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工作队队员驻村工作日记范例【汇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58733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工作队队员驻村工作日记范例【汇编5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工作队队员驻村工作日记【第一篇】

今天风和日丽,车窗外几树盛开的桃花从眼帘掠过,偶尔传来几声使牛拉犁的吆喝,感觉淳朴的乡村人勤春更早。

昨晚接到建军村支书电话,邀请我和管区的干部参加村里上午的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我把车停在龙潭村,走路到建军村去,曾经列入娄底市“最美乡村”评选的龙潭村,那坝那水那桥,在暖春的.阳光下色彩格外靓丽,我却无心欣赏。

今年被镇党委安排挂点田坪管区,管区又安排我驻点建军村。在我当村支书时的记忆里,建军村民风彪悍,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村情相当复杂,那时候很多干部谈“村”色变。前年换届选举,村委会班子至今都没有选出来,党支部在开展工作。听说村里今年要修公路,矛盾重重,管区特意安排我和另外一个支书出身的管区干部去驻点这样的村子,服从之余,心情总有些不顺。

从龙潭村公路末端,沿着田间小道来到建军村才九点多。建军村居民集中,几乎就是一个大院落,从院子中走过,好多村民就知道我们的到来是为了矛盾重重的公路问题。到支书家落座喝了杯开水,初步了解今天会议的议程后,我要求大家去村部,到那里去等参会人员。

说实话,村里开会争论吵闹不欢而散的事情非常多,我对今天的会议过程中会发生什么,能否顺利进行,心中没底,毕竟这是一个曾经名声在外的“麻烦村”。与会人员陆陆续续到来,我都主动招呼,用诚恳的态度营造会议的和谐气氛。德高望重的老支书康厚普握着我的手,问候语让我震惊:“小康,你敢来建军说明你胆子不小,吃得半升生米进,建军就靠你们多关照啊……”

闲谈了约半小时,人员来了24人,基本到齐,会议在支书的主持下开始了。支书过于直爽,开场白做了与会人员的介绍后,把今天会议要讨论的事情以结论的口气表达出来,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感。我和老支书做了及时的解围,解释了一个女支部书记在村里工作的难处,总算缓和了一些不满情绪。接着大家开始围绕修公路事宜就如何统一思想、矛盾处理,资金来源等问题各抒己见,气氛尤为热烈。我认真听着大家的发言,并主动提出为村里做会议记录。等与会人员一轮发言完毕,我抓住机会装了一圈烟,做了发言,梳理成四点意见,进行了举手表决。一是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致同意修通建军至龙潭的公路;二是本村公路占地矛盾由各组组长牵头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等修通公路后再协商解决;三是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移民扶持资金、合法拍卖集体林木资金和社会赞助资金来解决公路修建的资金问题;四是成立了以支书为组长的五人公路修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我尽快完成了会议纪要,宣读后,与会成员都很高兴签字认可了,形成“一事一议”决议,会议圆满完成。中饭后,我趁热打铁,约上建军村干部一起上龙潭,找龙潭村干部交流了意见。

从龙潭村出来已是下午五点了,但我没有半点倦意,心情很舒畅。通过今天会议和村民的近距离接触,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建军村的看法。只要我们用心真诚交流,其实建军村的老百姓一样的淳朴,一样的可敬。傍晚的太阳依然那么温暖,我回头遥望建军村大院子,感受非常亲切。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条致富路会从那里链接外面的世界,让老百姓走向幸福,走向美好的未来。

工作队队员驻村工作日记【第二篇】

阴沉沉的天气持续了好几天,不觉中天空飘起了细雨,我们开着镇里的面包车,走在一条泥泞的山道上,看不清周围的景色,好象连事物的色彩也分辨不清,一片灰蒙蒙的,远处不停的传来阵阵闷雷声,偶尔会有一阵凉风吹过来,触及皮肤有点寒冷而又荒凉的感觉。

今天一早,我跟镇领导一起到我挂钩的村子,召开"外出乡贤回乡捐资修村道"欢迎会,虽然会议时间定为十点,但我心里还是有点急,恨不得快点赶到,因为我是这个村的挂沟工作组长,又是安排在这里的驻村干部,村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少,想修条村道不容易,现在机会来了,我的想法和村里一样,希望上半年能把路修通,改善村里交通状况,早日脱离贫困。

会议地点就设在村委会里,村干部们早早把会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大门侧还写了十分醒目的欢迎标语,会桌前摆放了一些自产的时令水果。会议在十点准时介开,由镇领导主持会议,村书记介绍村里基本情况,我也代表镇村对捐资乡贤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整个欢迎会在简洁轻松中进行着,共捐资了七万多元,村书记双手捧着钱在微微发抖,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大家的支持!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用好每一分来之不易的钱,保质保量地把村道建设好。

会散了,我和村主任的任务是统计捐款名单,用红纸张贴,主任写得一手好书法,不到半小时功夫全部写好了,正准备放笔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从口袋里掏出二百元出来,慢!主任增加一条名,我捐二百元。主任一愣,你不是捐了二百吗?我把你名字都写上了。我忙解释说:那是以镇干部名誉捐的,这二百元是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捐的,你看,驻村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给村里带来多大改善,就算驻村干部的一点心意吧。村主任会意地写上了驻村干部捐款二百元的大字。

雨还在下,四只车轮子慢慢地在山路上翻滚着,我在沉思,驻村一年多了,我给村里做了什么?无非就是在那一年没开几次门的驻村办室贴几张喷墨宣传画,贴了几张驻村工作目标。驻村一年多来,给百姓带来了什么?我只是在做着工作组长应做的份内工作,只是多领了一份驻村补助罢了!

作为一名双重身份的我,已是一名镇挂沟工作组长又是一名驻村干部,而我对驻村工作感到的更多的是茫然和无奈。唉!

工作队队员驻村工作日记【第三篇】

时间:20**年4月16日星期三

地点:开封县罗王乡罗王村王建立家

今天一早,驱车去我们单位的帮扶村——开封县罗王乡罗王村。雨后的道路泥泞难走,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来到了我的帮扶对象王建立家。

王建立,一个56岁的低保户,老婆有精神病,几个女儿已相继结婚离开家,只有小女儿在身边。王建立把我们迎进家里。因为老婆有精神病,家里收拾的并不干净。谈及困难,王建立掩饰不住眉间的忧虑:家里没有壮劳力,因为老婆身体不好,需要人看护,自己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家里有六七亩地,平时就靠这些地生活。一个月有六七十元的低保补贴。希望领导能提供一些挣钱的途径,不用外出,又能分担一些困难。

看着眼前的一切,听着他诉说生活中的困难,切实感受到王建立的不易,也感受到他对我们的期盼。我安慰他:“我们会和村里、乡里联系沟通,想一些办法,尽量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不过你也要振作起来,照顾好你老婆和女儿,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定要积极面对。”

工作队队员驻村工作日记【第四篇】

我尊敬的人是叶老师。她是我三年级时的语文老师。说起叶老师我就会想起一件事情。那是我在三年级的一天所发生的事情。

那天放学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雨来。而且这雨立刻变成倾盆大雨。同学们一个一个被自己的父母同回了家。然而我却不见爸爸,也不见妈妈送伞来同我回家。我非常伤心,心想一定是他们没有空来给我送伞。怎么办?天在渐渐变黑,即将变晚。我越想越伤心,越想越害怕。于是,我哭了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叶老师站在我的身边,亲切地问我:“姚嘉莉,你为什么哭?”我抹着泪水说:“爸爸妈妈没有来接我回家。”叶老师知道了,马上脱下自己身上穿的雨衣给我穿上,叫我跟她走出教室,又抱我坐到自行车的后座上面。然后,她骑上车送我回家。一会儿工夫,我就看见叶老师的衣服全都湿透了。我真想把身上的雨衣脱下来给叶老师穿上,但是我没有这么做,因为我知道叶老师的心意。叶老师一路冒着大雨把我送回了家。来到我家,叶老师连家门都没有进,就马上反身走了。这时,我站在门口,望着老师远去的身影,眼睛变得模糊起来。

第二天,我来到学校,发现叶老师感冒了。我马上跑上去问:“叶老师,你怎么了,是不是感冒了?”叶老师淡淡地说:“没事,只是昨天淋雨有一些难受。你放心吧!”可我心里还是不放心,又问:“那你有没有去医院请医生看过,有没有去药店买些药来吃呢?”叶老师说:

“小感冒,不用请医生看,我已经买了些药来吃了。”我马上说:“不让医生看怎么行呢?你看你的鼻子都擦红了。”“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还是抓紧去学习吧!只要你身体好,学习努力,我就高兴!”我动情地说:“知道了,我立刻回去读书。”

你们说我能不敬佩叶老师吗?她不顾淋雨,也要把我送回家。

工作队队员驻村工作日记【第五篇】

格咱乡浪都村位于香格里拉市北部,格咱乡东北方,距乡政府所在地64公里,距市政府近100公里,是格咱乡6个行政村之一,同时也是格咱乡最偏远山区之一,目前是唯一一个格咱乡入村公路为毛路的村落。

第一次到浪都村,当时是冬季,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这条通村公路,可以用这样几个词来形容:颠簸、坎坷、崎岖、艰难、危险,修建多年的毛路已严重损毁。今年扶贫驻村在这条必经之路上来来回回,几乎没有一次通行是正常到达的,更加让我体会到这条路的艰难与重要。

浪都村禀赋大自然赋予的矿产、森林、水等宝贵的资源,同时也经受着大自然最为严峻的考验,通村路是与香格里拉城区联系的必经之路,是村民最为依赖的希望之路,也是大家最为畏惧的险峻之路。入村公路沿线一年四季四种景象,有山花烂漫的春天、绿树成荫的夏天、层林尽染的秋天、白雪皑皑的冬天,沿途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海拔的上升和下降,每个路段、时间都有别致的景观,还有各类湖泊、河流、草甸、牧场、雪山、峡谷,村庄特有的藏房民居也是一道风景线。但是,公路要翻越4700米、4900米两座雪山,雪线以上行使路段近30公里,一年12个月,从10月份到来年4月份共7个月的时间,必须翻越雪山,外界下雨,山上就要下雪。冰雪天,车坏堵路是常事,有时一堵就是三五天,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驾车缓慢的行驶在冰雪路面上,随时会遭遇打滑、滑坡、移位等危险,路两旁的`雪堆积起来可以高过车顶,下面是万丈峡谷,生命安全难得保障。村里的牦牛、农产品等可外卖的东西拉不出去,外面的物资也很难拉进来,运输成本很高,风险也很大。

虽然路途艰辛,但也是这种艰难的考验造就了浪都人坚毅、顽强、向上的精神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外面的世界变化万千,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浪都的路从羊肠小道也变成了通车毛路,浪都人勤劳劳作的传统也保留了到今天,“路”的考验并没有挡住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脚步,通过耕种、畜牧、运输等渠道,人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外出就业的多了起来,加上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生活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观。如今,浪都村113户人家近40%的有了大型货车,其余的人家有越野车、轿车、摩托车等,使用上了各种电器,出去上学的孩子也逐年增多。值得一提的是,村民的生活好过了,民风依旧淳朴,浪都村没有打牌、打麻将、赌博的情况,村民闲暇之余还保留起串门、聊天的习惯。

今年,入户道路硬化已实施,香稻公路修到了浪都村,公路修通后,浪都人将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可以开车行驶在柏油公路上。我们都期盼公路早日修通,浪都的发展早日快起来。特别是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国家各项扶贫政策逐步到位,各项建设也逐步入村,乡党委、政府还积极找专家考察调研旅游资源,准备打造乡村旅游。修路、扶贫、旅游打造等对浪都村的改变是值得期待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推进,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浪都村的发展从量变提升为质变,浪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过越红火。

工作队队员驻村工作日记

“时间:20**年12月20日。工作事项:重点检查村容村貌和贫困户家庭。夜访部分群众……”这是重庆潼南区龙形镇水口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杨宇第三本工作日志中第一页的内容。类似的“扶贫记录”,杨宇已有“三本工作日志、一本扶贫台账和两本会议纪要”。

“第一书记”,是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从各省市区县对口帮扶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优秀年轻干部等中选派出来到贫困村所担任的职务,主要职责是帮助贫困村建好班子队伍、理清发展思路、落实扶贫项目、培育特色产业和提升治理水平。

20**年中旬,重庆向当地所有贫困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2249名“第一书记”,2451个驻村工作队(组)、万名驻村工作队员和万落实结对帮扶的干部,形成立体式的驻村帮扶、网络式结对帮扶新格局,为重庆实现“2017年底基本完成、2018年‘打扫战场’”的总体目标助力。

20**年7月驻村前,44岁的杨宇是潼南区的教委副主任。从“一直坐在机关办公室里”到“深入基层第一线”,杨宇向记者感慨,“驻村半年来,可回味的事太多。贫困户的境遇一度让我感到心酸,扶贫攻坚带来的变化让人欣慰。”

在20**年12月20日至1月14日的日记记载中,杨宇有12天“夜宿水口村”。其中一天“在城区装订档案资料,凌晨零点半返回村中”。**次入户走访,包括4次夜访。“他们白天在外干活,晚上天冷呆在家。”杨宇解释,“在灯光下和百姓拉家常,更容易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通过扶贫各项措施的推进,杨宇发现“老百姓对扶贫政策有了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对脱贫充满信心”。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卫生整洁干净,为贫困户申请最低保障金,生产方式也从小规模的种养制变为引进农业大户搞旅游开发……曾经拥有122户贫困户的水口村正通过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除了“扶贫日记”,35岁的寿桥镇碉楼村“第一书记”陈建明还手绘了一份“贫困户地图”。从潼南区审计局副局长到扎根一线,“上午8点钟绕村走访至18点返回”是其日常的工作状态,“数不清每天要走多少路,有时候连水都喝不上一口”。

近半年的时间里,陈建明在地图上“走访一户标记一户”,写明“户主、人口、致贫原因”等信息,重要的还用三角号做标识,“现在已经轻车熟路,都不用村干部们带路了。”

“农村大多是老弱病残人口,致贫的原因多为因病致贫。”经过走访调研,陈建明认为,“只有产业发展才是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寿桥镇拥有良好的撑绿竹资源,撑绿竹种植面积达3000亩,通过引进“竹海基地”项目,该村的80户贫困户已流转出200多亩田地,每亩保底收入500元(人民币,下同),实现盈利后可按比例分红,“贫困户的年均收入将增长3500元以上。”陈建明说。

“‘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是落实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将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滴灌、靶向治疗。”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称,通过精准扶贫,20**年该市实现808个贫困村整村脱贫,万人越线达标。目前,重庆扶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关键时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55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