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医联体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医联体工作情况汇报【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603089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医联体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医联体工作情况汇报【精选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医联体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医联体工作情况汇报【第一篇】

按照《新津卫生与计划生育局关于建立医联体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首诊率,促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的实际开展,建立“县院带镇院、县院带社区”的县乡(镇)医疗卫生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新机制。2017年6月,我院医联体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一、坐实双向转诊,推动落实分级诊疗。

6月份我院共向上级医院转诊23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入我院42人次,我院转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人次。

二、医院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工作情况。

6月份,在张泽远副院长的带领下,我院医疗管理团队到武阳、五津、花源、普兴、新平、安西、兴义镇7家基层卫生机构进行专项帮扶,包括医务、质控、护理、院感、药剂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指导了医疗质量管理、查对制度及患者身份识别的落实、医疗技术管理及手术授权、手卫生管理、风险评估及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我院专家每周到武阳、五津、花源、普兴、新平、安西、兴义镇7家基层卫生机构“名医工作室”坐诊6月份门诊共诊疗153人次,进行教学查房19次,开展学术讲座2次,共培训55人次,开展了重点学科建设。

医联体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医联体工作情况汇报【第二篇】

我县组建并实施了医疗服务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 医疗联在推进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探索运行新机制,建立了“四统一”的运行管理机制。

1、统一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通过理事会的统一协调,统筹规划医联体内各理事单位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分工,各医联体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合理支出医疗费用的意见》、《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宁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积极实行分级负责、双向转诊,形成了急重症病人在县级核心医院住院、慢性病人和恢复期病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维持治疗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医联体内急救转诊流程,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核心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上转的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对转诊患者实施优先诊疗。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后,患者住院流向逐步趋于合理,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目的。

2、统一资源配置,建立了卫生人员双向流动机制。以柔性流动为特点实施人员整合,县级医院(核心医院)组织专家团队到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基层人员到核心医院信息培训,联合体内各机构实行人才柔性流动,人员工作地点实施统一调配,新进人员在联合体内统筹轮换培养。为了强化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核心医院按计划的选派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帮扶工作,每个工作日有1名本领过硬的医生在岗。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到县级核心医院进修、学习和培训。由各医联体制定和完

善了医师多点执业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医师可在各医联体所属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诊疗服务,通过轮换、互换等方式开展医师多点执业,以减轻核心医院的工作压力。截止目前,各医联体已下派28名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14所乡镇卫生院选派了30名医务人员到核心医院培训学习。

3、统一业务管理,建立了医护质量管理体系。县级核心医院每季度组织人员对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督导考评中围绕医护质量、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考核、反复指导,提高了全县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同时,实行了各医联体内同级机构间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确保卫生院医护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4、统一信息平台,建立了医疗机构间医疗信息的共享。依托全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了在医联体his系统与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对接,目前正在安装试运行远程会诊系统,调试运行后可实现医联体内的所有医疗机构医疗信息能够互通。

二、调动各方积极性,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1、强化核心医院的龙头作用,建立稳定的协作机制。各“医联体”内所属医疗机构与核心医院通过签订长期协作协议,落实了首诊在基层、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格局,建立了核心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分工协作的有效机制,实现了“医联体”内核心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纵向流动和业务分工协作,进一步减轻了核心医院门诊压力,发挥了核心医院的功能。

2、突出专业特色,建立技术帮扶机制。为发挥核心医院的专业特色和管理优势,核心医院定期组织专家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做到了管理、技术下沉基层。技术指导突出了

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与医疗诊治的结合,做到关口前移。结合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医疗诊治中发现的重点传染病、慢性病、多发病进行有重点的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公共卫生档案管理筛查疾病人群,将医疗诊治与公共卫生服务紧密结合,突出公共卫生的预防作用,实行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疾病治疗成本,减轻群众负担。 3、发挥核心医院技术,加大适宜人才培养力度。医联体内各理事会建立了结对带教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到核心医院轮修,核心医院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与所属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间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带教,先后有32名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到核心医院进修学习,并与核心医院主治实行了结对带教,帮助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核心医院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帮助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业务、新方法和新技术引进,努力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能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医护人员。

三、医联体实施的取得的成效

1、通过实施医联体的服务模式,使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有效治疗;疑难病症及时转诊,得到专科医生诊治,这对引导居民基层首诊、逐步改变其小病直接到大医院找专家的就医观念和习惯,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实行分级诊疗后乡镇卫生院向县级医院转诊的病人有1409人次,县级医院下转病人13人,住院人数为20672人次,其中县外住院患者6047人次,占到总住院患者的%,县级医院住院患者8479人次,占到总住院患者的%,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6146人次,占到总住院患者的%,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逐步形成分级诊疗、有序就医的格局。

2、实施医联体服务模式,促进了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把医院优秀的医务人员下派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开展门诊、手术、查房、讲座以及其他技术交流,一方面直接处理疑难杂症,解决病人痛苦,一方面现场施教,提高了医护人员水平,实现了人员、业务、病人、管理的四方面互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选派到核心医院进行培训,县级医院变成了培养优秀基层医生的“孵化器”。

总之,在严格落实省、市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政策的同时,我县依托国家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联系点工作,逐步向紧密型医联体发展,真抓实干,推动医联体内机构间人、财、物的统一管理, 调动成员单位的积极性,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医联体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最终实现有序的就医格局。

医联体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医联体工作情况汇报【第三篇】

自XXX年我县组建并实施了医疗服务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医疗联在推进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探索运行新机制,建立了“四统一”的运行管理机制。

1、统一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通过理事会的统一协调,统筹规划医联体内各理事单位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分工,各医联体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合理支出医疗费用的意见》、《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宁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积极实行分级负责、双向转诊,形成了急重症病人在县级核心医院住院、慢性病人和恢复期病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维持治疗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医联体内急救转诊流程,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核心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上转的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对转诊患者实施优先诊疗。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后,患者住院流向逐步趋于合理,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目的。

2、统一资源配置,建立了卫生人员双向流动机制。以柔性流动为特点实施人员整合,县级医院(核心医院)组织专家团队到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基层人员到核心医院信息培训,联合体内各机构实行人才柔性流动,人员工作地点实施统一调配,新进人员在联合体内统筹轮换培养。为了强化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核心医院按计划的选派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帮扶工作,每个工作日有1名本领过硬的医生在岗。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到县级核心医院进修、学习和培训。由各医联体制定和完

善了医师多点执业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医师可在各医联体所属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诊疗服务,通过轮换、互换等方式开展医师多点执业,以减轻核心医院的工作压力。截止目前,各医联体已下派28名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14所乡镇卫生院选派了30名医务人员到核心医院培训学习。

3、统一业务管理,建立了医护质量管理体系。县级核心医院每季度组织人员对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督导考评中围绕医护质量、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考核、反复指导,提高了全县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同时,实行了各医联体内同级机构间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确保卫生院医护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4、统一信息平台,建立了医疗机构间医疗信息的共享。依托全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了在医联体his系统与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对接,目前正在安装试运行远程会诊系统,调试运行后可实现医联体内的所有医疗机构医疗信息能够互通。

二、调动各方积极性,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1、强化核心医院的龙头作用,建立稳定的协作机制。各“医联体”内所属医疗机构与核心医院通过签订长期协作协议,落实了首诊在基层、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格局,建立了核心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分工协作的有效机制,实现了“医联体”内核心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纵向流动和业务分工协作,进一步减轻了核心医院门诊压力,发挥了核心医院的功能。

2、突出专业特色,建立技术帮扶机制。为发挥核心医院的专业特色和管理优势,核心医院定期组织专家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做到了管理、技术下沉基层。技术指导突出了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与医疗诊治的结合,做到关口前移。结合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医疗诊治中发现的重点传染病、慢性病、多发病进行有重点的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公共卫生档案管理筛查疾病人群,将医疗诊治与公共卫生服务紧密结合,突出公共卫生的预防作用,实行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疾病治疗成本,减轻群众负担。

3、发挥核心医院技术,加大适宜人才培养力度。医联体内各理事会建立了结对带教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到核心医院轮修,核心医院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与所属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间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带教,先后有32名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到核心医院进修学习,并与核心医院主治实行了结对带教,帮助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核心医院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帮助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业务、新方法和新技术引进,努力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能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医护人员。

三、医联体实施的取得的成效

1、通过实施医联体的.服务模式,使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有效治疗;疑难病症及时转诊,得到专科医生诊治,这对引导居民基层首诊、逐步改变其小病直接到大医院找专家的就医观念和习惯,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实行分级诊疗后乡镇卫生院向县级医院转诊的病人有1409人次,县级医院下转病人13人,住院人数为20672人次,其中县外住院患者6047人次,占到总住院患者的%,县级医院住院患者8479人次,占到总住院患者的%,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6146人次,占到总住院患者的%,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逐步形成分级诊疗、有序就医的格局。

2、实施医联体服务模式,促进了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把医院优秀的医务人员下派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开展门诊、手术、查房、讲座以及其他技术交流,一方面直接处理疑难杂症,解决病人痛苦,一方面现场施教,提高了医护人员水平,实现了人员、业务、病人、管理的四方面互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选派到核心医院进行培训,县级医院变成了培养优秀基层医生的“孵化器”。

总之,在严格落实省、市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政策的同时,我县依托国家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联系点工作,逐步向紧密型医联体发展,真抓实干,推动医联体内机构间人、财、物的统一管理,调动成员单位的积极性,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医联体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最终实现有序的就医格局。

医联体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医联体工作情况汇报【第四篇】

医院医联体上半年工作总结 医疗服务联合体半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自X年X月X日联合体工作正式启动,XXX医院第一批专家XXX正式入驻我院。X月X日市XXX第二批专家XXX入驻我院,为期半年,承担我院工作日的门诊工作、病区查房、会诊等工作,参与住院的脑梗死、眩晕综合症以及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诊疗方案的指导,同时对我院临床医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诊治以及头颅CT等影响学读片等。

(二)依托XXX医院神经内科的先进技术,我院脑病科于正式成立,设立脑病病区和脑病门诊,是医院的重点发展学科。

(三)医院在引进人才的同时,选派科室业务骨干赴XXX医院神经内科进行系统性培训,现在我院脑病科除能开展神经内科常见病外,还能开展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脑出血的微创血肿清除术,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突显中医特色优势,全方位开展脑病治疗。

二、宣传工作

我院在XXX电视台、XXX报等媒体和医院大厅展板上做了大量的宣传,大大的提升了群众及病患对医疗联合体这一新的医疗政策的知晓率,同时也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了我院的脑血管病(脑病)的专科特色优势,使得咨询和就诊患者络绎不绝。

三、下一步工作

(一)继续派出专业技术骨干赴市中心医院学习进修

(二)进一步与上级医院建立完善的双向转诊、会诊查房机制。

XXX医院

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60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