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孟子样例【热选8篇】
我心中的孟子【第一篇】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啊,人需苦才知甜,苦与甜是既相对,也共生的两项。老天若要把大任降于平凡之人,必定会让此人受苦,苦后方有甜,人往往都是只想获得甜,不想经历苦,然而,他们往往都错解了甜的真正意义。甜也就是成功,通常,成功的喜悦不在于达到理想的高度,而是享受了成功门前获取钥匙的过程。如果老天真的要把大任给平凡之人,定会让其享受甜的过程,而不是甜的结果,过程大于结果,结果不等于过程。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说:因为你有钱后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富人仔细体味着这句平淡无奇的话,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较小而已。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拥抱着才能飞翔,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与其他人沟通。要能够沟通,就必须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在许多人就如前面那个富人,一有些钱就目中无人,说话也变了味,这样的人浑身尽是铜臭味,他只愿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记了“达者兼济天下”这句话,别人在他眼里都是穷光蛋,说话不客气,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是要吃大亏的。
陈世美一心只想荣华富贵,他攀龙附凤,杀妻灭子,终究是人才两空,死在包大人铡刀之下。唐明皇宠信杨贵妃,不顾百姓劳顿,岭南快马送荔枝往长安,终究弄得众叛亲离,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则知道这个道理,他采纳魏征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国泰民安,历史上才有贞观之治的美誉。
孟子进言齐威王,以“齐桓晋文之事”晓之以理,阐述了要体谅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则天下可运于掌上,民之归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为别人想想,世界将更加和平。想想那些医疗事故,那些残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战俘,那些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难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头、熊掌,难道动物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吗?这些太可怕了,可这却是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行为将被人们唾弃,他们终有受到惩罚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一定会更加和平,安宁。生活得更加和谐,充满快乐。
孟子,一位先秦大家,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儒生,他和蔼可亲,慈祥的面颊上总是返着一丝微笑。
孟子是博爱的。
孟子的仁政和非攻思想处处都体现着他忧国忧民的仁心。他四方游说诸侯施行仁政。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充斥着暴力,流行着吞并,肆虐着攻伐,这位儒家学派的“亚圣”要从法家的血腥中抢得一丝仁爱的地位,何其不易。但是他为天下万民,仍不屑努力与八方诸侯,无奈天下分久必合,孟子最终放弃了。他站在泰山之巅,俯视天下万民,有的穷困潦倒饿死街头;有的为谋生存骨肉分离……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他万念俱灰,为何他的眼中长含泪水,因为他爱老百姓爱得深沉。游说不遂他便退以着书,终成《孟子》。
孟子十分讲原则。
孟子为人很讲原则。即:“生而有不用也,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无论何时,哪怕是生死关头也要讲求原则,决不做苟且偷生之事。他大义凛然,四心伴身:他遇人知恻隐;遇错明羞恶;遇贤懂恭敬;遇事辨是非。面队万钟的丰厚条件,他毅然咏颂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和加焉!他一生两袖清风,不求宫室之美;不爱妻妾之奉;不需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从始至终都保持着人皆有之的“本心”,使他成为了正人君子的典范。
孟子作为亚圣,真的将仁爱的种子播撒如万民的心中,普济了天下。
孟子朴素的一生充满了失望,无奈,贫困。但他志向远大,却壮志未酬。真正做到了: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失为一位学术,政治教育大家。
生命是坎坷的,除非有了勇气;勇气是莽撞的,除非有了理性;理性是暂时的,除非有了信念;信念是可变的,除非有了信仰。
我们努力于物质遗存的碎片中,寻找和发现人类精神和智慧的交集。信仰使我们能在变化多端的时代,以淡然自若的潇洒决胜于千里之外;以游刃有余的技能突出于茫茫人海;以泰然自若的倜傥抒写生命的美好;在时代的竞争中,成为坦然面对的真正英雄。《孟子》所教给我的正是一种信仰,一种生生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
读《孟子》,读出的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义”字贯穿了孟子的全部道德观,如果“仁”是爱人的话,那么“义”就是助人;如果“仁”是博爱的话,那么“义”就是广利;如果“仁”是尚慈的话,那么“义”就是豪举,在孟子的“义”里,凝聚着心中装有集体的高尚道德情操。因此,在我心中,孟子不仅是战国时代的美男子,更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化身!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当仁不让、反对战争、蔑视强权,都源于他高尚的人格操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教导我们要坚守做人起码的道德底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它激励我们要培养坚贞不屈的大丈夫精神。
读《孟子》一书,学孟子精神,就是要学习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要学习孟子的“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要学习孟子的正义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回报社会。
《孟子》告诉我,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走在生命的大河两旁,修身,正心,不怕风吹雨打、坚持信仰,使其中穿枝抚叶的行人踏着荆不觉得苦,有泪可落但没有悲凉!
孟子始终是一个不得志的理想主义者。虽然充满了人性思想的光辉,但是和他的宗师孔子一样,严重脱离了当时的现实,空谈主义,于当时治国平天下无现实意义的帮助。
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有哪个王可以耐心施仁而化天下?
孟子的仁道简直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幻想,充满了书生乐观而缺乏变通的意见。
我觉得孟子的思想最多不过是作为一种道德的范本,永远也难以成为治国的主力教条。
孔子是一个谨慎慈祥的老头,庄子是一个任性好游的浪者,而孟子更像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才俊。
孟子的口若悬河多少带有狡辩的意味,他似乎忘了其宗师孔子的教诲:敏于行而讷于言。
相对于孔子的低调,孟子显得非常张扬,动不动说“王天下”、“王道”,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一点孟子倒表现的很到位。
孟子高调,不谦虚,这和他的宗师孔子有鲜明的区别。读他的言论,十分富有激情,但是实在缺乏孔子那种充满伟大思想的光辉。
孟子里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穿越过时间的河流,他依然被世人敬仰。二千多年亦不曾改变。历史的长河中,闪亮的是他那思想的光芒。
我眼中的孟子是善良的。面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这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有许多的进步意义。
我眼中的孟子也是天真的。孟子游说于各国之间,游说于各个野心家之间,面对他们称霸的野心,统治的向往,征服的欲望,孟子尽最大可能的以“仁”去感化他们,但是,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所以,毫无疑问,孟子也是很天真的。
我眼中的孟子更是伟大的。虽然孟子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实践,但是他提出了较系统的修养思想体系,这样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修养,今天的我们,还有多少人具有呢?他千年前所传授的教义,今天依然适用。
他是站在历史之上的巨人,“亚圣”之名当之无愧。愿他闪亮的思想会继续耀眼!
我心中的孟子【第二篇】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人:孟子。
我们关于孟子知道的很多,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儒家学者。今天我们解读,首先要了解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
孟子生活在一个诸侯争霸,互相攻伐的时期。各种政治派别应运而生,比较著名的有以墨子为首的墨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和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当时的社会上最“吃香”的,莫过于法家和纵横家。也就是说,在当时作为儒家孔子的再传弟子的孟子,他的仁政思想是没有游说“市场”的。孟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也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以雄辩著称的孟子最终没有受到重用,最终回老家与弟子万章专心著书。
作为孔子弟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在《孟子》中把它阐述为“仁政”,然而“仁政”思想古已有之,只是尚未成熟。和孟子思想相近的有楚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对“美政”的向往,在屈原向往的“圣君贤臣”的社会里,我们可以依稀看到孟子希望的桡瞬之世。可以说,仁政思想是一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也是当时一派政治思想发展比较成熟的产物。
孟子提出“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在他的眼中,人人可为尧舜。在《公孙丑上》中,有“人皆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的句子。孟子也许不知道“尧舜在世”时期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但他在《梁惠王上》中给我们描述了他心中的蓝图: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在孟子看来,让人民“无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接着,他为我们勾勒出了他心中的蓝图: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就是孟子对他的仁政的解释。
今天我们党所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这其中似乎也有一些孟子当年的影子吧。也许孟子给我们展示的这幅蓝图在今天早已实现,但他心中的这份憧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追寻。
我心中的孟子【第三篇】
1、彼一时,此一时也。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7、人不可以无耻。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情至之语,自能感人。
12、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13、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7、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18、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9、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1、仁者无敌。
2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3、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24、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5、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26、养心莫善于寡欲。
28、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29、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我心中的孟子【第四篇】
当我打开童年记忆时,我发现它们都是童话。白雪公主,白马王子......我的记忆力很强。也许是因为我读了太多的童话。在我的童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像彼得和米德一样的星星之夜。潘在天空自由飞翔,所以小时候,我总是梦想着飞翔。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那些遥远的梦。
草长莺飞的春天是1篇美丽的散文。曾几何时,我在这个诗意的季节里想象着。我想有一天成为一个美丽的天使,长着白色的翅膀,在春风跳舞,听着微风的低语,数着雨水。哦,我必须和活着的植物交谈,把我的快乐传递给它们!
火热的夏天是一幅迷人的风景画。我不记得我对这幅画冲动了多少次。我只记得我每次都渴望立刻变成一只轻盈的蝴蝶。他们挥舞着柔软的小翅膀,飞进画卷,落在一朵纯净的荷花上,为这幅画增添了色彩。
硕果累累的秋天是丰收的赞歌。“在米和花的香味中,有青蛙的声音。作为一个孩子,这首优美的曲子总是让我陶醉。每天晚上,看着枯叶从树上落下,我会在心里默默祈祷,祈祷万能的上帝能让我立刻变成一片落叶。这样,我可以在空中和我的兄弟们一起飞翔和玩耍,也可以接受夕阳的温柔之吻。到那时,我一定会成为秋歌舞蹈界的一个美丽音符。
宁静祥和的冬天是一部无声电影。它总是悄悄地来。宁静的雪是它的信使。雪花像可爱的精灵一样飞舞。每次这些elf”当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多么希望我是他们中的一员啊!如果可以的话,我必须用我最美的舞蹈动作从天而降,告诉人们冬天的消息,让这部无声电影不再单调。
虽然我童年的梦想永远不会实现,但我仍然觉得我对她的所有想象都值得在心里珍藏一辈子。
我心中的孟子【第五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东省邹城市)。又字子车、子居。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7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我心中的孟子【第六篇】
它埋藏在我的心中,却不能发芽。为什么不发芽?我没有用自己的汗水去浇灌,用自己的青春去拼搏。我有时觉得这个梦对我来说遥不可及,有时觉得这个梦不可能发生在我的身上。但我仍要埋下梦的种子,却没有自信的看它破土而出。
梅花斗雪,那是自信,她能一枝独秀!
江河咆哮,那是自信,她能一泻千里!
鹰击长空,那是自信,她能做视万物!
可见,自信是实现梦的基础,我的梦——考上高中。虽然我的基础还不好,考上高中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我相信奇迹是人创造的,我一定可以考上高中。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绝非行路。才会有李白高唱:“行路难,”但是不要气馁。著名的美国总统林肯并非出身豪门,却实现了自己的梦--身居一国之首。屡屡面临绝境,却一次次靠自己心中的梦化解了黑暗的恐惧,走出卑微,成就了伟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梦想并不遥远,我心中的那个梦,坎坷并艰险。这时,我总会用这些话来激励自己。
行到绝境,静观沧海,走出迷途。
面对黑暗,坚持梦想,演绎精彩。
我相信,我心中的梦用我的汗水浇灌,一定会吐露新芽。
我心中的孟子【第七篇】
梦想是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我们拼搏和努力的对象,它牵扯着我们一段又一段的旅程。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书,畅游在那一章一章的情节里,那些故事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沉醉,我真羡慕那些大神级别的作者,能写出那么有意思的文章。
我喜欢上了阅读,也立志成为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作者,把快乐分享给他人,把我的生活告诉别人,用动人心弦的故事打动别人。
写作,可以让你发泄情绪,把坏心情写到纸上,别人看到了会给予你帮助和鼓励,让你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朱自清说,他不想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再赤裸裸的离开。他做到了,他没有赤裸裸的离开,他有那么多作品,把有意思的事留在了人间。
文章里,那些虚假的事、虚假的人,他们虽说是假的,但是他们能带给你快乐,他们的故事让你感到欣慰,让你感到怜爱,让你感到心动,所以我喜欢写文。
梦想不是虚伪的,但也不一定会实现,可是不管如何,我们都要为了她努力,为了她拼搏,为勇敢去追梦,追到一个自己喜欢的梦,岂不是一件美好的事啊。
有些人知道自己想什么,他们有自己的梦想,所以他们努力了,为了美好的未来,你们呢?想到什么就去干什么,不能因为不知道,不能因为心中没有梦想,就在地上躺着。
我心中的孟子【第八篇】
(1)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5)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7)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8)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10)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1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1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3)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1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人明白。)。
(1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1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17)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18)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19)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10)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