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范例【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51352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范例【精选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第一篇】

一、课堂教学方面:

1、教学安排上的整体与局部的把握。首先是学科内前后章节的前呼后应,讲课循序渐进的同时应该注意与相关章节的联系。其次是专业学科与基础学科、工具学科中相关内容的联系。举个例子,线性回归法是实验学科中的重要方法,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因为与各学科都重复,老师们都不愿意在自己的课堂上讲授,都说是学时问题。微积分、分析化学、物理实验、概率统计这些课程都把这部分跳过去了。虽然同学们通过自学基本都能掌握这部分内容,但在应用的规范性和理解的深刻性上可能没有不同老师重复讲授的效果更好。

2、讲课方式生动、易于接受,并且老师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我们觉得多媒体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不太合适,它作为辅助手段更合适一些。传统教学方法——老师的板书更具有人性亲和力,能让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更近。多媒体的某些方面,比如动态效果等是传统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但这只能作为辅助使用,可以在课外的时间放在网上让同学自己查看。老师边板书边讲,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记笔记,更容易发现疑难点并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老师上课最好不要光看自己的笔记或照着书读,这样会给我们一种老师没认真备课的错觉;而且这样是最容易使学生犯困的。实践证明,激情四射、滔滔不绝,管他讲的是什么,总之讲得有意思,这样的老师更受同学欢迎,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3、注意培养学习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其实,在我们看来,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然而它们的作用并不在它们本身。把这些知识看作一种“载体”,一种工具,可能更为合适。我们学习的目的并不在于能“吃入”多少东西,而在于学会怎样去“吃”,这也许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我们现在所接受的知识是为了让我们通过拥有它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老师在上课时应该更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不应该像高中老师那样过分的包办。最基本的东西充分强调,扩展的部分稍作提示,让我们自己课下去看,不懂再问。还有,我们认为,本科是不应过分强调专业的,各类知识应该都学一些。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我觉得同学们对于未来学习工作中各种新技术、新知识也会游刃有余。至少在学习那些新技术、新知识时,不会感到畏惧和无从下手。

4、讲课内容应该既有书本可参,又有自己的特色。

(1)例题与理论相交融。理工科的学习,概念、公式等比较多,数学推导也比较繁琐,尤其是我们化学,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中近似的东西很多很多,要想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课堂知识,上课多结合针对性的例题是很好的辅助手段。没有例题,很难准确把握那些标准。

(2)讲课有侧重点。对简单的、对学科不是很重要的知识或者前沿的、我们理解有很大难度的内容讲得快一点、泛一点,对重要的知识和经典的方法讲的详细点,每堂课的授课内容应适量,不要太多,尤其用幻灯片上课的老师,避免同学们成为秘书式的人才。

(3)尽量抽一些时间介绍课本上相关知识背后的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长知识的同时又能长见识,让学生明白科学家是怎么搞研究的,我们以后有哪些可以参照的,并让同学们理解什么是化学,化学应该研究些什么,她在科学整体发展中有哪些任务,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门课在化学中的重要地位等等。

(4)多介绍一些当前与学科有关的科技前沿,学校及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与国外对比有哪些长处或不足,也可以介绍一些老师自己平时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5)“化学讲座”的课程应该继续开设,最好由院士和科研第一线的老师抽时间面向全院同学做一系列简短但精练的讲座,也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并为以后的人生设计方向。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课,最好上一个学期每周一次。这方面理学院和地空学院好像做得比较好,理学院有一段时间每周都有面向低年级本科生的学术报告,而地空学院更是为大一新生开设了“地球科学导论”这门精彩的课程。我觉得我们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拥有如此之多的优秀的老师,在这方面应该更有优势,做得更好才是。

二、实验教学方面:

化学毕竟是一门实验学科,在实验教学中,老师的任务不应该仅仅是把实验给学生讲一遍具体操作,演示一遍之后,让同学们照葫芦画瓢的重复一下实验步骤。这样的实验不能给同学留下多大的印象,也不能让同学体验到实验的科学精神——因为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只是在机械的重复实验步骤,而不会明白自己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我以前做过一本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有机化学试题集(《加州伯克利大学有机化学试题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其中前言讲的是那里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他们的本科生每周除了要做实验,还有固定的时间讨论实验。这种讨论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摸索,但这种讨论的方式我觉得实在可以采纳。基础实验虽然相对成熟,但仍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而且,这也引出了下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基础实验的内容。具体就是原创性实验应该多一些。在做了几个基础实验后,可以让同学们就这几个实验的原理、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设计新实验,然后与同学讨论、与老师讨论,提供方案,让老师给出可行性;对好的方案的奖励就是让其他同学一起做这个原创性实验,这也是对实际科研过程的一种反映。在科研实验室中做出的比较成熟的实验也可以转移到基础实验室中,讨论的题目可以由做出这个实验的老师甚至研究生提出。

总之,对于以上两个大方面——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建议,有些可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根本无法把握,对老师要求很高,对学生要求也很高。但正如化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理想状态是好的,也是难以达到的,但我们总是可以不断接近这个理想状态。教学的受益者毕竟是我们学生,因此希望与各位亲爱的老师们共同配合,达到教与学的目的,真正学到知识、能力和素质,走向自己的成功。

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第二篇】

**年,**县党建组织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关怀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目标,突出先进性教育活动、县乡党委换届、“商山深处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四个重点”,抓培训强素质、抓团队强班子、抓承诺促落实、产业促发展、抓典型树旗帜、抓创新上水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及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等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经济社会突破发展、构建和谐**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一、推行“四级承诺”,探索长效机制,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加强对村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坚持培训和试点先行,在2个村进行了试点,对208个村支书进行了集中培训,并巡回各乡镇培训骨干1200人次。创新学习方式,按照“集中、就近、方便”的原则,通过划分党小组、分片组织学习,把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结合起来,采取结对送学、帮学,邮寄学习资料、回复学习情况和适时补学等方法,扩大了覆盖面。组织开展了“千名党员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百日三集中”、“六个一”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学习安塞经验,推行“四级承诺”制,坚持“积极引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和承诺事项具体化、内容公开化、任务指标化、考核科学化的“四化”要求,确保承诺制扎实有效开展。一是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农民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摸查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在班子好、队伍强的三个村率先开展试点,为打开工作局面做好准备。二是规范承诺形式。针对群众需要及反映的突出问题,结合党员各自特长,每村召开一次党员大会,逐人填写一份承诺书,召开一次群众大会,进行一次公开公示,引导乡村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分别向群众承诺办1-2件实事,建立承诺档册。三是建立上级扶持机制。针对一些难度较大、困难较多的任务,结合领导包抓、部门包扶,上级党委政府予以政策扶持和适当资金支持,促使承诺顺利兑现。四是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组织部门将承诺兑现情况作为年终党建工作考核一项重要指标,基层党委将支部和党员的承诺兑现情况与年终考核评优挂钩,表彰先进,教育落后,确保“四级承诺”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今年,全县6335名农村党员向群众做出公开承诺事项14440件,已落实12274件;村支部承诺事项656件,已落实594件;驻村指导组承诺514件,已落实486件;各乡镇党委承诺事项135件,已落实130件。通过“四级承诺”活动,全县修筑村组道路260多公里、便民桥35座,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771件。同时,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永葆先进性,建设新农村”等活动,丰富教育活动内涵,并将工作实践经验制度性的巩固下来,建立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我县先进性教育活动受到《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商洛日报》和陕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二、弘扬团队精神,规范干部管理,加强各级班子执政能力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关于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建设团结和谐领导班子的决定》精神,在全县大力开展创建团结和谐领导班子活动,促使全县领导干部队伍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县委常委会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和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工作规则,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团结和谐、共谋发展的合力。在全县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落实上,制定了“重大工作责任制、限期终结回报制、不作为问责制”等规定,县委常委带头抓落实,为全县干部树立了榜样。从健全完善制度和严格执行制度上入手,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把基层和重点工程建设主战场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主渠道,以民意为基础、德才为标准、政绩为前提,严格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5+1”文件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不断扩大群众在干部任用工作中的“四权”。先后制定完善了《**县干部机构编制和人事调配管理办法》、县委常委会票决制、新提拔副科级干部试用期制度等12项干部培养、选拔和管理办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结合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对科级干部进行互补性、需求性、调整性、培养性交流,换届中基层党委做到“六个必须”、领导干部做到“六个严禁”、组工干部做到“六个不准”,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干部队伍风清气正,圆满完成换届工作任务。通过换届,科级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下降岁,达到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占%,妇女委员达13%,班子年龄、文化、性别等方面结构进一步优化,执政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三、深化“三级联创”,扎实开展“商山深处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是突出抓好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对后进村坚持发现一个整顿一个,全年集中整顿6个相对后进村,解决了一批热难点问题;编印了《**县村级组织档案册》,严格执行基层组织建设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对村级组织实行动态管理;出台并认真执行《离职村干部生活补助办法》,给283名连续任职20年以上的离职村干部发放生活补助金,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加强党员规范化管理。对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实行信息库管理,发放党员证,规范党组织关系接转,使党员管理逐步迈上系统化、规范化轨道。三是实施“三大工程”,深化“三树”活动。围绕市委提出的“432”创建活动,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实施旗帜工程、堡垒工程、四培双带工程,制定了评定标准,确定了培养对象,明确了创建目标,落实了创建责任。一年来,农村致富能手入党163人,占新发展农村党员的%;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180个,占全县总数%;在90%以上的县直机关单位都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创建“五型”机关42个。今年省委表彰我县先进党支部1个、优秀共产党员1名,市委表彰我县“旗帜党委”1个、“标杆支部”2个、“红星党员”3名。采取拍摄专题片、编发信息等方式,通过电视和报刊大力宣传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先后摄制了《协会为农民搭起致富桥》、《“三秦要塞”树丰碑》等电教片6部,其中省级电教系列片采用2部,市级采用6部,推动了“商山深处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四是创新活动载体,促进农村党建与经济建设互动双赢。扎实开展“双示范”活动,全县共创建党组织科技示范基地316个,培养党员致富示范户2359户;开展“帮扶贫困党员致富”活动,全县509名贫困党员脱贫,112名贫困党员成为致富能手;探索和完善“党委(支部)+协会”党建工作模式,全县各类产业协会发展到364个,会员9300多人,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落实“三项措施”,搭建“四个平台”,全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抓住有利机遇,围绕新农村建设制定了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规划,积极落实“三项措施”促进工作开展:及时竞标议标,对相关人员集中培训,全程跟踪管理;加大资金投入,争取县财政为每个村落实了5000元配套资金,从县管党费中为每个村下拨5000元启动资金;打开绿色通道,协调县相关部门为每个村免除各种费用6000元。全县第一批实施工程21个村,县筹集建设资金21万元,乡(镇)、村筹集46万元,目前新建的已有14个村完成主体或即将完工,进行改造风格4个村中2个村已完成改造。同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党员教育培训、实用技术推广、村民自治和文化交流“四大平台”作用,将中、省、市的大力支持转化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力的增强,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农村提供阵地保障。

五、构建和谐机关,规范干部队伍,加强组织部门和组工(党务)干部自身建设。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来,开展“学习兴部、能力强部、纪律治部、形象立部”活动,和和气气办事,公公正正做人,努力提高组工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修养,全力建设工作效率高、人际关系融、资源消耗少、办公环境优的和谐机关。围绕“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要求,重新修订了《**县组工干部守则》,对全县组工(党务)干部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实行工作“月安排,周汇报”和周五集中学习制度,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坚持部务会集体研究决定,充分发挥分管部长和各股室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来,我县党建组织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决心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和市委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全县党建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第三篇】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目标

到2014年底,经济开发区总产值力争达到180亿元。到2015年,力争成为250亿级生态园区;到2018年,力争成为500亿级生态园区;到2020年,力争进入省内千亿级产业园区队列。

(二)发展要求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统揽,坚持“生态引领,科学布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突出优势,特色发展”的原则,科学编制和弥补完善园区各类规划,重点发展铝及铝精深加工、高端磨具、特色轻工、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主导产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矿产资源循环利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发展方向

按照中关村科技园园“一区三园三带”的布局,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开启全市产业园区高端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的新格局。一区:即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三园:一是以站街镇、卫城镇、王庄乡为中心的西部工业园,规划面积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煤电铝一体化,全力推动铝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打造中国西部最大铝城;二是在职教城、云站路及金清线沿线规划建设面积平方公里的绿谷产业园,积极发展大数据、云计算、3D制造、互联网金融、绿色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整合改造提升毛栗山平方公里的新医药产业园存量企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等特色新医药产业。三带:即打造站街—犁倭—麦格铝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建材、磨具磨料产业带,卫城—暗流特色轻工产业带,王庄—新店—流长铝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能源产业带。结合贵安新区规划建设需要,对中八建材加工业园规划区内企业实施“退二进三、退城进园”,搬迁进入西部工业园。

二、政策支持

(一)财政政策

在适宜年度建立经开区一级财政体制,收支单列、封闭管理运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保证经开区地方所得财政收入全额用于工业西区开发建设,让经开区发展逐步形成良性经营机制。自2015年1月1日起,暂定三年过渡期,建立市、区、乡镇三级财税分配机制。一是园区新增产业项目每年产生税收地方留存部分,70%(暂定)部分留存园区用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30%(暂定)部分留存市财政及属地乡镇用于统筹协调和社会综合服务;二是园区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每年产生地方所得财政收入部分(建筑安装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等)全额留存园区;三是对工业性土地计提的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上缴省级10%收益部份、上缴市级10%收益部份、教育10%收益部分、水利12%收益部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生态补偿基金等由市财政按规定计提应上缴上级部门部分及社保资金,地方留存部分不再计提。园区产业项目足额缴清土地出让金前提下,扣除征地费用、产业项目设施配套、报批土地成本费用、计提应上缴上级部门基金部分及社保资金后的净收益资金全额安排用于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四是留存园区资金统一纳入市财政管理,严格执行市财政资金审批拨付程序,由园区办向市政府提出项目和资金申请报告,市财政局根据资金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批后安排资金,资金只能用于产业项目土地报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款和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园区办实施基础设施项目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接受部门的监督。

(二)执行部门资金计划对口争取机制

市财政、发改、工信、商务、住建、生态、交通、水利、供电等部门要根据上级政策和部门资金情况,重点对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倾斜,主动作为、按年拟定、提前帮助经开区申报项目和资金计划,积极协调省、市落实项目资金、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贷款贴息和以奖代补等方面的支持。

(三)坚持财政适度扶持风险承担机制

经开区融资平台要积极探索不同融资方式完成资金计划,市级财政统筹调度适当提供资金担保,采取资本金注入、融资担保、贷款偿还等方式给予支持。市级贷款融资由市财政部门、金融办筛选经开区在内的成熟项目,牵头接洽、直接参与包装运作,资金到位后须统分结合分配比例,重点支持、适量倾斜给工业园区。允许经开区联合第三方担保或引进民间资金成立园区民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多渠道开展融资工作。

(四)探索试行偿债机制

探索建立市级可偿债机制,定期从财政预算内外可用于建立偿债基金的资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经营性资产租赁收入、股权投资收益、矿产资源收费权、特许经营权经营和拍卖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存入和监管。经开区每年从市级留存园区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形成备用金,用于预期债务或贷款的偿还,以确保园区债务的如期偿还。

(五)优先支持工投公司资源配给

市财政局、金融办、园区办、工投公司要加快工投公司资源、资产、资金、资本“四资”整合工作进度,尽可能将全市工业资产、城区部分优质土地、房产资产或投转固后资产划入公司,将市属资源、经开区市政公用设施特许经营权尽量给予工投公司。

(六)加大经开区资源配置力度

在全市范围内整合资源重点调配用于经开区项目建设,将市区足够部分商业地块直接指定给经开区用于融资,并授权经开区实施一级开发,出让收益全部用于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经开区范围内可利用土地资源,核心区范围内土地一级开发均委托经开区管委会负责实施,经开区商业地块出让收益全部用于经开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站街镇、卫城镇、王庄乡等乡镇所属商业地块出让收益在覆盖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后,全部用于经开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管理措施

(一)赋予经开区职责管理权限

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工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精神,将市属发展改革、规划、国土、住房保障和建设、经济和信息化、科技、环保、商务等单位在市审批权限范围内涉及经开区项目的审批权能够委托的委托给开发区管委会,凡属于经开区管理范围内企业的审批、审核事项,由经开区管委会实行全程代办,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指导,同时逐步扩大经开区管理权限。各乡镇在经开区红线范围内的任何项目实施,事前必须书面申请经开区管委会审查同意方能办理。

(二)理顺经开区管理层级

将工业园区办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隶属于经开区管委会负责工业园区建设开发的专门机构,经开区管委会作为管理层,园区办作为运作层。在领导职数的配备上可采取交叉任职的方式,由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兼任工业园区办常务副主任,经开区(工业园区)所辖乡镇长兼任园区办副主任(不占编制);对工业园区办岗位重新进行设置,在不突破原有编制前提下,满足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科学合理地设岗定级。上述有关事项由市编办按照规定程序上报审批。

(三)强化部门和属地管理责任

在园区开发建设范围内,除因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涉及规划、融资、招商、建设、管理服务、征拆安置、控违拆违、经济运行、信访维稳、社会治安、文明创建以外,与经开区管委会上述职能职责无关的其他工作事务,原则上归属市属各职能部门、属地各乡镇负责,对经开区在涉及园区管理、项目建设的具体事项上给予支持、配合。

(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要搭建好银政企互通平台,建立市级金融服务工业信息平台,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新入驻企业信息及时与金融部门互通,金融部门主动提供咨询服务和金融支持。金融部门要加大对项目融资计划编制的指导力度,争取贷款评审少走弯路。定期组织开展金融服务进企业活动,宣传金融知识、金融政策、金融产品,指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制定综合融资方案。

(五)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持

推动各类创新要素、科技项目、科技资金向经开区聚集,大力推进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含创业中心、孵化园)发展。结合经开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要,引进高层次人才、技术带头人等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依托职教城建设建立实训人才培训基地,搭建职业技术教育与园区产业发展全面融合的转化平台。

(六)加强规划衔接实现产教城良性互动

以服务经开区为主要出发点,突出职教城和站街、卫城、王庄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商贸居住、产品配送、工业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最终形成职教城和小城镇推动工业区发展,工业区拉动工业新城和协同职教城建设的良好局面。

(七)落实保障措施

上述各项工作,由市督办督查局认真分解到单位、到乡镇,强化追踪落实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第四篇】

20**年我县农村税费改革实施以来,尽管农村教育按照税费改革的要求保持了运转,但税费改革过程中,因为取消了向农民集资摊派,财政对教育一时的投入又没有明显的增加,农村教育在当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省委调查组调查时指出,监利的教育存在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低,危房安全隐患大,村小教师整体素质差,“普九”债务沉重,教育外部环境不好等问题。自20**年以来,国家实行免费教育,同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1、教育投资超过税费改革以前水平,基本满足运转的需要。20**年,省委调查组到我县调查教育时,我县教育总投入为亿元,其中财政投入为亿元。到20**年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以后,财政预算安排的总投入达到亿元,已超过税费改革以前的水平。20**年,全县共安排教育经费达到31180万元,其中义务教育公用经费7100万元,学校维修资金1763万元,贫困生生活补助1280万元,教师工资总额19857万元(包括医保、抚恤等)。

2、学校“普九”债务得到化解。20**年时,全县教育负债总额为12626万元,其中已锁定的“普九”债务为7419万元,除掉已偿还的1568万元后,实有“普九”债务5851万元。“普九”债务已由中央、省政府出资于20**年12月底以前全部偿还。学校甩掉了债务包袱,轻装上阵,可以一心抓教学谋发展了。

3、管理体制基本理顺。税费改革时,撤销了乡镇教育组,同时明确“以县为主”的方针,这种改革虽然减少了支出,但却造成了乡村教育县里管不了,乡里无人管的“边缘化”状态。到20**年,县政府同意乡镇教育管理机构确定4—6人,并挂靠到乡镇中心学校,每年安排10万元公用经费,基本解决了乡镇教育管理的具体问题。

4、学校布局正在优化。20**年,我县有公办初中67所,小学611所(其中完小542所,教学点69所)。学校过度分散,办学成本高,效率差。从20**年起,撤销了全部村小,利用乡镇办中心小学和联村小学,建立了134所中心小学,过去效益差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同时农村初中一律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今年将秋季减少到37所。学校布局调整的不断优化将降低办学成本,为新一轮教育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充分利用国家投资、社会捐资等各种资金加强学校基本建设。从20**年起开展危房改造和初中增容,加强现有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全县涌现出一批如芦陵中学、新沟中学、朱河中学、赤卫中学、廖池中学、长江中学等花园式学校,这些学校成为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6、职业教育实现新飞跃。我县过去的教育结构单一。20**年,我县成立了建设科技学校,实现了职业教育零的突破。20**年,我们与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联合组建监利县职教中心,当年招生2000人,并且当年由省教育厅验收,被评为“湖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实现了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7、质量目标管理成为常规机制。20**年8月13日,县委常委专题会议提出中小学要突出抓好教学质量,并实行质量目标管理。根据县委常委会议精神,教育局制定了《监利县高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监利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和《监利县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案》,较好地处理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有效促进了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自220**起,县政府每年拿出170万元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结帐兑现,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各50万,特别奖励基金组20万,开创了县政府对学校教学质量奖励的先河。同时严肃考纪考风,在全市中考实行分散考试的情况下率先实行集中统考,高考和中考投入巨资实行手机信号屏蔽,为我县中小学创造了良好的考风、学风和教风。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也开创了新途径。“关爱空巢学生工程”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感恩教育”也在全省得到推崇。

8、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从20**年起,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确保了新课程和新课标在全县各个学校贯彻落实。同时,深化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及时终止了不适应我县农村教育土壤的“教育券”式改革;引进了翔宇教育集团,扩大了社会力量办学,不仅建成了在全省堪称一流的现代化校园,而且也引进了新思想、新理念和新人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尽管对翔宇的引进存在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面对和解决,但我坚信,这必将对监利教育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监利一中和监利中学在校学生达8449人,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达4416人。

9、教师待遇得到提高,教师管理得到加强。20**年,我县教师工资仅仅只发了四项基本工资,年人均预算工资不到8000元,到20**上,教师工资成功实现套改,并实现了职称挂钩,人均预算提高到14000元,20**年兑现了绩效工资。自20**年起我们制定了校长考评方案,每年对校长进行一次综合考评,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2005年,我们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对教师师德进行考评,并实施教师师德档案制度,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治理学校乱收费、规范办学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校管理。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县委、县政府和荆州市教育局分别作出了《关于向全国模范教师邓从新学习的决定》,我们借此东风,在全县开展了学习邓从新的活动,将师德建设提高了一个层次。我们还把县城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定成了制度,形成了常规机制,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人了弘扬我县教师教育的成果,我们还策划出版了《监利教育从书》,已经出版的图书有:《聂利实验——监利县表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集》第一辑、第二辑;《名师风采》、《校长风采》、《监利教师书画作品集》。

从20**年以来,我县一次性解决民办教师工作异常艰难,全县教育系统做过细的工作,无数次耐心耐烦接待上访民师,化解民师群体的越级上访,在20**年开始为这批民师办理养老保险手续,较为稳妥地解决了民师问题。

10、学校安全管理形成体系。县教育局成立了安全管理委员会,各中小学都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安全保卫主任,制定了安全应急预案,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领导责任。每年,组织开展“百校行”、“交通、消防安全进校园”、专项整治接送学生车船等活动,确保了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1、教育投入依然不足。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虽然大大增加,但也仅仅只是满足学校的日常运转和基本需求,学校的发展还需要建立新的机制。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改善教学手段,增加实验设备,美化校园环境等还需大量的资金。随着人口变化和迁徙的加剧,城镇建设特别是县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现有学校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建设新学校,老百姓对新的现代化学校和优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这种学校建设资金的筹集尚无明确的来源。

2、教师待遇有待提高,管理还需加强。

①教师住房困难。全县现有公办教职工11677人,其中有住房的仅有7215人,人均住房面积为平方米,无住房教师达4462人。20**年5月,我们对县城城区教师进行了调查,共有2700多名教师要求解决住房难的问题。乡镇教师的住房则更是简陋寒酸,三代同堂、四世同堂的现象普遍存在。解决教师住房难已刻不容缓。

②教师队伍管理难。一方面,向县城调动的人数越来越多,愿望越来越强烈,严重影响农村学校的发展。

③偏远农村小学教学点上还有不少代课教师,达不到现代教学要求。同时也有少部分教师外出打工,长久不归,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带来影响。

3、现代化教学设施利用不够。许多学校缺乏规范的实验室、图书室、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有的学校教学设施利用率不高,少数教师对现代教学设施的掌握不熟练,严重影响了教学。

4、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当前我县乡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日益突出。全县乡村小学开设教学班级1729个,小学英语教师仅115人,许多村小无条件开设英语课。全县乡镇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师缺编也较为严重,乡镇中小学体、音、美等教师大量缺乏,影响学校开齐这些课程。

5、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很困难。1997年我县引进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共同创办了监利县职教中心,但由于在招生管理上,在家长观念上和学校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对比其他地方仍然较慢。另外,民办学校发展的环境还需要优化,特别是翔宇教育集团在一中的托管中还有很多矛盾要处理好,否则将会出现在反复。

6、农村高中步履维艰。我县农村高中有汪桥中学、大垸中学、龚场中学、柘木中学等,由于高中学校实行按分数招收择校生,这类学校只能招到低分而又难以交择校费的学生。而高中属非义务教育,财政对高中的投入只限于每个教师每年一万元工资,因而这类学校难以保证教师工资的发放和学校的运转。

6、校园环境需要整治。一是少数学校仍然存在乱收费现象。二是学校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特别是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三是部分学校周边环境不好,甚至经常遭到当地“狠人”的敲诈。

三、今后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

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县委扩大会议确立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工作,构建监利教育新的格局。

1、认真贯彻教育方针。要以开展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进一步谋划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要把重点放在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还包括: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的均衡发展;县城区域风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在高中教育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今后全县教育工作都要围绕均衡发展的重点来做工作。

2、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全县初中规划早已经明确为37所,初中主要设在乡镇所在地,有些大的乡镇和偏远地区初中适当保留。小学在20**年已经撤销了全部村小,集中建设好134所中心小学,提高中心小学的办学水平,改变过去乡镇教育组管村小为中心小学管村小的格局,把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抓上来。全县小学生约9万人,其中在村一级的学生约占一半,过去县教研室因为面太大,无能力评估,现在改为中心小学管理以后,把村小学生的评估纳入到中心小学来,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农村高中虽然不是义务教育,但办好高中,却对义务教育起着拉动作用,县委提出了高中应该向县城集中,但在目前全县初中毕业生超过1万人的情况下还不能撤除农村高中。因此,农村高中的问题不能忽视,财政可先将农村高中教师工资全额纳入预算,学校公用经费由学校从学费中解决。

3、进一步优化县城城区学校布局。一是小学,县实验小学、师范附小、新华小学以及红城小学,面积太小,与国家规定小学生占地面积要求差距太大,目前这些学校严重超量招生,应该减少招生,杜绝超级大班。同时,城区发展较快,人口增加,农村学生到县城上学人数在大幅度增加,玉沙小学这些年坚持每班60人的规模也开始突破。因此,在城北建一所规范化小学非常迫切。要把治理城区小学的超级大班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做。因为超级大班不仅影响教学效率,更严重的是影响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其次是初中,可以考虑将贺龙广场划给玉沙中学,前进中学与玉沙中学合并,加强玉沙中学的建设。前进中学校园可改为幼儿园或者划归实验小学。第三是县城目前尚无一所规范化幼儿园。县政府可拿出三到五十亩土地引资建一所现代化幼儿园。

4、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近些年各学校教学需要的教室基本已经满足,目前要充分利用国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下拨的各类专项经费,加强学校教辅用房的建设,包括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生活类用房。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和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各类设施的配套建设。要加强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现有教育资源。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学校环境,把学校办成真真的读书育人的场所。应该说,最近几年,除了城市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发展费以外,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还是到位的。

5、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学质量目标管理。从20**年开始,财政每年拿出170万元进行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兑现结账,这在过去是没有的,要长期坚持下去。要根据已经制定好的三个考评方案认真进行管理和考评。这种考评结账方法在荆州市范围内都还没有实行。要对考评方案进行认真的修改和完善,充实素质教育内容,减少考试次数和改进考试方法。要借质量目标管理这个途径,切实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要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确保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6、切实加强职业教育的管理。我县职业教育还刚刚起步,应该倍加呵护。县职教中心是龙头,先要解决好你的我的问题。现在有不少议论,认为职教中心不是我们的学校,我们过去就管多了。这其实是没有认识到,这个学校是为我们自己县在培养人才。其次是要加强宣传,解决老百姓在小孩是上高中还是上职中的顾虑。第三是学校在招生上要灵活,组织中职生参加高职高专全国统考。同时限制普通通高中招生规模,引导初中毕业生向职业中学分流。特别是朱河中学、新沟中学和实验高中三所学校的招生规模要缩小,促进这三所学校班额控制在45人以内。全县各高中学校包括监利一中和监利中学要把控制班额规模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突破口。目前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争生源是中职教育发展的最大阻碍。政府应该对高中增加投入,至少是高中教师的工资应该全额兑现,不让高中为了保工资而去争生源,这样才能限制高中的招生。第四加强职业学校内部管理,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信心,确保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现在中职在逐渐走向全部免费,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7、切实解决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当前教师住房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温总理说:“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解决了教师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教育的问题。目前县委县政府已经在着手考虑教师住房问题。我在这里只提出一点建议。对农村教师,允许集资建房,政府出地,学校适当补贴。县城目前有2000多名教师无住房或住房面积太小。现在不允许集资建房这条规定也许并不切实际。目前县级财政无力列支教师住房公积金,只能由政府进行补贴。但如果要教师师这么大的群体去购买商品房,不说教师买不起,就是买得起,财政的补贴也是给了房地产商。因为房产商会在教师群体购房时涨价!解决教师住房最好的办法,是政府划拨(或低价)拿出一块地,由教育和财政联合成立投资(开发)公司,按城市规划要求统一建设,按成本价卖给教师。

8、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校园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行政的心病。要切实落实安全一作责任,校长负总责。要充分发挥安全保卫主任的作用,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对各学校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要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保护自己,珍惜生命。学校各项工作都要绷紧安全弦。对学校房舍、食堂、电线电路、楼梯栏杆、清洁卫生、放心超市,放学乘车等等要面而俱到。要做好安全管理预案,严防突发事件。同时对不合格的幼儿园,要进行全面整改,整改不到位的限期关闭。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35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