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富饶的西沙群岛写精选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93864

富饶的西沙群岛写【第一篇】

1、读通课文,了解西沙群岛的概况,语文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初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2、学会“饶、岛、屿、划、威、武”六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参”,理解“懒洋洋”、“威武”、“盛开”等词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了解西沙群岛一带海底的各种物产,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述。

4、了解并列段式和“总分总”的段式。

了解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找出“总分总”段落的中心句。

cai。

一、课前谈话,揭题。

师生交流:同学们,“五一”节快到了,你们想和爸爸妈妈去了哪些地方游玩?

1、生自由说。

3、师简介在西沙群岛所见,激发学生兴趣。了解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录像,欣赏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看后说说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自学课文,要求:

(2)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课文读一读,随机正音。

(2)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

情境导入:根据咱们的游程安排,今天我们先去游览神奇的海底世界。

1、自由读第3段,说说这段话中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课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3、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再读课文,填空:(课件出示)。

海底有()的珊瑚、()的海参、()的大龙虾、()的鱼。

5、具体了解海底的物产。

(1)珊瑚。

(2)海参:

(3)大龙虾:

(4)鱼:

7、引读第3段:下面根据老师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见到的物产说一说。

师: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可丰富啦!海底的岩石上有xxxxx,有的xxxxx、有的xxxxx。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xxxxxxx。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xxxxxx,样子xxxxxx。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xxxxx。有的xxxxxxx,有的'xxxxxxx,有的xxxxxx,鼓起气来,xxxxxx。各种各样的鱼,多得xxxxxxx。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xxxxxxx,xxxxxxx。

8、明确并列段式。

课文第3段分别介绍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和鱼,可不可以把它们的次序调换一下来介绍呢?像这样把几个不分先后,主次的内容写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9、说话训练:介绍海底的物产。

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到了西沙群岛,游览了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师都没去过西沙群岛,现在我想请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师们介绍一下,介绍时,你可以看着课文说,也可以看着刚才老师在海底拍摄的录像说,当然,如果你在海底游览时,看得特别认真,仔细的,已经把自己所看到记在脑海中了,你完全可以凭着记忆说。

(生上台说、师生评议)。

今天,我们一块领略了西沙群岛一带海底的优美风光和丰富物产,大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明天,我们还将去领略五光十色的海水,去沙滩上捡贝壳,到海岛上认识各种海鸟。好了,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把你在今天的游览过程中所学到的新知识,见到的新事物按要求写一写)。

富饶的西沙群岛写【第二篇】

西沙群岛在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如画,物产丰富,让人流连忘返。

在海底有着不同的生物,有着穿披甲的大虾,有年长的海龟,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鱼儿,它们有的在山崖游一游、逛一逛,有的在黑洞洞的峡谷里玩耍……但海鸥总是会在海面上一边飞一边盯着猎物,等到自己靠近猎物,马上用爪子抓住猎物,一口吞下肚。再抓一些给小海鸥吃,有时也会抓一些虾来饱餐。

小海鸥或在巢里呼呼大睡或呆呆地看着远方。风一吹,小海鸥把软软的小脑袋放入巢中。如果有不同类动物进入,那小海鸥就会大叫“ouou、ouou”。这时你就惹大祸了!在几公里外的海鸥群向你冲来,受害人的父母会回巢,保护它。

富饶的西沙群岛写【第三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认识幻灯片中所出示的课文中的生字,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朗读中感悟,体会,增强语感。读思结合,读中语情,让学生陶醉在美丽的画面中,陶醉在美丽的语言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充分借助幻灯片感受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策略:

南沙群岛的美丽既是自然风光的客观呈现,又是作者对自然风光的主观感悟;课文《南沙群岛》之美既体现在作者的优美语言上,更体现在学生对作者优美语言的感悟上。如何把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形象的自然景观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领略到南沙群岛的美丽景观,又让学生通过南沙群岛的美丽景观感悟出作者语言的优美呢?语感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相关段落,在具体形象的幻灯片中感受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2.结合幻灯片中有关南沙群岛的照片以及课文相关词语和段落,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预习、针对学困重点指导、关键生字的书写以及抄写感兴趣的语段、结合生活体验谈体会、说句子等方式评价字词、读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书写习惯的落实情况。

2.通过默读、圈画、简单写感受、同位互学、合作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自主学习与合作态度。

3.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品味香港是“东方之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等方式检验学生精读课文的能力。

4.通过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这一课堂练笔检验学生围绕中心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描写具体生动的表达方法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南沙群岛的资料,课件。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是个历史悠久,美丽富饶的大国。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我们祖国的最南端——南沙群岛去旅游,去感受南沙群岛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3、再读课文,想想南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细读课文,感悟南沙的美丽富饶。

1、看幻灯片,整体感知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了解南沙的地理状况。(相机学习课文第一段)。

通过看幻灯片,说说南沙给你留下的印象。

引导学生归纳出南沙的两个特点:美丽富饶。

2、课文中也是这样描写南沙群岛的。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南沙的富饶?相机学习课文第二段。

在教学时,抓住重点词语感悟南沙的富饶。

抓住重点句子: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理解宝库,并讨论这宝库中都有什么?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总结:(并板书)。

1)海洋生物难以计数珍贵。

第一文库网片。

2)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引导学生理解“极为丰富”,并发挥学生想象都有哪些矿产资源?

学生交流并讨论。师播放有关矿产资源的幻灯片。

3)海洋动力用之不竭。

引导学生理解“用之不竭”,并发挥学生想象都有哪些海洋动力?

学生交流并讨论。师播放有关海洋动力的幻灯片。

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激发情感:此时,如果你是小记者,当你采访了这么富饶的南沙群岛,你有什么话要说?

学生交流讨论。

再次朗读,读出南沙的富饶,读出自己的自豪之情。

3、南沙群岛不仅富饶,还是美丽的,课文第三自然段就向我们描述了一副壮美的图画,想不想看看?先到文章中欣赏。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课文中哪一句概括描述了南沙的美丽?引导学生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南沙是个迷人的世界。

2)课文中哪些地方又具体描绘了南沙的美丽呢?学生边读画出相关的段落,并加以想象。

想象“翡翠和蓝玉合璧的壮观景象”

找出课文中采用打比方的句子,体会。作者为什么把天比作蓝玉,把海比作翡翠?学生交流讨论。

想象水天相接,翡翠和蓝玉合璧的壮观景象。观看幻灯片,具体感知。

3)、感受“五彩缤纷”的画面。

南沙中都有哪些景物组成了“五彩缤纷”的图画?在课本上画出相关的景物。观察插图,进行感知。

4)感受浪花之美。

抓住重点词语,感受浪花之美。“洁白”、“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的花束”感受浪花的活泼与美丽。

指导朗读,读出浪花的美丽,读出浪花的活泼。

4、南沙群岛一直以来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那里一直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得地方。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南沙的美丽与富饶吧。

再次朗读课文,感受南沙的美丽与富饶。

5、我们这次旅游马上就要结束了,同学们舍得离开吗?说说此时的心理话吧!

四、感情升华。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南沙的美丽与富饶肯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要说?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2)像南沙这样的地方仅仅是我们祖国的一个角落,美丽富饶的祖国还有许多南沙这样美丽的地方,我们应该因此而骄傲。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提建议:同学们长大以后可以到其他的地方去旅游,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的妙词佳句。

2、学习课文中总分的句式,以“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六)板书设计:

难以计数。

物产丰富极为丰富。

用之不竭。

美丽的南沙群岛蔚为壮观。

景色迷人心旷神怡。

旅游胜地。

(七)教学反思:

《美丽的南沙群岛》是苏教版小学第六册第一单元中的1篇讲读课文,这是1篇描写景色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与丰富的物产。细细读来,仿佛在观赏南沙群岛的优美风光,了解南沙群岛的愿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由然而生。

教材的重点、学生学习的盲点、讨论交流的热点,从而在引导学生走近文本中真正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我注重在美文诵读上多花时间,让《美丽的南沙群岛》中的人美、景美、物美、情美、语言文字美,走近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真正实现文本的价值。

富饶的西沙群岛写【第四篇】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2、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优美段落。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读中品词、品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及习惯。

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2—6自然段,描写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景物特点。

情景教学。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引入。

1、齐读课题两遍。(出示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谁自告奋勇起来读一读。

3、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西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地方。

(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可爱)。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南海的宝岛西沙群岛去看一看。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

(一)自由朗读2—6自然段,边读边划出2—6段共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几个地方?(点名回答)。

汇报情况:(一)海水。

1、“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是什么意思?

2、那些词可以看出来?

(此处播放海水图,让学生欣赏,体会。)。

你能读出海水的美么?(同桌读一读—请人读)。

3、你能找出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原因?

(投影海底结构简图)。

请人朗读,老师指导。全班读。

1、刚才哪个小组去海底潜水的?

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底介绍了几种景物?

你可以读出它的特点么?

“懒洋洋”、“威武”怎样读出来?请人读一读。

想读的站起来读,加上动作。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什么?

还有那些词看出鱼多?“成群结队”、“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你可以读出鱼的多么?(大屏幕出示以海底图片为背景的文字)。

同桌读—请人读—全班读。

2、海滩有人去了么?

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滩介绍了几种景物?

贝壳和海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映象?(贝壳奇形怪状、数量多,海龟有趣)。

那些词可以看出来?“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演示贝壳、海龟图)。

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自读—指名读。

3、海岛。

愿意读海岛的同学自己起来读。

海岛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鸟的天下)总说。

从哪些词表现出是“鸟的天下”?

主要抓住“厚厚的”、“各种”、“遍地”、“堆积”等词来理解。(播放海岛的画面)。

男孩,女孩比赛读。

五、朗读竞赛、作品展示。

1、自由组合、自由选择2——6自然段来读。

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2、汇报读书情况,全班推选一个小组为优秀奖,其他小组为激励奖。

3、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图。并且介绍他的画。

六、学习第七自然段。

抓住“日夜守护“、”必将“、“更加”来学习,体会战士们为保护祖国而付出的努力。

七、总结全文。

带着感情朗读。

这是1篇写景的文章,介绍了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条理清晰,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分述部分又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这样的层次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展开具体叙述的。着重写了物产丰富,从而突出了主题“美丽、富饶”,课文又抓住每一事物的特点来描述。

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

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很多很多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在东海和南海上有许多岛屿,如中国台湾岛、南沙群岛、海南岛、西沙群岛等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写的就是西沙群岛。

“岛”是海洋里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群岛”指海洋中互相接近的一群小岛。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在海南岛东南330公里。它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二、欣赏图片,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或句子称赞这些美丽的风景吗?

(学生自由发言)。

过渡:那么课文是怎么样描写西沙群岛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三、集体探索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西沙群岛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汇报: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板书)。

2、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什么样的?

四、探索讨论第二自然段,提练学习方法。

1、默读课文。

2、讨论:

(1)海水显示了哪些色彩?

(2)为什么会显示出那么丰富的色彩?

(3)这些色彩给我们总的印象是什么?用书本上的词语回答。

板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3、在课文中画语句。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海水的美丽。(突出“五光十色”)。

5、练习背诵。(出示背诵方法,学背)。

6、小结学法:

(默读--讨论--画语句--有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五、小组合作探索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1、请你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2、出示学习提纲,小组自由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探索学习。

第三自然段学习提纲:

a、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种海产?

c、找出描写海参的句子,说说海参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说说海参活动的样子。

e、说说你喜欢的好词好句,并把它抄下来。

f、有语气地朗读,读出珊瑚的又多又美、海参的多和懒洋洋、大龙虾的威武。

(突出“全身披甲”)。

g、质疑。

第四自然段学习提纲:

a、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种鱼?

b、鱼的种类这么多,数量呢?课文哪些词语直接告诉我们鱼的数量多?

d、说说你喜欢的好词好句,并把它抄下来。

e、用你喜欢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

f、质疑。

第五自然段学习提纲:

a、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海滩上的什么?

b、找出描写贝壳的句子,说说贝壳的特点。

c、找出描写海龟的句子,说说“庞大”和“产卵”是什么意思?

d、说说你喜欢的好词好句,并把它抄下来。

e、有语气地朗读,读出贝壳的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的特点。

f、质疑。

第六自然段学习提纲:

a、默读第六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b、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c、说说你喜欢的好词好句,并把它抄下来。

d、有语气地朗读。

e、质疑。

3、小组汇报探索学习情况。

(1)出示第三自然段课文,小组有感情地朗读。

(2)投影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的内容。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怎样学的?

(3)出示第四自然段课文,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就课文内容提问合作探索学习的小组。

(5)理解句子“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一句讲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讲鱼多,显得很恰当,也很形象。

(6)小组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7)出示第五自然段课文,小组有感情地朗读。

(8)投影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的内容。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怎样学的?

(9)出示第六自然段课文,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10)解决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说说海岛上有什么?

(11)小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

(12)默读第三、四、五、六自然段,集体完成板书设计。

六、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默读,想想哪句是主要的,为什么?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议论小结:

明白岛上的军民保护着那里的环境,资源,保护着那里的安全,也是保卫祖国。

3、有感情地朗读。

七、总结全文。

1、这是1篇写景的文章,介绍了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条理清晰,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分述部分又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这样的层次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展开具体叙述的。着重写了物产丰富,从而突出了主题“美丽、富饶”,课文又抓住每一事物的特点来描述。

3、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是这篇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4、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请你为游客介绍西沙群岛。

(2)假如你刚从西沙群岛旅游回来,请你向亲朋好友介绍西沙群岛。

3、总结:这一自然段那一句概括了整段的内容?

4、朗读训练,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了解课文是怎样写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的。

(1)、自学提纲:

a、以“写贝壳”和“写海龟”为依据把第5自然段分为两层,并朗读。

(2)、学生分层朗读。

(3)、交流画出的词语,教师板书:

贝壳: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

海龟:有趣、庞大。

(1)、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四句话之间的联系。

“鸟的天下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3)、指导感情朗读。

6、学习了2~6自然段,请你谈一谈西沙群岛给你的印象。

三、感情朗读最后一节,学生质疑。

富饶的西沙群岛写【第五篇】

参与教学的是本校三年级电脑实验班的学生。从9月至今,经过两年多的电脑学习和实践,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电脑操作技能。能较为熟练地打字,速度快的学生每分钟可打10个字;能上网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并能把搜集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同时,还能熟练地运用校园网进行网上交流。

(二)教材内容的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1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三)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由于经历了两年多课改实践的锻炼,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主动积累语言的积极性,语感能力较强,有独特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较高的朗读水平,能针对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但因相距数千里,学生很难有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为此,师生应在教学中充分而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观看地图,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媒体展示地图)。

2.全文朗读视频演播,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抒发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和品味课文内容。

师述:你们有这么多的感慨,一定想到课文里去亲自领略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吧。请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细细读一读,动手画一画。

生:“我喜欢课文的第5自然段。”(读第5自然段)“我觉得这个自然段描写海龟的句子很有趣。”

生:“我也喜欢这个自然段,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渔业工人要把海龟翻一个身,抓回家去,而不让海龟在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呢?”

师:(巧妙地展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渔业工人是不是把海龟抓回家了呢?”

生:“不是。他们只是逗逗海龟,看看他们庞大的身躯四脚朝天、没法逃跑的滑稽样子。”

生:“我喜欢第6自然段”(读)。“因为我很喜欢鸟,喜欢看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样子。”

生:“我也喜欢第6自然段”(读)。“我觉得这些鸟儿很可爱,我喜欢它们在茂密的树林里栖息。”

师:“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岛上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养育了这些鸟儿,鸟儿的粪便也成了养育这片树林的宝贵肥料。

生:“我喜欢第4自然段”(读)。“我喜欢这一段的理由很多:第一,这个自然段的好词好句很多;第二,我很喜欢鱼,很想把他们抓回来养在自己家里,不过我知道他们在海里生活更幸福,因为它们在那里有许多朋友;第三,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我们暂时放一放,先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鱼的。”(展示课件)。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谁愿意把这个长句子读一读,要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请了4个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你把飘飘摇摇读得真神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鱼儿自如游动的情景。”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一句经过你的朗读,它仿佛游得更带劲了。”

师:“作者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亲眼去看看这些可爱的鱼儿吧。”(配乐播放视频材料)。

师:“宋心舟同学说她特别喜欢海里的这些鱼,李老师也很喜欢这些鱼,李老师把海里的部分鱼儿请到了我们这儿来做客,也请你们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纷纷上台面对课件指着自己喜欢的鱼练习说话)。

生:“有的鱼长得怪怪的,蓝色的头,金黄色的尾巴,可爱极了。”

生:“有的鱼身上长满了斑点,像豹子一样,游动的时候尾巴一甩一甩的,真好看。”

生:“有的鱼眼睛鼓鼓的,身上长满了斑点,尾巴蓝蓝的,真有趣。”

生:“有的鱼长着斑马一样的条纹,游动的时候,就像一匹小斑马在奔跑。”

师:“我还知道,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海鱼,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请大家互相欣赏欣赏。”(学生与电脑互动)。

师:“我们现在来读读这两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体验。”(出示课件)。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人们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因为西沙群岛的鱼很多,所以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课文里说,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人们才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西沙群岛,领略了它那迷人的风采。现在,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西沙群岛的整体感受,或用一句话来抒发你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很美很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鱼儿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海龟无比庞大;海鸟数不胜数。这些美景就像一幅很美很美的画。”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的物产很丰富,有珊瑚,有海参,有鱼,有海龟,有海鸟,还有威武的大龙虾,真是应有尽有。”

教师请学生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三)借助电脑,积累美词佳句。

师:“好的文章,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深深地感悟,细细地品味;好的词句,我们也要积极地去积累,去运用,去发展。”

请学生运用电脑,把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打在电脑上,然后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课后的.拓展。

运用校园网发帖子,交流读后感。

40分钟的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鼓励他们课后利用校园网发帖子,在网上尽情地抒发自己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的感受,并在网上互相对话和交流。现摘录部分帖子如下:

李文盛:今天,我们学了22课,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我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谢言:太美了,太美了,西沙群岛真是太美了!海底有那么多的奇异漂亮的鱼,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妈妈正好在海南学习,我多么希望妈妈能代替我去看看西沙群岛的鱼呀!

宋心舟:今天,我在课堂上见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大海龟,真是太奇妙了。我从网上查阅到,一只海龟有几百公斤重,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富饶的西沙群岛写【第六篇】

1、读懂用并列段式写的第3、4两段,知道各段并列地写了哪些内容,每个内容是怎样写的,第4段中的两个内容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指导有感情朗读练习,加深理解内容,提高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3、进一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目标1。

目标2、3。

一、复习导入。

2、课文哪句话概括了它的特点?齐读总起句。

二、学习课文3、4两段。

(一)整体感知。

1、看录像。

2、看后问: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请同学们先来美美地读第3自然段。

2、这一段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说后上来板书。

3、理解内容。

(1)珊瑚。

珊瑚哪些地方吸引你?(美丽、可爱、形状多、颜色多)。

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珊瑚的美丽与你的'喜欢。

(2)海参。

海参什么地方吸引你?

“蠕动”什么意思?哪些动物是蠕动的?(蚯蚓、小虫等)。

海参怎样地蠕动?

“懒洋洋”什么意思?(没有力气、没有精神、无精打采)。

我们什么时候懒洋洋的?

这句话还告诉我们海参的怎么样?哪里看出多?(到处都是)。

指导有感情朗读。

(3)大龙虾。

大龙虾为什么吸引你?

你见过哪些“威武”的动物或人?(将军、老虎、狮子、螃蟹等)。

大龙虾怎么威武?找出有关词语。

指导有感情朗读。

(4)鱼。

说说鱼哪些地方吸引你?

哪些地方说明鱼的美丽与可爱?读有关句子。

哪些句子说明鱼的多?朗读有关句子。

齐读写鱼的几个句子,说说这是按什么方法写的。(总分总)。

4、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段,说说这一段哪些地方吸引你。

2、学生回答并板书(贝壳、海龟)。

3、学习写贝壳的内容。

(1)读写贝壳的句子,想想句子后藏着什么字?(多、美)。

(2)哪些方面多与美?(大小、颜色、形状)。

(3)哪一个词最能写出贝壳的多?(无所不有)。

你能用另一个词来换吗?

(4)有感情朗读写贝壳的句子。

4、学习写海龟的内容。

(1)读第2-4句。

(2)写海龟写了一个什么词?(有趣)。

你觉得文哪里最能说明海龟的有趣?

理解“四脚朝天”,想象海龟的滑稽样子。

理解“寸步难移”,一寸有多少?(就是一点也不能动。)。

(3)课文还写了海龟的什么?(多、成群)。

(4)有感情朗读写海龟的句子。

5、理解与巩固并列段落的写法。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有什么方法写的。

(2)回忆并列段落的学习方法。

(3)练习:

课文第4段先写海滩上的,再写海滩上的,

中间用把这两个内容连起来。

6、拓展练习。

(1)课文第3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2)练习:

海底的岩石上有各种颜色的珊瑚,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廘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着。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三)齐读第3、4两段,看板书小结。

三、课堂作业(略)。

富饶的西沙群岛写【第七篇】

全新的教学理念呼唤着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双主教学”应运而生。学生带有主体意识主动地去发展是双主教学的根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热情,使学生自觉的接受教育,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

根据“双主”的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我是这样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的。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1篇语言优美的课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同时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1、观看有关的海水、海底、珊瑚等有关录象。强化学生的直观效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文章描写的祖国山河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在理解课文词句的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以及丰富的海域产品,对于远离海域的北方孩子来说,都缺乏着感性认识。在教学时是一个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要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使学习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省时高效的学习。教师要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中因势利导,师生在互动交流,教学相长中一起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1、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

语文教学的特色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即语言训练。语文是规范的语言,是学生学习的范文,学生学语言的直接感知以积累为主,理应让他们品尝课文的原汁原味,不需要插入第三者太多的解说,要想获得语言的技能,主要靠语言实践。所以,本课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诵读“你最喜欢的地方,读出西沙群岛物产的美丽、可爱”。

学生充分练读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老师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变得爱读,想读,改变了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西沙群岛海底这一段课文,尤其在看完海底的录象后,会由衷的发出感叹,海底的鱼真多、真漂亮!对海底世界产生喜爱、赞叹之情。这时,学生再去读书,必然能带着情感和体会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章的味道,读出文章的神韵感受,语感也便随之产生了,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合作学习,解决文章的重点。

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体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讲的是西沙群岛的丰富的物产,也是文章的重点。我在讲这一部分时,设计了合作学习这个环节。在合作之前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想想文中写了西沙群岛的哪些丰富的物产,用笔画下来,然后四个人再一起合作学习,完成手中的习题。”(出示习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的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实现了学生主体的人人参与,个个投入,共同探讨,合作解决,以及信息共享的目标,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读是关键,是“问”和“悟”的基础,因此读一定要落到实处。要想使学生通过朗读达到有效的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而适当的情境教学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印象深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情境,从多种感官给学生以刺激。我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课时,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营造这种情境教学的氛围。如在讲海水、海底这两个地方,我把从网上查找到的有关录象向学生播放。(播放海水、海底录像)当学生从屏幕上欣赏到了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便由衷的发出了感慨“大海真美,真漂亮!”当学生看到了海底的美丽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时,再一次使这些北方的孩子从视觉、从直观上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感受到了大海的神奇。以此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因势利导,做好引导者。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把握时机,掌握分寸,处理好“放”与“收”、“开”与“合”、“动”与“静”、“快”与“慢”的关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巧于点拨,长于调控。当学生思路不畅通时,要进行疏导;学生思路偏离目标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路狭隘,不开阔,甚至钻牛角尖时,要巧于开导。比如我在讲《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课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可能对“岛上英雄儿女为什么要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有些不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出示中国地图,(出示中国地图)从地理位置上向学生讲述西沙群岛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文中语句的含义。

1、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打破原文的顺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

这篇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在教学中,我没有按照课文的顺序进行教学,而是找出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点,即“你对课文的海底、海滩、海岛哪个地方感兴趣,就去学哪个地方”来进行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力完全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读中去感悟、体验和理解。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段落进行迁移重组,仿造练习。

语言训练是语文课的一项任务。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本体目标,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让位给学生语言的运用。因此教师应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段落,进行迁移重组,仿造练习。如我在讲珊瑚时,播放各种各样的珊瑚图片,(播放图片)学生会看到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教师让学生仿造书上这样的句式,说说珊瑚像什么,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言实践者。

三、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把知识进行拓展,实现学科自身知识、跨学科的整合。

1、播放海底其它水产品的图片,让学生看过后,谈谈自己对海底有什么印象。

2、课后知识拓展。课后读读有关海洋生物科普读物,还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和图片,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同学交流。

以上是根据我“双主教学”的模式和新课程提出的要求,采用新的思维方式设计了这节课,目的是用这些新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兴趣中得到强化,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谈话导入: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师:是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同学们,课文就是从这两方面向我们具体介绍了可爱的西沙群岛。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2—6自然段,看看哪个自然段写的是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又是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三、合作学习,完成习题:

同学们,美丽的西沙群岛不但风景优美,而且还有丰富的物产。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3—6自然段,看看文中写出西沙群岛哪些丰富的物产,用笔在书中画下来。然后同桌两个人一起合作学习,完成手中的习题。

习题:西沙群岛的海里有(),有(),有(),还有()。

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有()和()。

西沙群岛的海岛上有()。

四、自主学习,选择喜欢的地方:

五、自由汇报,学习课文

1、教师指导朗读描写珊瑚、海参、龙虾的句子。读出珊瑚的美丽,海参的懒洋洋,大龙虾的威武,鱼的种类繁多,海龟的有趣。

2、播放海水、海底有关的录象,以及水产品的图片和珊瑚的图片。通过直观展示,强化直观效果,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激发学生观赏兴趣,读书兴趣。

3、理解南大门的意思,总结全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写【第八篇】

1、认识富、饶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字,会写“群岛、位于”等27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面、海底、海岛”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通过抓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

3、能用排比句式,抓特点,加想象,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积累优美的语言。

4、通过对重点句段的品读,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1、能了解课文是从“海面、海底、海岛”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通过抓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排比句式,抓特点,加想象,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积累优美的语言。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寻访另一个人间仙境,

富饶的西沙群岛、请同学们坐端正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师:觉得挺不好写。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挺,左右结结构。左窄右宽,横起笔不要太高,接下来,先写壬,再写建之底。横折折撇,要写在竖中线上,捺要伸展。请同学们打开作业单,描一个写一个写。注意写字姿势。一尺一寸一拳头。

生: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师:你们提取关键词语的能力特别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板书)

师:那课文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介绍了西沙群岛哪些地方?下面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有什么感受就在旁边写一写,开始生1: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海水。你有不同的观点,请你来说。生2: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海底生物。生3: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海岛的鸟。

师:西沙群岛的景色丰富多彩,先让我们走进无边无际的大海。

师:请同学们跟我看第2自然段,此时此刻我们站在岛上,放眼望去,看到。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师:那谁能用文中的话说说海水的特点?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师:五光十色说明了什么?生:海水颜色多

师:有哪些颜色呢?生: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师:这儿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生:你看这两个词都表示颜色多,但五光十色多了个光字,不但写出了海水颜色多,还写出了海水因为反射太阳光线,所以闪闪发亮有光泽。

师: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你知道原因吗?读一读课文第2自段落,答案就藏在其中。生:因为......色彩就不同了。

师:(图片)特殊的地形造就了西沙群岛海水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使人见了顿生喜爱之情,让我们把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喜爱之情抒发出来吧!谁来试试?好!你来!

师:(出示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段,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一段都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师:评价他。你真有一双慧眼。

师:我们阅读文章就是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学习语言就是这么有趣这么好玩,原来一段话可以围绕一个关键语句来写。句与句之间还可以存在一定的关系。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学会运用,使文章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师:同学们,西沙群岛的海水五颜六色,瑰丽无比!海水这么美,你可知道在这些海水里,都隐藏着哪些可爱的小动物吗?那接下来快让我们穿上潜水衣,潜入神秘奇幻的海底世界,尽情地畅游一番吧!

师:课文都写出了哪些海底生物?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3、4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圈画出相关语句师:有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要告诉老师。(简单介绍珊瑚)生: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师:你学以致用抓住了第3段的关键句、请同学们把目光聚集到第三自然手段。出示图片。展开你的想象,放飞你的梦想。想一想珊瑚还像什么。

师:还有哪些可爱的小生物?生:海参到处都是,懒洋洋的蠕动。

师:还有懒洋洋的海参(画画)

师:听你读书。老师仿佛看到一只威风凛凛的将军。

师:海底除了珊瑚、海参、大龙虾。更多的是什么?生:鱼成群结队地在海底穿来穿去。师:你真的学会了抓关键语句、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探索神秘的西沙群岛,我们登上海岛,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我们要去海岛了。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画出这一段的关键语句。想一想,你还知道了什么。生:这一段的关键句是:西沙群岛还是鸟的天下。

师:你有一双捕捉信息的眼睛,这一段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师:这个秘密就被你发现了。说的`条理清晰关系明了。

师:美丽的西沙群岛一日游就要接近尾声。我们学习了围绕关键语句来写一段话,这种写法,可以让我们很快就能理解一个自然段的大意。接下来,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就用这种方法,来写一段话。从这四幅图当中任选一幅图。尝试运用围绕一个关键句,生例子1例子2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片的段,让我们学以致用,学习找出庐山瀑布这个片段中,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用横线画出关键句。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抓关键句的方法,领略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师: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庐山瀑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下,请同学们当小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庐山瀑布。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

出示:

1、向爸爸妈妈介绍美丽的西沙群岛和庐山瀑布。

2、阅读描写祖国风景优美的旅游圣地的文章!

富饶的西沙群岛写【第九篇】

一、情境导入。

1、在我国最南方的南海,有一片岛屿像繁星点点,颗颗珍珠浮在茫茫的大海上,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它像祖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3、今天,就让老师来做一次“导游”坐上轮船一起走进西沙,感受西群岛美。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1、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这些生词你会读吗?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们课前的学习情况。(出示课件)。

2、理清文章脉络。

a.“会读书的人能把1篇文章读成一句话。”我们试一试,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能概括西沙群岛特点的句子。

用双横线标出,注明“中心句”。

b.课文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

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明确: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3、学生汇报,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三.细读课文,感受特点。

过渡:同学们,美丽的西沙在向我们招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西沙,尽情的玩耍吧!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这里的海水与平时见到的海水有什么不同?文中用什么词来形容?(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你能找出有关海水颜色的词语吗?

3.课件展示,感受海水的美,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4.海水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借助课件帮助学生了解:海底的地形特点导致了海水的异常美丽。

(二)学习第三段:

海水这么美,海底也一定别有一番风味吧,让我们到海底旅游一圈吧。

1.默读3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圈出来。(珊瑚、海参、大龙虾)。

2.珊瑚。

a.出示各种珊瑚图片,感受它的多姿多彩、鲜艳夺目,读出它的'美。

b.语言训练:展开想象,珊瑚还会像什么?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句子。(如珊瑚有的像蘑菇,有的像云朵,有的像树枝,还有的像蜂窝,真是千姿百态!)。

3.海参。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三米,比蜗牛还慢,文中说它怎样动?(蠕动)。

“蠕动”给人怎样的感觉?(懒洋洋)读句子,感受它“懒洋洋”的动作特点。

4.大龙虾。

读出它的威武。

5.海里的物产真是丰富,你喜欢哪种动物,读相应的句子,请把你们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感受这里美丽富饶的特点。

(三)学习第四段。

1.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数量最多的还要数什么呀?对――是鱼。

谁喜欢海底的鱼?请你读第四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课件展示各种鱼)和你想象的一样吗?体会鱼的美,指导朗读“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子。

2.“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出这一带海里所有鱼的样子了吗?(没有,这是举例说明)仅仅几种鱼就已经让我们感到美不胜收了,想一想吧,还有好多好多各种形态的鱼呢,一群一群的,会有多美呀!再来读这一段吧。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成群结对”

4.体会这里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熟读后背诵)。

(四)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美丽的西沙风景无处不在,除了这些,你还有自己喜欢的景点吗?

1.用我们掌握的方法自学第五段,思考:讲什么?讲它的什么特点?

2.交流。

3.这里的贝壳和海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4.理解“鸟的天下”

我们听说过花果山是猴子的天下,那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鸟特别多,占统治地位)。

利用课件理解,西沙群岛天上飞的是鸟,树上停的是鸟,海里游的是鸟,地上落的还是鸟,这里到处是鸟,鸟是这里的主宰,这里是鸟的天下,鸟的天堂!

(五)体会方法。

过渡:是呀,西沙群岛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站在西沙眺望美我们美丽的岛屿,我们无比自豪,真的让我们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富饶,祖国河山的无比壮丽。

(1)男生读第1自然段,女生读第7自然段。

提问:作者在这里采用了哪种写作方法呢?

(2)小结:使用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严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用到这种写法。

六.作业。

1.展开想象,画一画西沙群岛的景物。

2.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西沙群岛。西沙群岛位于()。

这里风景优美,海水(),海底有(),海滩上()。西沙群岛的物产也很丰富,海里有(),海岛上有()。

富饶的西沙群岛写【第十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小学三年级的1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从整篇布局来看,篇幅较长,但语句描写优美,富有感染力。

张老师的这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由于篇幅较长,他有选择、有重点地节选了海水和海底作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张老师以其特有的方式,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进西沙群岛,逐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理解定不会停留在华丽的言语间,那漂亮的珊瑚、蠕动的海参、成群结队的鱼都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在我看来,这堂课是一堂出色的课,它有这么几大亮点: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对于语文课堂的导入,我们也力求新颖,独特。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失真。在本堂课中,张老师的导入很简洁,却不得不让你拍手称赞。张老师以一组与海水相关的词语作为见面礼,引出大海,继而在黑板上画出了海底、海面的简略图。在解说的时候,张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如果它露出了海面,形成一小块四面环海的陆地,这叫什么呀?大的就叫岛,小的就叫屿,总称叫“岛屿”。如果不是一个,而是一群,这一群岛屿又叫什么呢?就叫“群岛。”在此基础上,教师直接引出本课课题。寥寥几语,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什么是岛屿,对西沙群岛的陌生感也会就此消弭。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教师在“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在词语教学上,张老师并没有依照传统的“把词语单独拎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而是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课文后,交流自己对西沙群岛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地抓住了课文中的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通过朗读、表演、想象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做到了“寓学于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像鹿角一样的珊瑚、懒洋洋的蠕动的海参,以及威武的龙虾的样子。

在课堂初始,教师形象的像学生解释了西沙群岛。但西沙群岛对这群孩子来说,依然是比较模糊的。针对此点,张老师在解释“群岛”引导课题时,就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祖国地图,展示西沙群岛的所在位置。这样通过画一画,找一找,不仅填补了学生的这一知识盲点,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接着此举为后面的研读课文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再如对珊瑚、海参、大龙虾这样的海底生物,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对此,张老师并没有畏惧,而是用多媒体直观呈现它们的形状、样子。从学生的一声声惊叹声中,我相信学生一定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恍若置身海底,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再如教学第四段时,老师抓住了“有的……有的……”,运用多媒体出示了更多的鱼种,对文本进行了补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然而张老师并没有止于此,而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写一段话,无形中让学生感受谴词造句的艺术。

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在我看来,这节课同样也有不足之处。我觉得在某些环节,张老师的预设可能过强。如:在初读后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试图让学生主动的读完第三段,然后出示词语进行教学。但学生并没有如师愿,故而在此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我认为,如果真的想顺着自己的教案来上,也可以在学生读出本段中的其他句子时,教师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去读这一段,从而有序教学。

当然,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精彩的课堂永远是下一堂课。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慢慢地走出属于自己的教育路!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19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