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

爱美丽发表时间 313550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其蕴含的人民性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中得到充分彰显。

一、准确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意义

(一)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首先,人民立场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百余次提及“人民”二字,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彰显了人民领袖厚重的人民情怀和中国共产党坚定的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切实践、一切创造,都是围绕这个初心使命和根本立场展开的。其次,人民是我们党的创新理论的根本遵循。党的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我们党十分重视分析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握人民愿望,理解人心所向,并据此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调整现代化发展的路径、目标、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因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最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们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这一奋斗目标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具体行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小康社会如期全面建成,我国民生保障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和全方位跃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实践充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的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中介。一方面,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主体。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共同开创的事业。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时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越来越强大、奋斗精神越来越昂扬、必胜信念越来越坚定,焕发出越来越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另一方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走群众路线。一百多年来,党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活动中。

(三)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归宿。一方面,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幸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评价标准。实践最具证明力,人民最有发言权,评价一种发展模式好不好,归根结底是要看是否真正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否真正增进民生福祉,是否真正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否真正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百多年来,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全党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群众对我们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不仅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要科学把握时代要求,更好顺应人民愿望。另一方面,增进民生福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一)坚定人民立场。一是要将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回应民情民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盼,自觉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意识,及时出台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措施,将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之上。二是要坚持依靠人民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群众之中,自觉地拜人民群众为师,坚持向人民群众请益,将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运用到党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三是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照顾不同群体的人民群众的发展和需求状况,让全体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获得利益。努力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妥善处理好发展与分配、效率与公平、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切实得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实惠和红利。

(二)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能够以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最根本的依靠力量,使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真正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展现人民群众的力量。因此,只有增强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保证中国的事情由人民群众自己做主、自己处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拥护度和支持力,厚植党领导和执政的群众基础,势必要继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不断提高党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才能有效带动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要提高党带领人民群众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执政本领,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工作本领、社会管理本领、群众工作本领和化解重大风险等本领,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具备带领人民克服任何困难的能力。

(三)激发人民群众创造伟力。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将人民群众视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通过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实践和智慧创造来推进的。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权,持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力量。要重视人民群众的评价和反馈,尊重人民群众“阅卷人”的地位,充分尊重民意、顺应民心、关注民生,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和衡量党的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要培养人民群众的现代化素质,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裕,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从而有效发挥亿万人民群众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伟力。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在持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奋力谱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13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