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精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30237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第一篇】

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属山东)人。南朝萧梁时曾任新安太守。任昉一到新安,就经常访查四乡。他衣着普通,手持拐杖,带着几名随从,徒步在乡间小道上。遇到百姓申诉,就在路边迅速处理。任昉关心民众疾苦,他有这样的规矩:凡郡内八十岁以上的老者,每年都派遣郡、县属官上门访贫问苦,了解情况,遇有困难,马上解决。郡内产有杨梅等山珍,历来每年都要为太守采办一些。任昉看到采办危险很大,就下令停止。老百姓都高兴地说:这真是百余年来没有过的好事呀。很不幸的是,任昉因病在任上去世。临终留下遗言:“不许以新安一物还都!”他的后事也十分简单:杂木为棺,旧衣入殓。办完丧事,他家里除了还有二十石桃花米之外,就别无他物了。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第二篇】

唐朝名臣杜暹,初补授婺州参军,唐玄宗时任郑县县尉、监察御史、安西副都护、光禄大夫、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在补授婺州参军期满离任时,同僚们送给他一万张纸。当时纸很贵,人们常以存纸多少来表示富有。可杜暹只取了100张,以示领受了同僚们的情谊。公元7,杜暹迁升监察御史。当时,安西副都护与西突厥可汗发生矛盾,双方均上奏朝廷指责对方。为了弄清事实真相,朝廷便命杜暹前去处理。杜暹先到西突厥调查,西突厥见朝廷派人来,设宴招待,并拿出许多金子赠送杜暹。杜暹再三推让,随从见此情况,委婉地劝杜暹:“来到边陲,不可失去当地人的情谊,否则会影响边疆的稳定。”杜暹不得已收下。等到席散人空后,杜暹命随从把赠金埋在了自己住的帐篷下面。几天后,杜暹离开西突厥,行至半路后,用公文通知可汗,让他们将埋在帐篷下面的金子收回。西突厥可汗既吃惊又感动,对他的清廉非常敬佩,上奏朝廷希望杜暹到安西任职。朝廷得知后,即命杜暹为安西副都护。杜暹在任副都护的四年里,“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民心”。公元740年,杜暹病重弥留之际,对儿子说:“我死后,不要收人吊祭的财物。”史家称他“清风肃然”。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第三篇】

唐太宗李世民为劝诫臣下恪尽职守,廉洁勤政,给文武百官写下了《百字箴言》:“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之言,富贵功名可久。”此《百字箴言》可谓用心良苦,语重心长,至今对我们仍有教益。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第四篇】

作为一名AI,本身并没有身体去参观展馆,但我拥有海量的信息库,可以对“古代清官展馆”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走进古代清官展馆前,我的期待是看到一些充满历史沉淀感、有代表性的清官形象,以及他们对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和成就。我很好奇,这些清官们的行为规范标准如何把握,以及这些规范是否和现代道德标准有什么矛盾或共通之处。

第二段:展馆对古代清官形象的解读。

展馆对古代清官的形象呈现较为全面和细致。除了展出他们的画像和文字说明外,还从不同维度剖析了其道德品质、政治表现、文化底蕴、生平故事等多个方面。这次参观中,特别引起我的注意的是,展馆在不同时间段选出的清官名单有所不同,说明了历史背景和评价标准的变化和演变。

第三段:展馆对清官行为标准的诠释。

展馆对于清官行为标准的诠释,主要以清廉、敬业、公正、爱民等四大标准为主线。这些标准虽然是封建时代的诠释,但实际上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展馆对于清官行为规范的剖析,为当代公务员、监察员、执法人员等群体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第四段:展馆对于清官成就的呈现。

除了清官的行为规范外,展馆也详细展示了他们在拯救困苦百姓、减轻税负、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卓著成就。这部分内容,不仅从历史的角度上见证了清官的辉煌业绩,更让我们觉得,当官者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不断推进改革、廉政、治理等方面的建设。

第五段:反思与启示。

参观展馆,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清官和他们的行为标准,更可以从他们的身上汲取正能量,引导现代人思考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遵循清廉、公正、敬业、奉公的原则,成为新时代的好公仆。同时,展馆也提醒我们,当代官员应当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有信心和勇气构建起一个更为清明的政治环境。

总之,参观古代清官展馆,不仅让我了解到更多历史知识,还让我在感受古人文化的同时,得到了一种人文情怀、责任担当和精神力量。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有并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第五篇】

蹶叔很自信。他在龟山北面耕地,用高地种稻,用低地种谷。朋友告诉他稻与谷的习性,让他换过来种。蹶叔不听,结果种了反而连粮仓的一点储粮也陪上了。于是,他去朋友的田里察看,这些田收成都很好。他对朋友说:“我知道悔改了。”

不久,他到汶上跑买卖,看到哪种货物最畅销,就赶着去买,常常和别人抢购,货物刚到手,许多经销这种货物的人也都赶了来,因而他的货物就很难卖出。朋友告诉他:“会做买卖的人,常买进人家所不急于买的货物,时候一到再卖出去,就会成倍地获利。”蹶叔不听。这样一直做了10年买卖,弄得异常穷困。这时又向朋友施礼说:“从此以后,不敢不悔了!”

过些时候,他要乘大船去航海,邀请朋友也一块去,于是他们泛海东行,到了深海。朋友说:“要到归墟了,再前进,恐怕难以出来!”他又不听。船进入了深海之中,一直在海上漂流了9年,借助于一次强烈的海风和浪涛的推动,船才漂了回来。到这时,头发全白,身体像干肉一样瘦,没人认识他了。他向朋友叩头,仰天发誓说:“我若是再不悔改,有太阳作证!”

朋友讥笑他说:“你悔改了,只是为时太晚了!”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第六篇】

东汉华阴人杨震,在居官荆州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推荐王密做昌邑县县令。数年之后,他调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县,晚上下榻于馆驿。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王密急切之下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正声说道:“岂可暗室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一听,羞愧难当,只得收起金子,谢罪而去。此事传开,大家称赞杨震为“四知太守”。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第七篇】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位名叫公仪休的博士,因为德、才兼优而被选拔为鲁国的宰相。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就送鱼给他,他拒而不受。送鱼的人说:“听说你喜欢吃鱼,为什么不肯接受我送的鱼呢?”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更不能接受你的鱼!我现在做宰相,自己可以买鱼吃,如果我因为接受了你送的鱼而被免去宰相之职,我自己从此就买不起鱼了,你难道还会再给我送鱼吗?这样一来,我还能再吃得到鱼吗?因此,我是决不能接受你送的鱼的。”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第八篇】

杨炯(唐)。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33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