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九年级历史教案人教版电子书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4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九年级历史教案人教版电子书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九年级历史教案人教版电子书【第一篇】
1.知识目标: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本原始积累,与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残酷的殖民掠夺密切相关,西方殖民者进行的“三角贸易”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是最有力的证明。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西方殖民者进行奴隶“三角贸易”和对印度进行残酷殖民掠夺的原因,初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给西方国家和亚非拉国家带来的不同后果,一方面认识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性,初步学会辨证地看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教学难点:“三角贸易”、英国对印度殖民掠夺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温故互查:
1.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什么?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影响。
4.简述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以及影响。
二、设问导读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背景:新航路开辟以后,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2.三角贸易的路线:
3.三角贸易的影响:“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却大发横财,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很多人发财后,回到欧洲,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 17 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2.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扩张:
(1)殖民机构:_东印度公司_ ;
(2) 殖民头目:_克莱武__ 率军队抢占了孟加拉 ,把当地洗劫一空。
3.影响:英国人利用抢来的这些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同时,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进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三、合作探究:
简述“三角贸易”的过程,分析“三角贸易”给欧洲、非洲、美洲带来的影响。
(充满血腥气味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近代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前后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方殖民者凭借经济和军事的优势,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殖民征服。西方国家在殖民活动中获取了巨大利益,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亚非拉地区遭受侵略和奴役,民族灾难深重,人民不断抗争。与此同时,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亚非拉各国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2、“三角贸易”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什么作用?
(“三角贸易”为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自我检测:
1.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 a )
a.西班牙 葡萄牙 b.葡萄牙 荷兰 c.西班牙 英国 d.英国 法国
2.在黑奴贸易中,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经营者的是( c )
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国d.荷兰
3.在罪恶的“三角贸易”中,连接“三角”路线,正确的是( c )
a.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美洲——非洲——欧洲——美洲
c.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d.非洲——欧洲——美洲——非洲
4.英国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是在( d )
世纪中期 世纪初期 世纪上半期 世纪后半期
世纪英国开始侵略印度的主要方式是( b )
a.赤裸裸的抢劫 b.开设东印度公司 c.成立盐和烟草垄断公司 d.鸦片贸易
五、拓展探究:
6.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课时掌控》p34第17题)
(1)图中的贸易路线被称作什么?这条贸易路线的最先和最主要的经营者分别是哪国人?
(2)在中程和归程分别运送什么商品?
(3)这种贸易对非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后小结
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资产阶级为了获得资本主义发展的充足的资金,它们通过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残酷的殖民掠夺,对亚、非、拉美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它们罪行罄竹难书。而这一过程充满了血腥味,同学们,让我们牢记这段历史,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奋斗吧。
课后习题
巩固训练:见《课时掌控》p33—p34
板书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原因1、时间
2、三角贸易路线图2、特点
3、后果3、后果与影响
九年级历史教案人教版电子书【第二篇】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
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认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了解历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创造性地改进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
通过对于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方面,包括衣、食、住、行四项内容,一是精神生活方面,包括娱乐活动和节庆活动两项内容。
从教材叙述展开的程度来看,服饰和瓦子可以视为重点内容。同时,服饰问题涉及到国内各民族间在文化上和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影响;瓦子属城市商业繁荣的问题,也可以视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阐释社会生产的进步促使人民的日常生活发生新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宋朝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进步基础。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
欣赏《清明上河图》等宋代的插图,描述画面中人物的服饰,或者通过不同的服饰分析人物的身份地位。
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宋朝服饰特点的历史变化,从王朝初年的简朴到王朝末年的奢侈,一方面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统治阶级的日渐腐朽。第二,宋代的服饰中明显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影响,朱熹说:“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这是长期以来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丰富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作用。第三,在宋朝出现的缠足陋俗,说明当时统治阶级价值观念的腐朽和妇女地位的低下,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认识这些历史现象。
2、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
导学生思考当时南北方饮食习俗的差异和少数民族对于中原地区饮食习惯的影响。
4、住:茅屋、瓦房、宅第。
展示各类住房的图片,要求学生指出宋代的民居有哪几类?各类的民居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比较城市和乡村住房的不同,便于学生认识和比较。
4、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引导学生分析在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再加以概括,使学生认识在瓦子中有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
教师最后阐述节庆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吸取传统节庆活动优秀的精华部分,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课堂小结(略)
四、作业:课后作业
九年级历史教案人教版电子书【第三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爱迪生和他的一系列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与应用等基本史实。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科学成就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树立不仅关心自我发展,还要关心社会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 重点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 难点 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的评价。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1、一分钟小游戏:
看谁说得多说得快:列举家用电器名称:
规则:
(1) 每组选一位同学为代表:每组一次只能说一种电器名称:
(2)各组轮流说:每次考虑时间不能超过1秒超时、说错、重复者淘汰。其他组继续。
2、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而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正是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出示课题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新课: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人们开始使用新能源-电.电力的应用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使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切割磁场会产生电流
二 、 “发明大王”爱迪生
?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著名发明有:留声机 、活动电影机 、第一架实用打字机……
?发明数量多: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
合作探究;
课本125页“动脑筋”:
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夜晚漆黑一片,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等等。
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那时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来照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于广泛使用。
三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交通工具的新动力:内燃机(卡尔·本茨)
(带动新能源:石油的开发)
德国的卡尔·本茨——汽车之父(1885年 汽车)
美国的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飞机
(体积小,效率高)
奔驰1号三轮汽车于1886年1月29日获汽车制造专利
这一天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车速最快为15km/h
介绍汽车的演变
学生思考
课本127页“动脑筋”
老:“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
(老人看到了汽车工业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消极影响。)
少:“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
(小孩看到了汽车工业的消极影响,但过于偏激。)
综合:他们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应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满足人类需要。
小组合作
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2010·广东东莞)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次革命是( )
a.以蒸汽为核心的革命 b.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
c.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 d.以太阳能为核心的革命
2(2010·广东).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的景象常常使我们怀念起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他是( )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3(2010·广西梧州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强调汽车尾气已成为目前各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汽车尾气主要来自(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4(2010·广东湛江)2010年中国吉利汽车集团正式收购了沃尔沃,那么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谁发明的?( )
a.瓦特 b.史蒂芬孙
c.富尔顿 d.卡尔·本茨
5(2010·新疆建设兵团)1873年,比利时工匠格拉姆参加维也纳世博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明了电动机,关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众多技术马上被产品化并投入市场。这之后,人类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原子时代
6.读右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7.在20世纪初,首次将人类飞上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人物是( )
a.卡尔·本茨 b.莱特兄弟
c.爱迪生 d.马可尼
8.右图是一款世界著名的汽车商标图案,与它最可能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卡尔·本茨 b.亨利·福特
c.莱特兄弟 d.爱迪生
9.“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
a.新航路开辟时 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板书
电力的广泛应用 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提高生产能力,扩大了活动范围
九年级历史教案人教版电子书【第四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世间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采用图片导入。
幻灯片展示光棍节,每年的11月11日,英国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因为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硝烟中放下了刺刀。
(二)活动探究、寻求真知
三站旅行:第一站----萨拉热窝
问题设计:
(1)你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2)普林西普是不是做了一件好事?
设计意图:
教师设计的目的,一是贯彻新课标让学生“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讲述将萨拉热窝事件的故事情节展示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让学生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
活动二 探究一战爆发的原因(教师出示课件投影并板书)
教师投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有关材料。
问题设计:
(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材料中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教师这样设计,一是能够培养学生从图表反映的数据得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二是通过材料的阅读培养学生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教师设计这两个问题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
正如列宁所说:“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由于矛盾的变化,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这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第二站:凡尔登
活动三 探究战争的残酷性(教师投影并板书)
教师在展示图片后引导学生思考:
(1)面对凡尔登战役的图片,你有何感想?
设计意图:
教师设计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有关战争的知识,并总结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战争都给交战双方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生通过图片与课本内容的介绍认识战争的残酷性。
教师展示新式武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一战的残酷,究其原因,是因为战争中大量的武器被发明并运用到战争中。这样做,第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更好地使学生辩证对待科学的作用。
在上一课中,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的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没有过多的介绍科技的负面影响,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使学生明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运用于军事领域,新式武器(潜艇、飞机、坦克、远程大炮等)能使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大到海洋和空中;新的交通工具和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又扩大了战争的规模。总之,科技可以给人类世界带来光明,也可以毁灭人类文明。只有科技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使人类世界有个真正美好的明天。
第三站:华盛顿
活动四 探究美国的参战(教师投影并板书)
教师设计问题如下:
(1)美国为什么在战争前期宣布中立?
(2)为什么美国选择在1917年参战?
教师设计这几个问题的目的,一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于使学生通过美国参战、俄国退出更进一步认识一战的非正义性,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活动五 探究一战的性质及影响(教师投影并板书)
设计问题:从以上材料,你可以得出一战的性质是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
教师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学生的自主分析,总结出战争性质和影响。教师出示投影材料,引导学生得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活动六 探究一战的启示
课后小结
教师小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间对殖民地进行争夺的直接产物。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民族。我们为了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做出过和正在做着大力的努力和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但并不代表中华民族惧怕战争,为了民族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之时,只能通过战争才能解决问题。回首20世纪初的那场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列强经济上的竞争和对殖民地的争夺成为战争爆发的根源,科学技术应用于战场使战争空前惨烈和异常残酷。面对着废墟中的欧洲,理性的思考和人性的善良是人类文明的希望所在!
课后习题
1.你能说出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背景吗?
2.介绍垄断资本主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情况。
3.从课本132页图中找出帝国主义侵略军事集团的名称及主要参与国
4.大战的导火线、爆发的时间、标志及扩大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场的主要分布及三条战线
6.凡尔登战场的情况,一战的规模、结果、影响
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