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四年级科学教案蚂蚁大全(最新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青岛四年级科学教案蚂蚁大全(最新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青岛四年级科学教案蚂蚁大全【第一篇】
平乐乡学校潘少荣)课题第3单元声音。
1辨听声音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初步建立“音量”和“音调”的概念。
2、认识声音的多样性。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给不同的声音分类,提出与声音有关的问题。
2、通过辨听声音的有关活动,获取提出声音与物体相关的假设的事实。
3、观察并简单的区分声音的大小、高低。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交流,体验不同声音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2、认识声音在了解事物、相互交流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声音秘密的动机。重难点重点:1、让学生初步建立“音量”和“音调”的概念。2、认识声音的多样性。难点:1、让学生初步建立“音量”和“音调”的概念。2、认识声音的多样性。方法教法:探究发现法、小组讨论法学法:探究式准备响板、木鱼、双响筒、铃鼓、沙锤、碰钟串铃、三角铁等乐器,大小不同杯子四个,课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歌声、琴声、雷声、机器声…。
有的让人心旷神怡,有的令人心烦意乱。声音世界丰富多彩!声音世界奥秘无穷……。
声音我们都很熟悉,可是我们都知道声音产生的奥秘吗?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声音王国,交流我们听到过的声音,分辨这些声音差异,找出发出声音的对象。
二、分辨声音。
1、学生倾听不同大小的锣声,高低不同的鼓声和锣声,同一强琴弹奏出结由高到低的音符,使他们从听觉上感性的了解声音的大小和高低之间的差异。
2、让部分学生想出办法让乐器发出大小和高低不同的声音。注意要求先让学生对比同一乐器产生的不同声音,再对比不同乐器产生的不同声音,要求将信息按教材要求填入记录表。大小高低3、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同一物体会发出大小不同或高低不同的声音。(建构“音量”、“音调”概念。)。
4、用其他物体发出大小不同,高低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分辨。
三、猜一猜发声物体的名称。
/\。
有大有小有高有低。
/\。
音量音调四、作业设计1、你对声音还有什么新的问题?请你课后继续研究!
教后反思。
青岛四年级科学教案蚂蚁大全【第二篇】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数、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数、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体现正数、负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出示本课目标:
1、正数、负数怎么读、写?
2、怎样用正数、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数、负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正、负数。
1、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三组数据。
老师说几组数据,请你记在记录单上,注意你的记录一定要让别人看明白。(附:记录单如下)。
教师叙述:
第一组数据:一支球队在比赛中,上半场进了3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第二组数据:本学期,我们班转入2人,转走1人。
第三组数据:王阿姨做生意,一月份赚了4000元,二月份赔了2000元。
2、展示并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四种情况:(只写数字;数字前面写字;用符号;前面加正负号)。
师选择用文字表示的,用投影展示出来。
问:有没有与他不同的表示方法?学生会出示用符号表示的方法。
问:你为什么这样表示?
这两种记录方法否非常详细,你认为那种方法表示更好?为什么?当学生出现认为文字表示方法比较好的时候,我会这样引导:有的时候遇上不会写的字,或者出现错别字,采用这种文字表示,容易让别人错误的理解你的意思,所以,我们就采用不易理解错误的符号记录。
3、认识正负数。
你们知道像+3这样的数叫什么吗?(正数)。
观察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数字前面带了一个“+”)你会读吗?
生:读加三。
师导读:正三生齐读。
象“—2”这样的数是什么数?(负数)。
观察负数你发现了什么?(数字前面带了一个“-”)你会读吗?
生:负二生齐读。
我们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在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里)在数字前面,“+”是正号“-”是负号。
4、读统计单里的后面两组数据。
5、抢读。-200、+、-、15、-7/8、-2/5、+。
问:请读出下面的数,并告诉大家你读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并分类贴于黑板相应位置)。
生:十五。
你能总结出正数的读法吗?(读正数时,带“+”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的,这个“正”字也要省略不读。)。
师:负号“-”,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观察这些正、负数,正、负数可以是什么数?
正负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三、联系生活,理解正、负数的运用。
1、到中国的热极------新疆的吐鲁番去走走。
我们刚认识了新朋友正负数,现在我们带着新朋友一起去美丽的新疆走走吧!(出示课件)。
(!)吐鲁番素有“火洲”之称。夏季平均气温在38℃左右,盆地中心的气温达到49℃以上,有记录的地表气温达82℃。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堪称中国的“热极”
(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的是吐鲁番的日温差特别大。3月份日平均气温在零上13℃左右,日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
(3)四季温差也很大,夏季达到炎热的极致,但到冬季平均气温则降到零下10℃左右。
(4)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而新疆天池则位于海平面以上8870米。
师:(1)出示课本信息窗的第二条信息,这些信息中的温度数据你能用正负数表示吗?(学生可能回答: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那温度怎么用正、负数表示呢?“0”是正数还是负数?“0”上面是什么数?0和正数比较,你发现了什么?“0”下面是什么数?0和负数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在正数和负数的中间板书“0”)。
这里的“海平面”相当于温度计里的哪个刻度?
(3)出示数轴:观察正负数的位置。
总结:所有负数都比0小,正数都比0大。正数都比负数大。
2、正负数的其他运用。
我们用正负数表示温度的高低、地势高低,还有刚上课时说到的进球、丢球、赚钱、赔钱,其实正负数还可以表示生活中许多这样相反的现象。
(1)如果上车12位乘客用+12表示,那么下车8位乘客用()表示。
(3)王叔叔三月份收入2000元,支出800元,用正负数怎样表示?
(4)一个仓库,周一进货1000吨,周二出货360吨,用正负数怎样表示?
思考:每一题中的两个量都是什么关系?
说明: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自主练习1题和3题2、判断:
(1)海拔-155米表示比海平面低155米()。
(2)温度0℃就是没有温度。()。
(3)0大于所有的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4)如果向南走记为正,那么-10米表示向东走10米。()。
五、拓展知识。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所理解的正数、负数吗?
板书设计:
正数、负数的认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青岛四年级科学教案蚂蚁大全【第三篇】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
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四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土壤与岩石”、“和谐的自然界”、“热与我们的生活”、“透镜与我们的生活”和“地球与我们的生活”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本册的主要活动:对有生命物体的与研究。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透镜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对植物、生物的观察与实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用实验的方法观察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植物向哪里生长,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还有哪些。对地球运动的探究从地球昼夜开始,通过对日出、日落的观察的实验,研究探讨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交流并观察月亮的变化情况。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青岛四年级科学教案蚂蚁大全【第四篇】
教学目的:
1、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认识植物世界;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广泛了解植物知识;能针对不同的植物分析植物体的各部分;学会从整体到部分观察植物的方法。
2、愿意与同学交流对植物的认识,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认识到植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对植物“身体”的组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
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植物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出示课件小茶壶):这是一个小茶壶,看一看,小茶壶是有几部分组成的?
(壶盖、壶身、壶嘴、壶把)。
2、(出示课件):这只小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头、胸、腹三部分,头上一对触角,胸部六条腿)。
3、师:那么,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身体”。
(板书课题:植物的身体)。
二、课中体验,探索求知:
1、师: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出示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
2、学生谈观察后的`体会,认识到植物世界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3、教师出示课件:地球上的植物,目前人们已知的大约有30多万种。
4、去户外观察植物需要准备些什么呢?
(1)观察前要想好观察什么,观察时要认真、细致。
(2)可以借助工具来测量,要按一定的顺序,别忘了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注意保护好植物。
2、教师出示实物:辣椒的植株,让学生观察,提醒学生观察时要认真、仔细。
师:今天,老师给分享的“青岛四年级科学教案蚂蚁大全(最新8篇)”,这是什么植物?下面小组观察讨论。
教师出示问题:
(1)植物的身体可以分为那几个部分?
(2)指说各个部分。
(3)小组讨论植物身体的构成。
4、教师出示其它绿色植物的图片,师:对,(出示课件):像向日葵、凤仙花、辣椒、苹果树这样的植物,它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板书)。
5、师: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的成员,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这六部分构成的呢?
6、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7、汇报结果。
8、教师小结:常见植物的“身体”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这六个部分,有的植物在某段时间可同时看到;有的植物由于各部分分别出现,不能同时看到;也有某些植物没有根、茎、或不开花、不结果。这需要大家平时要多注意观察。
(教师出示苔藓、蕨类植物图片)。
苔藓植物有两个器官,分别是:茎,叶。
蕨类植物有三个器官,分别是:根,茎,叶。藻类植物有一个器官,无根,茎,叶的分化。实际上藻体就是一个简单的叶。
9、今天我们了解了植物的身体结构,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植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交流)。
10、教师小结:植物可以给人类提供食物,可以美化环境,为人类呼吸提供氧气等,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子,用的家具都离不开植物,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课后拓展。
1、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2、课后制定一份观察计划,继续对植物进行研究。
青岛四年级科学教案蚂蚁大全【第五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4、筷子1、高锰酸钾1、小药勺、食盐1、沙1、面粉1。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青岛四年级科学教案蚂蚁大全【第六篇】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
1、认识食物的主要种类,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考虑设计食谱等探究活动,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深入探究人类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本质上升到新的高度。
2、以水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认识水对其他物质的作用,引领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你。
3、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借助学生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近自然、亲历探究的过程。
4、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压缩空气的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知道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性质,了解人类对空气和水的力的利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5、知道热总是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应用;了解保暖和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知道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利用太阳能的特点;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设想,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揭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
1、水能溶解物质。能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2、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
3、制作小火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5、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6、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食物提出问题。
7、能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材料。
2、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3、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4、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习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
五、课时安排。
单
元
课
题
第一单元。
1、我们的食物我们吃什么。
2、我们的营养。
3、饮食与健康。
第二单元。
4、水变咸了水里有什么。
5、怎样加快溶解。
6、做一杯饮料。
7、水里有什么。
8、植物的身体。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9、植物的根。
10、植物的叶(一)。
11、植物的叶(二)。
12、植物的茎。
第四单元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课
时
15、小火箭16、瓶“吞”鸡蛋的秘密。
17、水流有力量。
18、杯子变热了。
19、水变热了。
第五单元。
20、它们会生热吗热的传递。
21、谁热得快。
211111。
研究与实践。
22、太阳能热水器。
食物里的有害物质。
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
211。
青岛四年级科学教案蚂蚁大全【第七篇】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三、气温的测量。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5、教师小结。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1、我会填。
(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气温最低。
(2)、一年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2、我会选。
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3)。
(1)上午10时(2)中午12时(3)下午2时。
六、课后反思。
青岛四年级科学教案蚂蚁大全【第八篇】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食物的主要种类,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考虑设计食谱等探究活动,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深入探究人类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本质上升到新的高度。
2、以水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认识水对其他物质的作用,引领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你。
3、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借助学生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近自然、亲历探究的过程。
4、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压缩空气的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知道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性质,了解人类对空气和水的力的利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5、知道热总是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应用;了解保暖和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知道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利用太阳能的特点;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设想,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揭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
1、水能溶解物质。能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2、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
3、制作小火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5、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6、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食物提出问题。
7、能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材料。
2、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3、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4、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习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
五、课时安排单元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
1、我们的食物。
2、我们的营养。
3、饮食与健康。
第二单元。
4、水变咸了。
11112。
课题。
课时。
水里有什么。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第四单元空气和水。
5、怎样加快溶解。
6、做一杯饮料。
7、水里有什么。
8、植物的身体。
9、植物的根。
10、植物的叶。
(一)11、植物的叶。
(二)12、植物的茎。
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2122。
1212。
第五单元热的传递研究与实。
15、小火箭。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17、水流有力量。
18、杯子变热了。
19、水变热了。
20、它们会生热吗。
21、谁热得快。
22、太阳能热水器。
食物里的有害物质。
力
践
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