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秋千教案热选(精选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鞋子秋千教案热选(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鞋子秋千教案【第一篇】
一、观察各种各样的鞋子,产生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动动小脚吧。(律动:我们大家跺跺脚)。
(2)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很多鞋子,仔细看看,这些鞋子是怎样的?
幼儿观察(教师从名称、材料、特点、用途等方面引导)。
二、感知鞋子是各种各样的。(选一双自己喜欢的鞋子坐下来)。
(1)和自己的好朋友讲讲你喜欢的鞋子的名称,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什么时候穿的?
(2)和自己的鞋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3)和别的小朋友选的鞋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我们穿的鞋子种类很多,有凉鞋、棉鞋、布鞋、运动鞋……制作鞋子材料也很多,有布做的、有皮做的、有塑料做的、还有橡胶做的……鞋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它们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鞋子有不同的用处。夏天穿上凉鞋很透气,又凉快;冬天穿棉鞋很暖和,雨鞋能防水,穿上布鞋和运动鞋人们跑步、登山很舒服。
三、给鞋子分类。
(1)师:这么多不一样的的鞋子,我们能不能帮他们分分类呢?我们可以怎么分?(大小、颜色、花纹……)那我们怎样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标记记录)老师出示凉鞋和布鞋,可以按照季节的不同来分。夏天用什么标记记录?(太阳、冰棍……只要记一个就可以了)冬天呢?(雪人……)。
老师知道小朋友还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请每个小朋友想一想,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你可以一边看一边记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1)幼儿记录,教师引导。
(2)请几个幼儿展示记录,并讲讲你是怎样记录的?
四、对奇特的鞋子有兴趣,产生设计愿望。
师:除了这些各种各样的鞋子外,你还见过那些特殊的鞋子?(溜冰鞋、钉鞋、舞蹈鞋)。
你长大后想不想发明一些特殊的鞋子?(想)发明怎样特殊的鞋子?(幼儿讨论,回答。)。
师:现在,一起到教室里把你的想法画下来,或者找材料做一做,做个小小设计师吧。
鞋子秋千教案【第二篇】
1、感知ab两段不同的音乐,感应ab曲式。
2、尝试乐器演奏,学会正确的演奏方式。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1、道具准备:彩色沙巾若干、手摇铃人手一个、配套音乐和挂图。
2、情感经验准备:有观察云的经验。
一、故事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同时讲诉白云在天上一会一个样,一会儿变成什么,一会儿变成什么和白云乘着风在天上飘动的故事,让幼儿感知音乐。
二、音乐律动。
1、个别体验:
a、教师带着幼儿坐下或跳跃,空手抓白云的动作。
b、跟着音乐,前后、左右摇摆。
2、两人一组牵手。
三、造型游戏,感知音乐。
配合音乐,教师做大象云的造型,在a段音乐时伸出长长的鼻子或大大的耳朵到处走;b段音乐时用鼻子或耳朵左右摇摆。
四、利用乐器感知音乐。
1、教师介绍乐器,并激发多种演奏方式的创编。
2、a段敲奏手摇铃,b段摇奏手摇铃,原地摇晃。
活动实施下来,发现幼儿对a段歌曲学习比较困难,而且不乐意跟着表现歌曲,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会跟着拍子做上下、左右摇摆的动作;b段的爵士乐比较活泼,加上让幼儿共同配合表演荡秋千这一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幼儿情绪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气氛非常活跃,看到孩子们生动有趣的表演,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所以,这节活动总体来说很适合我们的孩子。
在用纱巾变动物造型的时候,孩子们一拿到纱巾时都很高兴,拿着纱巾摆来摆去的,当老师提出要求——用纱巾变动物(大象)造型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都能用纱巾做出大象长长的鼻子,并随着拍子摇摆,只有1个孩子没有参与表演,变小鱼的时候幼儿就觉得有些困难,有的幼儿会把纱巾放在身体后面当鱼尾巴左右摇摆,有的幼儿则不会(如:苗嘉豪、李佳俊,这两个孩子本身在动作协调性方面就很差,而且模仿能力也较差,所以站在原地不动)。虽然这是课前准备时让幼儿练习过,但由于幼儿协调能力等的限制,对幼儿来说还是有点困难。
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组织活动时间较长,个别幼儿已经不耐烦,坐不住了,所以在积极引导这一块做得不够好。
鞋子秋千教案【第三篇】
观看荡秋千视频,引出秋千。
00:46
提问:小朋友们坐过秋千吗? 在哪里坐的?
你们坐过的的秋千长什么样子?
看一看毛毛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样的秋千呢?
二、搭建与反思
看给出的秋千图片提问:
我们坐秋千时小屁股坐在哪里?小手手拉哪里呢?(结构分析)
第一次搭建:搭建固定秋千的2根柱子
第二次搭建:悬挂秋千的支架
第三次搭建:秋千的座椅(用带钩子的滑轮进行固定)
反思:把秋千挂在支架上会发现轴不够长,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呢?(引导将两根轴连接起来,认识蜗杆)
在荡秋千时有没有同学的柱子会倒,如果有,引导利用互锁结构进行加强稳固。
三、延续
我们在公园里除了秋千,还有其他的东西吗?小朋友们现在可以再搭建一些秋千旁的游玩设施。
四、点评总结
今天我们搭建的是什么?
搭建秋千时我们是不是还认识了新朋友啊(滑轮和蜗杆)?
坐秋千时我们应该小屁股坐哪儿?小手拉哪里呢 ?
搭建秋千时我们先搭建的哪儿?然后呢?最后搭建的什么?
鞋子秋千教案【第四篇】
1、能用单独纹样或连续纹样对小动物的鞋子进行装饰,知道对称美和均衡美。
2、借助左右对称的方法装饰鞋子,表现自己的设计风格。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教学资源《我做的鞋子最漂亮》幼儿绘画工具。
1、播放课件,教师自编故事引入主题。
(1)森林里的小动物不小心将鞋子混在一起了,请小朋友帮忙寻找。
2、教师借助课件进行示范讲解。
重点介绍左右对称:小猴子想让自己的鞋子与众不同、更漂亮,除了设计了桃子的图案,还装饰了许多花纹。这些花纹的图案一样、但是方向不同,一个图案向左,一个图案向右,这就叫左右对称。
3、鼓励幼儿在小猴子、小兔子、小猫、小刺猬中间,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为她设计一双新鞋,按他的生活习性在鞋上画出不同的图案,看哪位设计师做的最漂亮。
4、幼儿操作,设计制作鞋子,引导幼儿大胆创作,教师指导需要帮助的幼儿。
5、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1)引导幼儿自评:有谁对自己设计的鞋子最满意?为什么?
(2)引导幼儿互评:你喜欢谁设计的鞋子?为什么?教师及时肯定色彩鲜艳、有创意的作品。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鞋子秋千教案【第五篇】
1.建立平面位置对应的概念。
2.依照图上的线索提示找出下图中相应的空间位置。
3.培养探索和操作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红、黄、绿三种不同卡纸各一张,四种小动物卡片各一张。
2.形状不相同的枳木四块,教师和幼儿每人一份。
3.小兔、青蛙、小猫、小熊的头饰,幼儿每人一个。
4.在教室的地上并排用彩色纸条圈出红、黄、蓝、绿四个圆圈。
5.幼儿用书。
一、手指游戏导入:
1.各位小魔术师你们准备好了吗?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变一个魔术吧。
2.儿歌“一只手指变变变,变成一只毛毛虫,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两个手指手变变变,变成一把大剪刀,上剪剪、下剪剪、左剪剪、右剪剪……”幼儿和教师一起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二、集体练习,帮助幼儿建立平面位置对应的概念。
1.操作游戏:“分枳木”。
(1)在黑板上贴出上下两张图片,上边的图片上有三个相同的盘子,里边分别放有红色、黄色、绿色的枳木,下边的图片上也有三个相同的盘子,盘子里没有枳木。
(2)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上边这幅图,找一找我手中的这三个枳木应该放在下边哪一个盘子里?(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枳木,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并请三位幼儿分别上前将这三个枳木放在相应的盘子里。)
2.拼图游戏:“搭枳木”。
(1)看,老师摆出了企么造型?用了哪些形状的图形呢?
(2)想一想、摆一摆,让你的枳木也变成这种造型吧。(引导幼儿在桌面上摆出相同的造型。)
3.动作游戏:“跳圈”。
(1)在黑板上贴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红、黄、蓝、绿,四个圆圈并排排列;老师估地上并排用彩色纸圈出红、黄、蓝、绿四个圆圈,但颜色的顺序与图片上不同;幼儿分别带着头饰,教师手中拿着这四种小动物的卡片。
(2)小动物们来玩跳圈游戏,(教师把四个小动物的卡片分别贴入四个圆圈里),看一看你们应该跳入哪个颜色的圈中呢?试一试,跳一跳吧!(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中圆圈的颜色提示,跳进相应的圆圈内。)
4.引导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准备这节课时,就有很多想法。音乐唱歌教学课究竟该怎么上?怎样上好?教学设计改了多次,变了多次。我一直在不断尝试中探究与反思。我就以《荡秋千》为例,把我想法归纳如下:
本课内容《荡秋千》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演唱歌曲。因为四年级涉及的音乐元素已很多,那么就决不应该以游戏化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了。我们音乐老师就有必要遵照《纲要》精神,让学生从音乐的本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开始,通过音乐本体的积累,更理性的来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非常注重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与优化。主要体现为在节奏的练习中巩固了前后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拍法;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是以“字—乐句—乐段—歌曲”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用漂亮的音色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想一堂有效的音乐唱歌课应是学生在学了这首歌曲后能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也正是我本堂课的xx终目标。
让学生在音乐唱歌课中“唱”起来,那是上好课的关键所在。在学唱曲子时,要给学生创造一切“唱”的机会。在初次聆听时的轻轻哼唱,在对难点乐句时的反复吟唱,在对整首歌曲时的有感情演唱,让他们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在《荡秋千》这堂课的歌曲教学环节中,我用“四唱”来解决唱的重难点,以达到预期效果。首先,我让学生从圆滑线中得到启发,单独并重复演唱几个一字多音的字,如“呀”、“响”、“欢”,唱得圆润,唱得舒畅。从而引申到句子“秋千荡得嘎嘎吱响哎呀”,把休止符在这个地方的作用唱出来,把句子唱得轻盈活泼。继而到唱准句子“上下来回荡呀荡呀”的七度跨音,同时要唱出荡秋千的感觉来。接着从第一乐段的教师范唱入手,进行歌曲的艺术处理,让学生由此及彼地处理第二乐段的演唱,达到能用漂亮的音色来有感情地演唱。以歌声为载体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悦情感。学生在完成了这三“唱”之后,对歌曲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xx后一“唱”——“完整的唱”时也就有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音乐唱歌课不单单只是唱唱。在有了一定基础之上要把“唱”的教学空间拓展到“创”的空间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那就要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
《荡秋千》这堂课从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各项教学目标都已达成,学生学习也颇有兴趣。但是我们的教育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可能十全十美,在课堂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还有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以后教学中还需继续努力。
鞋子秋千教案【第六篇】
1、乐意与同伴交谈,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2、尝试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进行完整表达。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难点:尝试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进行完整表达。
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鞋架、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装有鞋子的神秘箱。
(一)出示神秘箱,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箱,请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呢?(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浆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晚上躺在大床前。)。
(二)引导幼儿观察鞋子并给鞋子配对,把它们整齐地摆在教师指定的地方。
——哇!这么多的鞋子,瞧瞧它们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伴儿,你们能帮助它们吗?请你把找的一双鞋子放到鞋架上。
(三)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等方式,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现在我们一起参观我们的鞋架,我们一边看,一边说,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鞋子?(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完整地说出来。)。
——鞋架上的鞋子有很多种,你能说出这些鞋子的名字吗?(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句式完整地说出来。)。
(三)鼓励幼儿试穿鞋子,谈谈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
教师小结:穿鞋要合脚。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才会舒服。
(四)欣赏课件《各种各样的鞋子》,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鞋子。
鞋子秋千教案【第七篇】
1、了解鞋子特征、种类及不同的用途。
2、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讲述。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鞋子大胆想象。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各种不同男女、季节、天气、职业的人物图,与人物可以粘贴匹配的各类鞋子小图片。
一、谜语导入。
1、老师说出谜面:“小小两只船,大小都一样,要走一起走,要停一起停。”
2、幼儿猜出谜底:鞋子。
3、议论:怎样能猜出谜底,我们听到谜面怎样说。
4、进入了关于“鞋子”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鞋子的事情。”
二、观察辨错。
1、观察自己的鞋,交流今天我穿了一双什么鞋?
2、展示一群穿错鞋的小朋友,观察他们各自穿的鞋:雨天穿布鞋、冬天穿凉鞋、夏天穿棉鞋、运动时穿皮鞋、男孩穿女孩的`鞋等。
3、小朋友穿的是什么鞋?这样穿鞋合适吗?他们该穿什么鞋呢?
4、与身边的同伴议论后说说该怎样换鞋,以及自己的理由。
三、了解鞋的用处。
2、幼儿分成“行”与“不行”两组,交换地说说各自的理由。
3、教师征求意见,最终发现有些时候可以不穿鞋,有些时候非穿鞋不可。
1、观察画面上的人,想一想他们需要穿哪种鞋子。
2、从边上的图画里找出适合的鞋,贴在对应的小朋友脚上。
3、观察分辨:他们的鞋穿得是否合适,若有疑问继续讨论调整。
在活动中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对儿童进行感性教育,应当从直观教学入手。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有助于幼儿直接感受和理解语言。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百科: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
鞋子秋千教案【第八篇】
一课时。
1、通过学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
2、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引导学生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体验和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二声部的和声美。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乐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歌曲《打秋千》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童趣》。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给学生的童年的生活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我也想通过本课歌曲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并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打秋千》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歌曲的第二声部具有伴唱性质。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为了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两个声部的旋律,更好的完成歌曲的合唱。我从让学生用“lu”模唱第二声部的旋律入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唱第二声部,并掌握其节奏。然后再进入第一声部的教学。在第一声部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二声部的和声美,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及所表现的情景。在教唱歌曲第一声部歌词时,通过“让学生想像自己荡着秋千从高处飞下来的感觉”来理解并唱好“下滑音”。让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准确地演唱歌曲,并在教学中贯穿双声部合唱。
合唱,要想唱好,需要很好的音高概念,很好的声音掌握能力,更需要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音乐课程也要求不但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最后进行合唱时,我要求学生不但要唱准自己的声部,不要喊唱、抢唱,还要注意倾听别的声部,在合唱中能相互配合。
引导学生在合唱中能相互配合,倾听另一声部,唱准自己的声部。
钢琴、串铃若干、多媒体课件、
一、律动:
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来吧!(放音乐,带领学生跳起来)。
二、发声练习。
(一)师:今天老师给分享的“鞋子秋千教案热选(精选8篇)”,想请同学们用“lu”来哼唱。我们先来找一下“lu”的声音位置,听老师来唱(范唱)。“lu”的声音是不是从脑门上发出来的?跟着老师来唱一唱。
(二)师:听老师配上旋律唱一唱,是什么感觉?(多媒体出示旋律,生:很有弹性,像跳起来一样等)。你们在唱时也要唱的像拍皮球一样有弹性。(带领学生用lu模唱旋律。)。
(三)师:同学们唱得真棒,老师特别高兴,给分享的“鞋子秋千教案热选(精选8篇)”,就在你们的板凳下面。(学生拿出串铃)。串铃发出什么声音呀?(生:叮叮当当的声音)。我们就用串铃的“叮当”声来表现这段旋律。先听听老师是怎样唱的。(老师范唱,再让学生拿起串铃,边唱边伴奏。老师指导学生唱准八分休止符的时值,以表现铃铛的清脆。)。
三、学唱《打秋千》第一声部。
(一)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老师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经常到公园玩儿,那时候,我最喜欢打秋千了,坐在上面上下晃动特别高兴,特别自在,感觉自己像飞起来一样,美极了。同学们,你们打过秋千吗?打秋千时是什么样子的?(生:上下晃动,越荡越高……)如果在秋千上或我们的衣服上系上串铃,那么它就会随着秋千的晃动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叮当”声。今天老师给分享的“鞋子秋千教案热选(精选8篇)”,歌曲的第二声部就是刚才我们唱的“叮当当叮当”的旋律。我们来听一遍歌曲,竖起你的小耳朵,比比谁的耳朵最灵敏,能听出歌曲的第二声部来。
(二)播放歌曲范唱,听完让学生说说是否听出第二声部来。(由于第二声部具有伴唱性质,所以音量较弱)。若一次学生听不出来,可再放一遍范唱,老师可同时随音乐唱第二声部歌词,帮助学生听辨。
(三)再次播放歌曲,听完让学生说说歌曲的速度、情绪。(速度是中速稍快,情绪是高兴的、快乐的等)。
(四)带领学生用“lu”哼唱欢快的旋律。
(五)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注意看歌词,听歌中的小朋友是如何打秋千的?(听完学生答,如在秋千上晃来晃去,忽高忽低,像春燕飞上天……)。师小结:歌曲共三段,最后一段唱完有个结束句。歌中把兄弟、姐妹和伙伴们都邀请来打秋千,旋律充满了跳跃感,起伏也较大,咱们就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六)老师教唱第一段歌词,让学生想像“自己荡着秋千从高处飞下来的感觉”来理解并唱好“下滑音”。注意在“ˇ”换气记号处马上换口气再唱下一拍。最后的“哎依呀”要轻声唱,“呀”字不要占休止符的节拍,并指导学生唱出秋千上下晃动的动感和起伏感。
(七)让学生看第一段最后一句歌词:“来来去去响叮当”唱出了打秋千时发出的“叮当”声,我们就把“叮当”声加到歌曲中来。(一组学生唱第一声部最后一句歌词,另一组配上第二声部“叮当当叮当”的旋律,先分组练唱,再合唱。)。
(八)老师大声唱第二段歌词,学生轻声跟唱。
(九)让学生自己跟琴唱第三段,唱错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
(十)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让学生想想自己打秋千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的、高兴的、兴奋的……),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要求学生注意听前奏,嘴巴上下张开,面带微笑,声音唱到脑门上。
(十一)播放一段小朋友打秋千的录象,然后让学生想象教室就是游乐场,创编打秋千的动作,然后边唱歌曲边随音乐表演。
四、两声部合唱。
(一)师:《打秋千》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曲,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仔细听歌曲两个声部是如何配合的。(再次播放歌曲范唱)。
(二)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练唱两个声部。
(三)指挥学生试着合唱歌曲第一段。让高声部的同学在演唱时声音稍微收一点,达到两个声部的和谐。
(三)放歌曲伴奏,老师指挥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唱,要求学生不要喊唱、抢唱,注意倾听别的声部。
五、拓展。
我们再来听另外一首合唱歌曲,也叫《打秋千》,和刚才我们唱的《打秋千》是一样的旋律、一样的歌词,但是合唱的处理形式不同,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来欣赏一下。(课件播放另一首合唱曲《打秋千》,听完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师小结:相同的歌曲,不同的合唱形式,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使我们感受到了合唱丰富的表现力和无穷的魅力)。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合唱歌曲《打秋千》,聆听着同学们的歌声,使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忆起自己小时侯打秋千时的快乐情景。《打秋千》是一首仡佬族民歌,仡佬族是我国云贵高原中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大部分散居在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仡佬族民间流传着许多民歌,他们的生活也几乎时时刻刻伴随着音乐。如果大家对这个民族感兴趣,想了解它更多的情况,可以从网上查一查有关这个少数民族的资料。下课!
《打秋千》是首讫佬族民歌,歌曲旋律欢快、活泼,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曲。如何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互相配合完成二声部的合唱,并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是我这节课的主要目标。由于第二声部具有伴唱性质,所以音量较弱,学生不易听出旋律来,也就不能感受两声部的和谐美。我就让学生从模唱第二声部旋律入手,使他们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唱会了第二声部。然后再进入第一声部的教学。课中我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学唱第一声部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问题,只是在结束句的换气记号处有些慢,经过老师的示范、指挥,学生掌握的还不错。但在两个声部的配合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当学生两个声部第一次配合时,学生的节奏感完全没有了。尤其是第二声部越唱越快。同时我还发现为了能唱好,有些声部的学生还使劲喊唱、抢拍唱。我纠正了他们这种不好的习惯,告诉他们合唱的要领,给他们信心。学生的理解能力都很强,经我的示范与点拨,学生唱得越来越好。
总之,这节课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一些不足。如有些地方处理地不够细致、鼓励性语言有些少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多鼓励学生,给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争取把课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