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汇聚【范例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79209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汇聚【范例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第一篇】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在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充分地运用赏识教育,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卓有成效。

一、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缺点。

曾经有人问孔子对自己的弟子的评价,孔子说:“颜回比我贤明,子贡比我善辩,子路比我勇敢。他们认我为师,不是因为我比他们更贤能,而是我能让他们更好地去掉缺点,发扬优点。”这便是孔圣人的眼光!面对三千门徒,总能看到最亮的闪光点,尽管每个人身上都有种种不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孩子调皮、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而以往我们教师是抓住学生错误的“小辫”不放,慢慢地学生变得没有自信,而教师也成了学生最讨厌的那个人。教师要学会发现并赞赏学生的优点甚至是微弱的优点,不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在批评指正的过程中分寸适度、实事求是,决不过分夸大,能肯定的要尽量肯定,不要一竹篙打死一船人。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自身积极的因素,才能使学生克服自身的缺点和弱点,才能更好地发扬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才能时时刻刻取得进步,快乐自觉地改掉自身的缺点。

二、巧教育,齐分享,引导学生学会赏识。

作为教育者,除了会赏识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赏识。这一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只有学会了赏识,懂得肯定别人,懂得为人着想,才会成为一个大方大度的人。关于这一方面,我觉得首先要引导学生赏识自己。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并不是盲目地孤芳自赏,而是引导学生能悦纳自我、体现自我,勇于自我实现,相信自己能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为了增强教育的合力,为了达到长久的效果,我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在班级里开展了“我能行”教育。在家长会上我组织家长讨论“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家长献计献策;同时,要求家长在家里配合老师多肯定孩子的优点、进步,少批评,少指责。其次,在日常学习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经常使用“你能行”这种激励性的语言,并教育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让集体中的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再次是引导学生赏识他人,包括赏识同学、朋友、老师、家人等。学生在赏识他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看到他人的长处、他人的努力,从而信任他人、欣赏他人,相互间多了理解、羡慕、竞争,少了反感、嫉妒,他们不仅自我激励,更能相互激励,不断吸取他人之长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三、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对于已具有一定独立意识的中小学生,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又应该是他们的朋友,在人格上要与学生平等相待。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主动蹲下身来,平视学生,尊重学生,乐于并善于和学生交朋友。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学生:在校学习毫无兴趣,经常逃课、打架、捣蛋,十分令人头疼。通过仔细调查,我发现该生的一切不良习惯均产生于其生活环境,因父母离异,他跟着年过八旬的奶奶生活,无人管教,也无力管教。对于这个学生,我并没有采用训斥的方法,而是在谈心的过程中找到他所具备的照顾老人、自尊心强等方面的优点,在班会课上大力肯定,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让他表现自己的优势,并在重阳节这天组织班干部去看望他奶奶。在尊重他的基础上适当地给予鼓励,通过不懈努力,该学生在成绩逐渐提高的同时,不良习惯也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改正了。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特长和家庭状况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工作中出现失误,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四、通过课堂教学实施赏识教育。

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应该把课堂变成学生表演的舞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在课堂上,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有的只是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教师要对学生解决不了困难的'方法有所肯定,决不能全盘否定。周弘老师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曾写过这样一段经历:一个孩子在见到他的时候,在他面前写到3-2=5时,还一脸等着表扬的样子。周老师先是摸着这个孩子的头,笑着对她说:“没关系,只是把‘+’写成了‘-’而已。你是个勇敢的孩子。”然后,他把“-”改成了“+”,并告诉这个孩子“3+2=5”。从这件小事我们可以想到:如果周老师直接指出这个小孩子的错误,这个女孩以后可能会讨厌学数学了;可是周老师肯定了这个孩子的勇敢,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然后再告诉她正确的答案,像周弘老师讲的那样,这孩子一辈子也不会忘记“3+2=5”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鼓励、赏识孩子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要承认孩子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孩子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课堂上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赞赏,使学生在老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赏识的本质是爱,赏识是爱的具体表现。爱是冬日暖阳,爱是沙漠甘泉。要赏识每个生命中的每个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让他们尽情地舒展自己的心灵,不再感到压抑,尽情地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美好,轻松而愉快地飞向更阔的天空。让我们每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走上赏识教育的阳光大道,把德育教育充分落实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第二篇】

所谓有效课堂交流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单位时间学习效益,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

数学复习课的目标是通过有限时间的复习对所学知识能获得一个系统化、网格化、螺旋式的整合和提升过程,同时要能提高学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然而,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中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原本不乏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尤其以简单的知识点呈现,大容量题型的强化训练代替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负担加重。这种填鸭式的复习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调控学生的反馈信息,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轻负优质的现代教育观,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改革初中数学复习课教与学的方式已刻不容缓。

1课堂教学流程图。

2实施过程分析。

教学模式的实施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问题生成”到“问题评析”,第二阶段从“新问题”到“能力拓展”。

课前准备。

作为本节课的先导,学生提前完成教师下发的“问题生成单”。这一过程,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复习内容,在完成题目时,有困难的同学会主动地查资料,进行自我查漏补缺工作,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过程。然后,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有哪些体会和感想,这是对信息深加工的过程,进入了理性化阶段。

课堂交流。

在课前准备基础上,每位学生都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课堂,这其中不乏有概念理解的层次不同及处理数学方法等的局限性。经过小组交流(每小组4耀6人),大家互相讨论,气氛热烈。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或参与学生讨论,了解各小组的情况及进程,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点拨学生的思维。在教师巡回指导过程中,特别关心基础差的学生,使他们能与全班同学的思维同步。这一过程,学生全面参与,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作用。最后各小组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推选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班级交流及归纳小结。

教师在安排好小组任务的基础上,让小组代表上台讲解本小组对某道题的解法及解后体会,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更正。教师对学生的讲解给予表扬、赞许,对有问题的或有争论的地方,通过引导点拨得以澄清。分析到此,基本的概念和解题思路已很清晰,然后,我因势利导,让全班共同完成本章知识系统框图。学生在参与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都有亲历成功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又可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自我效能不断增加,从而更加努力,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又通过各小组和补充,形成对数学内容的共识,总结规律,其中包括解题策略及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反馈、拓展提升。

在学生建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实践活动,教师提出更高层次问题,同样组织各小组讨论,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现在,请你根据消元的思想方法,试着解决如下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相信自己,你能行!

同学们在刚才总结方法的基础上,继续讨论,尽快拿出解题方案。这时,课堂上再次出现“冷静———活跃———激动”的场面。由于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已有较深刻的理解,对新的问题中的`不同信息进行加工、归类,再与本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很快,学生举手发言。第一小组由盂-于得x-2y=-8榆,先消掉z,再由淤-榆得y=9,回代入淤求得x=10,再回代入于得z=7。立刻又有学生提出由淤变形后,代入于和盂,先消掉x,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让学生自告奋勇举手发言,在平等、和谐、宽松的民主气氛中发表见解,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能得以充分的展开。教师随时都可以接收到优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有些是教师备课中所没有想到的,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原则。

我深深体会到,“课堂交流复习模式”,改变了以往那种封闭的、被动听讲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以数学知识结构的完善为目的的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新的教学形式。通过实验,我们认为这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第三篇】

高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在实际应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数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选择。

1.导学案教学方法。导学案是教师为了在课堂当中能够指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而设计的一套材料体系,通常都包括“学习目标、预习导学、自主探究、自学检验、小结与反思、当堂反馈、拓展延伸、总结反思”等不同的部分。导学案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中的不同环节,学生在这一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就能够实现对知识的“来龙去脉”的清晰掌握。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通常比较多,通过导学案教学可以让学生思路清晰地去解决探究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同时还能够起到复习旧知识点的作用。

2.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思路走向实际生活,强化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最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方法。教师在讲授应用题的解决方法中,常常会列举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基础,通过合作探究,去解决这些问题。

3.自主学习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要以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自主学习的实现在于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如果教学情境创设得当,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就能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优势。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就是创设一个新颖且结合当堂数学知识的情境。第二个阶段,在情境中分层设置探索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成就感,从而自主探究问题。第三阶段,总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探究活动反思。

二、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解题思路培养的几点建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教授学生掌握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无疑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难题,针对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1.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新课标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任务。为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首先,改编多解题。教师可以通过改编习题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养成一种多元思维的习惯。教师通过一题多解多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可以克服学生思维中固有的狭隘性。其次,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学生发散思维形成的原因之一,所以,要通过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来克服惰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让学生情绪饱满地进行探究思考。再次,联想思维的培养。联想思维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思考方式,是发散思维的一种标志。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转化思考问题的思路,比如,有些应用题的叙述并不是工程类的问题,但是特点与其相似,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工程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去思考这一问题,这种转化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3.激发学生创新力。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又是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要以师生关系的平等为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在轻松的心理氛围之内,才能够对数学知识产生求知欲,进而才能谈到创新。其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创新就是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教师要接纳学生所有的观点,正确的观点鼓励他们发扬,错误的观点引导他们继续探究,同时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除此之外,创新能力的激发还可以通过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等的培养来实现。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高中数学应用题常用的教学方法和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解题思路培养建议这两个大的方向进行了论述,其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培养方式有很多种,而教师应该选取怎样的方式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具体判断了。

文档为doc格式。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第四篇】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已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但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却不是很明显。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心理健康课中应该运用赏识教育,给每一位学生建立动态的赏识档案,构建多维度动态的心理健康课成绩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从赏识教育理念下进行思考,结合高职学生教育实践,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新内容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课的实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国际赏识教育学会终身荣誉会长周弘老师认为,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好孩子”,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活成长规律的教育。所谓赏识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肯定的、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以充分的激励和引导,让他们在“我会成功”“我能做得更好”的心态中觉醒,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前进,以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赏识教育的前提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赏识教育的方式是激励与赞扬,对学生进行正面肯定。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以赏识为先导,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化外力为内在推动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赏识教育的本质是以尊重和爱为前提,整个实施过程都围绕着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激励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课存在表面化现象。

现在各高校都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列为必修课,但是课时设置少,一般为16课时;上课的地点固定在教室,桌椅不能移动,限制了心理团辅和相关拓展训练的开展,导致上课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难在课中得到心理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存在差距,认为心理健康课是可听可不听的不重要的课程,对这门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二)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教师绝大部分是辅导员兼任,缺少专业的心理学毕业的教师。虽然是只有通过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才能上岗教授心理课,但仅仅通过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往往是不足以胜任心理课教师的。这种现状致使心理课教学效果相对比较单一。此外,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心理健康课往往是合班上课,8次的课程,教师都还没来得及认识所有的同学,课程就已经结束了。这样的现状与赏识教育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教师的赏识没办法在心理健康课中开展,学生也没机会在心理健康课中自我实现。

(三)心理健康课缺乏好的考核和评估方式。

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都是以粗放型的形式上课的,学生的成绩仅仅通过一纸考卷来评定,缺乏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过程以及学生对心理健康课教育知识反馈的评估过程,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促进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教师会习惯于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学生就是随耳一听,没有体验,也就没有感受,也就谈不上以后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调控自己的情绪,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等。

(四)学生认知上存在偏差。

在学生看来,开设心理健康课没有多大意义。第一,他们认为这种课的上课对象应该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而他们的心理很健康,不需要听这门课程;第二,学生有固定思维,认为只上8次的心理健康课就是每个人不管听不听都能及格的课程,不会存在挂科的现象。所以,学生从内心不重视这门课,不把这门课程当回事,不会以上专业课的心态来看待这门课。

(一)小班上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互动。

为了更好地在心理健康课中实施赏识教育,小班化上课是非常必要的。在小班上课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5-6组,每一组选一名外向、活跃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让每一组学生都给自己的队伍取一个口号。建议学校能把可移动桌椅的教室固定为心理课教室。桌椅的摆放为一个小组围成一个圆的形状,每次上课时各组的学生都分别围坐在一起,便于讨论和分享。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互动,表现积极的小组可以得到相应的加分,加分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这样的上课模式不仅可以促使每位同学都认真参与到课程中来,而且课堂气氛也会相对轻松,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同时,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二)给每位学生建立一份动态的赏识档案。

教师给每位学生都建立一份动态的赏识档案,用于记录学生上课的表现,摘录学生上课的感悟、心得体会以及学生的一些困惑等。通过这份档案,可以更全面地、动态地了解每位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忧,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困惑进行引导。教师只有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上好这门课,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

(三)把情感体验融入课程教学。

在心理健康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情感,可以给学生设立一定的场景,如人际交往困惑、情绪控制、挫折处理等情境下,让学生去演绎相应的角色,然后是分享自己的体会。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对不同情境下的态度和情感变化,还要特别关注一些特殊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特征,把更多的机会留给那些内向、不敢大声言语,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不断地肯定他们、赏识他们、欣赏他们,鼓励他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敢于在别人面前去展现自己,让他们通过心理健康课的学习,恢复自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表现出无条件地赏识与接纳,学生才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给予的勇气和力量。

(四)给学生布置自我剖析作业。

在第一次课后,就可以给学生布置心理成长报告作业,让学生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包括亲情、友情以及爱情,描述当时发生一些记忆深刻的事情时自己的想法以及行为和现在的感悟等。通过这份成长报告,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成长报告的内容简要整理到赏识教育动态档案中。通过这种方式,打开赏识动态档案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每一名学生,便于挖掘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

(五)构建动态化、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式。

考核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成绩,应构建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以及任课教师的评价三位一体的动态多元的评价方式,三者各占一定的比例。只有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中能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为了团队的荣誉,每个小组也会开展良性的竞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融入课堂,开放自己。

(六)增加心理健康课课时,提升学生重视度。

为了让学生重视心理健康课,可以增加这门课的课时,如其他专业课一样,从第一周上到期末,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这门课也是非常重要,不是随便“打打酱油”就能通过的课程。只有课时增加了,教师才能更好地在课程中实施赏识教育。另外,课时增加了,教师才能在课程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中体验、展示自我,增强自信。让学生慢慢地感受到通过心理健康课的学习可以放松自己、愉悦心情,提升幸福指数,变被动地上课为主动地参与,让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成为人人喜欢的课程。

(七)动态赏识档案作用的持续性发挥。

动态赏识档案不应随着心理健康课程的结束而消失,心理健康课教师可以把这份档案传递给相应班级的班主任和分管该班级的辅导员,让其他教师继续充实和完善学生的赏识档案,继续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一个持续的跟踪与反馈。只有这样,才充分升华了心理健康课的意义。不是为了上课而给学生上课,而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学生的心里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阳光的。

(八)赏识教育对心理健康课教师的要求。

在心理健康课中运用赏识教育,对心理健康课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积极的个性品质,身教重于言教。建议各高校重视心理健康教师团队的建设,多组织课程建设讨论会以及相关的心理知识培训。其次,心理健康课教师要改正以往以批评为主的教学观念。在一次次的被赏识下,学生就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自然而然地向着心理健康课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第三,心理健康课教师要充满爱,要有足够的耐心。只有这样,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教育讲学精华读本[m].北京:北京出版社,.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第五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现阶段高中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数学在高中阶段是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在班级中许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会存在较多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通过分层教学方式能够在班级当中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质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更加感兴趣,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应用探究;

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一个阶段,数学学习更加看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高低。在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成绩同学之间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在班级当中能够学生的数学成绩层次区间会有较多的差距,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会引导和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做好自己的工作,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提升和锻炼自我。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是非常具有实质性作用的。对于刚进入高中学生的学生而言,较大的学习量、更加抽象和难懂的知识体系,对学生在高中学习适应发出了挑战。对于学生而言在刚刚进入高中,自身必然会受到一些思想上的冲击,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初中学习差距是较大的,学生的学习量不仅仅是简单的几章知识点,而更多是一种系统性的学习体系。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掌握看似难度较高的知识点。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数学初始阶段,会表现课后练习题难度比较高,基础性的知识应用是较少的,更多是变式训练,学生在课后习题中也会发现难度不仅高而且题量还是比较多的,许多学生在课后的时间都是不够用的,当然这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少部分学生对于高中学习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应用分层教学法,将对于数学学习抱有不同态度的学生进行分类,让高一学生都能够对数学学习抱有积极性,通过分层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进行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数学学习的节奏。高中三年的学习不仅是一次自我努力拼搏上的竞争,更是方式方法应用的比拼,数学学习不能仅仅通过知识点的堆砌,课后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初中知识相对来说是较少的,在毕业考试前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学习,而高中时间非常紧迫,学生并没有较多的时间去巩固和反思,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拥有自己的学习节奏,通过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方法,通过教师指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去突破自我,而不是盲目去提升自我,最后导致学生整体学习节奏不适合自己当前的认知水平。最后分层教学法更多是鼓励学生去不断提升自我,激励学生能够在学习阶段去努力提升自我,高中三年是可以比喻成一次长跑运动,而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就需要不断坚持,不断努力提升自我,最后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应用的方式。

(一)根据学习成绩进行分组。

学习成绩是评判学生自身水平的关键因素,这样分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在自己同层次的组里学习,分层的目的是让学生给自己一个方向和目标,学习成绩是检验学生近阶段目标质量有效的证据,在学习的过程中同组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以及方式方法的应用,教师还可以在班级根据学生表现进行一次晋升制度,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初始成绩进行分层,前20%的学生是第一层次的学生,这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教师所讲述的基础题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掌握,并且在课后习题当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应用方式和方法。20%――50%的学生更加注重自身方式方法的应用,在学习中能够有着自己高效的学习方式。50%――80%的学生更加注意自身题目的出错率的问题,在课后习题中能够保证基础性的题目不错,一些变式训练完成基础部分。最后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基础性的题目,保证基本的知识点能够熟练应用。以上的要求都是可变化性的,许多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是比较强的,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学习方式,依靠自身的判断就能敏锐发现题目的答案,同时对于一部分中等学生,其往往是喜欢去挑战一些高难度的题目,而自己却在一些基础性题目失掉分数,这样的学生教师更多是去引导其做好基础工作,同时在一些高难度的题目上教师能够给予一定的引导,让其能够更好地稳固自己的学习成绩。最后晋升制度的应用主要根据学生每个阶段测试进行评判,学生在考试成绩超出自己原先的范围后学生能够进入到更高的层次,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意味着学生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去不断激励学生,许多学生进入到一些层次比较高的阶段其往往会不够适应,一部分学生通过坚持最后能够突破自我,而另一部分学生在坚持中不愿意调整自身的一些学习方式,最后适得其反,成绩再次退回到以往,所以晋升制度不仅能够激励学生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警惕学生在学习道路上应该不断努力,稍微的松懈就会落后。

(二)根据学习态度进行分层。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成立一个学习小组,一个好的学习小组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往往会发现部分学生自身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在课后是非常喜欢与其他同学讨论题目,而一些成绩较好学生在课后却不愿意沟通和交流。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自身的认知范围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于一道难度较高的题目已经看到瓶颈处,而学习一般的学生却才发现题目的思路,所以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不愿意交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分层,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去提升自我。

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调查工作,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像是a+、a、b。这种方式的评价,然后让学生之间可以自主进行探究和交流,教师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学习任务,像是在学习数列知识点的过程中,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数列的不同解题方式进行出题,学生通过练习能够掌握不同数列解题方式,然后在课后教师出几道难度较高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这样的题目往往是变式训练,学生需要通过自我应用和分析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几天的交流和探讨的时间,前提是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答题目,其他同学完成题目后不可以分享答案,数学更加注重解题的过程,答案在学习中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思路和方式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高效有效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答完题目,在课后几名同学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自己在解题中的思路以及方式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加高效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习态度的分层,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善于交流和分享,在分享和交流中不断提升和锻炼自我。

(三)课堂提问以及课后作业的分层。

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都是巩固学生所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紧张度,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听课。课后作业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经过一天的学习后,将大脑的记忆进行刺激和应用,许多学生在课后作业中会有自己的新的发现。但是在提问和课后作业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其表现必然是不同的,相对来说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课堂提问上会有较为出色的表现,而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效率和质量上也是比较好的。所以作为教师应该须学会如何进行分层,从而让学生通过两者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在实际应用和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分层,在课后中学生在时间上来不及,会去选择一些基础性题目进行解答,而主动放弃一些进阶型的题目。这样的学习方式显然是不正确的,而教师可以在课后作业布置中对这部分学生减少一部分基础题目,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解答难度较高的题目,让学生能够提升自我。对于一步敢于挑战自我的学生,在课后喜欢对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进行解答,而忽视基础题目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增加基础题目的数量,同时在难度较高的题目上进行增加难度,让学生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难度更高的题目上,在打好自身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对于课堂提问工作,教师应该注意提问的目的性,提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教师能够对于学生的反馈做好调整工作。所以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分层,成绩较好学生教师可以提问一些课堂上一些变式题目的答案,而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一些基础题目,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更加高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程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主要对于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进行探究,分层教学是一种高效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用能够激励学生,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在本文中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层,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在学习态度上的分层,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最后在提问和课后作业上入手,使教学效果更加显着,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提升和锻炼自我。

参考文献。

[2]罗磊.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2020(08):171.

[5]岑敬晓.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03.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第六篇】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高职数学教育教学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高职数学教育方式中适当的引入数学文化,有利于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当的渗入数学文化在高职数学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发展形式来看,高职数学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弊端问题,需要重点深入研究数学文化存在的重要意义,将数学文化模式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带动高职数学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教育发展形式下高职数学教育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及数学文化渗入高职数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方式策略进行了详细论证。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职数学教;重要性;方式策略。

一、当前教育发展形式下,高职数学教育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生自身方面的一些突出性问题影响着高职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从近几年的发展形式可以看出,进入高职院校的门槛持续下降,扩招人数不断上升,学生数学基础能力和综合素养都达不到规定的标准,严重阻碍了高职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是我国大部分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知识内容完全是为了应对考试,缺乏对数学题型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很难提升数学综合能力水平和文化素养。高职数学教学课程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课堂气氛比较枯燥无味严重影响了学生听课的激情,即使是硬着头皮去学也是为了简单的应对考试,而不是处于自己对高职数学的喜爱。师生之间在课堂学习中缺少互动与交流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无法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真正的意义,更不会引导学生在高职数学学习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高职数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教师方面的问题。

教师在当前高职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高职数学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方案不够完整全面,只是照搬课本知识进行讲解,很少将问题进行拓展研究,严重缺乏创新思维能力。高职数学教学模块内容繁多,但是相关课程教学设计却比较少造成了严重冲突,通过相关调查发现,一部分高职教师也想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效果,但是受到专题模块和课时的限制,影响了他们的教学思路,导致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来。从另一方面来看,各大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分布不平衡,学校的综合实力比较弱,导致一部分优秀教师不愿意到高职院校就业,这些原因使得高职院校数学教育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一)全面加强落实素质教育。

数学文化教育是提升素质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调查可以发现,基础水平还达不到标准,如果老师在课堂讲解中只以课本为主要内容,学生很难掌握数学知识点,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授课方式整体上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所以,从老师的角度考虑要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尽最大的努力和耐心将数学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全面注重素质教育对高职学生综合水平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文化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能够增强学生学习高职数学的热情与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有利于从整个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职数学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加大资料的收集渠道,积累教学经验以此来不断完善教学目标和方案设计,也可以对课程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共同研究讨论,找到最全面的解题思路,学生也能够从整个讨论过程中增强对数学的兴趣,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高职数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培养对数学的兴趣,然后真正的融入其中,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高职数学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的内容也比较全面,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学内容相对反锁也缺乏合理的课时安排,给高职数学教师也带来了不便,只是选取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将数学文化适当的渗入到高职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数学的另一个文化世界,体验数学的抽象化和形象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掌握不同的解题思维模式,加深对高职数学知识要点的记忆力,有利于确保高职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四)推动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由于受到应试思想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具有片面性,有些专门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是工作需要,进行突击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只有一小部分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才需要运用大量的数学专业知识,大部分岗位和数学涉及到的内容还是不挂钩的,但是数学文化中的人为精神是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的,有利于培养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的提升,从而推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

三、将数学文化渗入高职数学教学的具体方式策略。

(一)将数学文化渗入到课程细节中去。

高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普遍性的问题,创新思维模式跟不上,基础水平比较差,学习兴趣提不上去,影响了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如何改善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是提升高职数学教学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当前高职数学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如果在课堂中只是老师一味地去讲解,很难达到教学效果,整个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比较紧张,如果在课程细节讲解中适当的渗入一些人文知识,将数学理论知识发展进程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分析,或者适当的讲解一些数学家的励志小故事,带给学生们一些学习数学的动力,告诉他们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从而使得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合理利用时间,做好每个学习阶段的安排工作。比如说在学习微积分的过程中,需要提到的是牛顿这位伟人,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面对困难不是轻易选择放弃而是积极乐观的应对,微积分就是在艰难的生活中坚持学习的情况下发现的,经过几年的辛勤付出最终成为了科学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牛顿的励志故事也在不断的激励大家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要想比别人收获的多,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通过数学文化的渗入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身心的投入到高职数学学习中去。

(二)将数学文化渗入应用价值中去。

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比较广泛,在其他领域范围也会有所涉及,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应用价值比较淡化,觉得有些数学知识根本不需要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很少被运用。学习高职数学的目的很明确,没有必要弄的这么复杂化。高职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将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举例论证,从而改变学生之前单一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比如说微积分就与实际生活相互关联,现在社会正处于节约发展型阶段,提倡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对于各项费用的使用都要以获取最大收益为前提条件,通过结合导数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人们进行费用的规整,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问题也需要运用微积分理论进行测验,比如说在切土豆圆形形状时,可以根据微积分的相关定理计算土豆片切成薄片时的面积和体积,土豆片越薄的情况下,体积和面积的计算越精确,在进行高职数学知识讲解时通过与实际案例相互结合,让学生全面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不同的应用价值。

(三)创设新型的评价系统。

创设完整的评价系统能够从每个细节中反映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让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细节完善,对学生起到了一种引导激励的作用。传统的评价系统存在着一些突出性的问题,只是简单的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出相关评价,已经满足不了当前教育的发展形式,在创设新的评价系统时需要将数学文化融入其中,评价系统要更侧重于对整个学习流程的评价,加大多种评价方式,不断完善评价系统的功能效果,能够第一时间让师生了解数学教学和学习的情况进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以上论点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整个高职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具体讲解和根据专题模块适当的渗入数学文化知识,包括数学思想技术,专业方式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引导学生更快的融入到高职数学教学中来,体验数学不同阶层的应用价值,从而不断积累数学经验,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中都是十分有益的,在这个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传授不同的优秀文化,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5]孙延修.数学文化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16:112.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第七篇】

倾听,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赞美、欣赏。课堂中学生发言时教师能耐心倾听,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更是师生间获得相互信任、相互交流的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碰到关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知识点的提问,教师要善于倾听和耐心倾听,给学生多留一些发言的时间。当学生吃力地表达心声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再等一等,让学生把话说完。倾听时,老师应该看着学生,用特定的姿势向学生传递自己正在认真倾听的信息,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真诚和对自己的关注,感受到自己被教师尊重、被教师认可,从而从内心里渴望发言和交流。

激励赞赏法。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赞赏和鼓励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激发和调动其进取心。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激励赞赏,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为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多样化的激励赞赏方法。首先,运用语言激励法。课堂上教师用称赞的语言、激励的话语,往往最能打消学生回答错误的恐惧心理,是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的最好办法。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应当不吝啬表扬赞赏之语、鼓动激励之词,不管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怎么样,先找到相应的闪光点加以赞赏,再进一步提出要求。例如:讲到《法律初探》这一课的案例分析时,有一位平时课堂上不喜欢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突然主动回答了问题,但他的'回答不能准确地分析出案例的答题要点,这时我这样鼓励他,“你能积极回答问题,真勇敢!继续多思考,你就能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思维”,结果,这位学生在这堂课后面的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其次,运用拇指激励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我十分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对在课堂中善于调节情绪的学生,我会及时地竖起大拇指,表示充分肯定他们,使他们在“我很棒!”的认知中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讲授《心晴雨亦晴》这节课,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并且结合当天发生在该班学生当中的冲突事件来谈,对在事件中充分运用理智来控制情绪的学生树大拇指,既是对当事者的肯定和赞扬,又能使其他同学对学习的知识印象深刻。再次,运用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来表示对学生的激励和赞赏。初中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他们渴望被认可和欣赏,受到他人的赞赏,他们的心情都会无比愉快,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例如:《共同的责任》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个人在班级和社会生活中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位学生说“我的责任就是做好每次的值日,拾起地上的垃圾。”笔者马上对他点头微笑,并用热情的掌声表示认可。这位学生的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而那节课,他也学得非常认真。

宽容赏识法。

宽容是一种美德,师生之间需要宽容。对学生来说,教师对学生宽容,是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给他们创设良好的心境,拓展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宽容有时比批评更有效。教师在课堂中融入更多的宽容、加入更多的激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对于那些因为心情紧张而表达不清楚的学生,或者是因为开小差而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要责怪、讽刺或挖苦,而是要以宽容的心和友善的态度包容学生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足,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他们才会敢于说、愿意听、喜欢练,才能进入到课堂的角色中,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5总述。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运用赏识教育,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赏识教育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要求,对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赞赏,不分对错,要用得恰到好处,要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积极的表现,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对于错误的行为也要及时批评和纠正,只是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总之,赏识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运用过程中,收获颇多,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仍需继续探索。

作者:黄隆信单位:广西百色市靖西县第三中学。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第八篇】

1.赏识教育的实施要求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赏识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准确把握学生的动态。

3.赏识教育的实施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4.赏识教育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艺术性,应把握好时机和环境。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时教师给学生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次安抚等等,都能表达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使学生更能真实的感受到教师的鼓励,达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在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又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素养,锻造坚强的心理素质,为以后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37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