改造,使其尽可能地靠近或是符合现代体育的评价标准,并且能够保持自己独特的传统特色和文化底蕴。
强化民族特色,立足本土,发扬传统文化。
全球化时代表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项目都要以进入奥运会为最终发展目标。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这是由各民族所处的特殊的生存环境决定的,也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些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只适于在本民族内开展,有的项目已成为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成为该民族的一种象征,如我国彝族的阿细跳月、苗族的跳芦笙、瑶族的长鼓舞、黎族的跳竹竿、纳西族的东巴跳等,这些项目都是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近两年体育界对“东巴跳”的多项研究证明,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这些项目之所以能够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说明它能够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的步伐。
加快理论建设,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扎根“沃土”
1997年设立民族传统体育学,随后设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时至今日已有20年的时间。民族传统体育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虽然近几年呈下降的趋势,仍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涵盖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各个领域,遗憾的是至今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民族传统体育学属于一门超级交叉的学科,包含了文化学、教育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人类学等。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发展、演变的历程漫长,而现在分得很清楚的各种文化艺术门类,在其原始积淀期是共生体,融和了宗教、艺术、教育等诸种成分,因此,文献古籍中没有“体育”一词。当它被冠以“体育”这一称谓之初,自然的出现了各种分歧,至今学术界仍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如“醒狮”,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项目,融武术为一体,当之无愧的属于体育项目。但是,在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上赫然冠以“民间舞蹈”的范畴,成为了舞蹈项目,到底是体育还是艺术,民族传统体育学需要给出一个充分的理由。“一位文化巨人曾经说过,理论的命运取决于它满足现实需要的程度。”难道说民族传统体育真的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了吗?答案很明显。因此,尽快建构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框架和理论体系,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2]杨生平.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文化发展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共同的地域意识是“我”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我们中华的地域内形成的,在该领域内形成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容的一种外在形式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培养国家统一意识、主权神圣意识、领土完整意识等中华民族共同地域意识,牢固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理念。”地域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衍生息的重要客观地理条件,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客观依赖,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体人民群众的生产,学习,生活,工作等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在共同的地域中完成的,因而共同的地域意识是我们各民族交流融合的仰仗所依,正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中华民族提供了生存、繁衍、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空间实体,我们的中华民族才能作为一个共同体存在于世界民族之林。
马克思主义在阐发的理论中,作出了“物质决定意识”的论断。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物资来源和物质基础,同时这也对于各民族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无疑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不容忽视的至关重要的联系渠道。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同时也指出正是由于在经济生活中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各民族之间的互信、互助的良好关系在经济的调节中逐渐建立起来,经济生活的往来行成为为共同意识的支柱。共同的社会主义经济意识是联结各民族人民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而奋斗的粘合剂,把各族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了中华民族在经济领域的复兴和繁荣共同付诸实际行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经济意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前提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这一共同的经济意识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展现出来的是对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化的一种坚定的自觉和自信,也是我们在未来实现文化自强的根基保障。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时至今日依旧散发魅力,中华文化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最宝贵的智慧结晶,因而人民群众形成强大的文化认知和认同,从而形成的共同的文化意识有利于在全体人民群众中间促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需要中华民族认同的保驾护航,为此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在意识认知上和内心信仰上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成为一种自觉、自信,最终树立成就中华文化的自强。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努力培育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是我们人民群众最有力的身份验证,在全国范围内加大推行力度,是在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下加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我们作出的重要战略。共同的语言意识有利于打通各个民族交流往来的语言和文字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加快经济发展,尤其是对于强化边远民族地区和其他经济发达区域的联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缩小经济发展的落差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学校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场所,加强对新时代学生的共同语言意识的培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在学校随处可见的“请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是符合新时代教学的必然要求。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推行,努力提高各族人民普通话水平和汉字使用的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各族人民的沟通交流,增进各民族相互认识、相互了解,进而增进感情。共同的语言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桥梁。
在我的心底里,隐藏着一个梦,那是一个美好的中国梦,那个梦聚集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希望!承载着十三亿颗中国心!我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团结在一起,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如兄弟姐妹永不分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个巨大的团体。只要全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只要我们56个民族紧紧相依,就没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克服,就没有什么梦想不能实现。历史一再表明,民族团结和睦,国家就繁荣发达;民族内乱分裂,国家就衰败落后。洪涝灾害冲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地震垮塌压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狂风怒号也吹不倒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六年前,这句话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心声。在玉树大地震后,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中华儿女再次奏响心手相连、众志成城的心曲:“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邻近的西藏,抽调拉萨、林芝、昌都的公安消防官兵,在第一时间分头向玉树挺进。昌都消防官兵成为最早进入灾区一线的外地救援队伍。18日上午,记者在玉树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见到了志愿者赵成才和29位战友,组成“老兵联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玉树。哪里有任务,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记者这几天已在好几个不同的场合见到过这些忙碌的“老兵”。赵成才告诉记者,“老兵联盟”是个典型的多民族组织:成员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在这儿,我们都属于中华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
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梦想已经不遥远了,它触手可及。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的笑声洒满每一个人的心中,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洒满华夏大地!让民族之花,开满新疆,开满祖国妈妈的心田!
摘要:该文通过分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现代体育文化的互补作用,笔者认为加强理论完善,宏扬文化传统;加强国际化趋势,融入世界文化;强化中国特色,继承传统文化是其发展的共生之路。
全球化在体育上的影响,集中地展现在奥林匹克运动及各单项运动会上,无一渗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及评判标准,与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理念出现了差异乃至于“冲突”。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一切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极力想在国际体育舞台上表现中华民族的国力,经历了多次改造的武术,终于按照西方体育的标准和模式逐渐在国际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以至于形成现在的“舞术”,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武术内涵的精髓。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的进程中丢失了传统,在大力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忘记了给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留下生存的空间,一度造成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和定位出现了危机,文化认同越来越困难。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统一体,具有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56个民族创造了上千种的传统体育文化,犹如一个浩瀚的文化宝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球化的潮流中,革故鼎新,继往开来,悉心呵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身份。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区别。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就是不仅要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长处,还应了解自己文化的短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己及人,以健康的和豁达的心胸平等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深受儒家、道家、法家文化的影响,与当今的西方现代体育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前行,人们越来越关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中的价值体系,对它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1)产生于工业文明的现代西方体育文化强调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与环境和自身的竞争,崇尚不断达到目标而又不断地超越过去。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含蓄深邃、朴质内向、天人合一的理念,达到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与西方体育相比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烈的个性,对于平衡西方体育文化的偏颇,可以起到一种难能可贵的互补作用。(2)现代西方体育的伦理学基础薄弱,许多项目是缺乏传统文化滋润的“试管婴儿”,因而带来了暴力、赌博、服用禁药,过分职业化和商业化弊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偏重于修身养性、怡情铸志,讲究集团利益和宗教等传统的伦理观念恰恰可以对此产生良好的互补作用。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术、气功和传统的养身保健法,因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正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被重新认识和研究,日益明确地被赋予防病保健等意义,逐渐聚合进入现代追求健康生活的潮流。
3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系统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认为,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和民族之间应和谐而又不千篇1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全球共生共长,不同以利于相辅相成。因此,保存和强化56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殊性,从而达到保持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属性,强化身份认同,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激活社区居民的参与机制,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与认同。
发展人类学常用的两个概念,参与和赋权,既是理论,也是方法。一些地方发展项目采用了这两种理论和方法,结果表明当社区和社区成员参与发展项目的计划和决策过程、被授权管理和控制他们自己的资源和未来时,平等发展最有可能实现。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在于当地的民众,而不是政府机构,更不是专家、学者。
“求同存异”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强国际化趋势,融入世界体育文化。
我们要利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的条件,借鉴现代体育文化的组织制度和以奋发与竞争为核心的精神价值,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现阶段,武术、中国式摔跤、龙舟竞渡、围棋、中国象棋、风筝等项目在国际上也举办了多次的赛事,并成立了国际单项组织,入会的国家有扩大的趋势,这对项目的在国际上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数量太少,需要体育界的有识之士筛选有特色的、在国内开展得比较好的项目,经过适当的改造,使其尽可能地靠近或是符合现代体育的评价标准,并且能够保持自己独特的传统特色和文化底蕴。
强化民族特色,立足本土,发扬传统文化。
全球化时代表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项目都要以进入奥运会为最终发展目标。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这是由各民族所处的特殊的生存环境决定的,也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些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只适于在本民族内开展,有的项目已成为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成为该民族的一种象征,如我国彝族的阿细跳月、苗族的跳芦笙、瑶族的长鼓舞、黎族的跳竹竿、纳西族的东巴跳等,这些项目都是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近两年体育界对“东巴跳”的多项研究证明,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这些项目之所以能够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说明它能够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的步伐。
加快理论建设,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扎根“沃土”
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范文【第五篇】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也面临新的阶段性特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全国各族人民“中华民族一家亲”,为此,我们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当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受到地区发展差异的影响和狹隘民族意识的影响。为此,要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国内外的形势以及民族工作的新特征,所作出的伟大论断,符合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实际需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磨难,在经历过分裂的阵痛以后,中华民族各民族均对统一、团结产生强烈的渴望,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新篇章,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民族先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走上民主、法治的发展道路。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也面临新的阶段性特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总体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全国各族人民“中华民族一家亲”,为此,我们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一)时代背景。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纪,纵观全球,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渐增多,有力地推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化的发展,影响与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与发展。同时,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民族问题出现极端化、民粹化的表现,他们的这种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想对我国的干扰增加,民族问题,始终是他们实施渗透破坏的主要突破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在文化、生活习俗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与建设,各民族地区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各民族地区逐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我国民族工作也面临新的阶段性特征。
(二)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从我国民族工作新形势,所作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理论意义方面,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理论,保持社会主义政党的本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民族问题时,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相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指导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实践。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中国国情,结合改革开放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宗教经验,不断丰富、深化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之成为体系完善、内容丰富的科学理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新时代下,为凝聚中华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提出的具有时代性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开展新时代下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民族工作多年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开创我国民族工作新篇章。
现实意义方面,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各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自近代以来,尤其是抗日战争激发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各族人民团结奋战,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各民族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党和政府的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方针指导下,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都大大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环境,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质量,赢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信赖与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现“中国梦”伟大旗帜的引领下,各民族精诚合作、自力更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的奇迹,各民族日益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应为实现国家富强而贡献各民族的力量,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消除民族之间的分歧,增进民族彼此之间的感情,消除分裂势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能够增强各民族的“五个认同”和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力量。为我国国内稳定团结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迅猛,而西部地区因深处内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地区间的差异开始加大,各地区之间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较为凸显,成为新时代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从中华民族各民族发展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少数民族地区,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方面较为困难,长期处于贫困、半贫困状态,因较大的经济差异,易与其他民族产生心理隔阂,难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极易受到狭隘民族、宗教观念的影响,产生错误的想法,只知有本民族,而不知有中华民族,缺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一体包含多元,多元包含一体,多元凸显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一体体现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在当前的民族工作中,过度强调对少数民族的保护、扶持,使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加强,片面放大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削弱各民族共同文化—中华文化的共性,造成多元与一体的割裂,严重时则导致多元与一体的对立,影响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难以促进新时代下的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较大,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方面,应注重增进各民族的相互尊重与团结,向各族人员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其次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不断完善我国的民族政策,带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最后,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增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觉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
(二)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只有始终坚持“两个共同”,才能够消除各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打破少数民族中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谣言,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首先要大力推进扶贫攻坚战,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重点帮助自然环境恶劣的少数民族地区,帮助当地发展具有特色的旅游业、农林产品加工制造等,建立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提高当地各族人民的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发展差异,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使其认识只有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共同繁荣发展,既要团结一心,还要在初步繁荣的基础上继续不懈努力,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其次要加大扶持力度,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其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水平较低,需要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带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党和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的帮扶力度,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人才扶持力度,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去西部的新疆、西藏地区,支援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缩减其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如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行合作医疗、安居工程等,提高当地的社会生活环境水平,为其创造更加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其次要建立经济互助机制,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共享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红利“蛋糕”,在红利“蛋糕”的分配上,应秉承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各地区的贡献分配,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消除红利“蛋糕”分配中的差异,刺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五个认同”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做好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在所开展的文化建设中,坚持将“五个认同”放在核心位置,依据“五个认同”的要求开展文化教育工作,增进各民族对党和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使少数民族人民能够产生深刻的体会与认知,认识到在中华民族独立与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核心领导作用,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容分裂与破坏的,增强各民族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营造和諧的社会氛围,以消除狭隘民族意识、宗教意识的负面影响。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将其内容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内容相结合,以增强宣传效果,起到深入人心的作用。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进程中,需要党和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各民族积极参与,以“五个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力量,深入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内涵,坚持各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发展,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提高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胡陈芳,粟迎春.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j].实事求是,2018,2.
[4]麻国庆.记忆的多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j].民族研究,2017,6.
[5]冯育林.论习近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19.
。
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范文【第六篇】
论文通常用来指在各个学术领域进行研究并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论文。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范例【最新8篇】”,对传播学视域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表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传播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必要前提,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生命力,关系到其文化整体的实现;传播影响受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义的解读,并重塑着广大受众的文化认同选择。传播生态的改变造成的文化传承结构的失衡、社会转型过程中传媒文化传承功能失位与价值迷茫、跨文化传播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重构,必须明确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强化其社会责任,努力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建构的空间,在加强信息监管的同时,注重发挥“意见领袖”的文化引领功能,努力建构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
关键词: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传播学;文化认同;认同危机;价值体系;话语体系。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是个体对于自己所属的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具有归属感,进而能自觉获得、保持和创新所属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表现为人们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其实质与核心就是共同体共享的意义或价值体系[1],它是维系不同群体、团体和组织的重要纽带,是实现民族认同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也是维系社会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身体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或源于生产劳动,或根植于节日庆典,或附身于宗教民俗活动,以自在的形式将民族意识、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成员的生活血脉之中,自发地存在并发挥规范作用[2],作为重要的文化认同资源,牵系着广大受众的心理情感和文化归属,实践着文化认同的基本功能,所以,“理所当然,它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建构精神家园,发掘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文化资源”[3]。全球化浪潮使各民族的文化联系日趋紧密,其裹挟而来的文化也冲击、推动着我国社会的文化变迁,并对各民族的文化观念、文化审美方式、文化行为和文化语境等方面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其内涵的惰性因子、商业文化的蔓生和多元价值取向相伴而生,共同塑造着复杂的文化现象,使不同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成为重要议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凝结的过程,也是纵向和横向不断传播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离开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认同便无从实现。体育的全球化发展,同样昭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信息化的今天,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失范问题将浓缩为形态各异的镜像在媒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传媒也日益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动态表征,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再现和建构体育文化身份的主要途径与资源,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体育文化认同建构方式。基于我国对文化转型与文化建构的社会现实,本研究将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置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下,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学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传播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关系视角考察了其文化认同问题,系统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失范的症因,探寻面向未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发展战略,将摆脱以往大多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的思路,更具一定的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
1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认真查阅相关“传播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文化认同”方面的著作28部,并在中国知网ki)中,进行期刊的检索,其中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关键词,共检索到从2002至今发表的148篇研究论文,其中核心期刊46篇;以“民族传统体育”和“文化”为关键词,检索到2001至今发表的79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32篇;另外将“传播学”和“体育文化”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到从2003至2015年51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23篇,相关文献资料为论文写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共参考了7部学术著作和13篇学术论文。
传播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整体的有效实现。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指出:“传播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证的手段。”[4]从这个角度可以认为,传播决定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实现,或者说传播成为社会关系得以实现的机制。在西方传播学中“communication”通常被翻译为“传播”,这其中不仅包含了“传出、播开”的意思,而且还具有“交流、交往、沟通、流传”等方面的意思。基于此,可以认为传播是文化的本质,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传播就是文化的实现[5]。由于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原则体系以及这一体系的现实化”[5]。其中,“抽象出来”和“现实化”表明了传播是文化的本质,也阐明了文化的二维结构特征即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其深层结构意蕴着本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和心理状态,映射出图腾崇拜、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生活习惯等精神价值,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核心与精髓。表层结构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外显形态,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表现为身体活动同一性的规则、复杂的程序、怪异的服装和器皿等,并呈现出口头传统、表现艺术、运动形式、民俗礼仪、乡土游戏、节日庆典等多种表现形态。也正是基于传播过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表层和深层结构的整体解读,民族传统体育的“活态性”“民族性”“民间性”“生态性”“生活性”“娱乐性”“竞技性”等成为对其特征界定的话语表征。同时,基于文化的传播特性,可以认为传播是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必要前提;但从传播学视域分析,文化传播的介质离不开符号系统,是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相统一的信息,同时也是符号和意义相统一的象征符体系,人类社会正是通过象征符体系,保存和传达着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创造和继承着社会文化[1]。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传播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外显的文化符号(动作、手势、姿态、规则、服装、器皿等)与内隐符号(民族特点、伦理道理、意识、情感等)的融合,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相统一,符号和意义相统一而构成的具有继承性和保护价值的象征符体系,并从整体上统合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表层结构表达和深层结构诉求。从传播学角度讲,任何传播着的传统文化都是现实的,否则即为已经僵死或湮没的“死文化”,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整体的文化现象,千百年来,在其传播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演绎、变迁、融合、创新,以姿态各异的形式附着于可见、可感的各种文化载体,并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在各自的文化空间内,以鲜明的文化个性,予民族传统体育以生命力表达;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的研究,应基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性进行思考,并结合现实背景予以考察,结合其传播的当下维度,综合考虑影响其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形式、文化内容、传播环境和传播对象等诸多要素才更具现实理性。当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死文化”,如我国的蹴鞠、捶丸、投壶、苗族的穿花衣裙赛跑、打花棍、土家族的撒尔嗬、板凳龙等文化现象从传播学角度进行致因分析,也有助于我们从侧面更加清晰的了解文化传播过程的症结,为当今的体育文化认同选择与重构提供参考。
根据传播符号学理论,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表征为各种各样的符号,从人类社会生活的器具用品、活动为方式甚至思想观念,都表现为一种符号[1]。而人类传播是一个以信息为媒介的社会互动过程,从符号学角度可以认为传播过程是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6]。作为符号的创造者和运用者———人,正是以符号自身与意图和表物建立协调的关系,来传达、交流、沟通特定语境中相互间的目的和意图,以求理解和接纳[1]。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介质是符号和意义“相统一”的象征符体系,但其符号作为文化的表层结构或者说是表现形式并不等同于意义。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既存在于经历史沉淀而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中,又存在于处于一定历史时空的个体的主观理解之中。在传播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符号系统都有着为某一“社会共同体”成员所分享的意义,因此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如:藏族人民的赛马节、新疆的古尔邦节和民俗性特征如:壮族的三月三抛绣球、打扁担活动、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而由于人的表达过程部分地是一个“自我异化”的过程,因此,作为独立结构的民族传统体育象征符号系统必然因不同的社会自然和历史条件而受到制约,而人们对它承载的内隐价值的解读也将会出现不断的变化,同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民族和地域差异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藏族式摔跤为“北嘎”;维吾尔式摔跤为“且里西”;蒙古族的摔跤为“搏克”;满族、回族式摔跤为“绊跤”;彝族的摔跤为“格”。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所承载的深层的文化意义都是历史的、变动的,存在于处于特定历史地位的人的主观理解中,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呈现出流动性、不稳定的特点,但其核心和实质是共享意义的交流、创造和理解。由于符号和意义的统一具有相对性,文化主体的随意性解读将使符号所承载的信息发生变迁或异化,例如对中国传统武术进行的竞技化改造,其根源在于脱离了对传统武术所承载的深层文化价值的解读,而一味陷入对西方竞技体育表层文化的模仿,当然,这种误读或者说民族传统体育的这种变迁或异化究竟是源于传播者还是广大受众,亦或是传播环境的影响,我们暂且不论,但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去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失范问题,应该成为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研究的基点,成为我们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方面重要的致思方式,也有利于厘清当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扭曲化、抽象化、碎片化等“文化曲解”现象。
传播生态的改变造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结构失衡。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以游牧文明、农耕文明、采集文明、藏传佛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相结合而成的文化形态。在前工业社会,由于经济结构相对封闭、单一,社会生产方式落后,人们社会活动范围有限,信息传播途径与方式较为简单,以口口相传、口手相传为主的人际传播和以家庭、部落或族群为主的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此阶段,具有一定社会威望、生活经验丰富和体育技能水平高的乡土艺人,作为“意见领袖”,承担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角色,对外界信息起着重要的“过滤”和“加工”作用。由于传播范围相对局限,因此,不同体育文化间的竞争与冲突得以避免,不同体育文化认同间的张力无以展现,主体的文化认同选择无从谈起,可以说,传统社会的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顺应了此阶段社会性质和文化特征,表现出封闭性、稳定性和宗教性的特点。不同受体间以一种保守、封闭、自足和平静的心理状态参与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以标定自己的民族或族群归属,这种对本民族或族群传统体育文化的“原生性认同”,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延续性和持久繁荣,呈现出一种无意识的文化自觉样态。“当代文化的生成、发展与演变是在全球场中进行的。不同社群、民族、国家的文化再也不是封闭的,它们在全球场中展现。不同文化的这种全球性互动和高度相关,是新科技革命的产物,也是信息、网络时代的基本特征,显然,这是史无前例的。”[6]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传统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生巨变,社会结构从封闭走向开放,大众传媒以及数字媒体在体育文化传播方面建构起的庞大的、跨民族和国界的多方位传播态势,在携带海量的异域“体育符号资源”的同时,作为意义的建构者,“收编”或“统一”了大众的体育文化身份建构资源,使当代体育文化领域呈现出普遍的“文化媒介化”的特征,并且这种“媒介文化已成为一种社会化的宰制力量”[7],正在对社会结构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加速推动着传统的单向体育文化传受模式向多中心、多维互动传播位移,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结构,催生了新的体育媒介时空。在时间上,拉近了历史或传统与现实或当下的距离,使得文化中稳定特征的再现具有当下意义,塑造着新的文化认同;在空间上,大众传媒压缩了空间,统合了基于一定地域的整体性社会生活过程,构造着新的“想象的共同体”[8]。可以认为,现代传媒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改变,改变了原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模式,致使传统的“意见领袖”角色嬗变,社会身份式微。同时,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输入———输出”的节奏被打乱,致使“文化共同体”对文化符号的解读、调整与重塑的相对平衡的节奏被破坏,受众在对多样的体育文化符号进行着甄别、判断和使用的同时,文化的选择性得以体现,文化间的张力体验日益明显。原有维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共同基础的价值标准,伴随着受众重新的解读、修正与调适,呈现出碎片化、个体化和瞬间性特征。那种建立在以情感、信仰等为基础上的、稳定的维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纽带被割裂,而被代以冰冷的、暂时的契约关系,统一的认同规范和框架被打破,受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心智和期望从沉静、封闭、无意识的“原生性认同”,转向活跃、开放、自觉关注的“选择性认同”。由此而引发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危机问题,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嬗变造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错位的直观表现就是体育传播文化内容的同质化倾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以无可抗拒的势头成为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的内容,挤压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空间,受众对西方竞技体育表现出来的竞技性、公平性等价值标准和统一规则下的表现形式的认同,加速销蚀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基础。
社会转型过程中媒体文化传承功能的失位与价值迷茫。
韦伯通过对现性的分析,认为理性分裂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并且工具理性已经日渐占据统治地位,而工具理性意味着对利益的功利性攫取成为了现代性社会的主导[9]。工具理性的价值导向,加速了文化的去魅化过程,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到来,消费社会文化符号的崛起,催生了“体育文化商品化”,大众体育文化日益崛起,体育消费文化盛行。詹姆逊认为消费社会就是完全多元并且抛弃了单一规范的放任社会,在消费社会里,文化也开始商品化[10],而这一文化转向,通过媒介传播更被无限放大。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我国国内媒介实现了从“事业”向“产业”的角色转换,传播范式开始从国际传播向全球传播转变,将满足国内多元文化需求视为运作的核心目标,并通过媒介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资源的全球配置与整合以及“全球本土化”策略下的内容生产与销售来赢取最大的市场利润。基于工具理性的价值诉求,各种传播媒介在“议题设置”方面的功能不断被强化,而作为媒介“守门人”的社会责任功能却不断被弱化甚至忽视,其提供的各种体育文化产品也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为争取更多的受众注意力资源,积极寻求与文化的联姻,媒介体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注意力经济”。在传播内容方面,大众传媒以体育政策、方针、新闻和赛事的宣传、直播和报道为中心,融合了外部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现象等,形成日渐趋同的西方竞技体育主导思想合力,在不断强调标新立异的同时,再造、改变、诱导着大众的体育文化趣味及追求,主导着社会主流体育文化“拟态环境”的形成。而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壮族的打扁担活动、鄂温克族传统的“来阔勒节”中的套马活动等,虽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地域性和一定的健身性和娱乐性,但相对现代竞技体育,在内容的丰富性、竞技性、娱乐性和时尚性方面仍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广大受众时尚性体育文化消费需求,似乎已伦为“腐朽、迷信、落后”的代名词,在传播链中,得不到大众传媒的青睐,难觅落脚之处。根据h.布鲁默的“互动理论”,个体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其认知结构[4]。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空间”,主流体育传播媒介重塑的富有娱乐性、时尚性和观赏性的“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广大受众对现代体育的“等值解读”[11],并不断修正对现代体育的“选择性认同”,致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消解与变迁成为必然,如侗族滚乱泥、回族堆人山、白族跳伟登等。同时,在新媒体时代,尤其是微博、微信、博客等媒介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广大受众作为“自媒体”,又无形中扮演者传播者的角色,乐此不彼地助推着这一文化语境的形成。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遭遇空前未有的传播全球性、传播科技化和内容同质化的危机。可以说,“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主要就是强势文化的过程,是以强势文化压制、排斥、甚至最终吞噬弱势文化为特征的”[1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包含着一种将价值、利益和意义领域里的特殊性作为客观历史领域里的普遍性强加给他人的过程”[13]。国外传媒集团尤其是西方跨国媒介集团,在激烈的全球体育文化竞争场域中,本着现代市场利益法则和运作逻辑,坚持西方竞技体育思想推广策略,秉承自由、理性、公平、竞争的现代体育观念,依托强大的经济基础、政治优势和先进的传媒技术手段,假借“普遍”之名,冠以“当代性”“时尚性”和“全球性”伎俩,隐性地将批量生产并加以本土化包装的现代体育符号、信息输送给目标人群,实现了对体育资源的不断积累,并通过各种媒体仪式化、制度化、日常化的传播,获得了象征性社会权利的表征与再现,并逐渐形成一种体育文化霸权主义思想。与此同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空间不断被扭曲与压缩,文化格局被迫发生改变和重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这种态势,加速促进着现代体育文化的整合,引导受众的认知趋同。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今日的体育全球化并不只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存在着意识形态的陷阱[14]。由于文化认同的选择同样是文化的比较与竞争过程,在西方体育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民族传统不断被“他者化”,甚至“妖魔化”,其民族性、本真性、传统性等不断被消解,并在发展过程中沦落为极致性地向西方体育普遍性模式的靠拢与模仿[14]。
明确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强化社会责任。
大众传媒的文化表现与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众文化转型的未来走向。大众传媒的“议题设置”是社会主流文化和社会控制性舆论形成的主要原因,逐渐成为再现和建构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与资源[4]。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公共传播领域呈现出的缺失状态以及信息交流不对称的态势,媒体要发挥社会文明的传承功能,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性,深入了解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并对其深层文化的精神实质进行探索,通过对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与包装,主动介入或干预体育文化的传播,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科学、合理的言说框架,通过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描述与不断追溯,进而吸引受众的广泛参与,重拾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忆,弥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断裂,并实现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同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装置”,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应同时兼顾效益与公益,加强体育文化传播的“把关”工作,做好媒介“守门人”,发挥主流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响应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不断强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现代意义,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伦理本位”理念引导,地方特色呈现、民族个性和审美习惯表达方面不懈努力,探索符合广大受众文化接受的传播方式,重新发掘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加强国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理解和记忆,发掘和塑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体育文化精神。另外,在数字化传播时代,大众传媒应根据受众的不同特点,建立起形式多样而灵活的信息反馈渠道,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在政府主导下成立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网站、建立官方微信平台等手段,在充分发挥报道权威、内容详尽、分析透彻等优势前提下,加强与新媒体的互补与融合,不断扩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形态。
拓宽传播渠道,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建构的空间。
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在信息传播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两种传播方式尤其是组织传播,以自身的系统性、民族性、文化接近性等特点具有明显的传播效果。群体理论研究表明,相对稳定的群体对影响人们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其效果甚至要大于大众传播,并且有利于个人从群体中获得社会认同感。长期以来,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或地域,它们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在不同群体文化活动中,群体规范一旦形成,将在个人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群体形成较为稳定、一致的文化认同;因此,应鼓励相关组织或群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如近年来在全国广泛兴起的广场舞群体,同时各级政府基层组织要对本地域或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宣传和对外交流,并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推进文化传播的信息化建设,如建设专门的网站,使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相结合,并在政策、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扶持,积极对接优秀的民间群体组织,因势利导,不断拓宽体育文化传播空间,促使更多受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认同。教育传播作为重要的组织传播方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至关重要。但现代的学校体育教育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陷入了对西方竞技体育的“文化模仿”。虽然,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不同地区的学校可以选用具有地域特色的内容[15],但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材建设问题以及其本身的特点影响制约了其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和开发。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扶持力度,因地因时制宜,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鼓励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器材、服装、规则的创新,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科学性、健身性,使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真正能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窗口,并使广大学生真正热爱并参与其中,不断提高文化认同感,并主动承担起本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责任。另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文化媒介化”现代化转向会促成受众对多样体育文化的“想象性认同”,博客、qq、微信等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尼葛洛•庞帝曾说过“数字化生存……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声音”[16]。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改变了大众传媒单向传播的态势,有利于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空间,为多样体育文化的交流与竞争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由于媒介环境下群体规范约束力的降低,群体压力的减小,会促使更多个体在网络空间寻求自我身份表达和认同的资源,而隐身于各种传播空间的“意见领袖”因拥有大量的“粉丝群”,通过对某一主题的上传、转发和评论,起到了“议题设置”的功能,在一定程度引导着社会舆论的发展走势,因此要重视“意见领袖”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引领功能,同时要加强信息监管,加快推进法治建设,不断提高传播者的媒介素养。
建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
发展繁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其影响力和传播力,对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内外兼修”“身心自然”等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要予以坚守,深入挖掘具有文化特色、历史底蕴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构建出一种整体的、符合现代社会公共诉求的、独具时代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价值观,使其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独特的“文化标签”[17],成为能与“他者”体育文化平等对话的文化资本以及建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价值坐标,并使其在文化意义的承载和表征上与现代国家政府、社会公众群体紧密关联,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所承载的意义结构与人们集体性的文化心理结构重新契合。否则,单纯为迎合外部世界的“文化想象”[11],而进行的带有强烈功利主义色彩的盲目商品化,只会形成完全脱离生活的“假”文化和没有活力的“死”文化,背离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本质。另外,须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过程中,“不能消极地把保护工程看成是对濒危文化遗产的收容所”[18]。“现代传播媒介是一种对个人和社会进行影响、操纵、支配的力量,它具有界定事物、论述事物、解释事物、形成或塑造公共认知行为和价值判断的能力”[19],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其文化影响日趋明显。文化传播主体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要树立文化多元主义的立场,采用灵活多样的传播策略、手段和技巧,把控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互动的合理张力,建立“文化对话”机制,逐渐消除和打破跨文化交流的隔阂与疏离,不断提升我国媒介体育的文化话语权,这样就可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从术语界定、意义诠释、言说方式3个话语体系要素出发,对全球性文化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选择性接受、合己性理解、颠覆性解释、破坏性重构和创造性发展[17]。
5结束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整体的实现过程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相统一,符号和意义相统一的传播过程,也是人类文化认同的形成的实践过程。当然这种统一不是绝对的统一,这种文化认同也不是普遍的认同,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情境中,或因时间而变,或因空间而异,但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底蕴、文化因子却未曾改变,“本土犹如系物桩,拴住同一本土的人与时间连续体、历史共同体之间相同或相似的经历、情感、身份和主体文化”[17],吸引着人们自觉践行着文化传承的功能。而全球化传播带来的时空压缩和混杂性,致使传播主体异位、意见领袖式微、传播内容同质、传播定位迷失、文化冲突加剧,彻底颠覆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结构,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维系功能被消解了。伴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凸显在文化变迁中“舆论领袖”的重要性的同时,正加剧着“文化媒介化”态势,已成为人们赖以观察、认识世界并调整和选择自己行为的须臾不可或缺的参照系[20]。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碎片化、表面化的文化表征,解构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核心价值基础,致使广大受众体育文化身份模糊、混杂与流动,从而引发普遍意义上的认同危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在正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的现实基础上,基于传播学视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相关问题进行追溯、描述、解释、修正与创新,如何通过传媒建构起当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新表征,打破“他者”体育文化的禁锢与隔离,重拾“我是谁”“我们是谁”的民族传统文化坐标,进而重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信心,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摘要:通过对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及分析,多元文化的传承及知识体系的探究可以全面促进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系。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作为重点,对其多元化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核心目的是通过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及分析,规范研究内容,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双向性及全面性发展。
在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文化内容是维系民族成员之间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群族身份认证的重要标志,这种文化理念逐渐成为民族生存及发展的基本核心。伴随民族文化的发展及传承,民族文化经过不断的融合及创新,逐渐形成了优秀的文化形式。对于民族传统地域文化而言,其内容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合部分,很多体育活动的构建会将文化形态作为基础,实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文化氛围的稳定创造,充分彰显社会环境下民族体育文化构建的核心内容。由于文化是时展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整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应该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价值,通过对相关研究内容的梳理及分析,实现对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性是文化重构的基础。
文化的自觉性是民族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动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一定会承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及碰撞,主要是在民族发展中,需要有民族文化的支撑,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也就导致文化传播中问题出现,因此,一些传统文化需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不断的更新。在整个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自我扬弃,从而促进良性循环状态下社会文化的稳定发展。而且,在当今文化冲突及文化迁移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在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进行民族文化的自我反省及重建,从民族文化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对自己需求的分析,确立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为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创新提供稳定支持。由于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体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认真审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拓展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从而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支持[1]。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保证。
在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民族文化作为独特性的艺术形式,在文化发展及创新的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特色性,因此,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只有发现民族文化之本,才可以在文化上形成直立、创新的文化传承理念,通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创新。同时,在民族体育文化多元化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先注意民族文化的本土性,再注重民族文化的全球化,认清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根基、特点以及历史内容,实现体育文化的有效重构,促进民族文化的多元化传承[2]。
(一)对人文现象认识不充分。
对于中华民族体育文化而言,由于其独立性不强的特点,会导致研究者在人文现象认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与共生文化分析的过程中,其文化形式没有呈现出完全剥离的状态,例如,在节庆、娱乐等活动构建中,肢体活动会与体育中的行为交织在一起,人们极容易对日常生活与民族体育身体活动产生混淆,所以,对一些人对人文现象的认识也就存在着模糊性的特点。(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受特殊文化影响对于人文现象而言,一些人会认为这一内容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果,所以,在研究中会很少涉及到民族体育文化,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严重影响了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同时,由于研究人员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认知不全,对民族体育背景、起源以及功能的认识存在着片面化特点,导致在体育文化分析中出现了主观臆断的现象[3]。
(三)研究方法的单一性。
通过对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文献分析以及文本叙述的过程中,在这种单一性研究方法构建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适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策略,虽然在这种方式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体育文化的了解,但是,与复杂文化内容相比,这种文化形式仍然缺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导致人们不能全面的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文化的发展会展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因此,这种复杂性的文化特色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文化研究、文化阐释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得到稳定的融合,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合理描述,所以,应该在体育文化传承中,通过多种研究方式的运用,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分析,从而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综合探究[4]。
在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其中高度普适性现象的出现虽然可以采用笼统、模糊的方式进行自然现象的分析,但是,通过这一条件内容的概述及分析,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性内容,从而形成科学性及专业性的概述理念,促进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对于不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在其内容分析的过程中具有差异性的发展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性的发展脉络,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创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规律性分析。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种文化的发展会呈现出时代性的特点,但是,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及文化分析中,应该寻求文化演进的基本规律,保证体育文化传承背景下的社会性及文化性的特点,减少传统思维对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限制。
在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内涵,在历史实践及反思的过程中,文化理念得到了系统性的提升,同时,在民族传统文化提升的同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需要树立科学化的传统体育教育理念,通过正确、客观评价理念的设计,可以正确进行指导理念的分析,从而达到文化传承中实事求是的特点。在正确理论指导构建的环境下,体育研究者应该摒弃传统的观念及保守的思想,通过辩证理念进行民族体育文化特点及发展规律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的文化传承理念,促进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及稳定创新,实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基本思想[5]。
(二)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民族体育的交流。
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而言,是在我国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自然、掌握社会及传统文化的实践内容的综合性文化内涵。但是,在现阶段文化传承环境下,由于人们对历史文化认识的不足,难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问题,导致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筛选及分析,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珍贵资源,在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朝着多元文化方向进行发展,充分展现民族结构的实用性价值。同时,在科学时展背景下,人们需要运用多科学原理进行价值问题的研究及分析,构建完善性的体育文化发展理念,从而为体育文化的继承及发展提供稳定支持。而且,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及传承中,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导致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形式受到限制。因此,应该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通过文化的传承,实现与不同文化的稳定交流,使专业的体育研究人员掌握体育文化的成果,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中本土化及全球化的有效整合,推动民族文化的全面发展[5]。
(三)实现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的转变。
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其内容的研究不能离开专业方法的支持,如果在文化传播中缺少了传播的方法,也就会造成民族精神的缺失。在这一方面上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涉及到民族学以及人类学,同时也会波及到社会学以及传播学之中,所以,在宏观角度下,进行构建科学化的文化服务理念,并在问题研究及方法创新的同时,实现人文主义及实证主义的有效融合。在方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将人文主义与实证主义进行稳定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静态理论与动态理论的相互统一。在基本方式分析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对文献资料收集、民族志研究以及考古研究问题的使用,实现理性时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及稳定创新。通过这些成部分,它需要相关部门与医务人员的重视、完善制度的建立及实施、政府足额资金的投入、定期业务知识培训及日常督导。规范的医疗废物管理可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参考文献:
摘要:该文通过分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现代体育文化的互补作用,笔者认为加强理论完善,宏扬文化传统;加强国际化趋势,融入世界文化;强化中国特色,继承传统文化是其发展的共生之路。
全球化在体育上的影响,集中地展现在奥林匹克运动及各单项运动会上,无一渗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及评判标准,与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理念出现了差异乃至于“冲突”。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一切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极力想在国际体育舞台上表现中华民族的国力,经历了多次改造的武术,终于按照西方体育的标准和模式逐渐在国际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以至于形成现在的“舞术”,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武术内涵的精髓。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的进程中丢失了传统,在大力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忘记了给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留下生存的空间,一度造成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和定位出现了危机,文化认同越来越困难。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统一体,具有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56个民族创造了上千种的传统体育文化,犹如一个浩瀚的文化宝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球化的潮流中,革故鼎新,继往开来,悉心呵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身份。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区别。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就是不仅要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长处,还应了解自己文化的短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己及人,以健康的和豁达的心胸平等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深受儒家、道家、法家文化的影响,与当今的西方现代体育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前行,人们越来越关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中的价值体系,对它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1)产生于工业文明的现代西方体育文化强调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与环境和自身的竞争,崇尚不断达到目标而又不断地超越过去。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含蓄深邃、朴质内向、天人合一的理念,达到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与西方体育相比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烈的个性,对于平衡西方体育文化的偏颇,可以起到一种难能可贵的互补作用。(2)现代西方体育的伦理学基础薄弱,许多项目是缺乏传统文化滋润的“试管婴儿”,因而带来了暴力、赌博、服用禁药,过分职业化和商业化弊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偏重于修身养性、怡情铸志,讲究集团利益和宗教等传统的伦理观念恰恰可以对此产生良好的互补作用。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术、气功和传统的养身保健法,因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正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被重新认识和研究,日益明确地被赋予防病保健等意义,逐渐聚合进入现代追求健康生活的潮流。
3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系统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认为,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和民族之间应和谐而又不千篇1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全球共生共长,不同以利于相辅相成。因此,保存和强化56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殊性,从而达到保持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属性,强化身份认同,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激活社区居民的参与机制,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与认同。
发展人类学常用的两个概念,参与和赋权,既是理论,也是方法。一些地方发展项目采用了这两种理论和方法,结果表明当社区和社区成员参与发展项目的计划和决策过程、被授权管理和控制他们自己的资源和未来时,平等发展最有可能实现。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在于当地的民众,而不是政府机构,更不是专家、学者。
“求同存异”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强国际化趋势,融入世界体育文化。
我们要利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的条件,借鉴现代体育文化的组织制度和以奋发与竞争为核心的精神价值,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现阶段,武术、中国式摔跤、龙舟竞渡、围棋、中国象棋、风筝等项目在国际上也举办了多次的赛事,并成立了国际单项组织,入会的国家有扩大的趋势,这对项目的在国际上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数量太少,需要体育界的有识之士筛选有特色的、在国内开展得比较好的项目,经过适当的改造,使其尽可能地靠近或是符合现代体育的评价标准,并且能够保持自己独特的传统特色和文化底蕴。
强化民族特色,立足本土,发扬传统文化。
全球化时代表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项目都要以进入奥运会为最终发展目标。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这是由各民族所处的特殊的生存环境决定的,也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些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只适于在本民族内开展,有的项目已成为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成为该民族的一种象征,如我国彝族的阿细跳月、苗族的跳芦笙、瑶族的长鼓舞、黎族的跳竹竿、纳西族的东巴跳等,这些项目都是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近两年体育界对“东巴跳”的多项研究证明,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这些项目之所以能够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说明它能够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的步伐。
加快理论建设,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扎根“沃土”
1997年设立民族传统体育学,随后设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时至今日已有20年的时间。民族传统体育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虽然近几年呈下降的趋势,仍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涵盖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各个领域,遗憾的是至今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民族传统体育学属于一门超级交叉的学科,包含了文化学、教育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人类学等。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发展、演变的历程漫长,而现在分得很清楚的各种文化艺术门类,在其原始积淀期是共生体,融和了宗教、艺术、教育等诸种成分,因此,文献古籍中没有“体育”一词。当它被冠以“体育”这一称谓之初,自然的出现了各种分歧,至今学术界仍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如“醒狮”,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项目,融武术为一体,当之无愧的属于体育项目。但是,在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上赫然冠以“民间舞蹈”的范畴,成为了舞蹈项目,到底是体育还是艺术,民族传统体育学需要给出一个充分的理由。“一位文化巨人曾经说过,理论的命运取决于它满足现实需要的程度。”难道说民族传统体育真的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了吗?答案很明显。因此,尽快建构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框架和理论体系,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2]杨生平.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文化发展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
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范文【第七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有精神,与世界上其他共同体比较,中华民族是有独特历史特征的共同体。
历史上,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交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团结发展的辉煌历史。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各民族共同培育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使其区别于19世纪以来出现的西方各类共同体。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我们东亚这一块大陆和西欧相比,在这方面大不相同。西欧至今统一的局面还没有形成,甚至所谓‘共同体’也不牢固,而我国统一的主流是没有断过的。”费孝通先生的这个观点,可以从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帕克1932年访问中国时的印象中得到佐证。当时,帕克被中国的文化和文明深深打动,他说,“中国就是这一种有机体。在它悠久的历史中,逐渐生长,并在地域上逐渐扩张。”在帕克看来,中国已经是一个完成了的文明,它的文化、习俗、制度相互搭配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帕克这一印象也得到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的证明:“秦汉时代,一个庞大的共同体网络终于形成。这一‘天下’格局,以其开放性不断吸收与消化外来的影响。”这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典型特征之一。
中华民族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勾画了“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吹响了各民族一起迈向伟大复兴新征程的进军号。中华民族既统一于文化,也统一于共同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对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将逐步在走向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形成越来越紧密的共同体。共同的历史、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必将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共同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推动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范文【第八篇】
翻译不仅是将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递给其他的民族,更是促进各民族交流、交融的桥梁。从事翻译工作33年来,王玉海充分发挥自身语言优势、民族优势,在翻译公章、市面牌匾,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矛盾化解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成为民族交流有温度的桥梁。
今年53岁的王玉海出生在内蒙古通辽市,从小接受的是蒙文授课,到小学三年级才学习简单的汉语拼音。至今来到扎兰小城三十多年了,口音中还是能够能够听出些蒙古味道。高中毕业后,他成功考入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学习翻译和编辑专业,从此他与翻译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扎兰屯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从事翻译一职。
王玉海回忆初来扎兰小城的情景:来到了儿时憧憬的“外面的世界”,可置身其中,年轻的王玉海却有些心灰意冷。因为扎兰屯市虽地处呼伦贝尔,可人们普遍使用的是汉语,而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只能支撑他听懂汉话,但要是想和大家交流,他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也说不出来。可想起老师说过的“翻译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也不是语码的简单转换,它是文化符号,更需要情感。”他便决心扎根在这里,拿出百倍的热情投注到汉语言及翻译专业学习中。一路走来,他把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信念,全部熔铸于所从事的翻译事业中。
在王玉海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汉蒙词典,“翻译人员的职业生涯,就是在不断学习、探索的,这本书就是我的老师。”王玉海说。扎兰屯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人少事多,至今,他还在从事着个体商户牌匾、公章的蒙文翻译及校正工作。除了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他还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开展制作牌匾的个体商户蒙文培训、兼做少数民族群众事务调节等工作。王玉海介绍,之前有蒙古族游客坐火车丢失了钱包,下车后语言不通无法交流,最终民警找到了王玉海,在他的帮助下,游客的困难顺利解决。说到这件事,王玉海也表示希望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可以尽早接触汉语,学习汉语言,这样既不会有了游客所遇到的困难,也不会有自己刚刚工作时语言不通的尴尬。
王玉海所从事的翻译工作,平凡而又不平凡,他相信爱国主义情怀会带给他战胜一切困难的不竭动力,他也会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