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改写专业(最新8篇)
范进中举改写【第一篇】
我今天读了1篇文章《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是关于范进的考生年审。他直到54岁才参加了应试者的考试。
范进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由于他坚持每年参加考试,他的家庭变得越来越穷。当他听说范进决定参加考试时,他的岳父责骂了他。范进静静地去了考场。他回来时,岳父又骂了他一顿。
当范参加考试时,他的家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180度大转弯。他岳父不敢骂他。他说他是天上的一颗星星。邻居们说他是一个新的贵族,从叫他范进到叫他范师傅。他看到范进又高兴又生气,我觉得很好笑。范进是个虚伪的人。当张先生给他钱时,他一再拒绝,最后终于接受了。然后他马上叫hunjia把它打开。由此可见,刚才一再的拒绝是虚假的。
这篇文章主要讲封建社会对学者的毒害。我对范进岳父的评价是,他一开始骂范进下毒,但当范进举起一个人的时候,他对他的态度就不一样了。我突然想到,一个人出名了,狗和鸡升天的真正原因是一个人出名了,甚至他的鸡和狗也会出名。像孔乙己一样,他偷了丁菊家的书,摔断了腿。丁菊的书在那个社会是不同的。
范进和孔义吉的命运相同,都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我们现在的社会比那好得多。当时的考试被称为儿童考试、乡村考试、会考和宫廷考试。他们都写了1篇文章。现在的考试都是英语、物理等等。这是社会的进步,这是科举的进步。
文档为doc格式。
范进中举改写【第二篇】
话说范进得到中举的消息,正在家中洋洋自得,忽然电话铃声大作。范进赶紧拿起电话,是范进所在学校的校长打来的,一翻祝贺之后,校长说出了真正目的,范举人呀,你是学校的骄傲,今日得中可喜可贺,但是学校培养你这几年也不容易,学校此刻硬件建设还不够强,知名度还不够高,为表达你对母校的感谢之情,也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请为母校捐大镜匾一块,在电视台点歌三天,你看如何?范进寻思着,一块镜匾但是200两银子,点歌也但是100两银子,这点钱还是拿得出的,况且,学校培养我这多年也的确不容易,于是欣然答应。胡屠户听后咧了咧嘴道,几头猪又进去了。最后,校长又补充一句,“以后到某地当了行政长官或成了大款,可不要忘记向母校捐款呦!……”
电话刚刚复位,铃声又响起来,是范进的老师孔先生打来的。孔先生显然已经半醉,说范进复读这么多年不容易,今朝是在他孔先生教导下最后跃过龙门功成名就的,孔老师要摆宴为范进庆贺,云云。范进顿时明白,如今不比以往,每年科举之后实兴摆什么谢师宴的,都要到大饭店山吃海喝一番,以谢师恩。据说一桌有666两银子的,也有888两银子的,还有999两银子的,都是吉利数。而如今,听说几个同窗已经摆过谢师宴了,估计是老师挑理了。顾不上征求胡屠户的意见,范进赶忙回答:“弟子承蒙恩师教诲才有今日,定当择良辰吉日,在太白酒店一谢师恩……”孔老师也不客气,欣然答应。胡屠户一捶大腿,这几个月的猪白杀了。
电话铃声响个不停,范进原先就读的中学、复读的中学、以前的小学,纷纷打来电话,要求在学校门口悬挂标语以示庆贺。不出三日,凡与范进能沾上边的学校都纷纷打出了“热烈庆祝我校范进同学荣登解元”、“我校考生范进以xx分的好成绩高中举人”等等标语,就连范进呆过的幼儿园门口,也贴出了“热烈庆贺我园走出的范进同学科举高中”的横幅。
时已近中午,胡小姐开始张罗午饭,一家人研究范进到大学后的学费问题。眼下大学的学费猛长,除食宿费用外,范进每年还要向就读的京航学院交5000两银子的学费。范进自幼手无缚鸡之力,靠几亩薄田度日,幸得胡屠户时时接济,才得以勉强度日,如今这天价学费,不知如何筹得。胡屠户闷闷地说,如今大学吃人哪!我杀猪也不够你一年花的。话虽如此,但学费还是要交的,胡屠户咬咬牙,为了女婿的前途,我豁出去了。但是贤婿,到那里要好好学习,生活要节俭一点儿,出门在外,不要成天泡网吧,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你娘子由我照顾,大可放心。好在我身子还硬朗,多杀几年猪,等你毕业后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范进应声唯唯,点头如小鸡啄米一般。
正这是,电话铃声骤然响起。胡屠户箭步上前,一把将电话摁住,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接。胡小姐犹豫了一下,说,万一是学校打来的,误了大事怎样办?范进呆了一下,还是拿起了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甜甜的女音:“范进同学你好,我是京航学院招生处的,恭喜你已被我校录取了!但鉴于我校暂时的困难,你须缴纳10万两银子的赞助费,然后才能到校读书……”“10万?”范进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10万!”小姐重复道。“这是违反政策的,国家明令禁止……你们心也太黑了吧!”范进连急带气,两眼冒火。电话那端小姐的声音不再甜美,厉声道:“不交,就别想拿到通知书!这是惯例,潜规则明白吗?土佬冒!……10万元和自己的前途,好好思考思考吧。”小姐最后甩出这么一句就挂断了电话。
10万两!胡屠户的头都大了,把我卖了也不值这个数呀!胡屠户顿足捶胸道,我们都是平头百姓,本指望你一朝得中,也好来个咸鱼翻身,谁成想,上个高等学院怎就这么难呀!……我的命怎这么苦呀,胡小姐在一旁暗自垂泪。范进失魂落魄地缩在墙角,两眼发直,呆若木鸡。
话说范进乡试高中举人,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喜极而疯,喜极而狂,出尽了洋相。幸亏岳丈胡屠夫及时赶到,连斟两碗酒喝过之后,壮起胆子,一个嘴巴将其打醒,方才成了一个神志清爽的正常人。
由相公而成老爷,自然是天大的喜事,范府上下为此着实热闹了起来。所谓“贵为乡人畏,贱受乡人怜”,高中举人之后,范进由一个饥寒交迫的穷酸秀才摇身变成了红得发紫的天之骄子。没完没了的迎来送往,没完没了的酒酣耳热,没完没了的应酬,没完没了的折腾,范大举人整天醉眼蒙胧,小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这一日,岳父胡屠夫又扛来半扇猪肉,范举人破例没有出去应酬,亲自陪泰山大人小酌几杯。这胡屠夫酒量不大,人又直爽,三杯两盏淡酒下肚之后,便红着脸膛问起小婿日后有何打算。“这个嘛”,范举人稍一沉吟,作沉思状,然后才慷慨陈词:“这个问题我已思考多时了。我此刻已经顺利透过了乡试,高中举人足以证明我范某的学识和潜力。所谓学无止境,接下来我当然要去参加会试、殿试,一鼓作气地弄个状元探花榜眼什么的当当,到时咱就直接去做大官,什么县令呀、太爷呀,现而今我还真没放在眼里。”
胡屠夫闻听此言,先是兴奋,继而焦虑,思谋了半晌,才字斟句酌地说:“贤婿高瞻远瞩,志向远大,着实可钦可佩。但贤婿想过没有,你今年已经五十有四了,大器晚成是注定的了,这会试、殿试的这么一路考下去,等到真做了状元,恐怕也该年逾古稀喽。依咱大清国的干部任用条例,你这岁数也该告老还乡了,还做得了什么大官?这官都没得做了,你说你费劲巴拉地考来考去图个什么呢?反正我是没有搞明白,也请你三思而后行吧。”
范举人听罢,顿时陷入了沉思,几十年科举路上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一时间全涌上心头。他想,我范进20岁应考,整整考了35年,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场考试,到五十多岁还^***是个童生。幸亏周进周大人慧眼识珠,才点我中了个秀才。唉,人生能有几个三十五年?再说了,所谓欲壑难填,人的欲望哪有满足的时候,挣了秀才,还望举人;挣了举人,又望进士;挣了进士,又望翰林,考来考去的,就我这点家底能折腾几年呢?就算了中了进士又能怎样,咱朝中无人,手中无钱,要是谋不到肥缺干,还不是仍然穷得要喝西北风。
胡屠夫观范举人沉思,觉得火候已到,最后拿出了当初手掴举人的勇气,又闷头喝了一碗酒壮胆,才朗声说:“贤婿,你的事自然就是我的事!我已为你思考多时了,你且听我慢慢说。依我之见,你中了举人就见好就收吧,咱看破红尘了,咱有叛逆精神,谁一头钻进故纸堆里黄卷青灯地苦熬,谁就去考吧,咱不干了。但咱活人也不能让尿憋死,咱不考又干啥呢?咱经商!你可别看不起经商,咱商人的地位也不比读书人低。
胡屠夫一番入情入理的慷慨陈词,不啻当初那一记响亮的耳光,又一次让范举人清醒了许多,他顿觉犹如醍醐灌顶,心里一下子敞亮了许多:想我范某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考了几十年,头上的毛都要掉光了,也穷了几十年,好容易熬个举人,还巴望着什么进士、翰林,真是可笑之至,天天黄卷青灯的日子我真过够了,该换个活法了!范举人思虑至此,猛地拍案而起:“你说得对,这试咱不考了,咱经商,卖猪肉!”
经过紧张的筹备,一个月之后,“范氏屠宰集团”轰轰轰烈烈地挂牌了。
年末,范举人作为本地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兴致勃勃地理解了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在大谈自己如果转变观念、辛苦创业之后,范举人还欣然透露了自己下一步的.战备构想:一是用心拓展主营业务,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准备从国外引进数条先进的屠宰生产线,力争销售收入实现新突破;二是大规模进军文化传播领域,计划近期自编、自导、自演一部电视剧,剧本已经写好,名字叫《向科举制度开炮:一个举人的自白》,荧屏上的范举人一扫先前的穷酸模样,一身名牌,满面红光,风度翩翩,俨然一副儒商模样。
范进中举改写【第三篇】
范进自从成为举人后,其岳父胡屠户第一个嗅到了商机。胡屠户从范进那里借了几十两银子,挂牌成立了范氏肉类联合有限公司,当起了甩手掌柜。上有范进这块金字招牌,下有几十个刀手卖命,胡屠户日进斗金,好不逍遥快活。
紧之后,范进以前就读的私塾也打起了范举人的主意,在校门口拉起大红横幅——“热烈祝贺我校学生范进高中举人”,并在宣传橱窗里张贴了范进的大幅画像和大红喜报,还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上滚动播出。该私塾趁热打铁,校长捧着厚礼恭请范举人亲笔题写了“范氏私塾”大名,高高悬挂在大堂之上。从此,该私塾门庭若市,学费大涨。
当地的房地产商自然不甘落后,忙在范氏私塾旁边圈起大片土地,盖起了“学林居”,热卖高价学区房。
就连当年将范进从娘胎里拉出的接生婆,虽早已“退居二线”,老眼昏花,仍然看到了商机。在接班人——儿媳的搀扶下,颤颤歪歪摸到范府,央求范大老爷写了“范家接生婆”几个字,高兴地挂在了门口。不几日,范家接生婆的日程表便排到了年底。
以前一帖膏药治好胡屠户痛手的外科郎中陈先生,虽未与范举人有直接交往,但想到这膏药治的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大名鼎鼎范举人的岳父,便不管他同意不同意,每一天举着喇叭,在熙熙攘攘的庙门口反复念叨:“大伙看一看瞧一瞧,这膏药神这膏药妙,不看广告看疗效,问问范举人岳父便明白。”
眼见范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家都跟着沾光发财,那位给范进报喜、劈手夺过母鸡的邻居也坐不住了,每一天到集上专卖“范家母鸡”和“范家土鸡蛋”,哄那些有孩子上学的家长,说吃了“范家母鸡”和“范家土鸡蛋”,一本二本不在话下,不上清华便上北大。
几百年后,范进当年住过的草堂、进过的学堂、跌倒的池塘,被当地政府“修旧如旧”,开发成了“范府草堂”、“范氏书屋”、“范进公园”等旅游景点。许多精明商人抢着注册、生产了“范府家宴”、“范家成衣”、“范举人鞋业”等商品。有媒体报道,范进生活、工作过的几个县、市正为“正宗范进故居”争得不可开交。其中,有个市的“一把手”觉得此刻的市名不够响亮,影响了招商引资,准备打报告更名为“范进市”。这些若让范进泉下有知,恐怕又要痰迷心窍,欢喜疯了。
范进中举改写【第四篇】
范进中举后门可罗雀的庭院突然变得门庭若市了,人,来来往往,互相奔走相告着:“范老爷中举了!”随即脸上的笑容一圈圈荡漾开来。门槛几乎被踏坏了。而范进每一天都与母亲在一齐,从前百般细心谨慎的范进消失了,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有些佝偻的背不知不觉地挺直了。他笑嘻嘻地理解了这些祝贺、奉承他的彩礼。
这些热闹的景象一向持续着,仿佛没有中断的那一天。范进沉醉在这无尽的喜悦之中。几天后,张乡绅亲自带人迎接范进及其母亲的入住。华丽而精致的轿子缓缓地落到他们的门前。范进面带微笑,庄重而细心翼翼地扶着颤巍巍的母亲,而他的母亲则一手拄着拐杖,慢慢地走进了轿子,一副愕然的样貌。
待母亲走进去后,范进整了整那崭新精致的服饰,他的脸上洋溢着神气,嘴角微微上扬着,用眼睛轻蔑地扫视了一下人群,昂首阔步地向另一个轿子走去。众人并不在意那轻蔑的目光,汇聚在那一处的目光复杂而贪婪,眼睛却充满了光。他们争先恐后地为他拉开帘帐,他拂袖而走了进去。锣声、鼓声响起来了,喇叭声、鞭炮声交织着,喧闹声吸引了众多的人远远地观望着。张乡绅走进了另一个轿子,他仿佛更兴奋,盯着范进的方向,一向诡秘地笑着。而范进在里面沾沾自喜、悠然自得。
范进每日都被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不再想去参加会试了,以往的夜以继日读过的书被冷落在了一旁,每一天脸上都挂着笑容,挣脱了昔日的压抑,反而越发放荡起来,日渐消沉下去。
一天,故友来拜访他。范进望着衣着寒酸的朋友,心生厌恶之情,眉头皱了起来。但朋友坦然地笑着,丝毫没有自卑之意:“久别重逢,友曾记吾等否?”他诧异地看着他们,一副未曾见过面的样貌,他拂袖而转过身,示意下人把他们赶走。故友远远地喊道:“士别三日,何以漠而待之?”范进愣了一下,冷笑一声,便面无表情地独自踱步远去,朋友们愤愤地离开了。
张乡绅看到范进日渐消沉的样貌,心有不悦,听到他对故友的态度时,只是淡淡一笑。于是,对范进的态度冷淡了很多。一日,张乡绅宴请一位贵人。院子里的人忙忙碌碌地,把范进冷落在了一旁。他心有不满,便躲在一旁看那位大人物的到来。突然,他屏住了呼吸,目瞪口呆——他是第一名解元。只见张乡绅用以往对待他的态度对待解元。那张面孔是多么熟悉啊——笑容挤满了他的脸,眼睛充满了光亮。想到自我的今日,只是一名第七名的亚元,心中妒忌了起来,看到张乡绅竟然那样毕恭毕敬时,心中怒发冲冠。紧之后,他看到了器宇轩昂的解元,谈吐不凡,仿佛看到了昔日的自我。想到这几日众人的冷漠,张乡绅的不闻不问、趾高气扬的面孔,他仿佛明白了什么。惊讶的面孔随即而凝重起来,透露着几分轻蔑,他默默地回到了自我的房间。
第二天,张乡绅一次次回想着这几天范进的行为,十分愤怒,以往想起范进而发亮的眼睛黯淡了,似乎还夹杂着几分怒火。他带人去了他的院子。那时,已是傍晚。张乡绅在“沙沙”的竹声里佯装镇静地走了过去。突然推门而入,正想发泄一下他的怒气,赶走范进。
刹那间,他愣住了,范进为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吃了一惊,诧异地盯着张乡绅——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眉毛也上挑着,双唇紧闭着。张乡绅此时有些慌乱,因为他正看到范进在灯下苦读,文章在桌子上整齐地堆放着,而他的手中蘸着墨的笔还未来得及放下。那一秒,张乡绅的脸色变了,犀利的目光变得柔和,似乎还有几分温顺,紧之后,他有恢复了那张毕恭毕敬的面孔,嘴唇有些发颤,支吾着说:“先生……您看真抱歉……看了刚刚有什么误会……打扰您了·····”
范进恍然大悟,诧异的惊恐消失了,随即是一脸的轻蔑。他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冷笑一声,继续写着行云流水的文字,不再看张乡绅一眼。张乡绅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满脸堆笑,半弓着身子,连声诺诺地退了出去。
范进中举改写【第五篇】
(一)知识教学点。
1.《儒林外史》的介绍。
2.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夸张、对比、写实。
(二)能力训练点。
1.欣赏小说的讽刺艺术。
2.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作者对丑恶现象进行辛辣讽刺的艺术。
二、学法引导。
因《范进中举》是长篇小说节选,学生要想较好地完成该课的学习目标,宜课外阅读《儒林外史》全书,对该书的整体情况,包括所刻画的人物,所选取的典型题材,反映的主题,主要的艺术手法有个大体的了解。学习本文时,着重从范进的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抓住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及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原因的讨论分析,理解本文的主题及艺术特点。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与动作。
(2)对比、夸张与直接写实在讽刺小说中的作用。
2.难点。
旧小说中的雅语与口语。
3.疑点。
同是读书人,范进与孔乙已有何不同?
4.解决办法。
重点问题主要由学生阅读分析得出答案,难点多参照文下注解解决,疑点采取结合上几节课内容进行两个人物的比较的方法解决。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查找资料,谈对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了解。
2.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分析。
(1)从范进中举前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及其自身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及世态人情。
(2)范进喜极而疯片断赏析。
(3)胡屠户形象分析。
(4)对比、夸张、直接写实的讽刺手法。
3.教师推荐《儒林外史》精彩片断,师生共同赏析。
4.范进与孔乙己比较阅读,教师点拨,归纳。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介绍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2.从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经济状况变化把握科举制度的罪恶,从周围人的态度变化了解世态。
3.范进喜极而疯片断精读。
(二)整体感知。
《儒林外史》是古代讽刺小说中的精品,所以在一开始应予以介绍并鼓励课外阅读,这也能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人物主题的认识。而后分析课文内容,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主人公范进的遭遇及性格。
(三)教学过程。
1.作家、作品简介。
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便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到贫的变化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2.听课文范读录音,要求。
(1)读准字音,体会语气,语调的运用,注意文下注释中一些旧小说中的词语的解释。
(2)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将选文分成“中举前”和“中举后”两个部分。
3.范进形象分析。
明确:如“这十几年,不知猪油也曾吃过两三回”,“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几句可见范进家境贫寒,而胡屠户对他的轻侮中可见他社会地位低下,面对屠户的训骂,他竟然“唯唯连声”。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赴试,更表现出他对功名的热衷。
投影,放范进发疯的画面,学生读第5段范进喜极而疯片断,给其划分层次,并分析这里有哪些文句的反复,这种反复说明了什么。
明确: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昏厥一疯跑一跌倒一疯走上集。这里拍手的动作、笑的表情多次重复,“我中了”一句话反复出现。拍手、笑印证了他是因喜而疯,“我中了”体现他念念不忘的是科举,一旦中举,喜极而疯,这一情节的设置,充分表现了范进的利欲熏心,从而揭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明确:中举之后,范进地位马上提高,这从周围众邻居的称呼“范老爷”,胡屠户的言行,张静斋上门几件事都可看出。而张静斋送钱送房子,可见范进经济状况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更预示他从此将走上富贵之路。他对胡屠户的称由“岳父”转为“老爹”,可见他性格中有虚伪的一面。
从中举之后看,范进已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新贵,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功名富贵,但他也马上表现出虚伪、世故的性格,对胡屠户态度变化,与张静斋称兄道弟,这就表现他已被科举制度所腐蚀,所同化。
4.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二、课后练习五第2小题。
(四).总结、扩展。
本课对于范进形象的分析是一个重点内容,通过分析,我们重要的是明确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孔乙己没有进学、潦倒一生,范进进了学又如何?不过变为统治阶级的走卒而已,不同的命运、相同的主题。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对胡屠户描写部分,体会人物性格。
2.课外阅读《儒林外史》第四、五、十三至十五回。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胡屠户形象分析。
2.对比、夸张、写实的讽刺手法。
4.《儒林外史》精彩片断阅读。
(二)整体感知。
本课时以讽刺艺术的欣赏为重点,以胡屠户的形象分析其实也贯穿这一内容,范进与孔乙己比较、精彩片断阅读求粗不求细,大致轮廓出现后让学生自己揣摩。
(三)教学过程。
1.以胡屠户为例,分析本文的讽刺艺术。
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讽刺艺术。讽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
[思考]本文主要用丁哪几种形式?结合胡屠户形象分析逐一进行说明。
明确:主要用了对比、夸张和直接写实三种。
(1)对比胡屠户对范进的前后态度变化。
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一“贤婿老爷”。
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一“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一“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干思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
(2)夸张。
胡屠户打了范进之后,“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众人回家时,“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这种细节上的夸张,用漫画式的笔法显示出胡屠户对范进畏惧、巴结的情态。
(3)直接写实。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五第1小题。
这里胡屠户的动作“攥”、“舒”、“缩”、“揣”及“紧紧”、“连忙”两个词活画出他那副贪财虚伪的小人相。
通过对比、夸张、写实的手法,胡屠户的性格跃然纸上:这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他欺贫爱富、贪财虚伪、庸俗自私。
学生讨论文中对其他人物的讽刺描写,如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情状。
2.学生讨论,比较范进与孔乙己形象。
教师提示:可以从人物性格,人物的遭遇,人物与作品中其他的人关系几方面着手。
范进逆来顺受,甘受屈辱,孔乙己自视清高、孤芳自赏;范进世故虚伪,孔乙己迂腐善良;范进中举之后成为统治阶级,享受荣化富贵,孔乙己连秀才也没考上,最后被打折了腿死路一条;范进中举后,周围人巴结奉承,送钱送银子,孔乙己一生遭人嘲笑,掌柜最后记得他还是因为他欠了酒钱。
作者的态度:吴敬梓对范进以批判为主,鲁迅对孔乙已有批判,也有同情。
3.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三。
(四).总结、扩展。
本文与《孔乙己》相比,是通过一个中举的人,围绕“中举”这一事件,描写各色人等的种种丑态,从而揭露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揭露当时社会中趋炎附势的世态。作者用了对比、夸张、直接写实的手法对这些人物进行描写、讽刺,大大加强了文章的批判性。
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作为比较的双方应具有可比性,即有共性与个性。同样,除了范进与孔乙己,还可进行丁举人与张静斋的比较,胡屠户与张静斋的比较。这些比较都有利于深入地把握人物性格。
下面进行《儒林外史》精彩片断的阅读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找一个带有明显讽刺的片断进行阅读,然后集中讨论。
示例1第四回写到范进到知县汤奉处打秋风,当知县看到范进因守制而不用银镶杯箸,不用象箸时,很担心他不用荤酒,正在此时,却见范进“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这才放心。一句“大虾元子”的描述将范进虚伪的性格暴露无遗,同时也表现出封建礼教的虚伪性。
范进中举改写【第六篇】
范进自从成为举人后,其岳父胡屠户第一个嗅到了商机。胡屠户从范进那里借了几十两银子,挂牌成立了范氏肉类联合有限公司,当起了甩手掌柜。上有范进这块金字招牌,下有几十个刀手卖命,胡屠户日进斗金,好不逍遥快活。
紧接着,范进曾经就读的私塾也打起了范举人的主意,在校门口拉起大红横幅——“热烈祝贺我校学生范进高中举人”,并在宣传橱窗里张贴了范进的大幅画像和大红喜报,还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上滚动播出。该私塾趁热打铁,校长捧着厚礼恭请范举人亲笔题写了“范氏私塾”大名,高高悬挂在大堂之上。从此,该私塾门庭若市,学费大涨。
当地的房地产商自然不甘落后,忙在范氏私塾旁边圈起大片土地,盖起了“学林居”,热卖高价学区房。
就连当年将范进从娘胎里拉出的接生婆,虽早已“退居二线”,老眼昏花,仍然看到了商机。在接班人——儿媳的搀扶下,颤颤歪歪摸到范府,央求范大老爷写了“范家接生婆”几个字,高兴地挂在了门口。不几日,范家接生婆的日程表便排到了年底。
曾经一帖膏药治好胡屠户痛手的外科郎中陈先生,虽未与范举人有直接交往,但想到这膏药治的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大名鼎鼎范举人的岳父,便不管他同意不同意,每天举着喇叭,在熙熙攘攘的庙门口反复念叨:“大伙看一看瞧一瞧,这膏药神这膏药妙,不看广告看疗效,问问范举人岳父便知道。”
眼见范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家都跟着沾光发财,那位给范进报喜、劈手夺过母鸡的邻居也坐不住了,每天到集上专卖“范家母鸡”和“范家土鸡蛋”,哄那些有孩子上学的家长,说吃了“范家母鸡”和“范家土鸡蛋”,一本二本不在话下,不上清华便上北大。
范进中举改写【第七篇】
(一)知识教学点。
1.《儒林外史》的介绍。
2.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夸张、对比、写实。
(二)能力训练点。
1.欣赏小说的讽刺艺术。
2.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四)美育渗透点 。
体会作者对丑恶现象进行辛辣讽刺的艺术。
二、学法引导。
因《范进中举》是长篇小说节选,学生要想较好地完成该课的学习目标,宜课外阅读《儒林外史》全书,对该书的整体情况,包括所刻画的人物,所选取的典型题材,反映的主题,主要的艺术手法有个大体的了解。学习本文时,着重从范进的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抓住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及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原因的讨论分析,理解本文的主题及艺术特点。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与动作。
(2)对比、夸张与直接写实在讽刺小说中的作用。
2.难点。
旧小说中的雅语与口语。
3.疑点。
同是读书人,范进与孔乙已有何不同?
4.解决办法。
重点问题主要由学生阅读分析得出答案,难点多参照文下注解解决,疑点采取结合上几节课内容进行两个人物的比较的方法解决。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重点、难点:范进喜极而疯的戏剧性结局。
(一)明确目标。
1.介绍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2.从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经济状况变化把握科举制度的罪恶,从周围人的态度变化了解世态。
3.范进喜极而疯片断精读。
(二)整体感知 。
《儒林外史》是古代讽刺小说中的精品,所以在一开始应予以介绍并鼓励课外阅读,这也能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人物主题的认识。而后分析课文内容,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主人公范进的遭遇及性格。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以一幅能概括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境遇的对联导入课文。
2.作家、作品简介。
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便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到贫的变化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3.自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体会语气,语调的运用,注意文下注释中一些旧小说中的词语的解释。
(2)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将选文分成“中举前”和“中举后”两个部分。
4.根据插图,复述课文梗概。
5.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课文中写得比较精彩的地方,试作简要分析。
(2)课文中这些精彩之处都是围绕哪个中心情节展开的?
(1)中举前后,范进产生了那些变化?(从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对人态度等方面来谈)。
中举前。
明确:如“这十几年,不知猪油也曾吃过两三回”,“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几句可见范进家境贫寒,而胡屠户对他的轻侮中可见他社会地位低下,面对屠户的训骂,他竟然“唯唯连声”。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赴试,更表现出他对功名的热衷。
中举后。
明确: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昏厥一疯跑一跌倒一疯走集上。这里拍手的动作、笑的表情多次重复,“我中了”一句话反复出现。拍手、笑印证了他是因喜而疯,“我中了”体现他念念不忘的是科举,一旦中举,喜极而疯,这一情节的设置,充分表现了范进的利欲熏心,从而揭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明确:中举之后,范进地位马上提高,这从周围众邻居的称呼“范老爷”,胡屠户的言行, 张静斋上门几件事都可看出。而张静斋送钱送房子,可见范进经济状况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更预示他从此将走上富贵之路。他对胡屠户的称由“岳父”转为“老爹”,可见他性格中有虚伪的一面。
从中举之后看,范进已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新贵,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功名富贵,但他也马上表现出虚伪、世故的性格,对胡屠户态度变化,与张静斋称兄道弟,这就表现他已被科举制度所腐蚀,所同化。
(2)作者设计范进“喜极而疯”的用意何在?
(四)总结、扩展。
本课对于范进形象的分析是一个重点内容,通过分析,我们重要的是明确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孔乙己没有进学、潦倒一生,范进进了学又如何?不过变为统治阶级的走卒而已,不同的命运、相同的主题。
(五)拓展阅读。
神医袁体庵。
子孺言:明末高邮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数矣,子宜急归,迟恐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示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对胡屠户描写部分,体会人物性格。
2.课外阅读《儒林外史》第四、五、十三至十五回。
第二课时。
重点、难点:文章的主题和写法。
(一)明确目标。
1.胡屠户形象分析。
2.对比、夸张、写实的讽刺手法。
3.《儒林外史》精彩片断阅读。
(二)整体感知。
本课时以讽刺艺术的欣赏为重点,以胡屠户的形象分析其实也贯穿这一内容,范进与孔乙己比较、精彩片断阅读求粗不求细,大致轮廓出现后让学生自己揣摩。
(三)教学过程。
1.以胡屠户为例,分析本文的讽刺艺术。 。
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讽刺艺术。讽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
[思考]本文主要用丁哪几种形式?结合胡屠户形象分析逐一进行说明。
明确:主要用了对比、夸张和直接写实三种。
(1)对比 胡屠户对范进的前后态度变化。
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一一“贤婿老爷”。
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一一“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
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一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一一“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干思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
(2)夸张。
胡屠户打了范进之后,“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众人回家时,“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这种细节上的夸张,用漫画式的笔法显示出胡屠户对范进畏惧、巴结的情态。
(3)直接写实 。
第12段,这里胡屠户的动作“攥”、“舒”、“缩”、“揣”及“紧紧”、“连忙”两个词活画出他那副贪财虚伪的小人相。
学生讨论文中对其他人物的讽刺描写,如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情状。
2.请从胡屠户、乡邻、张乡绅对范进态度的变化这个角度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胡屠户:截然不同的两副嘴脸,充分表现出他的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
乡 邻:趋炎附势,谴责了封建社会的丑恶的道德风尚。
张静斋:是作者刻画的次要人物。作者具体描写了“张老爷拜会新贵范老爷”的场面,他结交新贵,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
(四)总结、扩展。
本文与《孔乙己》相比,是通过一个中举的人,围绕“中举”这一事件,描写各色人等的种种丑态,从而揭露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揭露当时社会中趋炎附势的世态。作者用了对比、夸张、直接写实的手法对这些人物进行描写、讽刺,大大加强了文章的批判性。
1.下面进行《儒林外史》精彩片断的阅读讨论。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找一个带有明显讽刺的片断进行阅读,然后集中讨论。
示例1 第四回写到范进到知县汤奉处打秋风,当知县看到范进因守制而不用银镶杯箸,不用象箸时,很担心他不用荤酒,正在此时,却见范进“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这才放心。一句“大虾元子”的描述将范进虚伪的性格暴露无遗,同时也表现出封建礼教的虚伪性。
示例2 第五回写到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众人都不得要领,其妾赵氏猜出他的心事“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恐费了油”,挑掉一茎之后,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两个指头使严监生与葛朗台一样,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之一。
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作为比较的双方应具有可比性,即有共性与个性。同样,除了范进与孔乙己,还可进行丁举人与张静斋的比较,胡屠户与张静斋的比较。这些比较都有利于深入地把握人物性格。
2.将《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作一个总体比较。
我们将两篇文章从三方面进行比较:
(1)人物和主题思想。
范进与孔乙己同是读书人,一个到晚年终于中举而发疯,一个始终没有进学,潦倒而死。从思想性格方面来说,他们都热衷于功名,迂腐可笑,疯的不知为何而疯,死的不知因谁而死,麻木不仁,可悲可怜。因此,这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摧残他们的精神,摧残他们的肉体。
(2)作者的态度和讽刺手法。
《范进中举》和《孔乙己》都运用了讽刺手法,但又有区别。前者是对主人公(范进)尖锐的嘲笑,那“抱着鸡,手里插了草标”的形象,那“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水”的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后者对孔乙己的嘲讽,严厉而冷峻,却并不显露,那又脏又破的长衫,那“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的神情,描绘得那样淋漓尽致。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呢?吴敬梓对笔下的人物是的尖锐的嘲笑,无情的鞭挞,因为他痛恨封建科举制度;鲁迅对他笔下的人物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为作者希望他能从麻木中觉醒,以便拯救中华民族。由此可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由作者对该形象的态度所决定。
(3)表现手法。
《范进中举》主要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而《孔乙己》则选取人物一生中几个富有表现力的片断,放在一个典型的环境里,去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五)布置作业 。
1.比较《范进中举》与《变色龙》的讽刺艺术。
2.根据有关历史资料,结合课文,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了解,并把它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范进中举改写【第八篇】
课文主要以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两部分进行的鲜明对比,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范进的丈人,胡屠户在范进中秀才后,盛气凌人地辱骂他,说他是“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诺诺,还说“岳父见教的是”;他向胡屠户借盘费,胡屠户用不堪入耳的说话骂他,甚至骂他母亲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毫不生气,充分表现出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性格。当他考好试,家里穷(的)得没有饭吃了,等到母亲叫他去卖鸡,他才匆忙抱着鸡去卖,这一点说明他平时只是死读书,作事情不懂得变通。
但他知道他知道自己中了举人了,喜极而疯,邻居请来了他的丈人,让他打醒他,这时,老丈人又换了一副截然不同的嘴脸,说什么“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了,就是天上的宿星,打不得”,并且在他得知范进中了举人了,特意拿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道贺,这又与前面只拿猪肠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这些不难看出胡屠户是一个(斯)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性格)人。
所以我们要时时保持一颗公平公正的心去对待一切,不能做像胡屠户那样势利眼的人。
有人说《范进中举》是一部喜剧。当然,文中人物滑稽的动作、表情、神态都刻画的惟妙惟肖,也确实会让人不禁大笑,再加上最后大团圆的结局,就更证明了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喜剧。但大笑之后,却也不得不去挖掘文章所包含的更深奥的意味。
所以我审视今天的社会,也要从社会现象来看,要改革这些落后的制度。要推陈出新,制定出适宜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生活会蒸蒸日上的法规。
范进在中举前后人们对待他的态度真是不能相比较。
起初,范进向老丈人借盘费去乡试时,被老丈人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可当范进中举的消息一得知,这对待范进的态度就像是由一只凶猛残忍的老虎一下子变成了乖巧听话的小绵羊一样,不仅送给范进银子,在起初时还说范进一无是处,而在中举之后却大为赞赏。邻居也纷纷送给他东西,这些都真切地反映了人们趋炎附势的丑陋嘴脸。张乡绅来恭贺范进中举时,俩人彼此间不断说客套话,张乡绅还给范进送银子,说甚么“年谊世好”实际是为了拉拢和范进的关系。
从他假惺惺的语言便可看出他的虚伪。除了虚伪,我觉得他还是个道貌岸然之辈范进没中举之前,他家人“已是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也不见张乡绅派人问候、送米甚么的。而当这天早上,范进中举后,才过了多久,张乡绅便得知了消息,火速赶来套关系,又送房子又送银两。也许张乡绅本来就空着这么一所房子,就等着童生中举,然后马上去拉拢亲近。所以在恭贺范进时,才会马上提出让他们搬进自家空房。可见他的奸猾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