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境随笔散文5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心境随笔散文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心境随笔散文篇1
和一朵雪花一起转身
和一朵雪花一起转身,我看到雪地上那些深深浅浅的脚窝静静躺着,我还看到了已经离开人世的亲人朋友们安详的面孔。
那些面孔已然溢出我的生活,尘世间的是非冷暖与那些面孔的主人早已没有任何牵扯。至多,在节令忌日,他们会不情愿地被忆及。
那些一晃而过的面孔如擦肩飘落的雪花,打个照面,便隐去了踪影。在落雪的夜晚,我的行走只是寻觅心灵慰藉的过程。
夜,岑寂;雪,白亮。我知道我留在雪地上的那些脚印不久就会消失,消失得了无痕迹,和那些已经舍我而去的亲人朋友一样。
但我不会因此而去收藏,去刻意地记取。世间没有永恒,曾经拥有也就够了,就像一朵雪花在天地间飘扬,何其短暂,何其杳渺,但这飘落的过程却足够雪花完美的呈现。
和一朵雪花一起转身,我邂逅了一个温暖的眼神。那眼神中的悲悯和淡然会伴我走完一条不留印痕的路。这是雪花告诉我的,是一朵雪花给我的承诺。
如果可以挪开石头
如果可以挪开石头,我就允许雨一直下。
开花的日子不远了,但我却忘了把钥匙带在身上。
前尘往事,只是一些残损的雪花。转念间,氺已从右手边流走,我的铁锹还在左手边,在畦埂上插着……
我一直在想,如何让石头自己走开。从惊蛰到谷雨,雨会一场接着一场落下,我不想看到自己遭雨水淋漓的窘况。
腾跃。突破。跳出特定的框,向上或者向下,向左或者向右,直到远处的夜色压弯眉睫。
事实上,我仍在原地,而石头也在原地。我明白,关闭的将无法开启,而破碎的还可以捡拾,修缮,加固,存放……泥土和露水将伴我坐等明天。
当我打开灯盏
当我打开灯盏,夜色退潮。窗外的玻璃上,一雄一雌两只蛾子紧紧摞在一起,扑闪着粉翅攀升,滑落,再次攀升……我知道这对苦命鸳鸯的意图,但我不想熄灭灯光。
风经过树叶,像极了生命的歌吟。那激情如火的岁月闪现眼前,再次踩痛我的记忆。
神秘的永恒之门或许早已关闭,不像房间里的灯盏,为我自己所掌控。然而,既然涉水,就意味着生死由命,命里的九瓣花和七叶草此刻正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为我开放。彼处,月明星稀;此处,风雨如晦。
左手海水,右手火焰,生活就是这样一种悖谬,没有人能够在生命的进程中逃脱在场的困境。
侧身在文字的窄缝中穿行,生命常常需要小心翼翼。如果没有了如果,生活的意义降至生存本身,就像仍在玻璃上攀援的那两只蛾子,思想无须负重。这样,在纷攘的尘世间,面对弱水三千,一个人也只不过是一支羽毛而已。
乘着火车去远方
乘着火车去远方,我习惯于一直望向窗外。
窗外有陌生的鸟兽、草木、建筑……而拭亮目光的往往是那些迎面而过的站牌,把一个个在地图上看不到的地名摆在醒目的位置,小到一个村庄、一条河或者一座桥,它们用无语的言说告诉我存在的具体与真实,就像一个集体中有李四有张三,而非一个笼统的或者确切的数字。
火车咬住轨,不论前路光明还是黑暗,一味地前进,而我的意识与感觉也紧紧地追随。直到停下来的时候,意识中依然有树木或者灯火从车窗边疾速滑过。感觉仍旧在路上,犹如行进中的生命,而归宿只属于肉体和精神。
火车翻山越岭,走村过镇,一路疾驰而去,让离开的那个地方越来越远,越来越大,直到占据一个人的内心。出发时的期冀却让目的地越来越近,越来越小,由内心的虚设化作眼前的真实,最终具体为某个城镇的某个街道的某个房间。整个过程在纠结中完成:牵系与期待,空落与踏实,回忆与畅想,最后在一盏灯的关照下反思行旅的目的和意义。
想象一滴露水
以一滴水的生命状态独对一条河。冰消雪融之后,浩荡的春水在某个傍晚流经黄土地,流经我。
来者正来,去者正去。我的眼前,无际的浩瀚截断夕辉。在想象中,我只是一滴露水,悬在苇叶的叶尖,想把自己融入无边的大水,又有些难以放下。此刻,我需要风,一缕晚风,轻轻地推我一把。那样,或许我就能融入集体这一概念,和所有的流水一起奔向千里万里。
但我的渺小与流水的浩大不成比例,我的孤孑与流水的欢闹格格不入。即使离开叶尖,我走向集体的步子也会迟缓犹疑。我纠结的是:自己闯入一个陌生的群体,是否会遭遇冷眼、嘲讽、甚至排挤;是否会被其他的水滴一起推上岸,在黎明到来之前渗入泥土。
无边的浩荡、澎湃的豪情是属于他们的,属于我的只是静默和臆想。我宁愿静看他们自由奔走,而独守我的苇叶,坐等黎明,坐等十万道阳光。
如果开门是山
如果开门是山,我绝对做一个樵夫,持一把斧头去删减繁芜,让生活简单到柴米油盐。
在砍柴的间隙,还可以偶尔去采采草药,或者捉几只山鸡;要么找一处山泉洗手濯足,要么寻几个果子解渴。
实在没事可做,就找一处坡地躺下晒晒太阳,或者开点儿荒,撒上几把谷子、高粱、大豆还有苞米。
如果开门是山,我绝对不去读书识字,让自己的一生在山林中耗尽,去记住每一条山路每一座山头每一脉山溪每一个山洞;不去管自己年岁几何,属于哪个代系,只关心季节轮回、昼夜更替。
春夏秋冬,靠山吃山,实在老得走不动了,就随便找个山坳躺倒,把属于自然的还给自然,用肉身喂养野兽和野草。
本文地址:http:///zuowen/
心境随笔散文篇2
《心灵随记》不是一本书,是整个社会、整个心灵……
——题记
1、初到拉卜楞
一条街巷顺着一条河的岸边,一直延伸到拉卜楞寺。这是一九八三年初次到拉卜楞时一个少年的记忆。那时候从合作到夏河的班车票一元八角。坐在高高的班车上,还没到县城就远远望见拉卜楞寺。汽车继续往前行进在土路上,路的两边是毛刺的篱笆,篱笆与一条河之间、篱笆与一座山之间,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
到了县城,在一个丫杈路口买锅盔、吃酿皮,再继续往前走便到了寺院。快到寺院的左侧一片农田连着河流。在绕着寺院转经的路上,看着别人的样子用手转着经轮。走到寺院背后与山之间的转经路上,有的经轮用双手使劲才能转得动,底座的旋转处有一圈高高堆起的尘土油物。那时来自遥远农村的少年自然不知油物之情理,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清油或酥油之类润滑所用。后来由于在合作就读甘南民族学校之便利,几乎每年都去拉卜楞,但去归去几乎不明什么事理,多少次面对那宠大的寺院,至今回想起来真是说不出什么感觉……那时每次去,都住同学家。这是县城里靠山的村庄。同学家的房子小二层,一层到二层有个木梯。木梯不在屋檐,而是在一楼的房子里面。木梯高头看不见天窗,人上到二层时揭开四方的板块,二楼顿时敞开在眼帘。这里温暖、洁净,一个少年依窗望着周边的挨家挨户……
再后来,少年工作了,在迭山深处叫作尖尼沟的地方,当了一名教师。那是一九八八年奶奶去逝,按照父亲的嘱托,成长的少年把“头盖骨”送到拉卜楞,在一位落户曼可尔村的亲戚帮助下,恭请尼姑做成了“擦擦”,放在了拉卜楞寺的周边。父亲说这是家乡人最高的生命礼遇。****年父亲又英年早逝,这时只能成长成人的少年,对父亲自然做了与奶奶一样的生命礼遇。
再后来,曾经的少年由于职业常常去之,便知从班车上能见寺院的地方叫门乃合村,方位正是村的最东端;那河叫大夏河,从叫桑科的草原清清而来;那山是神山,叫阿米夏乐,山间旮旯里清溢着一口称为圣水的矿泉;那丫杈路口叫“铁匠浪”,是个小街市;那村庄叫下塔哇,还对应的一个村叫上塔哇;邻近寺院的那片农田叫雅格塘……这时候,每每到了拉卜楞,时常记起奶奶、记起父亲,时常记起小时候奶奶讲过的话语。她领着七岁的儿子从村里出发,逆着拱坝河,从当地藏语方言叫“达益脑”的地方返过阳布梁,经过迭部步行来到拉卜楞寺朝拜。在寺院七岁的儿子走失了,一天之后在一个老僧人处找见了儿子。那老者挽留说孩子有僧者的面相,奶奶硬是说祖上一直单传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而领回。奶奶七岁的儿子长大了,自然就是我的父亲了。所以,我常常戏言“奶奶英明,不然我这个孙子从何而来”,更何况父母一生养育了儿女六个。如今,父亲去逝二十八年了,那时只有当农民的三儿子娶妻生子,他还翻着字典,当翻到“旭日东升”时欣然取名为“旭东”。再过几日,就是腊月十一了,父亲的“旭东”就在他祖辈传承的那个“老家”举行大婚了……母亲见证他孙儿的婚礼,想象她会默念着父亲。而母亲的身边已经有了十三个孙儿孙女了,还有姐姐的那两个孙儿孙女,自然就有两个重孙子重孙女了!奶奶领回的儿子其后这般灿然。
再后来,这是长达十八年之后的事了,又在这里工作,开始与拉卜楞朝夕相处,用“无数次”来描述穿过那条西高东低的县城街道和那座恢宏而又灿烂着文化的殿堂,用“无数次”来描述在村里在户里、在寺里在僧舍、在草地在阳坡与一言一语、一草一木的亲昵,仿佛再也找不到一种词汇描述一种亲近,或许只有心灵记录着一切……
拉卜楞,家乡故土的方言称之“罗热”,“罗热盖本”就是拉卜楞寺了。“罗热”一直是家乡那一文化群体心灵的向往……二零一一年岳母罗氏在羚城仙逝,她一身虔诚,自然火化于“罗热”,又将遗灰抬在了“罗热盖本”后山一侧的神圣之地了。那个曾经的少年,已是不惑之年,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忘我地尽职,感觉除了睡眠一切都属于这片曾经初见时的一条街巷、现在连着草原连着无尽山脉的这片热土,属于这片乾坤娇美的江山容颜,属于那阳光和灯塔指引的方向……阳光普照,一种欣欣向荣,一种静然之美普洒漫去……
生命犹如宇宙乾坤,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小小的微粒乾坤,生者可视、逝者可念,逝者所想又往往生者遂愿……想象奶奶领着七岁的儿子徒步至今,将近一个世纪的时空岁月,山峰依旧,青草依依,情怀渐浓,或许今日之祖国便是他们的梦想,而子孙又浩然迈开了新的步伐……
回首心灵,从少年初到拉卜楞的无知无觉,又到多年之后的情怀,现在的拉卜楞是一种牵挂,牵挂它的今天、明天,还有未来……又看见了滴水的眼晴,又触到了草根的脉搏……
河岸、从阿木去乎起飞
从阿木去乎起飞,这是融雪后阳光灿烂的上午。雪地斑驳,天空蔚蓝,机舱门口的丝丝气流,全是新鲜的空气,只是少了充沛的氧气。不一会儿,就可以高空鸟瞰了。阿木去乎的一片片草原、一片片农垦、一座座低矮的峰峦,还有寺庙、村落、乡镇,历历在目,清晰可见。不一会儿,一种清晰开始模糊,草原、丘陵、河谷、寺庙、城镇,还有平日里的大夏河水,仿佛是一根根线穿起的一个个点,随着机身的不断升起,这些点和线也吞没在云层中,又仿佛是另一个境地,只有云海没有万物,云之厚重像是可以行走的雪皑,又像是可以行走的大朵大朵的棉花之路…… 或许,这便是天街,这种天街只能观赏,而地上的路很多,这架飞机也是其中的一条。或许,天街有无数精灵在行走,肉眠只看到了景观。
3.从达宗湖说起
在青藏高原,一个磐石、一棵老树、一条浅沟,他们都会是传说。这是一种民间文化,犹如山脉河流,也犹如拂面而过的山风。传说一匹马沉到达宗湖中,又从冶力关的阿妈哲措湖走出……这种神话希翼,或许以传神之意讲述了生态的关联、生态的依存,这又是何等的胸襟和寓意啊!它在泥土中朴素,又在传神中舒展,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一种神话,却我们往往遗失了神话中递给我们的心灵。
阿妈哲措湖,在冶力关一带又叫冶海、常爷池。叫冶海、常爷池倒不是神话,而源自历史人物明朝开国将军常遇春,却以常爷庙的文化形态寄予了神话般的希翼。常爷庙位于冶力关镇通向天池冶海的半道上。庙里所供奉的“十八路龙王”,不是神仙而是常遇春、沐英等明代十八位将军。或许,这是一种罕见。
如果说人物神化是对英雄的崇尚,那么神话希翼又仿佛期待英雄的出现,湖底穿越的“神马”何尝不是英雄驰骋的“坐骑”。时空会隔着山水,想象却带着希翼穿越时空。或许,那湖中的马匹真是这个希翼……
如今你站在达宗湖的岸边,松林苍苍,经幡猎猎,桑烟缭绕,湖中的马或可以神会,但岸边的两只三只旱獭热情地向你走来,这是一种真实,它站立着,学着你的样子,你俯下身子,它就用“小手”与你“握手”……或许,你无数次地想象过和谐,但一种和谐往往在眼前,又往往不经意间随风而去!
其实,每到达宗湖,我都会想起一个人。他叫鲁聪,他是甘南报社的摄影记者,后来工作调动到金昌去了。他最早在《甘南报》摄影报道了达宗湖。那是上世十九年代初,回想起来他的报道不曾有旱獭的身影。想象现在会站立的这些旱獭那时是否也在岸边,或许更多,可能是一群,只是见人就溜了……
4、落地差异
从零下二十七度的雪地起飞,横空万里到了京城,已经是气象万千了。京城不用穿着厚厚的毛绒皮夹克,却好多人戴着各色各样的口罩,因为雾霾。对于这个雾霾,口罩便是它顽强的劲敌,甚至是最强大的工具。不曾有口罩的那些年代,不知可曾有过雾霾,或者不叫雾霾的什么东西。或许,一种敏感在心态,一种敏感自然存在。从京城再到三亚,那真是冬夏的差异。一种腥味弥漫在空气,以为是鱼腥味,出租车司机却说是海的咸味,顿时勾起草原上进村入户时牛粪羊粪的芳香。这里不仅不用皮夹克,不用绒裤,而且绿色葱郁,鲜花盛开,换装t恤便是北京的盛夏,更是阿木去乎那七八月间烈日炎炎的正午时刻……阿不去乎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甘南州夏河县的一个小镇,夏河机场就在这里,草原上的第一只“铁鸟”从这里起飞……从这里一次次起飞,又一次次返航,体会最深的便是“江山多娇,气象万千”,那一首《沁园春雪》总是荡漾在胸怀……
5、水融辣椒
水融辣椒,这是第一次落地长沙的感觉。说是感觉其实是一种灵感,这一灵感又来自于感触。这一感触就是地脉的灵气感,仿佛一种地气清腾,身首有种触及之感。这种清腾之感,到了韶山便有了答案。怀着一种最崇敬的礼仪,去主席故里膜拜,去滴水洞触摸心灵,在那张精致的门票上有这般描述“韶山,山水腾清气,钟灵毓伟人。”就这样,一种眷恋沐浴着心灵,乘着薄薄如纱的夜幕,走近遥遥时空中的岳麓书院、静静夜空中的橘子洲头,在空灵清爽中坐在岳麓山的茶室中沏茶品槚,仿佛听见了那橘子洲头发出的宏亮的诗音……一代伟人,从这里回眸着走出故乡,从此拯救了劳苦大众。
山水腾清气,心灵通地脉。清晨走进街角的饭馆早餐,又走进巷道一边的二楼饭馆午餐、夜餐,用辣椒浸润的餐食,用大碗盛起的菜类,用缸子饮着茶,不由一种感觉涌上心头,清腾的地脉如清水冲刷着心灵,用水融着的辣椒,犹如水之纯洁、辣之坚定,“水融辣椒的长沙”脱口而出……或许,纯洁与坚定便是长沙的人文。
6、那是故乡
故乡不是记忆,而是存在。山没有变,而时空中的一些微粒却已经游动成为记忆。母亲分娩的炕头、石板铺就的村街、那村东头横排又竖排的学校、学校高低两层的地貌、高低衔接处的几棵梨树、叫我们呀呀学语的那些先生、先生写在黑板上工工整整的那几行文字,这些曾经时空中的微粒景观,已成为永远的记忆,或许这种记忆随着生命的一代代繁衍,最终记忆都会荡然无存,仿佛时空的长河中不曾有的故事……或许,这便是文字的至高无上、文字的无尽价值,用文字去记载时空微粒的节点,或许还会有传承的记忆……这种记忆,或许有个称谓就叫“永恒”。没有一个生命的永恒,有种永恒就叫精神。
故乡不是记忆,而是存在,存在是精神,精神就是故乡。
7、家的概念
母亲在哪里,那里就是家。妻子在哪里,那是就是家。母亲是老家,妻子是小家。乡里人的家,不仅是亲情,还有泥土。那山那水、那村那街都是一份情怀。院落中的一棵树、地里拣回的一棵麦穗,或者通往邻居的那扇篱笆小门,往往惊醒着时空岁月,往往是梦中的景象……这是老家、母亲的家、乡里人的家,“叶落归根”便是他们的情怀。
城里人的家,是城市的牧场,水泥钢筋犹如原野上的围栏,围的不是家乡,围的是居室。这个居室从这个牧场搬到那个牧场。搬运者不是牦牛而是汽车,搬运的不是帐篷而是产权。抑或,用不着搬运,只有一张白纸黑字的居室之租赁合同。于是城里人的家只有亲情,没有泥土,游动的亲情就是游动的家。
妻子是小家,母亲是老家,母亲、妻子、儿女都在一起,那是幸福的家。气象万千、江山多娇,那是大家。大家小家都是一样的家,那是和谐之国,是乾坤之家。幸福是心灵的感受,我的祖国就是我的心灵!
心境随笔散文篇3
难道每个急救病人都必须先经过传染病监测才能送上手术台吗?当人跌倒时,你无法分辨他的品行好坏,他只是一个需要你救助的生命。
兔子撞树,善良碰壁,都属偶然。兔子不会因撞树而改变奔跑的天性,我们怎能因偶尔碰壁就抛却善良的天性。
每个人在他人危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的人都是英雄!我们不应该质疑英雄的行为,而应该努力保护他们,不让他们流血之后再流泪。
当助人非但不是快乐的根本反而成为烦恼的源泉的时候,当学雷锋也要瞻前顾后提心吊胆的时候,我们该拿什么温暖日渐冷漠的心灵?
有太多拥有才华,奋发向上的人却一直无法获得成功。他们比普通人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成功条件,而且比其他人更加的努力。可他们却不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人最重要的就是先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和方法。只有放对位置的人生,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每朵花都看不到自己的样子,所以每朵花都对自己的美丽有些不自信。花儿入戏,人有何尝不是这样?太多的时候,我们总是看到别人身上美丽的色彩,他们高挑的身姿,前途光明的未来,却从没想到我们自己其实也有着别人无法企及的特点和美丽,别像卡夫卡一样做寂寞的百合,要开放,就该让所有人惊叹。
你选择用怎样的心态面对社会,都会影响到你身边很多的人。
每个人都有一个瑰丽的梦想,梦想无所谓大小,关键是看你是否有勇气去实现,太多的人感叹着梦想的遥不可及,其实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迈出最关键的一部,17岁的时候,当伊能静开始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时候,我们友在做些什么呢?
在贫穷困顿中的母爱更加让人刻骨铭心,她没有激情感人的语言,无法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她却将自己的一切全部给了孩子,她就如同岁月的一杯淡茶一样,初尝时苦涩异常,随着时光的流逝,却慢慢散发出清新的芳香。
机会,凭自己争取
命运,靠自己把握
生命,时自己的画板
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
与其抱守残缺,不如果断的放弃。
奇妙的自然界,奇妙的人生,都是宇宙矛盾的缩影。失去与拥有,放弃与争取,既格格不入友紧紧相连,甚至相互转化。
春叶未曾枯萎便放弃了生命的绿,果断的选择了悲壮的死亡,甘愿把生命的精华与所有真情化作春泥,再次长出希望,长出辉煌!
昙花放弃了在绚烂的白天与群芳 争妍斗丽的机会,只在漫长的夜里危人们送走沉重的叹息,依然跳跃出生命的音符。
东面的青蛙放弃了在冰天雪地里崭露头角的那份潇洒与自豪,悄无声息的钻进土壤,危生机盎然的春季积累生命的活力。
蜡烛需要选择燃烧,才能让短暂的生命放出炙热的光芒。
大叔需要放弃枯枝落叶,才能让生命更加勃勃。
自然界尚且懂得牺牲自己去创造多彩多姿的世界,人友何尝不需要时这种精神得到升华呢?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学会选择与放弃,方能展示生命的精彩。
此刻的一个小小决定,正是他日盛开的因果,你种下了什么,终会周会什么,你曾经期待的未来,也正是你悄然迎接的现在。每一天其实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我们活在每一个今天李,即使我们每天只是设法进步%1,那么一百天之后亦将时一个全新的自我。
不需要太多的阳光,也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和营养,一株白菜花在属于他的花期,也要认真的开过。
永恒的时间给予不同生命以不同的期限。时间谁是百年人?地老天荒,我们依然只能挥霍短短数十寒暑,而一朵花只开一季,花开花落就是它所有的春秋,着一朵白菜花,一个寒假就是它的一个世纪。着就是一个生命的起点和重点。我们和白菜花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盛开”的期限,只期在地老天荒之前,冉冉花开,不负春风,不负此生
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短,也不能篡改时间的界限,却可以把握每一个易于流逝的瞬间,改变生命的宽度,努力把生命填满。生命只是不断消逝的,即刻的瞬间,我们能够抓得住的就是眼前那些被人轻视的刹那。
当阳光洒落窗台,我们要像白菜花一样骄傲的开放。
选择追求,选择无悔人生
飞蛾扑火,时用生命的代价去追求光明,昙花一现,却倾情的开。无悔的谢;流星转瞬即逝,却曾划亮整个夜空;凤凰涅槃,却与万道霞光之中获得新生„„生命只要存在,便在不断追求,灵魂因此不断升华,生命也因此充满光彩。
思维解读幸福
生命有如海洋,生活恰似轻舟,扬起思维的风帆,穿梭于人生的海洋,白矾迎接的时狂风和浪花,而思维碰撞出的或幸福,或忧伤或积极;或消沉。
生命无悔
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生命本是一片荒野,游观秦关汉瓦,领略唐风宋韵,踏遍紫陌红尘,感叹人世沧桑。当一切归于平静,便是生命无悔!
捕捉和谐的音符
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方能在山水相依时展现出如诗般的永恒;花的眼里,蝶的活泼,方能在蝶与花相拥时迸放出一瞬间的精彩;月的明,酒的幽,方能在那“举杯邀明月”中将那洒脱尽情挥洒。
生命的绝唱
当三闾大夫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洗出霸王自刎时,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斯修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扔向包围自己的儿子,历史的悲风中发出阵阵悲
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的响亮有力,数千年来扔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选择古典,让心宁静
面对六朝奢靡的文风,李白做出了心灵的选择,于是那傲岸不屈的身影与清晰飘逸的文风便永远刻在中国人的心中;面对中世纪的愚昧和教师的恶毒,布鲁诺做出了心灵的选择,坚持科学,于是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至今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那伟大的灵魂的傲然独立;面对流行的世俗之化的漫天泛滥,我做出了心灵的选择,选择古典,于是,我便有了那一份宁静而又超然的心灵。
品味寂寞
人生中,快乐如果没有悲伤陪伴,生活会变得平淡无味;成功如果没有失败点滴,时光会走的无声无息,其实,寂寞是沧桑留下的无限“美丽”,品味寂寞,让天空留下一道美的痕迹。
执着无价
面对黑暗的官场,陶渊明隐迹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范仲淹苦征无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面对生死的选择,屈原以死明志,“宁赴江流,葬于江鱼只腹”;司马迁忍辱负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不变,成一家之言”„„面对生活,面对现实,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人生,但只要坚持,只要执着。我们便无悔!
宁愿完整,无须完美
世间没有完美的人。如果,你的情人在你眼中十分完美,表示你对他的认识不清,你们还不够了解彼此。
爱一个人,是欣赏对方的优点,也包容他的缺点。
宁愿要求自己完整地接受;而不是要求对方完美地表现。
和她相遇之前,他的恋爱经验并不丰富。严格说起来,他并没有交过真正的女朋友,顶多只是先后曾经和两位女孩交往。而所谓的交往,也只不过是看电影、喝咖啡、吃一顿简单的晚餐。印象中,曾经和其中一位女孩在过马路时牵了一次手,后来就没有什么联络了。感觉自己年纪渐长,不再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男孩了,他要自己认真谈一场恋爱,作为婚嫁的准备。
对方是个年纪比他小七岁的女孩。初见面的第一印象,是她个性潇洒、大方,很容易和身边的朋友聊得很开心,不会像有些女孩子那样忸怩作态。这些特质,正好也可以弥补他自己个性中不擅言辞、不够积极主动的部分。
他喜欢她的活泼;她欣赏他的成熟。
她算是他第一个热恋的女孩,他的确曾疯狂地爱上她。
但是,她却不知情。因为他不擅表达,常把好话说成坏话。
她常问他:“你爱我吗?”得到的只是他点头无语的回答。
◆ 礼物代表一份体贴的爱,并非贪图对方的钱财
交往一年半之后,他们吵架的次数愈来愈多。最严重的一次,是他们在大型购物商场逛街,路过一家手机专卖店,她相中了一款新型的手机。
“不要买吧!?的手机才换没有多久。”他注意到她的眼光,停留在那款手机上的时间,已经超过“随便逛逛”该有的秒数,直觉到她又要“乱花钱了”,于是实时提出警告。
“你紧张什么,我有跟你要吗?”她的确很想买,甚至浪漫地幻想他会主动买给她。并非贪图他的钱财,只是觉得这代表一份体贴的爱。如今被他直接戳破,她感到相当反感。“我可以买给?,但我不希望?过度奢侈浪费。”他的男性尊严受到威胁,口气变得不好。“不买就算了,讲那么多干嘛!如果你觉得我们的感情,值不过那个手机,我们干脆分手!”最近几个月来,“分手”这两个字,经常毫无理性地从她口中窜出。
“?真的那么想分手是不是?”他也豁出去了,想直接逼她做个了断。
知道自己是一时赌气的她,深怕再说出什么气话,所以紧闭双唇,冰凉的泪水却噗蔌蔌地流下。他沉默地送她回家,没有再说话。
◆ 热恋中爱上对方的优点,可能是日后翻脸时的缺点
隔天早上,他赶着购物商场开门,成为当日购买那款新式手机的第一位客人。并且请销售人员把手机包装成礼盒,亲自送去给她。
“我们不要再吵了,好不好?”她像前一天一样,泪流满面,但是这一次的泪水是有温度的,是喜悦的眼泪。
“?可不可以不要那么爱逛街、那么爱生气、那么多情绪?”他温柔地说。
“你可不可以不要那么爱管教我?你可不可以常说“我爱?”?”
她镇定地看着他:“当初你不是很欣赏我,说我“个性活泼”“很会交朋友”“笑声很大”„„”他仔细想一想,的确如此。人的优点和缺点,常常是一体两面。
“大方”的另一面可能是“浪费”;“热心”的另一面可能是“爱管闲事”; “成熟”的另一面可能是“世故”;“人缘好”的另一面可能是“不顾家”„„
热恋中爱上对方的每一项优点,都可能是日后翻脸时的缺点。
爱一个人,是欣赏对方的优点,也包容他的缺点。宁愿要求自己完整地接受;而不是要求对方完美地表现。
世间没有完美的人。如果,你的情人在你眼中十分完美,表示你对他的认识不清,你们还不够了解彼此。
试着调整自己观察对方的角度吧!完整地接受对方的优点和缺点,你们的恋情才会渐渐地接近完美。
毕竟,两个相爱的人,一起过日子,双方观察的角度和发言的立场,常常是幸福能否完整、可否长久的关键。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包容代替苛求。
用幸福的思考,再加上聪明的行动,一定可以成就美好的人生。
换个角度,你就是赢家
秘书恭谨地把名片交给董事长,一如预期,董事长不厌烦地把名片丢回去,很无奈地,秘书把名片退回去给立在门外看尽尴尬的业务员,业务员不以为杵地再把名片递给秘书,“没关系,我下次再来拜访,所以还是请董事长留下名片。”
拗不过业务员的坚持,秘书硬着头皮,再进办公室,董事长火大了,将名片一撕两半,丢回给秘书。
秘书不知所措地楞在当场,董事长更气,从口袋拿出十块钱,“十块钱买他一张名片,够了吧!”
岂知当秘书递还给业务员名片与铜板后,业务员很开心地高声说:“请你跟董事长说,十块钱可以买二张我的名片,我还欠他一张。”随即再掏出一张名片交给秘书。
突然,办公室里传来一阵大笑,董事长走了出来,“这样的业务员不跟他谈生意,我还找谁谈?”
这是业务员每天都会碰到的场面,如果光是靠修养或到魔鬼营训练,还是有泄气时,超级业务员也有倒地不起的一天。
能自别人设下的困局跳脱者,都有一个本事,那就是--逆向思考,当你不顺着设局者的逻辑思考时,当你不顺着设局者的逻辑思考时,你才能出自己的招,去破解对手的招数。说是阿q也好,说是三八也好,却是完全自我的主宰者。
我有一个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新进公司做基金研究员时,不知怎地,主管老是看他不顺眼,比如邀请大家下班后到他家吃火锅,总是不小心漏了他。
朋友给自己打气的方式是,去“阿杜”吃港式高级火锅,“比他还享受!”。
主管要给他难堪,哪知他更得意!而主管分配给他的基金,老是冷门商品,很难有业绩上的表现,他也不气。
现在,朋友说:“还好他这样对我,否则我现在只能做研究分析。”
主管的态度逼使他走出另一条路来,现在他在另一家公司的营销企画部如鱼得水;“很谢谢他的造就”。
人的胸襟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争一时不如争千秋,更何况你怎么知道,老天爷的布局不是要让你扛起更大的责任呢?
忍一时之气,退一步海阔天空,反倒是处处是出路,别把精神能量虚掷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满有道理的~~~~换个角度,你就是赢家。
乐观是一种习惯!
乐观的人,是从挫折中“发现希望”。
“命好不如习惯好!”“喜悦、乐观、正面思考”
也是一种习惯,它使我们避免自艾自怨、悲观自叹!
我们可曾想过──
当我们埋怨自己“没有鞋穿”时,别人“连脚都没有”!
有一位忠厚老实的丈夫,每个月领薪水,总是原封不动地交给太太;而他太太,每个月只有
给他几百元零用钱。一天下班回家时,丈夫兴奋大叫地告诉太太:
“老婆!我中了五万元奖耶!”
这时,太太冷冷地问道:
“中奖?你说,你买奖券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也有一个大官,官架子极大,天天高高在上,经常要属下伺候,准备最好的东西给他吃!而部属为了保住饭碗,也都是敢怒不敢言。
有一天,女仆精心用鹿肉炖煮成一道美味的佳肴,也煮了最上等的鱼翅羹汤,送给这大官吃。大官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点头,“嗯,真是天下美味!”
当时,每个人都以为这大官会大大地夸赞这忠心的女仆,没想到,这大官把女仆叫到面前来,大声骂:
“?这个混蛋,这么好吃的东西,?居然到现在才送来给我吃,?是不是不想干了!”
有些人,凡事都习惯性地做“负面思考”从负面角度来衡量和评价,以致所说出口的,都是一些“难听”或“刺伤他人”话。
也正因为这些人不懂得“称赞别人”、“欣赏他人优点”,只是专挑别人毛病、语出批评,所以也使自己心中没有“喜悦之情”。
假如,我们能多学习“正面思考”,用比较“乐观”的角度来看待事情,心情一定愉悦、更快乐。
心境随笔散文篇4
生活随记
(一)看完陆苏《小心轻放的光阴》,以二十岁的眼光看未来的自己。
做一个淡淡的女子,不浮不躁,不争不抢。
看完席慕容的《七里香》,怀念着我曾拥有的美好。
有这样的一段话:
我以为我已经把你藏好了
藏在那样深那样冷的昔日的心底
我以为只要绝口不提
只要让日子继续地过去
你就终于
终于会变成一个古老的秘密
可是不眠的夜
仍然太长 而
早生的白发
又泄露了我的悲伤
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老了,我会不会在好奇现在的我是用怎样的心情读完这段话的。也许这是一个秘密。
听说爱情曾经来过,每个人的爱情是不同的,我不知道我的爱情属于哪种,或许是还没发芽。如果哪一天,我梦到了你,那也算是缘分,只是这种缘分只能是在梦中。
远方虽远,一切随缘,明天依旧。
一个人的五一
假期愉快
心境随笔散文篇5
1998年仲秋,因工作原因,我游了一趟新马泰。马来西亚首都高耸的标志性建筑双子塔,云雾笼罩的云顶游乐场,一望无际的椰树林,至今仍记忆犹新。泰国芭堤雅熏得游人醉的海风、绵软的银色沙滩,高唱《血染的风采》等中国流行歌曲的文艺演出,令人印象深刻。相比之下,新加坡只是一座安安静静的城市、一个郁郁葱葱的花园,美则美矣,不免单调乏味。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关于新加坡的一些细节,却在我的脑海中愈来愈清晰。
微胖的新加坡华裔女导游,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总统府前一片巨大的草坪,修剪得如同一尘不染的绿毯,却几乎没有花木点缀。坐在车上经过著名的鱼尾狮像旁时,感觉也没有想象中的高大。夜晚观看水幕电影,影像也是相当的模糊,后来明白那也就是一个小型音乐喷泉而已。至今,在开元湖音乐喷泉旁散步,还会禁不住向同伴作一番大与小的比较。
到新加坡之前,泰国的导游已经打过“预防针”,一再告诫:到了新加坡,一定不要乱丢杂物,特别是口香糖,连携带都是禁止的。如果不注意,你们腰包中的人民币不够罚款,可能连国都回不了的。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到达之后,新加坡的整洁还是让我们震惊。从出樟宜机场,直至第二天经过柔佛海峡离开,不管马路上,还是景点里,真的未见到一片纸屑、一块果皮,更未看到一丁点儿当时我们城市中还见惯不怪的痰迹、嚼过吐掉的口香糖。
新加坡人天生“洁癖”?非也。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在新加坡馆看到一段宣传视频,其中李光耀亲自上阵讲解,他说到这样一件事儿。最初,新加坡农民搬进楼房居住,也带来许多陋习,比如有人在电梯里大小便。当局在电梯里装了摄像头,发现大小便者,严罚重管。久而久之,陋习逐渐消失。
旅游归来,我说得最多的不是新加坡的异国风情,而是一桩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住在新加坡一家酒店里,并无睡意的我和团友外出散步。夜深人静,在一处十字路口,一辆摩托车从远处疾驶而来,其对面的红灯亮起。我们视野所及范围内,无其他车,也无其他人。我问:“摩托车会停下来吗?”团友不敢肯定:“我们看看吧……”在红灯前,摩托车停了下来,孤零零地等待着绿灯。那次红灯时间仿佛特别长,长得我们害怕骑摩托的人失去耐心而闯过去。然而,直至绿灯亮起,那摩托车才轰鸣起步,消失在一段弯道上。
记得团友轻轻感叹了一句:“什么时候我们的市民也能做到这样啊?”我明白他的意思。当时,即使是大白天,我们城市的主干道也有不少人车违章,更不用说夜深人静之时。当然,如今我们多数市民的交通意识,已不逊于那位新加坡的骑车者。无数次凌晨下班,我驱车行驶在开元大道上,独自等红灯时还会想起那一幕。
李光耀近日病逝,媒体连篇累牍报道,且不吝赞美之词,说经济发展,说政治模式,说外交政策,不一而足。其中1篇评论说道:李光耀通过社会运动及严刑峻法,提高国人的素质。外国媒体冷嘲热讽,形容新加坡为“罚款之邦”“保姆之帮”。但李光耀说:“他们可以嘲笑我们,可我深信最后开怀大笑的会是我们。”
我想,经济可以起伏,时局可以变幻,也许新加坡人可以恒久受益的,反而是李光耀强力推行的清洁运动、礼貌运动等社会运动。这些运动的理念契合儒家传统,也是尤其值得我们“学回来”的东西。
新加坡是蕞(zuì)尔(蕞尔形容地区小)小国,李光耀却是政治巨人。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李光耀治小国,如修建花园,如种菜绣花,如保姆当家。某种意义上,李光耀不亦新加坡哲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