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03685

【参阅指引】朋友以下是由阿拉题库范文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写作资料,“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5篇”帮您减少加班熬夜,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1

一、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环境保护和用具保护意识不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在操作中缺乏消毒隔离意识。   临床科室用过的器械随意、敞开放置,分类用的手套与清洗用的手套无分开、分类完毕未及时清理垃圾、消毒分类台、冲洗池和手套,器械浸泡消毒前未监测消毒液浓度。分类前未准备好盛装用具、器械串子。盛装着污染器械的容器置于存放清洁物品的区域,用院未极时消毒清洗。   2、自我防护意识差:工作人员未严格着装。不穿防水衣、防水鞋,分类、清洗器械时不戴双层胶手套。不戴口罩、面罩或眼罩,每项操作完毕未洗手。   3、执行制度不严:表现在包装台面不整洁,检查器械清洁度不认真,敷料包装与器械包装同室同时间进行,过期器械未重新清洗,未按要求装载,无菌物品御载时未充分散热造成湿包。启闭式容器未认真检查是否关严密。   洗手依从性较差。操作前未严格清洗双手,接触无菌物品前未严格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手;车内无菌物品放置无统一,造成用手接触的机会增加:到病区发放无菌物品时无菌垫巾未垫好,取出柜的无菌包未用又放回。   4、手卫生中的特殊性: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洗手。用消毒毛帅抹干手后细菌培养,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人结果仍超标。二、整改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保洁人员、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护培训护理人员、保洁人员、护工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在工作中不断地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和职业防护教育,加深思想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医院管理者应建立建全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相应操作流程,提供合格的足量的职业防护用品,在工作中进行督导、奖惩,增强工作人员的慎独精神。牢固树立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等知识,除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外,科室还应每月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使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程,并了解和掌握新进展及新技术。   从而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及相关制度和卫生行业标准,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科室进行检查和监测,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   护士长每天检查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执行情况,定其组织召开院感防控工作会,通过以制度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以监测为依据的方法,保证消毒隔离的环节质量,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4、加强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消毒隔离的管理,对体温计、压计、压脉带、网袋、等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应当每天更换消毒,各种管道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为患者扫床时要做到一床一套一清扫,治疗车、护理车上配速干洗手液,接触每个病人前后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加强病房管理,床单位定位放置,病床、床头、桌椅一床一巾一摸。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清扫用具各病室、各区域专用胼有明显的标识,如有污染及时消毒处理。   病室定时通风。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要进行终末消毒。各种污染物品不能在走廊或病室清理,必须放在处置室指定的容器内。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2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我们于20xx年3~8月份先后对所属感染质控片儿内和我区的一、二级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院等10家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质控检查。现将检查中发现的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如下。

1存在问题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完善

(1)压力蒸汽灭菌器工艺监测记录不全面,化学监测未能做到每包监测,生物监测只有3家单位是每月1次,6家单位为半年1次,1家单位为1年1次。

(2)紫外线消毒监测记录不全,消毒时间过长。

(3)对于戊二醛的监测,有4家单位没有进行化学监测,亦没有监测戊二醛的专用化学指示卡。

无菌物品管理有缺陷

(1)无菌包包皮不合格,3家单位有焦包现象,有的包皮有破损,甚至有的手术器械包双层包皮出现贯通伤,完全失去了屏障保护作用,却未引起工作人员足够的重视而仍被使用,埋下了医疗安全隐患。

(2)个别的无菌物品无灭菌标识。

(3)有的塑封灭菌物品无灭菌日期。

(4)无菌容器使用后无打开日期与时间。

(5)有2家单位灭菌有效期为7天的物品天数算错,实际变成了8天。

医疗器械清洗不彻底多数医院都是人工清洗手术器械,且未使用多酶洗液,由于清洗人员不固定、不专业,时有器械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出现,器械上出现血渍或锈渍,从而影响了消毒灭菌效果。

有的医院口腔科牙钻数量不足不能保证一人一钻一灭菌的要求。

环境卫生差个别医院手术室、产房内的空调扇叶、墙壁上有尘土,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存放柜内有尘土,这些均不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规定的要求。

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有混放现象锐器盒的使用尚未普及。

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相对薄弱洗手依从性较低。

2对策

加大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责任心。另一方面,更要使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跟上卫生工作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有对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灭菌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能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在不断的培训和监测中得到全面提高。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贯穿在各项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从预防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健康出发,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同时加强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将质量与绩效挂钩,利用经济手段协同管理。

加快医院消毒中心—供应室的建设医院领导应提高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从人力、物力、设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加快中心供应室的建设,为供应室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备,最好将各科室所有的污物、器械集中到中心供应室由专业人员进行清洗-消毒-灭菌,既提高了功效、保证了工作质量,又加强了医院的物质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1]。

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监测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现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监测、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污染检测、重点部门的监测、清洁卫生工作监测、规章制度执行监测等等。应把监测工作作为常规工作,定期、定点、定项目的进行。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3

摘要:护理消毒隔离的工作质量,对于医疗卫生安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警惕护理消毒隔离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基于此,本研究围绕着护理消毒隔离工作展开讨论,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所在,进而在人员培训、工作流程管理以及质量监督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为新时期的护理消毒隔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护理消毒隔离;工作质量;问题;改进对策;医疗安全

前言:护理消毒隔离工作的开展,应该以防控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扩散为目标,进而有效保障医疗卫生安全。“新冠”疫情期间的护理消毒隔离工作,有着各更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需要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及时、有效的予以改进,进而提高疫情的防控力度,更好的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参考既往的工作经验,以风险事件作为警示,具体了解护理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需要严肃看待该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实现对传统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优化,进而全面提高护理消毒隔离工作质量。

1.护理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护理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缺陷和不足,导致消毒隔离质量不合格,传染病的防控效果不理想,难以有效保障公共卫生与健康安全。在护理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有待于改进,主要体现在风险意识淡薄、制度执行不严格、个人防护不到位等多个方面。

风险意识淡薄

在护理消毒隔离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未能真正认识到消毒隔离的重要性,对待工作不够认真、严谨。由于思想上的放松,护理人员在行动中容易出现差错和疏漏,让病原体有机可乘,导致疾病的传播、扩散。由于缺乏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对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的危害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忽视了潜在的感染风险,没有严格的加以防范。另外,由于工作任务繁重,部分护理人员在消毒隔离工作中,更多的关注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却未能有效保障工作质量[1]。

制度执行不严格

实施消毒隔离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未能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与技术规范,或是出现违反制度的情况,容易产生安全隐患问题,增加感染风险。消毒制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格,往往与护理人员缺乏无菌观念有关。在无菌操作方面,主要涉及到环境管理、无菌物品管理、医疗器械消毒、手卫生管理等内容。在环境管理中,需要对病房、治疗室内进行严格的清扫,针对室内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与此同时,应该合理划分区域,分为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在无菌区内,需要保障无菌物品不被污染。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取出无菌物品后,禁止将其再放回。医疗器械的使用前后,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在环境管理、无菌物品管理、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等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制度执行不严格的情况,出现无菌物品被污染、消毒液配制不合格、手卫生依从性差等问题,均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个人防护不到位

护理消毒隔离工作的开展,其目的是降低医院感染风险,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进而保障就医患者的健康安全。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重视自身的安全防护。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存在着个人防护不到位的情況,不仅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同时也会对自身健康形成损害。在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的防护措施佩戴不完善,容易出现职业暴露的问题。

2.护理消毒隔离工作的改进对策

由于护理消毒隔离工作中出现的疏漏和差错,容易引发风险事件,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对于就医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均会形成损害,影响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因此,针对护理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

强化业务培训和安全教育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认真学习无菌操作规程、手卫生规范。强化安全教育,通过对既往工作的总结,以实际发生的风险事件作为警示,护理人员能够认识到医院感染的危害性,进而意识到消毒隔离的重要性,可以更加严肃、认真的对待,形成良好的无菌观念。在工作中,正确运用无菌技术,按照手卫生规范进行手部的清洁与消毒,同时加强自我防护。护理人员学习和掌握消毒隔离知识各技能,并可以熟练、规范应用于实际工作[2]。

护理消毒隔离工作流程的优化与细化

针对护理消毒隔离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明确划分区域(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并在各区域间设置隔离屏障,明确各个区域的环境管理要求,放置专用物品。在各区域间设置缓冲地带,作为护理人员洗手、更换衣帽、手套、鞋的区域,起到屏障作用。完成诊疗工作,回收被污染的器械时,取消病区的清点交接环节,直接对器械进行冲洗,并予以密闭保存,然后由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接收,细化回收流程,先按照污染程度分类,再根据器械的类型进行分类,在分类清点的过程中,认真予以记录。按照相关分类,进行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处理,最后需要严格进行评审验收。

消毒隔离质量监督

开展护理消毒隔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进行监督。成立质控小组,按照消毒隔离的标准和要求,对于消毒隔离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同时提供培训指导。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对于近期的消毒隔离工作进行评价,寻找其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在下一阶段的消毒隔离工作中,针对改进后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然后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持续进行质量改进[3]。

结论:综上所述,为了有效防控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降低传染性疾病传播风险,应该做好护理消毒隔离工作,为医疗卫生服务建立良好的安全屏障,充分保障就医患者以及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安全。在护理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未能严格的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个人防护不到位,导致工作质量较差。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和安全教育,优化与细化护理消毒隔离工作流程,加强消毒隔离质量监督,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消毒隔离工作质量。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4

摘要: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本文通过对护理人员在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使护理行为规范化,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消毒隔离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可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以及病人的安危,其中消毒隔离措施又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能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关键在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措施。本文分析护理工作在消毒隔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并提出解决对策。 

1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员对消毒隔离认识不足,意识淡薄护理人员对病人情况了解不深,没能发现潜在感染的危险性,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到位。加之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包有侥幸心理,在护理工作中对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未能落到实处,消极被动。 

医院感染知识欠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缺乏主动学习,了解和认识不足,导致措施落实流于表面形式,在思想及行动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以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对保洁员、护工的培训不到位,他们缺乏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日常工作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导到致出现减化操作流程,产生游击作风的现象,加之对低危物品如体温计、血压计、压脉带、氧气湿化瓶等的日常消毒不严,就增加了各种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传播的机会。 

无菌观念差部分护士无菌观念差,在工作繁忙时无慎独精神,出现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现象。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很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 

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护理人员从事损伤性操作时不规范,如用过的针头未第1时间放入锐器盒,接触血液、体液时未戴手套等,工作时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大大的增加了护理人员感染的机会。 

手卫生规范执行不严,手卫生的依从性低、洗手时间短、洗手步骤不符合要求或认为麻烦而不按规定及时清洁消毒手部。有研究证明,不注意手部清洁消毒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0%。使天使之手变成了罪恶之手。 

保清人员配制消毒液保洁人员知识缺乏,培训不到位,无配制消毒液的资执,表现为消毒液配制随意性大、浓度不准确、不认真按规定监测等。医务人员对消毒液的浸泡时间掌握不准,在浸泡过程中随意取放物品。 

2对策 

加强护理人员、保浩人员、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护培训护理人员、保浩人员、护工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在工作中不断地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和职业防护教育,加深思想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医院管理者应建立建全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相应操作流程,提供合格的足量的职业防护用品,在工作中进行督导、奖惩,增强工作人员的慎独精神。牢固树立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等知识,除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外,科室还应每月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使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程,并了解和掌握新进展及新技术。,从而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及相关制度和卫生行业标准,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按编制配备工作人员,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士有充足的时间掌握病人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情况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措施。杜绝简化操作流程游击作风的现象发生。 

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科室进行检查和监测,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护士长每天检查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执行情况,定其组织召开院感防控工作会,通过以制度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以监测为依据的方法,保证消毒隔离的环节质量,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加强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消毒隔离的管理,对体温计、血压计、压脉带、网袋、等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应当每天更换消毒,各种管道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为患者扫床时要做到一床一套一清扫,治疗车、护理车上配速干洗手液,接触每个病人前后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加强病房管理,床单位定位放置,病床、床头、桌椅一床一巾一摸。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清扫用具各病室、各区域专用并有明显的标识,如有污染及时消毒处理。病室定时通风。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要进行终末消毒。各种污染物品不能在走廊或病室清理,必须放在处置室指定的容器内。 

合理正确使用合格的消毒液,必须是有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配制消毒液,严格按照消毒液浓度及作用时间对物品进行集中消毒,中途不能随意取放物品,消毒液现配现用,不可随添加,随时监测确保有效浓度,不能将物品保存在消毒液中。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护士每天要从事损伤性操作,工作中必须集中精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正确处理污染物,禁止徒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禁止回套针帽、用手折弯针头、直接传递锐器及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等,要第l时间将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丢弃到锐器收集容器内。常规执行标准预防,在接触污染或可疑污染时,按区域流程、按要求、按规定、按防护级别进行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发生职业暴露及时处理上报并监测和追踪。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不正确洗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的洗手方法是减少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在与患者接触前后、进行各种做操作前后按七步洗手法用皂液流动水清洗双手,并用无菌毛巾擦干,接触不同病人之间用甘油酒精快速免洗手消毒液洗手。工作中每人随身携带一瓶免洗手消毒液,以便及时洗手。院感科、护理部、护士长并不定期抽查护士执行手卫生规范情况,督促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有资料表明正确的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5

摘要目的:总结消毒供应室中消毒隔离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细化工作流程,不断组织学习和总结改进工作,使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思想意识和知识水平,控制了污染的扩散和传播机会,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结论:重视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制定完善的、细化的防范措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和安全使用,实现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消毒隔离;意识;制度;质量;消毒供应室 

文章编号:1009-5519(2009)09-1347-0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消毒供应中心是全院医疗护理用品消毒灭菌的场所,也是全院污染器械集中的地方,不论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还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以及保护工作人员本身,消毒隔离工作都显得非常重要。我院自2006年开始从各科分散消毒处理转变为将全院手术器械、诊疗护理中的可复用器械集中到消毒供应室统一处理。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复用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无菌物品的发放工作,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点部门,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就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加以论述。 

1存在问题 

消毒隔离知识不足:工作模式的改变。工作范围的扩展,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供应已向着专业方向发展。原有的思维方式已跟不上形势的要求,护理人员的不稳定性,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认识不足,对所涉及的消毒隔离的知识掌握不够。 

环境保护和用具保护意识不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在操作中缺乏消毒隔离意识。临床科室用过的器械随意、敞开放置:下收人员从取污器械、搬运、关门均戴同一双手套操作。未注意车门把手的保护、在病区清点器械、污染器械盛装过满、搬运时蔽开、污水从车内溢漏;污染区工作期间穿着防护服随意走动、分类用的手套与清洗用的手套无分开、分类完毕未及时清理垃圾、消毒分类台、冲洗池和手套,器械浸泡消毒前未监测消毒液浓度。分类前未准备好盛装用具、器械串子。盛装着污染器械的容器置于存放清洁物品的区域,用完未及时消毒清洗,未严格控制浸泡消毒时间,未直接接触病人的槽、盅与污染的器械混放,分类台上污水滴落地上等。 

自我防护意识差:工作人员未严格着装:不穿防水衣、防水鞋,分类、清洗器械时不戴双层胶手套。不戴口罩、面罩或眼罩,每项操作完毕未洗手。 

执行制度不严:表现在包装台面不整洁,检查器械清洁度不认真,敷料包装与器械包装同室同时间进行,过期器械未重新清洗,未按要求装载,无菌物品御载时未充分散热造成湿包。启闭式容器未认真检查是否关严密。洗手依从性较差。操作前未严格清洗双手,接触无菌物品前未严格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手;车内无菌物品放置无统一,造成用手接触的机会增加:到病区发放无菌物品时无菌垫巾未垫好,取出柜的无菌包未用又放回。 

手卫生中的特殊性: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洗手。再用消毒毛巾抹干手后细菌培养,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人结果仍超标。 

2整改措施 

优化流程,严格4区划分,并做好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的严格界定,各区域间建立实际隔离屏障。保证流程从污到洁不逆行,各区物品专用不跨区。并设置洗手干手设施,安装感应水龙头,保证各类必配防护用品。进入污染区、无菌区必须在缓冲间洗手、更鞋、更衣,通过卫生处理使缓冲间起到隔离污染的屏障作用。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人行各通道明确并严格分开。 

按照消毒供应室的评审验收要求以及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各室间操作流程和消毒隔离要求,并将流程细化到每一个操作步骤,加强重点环节。 

取消在病区清点交接污染器械,细化回收流程。病区医护人员用过器械应作初步冲洗后置人防水胶袋或有盖塑料箱中密闭保存。供应室工作人员到病区,先接收污染程度轻的盛装无菌物品的贮槽、盅、盒、持物品盅及过期物品等,确认交接单上登记种类及数量准确后签名;徒手打开回收车的上层门,戴上薄膜手套将这些物品收入上层中,脱手套关门并开下层柜门,取科室标识牌,戴上一次性乳胶手套,将牌置于病区盛装用过器械的密闭胶袋或箱中,将密闭袋或箱放入下层柜的大塑料箱中放好,脱去手套弃于感染性废物中,消毒双手关柜门,推车至下科室。 

污物御载流程与回收要求相同。对污染程度轻的物品与污染器械严格分开放置在分类台上。 

器械分类及清洗时消毒隔离。工作人员穿防护衣、口罩、帽子、防水胶鞋、面罩,戴乳胶手套后外戴厚质的长口黄色橡胶手套,准备好器械分类需要的相关用具。先将污染程度轻的物品等直接清洗;再进行污染器械分类,此时用大方盆盛托,防污水流往他处,逐袋、逐箱按科清点分类,注意锐器和精细器械的保护和防自身伤害。用具一经接触污染物品后只能在污染区域放置,或随器械浸泡消毒,或分类完毕与黄色胶手套等统一用消毒液浸泡或抹拭处理,分类人员亦在指定范围内活动。分类清点各科室器械数量时另一人记录,分类完毕,及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抹分类台、冲洗池,浸泡消毒盛具、大方盆及用过的黄色胶手套,自捞起浸泡消毒好的器械和清洗器械用红色橡胶手套。浸泡消毒时用定时报警器及时提醒,严格控制浸泡消毒时间,以免时间不足影响效果或时间过长损坏器械。戴黄色橡胶手套的手不得触及浸泡消毒池盖及其他清洁物品与清洁区域。 

进入清洗间、包装间、灭菌间工作均严格入室洗手,操作完毕洗手。 

严格按评审验收要求制定器械、敷料检查、包装,灭菌装载、御载,无菌物品的发放等流,器械清洗、无菌物品验收标准,各室间的工作制度和要求;严格每天使用前的消毒液浓度监测、第一炉BD试验,每周的无菌试验,每月的生物监测、空气培养、手、物表、消毒液的细菌培养。 

保证各室间特别是包装间、无菌问的台面、地面、物体表面及空气的清洁。详细制定各室台面、地面、物品的清洁内容及时间。制定各室的空气消毒的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确保各项清洁、消毒按时到位,保证室内空气和卫生质量。 

全面、系统组织全科人员专业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的学习、操作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相关操作流程和验收标准及每个环节上应的注意的问题,对新进人员一对一带教,逐项考核。对病区相关的用过器械的处理、存放要求及无菌物品存放、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则通过护理部组织全院性业务学习,将相关消毒隔离观念灌输到各使用科室。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学习培养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和慎独精神。使他们明白消毒供应室的消毒灭菌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严格的、有效的消毒隔离工作在控制院内感染和保护我们自身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立健全的质控小组,经常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周进行学习和讨论一次,定出整改措施和不断完相关流程和制度。及时表扬既定工作好的人员,对责任心不够,累出问题的人。员予耐心教育和严肃的批评指正。建立存在问题追踪记录薄,责任到人。 

对每位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的同时,进行每位人员的手卫生检查,对严格七步洗手仍手培养结果超标的人员必须再加用快速手消毒剂,特别在灭菌后御载、无菌物品的发放等环节及无菌室工作的人员,以保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 

3效果 

各类工作人员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质量要求,物品分区定位放置较好。 

每次浸泡消毒前消毒液浓度有监测和登记,浸泡消毒时间有效控制在30分钟,特殊感染器械另行浸泡消毒,器械养护剂定期更换有记录。 

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器械组装检查认真,包内器械抽样检查清洁度合格率由原来的83%上升到95%,包布洁净率由原来的70%上升到86%。装载时保证包与包之间有一掌厚空隙,灭菌包标识清楚。 

无菌物品分类、分科存放有序,每周定期检查有效期制度落实好。 

无菌物品发放车内物品定位定量放置,每天检查补充,大大减少频繁手接触无菌包的机会。 

各项质量监测合格,记录完整。 

年多未发生职业暴露案例。 

4讨论 

回收、清洗环节重点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扩散和保护工作人员本身的安全;包装、灭菌、贮存、发放环节,重点是保证器械和物品的清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有正确、细化的操作流程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定期全面的检查和监测。才能确保器械的质量、无菌物品不被污染,以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6

1、护士长质控材料未按PDCA模式进行;

2、责护掌握病情缺乏饮食指导;

3、护理记录缺少动态连续性;

4、抢救车药品登记不规范。 原因分析:

1、部分科室住院患者多,工作量大,护士长忙于日常事务,疏于管理,在主观上护士长没有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意识差,管理能力欠缺。

2、护理人员对护士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护理人员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应用于临床及继续巩固。对护理记录的书写没有足够重视。

3、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落实。部分护士工作只完成基本治疗护理,没有为病人做耐心细致的健康指导。

整改措施:

1、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结果,将明显存在问题以书面反馈单形式详细反馈给科护士长,科室制定具体整改措施上交护理部。

2、护理部加强对整改措施落实效果的监督。

3、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护理质量控制,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2)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指导护士长从实际出发,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

4、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终末质控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进行护理文书评比。

5、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责护的责任心,增加护士对病情的了解和掌握。

以上是我们对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的整改措施,其他方面我们还要认真的自查,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不断提高护理质量,达到三级医院规定的标准。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7

1.基层医院消毒隔离与灭菌存在的问题

消毒隔离知识不足:工作模式的改变。工作范围的扩展,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供应已向着专业方向发展。原有的思维方式已跟不上形势的要求,护理人员的不稳定性,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认识不足,对所涉及的消毒隔离的知识掌握不够。

环境保护和用具保护意识不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在操作中缺乏消毒隔离意识。临床科室用过的器械随意、敞开放置:下收人员从取污器械、搬运、关门均戴同一双手套操作。未注意车门把手的保护、在病区清点器械、污染器械盛装过满、搬运时蔽开、污水从车内溢漏;污染区工作期间穿着防护服随意走动、分类用的手套与清洗用的手套无分开、分类完毕未及时清理垃圾、消毒分类台、冲洗池和手套,器械浸泡消毒前未监测消毒液浓度。分类前未准备好盛装用具、器械串子。盛装着污染器械的容器置于存放清洁物品的区域,用完未及时消毒清洗,未严格控制浸泡消毒时间,未直接接触病人的槽、盅与污染的器械混放,分类台上污水滴落地上等。

自我防护意识差:工作人员未严格着装:不穿防水衣、防水鞋,分类、清洗器械时不戴双层胶手套。不戴口罩、面罩或眼罩,每项操作完毕未洗手。

执行制度不严:表现在包装台面不整洁,检查器械清洁度不认真,敷料包装与器械包装同室同时间进行,过期器械未重新清洗,未按要求装载,无菌物品御载时未充分散热造成湿包。启闭式容器未认真检查是否关严密。洗手依从性较差。操作前未严格清洗双手,接触无菌物品前未严格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手;车内无菌物品放置无统一,造成用手接触的机会增加:到病区发放无菌物品时无菌垫巾未垫好,取出柜的无菌包未用又放回。

手卫生中的特殊性: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洗手。再用消毒毛巾抹干手后细菌培养,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人结果仍超标。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完善:

(1)压力蒸汽灭菌器工艺监测记录不全面,化学监测未能做到每包监测,生物监测只有3家单位是每月1次,6家单位为半年1次,1家单位为1年1次。

(2)紫外线消毒监测记录不全,消毒时间过长。

(3)对于戊二醛的监测,有4家单位没有进行化学监测,亦没有监测戊二醛的专用化学指示卡。:

无菌物品管理有缺陷:

(1)无菌包包皮不合格,3家单位有焦包现象,有的包皮有破损,甚至有的手术器械包双层包皮出现贯通伤,完全失去了屏障保护作用,却未引起工作人员足够的重视而仍被使用,埋下了医疗安全隐患。

(2)别的无菌物品无灭菌标识。

(3)有的塑封灭菌物品无灭菌日期。

(4)无菌容器使用后无打开日期与时间。

(5)有2家单位灭菌有效期为7天的物品天算错,实际变成了8天。:

医疗器械清洗不彻底数医院都是人工清洗手术器械,且未使用多酶洗液,由于清洗人员不固定、不专业,时有器械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出现,器械上出现血渍或锈渍,从而影响了消毒灭菌效果。

2.对策

加大消毒供应设施投入:对于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并不是一项短期的工作,而是长期、细致的工作。各医疗单位应加强医护人员的消毒业务培训,完善消毒设施,强化环境清洁和洗手的规范化操作,严格做好灭菌物品的规范化运送、保存和正确使用,确保消毒工作质量。有条件的医院则应该改善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以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

科学布局消毒供应中心布局:中心消毒供应中心除满足较严格的作业流程和平而布局模式等之外,还应符合以下建筑技术要求:供应中心室内应做到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地面要求防腐蚀,清洁区耐冲洗、污染区耐酸碱。墙角宜采用弧形设计以减少死角。洗涤区域戊有良好排水系统,排水通道密闭,防鼠、防蟑螂。供应中心应有较好的宅内采光和通风设计,使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在35%~60%。4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应逐步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和止压空气净化装置。

加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责任心。另一方面,要使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跟上卫生工作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有对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灭菌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能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在不断的培训和监测中得到全面提高。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贯穿在各项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从预防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健康出发,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同时加强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将质量与绩效挂钩,利用经济手段协同管理。

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监测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现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措施的效果。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监测、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污染检测、重点部门的监测、清洁卫生工作监测、规章制度执行监测等等。应把监测工作作为常规工作,定期、定点、定项目的进行。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8

摘要:目的 分析供应室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 将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照常规进行,第二阶段则针对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应对策略改进。结果 第二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知晓率、环保意识、防护意识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差异显著(P<)。结论 针对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整改措施,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环保意识,提高工作的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供应室消毒隔离是医院医疗用品、护理用品的灭菌消毒场所,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对保护无菌物品的质量,防止院内的交叉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主要分析供应室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将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2014年1月~6月;第二阶段为2014年7月~2015年1月。

其中,第一阶段中,在从事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中随机选取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为24~39岁,平均年龄为(±)岁。第二阶段中,另随机选取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岁。

参与研究的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人员工作经验均在2年以上。

经确认,两个阶段的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在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上,经过t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P>),故两组间可进行比较和分析。

方法 对第一阶段的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然后依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对第二阶段的工作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并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落实,此外,还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严格监督相关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

观察指标 观察两个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消毒隔离知识知晓情况[2]、环境保护意识、自我防护意识。

数据处理 两个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研究数据,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 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使用例数(%)表示的为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当P<则表明两个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之间,对比供应室消毒隔离知识知晓情况、环境保护意识的数据存在着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第二阶段的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人员其消毒隔离知识知晓情况、环保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较第一阶段好,差异显著,P<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对第一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其消毒隔离知识的知晓率不高。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消毒隔离工作已经向专业方向发展,而我院大部分工作人员其工作思维仍然停留在旧的工作模式之中,对消毒隔离知识的专业掌握不够,认识不足。②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不强,在消毒隔离过程中,存在着器械随意放置,对器械的搬运、关门等操作手套没有及时更换,经过病区时污水从车内漏出的情况,还有污染区工作人员身着防护服随意走动,垃圾未及时清理,对器械进行消毒前没有对消毒液的浓度监测等情况,工作人员的整体环保意识淡薄。③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差,主要表现在着装不严格,没有备齐装备,并且在对消毒器械进行分类清洗时,没有戴橡胶手套以及口罩、面罩等。④制度执行不严,主要表现在器械的清洁不认真,包装台面不干净,器械包装与敷料包装没有分开进行;此外,还有洗手的依从性不高,在接触无菌物品以及操作之前没有严格洗手;车内的无菌物品、无菌垫巾放置不统一,无菌物品在卸载时由于未充分散热导致成湿包。

第二阶段所给出的应对策略:①依据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验收要求对每个操作流程进行细化,对重点环节加强监督,细化操作步骤。②建立质控监督小组,对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问题发现后进行责任承担,并且监督小组进行1次/w讨论与学习,并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制度,完善操作流程规范。③对消毒隔离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环保意识的教育与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每周开设知识学习班,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交流,并在培训学习完成之后对工作人员进行知识考核;制作环保宣传片,对工作人员进行环保意义的教育。④细化消毒隔离工作流程,首先,对回收流程进行细化,对病区使用过的器械进行污染程度分类,从轻度污染依次回收,并做好相关记录;严格要求着装配置整齐,包括帽子、口罩、防水鞋与防水衣等;对器械消毒前必须严格要求戴好橡胶手套;在分类之前要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对于消毒完成的物品要严格验收评审。⑤完善制度,制定敷料、器械、灭菌、包装、物品发放、卸载等操作流程的相关制度规定;并对地面、台面以及物品清洁的时间进行明确;制定空气消毒的注意事项,完善各项消毒隔离工作的制度规定。

综上所述,针对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整改措施,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环保意识,提高工作的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爱华.供应室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6):156-157.

[2]莫惠梅.供应室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3.(42):260-261.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9

一、隔离:

(一)发热诊室:独立区域,三区划分,有明显标识,设有三个留观室,室内有卫生间,洗手池,医患双通道,因房屋紧张,无独立的药局、收款室,布局基本趋于合理。

(二)隔离病房:

1、有确诊患者到二楼隔离病房,布局按照要求三区划分,标识明显,有8个单间病房,内设卫生间及洗手池,医患双通道,布局合理。

2、如有爆发流行,病人骤增的情况下,将门诊大楼全部腾空,作为确诊病房,腾空预案在医务科。病人床位间距大于1米以上。

二、消毒:

1、原则:

(1)由护士及护理员承担这项工作,护士长监督执行,有记录。 (2)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工作时,应当分区穿戴防护用品。 (3)工作完毕后,应当及时清洁和消毒工作用具。

2、空气消毒:要经常开窗通风,有人情况下,用250—500mg/L的优氯净溶液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无人情况下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每日两次。

3、物体表面、地面的消毒:用500mg/L的优氯净溶液擦拭消毒,每日两次。湿擦各种物体表面,湿拖地面;抹布、拖把要分区使用,及时更换。

4、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1).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使用25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

(2).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以使用250mg /L—500 mg /L的含氯消毒

剂浸泡30 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

5、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血压计、听诊器,用10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体温计30分钟后,清洗后备用。

6、甲型H1N1流感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

(1).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等物品每周定期更换,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用后的上述物品使用25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患者使用物品与医务人员使用物品应当分开清洗、消毒。 (2).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螺纹管尽可能使用一次性使用物品;若重复使用,用后应当立即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 分钟后,再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应当每24小时进行更换,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 mg /L含氯消毒剂中 30 分钟,无菌水冲洗后干燥备用。呼吸机主机表面清洁后,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3).接触患者的精密仪器设备,设备表面使用70%乙醇擦拭消毒2遍。

(4).患者使用后的体温计,浸泡于75%乙醇浸泡15 分钟,干燥保存。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前、后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5).氧气瓶在移出隔离病房、隔离病区前,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外表面。

(6).病历尽可能不带入污染区,病历(包括各种化验单)一旦被污染时,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

(7).患者使用后的痰杯,应当按照1:1 比例向杯中注入1000mg/L含氯消毒剂处理痰液 60 分钟,然后将痰液倒入厕所。痰杯浸泡于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作用30 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使用的一次性痰杯,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8).患者复用的餐饮具,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作用30 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

7、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的处理: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当使用专用容器盛放,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1)每1000ml可加有效氯20000mg/L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

2小时。

(2)将消毒后的污物倒入厕所,盛放容器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30 分钟。

(3)被排泄物、呕吐物等污染的地面,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

8、终末消毒:甲型H1N1流感患者出院、转院或者死亡后,患者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应当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是:

(1).空气消毒:无人条件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消毒完毕充分通风后方可使用。

(2).物体表面和地面:清洁后,使用250 mg /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拖地,作用15-30分钟。

(3).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按照6的要求进行。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10

一、基础护理存在问题:   1、病人指甲脏、胡须长。   2、输液卡巡视填写不规范,巡视不及时,输液实际滴数与输液卡填写的 不符。   3、实际吸氧流量与医嘱不符。   4、床头卡填写错误。   5、床单元不洁。   缺陷分析:   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3、未严格按操作流程工作。   4、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检查不仔细。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工作认真、仔细。   2、加强基础护理。   3、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按护理规范执行。二、整体护理存在问题:   1、病人不知用药知识。   2、病人不知责任护士、护士长。   3、患者健康教育不到位。   缺陷分析:   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健康教育制度落实不到位。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   2、认真落实健康教育制度。   3、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三、消毒隔离存在问题:   1、吉尔碘无打开时间、过期。   2、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   3、配置的液体无加药时间,加药时间大于 2 小时。   缺陷分析:   1、护士工作不认真,未按操作流程工作。   2、护士院感意识不强。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严格按操作规范工作。   2、加强安全意识,认真学习院感知识,并落实。   3、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四、病区管理存在问题:   1、床上床下物品多、功能带上有杂物,床头柜上物品多。   2、陪护多、坐、睡床上。   3、高危药品登记本记录不及时。   4、病房使用电饭锅。   5、使用非医院配制的被褥。   缺陷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制度落实不到位。   2、护士忙于护理工作,忽视病房管理。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2、加强病房管理,让病人参与病房管理。   3、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   4、高危药品按规范管理。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11

根据市卫计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市医疗单位消毒隔离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有关内容,我院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人员对上述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规范。我院成立了以分管副院长为组长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制订了各层级院感监控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明确。院感科负责全院的消毒隔离督导工作,并及时对科室相关工作予以指导,认真抓好日常消毒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各科室的消毒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强调各科室消毒隔离小组的职责,加强对消毒隔离小组成员的培训,定期检查相关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使各科室对消毒隔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

(二)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消毒隔离监控工作。

1、加强手术室、产房、人流室、供应室、口腔科、内镜室、注射室、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等重点部门对消毒隔离制

度及无菌操作技术的学习,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规程。手术室采用空气层流消毒、各室间能按各项消毒规定执行,每月做空气、手术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监测。各重点科室每季度进行消毒液、空气、医务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监测。紫外线灯消毒登记具体到每一支灯管,准确登记消毒时数、更换时间、每周酒精擦拭时间,每季度测试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并作好详细记录。

2、加强供应室的消毒管理工作

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供应室的建设,保证医院消毒工作的落实。供应室坚持做到“三区”“三分开”“三通道”。

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时,坚持在包外使用指示胶带、包内使用指示卡、每天进行工艺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

3、加强对消毒药械、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库房严格检查购入产品的证件是否齐全,包装及质量是否过关,把好关口,购进后对相关物品按照要求进行贮存管理。严格防止将不合格的消毒产品、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到病人身上,保证医疗安全。

4、加强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知识,从而使临床医务人员自发参与到消毒隔离管理工作中。对临床医生、护士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使每个人了解自己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

5、医院洗衣房工作人员能执行洗衣房卫生消毒制度,保持洗衣房环境清洁,工作人员上班着装整洁做好自身防护。每天对于定点收集污被物做到分检、浸泡、洗涤、缝补、折

叠、存放按照流程进行。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单独消毒清洗,消毒采用消毒剂有效氯含量≥500mg/L,时间不少于30分钟。

6、内镜室认真对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就诊的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的时间、消毒时间及操作者姓名。完善清洗内镜时使用防渗透围裙等防护设施,以及在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时间使用计时器控制。内镜室使用多酶清洗消毒剂。同时加强科室间沟通联系,协同做好内镜诊疗前的检查,进行疾病的初筛,严把诊疗适应症。

7、口腔科加强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对口腔钳等消毒灭菌要求高的器械增加了数量,并采用高温高压的方式进行灭菌,达到了安全、确切、有效的消毒要求。此外,对科内的无菌物品摆设进行了整理,并作了相应的规定,使其存放井然有序及符合规范。

8、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管理,保障员工安全,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规范锐器的处置流程。对已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按暴露源的种类进行追踪监测及指导,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

9、认真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收集、归类,严禁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物专人回收交接、运送至暂存点,避免造成泄漏、流失等不良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全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细节做得

不够,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消毒隔离意识有待加强,相关知识有所欠缺,消毒隔离措施方面有些细节仍需加强,制度执行力需进一步提升;重点部门(产房、内镜室)的布局与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科室消毒硬件配备不全,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还需加强等。

三、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

1、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对医务人员要加强相关知识学习。健全完善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报告、医疗废物处理等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健康极为重要。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2、继续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设立手术室、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及工作流程,清洁消毒流程。

(2)治疗处置病人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病床采用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一桌一抹布一消毒,病人出院后床单位按终末消毒处理。

(3)治疗室无菌物品与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开启后记录开启时间,每日紫外线消毒空气,时间有累计,监测有记录。

3、已计划好产房重新规范建设和调整内镜的室间配套,将按相关设置要求配置内镜的候诊室、诊疗室,清洗消毒室等。

4、一次性物品管理

(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管理和使用后处理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2)凡购入我院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三证”齐全,有消毒灭菌标志,生产日期,失效期,产品包装符合要求。

(3)药库建立登记账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

良好的物架处。

5、医疗废物管理

(1)制定了医疗废物处理流程,消毒登记本,制定与处置单位人员交接、双签名制度。

(2)临床科设立医疗垃圾统计本,医院专管人员与医疗垃圾专收人员交接双签名。

(3)完善医院污水处理制度、流程,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由于我院领导重视,我院消毒隔离工作在自查中不断地自纠、整改、完善,对控制医院感染发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由于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待今后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医院消毒隔离工作、感染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12

医院是各种病人集中的地方,也是院内感染高发区,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是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因此,我院对临床科室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减少了院内感染发生的机会,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1存在问题

医疗垃圾收集封口不规范,未贴封条。注射器垃圾桶内有针头。

消毒物品未完全浸入消毒液中,未达到消毒目的。

个别科室止血带未做到一用一消毒。

灭菌棉球、敷料不能做到在有效期内用完。

个别科室器械杯、持物钳清洗不干净,有锈迹或血迹,包布也没有做到一用一清洗。

洗手后无擦手的设施,拖布无标识或挂错位置。

2对策

首先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消毒技术规范》等文件要求,重新制定并完善《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感染部门和护理部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清洗消毒灭菌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各项操作的检查,指导以及考核,使全体医护人员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引起高度重视。

规范使用医疗废物封标识并规范管路;统一全院的3M胶贴使用方法;统一拖布消毒桶的标识,拖布分类标识,统一悬挂;增加洗手设施,医院购进速干手消毒剂等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重复使用的器械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及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由供应中心统一回收,统一发放,器械清洗,包装完全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的执行标准执行,从物品的回收到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每锅次的灭菌物品全部在生物监测合格后发放到临床,保证灭菌合格率达100%。

科室根据输液病人床数配置足够的止血带,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科室护士长或质控小组长定期检查,保证质量。

针对临床科室棉球、敷料过期等问题,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购进塑封机,消毒供应中心根据临床科室不同需求,将棉球、敷料、棉垫等塑封成小包装供应临床使用。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做到的扎实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阿拉题库 · 学习办公更轻松!

48 2203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