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材料用典: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网友发表时间 2726085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例文“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错误发生后,哀之而又鉴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迅速改正,补上短板与漏洞,才是应有的态度。东晋祖逖年轻时“性豁荡,不修仪检”,到十四五岁还“不知书”,但之后他改过自新,发愤学习,博览群书,被称为“赞世才具”;北宋寇准年轻时“不修小节,颇爱飞鹰走狗”,后来在母亲严厉教诫下走入正途,成为治世名臣。历史上,有不少有作为的人,像祖逖和寇准一样,凭着“有过则改”的实际行动从往之不谏的歧途转入来者可追的正道。(中国纪检监察报《惟以改过为能》)

典故出自周文王姬昌《周易·易传·象传下·益》,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释义意思是,风雷交助,互相增益,构成益卦。君子因此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赏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过”是一种追求,“改过”则是一种美德。春秋时的政治家晏子“不辱使命,雄辩四方”,他曾自喻为一根弯弯曲曲身有无数疙瘩的木头,必须拿斧子劈、刀子削、刨子刨、锯子锯,经此反复打磨,愚木才可能成为有用的器具。这和“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一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共产党人的特点。回望党的百年征程,不难发现,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具有解剖自我、修正错误的优秀品质。1929年陈毅带着中央的“九月来信”回到红四军后,诚恳地向毛泽东进行检讨,在会议上作了自我批评,表示要和大家一起打倒这个“陈毅主义”。“延安五老”之一的革命前辈谢觉哉,生前把自我批评比作“跟自己打官司”:自己当被告、当律师、当法官,将自己修炼成为一名党性坚强纯正的共产党员。无论是陈毅的自我批评,还是谢觉哉的自我审问,这种不断总结完善、不断认错改错的党性修养和自我革命的精神永不过时,值得每一名共产党人终身学习。新的征程上,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强化问题导向,勇于刀刃向己,以“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的危机感和“近在眉睫之内”的紧迫感,有误必纠,知错即改,始终保持思想的桌面清洁如新,不染纤尘。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性修养类、党风廉政类讲话,侧重强调自我革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刀刃向内的精神,对照党章党纪党规,时刻检视自身存在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加强党性锻炼。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726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