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实用5篇
中职教育心得体会【第一篇】
__年3月19—20日,很高兴在学校主任的带队下,参加了新时期“班级管理的科学与德育工作的艺术”班主任专题培训班。
19日上午的讲座人是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老师,周。
__。
老师主要讲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师生交往的艺术(人的心理和身体、环境、心理、活动四方面的系统拓展开讲解)。
19日下午,是山东省寿光世纪学校特级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老师,郑立平老师本次主题是如何生成班级管理的智慧(结合自身在班级管理总的尝试和创新)。
20日上午,是广东省特级教师,青年骨干教师的老师,他的职业心态是:多一点自信,少一点自负,多一点敬畏,少一点牢骚,多一点反省,少一点推托,多一点信任,少一点误解。
老师还被称为“有爱心、多智慧、能奉献、会表达”的专业班主任典范。
20日下午的讲座人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导郑日昌教授,郑教授站在心理学研究的最前沿,全面深入地阐述了教师压力的来源、表现及危害,压力应对的方式方法,以及心理情绪的管理、放松和调节的主要途径,特别是郑教授总结的宣泄、转移、幽默、放松、暗示、升华等12种调节方法非常实用,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欢迎。3个小时的报告,被一次又一次的笑声和掌声打断,精彩的报告,让老师们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沐浴。
总结这两天的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报告中运用许多生动、感人的案例,深刻剖析了学生成长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在报告中她强调,教育是情感的付出,是科学的创新,是艺术的创造;教育是爱的传递,其责任、义务、使命是永恒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观念必须更新,教育的方法必须改变,教育的途径必须拓宽。
老师睿智的话语、充满激情的演讲、发人深省的案例,充分展示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使我们这些一线老师学到了许多许多。
周
__。
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积极的、科学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人生经历,才能成为财富。
二、多做好材料的积累工作。
陈老师的报告就像是平日的说话一样,语调亲切,说着我们身边再熟悉不过的事情。记忆最深刻的是全班的孩子帮他过生日的场景。陈老师的报告让我知道了材料的积累让人很佩服。以后我也要好好的学着做。
三、要学会信任、爱自己的学生(代沟突围)。
听了陈老师这句话(当学生吧信任交给你,越要珍惜这份厚重的信任,当学生视你为知己的时候,更要善待这份心灵的托付,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教育的美丽与尊严)后更加的知道了孩子爱你、信任你才会对你说出真实的自己。
四、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看到了这段话,幸福来源于改变,如先改变自己,对方也会改变;对方有了改变,心境也会改变;心境有了改变,言辞也会改变;言辞一有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一有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一有改变,运气就会改变;运气一有改变,人生随之改变!让我感触到事实如此。
要获得幸福感,途径有很多,如:每天一次微笑的问候、每周一次关心的交流。提高管理班级的水平,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把班级建设成优秀班集体,成为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
认真学习了学校领导的讲座之后,我对什么是德育实践活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实践活动并不神秘,德育实践活动课也没那么难上。关键是认识问题,定位问题,认识对了,定位准了,很多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德育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
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所以要进行统筹规划。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对社会、家长的宣传工作。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德育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设置德育实践活动的意图主要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特别是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更应该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任何一个内容和阶段,教师都应该鼓励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积极实践。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自主而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是放任不管。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另外,德育实践活动虽是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课程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渗透,难以割裂的。
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片广阔的沃土,等待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开垦。我愿在理论专家和先行者的带领下,加入这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劳动大军,共同挖掘,共同探索。
最近几年,我们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的结合。让学生定期在村里规定的德育基地(老年活动场所)体验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的美德。我们带领学生向村里的五保户、老复员军人敬献礼物,与老人共贺节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体会到了老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很多同学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钱,买来礼物送给这些爷爷奶奶。孩子们说我们自己少吃点、少玩点,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爷爷奶奶开心,我们就开心,爷爷奶奶幸福,我们就幸福。老人节那天六年级的刘杰同学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和同学们与村里的五保户、老军人共贺节日。
当我想爷爷奶奶们献上礼物时,他们笑了,笑得那样开心。望着他们那菊花般的脸,我不知说什么好,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因为老人们幸福了,我也幸福了。”从孩子们的话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对学生们进行尊老、爱老教育是多么重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传统美德需要他们发扬光大。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尤为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们还让学生参加劳动,为老人种一棵菜、浇一瓢水、烧一次火、端一次洗脚水,让学生感受到敬老的快乐。
通过德育基地教育,使学生们转变了观念。
近年来,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政府重视职业教育,支持职教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中职教育的发展更快,政府的支持力度更大。但是我们的中职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中职生的思想素质,即“德力”不高是其原因之一。当前认识和掌握中职德育规律,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非常必要。
一、弄清中职生的现状,明确学生教育的起点。
通过调查研究可知,来到我们中职学校上学的学生,有75%的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升高中没希望,就没有参加中考,且在初三下学期开始,到不到校,上不上课,学校和家庭也就不注意了。这些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差,例如,有些学生的汉语拼音不太会拼写,语言表达、阅读存在问题,英语26个字母写不完整,学习成绩总是倒数末位,经常不做作业,上课管不住自己,脏话连篇,抽烟喝酒,打驾闹事等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但是,他们并不是不聪明,从他们对电子游戏能玩得很好,有许多体育爱好,有很好的社会交际能力看,他们的智力不低下。这些特点在不同的学生表现都不一样,我们必须清楚,要因人而实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入学教育突出“严”字,是不断提高中职生德力的关键。
中职学生入校时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存在着很大偏差,这是中职学校的首要难题。如何防止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继续下滑,甚至违法犯罪,让每位学生逐步步入正常规道,我校对每年入校新生,实行严格教育。“严”主要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态度严谨,对学生行为要求严格,对学生的教育环节严密。严并不是主要依靠批评的手段,反而应更多的使用表扬的手段。多年来学校规定:新生一律要通过军训,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爱国主义思想,学习军人有吃苦精神和过硬本领,有严密的纪律,锻炼意志,自强自立;新生一律要通过专业教育,使他们明确本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单位的要求,遵守本校制定的本专业学生职业行为规范;新生一律要通过《学生手则》的学习和教育,明确学生在中职学校的吃、穿、住、行和学等方面的规范和目标,使学生逐步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主动检查自己的思想,使一些良性行为固定下来成为行为习惯。我校长期执行常规评比制度,严格认真地对每天每班每位学生的仪表、礼貌、出勤、早操、保洁等行为进行日检查、周小结、月总结、监督和评比,对表现好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扬奖励,对表现欠佳的学生和班级及时的批评并敦促改正。
三、寓“爱”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是不断提高中职生德力的法宝。
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责任,是教师作为教育这种社会活动的执行者而承担的责任。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总是耐心指导,确保进入我校的学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每位学生将都能生存和发展。在学生生活和各项活动过程中,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是父母般或是兄弟姐妹般关心他们,处处充满着无私的爱。学校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平等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为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求真、尚美、向善、宽容大度、有希望、有追求、有阳光灿烂心情的美好环境。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针对当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指导活动,及时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和思想问题,总是力争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是不断提高中职生德力的必要条件。
当前中职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和感受,独立和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而过去种种原因又使他们充满了自卑心理。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逐步提出了帮助学生找回成功的自信和成才的愿望的德育教育思想。要求每位教师接纳和尊重每位学生的心理现状,认真研究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和愿意去做的事情,即寻找兴奋点,逐步利用表扬的手段去引导学生从普通的行为中获得自信,从优秀的行为中获得荣誉感,从对困难的克服和劳动创造中真正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安排一些低起点、小步走活动。例如,大、小型体育活动、晚会、趣味活动、特长一显伸手活动、技能节活动、各种常规达标评比等等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和长处,从而感受成功。
总之,目前中职教育面临许多德育教育难题,我们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广泛收取材料,加大德育实验,不断总结规律,提高中职生的德育能力。
“有德有才坚决重用,有德无才培训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这是牛根生在央视“赢在中国”所说的蒙牛的企业文化。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一线生产工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教学,更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教育。“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统的德育培养方式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少新的德育途径和生动活泼的课程内容,学生个体外在的规范难以化为内在的要求,导致德育的实效上不去。
一、知行合一,以行为主,打造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会管理的教职工队伍。
中职学生身体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思想正处在变动时期,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靠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而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生是否能够获得良好教育的前提。良好的环境已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实施“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把道德法律知识的学习与行为修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因此,教师素质是学生成长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提高教育实效,促使学生知行合一,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二、抓养成教育,塑阳光心态,成德育教育的常态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使他们在养成教育中提升适应社会和生存竞争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养成教育是一个人终身的德育必修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现阶段的中职生而言,养成教育在塑造完美的人格、培养勤奋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性、积极的劳动意识等方面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教师素质、德育实践活动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中职生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具有生活性和持续性,应该以德育教育为重点,以责任服务教育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真正把责任服务教育落到实处,让中职学生具有人文精神、职业素养和企业精神。
三、注重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把德育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实训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实训实习是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全面提高其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渠道,也是对中职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参与能够影响他们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投入到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去体验工作的艰辛和艰辛工作中的敬业奉献,去感悟生活的不易,不仅能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增强,而且能大大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水平。以开放的教育面向社会,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见习,让学校和社会文化有机融合。学校要结合实训实习的特点和内容,抓住中职学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时机,进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中职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因此,学校应在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渠道上充分挖掘潜力,拓宽途径,千方百计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给学生更多参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新时期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越发复杂艰巨,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诸多困难,中职德育要适应职校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做到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只有不断改革,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目标,切实解决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问题,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中职教育心得体会【第二篇】
__年3月19—20日,很高兴在学校主任的带队下,参加了新时期“班级管理的科学与德育工作的艺术”班主任专题培训班。
19日上午的讲座人是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老师,周。
__。
老师主要讲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师生交往的艺术(人的心理和身体、环境、心理、活动四方面的系统拓展开讲解)。
19日下午,是山东省寿光世纪学校特级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老师,郑立平老师本次主题是如何生成班级管理的智慧(结合自身在班级管理总的尝试和创新)。
20日上午,是广东省特级教师,青年骨干教师的老师,他的职业心态是:多一点自信,少一点自负,多一点敬畏,少一点牢骚,多一点反省,少一点推托,多一点信任,少一点误解。
老师还被称为“有爱心、多智慧、能奉献、会表达”的专业班主任典范。
20日下午的讲座人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导郑日昌教授,郑教授站在心理学研究的最前沿,全面深入地阐述了教师压力的来源、表现及危害,压力应对的方式方法,以及心理情绪的管理、放松和调节的主要途径,特别是郑教授总结的宣泄、转移、幽默、放松、暗示、升华等12种调节方法非常实用,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欢迎。3个小时的报告,被一次又一次的笑声和掌声打断,精彩的报告,让老师们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沐浴。
总结这两天的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报告中运用许多生动、感人的案例,深刻剖析了学生成长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在报告中她强调,教育是情感的付出,是科学的创新,是艺术的创造;教育是爱的传递,其责任、义务、使命是永恒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观念必须更新,教育的方法必须改变,教育的途径必须拓宽。
老师睿智的话语、充满激情的演讲、发人深省的案例,充分展示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使我们这些一线老师学到了许多许多。
周
__。
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积极的、科学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人生经历,才能成为财富。
二、多做好材料的积累工作。
陈老师的报告就像是平日的说话一样,语调亲切,说着我们身边再熟悉不过的事情。记忆最深刻的是全班的孩子帮他过生日的场景。陈老师的报告让我知道了材料的积累让人很佩服。以后我也要好好的学着做。
三、要学会信任、爱自己的学生(代沟突围)。
听了陈老师这句话(当学生吧信任交给你,越要珍惜这份厚重的信任,当学生视你为知己的时候,更要善待这份心灵的托付,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教育的美丽与尊严)后更加的知道了孩子爱你、信任你才会对你说出真实的自己。
四、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看到了这段话,幸福来源于改变,如先改变自己,对方也会改变;对方有了改变,心境也会改变;心境有了改变,言辞也会改变;言辞一有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一有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一有改变,运气就会改变;运气一有改变,人生随之改变!让我感触到事实如此。
要获得幸福感,途径有很多,如:每天一次微笑的问候、每周一次关心的交流。提高管理班级的水平,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把班级建设成优秀班集体,成为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
认真学习了学校领导的讲座之后,我对什么是德育实践活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实践活动并不神秘,德育实践活动课也没那么难上。关键是认识问题,定位问题,认识对了,定位准了,很多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德育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
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所以要进行统筹规划。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对社会、家长的宣传工作。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德育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设置德育实践活动的意图主要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特别是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更应该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任何一个内容和阶段,教师都应该鼓励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积极实践。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自主而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是放任不管。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另外,德育实践活动虽是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课程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渗透,难以割裂的。
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片广阔的沃土,等待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开垦。我愿在理论专家和先行者的带领下,加入这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劳动大军,共同挖掘,共同探索。
最近几年,我们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的结合。让学生定期在村里规定的德育基地(老年活动场所)体验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的美德。我们带领学生向村里的五保户、老复员军人敬献礼物,与老人共贺节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体会到了老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很多同学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钱,买来礼物送给这些爷爷奶奶。孩子们说我们自己少吃点、少玩点,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爷爷奶奶开心,我们就开心,爷爷奶奶幸福,我们就幸福。老人节那天六年级的刘杰同学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和同学们与村里的五保户、老军人共贺节日。
当我想爷爷奶奶们献上礼物时,他们笑了,笑得那样开心。望着他们那菊花般的脸,我不知说什么好,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因为老人们幸福了,我也幸福了。”从孩子们的话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对学生们进行尊老、爱老教育是多么重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传统美德需要他们发扬光大。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尤为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们还让学生参加劳动,为老人种一棵菜、浇一瓢水、烧一次火、端一次洗脚水,让学生感受到敬老的快乐。
通过德育基地教育,使学生们转变了观念。
近年来,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政府重视职业教育,支持职教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中职教育的发展更快,政府的支持力度更大。但是我们的中职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中职生的思想素质,即“德力”不高是其原因之一。当前认识和掌握中职德育规律,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非常必要。
一、弄清中职生的现状,明确学生教育的起点。
通过调查研究可知,来到我们中职学校上学的学生,有75%的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升高中没希望,就没有参加中考,且在初三下学期开始,到不到校,上不上课,学校和家庭也就不注意了。这些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差,例如,有些学生的汉语拼音不太会拼写,语言表达、阅读存在问题,英语26个字母写不完整,学习成绩总是倒数末位,经常不做作业,上课管不住自己,脏话连篇,抽烟喝酒,打驾闹事等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但是,他们并不是不聪明,从他们对电子游戏能玩得很好,有许多体育爱好,有很好的社会交际能力看,他们的智力不低下。这些特点在不同的学生表现都不一样,我们必须清楚,要因人而实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入学教育突出“严”字,是不断提高中职生德力的关键。
中职学生入校时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存在着很大偏差,这是中职学校的首要难题。如何防止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继续下滑,甚至违法犯罪,让每位学生逐步步入正常规道,我校对每年入校新生,实行严格教育。“严”主要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态度严谨,对学生行为要求严格,对学生的教育环节严密。严并不是主要依靠批评的手段,反而应更多的使用表扬的手段。多年来学校规定:新生一律要通过军训,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爱国主义思想,学习军人有吃苦精神和过硬本领,有严密的纪律,锻炼意志,自强自立;新生一律要通过专业教育,使他们明确本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单位的要求,遵守本校制定的本专业学生职业行为规范;新生一律要通过《学生手则》的学习和教育,明确学生在中职学校的吃、穿、住、行和学等方面的规范和目标,使学生逐步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主动检查自己的思想,使一些良性行为固定下来成为行为习惯。我校长期执行常规评比制度,严格认真地对每天每班每位学生的仪表、礼貌、出勤、早操、保洁等行为进行日检查、周小结、月总结、监督和评比,对表现好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扬奖励,对表现欠佳的学生和班级及时的批评并敦促改正。
三、寓“爱”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是不断提高中职生德力的法宝。
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责任,是教师作为教育这种社会活动的执行者而承担的责任。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总是耐心指导,确保进入我校的学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每位学生将都能生存和发展。在学生生活和各项活动过程中,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是父母般或是兄弟姐妹般关心他们,处处充满着无私的爱。学校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平等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为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求真、尚美、向善、宽容大度、有希望、有追求、有阳光灿烂心情的美好环境。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针对当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指导活动,及时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和思想问题,总是力争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是不断提高中职生德力的必要条件。
当前中职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和感受,独立和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而过去种种原因又使他们充满了自卑心理。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逐步提出了帮助学生找回成功的自信和成才的愿望的德育教育思想。要求每位教师接纳和尊重每位学生的心理现状,认真研究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和愿意去做的事情,即寻找兴奋点,逐步利用表扬的手段去引导学生从普通的行为中获得自信,从优秀的行为中获得荣誉感,从对困难的克服和劳动创造中真正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安排一些低起点、小步走活动。例如,大、小型体育活动、晚会、趣味活动、特长一显伸手活动、技能节活动、各种常规达标评比等等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和长处,从而感受成功。
总之,目前中职教育面临许多德育教育难题,我们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广泛收取材料,加大德育实验,不断总结规律,提高中职生的德育能力。
中职教育心得体会【第三篇】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各类技术技能的重要途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我参加中职教育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中职教育中有许多值得我思考和总结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中职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实践操作。相比于传统的学科教育,中职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记得在电子实训室里,我们学习了如何拆卸和组装电子设备;在厨艺实习中,我们掌握了各种烹饪技术。通过这些实践操作的训练,我不仅掌握了实际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实践经验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中职教育注重实践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校园里,我们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各类综合素质培养活动,如演讲比赛、体育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我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提高了我们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学校还组织了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到了真实的社会,深刻了解了社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这些综合素质培养的活动使我在技术素质之外,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发展。
再次,中职教育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在课堂上,我们除了学习实践技能之外,还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使我们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又能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规律。例如,在电子课程中,我们既学习了电路的组成和各个元件的功能,还学习了如何使用仪器进行测量和排除故障。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我们更全面地掌握了知识,并能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最后,中职教育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在我们学校,就业指导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校会邀请一些企业的HR来校园招聘,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就业。此外,学校还会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和实习实训,让我们提前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这些针对就业的培训和指导,使我们能够更顺利地进入社会,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想。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注重实践操作、综合素质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使中职教育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技术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我将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同时也会努力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中职教育心得体会【第四篇】
作为上海市环境学校的一名青年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105期中职校教师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听了五堂高标准的教育讲座和为期一天的浙江桐乡卫生学校学习考察活动。当中还穿插了一次活跃的小组讨论活动。
所听讲座内容包括上海教科院成教所雷成光的《就业导向视野下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研究与构建》,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编审;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成人教育期刊工作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项秉建的《21世纪职业人才的培养》,教科院杨黎明教授的《职业教育新理念》,上海市医药学校校长陆国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及教科院郭苏华教授的《在实践教学领域怎样上好一堂课》。
回顾这次培训学习,感触很深,感慨颇多,收获非常大,我觉得自己的内心深受洗礼,她让我更好的了解了中职教育,认识了教育者,看到了自身差距,也让我确定了新的追求目标,有了新的职业理念。下面就这次培训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学习心得:
通过各位教授、校长的生动讲解,使我对职业教育理念有了更深认识,在工作过程中我意识到了职业教育课堂改革必要性,要打破教与学的传统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三尺讲台的教学空间,现在的课堂设计要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让学生置身于工作流程中,提前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学习主体为学生,教师体现引导作用,突出学生技能的培养。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我们今后的教研教改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宝贵的经验,对提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有深远的影响。此次培训增加了教育的新思想,让我对职业教育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也促进我不断的思考: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对我们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尤其是自身顶岗工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在雷成光教授的《就业导向视野下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研究与构建》里,他提出职教课程体系可分为四类: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人文课程体系、拓展课程体系。
项秉健教授在他的《21世纪职业人才的培养》中提出了21世纪人才的四大。
中职教育心得体会【第五篇】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职性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教育方式,对于中职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中职性教育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以下将从个人成长、实践能力、职业规划、社会适应和综合素质发展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中职性教育的培养中,我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让自己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以前,我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对各种职业都充满了好奇和无限的遐想。然而,在参与中职性教育的课程后,我渐渐发现自己对某些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并逐步将这些兴趣转化为实际行动。比如,在学校的创业课程中,我发现自己对商业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和兴趣,于是参与了学校的创业项目实践,通过实践的机会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其次,在中职性教育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被赋予了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我具备了一定的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在中职性教育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多地是通过实践项目和实践活动的参与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仅是被告知如何去做,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自己动手去实施,从而真正地理解并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第三,中职性教育还培养了我对职业规划的思考和实践的能力。在过去,我对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认识和规划,只是简单地选择了某个职业作为自己的目标。然而,在中职性教育的过程中,我通过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对职业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参与实践项目和实习活动,我不仅仅是知道了自己适合哪个行业,更重要的是对这个行业的要求和发展前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第四,中职性教育强调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中职性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被传授了一些职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实习项目中,我们需要与各种人交流和合作,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这些对于我们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顺利适应至关重要。通过这种培养,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和合作,如何处理与人的冲突和分歧,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中职性教育对于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职性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全面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实践项目的参与,我们逐渐培养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将会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使我们具备更好地适应和胜任各种职业的能力。
综上所述,中职性教育对于我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职性教育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提高了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深化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思考能力,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些经验和收获将会成为我未来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使我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胜任各种职业的挑战。同时,我也深感中职性教育在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认识和重视这种教育方式,使更多的中职学生能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