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当前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履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85448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当前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履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当前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履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1

严格日常监督管理,实现全面化。一要加大内部监督力度。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找,全面掌握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措施,促进整改。二是要加大外部监督力度。上级纪委监委的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到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听取群众意见,及时掌握干部活动动态。要多与纪检干部办过案的单位和当事人直接接触,听取他们对干部工作的反映。

近年来,广大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保持了较好的工作状态,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容我们忽视。

一、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当前不少纪检监察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三不”问题,影响工作开展。一是不稳定。由于纪检监察工作易得罪人,甚至不被亲朋好友理解,且经济待遇不高,政治进步不快,生活方面更是“压力大”,经常是别人能去的地方不能去,别人能得的不能得,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不稳定,不安心本职工作。二是不适应。思想认识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的纪检干部对当前纪检监察工作新形势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工作创新力不够,工作针对性不强;三是不上进。有些同志面对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和新的形势,缺乏更新知识的积极性,不能主动地补充吸收各类新知识;有的上进心衰退,工作被动应付成效差;有的因职位提升没有解决,消极颓废,从事工作精力不到位。

(二)综合素质有待增强。一是理论功底不扎实。不少干部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欲望不强,平时学习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学习不动笔、不动脑,为学习而学习,学习领悟不深,学习指导工作力不强,导致工作水平难以提高。二是业务素质不全面。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快速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域进一步拓宽,对纪检干部掌握各方面专业知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体现在查办案件上,违纪案件广泛涉及金融、证券、房地产等经济领域,违纪人员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反调查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出高智能化、高科技化的趋势。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当前纪检监察干部知识培训不多,业务知识得不到有效补充;很多干部长期在同一部门甚至在同一岗位工作,知识结构单一,接触面狭窄,协调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工作开展。三是表达能力不够强。当前相当一部分纪检干部平时重干事,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均不强,对更好开展纪检监察工作造成一定制约。

(三)工作能力有待提高。一是服务大局能力不够强。很多纪检干部只会孤立、静止的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不能把纪检监察工作与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很好地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创新工作能力不够强。一些干部习惯于以简单的号令和应付性的传达来落实工作,习惯于靠经验办事,不善于研究,不能创新开展工作,工作缺少亮点、新意,影响工作效果。三是宣传教育能力不够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传统的思想观念束缚,无论是在进人还是干部自身学习上,都存在重经济、法律、办案业务人才引进和学习培训,导致从事宣传教育的专业人才缺乏,影响从源头预防腐败工作成效。

(四)管理体制有待理顺。当前纪检工作实行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体制,同级党委政府对乡镇纪委享有绝对支配权,乡镇纪委在组织人事、财物经费以及各种事务上对同级党委政府存在很强的依附性,而上级纪委更多地侧重于业务上的领导这个层面。上级机关在人事安排、福利待遇、行政经费等要害问题方面,难以为下级机关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级纪检监察组织依附同级党委政府,监督同级党委、政府十分困难,上述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积极性和打击腐败的坚定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推进。

(五)基层纪委有待强化。一是专职不专用。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虽明确专职专用,但实际上有很多中心工作要配合,加之大部分没有配备专职纪检干部,纪检监察工作精力大打折扣,以至应付多,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人员流动快。当前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尤其是乡镇纪委人员变动快,不但造成工作脱节,而且易使干部懒于钻研纪检业务。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乡镇、县属部门纪检干部业务知识薄弱,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等滞后,极大地影响了基层纪委职能的发挥。三是工作时效低。由于工作精力牵制、业务知识薄弱等因素,基层纪委职能弱化,工作被动应付,工作效率普遍较低。

(六)作风有待深化。一是满足现状,缺少开拓精神。一些干部满足于当前取得的成绩,甚至产生“求稳怕乱”心理,一项工作还未开展,自己首先就没了底气,怕得罪领导,怕影响人际关系,怕社会形象,致使一些工作停滞不前,力度缺失。二是调研不深,工作指导不足。很多纪检干部开展联系基层工作不够,深入基层调研少,指导基层工作少,导致工作第一手资料掌握少,工作起来与现实脱节,抓不住关键,找不准工作方向。三是自我要求放松,损害队伍形象。少数纪检监察干部纪律观念不强,嘴巴不严,说话随意;有的存在不注意身份,不分场合,参与吃喝游玩;有的甚至违纪违法受到查处。这种现象如不采取措施,加以纠改,势必影响到整个纪检队伍的长远发展。

二、一些对策建议

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干部自身内在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影响,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干部教育学习,做到长效化。一要抓好教育内容。要加强党性教育,促进干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引导干部经住诱惑,耐住寂寞,守住清贫;加强宗旨教育,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促进干部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方式,依靠群众办事,服务群众办事。二要创新教育形式。要在拓广教育内容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挂职锻炼等制度,让干部更多接触业务和其他经济、科技知识。同时要善于寓教于乐,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灌输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提高教育效果。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要持之以恒,经常化、常态化,不能因工作属疏于学习,再忙再累,也要坚持执行既定的学习制度。

(二)拓宽干部流通渠道,把好“进出口”。一是完善准入制度。切实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标准,把能干好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吸收到纪检监察队伍中来,严格杜绝安置性进人和照顾性进人。二是畅通出口渠道。积极争取党委重视支持,通盘考虑干部交流问题,适当考虑纪检干部在非本系统内流向问题。对不能很好胜任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也要畅通出口,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强化内部轮岗。长期在一个岗位任职不利于干部成长,应加快机关内部干部轮岗步伐,使纪检监察干部得到全面发展。

(三)严格日常监督管理,实现全面化。一要加大内部监督力度。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找,全面掌握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措施,促进整改。二是要加大外部监督力度。上级纪委监委的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到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听取群众意见,及时掌握干部活动动态。要多与纪检干部办过案的单位和当事人直接接触,听取他们对干部工作的反映。三是要加大社会监督力度。要公布专门举报电话、邮箱,同时经常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收集情况,把纪检监察干部的作风情况,特别是八小时以外的活动置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

当前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履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2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中央到地方,对各业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基层领导干部“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成绩”意识进一步强化,从严治党进一步引向深入,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党组织活力进一步得到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顶层设计不到位。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足,没有对党建工作进行通盘考虑和系统思考,阶段性安排多、长远规划少;制度办法建的多,但制度之间的关联度、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梳理;党组织关系隶属多元化,有的在地方党委组织部门,有的在机关工委管理,有的在各级综合办部门管,有的属于上级党委直接管理,各地区各行业情况五花八门。

二是内部设置不合理。有的单位在内部设立党委办公室,有的单位设立党委组织部,有的单位行政办公室和党委办公室合并设置,有的单位设立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有的单位还设立了专门的系统工作部门,党建工作部门职责划分不科学、工作成效不明显的问题长期存在。

三是重业务轻党建的依然存在。近年来,大多数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但由于业绩考核导向的影响,部分单位依然将业务发展最为最核心的任务,加之部分基层单位领导干部依然认为党建工作只是务虚的工作,对党建工作安排部署的多、督促落实少,文件会议多、事迹成效差。

四是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不够。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抓党建的能力水平不够,找不准党建与中心工作结合的有效载体,对党员和群众的凝聚力不强。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没有充分显现,甚至还存在党员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各方面还不如普通职工的现象。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保障薄弱,部分企业党建工作经费、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依然没有得到落实。

五是党务干部能力素质不高。从目前一些基层单位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来看,党务干部人数是多了,但大多数新增加的人员以前都从事业务和技术部门的工作,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又大多数属于兼职。部分传统的党务工作干部依靠老经验办新事情,跟不上形势任务变化。这些问题导致了党务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履行党建工作组织、落实、监督、考核方面的职责,与新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

当前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履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农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和联结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任务、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

一、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的问题

(一)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弱化”。一是个别单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两责”落实不到位。二是少数同志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精力集中抓经济工作及业务工作上,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三是个别单位党的组织形同虚设,基本没有党组织的单独活动,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行政行为所代替,而支部活动则被干部职工活动所代替。

(二)组织教育活动不经常。部分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全面,没有将组织教育纳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地区。特别是个别单位对组织生活制度抓得不实,流于形式。在抓党员思想教育中,不注重对党员的集中学习,缺乏对科学文化、基本技能、法制理念、文化素养的教育,使得一些党员对政治学习兴趣不浓,导致业务理论一知半解,工作水平和能力平平,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三)抓中心议大事能力不强。主要是对什么是中心、如何抓中心把握不准,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的没管住,该放的没放开,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片面认为,党支部就是研究表彰奖励、党员发展、经费开支等问题,未能将年度工作计划、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阶段性重大工作同经济工作齐抓共管,直接造成了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分离脱节。

(四)党员先锋意识“淡化”。一些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致使个别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党员党性淡簿,日常工作中把自已等同于普通群众,只顾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有的党员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得过且过,工作上不求进取,少数党员只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有的党费也要催缴,还有的甚至连党费也不愿意按规定标准缴纳。这些个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工作的健康发展。对此,必须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五)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虚化”。一些基层党组织制度不完善,管理松懈,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好,个别支部存在着行政会、业务会与支部会兼顾开,支部大会不规范不严肃;在对党员管理结果的衡量上,往往把行政业务工作开展得好坏,作为评价全年工作成绩的主要依据,而对政治表现、自身综合素质等难以实施准确的评价考核;有的党务工作者从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党务知识懂得不多,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管理缺乏力度。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甚至腐化堕落,丧失了党员干部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二是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不善于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因循守旧,致使工作停滞不前。三是极个别村干部一旦当选,就千方百计在“权”上做文章,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

(二)综合素质不到位。有的村干部对农村政策掌握不多,不懂农村基层工作程序,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有的对有关政策理解片面,把握不准,断章取义;有的对如何依法履行职责不清楚,凭经验和主观臆断开展工作;个别村干部自律意识差,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差;有的村干部宗旨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泊,利己思想严重,甚至违法违纪,影响了村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机制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制度不健全,缺乏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基层组织制度,工作无章可循,随意性很大。有的虽有制度,但落实不好,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管理机制不配套,上级党组织对不履行职责和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基层党组织成员多是进行批评教育,对那些经教育不改却又达不到党纪国法处理的束手无策

(四)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基层党组织由于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往往容易忽视与工作服务对象面对面的交心谈心,在倾听工作服务对象意见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没有深入周到的调查研究就不能得出准确无误的结论,在分析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中时可能就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经费的制约。由于基层党组织的党务活动经费的不足,所以不能保证党建工作的经常性。党务经费的不足可能会制约党建工作的力度和效率,同时还会影响到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

三、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

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明确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难点上,放到机关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要坚持“虚工实做”,以党建工作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机关党建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组织主要领导同志要负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把党建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组领导同志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分管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经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

二是建立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只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

三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要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三)深化认识,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要克服和纠正重经济,轻党建的错误思想,摆正党务与经济行政业务的关系。要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管党的政治责任,要按照“聚精会神抓党建”的要求,用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精力抓党建工作,要把党建工作同行政、业务、经济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落实;

二是要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制。实行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努力构建党组织的领导带头抓党建,行政领导重视支持抓党建,党务工作者自觉主动抓党建,从上到下层层抓党建的新局面;

三是要切实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要配齐党务干部,尤其要把那些思想好、能力强、对党建工作热心的同志放到这个岗位上来,要做好对党务干部的培训工作,使其逐步成为党务干部的行家;

四是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党的支部是党的基层管理组织,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最主要的就要按照党章的规定使支部活动经常开展起来,通过支部活动把每个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抓起来,把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只有这样党要管党的责任才能落到实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强化措施,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新变化。

一是抓制度完善。建立健全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切实提高“三会一课”特别是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的程序和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上级党组织要加强指导,强化监督,严格考核。

二是抓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目标,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要突出抓好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同时,对党员队伍的管理从八小时内向八小时外延伸,坚持以制度为保障,以家庭和社会监督为防线,建立起单位、家庭、社会管理和监督的“互动机制”,要加大对党员的考核力度,对党性不强或存在的某些问题的党员,各支部要做好帮教工作,找他们谈心,指出问题,提高他们的党员意识,激发他们的活力,对不称职的党员,要及时给予严肃处理,以提高党的纯洁性和威信。

三是抓党员的能力建设。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通过每一级党的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能力来体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要着力提高党员的技能,开展“岗位练兵”“传、帮、带”活动,把岗位能手、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和后备干部,营造党员干部带头学技能,带领大家学技能的氛围,以此来推进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履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4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支部纪检委员是支部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也是党组织纪检监察队伍中最基层、最中坚的一线力量。支部纪检委员不仅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政策最后关口的“卫道士”,也是加强党内监督、强化惩防体系中挺在最前面的“前哨兵”,更是深化清廉**建设、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常态”的“主攻手”,发挥着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的堡垒防护作用,责任重大、不可替代,必须下大力气打通“最后一纳米”神经末梢。本文以市**系统为切入点,在“解剖麻雀”后分析当前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在履行职能职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提升履职能力提出初步对策建议。一、委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基本情况(一)职责定位。“三转”之后,委机关原有的监察机构撤销,不再设置监察室,相关职能由负责组宣人事工作的职能处室承担,收回的监察机构职数划转市纪委,专用派驻纪检组。党委主体纪检监察职能更多地转由机关党组织承担,成为日常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也相应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实施日常监督不可或缺的力量。努力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使机关纪委、纪检委员的日常监督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所规定的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员民主监督一道,真正形成“五位一体”的党内监督完整体系。   (二)纪检组织设置及人员配备。作为市政府的组成部门之一,市**负责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目前,市**机关设党委、纪委和x个支部,其中机关纪委书记由机关党委副书记兼任,另有纪委委员x名。经信系统直属企事业单位党员同机关内设处室党员统一编入x个在职党支部,并各设一名兼职纪检委员;另x个离退休支部纪检委员由支部书记负责履行纪检委员职责;机关纪检委员配比率x。机关纪委未单独安排日常工作经费,工作所需经费由单位按其独立开展的工作事项拨付。   (三)机关纪检委员结构分析。委机关共有纪检委员9名(其中1人既是机关纪委委员,也是支部纪检委员),均为兼职纪检委员,基本做到全覆盖、无遗漏。从岗位年限看,从事纪检工作不满1年者x人,占67%;1至2年2人,占22%;2年以上仅1人,占11%;从职业素养看,脱产参加过纪检专业短期培训的1人,接受全面、系统培训的纪检委员还没有;从个人履历看,有过党务工作经历的2人,担任过党委委员或支部委员的4人,占67%;从工作经验看,主持办理或参与办理纪检监察案件的有1人,占11%。以上数据表明:经信系统纪检委员队伍整体上兼职新手比较多、岗位年限相对较短、纪检职业素养和工作经验还比较欠缺等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日常工作。委机关纪委在机关党委和市直机关纪工委的共同领导和支持下,坚持按照委党委和机关党委的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做好以清廉经信为载体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努力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坚决维护核心。自觉把维护***总书记的领导核心地位作为纪检工作最大的政治任务和首要的政治纪律,坚持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纪检监督重点,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推动责任落实。全力支持和配合委党委和机关党委部署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各项工作,根据责任清单分解工作任务,组织层层签订责任书、承诺书,并督促机关支部履行主体责任。三是搞好教育宣传。经信系统纪检战线能够做到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宣传中央纪委和省、市纪委有关会议文件指示精神,并提出针对性贯彻意见和要求。利用“机关123党员固定活动日”“三会一课”等载体,定期组织党课、培训讲座、专题报告会、支部生活、党规党纪知识测试和观看廉政片。四是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每年组织定性体检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1次;根据上级通知要求,开展有关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专项自查检查;对机关支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开展内部检查;督促支部所在的处室或单位认真做好检查督促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五是构建惩防体系。牢固树立“大防控”观,创新建立驻委纪检组——机关纪委——支部纪检委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1+1+1”防控机制,切实把全面监督、专责监督、职能监督、日常监督由点线面编织成全方位、全时段、多层次的立体监督网格,充分发挥基层纪检干部“桥头堡”作用,有力服务保障各项中心工作。二、当前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履职中存在的问题对照《党章》等规定,检视当前纪检委员的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职责定位不明确、不具体。一方面,党章党规虽然明确规定了各级纪委的职责和基层党组织的监督职责,但对纪检委员的职能定位、工作职责、权利义务等缺乏可操作性的要求,工作容易受到误解和抵触,不少纪检委员成为“挂名委员”。比如有同志认为,纪律监督应该由派驻纪检组负责,纪检委员同支部党员在“同一片屋檐下”,手上没戒尺管也白管。另一方面,甘当监督“配角”,不当执纪“主角”,绝大多数的检查由上级党委文件通知统一部署,只要“听随”、不要“越位”。同时,机关未配备专职纪检干部,其他日常事务多于纪检事务,无法分身去做纪检工作。   (二)监督工作顾虑多、缺实效。少数纪检委员对监督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是自找麻烦,监督来监督去就是揭自己单位或部门的伤疤,没有事也会整出事情来;有的纪检委员对履行职责顾虑重重,担心监督领导被“穿小鞋”,监督同事“被孤立”,担心管严了会干扰正常工作,影响评先评优,管松了自己又要负失察责任,左右为难。大多纪检委员由其他委员或副书记兼任,个别直接由书记代行,履行监督职责也仅停留在集中学习党章党纪党规等粗放教育层面,结合业务创造性开展党内监督工作手段和载体还不够多,向上级纪委部门反映党支部纪律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不敏感、不及时问题。   (三)纪检队伍整体滞后于形势任务需求。目前机关纪检委员基本都是业务上的出色人才,正符合中央关于“精兵强将干党务”的要求。但不少纪检委员对纪检监察工作“任前没接触,任时没培训”,不熟悉党内法规和党的政策,不熟悉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要求,缺乏履职所需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不会开展工作。还存在纪检委员调整过快,缺乏准确把握党的纪律监督和惩处尺度的经验,使得履行维护和监督职能时捉襟见肘、手足无措。   另外,缺少硬性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必要的制约激励手段也是影响纪检委员监督作用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提升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履职能力的对策建议***总书记强调:“强化党内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要见人见物见细节,从点滴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是正风纠偏的“前哨”,具有对党员干部进行“近距离监督”的天然优势;纪检委员又是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第二种的“主力”,掌握鲜活的“第一手”情况、具备“先入为主”优势。因此,推动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做细做实一线监督责任十分必要、非常迫切。建议分别从纪检委员自身、机关纪委和上级纪检机关这三个层面着手:   (一)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提高纪检委员综合素质   1.?明晰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明晰职责是承担责任与做好工作的前提。要让支部纪检委员做好工作,首先要让纪检委员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他们要做什么。对照党章和党内其他规定,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监督、教育、执纪、问责。一是监督的责任。这是纪检委员最基本的责任,不仅要监督支部党员,对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党的章程、纪律,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督;更要监督支部所在处室或单位范围内的其他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二是教育的责任。这是纪检委员作为班子成员共同承担的责任。同样,对支部党员要开展经常性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反腐倡廉教育,对其他人员要促进和组织单位规章制度和规范程序的学习与教育。三是执纪的责任。这是纪检委员最需要加强的责任。主要是对支部党员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党的章程、纪律,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委部署要求及机关内部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四是问责的责任。这是纪检委员专业性最强的责任。主要是对违纪问题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后迅速上报,对照上级党委指示要求,落实组织处理各项程序,跟进做好处理工作。   2.?当好标兵,强化带头意识。正风肃纪、从严治党正在紧张进行中,时时需要标兵引领。纪检委员就是学用党章的标兵,这既是一种党性修养的体现,又是党纪党规无形力量的释放,更是敬畏纪律有形遵照的彰显。纪检委员必须带头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和各项规定,当表率,让身边党员和群众都听得见,看得到,触手可及,可信可学,见贤思齐。进而让被动监督转变为主动监督、对照监督、出于公心监督,成为得到党员群众支持和认可的监督。   3.?精于业务,强化规范意识。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程序性很强的工作,不下一番苦功夫是“进不了门”的。要加大复合型纪检委员的培养帮带力度,组织人事部门和机关党委要有意识的将思想政治好、党性观念强、作风形象佳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纪检干部队伍中,作为提任支部书记前必须要经过锻炼的岗位,有效调动和提升纪检党务干部工作能动性。同时有条件的市直单位可以采用同党校联合办班的方式,开设“党务纪检工作培训班”,每年固定2-3天时间,依托市委党校组织脱产培训,邀请市纪委、市委党校和市直机关工委领导作专题辅导,切实提升机关党务纪检工作能力。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高标准履行清廉**建设   1.?聚焦纪检监督主责主业。对照《党章》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规定,结合各级党委、纪委对基层纪检组织指示和要求,由所在单位党组(党委)研究和制定部门机关纪委的工作职能和职责,建立明确具体的职责事项清单,切实做到“三给予”,即给予职责、给予职事、给予职权,确保权责一致。赋予机关纪委和机关党支部更多纪检监察职责,监督对象全面涵盖支部所在单位(处室)一切人、一切事,让机关纪委、机关党支部和纪委委员“不空设、不虚设”,有事可做,有事能做,做该做的事。   2.?规范健全机关纪检机构设置。按照“应设必设”原则,在现有行政编制和职数内,对设置机关党委的市直部门配齐专职纪委书记,对设置机关党总支、机关党支部的市直部门配齐兼职纪委书记,并配足兼职纪检委员。加大机关党支部纪检委员配备力度,严格制定和实施党内选任程序,由所在支部委员会提名推荐,并经全体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报机关党委批准后方可兼任纪委委员。   3.?全力支持纪检委员履职尽责。支持纪委书记、纪检委员参与到必要的决策过程中,大力减轻纪检委员兼职负担,严禁干预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正确行使其职能。将纪检委员履职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工作内容,制定符合实际的考核评价标准,积极发现、培养和提拔优秀纪检委员,对个别特别优秀的纪检委员打通推荐渠道,积极向上级纪委机关和县区输送纪检干部。切实听取和重视纪检委员关于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见,充分尊重、发挥他们在干部使用中的“把关”和“预警”作用。   4.?紧盯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监督检查。加强重要节日期间“四风”问题的监督检查。在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期间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通过持续强化氛围防控,巩固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聚焦权力清单,紧紧抓住选人用人、专项资金、采购管理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三重一大”制度执行专项检查,及时向相关单位(处室)发出“廉洁风险预警通知书”或“监察建议书”,及时提醒,督促整改落实。   5.?强化问责追责提升震慑效果。一方面,推进监督方式转型,强化执纪问责,探索抓早抓小谈话、廉洁风险预警通知书、监察建议书、季度通报等多种监督工具,按季度下发机关纪委纪检监察工作通报,及时指出问题,明确整改要求,做到监督有结果、有跟踪、有落实。抓细抓实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结合上级纪委通知要求细化制定具有单位特点的《抓早抓小工作实施细则》,制作《抓早抓小谈话记录本》,各单位(处室)领导干部人手一本,每月统计一次,督促领导干部履行主责,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另一方面,强化问题整改,对各类巡察检查提出的整改项目拉单挂账,以问责常态化推动主体责任落实。   6.?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1+1+1”防控机制。在部门党委(党组)的全面领导下,构建完善监督预警体系,有效整合部门机关党委、党支部全面监督,派驻纪检监察组专责监督、机关纪委职能监督,支部纪检委员日常监督功能,深化运用每季度组织“1+1+1”例会,每半年开展警示性教育、谈心谈话、党风廉政建设家庭联络,每年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分级预警、廉政风险隐患排查、纪检干部培训、纪检委员述职考评,狠抓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克服盲区漏洞,有力服务保障各项中心工作,坚决克服监督“盲区”、堵塞监督“漏洞”,确保纪检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   (三)重心下沉力量下移——强化上级纪检机关指导作用   1.?加强工作指导。委托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定期不定期运用工作研讨、案例分析、情况交流、专项检查、务虚座谈等方式,对驻在部门开展经常性工作指导,发现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偏差,确保部门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工作方向的正确性和工作实务的有效性。   2.?组织系统培训。切实将部门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纳入市纪委培训体系与规划,依托市委党校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全员全面培训。加大日常培训力度,组建市级层面讲师团,采取辅导报告、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短期、专题、分散、巡回培训,帮助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尽快提高从事纪检工作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3.?推进联动监督。支持各部门依托“1+5”联动监督体系,将市县区经信部门分管党风廉政建设领导、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机关党委、机关纪委书记等2个层面4条战线上监督力量有效整合,健全完善系统联动监督“网格”,完善各种工作的信息交流机制,有效延长监督链条,提升纪检监督实效性。

当前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履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5

一、当前纪检工作履职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偏差,与业务融合不足。一是因当前纪委书记专职化要求,纪委书记在支行层面参与业务经营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在许多实际问题的核查中存在业务盲区,难以实施有效监督。二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干工作就要得罪人”。随着纪检监察力度和深度的加大,因执纪监督而得罪人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这些因素,都使得纪检监察干部在履职过程中难免有后顾之忧,不能放开手脚大胆开展监督执纪问责。

2.能力水平不足,无法适应新形势要求。一是基层纪检人员专职不专业,缺乏专业素养,对于财务、信贷、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欠缺,直接影响执纪能力。二是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来说,由于个人能力素质跟不上形势,不知如何开展监督,难以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三是机构不健全。随着纪检监察工作职能的强化,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业务量逐步增多,很多支行的纪检监督职能由综合管理部等部门兼任,许多规模较小的支行无专职人员从事该项工作。

3.重视力度不足,无法有效推进相关工作。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纪委书记在抓督查问责,协助班子推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得不到支持。而各级行中普遍存在把年纪大,其他岗位安排有困难的干部安排到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上,导致纪检监察干部“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而这“老干部”怀着做“临时工”的心态,本身对纪检业务就不熟悉,也不肯下功夫去学,过一天算一天。

二、措施及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纪检工作与业务融合。一是日常业务经营中要正确认识企业发展稳定与纪检工作的关系。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完善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依法合规风清气正。二是各级纪委和纪检监察干部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真正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加强日常监督执纪问责,遇到问题要及时、耐心与党委其他同志沟通、协调,争取理解和配合。三是争取处理纪检业务业务工作的关系,既要专注主业,厘清责任,又要接地气,懂业务,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

2.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应成为纪检监察组织重要的中心工作之一。纪委要把人力、物力等资源和主要精力放在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上。要正确认识教育与惩处的关系,要在抓廉洁教育的基础上抓案件查处。坚决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才能够起到震慑作用,能够教育提醒干部,能够有效遏制腐败案件的发生,能够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3.强化人员机构职能。一是大力培养一批年轻有担当、懂业务、知识阅历丰富的纪检监察干部,充实到各级行的纪检监察队伍中去。二是强化基层行纪检部门职能,尽可能设立专职的部门或配备专职人员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提升纪检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查办案件的效率和质量。

当前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履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6

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规定,纪委委员应承担参与决策、监督检查、组织协调、质询询问和调查研究等五项工作职责。但从基层调研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兼职纪委委员“只戴帽、不履职或弱履职”,成为虚职。这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从兼职纪委委员自身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缺乏”:   委员意识缺乏。兼职纪委委员缺乏自身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为监督执纪问责是纪检监察干部的事,缺失了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导致一些兼职纪委委员认为这是一种政治待遇或荣誉称号,不是一种责任。具体表现为平时开会、干工作“捧捧场”、“鼓鼓掌”、“拉家常”。   业务知识缺乏。兼职纪委委员分散于其他各个领域,平常接触较多为本部门的业务工作,但对党内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相关业务并不是很熟悉。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兼职纪委委员对自己监督对象的相关业务、相关知识都不熟悉,谈何监督,即使监督也只是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展开工作。   时间精力缺乏。兼职纪委委员大部分是基层其他单位一把手,主要从事本部门的管理或业务工作,少部分还分管社会管理、经济、党建等工作,身兼数职现象较普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障。特别是乡镇纪委委员承担的工作太多,根本无暇顾及纪委委员职责,更谈不上对相关工作开展经常性监督。   从纪检监察机关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够”:   提供平台不够。一些基层纪委没有给兼职纪委委员提供参与反腐倡廉和监督工作必要的载体和平台,致使兼职纪委委员的功能仅仅局限于在纪委全会上听取报告、审议报告、举手表决报告,对纪检监察机关一些重大活动、重要工作、重点课题调研和重要情况通报不了解,职能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发挥。   主动关爱不够。一是与兼职纪委委员的联系不紧。一些基层纪委没有固化联系机构和管理机制。二是对兼职纪委委员的信任不足。部分基层纪委认为兼职纪委委员都是“门外汉”,让他们提出有质量的意见建议,很好地履行职责有一定难度,这种思维使得兼职纪委委员更加边缘化。三是给兼职纪委委员的待遇不公。专职纪检监察干部享有津贴,而兼职纪委委员则没有,从而导致兼职纪委委员履职积极性不高。   管理考核不够。一是配套制度不健全。当前基层在纪委委员的选拔任用上多是重“选”不重“用”,缺乏一套系统严密有效的纪委委员特别是兼职纪委委员发挥职能作用的配套制度。二是意见落实不主动。部分基层纪委对兼职纪委委员的意见建议没有主动去梳理分析、建立台账、跟踪落实和意见反馈,严重损害了兼职纪委委员开展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考核评价不到位。当前基层对纪委委员履职情况普遍缺乏考核评价,追究责任的情形几乎没有。   强化兼职纪委委员“履职尽责”的对策建议   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人选配备。要本着对纪检监察工作负责的原则,通过所在单位党组织推荐、考察,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政治素质好、自身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热心纪检监察事业的党员干部充实到纪委委员队伍中。对履行职责不积极、不到位,或违纪违法、侵害群众利益、影响队伍形象的,坚决调整出纪委委员队伍,并依据规定严肃处理。   强化委员意识。纪委委员是地方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担当。一方面,要着力强化纪委委员的责任意识,杜绝职责不明、履职虚化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强化纪委委员的监督意识,围绕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难点实施监督,并在实践中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及时指出问题、提出要求。   强化履职能力。建立集体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兼职纪委委员参加纪检监察机关的思想政治学习,增强纪律意识和组织观念;建立业务培训制度,将兼职纪委委员纳入纪检监察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统筹考虑。同时,着力引导兼职纪委委员积极探寻本职工作与委员职责的“交叉点”、“结合点”、“平衡点”,提高履职能力。   强化日常管理。一方面,要加强沟通管理,明确负责兼职纪委委员联系沟通和日常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定责到岗到人,及时掌握纪委委员的工作状况;另一方面,要强化兼职纪委委员的“组织存在感”,参照纪检监察办案人员的补贴标准,对兼职纪委委员给予适当的补贴,调动兼职纪委委员工作积极性。   搭建履职平台   建立工作通报平台。要通过情况通报会、工作文件、工作安排表、工作简报、廉政网站等形式,及时向兼职纪委委员通报反腐倡廉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和重点工作等,让兼职纪委委员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情况,切实保障兼职纪委委员的知情权。   建立活动参与平台。首先,要坚持重要会议邀请兼职纪委委员参加,如纪委全会、重点工作推进会、征求意见会、专题研讨会等;其次,要坚持重大决策征求兼职纪委委员意见,如纪委全会工作报告、纪检监察工作目标任务书等;再次,要坚持重要工作发动兼职纪委委员协助,如直接吸收兼职纪委委员协助信访件调查处理、纪律审查、案件审理等业务工作。   建立询问质询平台。兼职纪委委员可以通过询问书、会议当面询问等形式,向纪委提出询问问题。同时,针对各地、各部门单位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兼职纪委委员以专项巡查的形式开展询问和质询活动,并提出整改意见。强化问题整改工作的落实和跟踪督查,对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   丰富履职方式   推行调查研究制度。组织兼职纪委委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各地、各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发现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向纪委常委会决策提供信息,当好参谋。同时,可设立纪检监察理论研究联系点,为兼职委员开展调研、熟知“下情”、促进成果转化提供方便。   推行专项督查制度。根据兼职纪委委员职责分工,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组织或参与专项督查,对各地、各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和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落实“三重一大”,对廉政文化建设等情况进行巡察。   推行民主评议制度。充分发挥兼职纪委委员来自各个部门,工作接触面较广,工作处在一线的优势,安排兼职纪委委员担任“党风政风评议员”、“作风建设评议员”,对单位的党风、政风进行评议。此外,还可以结合班子换届考察、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安排兼职纪委委员对单位和一把手进行评议。   健全导向机制   健全委员述职制度。要定期组织兼职纪委委员向纪委常委会述职,重点汇报参与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改进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情况等,不断自我加压,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健全履职考评制度。要建立完善兼职纪委委员履行职责情况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尽量量化考核指标,采取年初设立目标、年中抽查谈话、年底总结对账的方式,通过对兼职纪委委员表率作用发挥、完成交办任务、参与监督活动等内容,最后由纪委常委会确定兼职纪委委员完成年度目标的等次,督促真正履职尽责。   健全成果运用制度。建议组织部门在考察干部时,将纪委委员履行“一岗双职”纳入其中一并考察,对本职工作和纪委委员职能作用发挥突出的予以重用,并选树典型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健全履职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开通兼职纪委委员工作绿色通道,凡是兼职纪委委员以书面形式署真名反映的事情或提出的意见建议,纪委有关部门应尽快提出拟办意见,组织相关科室或转交有关单位限期办结、及时反馈;另一方面,要保障兼职纪委委员的履职安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反映问题的兼职纪委委员实施打击报复。

当前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履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7

摘要:长期在纪检派驻机构工作的实践中,体会到派驻机构存在人文条件、人员利益、个人成长进步等方面受制驻在部门,对驻在部门监督不力以及派驻机构职责定位不明确,干部配备不到位,定位出现偏差干部以及人员发展受限制,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全面加强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明确派驻机构的主要职责、理顺派驻机构与驻部门的工作关系以及派驻机构要善于“瘦身”,和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存在问题;对策思考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以及“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勇气,在反腐败上发重拳,出实招,一连串“老虎级”和“苍蝇级”的贪官落马,民心为之一振,风气为之一新。反腐败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市纪检监察派驻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实施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即由市纪委和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共同领导。当前,中央正在自上而下改革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施统一管理。郑州市纪委对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实施。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纪检监察机关以及派驻机构所担负的职责也越来越重。市纪委对派驻机构明确提出了“省纪委干什么,市纪委干什么,派驻机构就要干什么”的工作要求,根据多年来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工作的实际,郑州市纪监察监察派驻机构在现行体制下,难以落实市纪委的工作要求,仔细检讨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于切实发挥派驻机构的职能和作用,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落实上级要求,促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履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派驻机构履职受制于驻在部门

在现行体制下,纪检监察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派驻机构受驻在部门较深程度的制约。

1、办公条件受限制。派驻机构的办公场所位于驻在部门,派驻机构的用水、用电、办公设备、设施乃至公务用车、办公经费开支等工作保障,都由驻在部门提供。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的三公经费开支、公车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时,既难以深入发现问题,又难以严格按照纪律要求规定处理问题。

2、人文条件受限制。派驻机构的书记(组长)一般会在一个单位干到退休,很少交流,副书记(副组长)则由驻在单位产生,基本上也没有交流,人员长期固定。与监督对象长期在一起工作,相互之间非常熟悉,甚至是朋友。在发现问题时,碍于情面,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克服人情关系的影响,秉公处理了问题,驻在部门其他人员也会对派驻机构有看法,极可能导致派驻机构干部与驻在部门干部之间关系不和或者恶化。

3、人员利益受限制。郑州市一些评选先进的奖励项目,往往和单位的纪检工作挂钩,要求参加评选的单位五年内没有人员发生重大违纪或违法行为,获得先进的单位,每个人员都会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如“文明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绩效考核”等。由于派驻机构工作人员的组织人事和工资关系在驻在单位,如果派驻机构主动发现和查处重大问题,不仅个人利益也会受到影响,更可能导致驻在部门绝大部分无关人员的利益受损,派驻机构也就难以继续在驻在部门工作。

4、个人成长进步受限制。由于派驻机构工作人员的组织关系和人事关系在驻在部门,驻在部门领导对派驻机构干部的评价,会影响到其评先评优或者提拔使用;驻在部门遇到干部提拔使用的机会时,往往会优先考虑驻在部门的人员,派驻机构的工作人员常常被边缘化,难以获得与其他干部同等的机会,长此以往会影响工作积极性。

(二)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监督不力

由于驻在部门对派驻机构的种种制约,派驻机构干部普遍缺乏“加强监督是本职,疏于监督是失职、不善于监督是不称职”的意识。存在不想监督,不敢监督,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一些单位出了问题,派驻机构发现不了,发现了不愿报告或不敢报告,对一些明显的问题处理不了,也不想动真格处理。大部分派驻机构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参加会议、阅读文件、传达精神、走访座谈等日常琐碎的事务上。最终纪检监察工作没有实效,似“蜻蜓点水”,又似“隔靴搔痒”,监督作用得不到发挥,监督权威难以树立。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的监督普遍处于虚化、弱化的状态。

(三)派驻机构职责定位不明确

在现行双重领导体制下,长期以来派驻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监督检查和查办案件以外的工作。一方面,凡是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的工作,在驻在部门内部大都会演变成派驻机构的工作;另一方面,派驻纪检组长作为党组成员的,需要服从驻在部门的工作分工。驻在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很可能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没有直接关系,却需要纪检组长带领派驻机构干部去完成。三是派驻机构承担了大量应当由驻在部门党政班子或者业务科室完成的工作。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负责监督责任的纪委承担了党委的主体责任,负责协助责任的纪委变相承担了党委的领导责任。“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比较普遍。监督、执纪、问责的主要职责没有得到充分履行。几乎没有哪个驻在部门党政班子及其成员的违纪违法案件,是由派驻机构发现的。绝大多数纪检组长任职多年未查办过案件,派驻机构多年不办一案,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四)一些派驻机构的职能定位出现偏差

鉴于市纪委没有管理派驻机构工作人电的组织、人事和工资关系,对派驻机构的领导基本处于有名无实状态。派驻机构人员成为在驻在部门领导下忙忙碌碌的‘办事员’、为驻在部门利益拼抢冲杀的‘运动员’、替驻在部门看家护院的‘保安员’。一些派驻机构变成了驻在部门与市纪委之间“沟通的桥梁”。当市纪委监督检查发现驻在部门存在问题时,当市纪委查处发生在驻在部门的违法违纪案件时,派驻纪检组长便会主动或被动地出面,充当驻在部门的“代言人”,“监督者”变成了“同盟者”,“独立主体”成为“利益共同体”。中纪委王岐山书记曾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有的人办案不行,“抹案子”却很有办法”,这种现象在双重领导体制下更容易发生。

(五)派驻机构干部发展受限制,工作积极性不高

长期以来,在提拔使用干部时,一方面驻在部门认为派驻纪检干部主要干得是市纪委交办的工作,应由市纪委考虑,另一方面,市纪委基本上只考虑机关的干部,对派驻机构的纪检干部很少关注,往往推给驻在部门解决。最终纪检干部两边干工作,两边都被边缘化,事实上这些年郑州市从纪检副组长岗位上提拔起来的干部寥若星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派驻机构的纪检干部,要么是年龄大的老同志,不紧不慢的往退休熬日子,要么是年轻同志过渡一下走人,整个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六)派驻机构干部配备不到位

总体来看,派驻机构干部在纪检监察机关中占比较高,但分散到各驻在部门,则只有两至三人。如此少的人数,要履行繁重的纪检监察职责,担当起反腐倡廉的重任,显然是“捉襟见肘”;若是独立查办案件,采取“两规”、“两指”措施,则更是不可能。开展工作力不从心现象较为突出。

二、纪检监察派驻机构体制改革问题的历史背景

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既是我市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在双重领导体制下存在问题,也是全国各地实施双重领导体制的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

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双重领导体制始于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章“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党的纪律检查组或检查员,在中央纪委直接领导和驻在部门党组指导下进行工作。”2004年4月中央纪委、监察部正式启动对其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工作,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再次重申了中央纪委派驻纪检机构的统一管理体制。由于这次体制改革是自上而下的,省级、市级、县级的改革逐级推进,各级各地进度不一;我市双重领导体制实行了30多年的时间,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要彻底转变派驻机构以驻在部门领导为主的习惯思维,尚需时日。

三、解决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履职问题的对策

纪检监察机关对派驻机构实施统一管理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央和省里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市的纪检监察派驻机构体制改革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体制改革,从根源上化解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矛盾,为此建议在下步改革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加强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

派驻机构人员编制划转到市纪委,市纪委对派驻机构的业务、干部、编制、职数、工作经费实行统一管理;市纪委对派驻机构人员的组织生活和工作安排实行统一管理。派驻机构干部的工资关系,党组织关系和人事关系转到市纪委。派驻机构市管干部,由市纪委商市委组织部提名并考察,考核、交流和管理;派驻机构其他干部的招考录用、考察任免、考核奖惩等由市纪委负责。实现派驻全覆盖,为派驻机构配齐配好干部。除纪检监察业务外,要割断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之间的联系,斩断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之间的利益链条,真正变“同体监督”为“异体监督”。

(二)明确派驻机构的主要职责

派驻机构对市纪委负责,不分管授权监督单位的业务工作,全面履行监督职责,切实加强对驻在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监督检查驻在单位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遵守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决策、选拔任用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有关情况。受理涉及驻在单位单位及所属系统管理的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控告、检举;以及受理市纪委信访转办件。及时发现驻在单位的问题线索,并按要求上报或处理。

(三)理顺派驻机构与驻部门的工作关系

明确派驻机构受市纪委直接领导,对市纪委负责,向市纪委请示报告工作。派驻机构不是驻在部门的内设机构,两者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派驻机构履行对驻在单位的监督责任。驻在部门党组承担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日常纪检监察工作由机关党委、机关纪委或相关职能科室承担。派驻纪检组长兼任驻在部门的党组成员。参加驻在单位"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的研究等。

(四)派驻机构要善于“瘦身”

派驻机构在履行日常监督检查职责时,要善于为自己“瘦身”。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职责范围。另一方面,要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重新把握职责定位,“围绕发挥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作用”,“把监督重点更多地放在事后纠错上,放在防止监管缺位上,着力对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工作失职以及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纠正、查处、追责、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

(五)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工作机制。一是联组机制。针对派驻机构增加编制困难、人员数量少等问题,联合有关派驻机构的力量,集中办理某些重大的纪检监察业务,如信访案件核查、案件检查、重点工作或专项任务的监督检查、重大突发事故的责任调查等。二是交叉机制。为防止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导致监督形同虚设、检查流于形式、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纪检监察机关不定时指派非驻在部门的派驻机构对该部门开展监督工作,如设立举报箱收集案件线索,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检查重要会议记录和财政财务收支状况、抽检重点项目等。三是培训交流机制。无论是对派驻机构还是机关的纪检监察干部,一并进行政治思想品德、纪检监察业务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派驻机构干部还要参加驻在部门的业务培训,掌握驻在部门的业务知识。在不同派驻机构之间、派驻机构与机关各室之间、定期实行干部交流轮岗。切实激活广大派驻机构机构纪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派驻机构驻的优势和派的权威。

当前机关纪委和纪检委员履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8

基层党组织是承接党的工作任务的主体力量,也是最值得关注和关心的力量。当前,由于多方原因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各级党委的要求与工作的实际需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基层党建工作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对党建工作深层次研究还不够,抓基层党建工作还停留在老观念上,或多或少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

二是抓党建执行力不够,存在重部署、轻落实问题,党建指导督查没有形成常态,亲力亲为抓落实力度还需加大;

三是督促指导不力,虽然组织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检查的次数多,但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缺乏督促整改的有效手段,出现明知有问题,但却不整改或整改效果不明显的情况;

四是抓党建方式方法不多,党建工作思维不够新颖,思路还不宽不广,党建工作特色、亮点不多,“基层党建特色产品”还比较少;

五是抓活动场所管用思考不多,对活动室存在开展活动不正常,脏乱差现象突出的问题深入思考不够,对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缺乏深入的指导;

六是经验推广上不足,各个总支都缺乏典型、亮点。

对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具体建议:

(一)压实责任,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一是树牢党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全局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带头严守党纪党规,坚决落实党建工作各项制度;二是切实加强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干部;三是严格责任落实,坚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建专题会议,亲自梳理支部工作,及时全面掌握党建工作推进情况,以抓党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创先争优,抓牢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加大村干部任职资格联审力度,选优配强党务干部队伍;二是通过借助“万名党员进党校”、云岭先锋APP网络学**x台及党内学习的机会,加大对镇村两级党务干部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党务干部的能力素质;三是继续抓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加大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力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三)围绕中心,突出党建引领功能。深化拓展特色党建模式,统筹推进各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中心工作,将抓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将继续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鼓励培育“党建特色产品”,探索和提炼“支部工作法”,努力形成“一支部一特色”,坚持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和组织保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38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