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体会老年人心得体会范文大全【通用4篇】
体会老年人心得体会【第一篇】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疾病防治重点由感染、传染性及营养不良性疾病转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卫生管理模式从疾病治疗转型为重视预防保健的全程健康管理。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提供可及、连续、综合的社区护理成为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欧阳路街道中老年人的患病和护理需求情况,我们于2012年对街道18个居委&45岁中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对象。
根据社区护理问卷调查样本率的经验值,按全街道中老年人口%计算,样本量确定为2400人。采用抽签法,在社区18个居委中抽取6个居委,每个居委会按门牌号排序,随机抽取400名&45岁的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4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33份,回收率为%。
2033名调查对象中,年龄45~95岁,平均(±)岁;职业以职员和工人为主,分别占%和%;患病时配偶照顾1518人,占%;年平均收人25000元1428人,占%;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793人,占%。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患病情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担任调查员,调查前经培训统一调查标准,采用面对面他填方式进行调查。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定量资料偏态分布用中位数、分类资料用百分比(%)作统计性描述,多项选择题用占总回答数的百分比表示。
在2033份问卷中,患有1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患者为946人,占%,其中高血压633人,占%;冠心病354人,占%;糖尿病患者186人,占%;椎间盘疾病患者127人,占%;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9人;占%。
社区主要传染病和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居民家庭接受社区护士提供1次及以上护理治疗、慢性病随访、健康教育等服务的人数,占患者的比例均&%。居民对社区护理的满意度为%。
对社区护理项目的知晓率及社区护理需求。
居民对中心已经开展的一般性护理治疗类、辅助检查类、健康教育类的知晓率总体较高,对特殊治疗性护理知晓率较低。中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前5位依次为血压监测(%)、健康咨询(%)、血糖监测(%)、营养治疗与饮食指导(%)、静脉输液(%)以及服药指导(%)。
社区是慢性病护理的主要场所。
老年人群的医疗护理一直是我们研究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焦点。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在过去的12个月中,有%的中老年人来过本中心接受服务,平均一个月来就诊1次,同时也去附近的二、三级医院进行就诊或复诊,平均每季度1次。
到中心主要是就诊和配点常用药及慢性病药物。大部分慢性病患者在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及家庭中接受过不同程度和项目的社区护理,并熟悉社区护理的服务内容,对社区护理的满意度达%。社区已经成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医疗护理的主要场所。
全科型护理已在社区广泛开展。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依托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连续性服务,用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调查数据表明,本地区的社区护理除了一般性护理外,以慢性病管理、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用药辅导、慢性病康复及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全科护理已在社区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和赵如焕等阐述的我国社区护理工作内容比较局限,主要以家庭护理、输液、常规体检及注射为主,在开展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明显不足有明显不同。
慢性病护理成为社区护理最主要的内容。
通过调查发现,欧阳社区中老年人对4大类36项社区护理服务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但主要集中在辅助检测类中的血压监测、血糖监测;健康教育指导类中的营养治疗与饮食指导、健康咨询、服药指导;以及一般性护理类中的静脉输液等方面,而对特殊治疗性护理类需求不强烈,以上这些护理需求和本地区的疾病谱有一致性,说明老年慢性病预防和护理是居民的主要需求。社区老年人对血压监测及防治高血压的健康宣教需求相对较高。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他们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专业护理及宣教。
本地区中老年人学历以初、高中为主,大部分中老年人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障。文化程度高、经济收人高的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更为关注,对自我保健能力和心理卫生知识的要求更高。
进一步改善社区护理的举措。
根据护理人力的层级管理,提高社区护理工作质量。
近几年社区护理从疾病管理到健康管理,模式在变,服务理念也在不断转变。大部分社区护士处在初级职称,工作经验不足,如果让其主要从事慢性病随访或健康教育,会导致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建议运用护理人力的层级管理,有效地为社区人群提供健康服务,满足不同层面的护理需求。可根据岗位设置,初级或低年资护士以在服务中心(站点)提供护理操作技术和照顾服务中的基础护理为主,中高级或高年资护士以进社区或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家庭访视、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指导等为主。
信息化建设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血压监测和血糖监测是社区需求量最大的,但目前社区护士人数有限量尚不能满足大量的慢性病监测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满足百姓需求。
建立全民参与的社区护理新模式。
社区卫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社区护理是这个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本街道常住人口万,仅靠36名护理人员显然不能完成优质的社区护理工作。如果能整合社区中的志愿者,做好基础的、相关的培训,共同参与到社区健康维护和促进工作中,建立全民参与的社区护理新体系,将有助于社区卫生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对社区居民进行阶段性医疗护理需求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社区卫生服务的手段和方法,对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和建立良好的服务品牌,以及提高社区百姓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本文得到复旦大学王颖博士和上海交通大学仇玉兰教授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慢性病的高负担,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研究表明,我国明确诊断为慢性病的患者超过亿,慢性病在我国人群死因构成、疾病负担中比例最高,其给居民家庭生活、卫生服务系统和公共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尤其对低收入人群影响尤甚,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慢性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对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为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老年慢性病管理和家庭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成都市新都区10个乡镇为调查现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居住时间为半年及以上,年龄60岁;2)无语言交流障碍、神智清醒;3)无认知障碍;4)自愿接受本调查。排除标准:1)居住时间少于半年,年龄60岁;2)语言交流障碍、神志不清;3)有认知障碍;4)不依从者。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家庭,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对调查对象的家庭进行面对面调查和深入访谈。采用居民疾病调查问卷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疾病和家庭护理需求方面的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居民患病情况以及对家庭护理服务需求情况等,其中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医院出具的诊断报告为准。
统计学方法。
调查采用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资料。运用统计软件对分类资料进行率和构成比统计描述。
—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28份,回收率为%。本研究的728名调查对象中,男323人,女405人,男女比例为1:;平均年龄(±)岁。
慢性病患病情况。
共调查社区居民1915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728人,老年人中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居民有30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06/728)。其中,慢性病患者中男性居民占%(165/306),女性居民占%(141/306)。患慢性疾病位于前5位的顺位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慢性支气管炎。
家庭护理服务需求情况。
对家庭护理服务总体需求情况家庭护理服务一般需求及以上需求的老年人占%(554/728),其中完全需要的有62人,占受调查老年人的%(62/728)。
调查家庭对各项服务需求情况调查的社区老年人对各项家庭卫生服务项目的需求及程度均有差异。调查对象中需求项目高低依次为常见疾病的及时诊治、急症的及时诊治、定期健康检查等。
随着老年人口迅速增加,老龄化及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家庭养老和家庭护理服务是我国养老发展的趋势,由于家庭结构小型化,两代人分居的倾向,家庭功能的外移和家庭护理服务资源的匮乏,未来家庭用于治疗慢性病和护理费用的投入会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家庭护理服务为体弱多病的高龄老人、卧床老人以及活动能力下降的老人提供家庭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重在了解老年人群现状,分析家庭护理服务的内在需求,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到%,慢性病以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主。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积极主动开展了关于慢性病的管理与服务,但未从源头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因此对慢性病从病因进行预防控制是根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对家庭护理服务需求率高,虽然对各项家庭卫生服务项目的需求有较大差异,但对常见疾病的及时诊治、急症的及时诊治、定期健康检查以及老年保健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较高,表明家庭社区护理与卫生服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受经济状况、文化和社会等多因素影响,如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健康意识较强,希望得到更多与自身健康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收入越低的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需求越低。目前我国多数医保政策不支持居家护理服务中所涉及到的人力成本、医疗护理成本,经济因素是影响老年人接受居家护理服务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低文化、低收入家庭老年群体中广泛宣传家庭护理服务的内容、形式及其对促进自身健康的重要性,让更多的社区老年人了解和接受家庭护理服务;同时政府需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加大投入,建立合理经济补偿机制,规范家庭护理服务的收费,获得医保政策支持,让更多老年人享有社区家庭护理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群的生命质量和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其对家庭护理服务需求亦高,其中以常见病、急症的及时诊治和定期健康检查等项目需求最高。本研究未收集有关学历、家庭经济收入、病情严重程度等影响家庭护理需求的相关资料,对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对家庭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及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家庭护理需求项目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体会老年人心得体会【第二篇】
因丧偶、子女离家工作或自身疾病等,老年人心理会感觉生活失去意义,对未来丧失信心,对任何人或事都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
焦虑紧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各器官功能减退,易患许多慢性疾病,由于对身体健康问题的担忧,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给家人带来烦恼,给自己带来痛苦而焦虑,紧张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躯体疾病,造成恶性循环。
孤独感。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以后,随着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减少,容易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若子女远走高飞或另立门户,老年人独居“空巢”,极易产生孤独、被遗弃的心理。有些老人即使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若子女不孝顺,不关心,不注重与老人交往,也会使老人感到孤独。此外,若老伴病逝,时间一长则容易产生“与世隔绝”、“孤立无援”的心境,会出现悲观失望,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
老年人由于脑组织萎缩,脑细胞减少、脑功能减退而导致智力水平下降,记忆力减退,敏感、多疑、爱唠叨,对人不信任、斤斤计较等,造成与家人及周围人沟通困难,人际关系紧张。
第一,培养爱好,积极与外界联系。高学历的老年人在退休前就需要思考退休后的安排问题,培养一些有益健康的嗜好。适宜老年人兴趣爱好的活动有很多,如练习书法、钓鱼、养花、打太极拳等。退休后也要坚持参加社会活动,重新建立人际关系,互相帮助。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理解与帮助他人,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第二,保持乐观情绪、好奇心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有些老人感到晚年生活并不愉快,不得不默默地承受着孤独、苦闷、压抑的折磨。很多事情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要学会积极地接受生活中的变化,比如空巢老人,会因为无法依赖子女而伤心难过,可以试着接受和面对这种事实,转而依赖自己和老伴,或其他可以依赖的人。并且坚信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决心理的痛苦。
第三,保持家庭和睦,让老人安享晚年。到了老年,人的希望就会由大变小,家庭关系和谐是老人的最终愿望。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遇事与老人沟通商量,满足老人的愿望。
体会老年人心得体会【第三篇】
第一段:介绍老年人阅读的重要性和挑战性(约200字)。
阅读是一项对个人发展和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的活动。然而,老年人面临与年轻人不同的挑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眼力和记忆力都会逐渐下降,这让他们阅读的难度增加。为了帮助老年人继续享受阅读的乐趣并保持思维的活跃,我决定与他们一起阅读并分享我自己的阅读心得。
第二段:选择适合老年人的书籍(约200字)。
为了让老年人融入阅读的世界,我们首先要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老年人通常喜欢阅读回忆录、传记、历史题材等,这些书籍能够唤起他们的记忆和情感。在选择书籍时,我也会关注字体大小和排版,以确保他们可以轻松阅读。此外,我会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提供不同层次的书籍供他们选择。
我发现与老年人一起阅读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他们对书籍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我会与他们一起仔细阅读每一页,引导他们思考和分享自己的理解。我会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给予解答和讨论。通过与老年人的共同阅读,我不仅能够帮助他们保持思维的活跃,也可以借此增进彼此的交流和理解。
第四段:阅读对老年人的益处(约300字)。
通过与老年人共同阅读,我了解到阅读对他们有着许多益处。首先,阅读可以帮助他们保持大脑的灵活性,促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阅读可以帮助老年人缓解压力和焦虑,轻松地进入一个独特的阅读世界中。最后,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老年人可以拓宽视野,了解新的知识和观点,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和成长。
第五段:结语(约200字)。
通过与老年人一起阅读,我深刻意识到阅读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只要我们选择适合的书籍,耐心与他们共同阅读,就能够让他们重新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并保持精神的年轻活力。我相信,通过共同阅读,我们可以建立更深厚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尊重。阅读不仅能够让我们本身受益,也可以让我们与老年人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体会老年人心得体会【第四篇】
近年来,随着平均寿命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中老年人开始追求文艺享受和精神追求。而写诗正是一种能够表达内心情感和思考的方式。中老年人写诗不仅可以丰富个人生活,还能促进情绪的宣泄和情感的交流。笔者通过访谈多位中老年诗人,总结出以下的心得体会。
第一,跳脱年龄束缚,展示无限创造力。中老年人通常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刻的社会认知,他们对人生有着独到的理解和体验。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年过半百,心境亦宽;世事尽忘,心灵飞翔。”正是因为年龄使得中老年人更加豁达和睿智,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往往融入着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领悟。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思索,唤起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第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中老年人写诗,往往是他们在感情和思想上的一种诉说和表达,一种心灵的寄托。一位访谈者说:“我的作品讲述了我年轻时的激情和梦想,也有对年华渐逝的无奈和思考。”通过写诗,中老年人可以感受到内心的愈合和平静,也可以抒发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在忙碌的生活中,写诗成为了中老年人潜心思索、寻找自我身份的一种方式。
第三,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中老年人作为一代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通过诗歌的创作,也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一位诗人表示:“我用古典的诗词形式,表达当下的情感和心境,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人的生活相连接。”中老年人在写诗的过程中,往往回归时光之中,借助经典之美重新审视人生,表达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第四,加强社交和交流。中老年人写诗,不仅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也是与社会和他人交流的途径之一。写诗的过程中,中老年人可以通过诗歌创作和赋诗朗诵,与其他爱好写诗的人互动和交流。他们可以借助诗歌创作与其他诗人结识和交流,增进友谊,拓展社交圈。这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和喜悦。
第五,享受创作的乐趣和充实人生的乐趣。中老年人写诗,并不追求成名和所谓的成就,而是借助诗歌的创作去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放松自己。在写诗的过程中,他们能够获得享受创作带来的乐趣,体验到充实和满足的感觉。一位诗人自豪地说:“诗歌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一定会继续创作。”中老年人通过写诗,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快乐,给自己的生活注入了乐趣和意义。
总结而言,中老年人写诗成了一种乐趣和享受,它能够给中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活力和寄托。通过写诗,中老年人跳脱年龄束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寻找生命的真谛;同时,中老年人写诗也弘扬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写诗不仅是一种创造力的释放和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与社会和他人交流与交往的纽带。通过写诗,中老年人找到了人生的平静与安宁,也发现了创作的快乐和充实。写诗已经成为许多中老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色彩和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