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爱的教育读后感【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67316

爱的教育读后感【第一篇】

爱是什么?在这个纷纭的世界,爱究竟是什么?《爱的教育》给了我们答案。

在寒假里,我看了一这本书。

《爱的教育》采用了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男孩儿的成长故事。记录了他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见闻,字里行间洋溢着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

爱是这本书的主旨,爱如空气,将我们包围,正因为它无影无形。

读了这本书,不由得让我想到今年这个不平凡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来袭。此时,一位位白衣战士放弃与家人团聚,不顾生死,义无反顾地跑到一线救治病人,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工人师傅们日夜不停地建造火神山医院,他们是默默奉献的支持者;警察在路边顶风冒雪的排查疫情,他们是无私的守护者;农民伯伯把地里的蔬菜免费运往武汉,他们是淳朴的奉献者;老师们为了不耽误同学们的学习,给我们免费上网课,时刻回答我们学习上的问题。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待在家里好好学习,这就是能给祖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大爱无疆,在疫情面前,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积极投身防控疫情阻击战,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一棵棵白菜,一副副口罩,一声声叮嘱,都饱含着无限的支持与关爱。

让我们关爱生命,关爱动物,我相信疫情终将过去,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爱的教育读后感【第二篇】

当我把刚买到的《爱的教育》捧在手里时,我老老实实地从最前一页看起。这本由“梁海涛、蔡雪萍”夫妇从意文直译的《爱的教育》,保持的原味应该是最浓的。

开始读书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想知道,这本书适合不适合对我的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尽管我早已经知道,许许多多的老师都把本书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必备教材;尽管世界名著的光环早已经戴在它的头上,但我始终没有走进书里去。

读开头的几篇时,我不以为意,甚至为记住书中的人名而感到有些烦躁,语言似乎也那么平淡,没觉得有什么感人或者吸引人之处。

可“名著”的头衔却引领着我一路读下去,这一读就不可收拾。一天的时间,我饭不做,家不收拾,连儿子都推给他爸,就沉浸在这爱的世界里,多少次泪流满面!

柯莱蒂一边忙着扛木柴,招呼顾客,一边见缝插针地复习功课,学着煮咖啡,照顾生病的妈妈,在做这一切的时候,他又是那么开朗乐观。当他“替母亲在背后垫好枕头,整理好被子”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为一个勤劳能干、乐观好学、体贴父母的好孩子而感动!这是多么难得的品质啊?柯莱蒂所做的一切,现在哪个孩子能做到?同是三年级的孩子,我班的“公子”“千金”们相差有多大啊!

当奈利的母亲在校长办公室里激动地抱着卡罗内的双肩,“摸索”着要找礼物送给卡罗内的时候,泪水又濡湿了我的双眼。我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我能够体会得到一个母亲对自己那驼背、瘦小的儿子在学校生活的担心忧虑,和对保护儿子的卡罗内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我流的是作为母亲的泪。

尽管曾经读过无数遍《佛罗伦萨小文书》,多次给学生讲过这篇课文,然而在书中再读这篇文章时,我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任它奔流。我相信,父对子之情,许多为人父者都能做到;唯这子对父的深情——愿意为父劳累,宁愿多次受天大的委屈也不声张,仍然深深地爱着父亲的感情,是多么难能可贵!我们现在的孩子,有哪一个能够忍受委屈?别说委屈,即使明明是自己做错了,往往也容不得他人批评!

《六千里寻母记》中,当随着可怜的、坚强的、勇敢的小马克历尽磨难,饱偿艰辛,来到梅基内斯工程师的家;当那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正心如死灰地等待死亡的可怜的母亲听到一个“好消息”,“腾地一下坐起来,移动不动瞪圆眼睛……”,当马克“衣衫破旧,满身灰尘站在门口……”时,我的泪夺眶而出,跟着母子啜泣起来!是对母亲的爱,支撑着13岁的小马克孤身一人,长途跋涉,历尽坎坷;是对母亲的爱,给了小马克巨大的精神动力,克服了常人(我想,现在的我也做不到马克所做的一切)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挽救了思乡心切、正在死亡边缘的母亲!因为儿子的爱,使得刚刚还拒绝手术的母亲,要马上做手术,为了爱和被爱,她要活着!

爱的教育读后感【第三篇】

今年暑假,我在家认真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通过对自己儿子的日记改编的一部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阳光的男孩,日记主要记述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的一些小故事,也有一些是亲人写给他的许多劝诫性的文章。

红卷发女老师是安利柯的语文老师。他上二年级时,老师非常关心他、爱护他,他们之间培养了很好的感情。然而,红卷发女老师突然的离去,给小小的安利柯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在送葬的途中,灵车缓缓而行,居民们纷纷从家门口、窗户探出头来目送这位可敬的老师,还有些怀抱着孩子前来送行的妇人也都悲痛不已……这一切都说明红卷发女老师深受人们的爱戴。

转眼间,一学期就要结束了。同学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成绩。结果,有几位同学没能升级,安利柯的好朋友瓦梯尼意外地升级了,他们互相拥抱用爱来表达快乐。

这本小说写得很自然,塑造出一个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形象,他们用爱来交流。发生在安利柯身边的每个故事都充满着爱。

看了这本书,我体会到爱是一种力量。我们要用爱来对待长辈们、同学们及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只要用爱来相处,就能创造出一个美好、和谐的班级,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爱的教育读后感【第四篇】

世界需要爱,人生需要情,有一首歌唱得真好:“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它通过一个小学生写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很多小故事,使人从中感受到了人类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而这种关心和理解,都离不开一个最核心的字眼——爱!因为这个“人”字就告诉我们,人是需要互相支撑的。

整本小说里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过多的煽情,只有最简简单单的语言,真真挚挚的感情,作者用心塑造出一个个貌似平淡,实际上确塑造了一个很不平凡的人,这些人物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小说里描写的人有:买菜妇女、买柴人、铁匠的儿子、老石匠的儿子、买炭人的儿子、少年鼓手、父亲的老师、带病上课的教师?如此平凡的人确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于是我的心被感动了,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阵阵感情的涟漪。这些涟漪就是:。

乐于助人。故事中大多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其中卡罗内他不仅学习好,而且还乐于助人。当时有一位同学丢失了买笔记本的钱,站在街上大哭,卡罗内看见了,把他的钱可了那位同学。卡罗内更是个同情弱小、舍己为人的人。他还非常有孝心,在母亲生日的时候,卡罗内就花好几天时间写八页纸、四面画满了花边的信。真是个疼爱母亲、充满爱心的孩子。

母亲伟大。让我敢到惭愧的是是我内心的愧疚,书中讲到了因父。

母负债,马尔可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尔可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请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尔可想妈妈想的快死了。终于,12岁的马尔可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这个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尔可踏上了千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尔可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尔可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尔可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马尔可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

想想自己。我和马尔可同样的岁数,却显得那样无知,那样渺小。只要发生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就把气往妈妈身上撒。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在这里我要真诚地对妈妈说声:“妈妈,对不起。您辛苦了。”

书让我感动,让我心疼,然我悔悟。中国的大文豪孔子曾经说过:“仁者爱人。”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须具有一颗美好的爱心。朋友们,让我们像卡罗内和马尔可他们学习吧,多贡献出一点爱,用爱的钥匙,去打开人们的心扉,去融化那些冻结的心灵,让阳光照耀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也许幸福有各种涵义,但爱心满满,会让这个世界暖暖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6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