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黄鹤楼导游词精编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52648

黄鹤楼导游词【第一篇】

朋友们:

现在我们大家已经到黄鹤楼了,请大家和我一起下车一起去观赏吧,这儿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观赏的黄鹤楼了,现在我们大家已经要回去了,我知道大家恋恋不舍,我也恋恋不舍。但是我们现在要是要走了。

我们大家现在要道别了,希望我们大家有缘能再次相会,再见。

黄鹤楼导游词【第二篇】

欢迎来到武汉市最有特色的景点黄鹤楼。

我叫曾卉茹,是你们的导游。

我一定安排好大家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的旅游活动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最有特色的景点黄鹤楼。

黄鹤楼建在公元223年,到现在已经有1788年的历史里,期间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现在的黄鹤楼是按清代的样子筑成的,在1981年重建,1985年完工建成的。

各位游客,在黄鹤楼的大厅,最引人注意的要数《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贺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

其实在这幅壁画后面,还有一个传说,请大家仔细看看。

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注意不要损坏文物,祝大家玩得开心愉快!

黄鹤楼导游词【第三篇】

亲爱的各位游客:

你们好。

今天我是你们的小导游——蒋佳丽。

我将带领大家去游览武汉的黄鹤楼。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

其中黄鹤楼最为壮观,它一共有五层,大约有五十几米高,每层都有许多翘角,那些翘角好像是一只只黄鹤在展翅。

楼正前面的顶层挂着一个非常气派的大匾子,上面书写着“黄鹤楼”三个金灿灿的大字,进入楼里,每一层都有许多名人字画。

一层层地仔细观赏,其中一层放置了历史时代的黄鹤楼模样,每座都非常雄伟,不过还是我们现代早的这座楼更壮观精致。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顶层,放远望去,滚滚长江天际流,整个武汉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飞跨两岸,桥上汽车川流不息,江面上的船只也来来往往。

正好似“极目楚天江山如画”。

站在黄鹤楼上,望着远处的美景,心情也就非常愉快,应该也会忘了登黄鹤楼的疲劳吧!也会不禁想起李白的那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想想那时李白必定很忧伤吧!

好了,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了名胜风景区——黄鹤楼。

如果你有兴趣就来细细游览吧!

黄鹤楼导游词【第四篇】

游客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参观黄鹤楼,我叫赵苡彤,大家就管我叫赵导吧。

现在,我就领大家到黄鹤楼博物馆去观赏一下。

首先,走进大门,“三楚一楼”的牌坊直立在眼前。

迎面有一对铜鹤,一只颈首高昂,一只双目平视,它们将一只乌龟和蛇精稳稳地踩在脚下。

好,我们再前走几步,请大家举目远望,“白云黄鹤”四个大字正嵌在金碧辉煌的黄鹤楼上,黄鹤楼共有五层。

每层高高翘起的棱角上挂着铜玲,轻风迎面拂来,发出清脆悦耳响声,好像对你表示欢迎。

我们再往前走,登上了几十级台阶后,就会进入黄鹤楼了。

好,现在我们已经进入黄鹤楼了,请我们向前看,你会看到一幅巨型壁画――《白云黄鹤图》,它高九米,宽六米,由七百五十块彩色陶瓷镶嵌而成。

画面上是一位仙瓮乘着一只仙鹤,手持玉笛,吹奏着黄鹤曲,俯视人间,依依不舍的离去。

下面我们沿着台阶向上爬就会来到二楼,这里陈列着黄鹤楼缩影模型,各式庭院设计显得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各位游客,接下来我们自由参观三楼和四楼,一小时后大家集合。

(一个小时后)游客们,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黄鹤楼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武汉之游的永恒记忆。

如果你们下次还来这里参观一定记得找我赵导噢,祝你们一路顺风。

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在这里要代表**旅行社,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叫***,是**旅行社的导游。

这位是司机**,驾驶经验非常丰富,所以各位在旅游途中可以放心地欣赏窗外武汉的美景。

好了,现在我们要开始向今天游览的目的地——黄鹤楼出发了。

刚过了九月九重阳节,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登高抒怀的传统。

所以在风景优美、视野开阔的的山地、湖边以及江边建造的高大楼阁,就成为古代观景吟诗的最佳场所,像洞庭湖边的岳阳楼、南昌赣江之滨的滕王阁,还有就是我们的黄鹤楼,都因为宏伟的规模、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奇特的屋顶造型而著称于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又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

但是黄鹤楼开始建筑时,并不是为了观赏风光用的。

三国时期的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而昌”,就在长江边上的蛇山上建了一座楼用来了望军情,这是黄鹤楼的前身。

后来战争过去了,黄鹤楼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游山玩水的好地方。

尤其是唐朝时的几位文人,更在黄鹤楼的历史留下了非常特别的痕迹。

大家可以猜猜是哪几个人?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对了,这是崔灏的,大概也是关于黄鹤楼最有名的诗句了。

那么还有一首,“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写的。

说到他们两个,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

据说崔灏在黄鹤楼题诗后不久,李白也来到了黄鹤楼。

李白是个豪放而又浪漫的诗人,登上黄鹤楼,看滚滚长江东流去,诗兴大发,也准备写首诗,可是正当他要题笔时,突然看见了崔灏的诗。

他觉得崔灏的诗写得太好了,自己如果再写,岂不毁了一世英名。

所以李白就写了一首打油诗,然后搁笔走了。

“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听到这首诗大家也可以知道,面对如此美景,却没有写出好诗,李白的心中肯定是非常惆怅的了。

所以总希望有一天可以与崔灏比个高低。

后来,他的好朋友孟浩然要去扬州,来到黄鹤楼,分别之际,他依依不舍,满怀激情的写下了一首送别诗,也就是“故人西辞黄鹤楼”。

这首诗将黄鹤楼雄伟壮丽、登高望远的意境描写的非常美妙,一鸣惊人,成为千古绝唱。

诗评家评论,在描写黄鹤楼的上千首诗中,崔颢的七律——登黄鹤楼,李白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称得上是并列第一。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崔颢题诗,李白搁笔,引来李白同崔颢斗诗,最终赢得并列第一,使黄鹤楼名传千古的一段文坛佳话。

后来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

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就是李白搁笔亭了。

至于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有因仙得名和因山得名两种说法。

很久以前,有位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

有一天,有位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然本小利微,但是他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看见老道很可怜,就慷慨地答应了。

酒足饭饱以后,老道非常感谢辛氏。

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而辛氏则有求必应。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

有一天,老道又来到酒店,辛氏一见,急忙准备酒菜款待老道,老道拦住说:今天我不喝酒,我是来向你告别的。

又说每日饮酒,无以为谢,就给你的酒店画一幅画作纪念吧。

说完,老道拾起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起来,不一会就画好了一只鹤,由于橘子皮是黄色的,所以这只鹤也是黄色的。

画完以后,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为酒客跳舞助兴。

辛氏一听,非常高兴,看老道画好的鹤,栩栩如生,非常漂亮。

他转身要向老道表示谢意,感谢老道给他的酒店画了这么好的一幅画,可是老道已不知去向。

第二天酒店来了客人,他想起了老道的话,拍手一试,黄鹤竟然真的一跃而下,引颈高鸣,偏偏起舞,舞毕又跳回到墙上。

客人看着非常有趣。

消息传开后,吸引了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和远近的游人,都来店中看黄鹤起舞。

从此酒店生意兴隆,辛氏也因此发了财。

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酒店,问辛氏说:“不知十年来你所赚的钱,还清了我的酒债没有?”辛氏急忙说:“非常感谢,我现在很富有。”

老道一听哈哈大笑,并取下身上所带的铁笛。

对着墙上的黄鹤吹了一首奇妙的曲子,黄鹤闻声而下,随着笛声唱歌跳舞。

一曲吹完,只见老道跨上黄鹤飞走了。

从此以后老道再也没有回来。

辛式为了纪念老道和他的黄鹤,于是将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起名黄鹤楼。

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我国广为传播,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但是经过考证,黄鹤楼因山得名的真实性是最大的。

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从西而东依次有黄鹄山,殷家山等,全长二千多米,好象一条伏蛇,所以有蛇山这个名字。

黄鹤楼建在其中的黄鹄山山顶。

古汉语中,鹄和鹤两个字是通用的,所以又叫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取名为黄鹤楼。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黄鹤楼。

我们现在看到的黄鹤楼其实是解放后重修的。

之前,由于战乱等原因,黄鹤楼屡建屡废。

最后一座“清楼”修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在这之后近百年没有再重修过。

一直到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才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

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是运用了现代的建筑技术施工,既不失黄鹤楼窗同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旧楼更加雄伟。

重建的黄鹤楼因为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所以离开了故址,建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的西坡上,离江边大约有一千米。

虽然相对于它的故址离长江远了许多,但是因为楼的地面标高比江面高出三十多米,加上山高楼更高,气势雄伟,视野开阔,气势实际上更胜于旧楼。

黄鹤楼建筑群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等组成,分布在三层平台上,沿中心轴线逐层升高。

第一层平台是黄鹤楼公园的西大门,中央是胜象宝塔。

第二层平台上的牌坊,就是我刚刚提到过的“三楚一楼”牌坊。

两侧是曲廊和南北配亭。

我们可以看到,在两亭间这个巨石上,是一组黄鹤归来的铜雕。

一只伫立远望;一只低头觅食,站在灵龟巨蛇之上,寓意黄鹤回到龟蛇对峙之地。

第三层平台的中央耸立着黄鹤楼。

飞檐有5层,里面其实有九层,是取长长久久,或者说是天长地久的意思。

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和文物等。

一会儿我们可以在里面细细地观赏。

而登楼远眺,三镇风光尽收眼底,也可以让我们感受一下古人的情怀。

好了,讲了这么多,大家一定都迫不及待的要去感受一番了吧。

我们先在这里解散,大家可以自由的参观。

两个小时后还在这里集合。

希望大家玩的开心,不过还想提醒各位的是不要太开心而忘了时间哦。

朋友们,都到齐了。

我们今天的游览到这里也要结束了。

梦导非常感谢各位的支持与配合。

如果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指出来,以便我改正,以后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希望今天的游览可以给大家留下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

谢谢!

身无彩蝶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开心假日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能和大家相逢在这美丽的江城并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感到十分的荣幸。

我是开心假日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吴蝶,可以叫我小蝶或吴导,这是我们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开车十几年,有很高的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大家可以放心的欣赏窗外的风景。

在接下来的时间将由我们两个为大家共同服务,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大家如果在旅途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量想办法替您解决。

希望我们的竭诚服务使您在这次旅途中感到开心,愉快。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楼的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之 巅,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距今天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

黄鹤楼虽然历史悠久却是历经沧桑,屡建屡毁,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也叫同治楼于清光绪十年即1884年毁于火灾。

我们今天要去的黄鹤楼,是于1981年动工修建,以清朝同治楼为蓝本,用钢筋混泥土框架仿木结构的现代工艺和现代材料于1985年6月建成开放的,说到这楼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其特点:高、奇、险、美、妙。

高就高在山高楼更高,上刺青云与云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驾鹤,神化流传;险就险在临江而立;美就美在武汉风光尽收眼底;妙就妙在文人墨客,逸事流传。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也有点迫不及待了吧。

正好,大家看,窗外就是黄鹤楼景区了,请大家随我一同下车去游览。

各位游客朋友们,在游览完黄鹤楼公园南区的景点,品味了黄鹤楼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后,我们到了黄鹤楼的内部大厅。

黄鹤楼的内部设计颇具匠心,五个大厅具有不同的文化层面,分别由神话传说、历史沿革、人文荟萃、传统风韵,三楚精神构成。

黄河楼第一层楼大厅的艺术主题是“神话”。

我们可以看到,大厅分前后两厅,前厅迎面的这副壁画名为《白云黄鹤图》,此副壁画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代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

大家请看,在画面上有一位仙者驾着黄鹤腾空而起,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好象离去,又似归来。

画面下方绘有清代形制的黄鹤楼,楼前人群浮动,或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有如送别,又似接风。

天上人间,浑然一体,洋溢着神奇而浪漫的气氛。

那我们的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腾王阁一道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

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人文背景雄居于三大名楼之首,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开始是吴国出于军事目的在此建军事嘹望台,50多年后,吴为晋所灭,失去了作为军事目的作用。

成为人们登监游憩的场所。

其间,屡毁屡建,仅清代就遭到三次严重火灾,最后一次重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7年);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因附近民房失火,殃及被焚。

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在1981年动工,1984年建成,在1985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的现代黄鹤楼。

我们知道,大自然中的鹤有很多种,有灰鹤、白鹤、丹顶鹤,唯独没有黄鹤。

那么咱们武汉的老百姓为什么给自己家乡的标志性建筑起名为黄鹤楼呢?一、以神话传说命名,由于我国从未发现过黄鹤,加之历代帝王都以黄色为尊,在人们的心目中,黄鹤必定是仙人所乘之鹤,黄鹤楼不由得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是千百年来为人们传颂不衰的崔颢咏黄鹤楼的名句。

究竞是什么神话传说呢?这些谜底等我们进入黄鹤楼去揭开。

二、以地命名(大多趋向于因山而名),即因山得名。

黄鹤楼所在的黄鹄山是蛇山七座山峰中的一座,在古汉语中,“鹄”“鹤”二字通音,所以又中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叫黄鹤楼。

三、以“图腾”命名。

作为华夏文明南支的楚文化,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即凤翥文明。

湖北属楚,民间向有尊凤崇鸟的历史,凤又日渐演化为九凤、九头凤、九头鸟、黄鹄、黄鹤等,尤其是黄鹤与九头鸟,最终衍生为武汉民间的两大图腾。

而由凤―黄鹄―黄鹤所衍生物化的那座千古黄鹤名楼甚至已经成为武汉的标志,乡愁的载体,情感的 托物,灵魂的归宿。

“白云黄鹤”也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代名词。

现在从南门进入,首先看到的是公园南区的鹅池。

1986年修建此地,面积约600平方米。

世传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放过鹅,一日他与一书生聊天论鹅,说鹅是“禽中豪杰,白如雪,洁如玉。

”他越说越兴奋,情不自禁地在地上写出一个“鹅”字,为纪念这一佳话,后人建池。

现在里面还有三五成群的天鹅在嬉戏,这可不是当年王羲之养的那群鹅,而是从澳洲引进的天鹅品种。

看完鹅池,现在在我们眼前的是“鹅”字碑。

“鹅”字一笔挥成,民间广泛传说为“书圣”王羲之说书,但据清同治年间编传的《黄鹄山志》记载该碑为清人门镇国所书,并非王羲之真迹。

同样,这个亭子,也因为“鹅”字碑而被称为“鹅”碑亭了。

向前继续走,现在来到白龙池,它与鹅池紧紧相连。

为什么叫白龙池呢?据史书记载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武昌及沿江一带火灾频繁,百姓不堪火灾侵袭,有云游方士献策,居民在此建池,注江水供奉白龙池镇火神,果然很久都没有发生火灾。

后来人们将它称为“白龙池”。

现在的白龙池是1986年重新挖掘的,水面200多平方米。

白龙池上方,看到的是《九九归鹤图》,是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

是在1990年6月20日建成的,全长米,高米,用343块花岗岩石雕凿而成,全图共有99只仙鹤呈现着各种不同的姿态。

为什么是99只呢?因为黄鹤楼最后一次被毁是公元1884年,建成时间是1984年,中间刚好有99年没有黄鹤楼;另外99加上黄鹤楼本省刚好是100,寓意“百年归来”的意思。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度为米的蛇山西端,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千余平方米,楼高米。

从外观看楼为五层,坐东朝西,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

72根大柱支撑着全楼,60个翘角上均悬有金色风铃。

楼的宝顶为葫芦形,高4米底径米,基座为荷叶卷边,宝顶尖端装有直径80厘米的红色球形航空障碍灯。

楼的四面各有一块米*米黑底金字的楼匾。

东面原为“远举云中”后重建时改为“楚天极目”由辛亥革命老人喻育之书。

这四个字源于毛泽东词作“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意为登上黄鹤楼,祖国的大好河山尽在眼前。

南面为“南维高拱”为李尔重书。

“南维”指南方星宿;“高拱”是居高临下,安然稳坐的意思,意为黄鹤楼面对南方群星粲灿、居高临下,犹如磬石一样安稳。

北面是“北斗平临”陶述曾书,“北斗”既北斗星,因其星座在北方,形状如斗,故名。

意为站在黄鹤楼上,遥望北斗,顿觉兴味怡然,北斗星与自己一样高,一样平。

形容该楼的高。

相对应的四面底层有门廊,门口挂有门匾和楹联:东面入口门匾为“帘卷乾坤”四字,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书写。

楹联由著名书画家关山月撰并书写的:龟伏蛇盘,对唱大江东去也;天高地阔,且看黄鹤再来兮。

南面入口门匾为“势连衡岳”四字,由著名书法家黄亮书写。

楹联是朱祖延撰,由著名书画家朱乃正书写:飞阁出重霄,环顾三楚风云,顿觉诗情来眼底;名城留胜迹,相迎五洲宾客,常怀友谊话楼头。

西面也就是正面入口门匾为“气吞云梦”四字,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楹联是刘海粟书写的传为吕岩旧题: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登斯楼,览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

一楼大厅:迎面是一幅高9米,宽6米的大型彩瓷嵌壁画《白云黄鹤图》其取材于“驾鹤登仙”的传说。

画前两侧柱子上挂着由清末重臣张之洞所撰的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意为站在黄鹤楼上,一股清新凉爽的气体由西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天地中令人遗憾的事被一扫而净,浩浩荡荡的长江由西向东而去,滚滚的波涛将古往今来的忧愁全部带走,让人荣皆忘。

二楼大厅:正面壁上南北两端各有一幅壁画《周瑜设宴》和《孙权筑城》。

大厅正中央的墙壁上刻着由唐代阎伯理所写的《黄鹤楼记》。

《黄鹤楼设宴》记录了传说中周瑜设宴,困刘备于楼上以索回荆州的故事,反映了黄鹤楼建成最初的活动情形。

从元代开始,黄鹤楼的故事就登上了戏剧舞台,当时民间有一台《黄鹤楼》的戏,大致情节是“赤壁大战后,刘备久借荆州不还,周瑜便在黄鹤楼上摆酒设宴,持邀刘备赴宴,想乘机扣留刘备,逼他写下交还 荆州的文书。

刘备知道有诈,不敢接受赴宴,但拒绝赴宴又会被周瑜抓住把柄而挑起冲突,荆州仍旧保不住。

正在左右为难之时,诸葛亮当时回复来使届时赴宴,临行前诸葛亮派赵云一人“护送并给竹节一枝”嘱其危难之时打开。

席间,周瑜借故下楼,派兵将黄鹤楼围住,并通知刘备交荆州,又吩咐道“若无本督令箭,不得放走刘备,他喜滋滋地唱:子龙性命在我手,刘备难下黄鹤楼。

然后回到军帐中静侯佳音。

刘备焦急万分,赵云忽然想起竹节打开一看,竟是周瑜的令箭一支。

两人忙人持令箭混下楼来,逃回营寨。

原来,这支令箭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时领下的,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其实,在黄鹤楼还没有修建时,周瑜已经逝世了,因此舞台剧只是人们的想象。

而《孙权筑城》则再现了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孙权筑城和始建黄鹤楼的历史场面。

这幅画由上下四个层次构成。

孙权大将吕蒙用计杀了关羽,刘备急于报杀弟之仇,亲自率军南下。

当时孙权也知这一仗必打不可,所以第一层是《士兵出征》描写三国作战的情景。

第二层是《孙权审定计划》一个是军事计划,另一个是修建黄鹤楼的计划。

第三层是始建军黄鹤楼的`场面,表现出工匠们为筑城建楼进行艰苦的劳动。

第四层是士兵执戈监督着工匠的劳动。

整幅画反映了当时黄鹤楼是作为军事嘹望和指挥之用的军事性质。

大厅内夫陈列历代黄鹤楼模型六座:唐代模型:由于没有文字和图片记载,完全是后人想像出来的。

宋代模型:宋代黄鹤楼是由楼、台、轩、廊组合而成的建筑群,从远处看主楼的十字脊歇山顶格外雄壮,四周小亭回廊精致玲珑,主次分明整个楼群浑然一体,布局严谨。

元代模型:吸收了宋楼特点也是十字脊歇山顶,主楼是两层,前是嘹望台。

左边是南方楼阁的形致,右边是北方楼阁的形致,中间用旱桥连接,喻意南北和谐统一。

明代模型:明楼的特点是俊秀,具有典型江南建筑风格,十分精致秀美,像一座小皇宫。

清代模型:清代只有主楼一座,建军于1868年,毁于1884年的一场大火,楼内的文物都被烧光,只剩一个铜顶,楼分三层,取天地人含意。

三楼大厅:陈列着一幅大型壁画《人文荟萃 风流千古》,描绘了历史上与黄鹤楼有关的著名人物,并将他们歌咏黄鹤楼的诗词作为画像的提款。

人像由左而右排列: 杜 牧: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 白居易: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楚思涉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刘禹锡: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 维: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崔 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四楼大厅:接待厅。

正面居中的厅壁上挂着《古黄鹤楼》壁挂沿壁摆放着红木、案、椅。

厅前的大匾上是书法家曹立庵书写的李白诗“长江万里情”5字,四周悬挂着启功、沈鹏、范曾等著名画家的作品共50余幅。

大厅的仿古雕花格扇和红木屏风相间隔。

五楼大厅:四壁上一组以“江天浩瀚”为主题的壁画。

刻画了长江滚滚一往天前的奔腾精神。

壁画共10幅,90余平方米,是楼内壁画中规模最大的,完整表现了万里长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采,内涵这一层楼大厅的艺术主题――“永存”。

这10幅壁画依次为:《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流逝》、《浪淘沙》、《华年》、《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沧海横流》。

正面墙上三幅是组画的中心,分别描绘了长江的古老文化,巨波狂澜和黄鹤楼的兴废史。

第一幅:《流逝》,由上而下,记载着古老的长江文化发展,演替的进程,从大禹治水时期的彩陶文化,到巴人冶炼时期所代表的青铜文化,直到屈原行吟泽畔时期的楚文化。

第二幅:《浪淘沙》,是在石绿底色上用金线描出的水浪占据着全部画面,勾勒出了长江的汹涌澎湃。

第三幅:《华年》,是以迭影的手法,反映了三国时期以后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全过程,有工匠们创建黄鹤楼时辛勤劳动的形象,有李白为代表的盛唐诗歌在黄鹤楼的记录,有岳飞和宋画黄鹤楼所表现的两宋时期生活;有明清时期妇女活动及船夫与江涛搏斗的情景;还有黄鹤飞去,明清黄鹤楼被火吞噬的悲壮场面和今日再建黄鹤楼所表达 的黄鹤归来等等,向人们展示了历经沧桑巨变的黄鹤楼是这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见证。

厅内圆柱上的楹联由清代萨迎阿撰,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书:“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大厅外有回廊环绕,供游人到此凭栏远眺。

从这里放眼望去,武汉三镇尽收眼底,或俯瞰,或眺望,一片绮丽风光,令人赏心悦目。

黄鹤楼坐落在蛇山头,由于这列山丘冬西延绵,形似长蛇,俗称蛇山。

隔江对岸的则是汉阳的龟山,由于地层错动和大江冲击,造成龟蛇两山隔江对峙的独特地貌,长江大桥则把两岸山系连成一体,这样,冬西延绵的莽莽山岭和南北穿行的浩浩长江在武汉大地上划了一个巨大的十字,黄鹤楼正好在这个交点旁 ,东望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山岭延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

在我们现在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之东是双峰山和洪山,这两座山是武汉市的宗教胜地,其间有几处著名的道观及寺庙。

再往东,则是著名的东湖风景区和武汉市文教区,一些著名的大专院校都集中在这里;汉口高楼林立,车流穿梭,大都市风情溢于言表。

江汉朝宗、长虹卧波、龟蛇锁江、天堑通途、白云黄鹤,景色美不胜收。

现在我们位于黄鹤楼的正面(西面),我们看到的这个铜雕就是《黄鹤归来》,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正驮着双鹤奋力向上,而两只亭亭玉立的黄鹤则脚踏龟、蛇俯瞰人间。

该铜雕以其深刻的含义和精湛的雕刻工艺受到游人青睐。

“黄鹤归来”引于世传神话。

相传古时大禹治水,感动玉帝,玉帝派龟、蛇二将协助,为镇江患,龟、蛇隔江对峙变为两座大山,形成“龟蛇锁大江”之势,从此水患平息,民安乐业。

两只仙鹤俯瞰人间,非常感动,便脱胎下凡,以昭普天同庆。

除传说之外,“龟鹤遐龄”是民间常说的颂词,“神龟寿鹤龄延年”亦被老百姓视为吉祥之兆,蛇则代表长久或长寿。

《黄鹤归来》铜雕融美丽传说和祝福之意为一体,给游人无限遐想留出空间。

该铜雕高 米,重吨,系纯黄铜铸成。

其雕刻工艺极为精致,黄鹤、神龟、巨蛇既生动形象,又抽象写意,鹤的羽毛、脚爪的纹线,龟背的花纹和蛇斑清晰可辨。

整体看,铜雕线条流畅,华丽高贵。

1997年,该铜雕被制成模型,作为湖北省人政府迎接香港回归所赠礼品,存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在《黄鹤归来》铜雕的前方是照相取景最好的地方,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将在黄鹤楼最美好的瞬间带回家。

15分钟后我们原路返回,在大门口集合。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今天的江城黄鹤楼之旅到此就要结束了,我们也即将面临着分离。

在这段快乐的时光里我们看到了黄鹤楼景区的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了解到了它的历史和神话传说,小蝶在旅途中有什么做的周到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多多原谅。

古语有云相逢便是缘分,我们在这里相逢又相知,这便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啊,小蝶我呀期盼着在不久的将来还能和大家相会。

在此祝愿各位旅途顺利、生活幸福美满,工作顺顺当当。

篇2:黄鹤楼导游词 黄鹤楼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黄鹤楼参观游览,我是导游员,很高兴能为各位服务,希望这次黄鹤楼之行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位于蛇山黄鹤矶头的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迄今为止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

它与湖南岳阳楼,江西腾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更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名。

黄鹤楼公园是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南楼、诗碑廊、古肆商业街等组成,现在正对在我们面前的便是主楼黄鹤楼了,主楼净高米,从外观上看它总共有五层,实际上它有九层,说到这儿,有的游客就会问了,为什么是九层而不像佛那样建个七级浮屠或者按现代人的吉祥数字建六层八层又或干脆像摩天大楼那样建个儿址层呢?这可得联系娄时的文化背景了,在古代双数为阴单数为阳,而“九”则是阴数之首,又与“长久”同音,这就有了“天长地久、吉祥如意”之意了。

黄鹤楼的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飞檐凌空,金黄色的琉璃屋面更显古朴富丽,全楼所用琉璃瓦约11万块,整个楼外观造型类四方,四望如一,许多文人墨客到此处挥毫泼墨,摩景抒怀,并由此产生许多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

现在的黄鹤楼已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国家级景点”和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定点单位。

经过我前面的概述,相信大家对黄鹤楼有了初步的认识,下 面就请各位随我上楼,进行更深一层的了解。

走进大厅,最醒目的就是这幅《白云黄鹤图》这幅图高9米,宽6米的壁画取自于《荣鹤登仙》的古代神话。

相传黄鹤楼原为辛氏酒楼,当年辛氏在此开了一间酒店,一位衣衫褴褛的道士每天到这儿白吃白喝,而店主辛氏非但没向道士要钱,反而还继续供给他酒菜,这样持续了一年,道士在临走时感谢辛氏,便用桔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对辛氏说:“宾客至拍手,黄鹤即下飞舞。

”说罢就化作轻烟扬长而去,从此以后,酒店中便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辛氏因此致富。

十年以后,道士故地重游,取出笛子奏鸣,黄鹤便飞下载着道士飞上了九天。

大家可以看到道士跨鹤离去的情景,这底下是黄鹤楼前聚集的百姓,或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大有祝仙人黄鹤早加人间之意。

辛氏为纪念仙人就把酒楼改建并取名叫“黄鹤楼”相信大家很想知道这位仙人是谁,据《中南纪闻》记载这位仙人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这一传说给予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好了,让我们把思绪从美好的传说中拉回现实,在壁画前的两根柱子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对联,它是由清代著名的画家吴作人先生所撰写,其上联是“爽气西来,云雾扫尽天地撼”下联是“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此联意思是:清爽怡人的空气自西而来,驱散了积天空中的层层云雾,将天地间令遗憾的事一扫而光。

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东去,将古往今来使人感到烦恼的事都冲洗干净 了。

这是作者登临黄鹤楼的感受,与《岳阳楼记》中的岳阳楼有“宠辱皆忘之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借此也希望各位游客能借此排解心中的忧愁和烦恼,永远充满欢笑。

下面就请大家去二楼欣赏一下历代黄鹤楼的卓约风姿,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唐宋元明清及现代六组黄鹤楼的模型了,大家可以仔细观赏一直各个朝代黄鹤楼的差异变化,在唐代黄鹤楼的尾背呈一字形,在宋代则变成了“十”字,而唐宋两代的黄鹤楼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有由四周的城墙包围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修建黄鹤楼的初衷是作为观察江对岸敌情的,所以建筑风格就以战争防守为主了,其作用就与17、18世纪西欧的古堡相似了,到了元代这种格局就有了很大的发展,主楼与配楼用一座天桥连接起来四周的城墙已经被拆除了,这就表明了当时黄鹤楼逐渐从一座军事了望台演变成了游憩咸宜的风景名胜地了,而到了清代,黄鹤楼造型就有了更鲜明的特点,它的建筑格调以三层、八面为特征,主要建筑数据应合“五行八卦”之数,大家请看,楼应“五行”除主顶之处四边各加一个小骑楼,合成五顶;楼形为四面八方,则在楼的正四方平面上各削角成12角,构成八方,楼为三层,对应天地人三才,第一层的12角代表的是一天的12个时辰,第三层的12个角代表一年的12个月,顶层的28个角对应天上28星宿;全楼只有72条柱对应一年72侯等等,说到这儿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聪明 智慧了。

历史上,黄鹤楼饱经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现在大家所在的黄鹤楼并非以前黄鹤楼的遗址,当时,为了建武汉长江大桥而把黄鹤楼移到离原址一公里外的这个地方了,说起名山大川,大家自然会联想到赞美它们的诗句歌赋,黄鹤楼也少不了,请大家抬头看,这便是一首黄鹤楼记,它虽不能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相媲美,但也是从十余篇楼记中选出来刻在墙上的,它写实景为主,刚才我们介绍的元代黄鹤楼就是依据这篇楼记建造的,在楼记两旁分别有两幅壁画,右边的题为《孙权筑城》再现了当年修筑黄鹤楼的历史背景左侧题为《周瑜设宴》反映了黄鹤楼一建成之初的活动情况。

好了,了解了黄鹤楼的演变过程,下面让我们更上一层楼,去三楼领略一下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黄鹤楼后留下的真迹吧!到目前为止,我们共搜集到关于黄鹤楼的诗词1700多首,由于地方有限,就挑选了其中13位著名诗人的诗句,并把它们搬上壁画,在众多诗词当中尤以唐代诗人崔颢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之深了。

相信大家对这首诗都已耳熟能详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早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直都是听我讲,在四楼可是大家自由发挥的空间,表现自己的时候,大家看在这里备有文房四宝,您尽可挥洒泼墨, 留下你永久的真迹在此,说不定也能流传百世呢!我们现在就已到五楼大厅了,大家可以看到的就是这副题为《江天浩瀚》的组画,它面积达99平方米,是全楼壁画中规模最大的,由10幅金壁重彩画组成,表丙的是长江的自然景观与文明史话的渊源,要是大家觉得看画不过瘾,就请到回廊上去一睹滔滔长江东流去的壮观吧! 看到了长江大桥上的车水马龙,观赏了浩渺江面上的百银流;听到了古老铜钟的历史回音,感受了微风拂面的清新畅快。

大家是否感受到了黄鹤楼给我们带来了文化气息和精神享受?是否有意犹未尽之意呢?那就请您在这里留下您的倩影吧!3:湖北黄鹤楼导游词一 黄鹤楼导游词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在这美好的时节,非常荣幸与您相约在美丽的江城武汉。

我是您此行的导游。

今天,我将陪同您走进千年文化名楼―黄鹤楼,一起去领略她的楚风神韵。

我们的游览路线是从南大门进入,经过鹅字碑,归鹤图,崔颢题诗壁、搁笔亭,最后到达黄鹤楼的主楼。

好了,现在就请您随我一起开始今天的“黄鹤之旅”吧。

黄鹤楼是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是素有“九省通衙”之称的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无论您是乘船漫游于万里长江之上,还是乘车经过京广铁路线,一抬眼便可以看到这座巍然耸立于蛇山之上的千古名楼。

可以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历史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楹联匾额,造就了这座山川美与人文美相辅相成的文化名楼。

自古就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武汉地处中原,长江和汉水将武汉划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黄鹤楼就坐落于长江南岸的蛇山之上。

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由孙权依山而建的一座军事扫所演变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

那么,现代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1985年落成的。

您看,主楼共五层,高米,黄瓦红柱,金碧辉煌,而且全部楼体由钢筋水泥浇铸而成。

它既不失黄鹤楼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旧楼更加雄伟壮观,故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

一来到黄鹤楼,您可能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了,这座楼为什么取名黄鹤楼呢?别着急,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先走进它的一楼大厅,然后听我慢慢说来。

大厅内最引人注目的恐怕是这幅《白云黄河图》了。

壁图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

您看,画面上有位仙人驾着黄鹤腾空而起,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

下面黄鹤楼的人群,有的把酒吟诗,有的载歌载舞,大有祝愿仙人黄鹤早返人世之意,底下还盛开着许多梅花,由于梅花是武汉市的市花,作者也是想借此点明黄鹤楼所处的地理位置。

而其楼阁的得名还得从它的神话传说谈起。

湖北是楚国的发祥地,楚历史800年,建都湖北的历史就有400多年,所以黄鹤楼作为楚文化的载体,自然而然便产生了众多充满神奇和浪漫色彩的传说。

明代《报恩录》里就曾记载;一位老道在一个叫辛和的人开的酒馆里喝了半年酒,却没付一分钱。

临别时,他用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告诉辛和,只要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

从此,辛和的酒馆因为有了这只黄鹤,生意十分红火。

辛和为了感激老道,在原地盖起了一座高楼,取名黄鹤楼。

数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而实际上,黄鹤楼名的真正由来,主要是因山得名,因为黄鹤楼最初建在蛇山的第一座山峰黄鹄矶上,古代的“鹄”与“鹤”是通义字,所以人们常称黄鹄矶为黄鹤矶,黄鹤矶上所修的楼自然被称为“黄鹤楼”了。

但在历史上,人们更愿意相信因仙得名之说,因为这一说法满足了人们精神超越的需求,也更符合楚国人可以追求浪漫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黄鹤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追求浪漫的楚国人编织了美丽的黄鹤楼神话,那么勤劳智慧的楚国人,则创造了黄鹤楼的建筑奇迹。

岳阳胜景,黄鹤胜制。

历代黄鹤楼在建筑形制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其中,清代黄鹤楼恐怕是古代黄鹤楼中最具特色的一座 了。

1868年,也就是清同治年间,是清王朝最为动荡不安的时代,为安定民心,清政府耗资三万两白银,动用千余名工匠,花费尽10个月的时间,建成了这座清代最后的楼阁。

楼阁的建筑数理非常讲究。

您看,楼体分为三层,以应天、地、人三才;第一层的十二个角应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第二场的十二个角应一年有十二个月,而顶层的二十八个角则应天上有二十八星宿。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座清楼因山下房屋失火,于1884年化为灰烬。

清楼的毁灭,似乎也预示着清王朝的没落,此后的100年间,这座千古名楼一直未能再现江城。

直到1981年,我们现在这座黄鹤楼的破土动工,才结束了这段“有诗可悼,无楼可登”的历史。

古人说;文因景成,景借文传。

这句话对黄鹤楼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

走进黄鹤楼诗词的大观园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平时崔颢的诗流于旖旎做作,而独独在黄鹤楼上写下了这首动人心魄的七言律诗。

据说当年李白与他的书童来到黄鹤楼,本想题诗一首,当他看到崔颢这首后,便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搁笔离去了。

从此以后,在文坛上留下了“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美谈。

一代伟人毛主席,也特别钟爱我们的黄鹤楼,1927年春,他在武汉从事革命工作时,曾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 可以说,上下数千年,洋洋洒洒千百首诗,构成了独特的黄鹤楼文化。

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楚文化的魅力,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登上黄鹤楼的五楼,武汉三镇尽收眼底,令人赏心悦目。

黄鹤楼坐落在蛇山之上,隔江对岸的是汉阳方向的龟山,由于地层错动和大江冲击,形成龟蛇锁大江的独特地貌。

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则把两岸山系连成一体,也与汉水上的桥把武汉三镇连成一体。

难怪毛主席盛赞它“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今天的黄鹤楼,不仅以它雄伟的身姿、厚重的文化,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朋友,更像是武汉的保护神,庇佑着武汉的繁荣与昌盛。

2005年中秋节,中央电视台在黄鹤楼前举办了“江城月,中华情”中秋双语晚会,并对全球华人进行了现场直播。

那天,远远的中秋月,微微的黄鹤楼,勾起了无数海外华人对祖国,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这台晚会还在第3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影视节上荣获电视文艺类最高奖――“白金奖”。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的黄鹤之旅到此就结束了。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不足之处,还请您多多海涵。

美丽的黄鹤楼期待与您再次相逢。

最后,预祝您旅途愉快,万事如意。

黄鹤楼导游词【第五篇】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武汉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能和大家相逢在这美丽的江城并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感到十分的荣幸。我是武汉旅行社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李导,这是我们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开车十几年,有很高的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大家可以放心欣赏窗外的风景。在接下来的时间将由我们两个为大家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大家如果在旅途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量想办法替您解决。希望我和王师傅的服务使您在这次旅途中感到开心,愉快。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楼的黄鹤楼。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之巅,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距今天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黄鹤楼虽然历史悠久却是历经沧桑,屡建屡毁,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也叫同治楼于清光绪十年即1884年毁于火灾。我们今天要去的黄鹤楼,是于1981年动工修建,以清朝同治楼为蓝本,用钢筋混泥土框架仿木结构的现代工艺和现代材料于1985年6月建成开放的,说到这楼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其特点:高、奇、险、美、妙。高就高在山高楼更高,上刺青云与云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驾鹤,神化流传;险就险在临江而立;美就美在武汉风光尽收眼底;妙就妙在文人墨客,逸事流传。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也有点迫不及待了吧。正好,大家看,窗外就是黄鹤楼景区了,请大家随我一同下车去游览。

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们浏览武汉市最著名的名胜,千古名楼——黄鹤楼,黄鹤楼坐落在武汉市武昌的黄鹄山上,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腾王阁一道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黄鹤楼导游词。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毁屡建,不绝于世。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黄鹤楼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胜建筑,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兴衰。自从清同治十年黄鹤楼被毁后,人们一直盼望黄鹤楼重建江城,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改革开放后,黄鹤楼才又重现江城,这反映了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今天我们参观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动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距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时间整整一百年。

我们知道,大自然中的鹤有很多种类,有灰鹤、白鹤、丹顶鹤、黑颈鹤,但没有黄鹤,那么武汉的老百姓为什么要给自己家乡的标志性建筑取名为黄鹤楼呢?这个美丽的名称来自于一个"卖酒遇仙"的神话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答应了,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则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突然来向辛氏告别,为感激辛氏,老道为他的酒店的画了一只鹤作纪念,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说完后老道就不见了。辛氏拍手一试,黄鹤果然一跃而下,跳起舞来。消息传开后,吸引了远近的游人都来看黄鹤起舞,从此酒店生意兴隆,辛氏因此发了财。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辛氏的酒店,他取下随身携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只奇妙的曲调,黄鹤闻声而下,载着老道飞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辛氏为了纪念老道和仙鹤,于是将自己多年积攒的钱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起名黄鹤楼。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我国广为传播,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但是经过考证,黄鹤楼因山得名的真实性最大。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全长二千余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黄鹤楼建在黄鹄山顶,在古汉语中,鹄鹤二字同音,故又名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叫黄鹤楼了,但是人们更愿意接受因仙得名的传说。

中国很多的名山大川,都有极其美丽的民间传说,但不一定有黄鹤楼那样有名,黄鹤楼可以说和中国的长城,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一样蜚声海内外,这是为什么呢?除卖酒遇仙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代诗人充分它的赞美和歌颂,黄鹤楼建成后,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来吟诗作赋,正是由于他们的诗,使黄鹤楼名传四方。在众多描写黄鹤楼的诗中,最有名的要数崔颢的《登黄鹤楼》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黄鹤楼,重建的黄鹤楼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离开故址,建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西坡上,离江边约一千米。黄鹤楼建筑群是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组成。黄鹤楼为五层,高51米,外形类方正,四望如一。楼为钢筋混泥土仿木结构,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层层凌空,像黄鹤飞翔,每个翘角上的风铃在四面来风的吹拂下发出浑圆深沉的音响。

现在我们到了黄鹤楼一楼大厅。迎面我们看到一幅高9米,宽6米的"白云黄鹤图",画面上黄鹤楼居中耸立,上方一仙者骑者黄鹤,吹着玉笛,似离似归,下方人们载歌载舞,似在欢送似在迎接仙者骑着黄鹤归来,整幅画面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气氛。画两侧柱子上挂着清末重臣张之洞的一副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大厅正中有一巨幅红木雕屏,上刻历史黄鹤楼造型,技艺精湛,古色古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这里是黄鹤楼二楼大厅,二楼有两幅瓷嵌壁画,孙权筑城和周瑜设宴,孙权筑城以古朴的笔触再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孙权筑城和始建黄鹤楼的历史场面。周瑜设宴记录了传说中周瑜设宴困刘备于楼上以索回荆洲的故事。两幅壁画之间是唐代阎伯理所写的黄鹤楼记,厅正中是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六个时期的黄鹤楼模型。

现在到了第三楼。三楼是组画"人文荟萃",它是三幅连成的长卷绣像画,将唐宋两个时期最著名的诗人组织在一起。人物塑造尽量写实,每个人像旁注有其姓名和与黄鹤楼有关的诗句,反映了黄鹤楼是人文荟萃之地。

这里是黄鹤楼四楼大厅,四楼是专门陈列悬挂当代书画家浏览黄鹤楼的即兴作品。居中挂的厅匾取李白诗句"长江万里情"五字,以激发游人的创作情思,匾下是一幅以清代黄鹤楼为实景的巨幅挂毯。

现在我们来到了黄鹤楼五楼的观景台。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名为"江天浩瀚"的组画,正面墙上的三幅是组画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记载了远古的长江文化演替发展的过程。第二幅是在石绿底色上用金线描出的水浪占据了全部画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长江的一个横断面上,感受着急流东去的波涛。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国以后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全过程。其它七幅画绕大厅一周,画在额枋上,分别是: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和沧海横流。这十幅画面所构成的万里长江图卷完整地再现了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黄鹤楼导游词【第六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您此行的导游,在这美好的时节,很荣幸与您相约在美丽的江城武汉。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欢迎各位朋友来到黄鹤楼观光旅游。我姓x,是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大家可以叫我“x导”。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在黄鹤楼观赏期间,×师傅和我很乐意为大家提供服务!大家在此旅游,能够把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师傅,因为他车技娴熟,有12年的驾龄,从未出过任何事故;另一颗是“开心”,就交给x导我好了。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以免跟错队伍;还请大家记清集中和游览时间,以免因一人迟到而影响大家的活动。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量提出来,我将尽力解决。最后也祝大家这次旅游玩得开心、吃得满意、住得舒适。谢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千年文化名楼——黄鹤楼,一同去领略她的楚风神韵吧!

简介。

黄鹤楼是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是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无论您是乘船漫游于万里长江之上,还是乘车经过京广铁路线,一抬眼便可以看到这座巍然耸立于蛇山之上的千古名楼。可以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楹联匾额,造就了这座山川美与人文美相辅相成的文化名楼。自古就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位置。

武汉地处中原,长江和汉水将武汉划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黄鹤楼就坐落于长江南岸的蛇山之上。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由孙权依山而建的一座军事哨所演变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现代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1985年落成的。

您看,主楼共五层,高米,黄瓦红柱,金碧辉煌,而且全部楼体由钢筋水泥浇铸而成。它既不失黄鹤楼传统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旧楼更加雄伟壮观,故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

得名。

一来到黄鹤楼,您可能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了,这座楼阁为什么取名黄鹤楼呢?别着急,让我们先带着这个疑问走进它的一楼大厅,然后听我慢慢说来。

大厅内最引人注目的恐怕是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壁图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您看,画面上有位仙人驾着黄鹤腾空而起,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下面黄鹤楼的人群,有的把酒吟诗,有的载歌载舞,大有祝愿仙人黄鹤早返人世之意。底下还盛开着许多梅花,由于梅花是武汉市的市花,作者也是想借此点明黄鹤楼所处的地理位置。

而其楼阁的得名还得从它的神话传说谈起。湖北是楚国的发祥地,楚史800年,建都湖北的就有400多年的历史,所以黄鹤楼作为楚文化的载体,自然而然便产生了众多充满神奇和浪漫色彩的传说。明代《报恩录》里就曾记载:一位老道在一个叫辛和的人开的酒馆里喝了半年酒,却没付一分钱。临别时,他用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告诉辛和,只要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从此,辛和的酒馆因为有了这只仙鹤,生意十分红火。辛和为了感激老道,在原地盖起了一座高楼,取名“黄鹤楼”。数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而实际上,黄鹤楼名的真正由来,主要是“因山得名”。因为黄鹤楼最初建在蛇山的第一座山峰黄鹄矶上,古代的“鹄”与“鹤”是通义字,所以人们常称黄鹄矶为黄鹤矶,黄鹤矶上所修的楼自然被称为“黄鹤楼”了。但在历史上,人们更愿意相信“因仙得名”之说,因为这一说法满足了人们精神超越的需求,也更符合楚国人刻意追求浪漫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黄鹤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

如果说追求浪漫的楚国人,编织了美丽的黄鹤楼神话,那么勤劳、智慧的楚国人,则创造了黄鹤楼的建筑奇迹。

岳阳胜景,黄鹤胜制。历代黄鹤楼在建筑形制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其中,清代黄鹤楼恐怕是古代黄鹤楼中最具特色的一座了。1868年,也就是清朝同治年间,是清王朝最为动荡不安的时代,为安定民心,清晚政府耗资三万两白银,动用千余名工匠,花费近10个月的时间,建成了这座清代最后的楼阁。楼阁的建筑数理非常讲究。您看,楼体分为三层,以应天、地、人三才;第一层的十二个角对应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第二层的十二个角应一年有十二个月;而顶层的二十八个角则应天上有二十八星宿。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座清楼因山下房屋失火,于1884年化为了灰烬。

清楼的毁灭,似乎也预示着清王朝的没落,此后的100年间,这座千古名楼一直未能再现江城。直到1981年,我们现在这座黄鹤楼的破土动工,才结束了这段“有诗可悼,无楼可登”的历史。

文化。

古人说:文因景成,景借文传。这句话对黄鹤楼来说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走进黄鹤楼诗词的大观园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平时崔颢的诗流于旖旎做作,而独独在黄鹤楼上写下了这首动人心魄的七言律诗。据说当年李白与他的书童来到黄鹤楼,本想题诗一首,当他看到崔颢这首诗后,便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搁笔离去了。从此以后,在文坛上便留下了“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美谈。

一代伟人毛主席,也特别钟爱我们黄鹤楼,1927年春,他在武汉从事革命工作时,曾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可以说,上下数千年,洋洋洒洒千百首诗,构成了独特的黄鹤楼文化。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楚文化的魅力,更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登上黄鹤楼的五楼,武汉三镇尽收眼底,令人赏心悦目。黄鹤楼坐落在蛇山之上,隔江对岸的是汉阳方向的龟山,由于地层错动和大江冲击,形成“龟蛇锁大江”的独特地貌。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则把两岸山系连成一体,也与汉水上的桥把武汉三镇连成了一体。难怪毛主席盛赞它:“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今天的黄鹤楼,不仅以它雄伟的身姿、厚重的文化,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朋友,更像是武汉的保护神,庇佑着武汉的繁荣和昌盛。20__年中秋节,中央电视台在黄鹤楼前举办了“江城月、中华情”中秋双语晚会,并对全球华人进行了现场直播。那天,圆圆的中秋月,巍巍的黄鹤楼,勾起了无数海外华人对祖国、对故乡的无限思念。这台晚会还在第3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影视节上荣获电视文艺类最高奖——“白金奖”。

结语。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的黄鹤之旅到此就结束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不足之处,还请您多多海涵。美丽的黄鹤楼期待与您再次相逢。最后,预祝您旅途愉快,万事如意!

黄鹤楼导游词【第七篇】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下面我们即将参观的是闻名遐迩的黄鹤楼,它位于湖北省武汉的武昌蛇山之上,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四大名楼就是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南昌滕王楼。南京阅江楼。

黄鹤楼自三国时建成以来,屡建屡毁,于1981年重建,成为我国旅游胜地十佳之一,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黄鹤楼的各层大小房屋,交错重叠,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外还有铸铜的黄鹤造形、宝塔、牌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风光尽收眼底。

它一共有五层,高米,相当于16层楼房。它层层飞檐,高古雄浑,极富个性,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底层为一个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白云黄鹤”的陶瓷壁画。

二层楼大厅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诏代阎伯理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的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粥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

黄鹤楼导游词【第八篇】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它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15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