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省直机关开展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例整理3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23076

【参考材料】以下精品资料“2024年省直机关开展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例整理3篇”由阿拉网友分享发布,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2024年省直机关开展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汇编1

2024年市级机关党的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机关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聚焦精塑“紫薇花开”机关党建篇章、激发“四化”同步机关党建动能、聚力“多作贡献”机关党建支撑三大任务,实施四项行动,以干部敢为推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一、实施思想引领行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把党的XX大报告和党章作为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全覆盖,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密切联系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宣传宣讲、研究阐释,切实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XX大精神上来。

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永葆市级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鲜明本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机关党组织定政策、做决策、抓落实前首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对标“三个表率”,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严从实抓好巡视巡察问题整改落实。强化政治监督,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恪守“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为主线,深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推动机关党员干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总结以往主题教育务实举措和经验做法,将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力戒“空对空”“两张皮”等问题,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分层分类抓好学习教育。发挥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举办中心组学习秘书专题培训,推进巡学旁听全覆盖,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创建活动。实施“青年干部理论学习攀登”计划,在市级机关普遍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分片开展联学联建活动。深化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打造诚信机关、志愿机关、书香机关。

抓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全面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三链三化”意识形态管理工程。把握重大时间节点,科学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积极稳妥处置风险隐患。落实主管主办责任,加强对部门单位所属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风险防控。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适时组织专题培训,增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和舆论斗争能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实施强基提能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落实“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基层党建“紫薇花开”强基固本工程,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建好党建阵地,提升阵地功能。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抓细抓实党支部和党员积分管理、评星定级,深入开展党支部分类达标定级。优化机关党建片区“四联共建”,以“一支部一品牌”建设为牵引,培树一批示范支部,打造一批党建阵地,创新一批工作案例。

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突出忠诚、担当、能力三个核心,抓好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实施发展党员“浚源”工程,突出政治标准,建立重点培育对象信息库,注重从市级机关各领域代表性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中发展党员,持续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提优党员队伍结构。突出主题谋划,创建活动载体,让党员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具实效。落实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建设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突出培强、培优、关爱三个关键,抓好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严格党务干部配备,优化队伍结构。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切实练就做好党建工作的宽肩膀、硬本领。加强和改进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分层分类开展机关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培训,做到培训全覆盖。

提质党建引领统战群团共建工作。坚持以党建促统战,牢牢把握团结奋斗时代主题,立足机关职能特点和工作特色,统筹做好统战、群团等工作,推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社会阶层人士思想政治引领。推进群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组织参评五一劳动奖、三八红旗手(集体)等,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活动。

打造智慧党建。以提升机关党建数字化水平为目标,主动融入全市党建数字化建设系统,建设“机关智慧党建”数字化平台,运行机关党建工作即时管理、考核评价等应用场景,实现数字信息技术与机关党建工作的融合与优化,让数字化成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鲜明标识和内在要求。

严密机关党建制度体系。深入贯彻、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制度,提高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围绕履行专责机构职责、党建工作督查、考核评价,以及落实好政策保障等方面,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机制。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研究,围绕党的XX大报告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积极探索机关党建新思路新办法新载体,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三、实施党建融领行动,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增添机关党建动能

打造机关党建融领“四化”先锋。落实“把支部建进小区”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双联双促”,着力构建精准承接、高效落实的机关在职党员“接单”服务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成效。构建“党建牵引多维联动”机制,打造“高质量发展先锋服务队”,开展“百支联百企携手攀新高”活动,通过部门融进、力量融入,推动机关党组织把战斗堡垒建到“链”上,让先锋力量扑在“点”上,用“党建链”串起“创新链”“产业链”。

实施党建项目“托举工程”。坚持以精塑项目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党建项目化、项目精准化、推进责任化。以深化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为牵引,加强指导督促,高质量推动实施机关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打造一批跨单位、跨领域、跨条块的深度融合项目。组织动员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主动到发展主战场选“党建课题”、到攻坚最前沿抓“党建项目”,重点围绕“党建+产业链”“党建+基层治理”等,培育“党建+”创新项目。发挥理论指导实践作用,开展机关党建服务宿迁现代化建设课题研究。

深化党建资源下沉机制。坚持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组织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一线争先创优。加强部门联动,整合党建资源,推动机关党建资源力量向一线汇聚、问题到一线破解、工作在一线落实。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深化拓展省级机关党组织、省级机关文明单位与宿迁企业、村(社区)等结对共建成效。

深化创新打造党建活力之源。把创新思维贯穿机关党的建设始终,对标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树立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更好激发机关党建新动能。在基础工作强规范、重点工作谋突破、特色工作创品牌等上用劲发力,对行之有效的创新做法及时总结提升推广。重点围绕机关党建如何发挥引领作用“把方向、谋大局”,发挥推动作用落实重大战略部署,发挥保障作用提升党员干部精气神,发挥攻坚作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谋创新求突破,充分彰显“第一动力”。

四、实施“四敢”护航行动,激励机关党员干部担当敢为

激励机关党员干部敢为善为。推动党员干部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使命担当,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围绕“严管厚爱促敢为、减负赋能促敢闯、亲清有为促敢干、为民惠民促敢首创”,开展“四敢四拼”实绩晾晒,组织“优作风促四敢”宣传引导,选树护航“四敢”先进典型,进一步弘扬“三真三实”作风,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改进调研方式,办好为民实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不断完善作风建设体系。集成作风建设办法举措,统筹推进作风建设。狠抓正面引导和负面纠治,依托作风督导员、监督员、联络员三支队伍,开展靶向督查、专项督查、联合督查、常态督查四类督查,发挥“两单一袋”、“小切口”项目整治、“亚健康”问题监测、“啄木鸟”行动、模块化管理考评等制度机制最大张力,推动作风问题查改落实,凝聚护航“四敢”行动合力。

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加强日常监督,紧盯贯彻党中央及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不担当、不用力、不作为等问题,深挖根源、精准纠治。坚持开门抓作风,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整改,不断提高机关效能。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有力发挥监督执纪问责作用。加强机关纪委建设,强化机关纪委职能。做细做实日常监督,综合运用谈心谈话、走访调研、约谈提醒、督查检查、列席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处置问题线索等方法,主动发现问题,推动监督下沉。扎实做好案件审理和评查工作,切实发挥审核把关、监督制约、执纪平衡作用,巩固市级机关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认真履行统一领导责任。市委市级机关工委认真履行统一领导市级机关各部门单位党的工作、指导督促党组(党委)履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职责。加强对市级机关党建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优化党建工作片区等工作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加强对党组(党委)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等监督督查力度。优化机关党建和机关作风考评体系,强化考评结果运用。

严格落实党组(党委)抓党建主体责任。党组(党委)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内至少听取2次机关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党组(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年内按要求开展1次机关党建专题调研,发现问题、抓好整改。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对分管领域党建工作指导。制定党组(党委)落实机关党建工作年度具体措施,指导支持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开展工作,加强力量配备,强化基础保障。

2024年省直机关开展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汇编2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关键之年。省直机关党的建设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为主线,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以模范机关、清廉机关建设为抓手,以创新活动为牵引,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扎实推进“机关党建促先行”成势见效,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强保证。

一、突出政治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1.深化政治机关建设。持续加强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聚焦落实党的XX大战略部署,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认真解决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问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机关落地见效。严格执行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丰富主题党日形式内容,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提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质量。

2.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采取中心组领学、培训深学、支部研学、基地践学等方式,用好学习强国、干部在线等学习平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紧扣重点任务,细化推进措施,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抓好“四史”宣传教育,用好荆楚红色资源,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3.做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认真落实《湖北省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办法(试行)》,围绕“五个聚焦”重点内容,突出“关键少数”,细化研判标准,完善工作流程,着力构建分析研判、问题整改、纠偏正向的闭环机制。将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与民主生活会、述责述廉有机衔接,加强沟通协调、调研督导,对敷衍应付、推进不力的及时约谈提醒、督促整改。

4.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管理部门所属刊物、网站、新媒体等意识形态阵地,做好预见预警、分析研判、舆论引导,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深化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做好2020—2022年度湖北省文明单位考核推荐工作。

二、大抓强基固本,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5.实施机关党建“质量提升年攻坚行动”。优化基层组织体系,严格规范换届工作,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评选表彰第五届省直机关“红旗党支部”,推进“支部评级、党员评星”,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大新兴领域党建攻坚力度,召开省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会,深化省级社会组织示范型党组织创建,探索省级社会组织党建联盟试点。加强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做实机关党建协作区,每个协作区全年至少开展1次联动共建、资源共享、品牌共树活动。

6.建强党务干部队伍。选优配强机关专兼职党务干部,分层分类举办示范培训、专题培训,积极落实定期轮训、任职培训制度,锻造“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推进机关党务干部与行政、业务干部的双向交流,保持党务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加强工委党校省直机关基层骨干培训基地、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基地、党建研究智库建设,发挥好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

7.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政治审查,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加强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推进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拓点扩面、规范管理,组织党员到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活动。深化党员干部身心健康工程和关爱帮扶行动,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党员工作。

三、激励担当作为,深化拓展“机关党建促先行”

8.聚智赋能先行区建设。坚持讲政治看忠诚、讲作风看担当、讲发展看成效,组织“我为先行区建设献一策”大讨论、党员干部技能大比武、“机关党建促先行”优秀项目大评选,带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建功先行区。加强党员干部多元化培养、多岗位锻炼,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服务群众标兵等创建活动,推动先行区建设在机关的具体化、项目化落实。适时举办“机关党建促先行理论研讨会”和“长江经济带党建工作协作交流会”。

9.促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增强全局意识,强化系统观念,用好统筹方法,找准服务中心大局的切入点、突破口,一体推进大党建、大融合、大发展。建立健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的运行机制,把党建和业务融合成效作为评先表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形成党建、业务“一盘棋”。

10.群团联动激发活力。坚持党建带群建,健全群团组织联席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振精气神、勇担新使命。加强机关工会建设,持续打造“春送政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品牌,丰富职工疗休养、全民健身、爱心助农等活动。广泛开展“学习XX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持续推进“青年读书会”、青年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化“巾帼建功”“爱心妈妈”“最美家庭”活动。做好机关统战工作。

四、务实为民服务,持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11.全面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用好共同缔造试点成果,健全完善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机制,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优化“以奖代补”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激发参与热情,办好实事项目,确保群众受益。

12.做好党员下沉社区工作。常态化推进省直单位对口联系社区,组织机关党员就近下沉社区,健全“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党员)接单”机制,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党员个人专长,认真办实事、解难题。按照“乙类乙管”要求,做好机关疫情防控工作。

13.助力乡村振兴。落实“联县驻村”工作机制,履行驻村帮扶责任,通过政策宣讲、产业扶持、资源下乡、结对共建等方式,推动学习联抓、组织联建、队伍联育、资源联动、乡村联治。加强与驻村帮扶点、结对帮扶社会组织沟通衔接,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推动省直驻村帮扶点党建工作交流。

五、强化清风护航,纵深推进清廉机关建设

14.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头整治文件多、会议多和“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防止反弹回潮、隐形变异、疲劳厌战。对拈轻怕重、推诿卸责、不思进取等“躺平”“佛系”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15.深入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硬措施,采取政策解读、主题党日、自查自纠、谈话提醒、签订承诺书等方式,查问题、正作风、强队伍,与推动过“紧日子”、厉行勤俭节约相结合,促进标本兼治、长效常治。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廉政提醒,严肃查处以电子红包、快递物流方式“隔空送礼”等问题。

16.开展“清廉机关·护航行”主题系列活动。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家庭家教家风同发力、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遴选清廉机关建设工作法和指导案例,推动抓在日常、融入经常。开展“清廉窗口”创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第24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举办省直机关第九届“清风颂”廉政书画展。针对机关年轻干部特点,开办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廉政课堂。培育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机关文化,选树一批特色鲜明的廉洁文化品牌。

17.严格监督执纪。精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及时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紧盯重点岗位、关键环节、重要节点,动态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查补漏洞、强化监管。做好被问责、受处理处分党员的教育帮带、回访教育等工作。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加强省直部门机关纪委建设的意见》,更好发挥机关纪委职能作用。

六、狠抓责任落实,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18.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实施清单管理,开展“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持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专项督查、党建巡察相结合,对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机关党建重点工作和重要制度情况进行督查,对贯彻落实不力的约谈问责。深化对市州工委工作联系指导,加强联动协调,促进共同提高。

19.强化示范引领。选树先进典型,依托主流媒体大力宣传,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开展“党组(党委)书记话机关党建”访谈,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鲜明导向。设立“机关党委党建创新榜”,在湖北机关党建刊物、网站打榜展示。巩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清廉机关建设联系点,打造示范点。

20.注重调查研究。把准时代脉搏,紧贴党员需求,深入研究机关党建理论和实践重难点问题,形成一批务实管用的研究成果。加强成果转化运用,促进机关党建工作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创新。

2024年省直机关开展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汇编3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主线,积极践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大力推进教育质量攻坚年、干部素质提升年、体教融合推进年“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育体系,为打造“三区两地”、建设“五个湘西”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二、总体目标

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关键之年,全州教体系统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守住底线,为加快推进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立柱架梁。质量目标: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2%、普惠率达9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义务教育巩固率达%,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中职学校在校生年巩固率达95%,义务教育阶段“五类”学生入学率达100%;高考本科上线率达48%。发展目标:完成30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提质建设;加快推进中职学校达标工程,办学条件达标率80%以上;实施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学历提升工程,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57%;培养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400人。建设全民健身站(点)30个,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100场次,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00人,体育彩票销售6000万元以上,国民体质健康率达91%,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50%。改革目标: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覆盖率达95%,建设100个基层党建示范点;州县校三级教育科研机构配备率达100%,中心完小以上教育科研普及达标率达90%;印发义务教育16个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26个各学段质量攻坚指导意见。深化体教融合改革,争创全国体教融合示范区。

三、重点工作

(一)强化政治建设,加强党对教体工作的全面领导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定不移以党建高质量引领教体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党建“1+1”系列活动,确保教体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全面深化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进一步优化设置、理顺关系、配强班子、壮大队伍,重点补齐农村学校、民办学校、体育协会等党建短板。健全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机制,发挥关工委和“五老”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做好新形势下统一战线、民族团结、工会、妇委会、老干、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压实校园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对教辅教材、讲堂论坛、课外读物等进学校的审批管理。加强网络舆情管控,优化舆情监测、研判、报告、处置等机制,密切关注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网络舆情隐患。加强应急处突能力建设,出现舆情访情第一时间畅通舆情,第一时间做出判断,第一时间正面回应,第一时间引导舆论。严格实行“三审制”,办好管好校刊校报、网站、公众号、简报快讯等宣传平台。召开全州教体宣传工作会议,建设一支好队伍、评选一批好新闻、表彰一批先进、构建一套好机制。

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正风肃纪反腐,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进清廉教体建设积厚成势。压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五小”问题,做好巡查整改“后半篇文章”。

(二)全力提升质量,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行动。筑牢“‘一体两翼’攻坚体系,构建三位一体、三全育人格局,锻造‘四有’好教师,培养‘五育并举’好学生,锁定六大主攻目标,突出七个板块,实施八个攻坚工程,遵循‘九个坚持’,厘清十个辩证关系”的攻坚路径和“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攻坚目标,系统化谋划,项目化推进,持续破解教学常规、队伍建设、教育评价、编制管理、教育布局、教师减负等六大方面短板弱项。加强与中国教科院的深度合作,推进“未来学校”试点建设。发挥教育科研“第一生产力”作用,常态化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广泛开展教学比武、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

认真组织参加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作为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成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中心,建立常态化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认真分析研判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各项结果,注重成果转化运用。认真组织全州四年级、八年级学生参加德育、科学、劳动三门学科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并将监测结果作为有关评价考核、评优评先、项目申报的重要参考。

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进“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计划,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资源,推进农村幼儿园提质,优化县域普惠性资源布局。抓好公办幼儿园独立法人登记工作,推进学前教育质量攻坚行动,推行《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规范保育教育行为,建立完善“正面清单”,治理“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课程标准建设,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探索“双减”背景下教学常规管理的教学视导,完善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机制。巩固消除“大班额”成果,推进“大校额”消除计划。推行集团化、联盟校和学区制办学模式,不断缩小区域、城乡间、校际间、学段间的差距。

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推进县域高中设施标准化建设,实施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充分挖掘和利用属地教育资源提升县域高中质量。建立健全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规范跨区域招生工作,完善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发展指导。支持县域高中特色发展,扩大特色高中办学自主权,整体提升高中办学水平。推进县域高中托管帮扶工程,指导龙山县高级中学、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与XX大学、中山大学的帮扶衔接。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职教改革发展高地建设。坚持就业和升学并重,推进普职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普职融通,促进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办好综合性高中。统筹推进中职学校专业优化、公共课普测、质量检测等工作,公共课普测合格率达省平均水平。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促进教师队伍提质培优,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5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30%以上。

促进特殊教育提质发展。深入推进特殊教育优化布局、融合发展,加强普特融合学校建设,实现县市全覆盖。压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接受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责任,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就近就便优先入学,提高三类残疾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提高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水平。依托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开展学前特殊教育,依托湘西职院建设特教部(班),依托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资源中心,承担随班就读任务的普通学校建设残疾学生资源教室。

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健全民办学校资金监管机制,规范民办学校变更流程,优化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做好民办学校决策机构成员集中备案。抓实民办义务教育常态化规范管理,巩固公办义务教育学位成果。落实民办学校财务预决算报备制度,开展政策法规培训,引导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支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实质性融入吉首大学,推进湘西开放大学构建完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湘西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双高”院校,支持吉首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

(三)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推动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构筑“三全育人”体系,达到以文化人、思政育人的效果。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以及教育基地、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育人作用,深化拓展思政“大课堂”。推进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带头上思政课工作制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定不移破“五唯”、举“五育”。突出德育实效,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强化体育锻炼,保障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增强美育熏陶,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加强劳动教育,实现学校劳动基地全覆盖,帮助孩子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彰显劳动育人价值。科学规划中小学研学教育资源,遴选建设一批学校劳动实践示范基地。严格落实体育、美育、心理健康、劳动等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优化专业教师配备,强化艺体学科监测监管。举办第二十届全州独唱独舞独奏比赛、第八届全州建制班合唱比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阅读工程,倡导教体系统干部职工和师生将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公共交流语言,推动全州普通话普及率达80%以上。

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持续加强“五项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作业管理水平、课后服务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实现校内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家长经济负担和焦虑情绪。抓好校外培训管理机构建设,实行独立办公,充实社会监督员、执法队伍、教研员队伍力量。加强校外培训常态化监管和专项执法,严防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

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把家长学校办成学生的家、家长的家、大家的家。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实落地,发挥学校指导作用,坐实家长主体责任,陪伴孩子共同成长。推进家访机制常态化,重点关注留守、单亲儿童,加强沟通交流、协同教育,提升家长主体责任意识,形成学校、老师、家长育人共识、合力和机制。畅通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渠道,不放弃一个学生,不耽误一个家庭。

(四)坚持正向激励,激发队伍建设内生活力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干部教师队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和“四有好老师”标准,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干部教师队伍。采取下派挂职、跟班学习、轮岗交流等方式,将行管干部培养成爱教育、懂管理、强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推进“双带头”“双培养”“青蓝工程”等发展项目,实施“1358+”培优工程,让成长激励和价值追求贯穿教师从教生涯。健全教研员准入、退出、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采取落实新课标教学比武等方式,将勤学习、善钻研、敢创新的教学能手吸纳到教研员队伍中来。抓住关键少数,采取举办新任校长任职资格认定、卓越校长培训、校长职级制、名校长工作室、优秀校长评选等方式,建强校长队伍。

构建教师高质量发展体系。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解决实际问题之风,有效解决干部教师队伍知识恐慌、能力恐慌、本领恐慌的危机意识。探索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教师教育体系,优化教师入口端。整合国培、省培及各类研修培训资源,接续举办教师封闭式全员集中培训,覆盖面达100%,开展全州校长轮训,选派20名校长跨县市交流任职,遴选行政管理人员和名优校长各50名举办高端培训班。积极推进教师“减负”立法工作,州和县市教育部门成立减轻教师负担办公室,设立学校“开放周”,统筹、协调、审批各类检查活动进校园事项。开展第39个教师节表彰活动,加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力度,表彰在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行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持续提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绩效管理,核定教师每周课时标准。健全完善教育培训、交流激励、教育科研成果奖励、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制度,提升广大教师主动发展的内驱力。发挥教育督导的督政职能,督促县市全面启动“县管校聘”工作,探索教师编制资源动态管理机制,推进教师合理有序流动。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聪明才干和互联网思维。印发《全州教体系统人才管理办法》,加强人才自主培养,创设“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环境,让各类教育人才施展抱负、成就梦想。召开全州教体系统人才工作会议,将人才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驰而不息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和首要任务,建立中小学教师正、负面清单,对师德失范“零容忍”,实行评优评先、职称晋级、年度考核等“一票否决”制。深入宣传“人民教育家”、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等先进事迹,组织先进事迹宣讲、师德专题报告、交流座谈等活动,激励广大教师见贤思齐。举办大型思想政治教育、警示教育和师德标兵巡回演讲3场次以上。

(五)聚焦协同育人,深入推进体教融合

擦亮体教融合名片。以创建全国体教融合示范区为目标,全面恢复业余体校,融汇“打造品牌,让群众体育活起来;彰显优势,让竞技体育强起来;擦亮名片,让体教融合亮起来;做强产业,让体育经济兴起来;培养人才,让体育水平高起来”的发展思路,深化“三互派”“五融合”“六进校园”等融合举措,构建州有龙头、县有领头、校有拳头的发展格局,打造体教融合“湘西模式”。用活“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特色大课间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因校制宜开发“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项目,组建学校体育代表队。将学校体育工作划归青少年体育和竞赛训练科(股)室管理,实现青少年体育一揽子规划、一盘棋推进。

打造竞技体育王牌。推进“四强”“四名”工程,做强举重、攀岩、体操、摔跤、拳击、柔道等优势传统体育项目,打造“举重之乡”“攀岩之州”“体操之城”。完善家校社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联动机制,申报省级、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提升竞技体育科学训练水平。统筹赛事备训机制,做好承办第十三届全国民运会筹备工作,备战第十二届全国民运会、第十届省民运会(第二阶段)、第五届省中学生运动会、省青少年锦标赛等赛事,举办湘西州第十八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规划实施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整合场馆资源,推动学校体育场馆有序向社会开放。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组织各类单项体育协会“五进”活动,选派名教练员、名运动员、体育指导员进校园开展专业授课和训练。组织各类全民健身赛事100场以上。举办“红色百年·神秘湘西”百里万人越野徒步接力赛、全州社区趣味体育运动会、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挑战日活动等系列群体赛事活动。

推进“体育+”融合发展。建立完善体育市场监管体系,积极引进体育产业项目投资,发展体育制造业,打造产业链条。依托湘西州生态资源优势,规划储备潇湘健身步道、体育公园、智慧健身房、户外营地等项目建设。推进“体育+”新业态建设,举办或承办全国、国际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全域旅游高度融合。拓展体育彩票销售网点建设。申报体育旅游示范城市,打造体育旅游目的地。

完善体育发展机制。建立健全州县市党委政府定期研究体育工作机制,推动体育强州建设。推进州人民政府与省体育局省州共建体育强州战略合作。健全完善教练员培训、考核、训练、补助及职称评定等保障制度。完善体育人才名录库建设,健全退役教练员准入机制,设置“育苗奖”。制定出台职称申报向体育教师倾斜、免费师范生增加体育类比例、提高中考体育分值等倾斜政策。规范赛事审批制度,加强对体育场馆和赛事安全管理。召开全州体育工作会议和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表彰大会。

(六)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厘清教体领域行政执法程序。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全面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法治副校长每年在任职学校上法治课不少于4课时。完成学法考法任务,组织好“青少年法治宣传周”和第八届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等系列教育活动。

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教育督导“长牙齿”功能,建立健全长常态化的督导机制,强化督导通报和问责制度。开展2022年度县市人民政府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将县管校聘和教育科研作为督政重点内容。做好省对县市“两项督导评价”实地考核。指导9所普通高中接受省教育督导评估实地考核,开展新一轮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配齐配优督学队伍,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实现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五全五办五公开”,推进窗口办、网上办、自助办、一次办、就近办、预约办、帮代办等审批服务方式,推进湘易办、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事项的网上可办率和手机可办率达95%。开展多元化审批服务,形成教体政务办事公开和政务服务多元化办事格局。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教育数字转型与智能升级,完善在线教学平台。推进智慧平安校园建设,提高校园安全防护数字化水平。深化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扩大“双师”课堂覆盖范围,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普及网络学习空间。

(七)强化底线思维,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39.持续推进“三园”创建。创建升级平安校园。充分发挥学安委、校车办职能,完善协调联席制度,组织开展全州教体系统平安建设和安全生产考评,深入开展消防、防溺水、防性侵、防欺凌、防暴力伤害、禁毒和交通安全等专项教育和整治行动;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2次以上;巩固中小学幼儿园安防建设“四个百分之百”成效,督促县市落实学校安保经费;抓好教育领域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规范校车管理,确保交通安全;推进校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安全工作深度融合。创建升级文明校园。对标文明校园创建标准,建好活动场所、宣传载体、实践基地等基础设施;持续开展“无烟校园”、文明公约、爱国卫生运动等系列行动;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在行动”主题活动,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日、纪念日等组织道德讲堂,举办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遴选州级文明校园100所。创建升级清廉校园。坚持“七个突出”深入推进清廉机关、清廉学校建设,将清廉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和重要内容,全年专题研究部署清廉建设工作4次以上;加强基建、招生、人事招聘、招标采购、科研经费使用等重点领域监督管理,推动纪检监察监督关口前移;开展清廉文化进机关、进学校系列活动,推荐创建州级清廉教育文化基地2个、州级清廉学校单元建设样板校8个、省级清廉学校示范校2个。

30.强化校园卫生健康管理。科学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结核病筛查、中小学生近视筛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测,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托校园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对学生心理问题及早发现、疏导,增强学生受挫抗压、适应环境能力。

31.保障国家考试安全公平。持续推广运用高考组考“八个到位”经验作法,规范各类国家考试。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打击有组织高科技作弊和替考等违法犯罪行为、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32.规范学校后勤管理。健全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格采购程序、质量、价格等事项的监管。推进学校智慧食堂信息化管理,常态化开展春秋季校园食堂食品安全检查。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保障农村学生营养质量。规范校园超市(小卖部)管理。

(八)优化教育供给,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座

33.推进民生项目建设。加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计划投入亿元完成30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提质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实施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提质、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教育强国工程、徐特立项目校、义教薄改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

34.强化教育经费保障。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守住保障底线,确保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完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教育投入优先向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倾斜,优先向保障教师福利待遇倾斜,优先向薄弱学校功能改造倾斜。认真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着力纠治教育乱收费行为。规范教育基金管理,拓展基金募集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5.深入推进教育振兴乡村。实施重点高校面向农村招生专项计划,统筹协调三大专项,增加农村考上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人数。推进乡村教师、基层医卫、农技特岗等基层专业人才定向培养项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职业教育“订单”人才,培养一批发展所需、企业所急、基层所盼的“能工巧匠”和适用性人才。加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帮扶机制,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等毕业生重点群体,实行“一人一策”分类帮扶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

36.精准做好学生资助。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加强同乡村振兴、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沟通,研究完善资助范围、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应助尽助。

37.加强机关事务管理。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等内控制度,打造效能务实机关。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加强后勤保障,盘活国有资产,规范政府采购、来访接待、公务用车等管理。做好乡村振兴、建议提案办理、政务公开、信息报送、教体年鉴、机要保密、信访维稳、美丽湘西等工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423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