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指法游戏 手指游戏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12141

【导言】此例“指法游戏 手指游戏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第一篇】

一、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发展的意义

笔者对手指游戏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小班幼儿情绪的影响作用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对家人具有依恋感,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的照管和爱护,在这一阶段老师如果和孩子一起玩一些关于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手指游戏,孩子的情绪就会稳定下来,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也会拉近。这种安抚幼儿情绪的方法,远比将孩子搂在怀中,顾此失彼好得多。在小班幼儿初次入园时,处于焦虑情绪中的幼儿在手指游戏的引领下,渐渐消除对老师的陌生感,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让幼儿爱上幼儿园。

2.对小班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

手指游戏,是利用人的自身器官――手,伴随儿歌口令节奏,通过手部动作和言语去构造游戏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玩手指游戏的时候手做动作、口念儿歌、眼做协调,全身的能动系统只做一件事情,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感觉统合能力、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得到了训练,从而使幼儿“心灵手巧”起来。

3.对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作用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小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我们选择以学习语言为重点的手指游戏,既能训练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节奏感,丰富孩子的语言感受性。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在边说边做宽松的氛围中,他们的语言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实践发现,通过形象的肢体动作的表演使幼儿对语言的理解 更深刻。

4.对锻炼小班幼儿手部肌肉灵活性的作用

三周岁左右的孩子,手指肌肉骨骼还没充分发育,正是动作技能发展的最佳时期。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手指游戏通过有趣的手部弯曲、伸展、摆动来表现,促进小肌肉的发展。这个时期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不够,通过手指游戏来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对幼儿的健康方面也是益处多多的。

5.对发展小班幼儿思维能力的作用

幼儿初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数的认识、理解、记忆都很模糊,如果我们借助手指游戏创设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学习数学。使孩子们“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手指游戏成为幼儿学习数学活动的有效方式,它提升了孩子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6.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作用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或小公主,在家里围着他们的是一群大人。一旦进入幼儿园面对他们的是一群同龄的孩子,在交往中,他们的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思想常常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我们开展的手指游戏就为他们营造了一种轻松、随意、无拘束的氛围。老师鼓励幼儿自己找玩伴,自己在游戏中去协商、配合、互助,去友好相处,去学习合作。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他们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并且互相帮助。

二、手指游戏教学方法

建立手指游戏研究小组,由组长带动大家收集手指游戏的教育内容,副组长动员各班的家长加入收集行列,整理资料。将收集到的手指游戏按教育功效分类。通过副组长的分析、评价、分类,每班将15个手指游戏内容,整理后交给组长,再经过教研组全体成员的讨论选择和改编,最后,最合适的30个手指游戏将成为本学期幼儿特色活动时的学习内容。例如一套家庭系列的手指游戏《我的家》《家中五口人》《小客人》《好朋友》等,适合幼儿初次入园一段时间内,稳定他们的情绪之需。为了让他们尽快熟悉幼儿园的常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设计生活习惯培养系列的游戏《玩具歌》《洗手歌》《穿衣歌》《吃饭歌》等。另一方面,我们还为手指游戏配置相应动作,设计了体现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的目标。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太深奥的语言他们往往很难接受,枯燥无味的故事儿歌吸引不了他们注意,我们就选择了语言色彩比较强烈的幼儿游戏,配上形象有趣的动作,使幼儿一看就爱,一学就会,一做就懂的境界。

三、幼儿园手指游戏策略探析

1.手指游戏主要内容

基本指法、基本手型和成型手指游戏。学习中,一般做到以下几点:积极引导孩子认真、活泼地开展活动;正确规范指导孩子手部动作、语言表达,指导孩子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活动中设置情境引导孩子多想多说多做,真正把做想说结合起来。

2.在手指游戏中教学中教师做好以下几点

(1)教师对手指游戏活动进行教案设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游戏,使手指游戏取得良好预期教育目的。

(2)教师注重游戏评价中主体性的发挥。游戏评价是影响幼儿游戏继续开展的重要元素,也是教师指导游戏的延伸。因此,要使幼儿在游戏水平上达到较高层次,教师在游戏评价中主体性的发挥同样不可或缺。

四、将手指游戏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使其相辅相成,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1.利用手指游戏帮助幼儿学习

例如利用“五只猴子荡秋千”的手指游戏帮助孩子学习5以内的顺数、倒数、加减法等。

2.运用手指游戏引导幼儿自我管理

我们借助手指游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如学习手指游戏“洗手歌”“吃饭歌”“穿衣歌”等。另一方面,借助手指游戏,内化常规管理。例如就餐前洗手后,孩子的手不能乱摸,这时往往是机械地强制孩子抱手等待,而我们用手指游戏组织孩子,效果较好。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第二篇】

工作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前提。我们的计划有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这些计划明确了我们这个月要完成什么任务,这个季度要完成什么任务,以及当年要完成的任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师个人学期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班教师个人学期工作计划范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共38名幼儿,其中有5名为新生。我班幼儿整体思维较活跃,大多数幼儿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动作发展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动手能力比较均衡;交往能力良好,具备解决小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敢于在老师或到集体面前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在语言表达中幼儿的词汇还不够丰富,完整性还不强,大多数幼儿还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教育教学工作

1、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幼儿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有学习新知识的要求和愿望,能从学习中得到满足和愉快,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幼儿看图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文具,能运用材料改装或制作简单的玩具。

3、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有始有终;能与人商量来解决纠纷,在活动中乐意合作、轮流、分享;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和评价同伴行为的能力。

三、家长工作

1、热情接待家长,不定期地与家长联系,共同协商育儿经验。同时认真收集家长反馈意见,虚心采纳合理建议。

2、积极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及各类大型活动。

3、如遇特殊情况及时向家长汇报或保持电话联系,如有生病未返园的幼儿,坚持电话追踪问候。幼儿园的工作虽然很琐碎,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务,并用我们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换取每个家长的放心。

四、安全工作

本学期我继续跟车,跟车安全可想而知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接送车老师一定要坐在后面,一律不允许幼儿在车上打,闹,跑。战。把手头伸出窗外;幼儿上车后,老师要对幼儿进行检查,以防幼儿带危险物品上车;幼儿在离园时,要注意查清人数,尽量不出现漏掉现象。做好和每个班老师沟通交流,做好签到记录。

小班教师个人学期工作计划范文2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有25名,为了让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发挥自主的能力以及交往合作能力,让幼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拟定了计划措施,以促进幼儿游戏的进步,使幼儿掌握更多的本领,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二、游戏目标:

1、根据主题活动创设主题环境,在不断变化的主题中激发幼儿对各种游戏的兴趣,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2、引导幼儿理解角色在游戏中所具有的职能,进一步明确角色的职能,能根据角色开展相应的游戏。

3、鼓励幼儿大胆游戏,愿意主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设想,与伙伴之间能积极交往,一起玩合作游戏,并尝试开展新的游戏主题。

4、遵守游戏规则,收放、整理玩具时,做到迅速、有序、整齐。评价时能安静倾听教师对游戏活动的评价,不随意插嘴,下次的游戏活动中能主动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游戏。

5、鼓励幼儿积极动脑筋,能主动利用一些替代物进行游戏,并根据游戏自由想象活动的情节,对积极创造游戏情节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

6、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手部肌肉,自我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言语交往的能力。

三、游戏主题

(一)娃娃家:

提供游戏的用的餐具五套、布娃娃、小床、幼儿与家长教师共同制作的家用电器、每家幼儿设计绘画的全家照。

超市、医院、电话亭、理发店、手工坊、彩色世界、快乐故事屋游戏场景的设置,提供简单用具。

(二)区域活动角

主题展示区、动手区(串珠、手印画)、角色区(故事表演活动、心情区)、益智区(给小动物喂食、拼图、排序)等。

四:具体措施

1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根据主题,为幼儿创造一个愉快的主题游戏环境,设置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各个活动区如建构区、益智区、语言区等等。在环境创设方面能注意体现幼儿的主体参与性,并且能与教学主题内容相匹配。

2亲自参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游戏中,我们主张亲自参与,让自己与幼儿间没的距离,这样才能让幼儿没有心理负担的去玩。老师参与,能引导幼儿学会最基本的交往能力,遇到问题自己商量解决。达到完美的结果。

3突出个性化方面。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能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水平提供材料,使区域活动能适合幼儿各种兴趣和探索学习的需要,更符合幼儿素质发展的需要。

4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观察事物,学习讲完整的话,能把自己的意愿讲明白。培养幼儿说话能力和观察能力。

5结合社会活动,让幼儿学习模仿成人的劳动,以便在区域中进行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更好的认识自己和同伴。能与同伴团结友爱。

6重视知识的积累,在游戏中让幼儿多看、多说、多做、多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7多关注班中怕事胆小、顽皮吵闹的幼儿的成长,让他们多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同时培养他们开朗活泼的性格和听话的习惯。

8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活动的同时,适当指导幼儿轮换进入各区域活动,让幼儿体验各区域活动时的快乐感觉。

9抓好安全和卫生教育,让幼儿在玩中注意安全,而且玩好后要及时洗手。

10在游戏活动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重点指导幼儿要养成讲礼貌,幼儿间要团结友爱的好习惯。

小班教师个人学期工作计划范文3

一、本学期幼儿发展总目标

1、培养幼儿的进餐习惯,是他们懂得珍惜粮食。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2、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开展区域性体育活动,在运动中逐步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

3、激发幼儿活动的愿望、探索的兴趣,鼓励胆子小的幼儿在集体面前多表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开展自主性活动和学习性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活动

二、具体目标与措施

(一)、生活活动

目标:

1、愉快来园,愿意参加幼儿园的各类活动,能继续适应集体生活。

2、学习使用小勺吃饭,在老师的帮助提醒下能吃得干净,不将饭菜含在嘴里。

3、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

4、会穿脱宽松的衣裤。

5、学习自理大小便(会使用蹲坑)。

6、知道室内不大声叫喊,不把手指、不干净东西放进嘴里,不抠鼻。

7、懂得赃物、玩具不放进耳鼻口。根据季节变化、运动量的大小增减衣服。

8、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饭前、便后洗手。

9、学会使用毛巾进行擦脸、擦嘴。

措施:

1、开展“笑脸娃娃”活动,鼓励幼儿高高兴兴来园。给个别幼儿更多的关爱、并与家长及时沟通,指导家长正确配合老师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

2、利用儿歌、游戏、故事等形式使幼儿学习正确洗手、吃饭、睡觉、穿衣服等生活常规,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在学习性游戏中提供一些生活的材料如:小被子、袜子、毛巾等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4、在分组教学中进行个别幼儿的教育。

5、通过每天的进餐活动,培养幼儿文明进餐习惯。

6、班级三位一体,共同管理好班级工作。

(二)、运动活动

目标:

1、在体育锻炼中,能做到保护好自己,不到危险的地方玩。

2、在老师的鼓励下愿意参加各类活动。

3、能自然地走,在直线、曲线上走。双足交替上下楼梯。两脚并拢向前轻轻地跳。

4、会玩中型运动器具。

5、学习模仿操和器具操。

措施:

1、开展区域性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参与性与兴趣,促进肌体的协调发展。

2、保证每天二小时的户外锻炼时间。

3、学会玩具模仿操、小兵操和响环操。

4、制作并提供多种运动小器具(飞标、沙袋、罐子、球蓝等等),丰富幼儿的体育锻炼活动内容。

(三)、学习活动

目标:

1、爱祖国、爱家乡,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喜欢老师,爱爷爷奶奶,愿意上幼儿园。

2、在老师的引导下,产生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学着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周围的事物,感知其明显的特征。

3、观察几种常见的水果及其他食品,感知冬天的明显特征。

4、经常看听触摸周围生活中各种颜色、形状、声音,并对它们变化、声响发生兴趣,喜欢音乐活动、美工活动。

5、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唱简单的歌曲,做简单的韵律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示音乐的感受。

6、学听普通话,能与同伴一起安静地听老师讲话。学说普通话愿意模仿老师的发音,爱跟老师学念儿歌,讲故事中简单短句。愿意用语言回答别人的问题。

7、能口手一致点数1-3,认识几何图形,学习排序归类,学习分辨白天黑夜,拼简单的人物动物拼版。

8、能以愉快情绪参加英语活动,学会用英语问老师好。

措施:

1、创设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的环境,体现以幼儿为主的指导思想,根据主题活动布置环境,使幼儿、家长参与环境布置,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水果娃娃展览”“爷爷奶奶照片展”等。

2、定期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活动,使每个幼儿体验成就感。

3、创设英语环境,使小朋友在其中愉快参与学习,学会一些简单的口语、儿歌、歌曲。

4、参加各项活动,学会动手动脑想结合。(敬老节活动、爱祖国知识竞赛活动、国庆游园活动、运动会等)

5、在带幼儿走出去的活动中,给予幼儿丰富的知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幼儿有充分的动手、动脑的机会,使幼儿通过活动得到满足,得到愉快的体验。(如秋游等活动)

(四)、游戏活动

目标:

1、丰富生活经验,能用语言和动作去模仿,积极体验角色的情感和态度。

2、创设条件,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感性经验和游戏语言。

3、初步掌握一些进行角色游戏的基本技能。

4、丰富和加深幼儿对建筑物的印象和表象。

5、初步掌握结构游戏中的构造技巧,运用插塑、积木的玩具构造比较粗轮廓的物体。爱护玩具,游戏后送玩具回家。

措施:

1、提供符合小班幼儿的大玩具,

2、在游戏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并为他们提供需要的游戏材料。

3、鼓励幼儿从家里带来废旧物品,教师制作一些成品娃娃家用品。

4、幼儿自选主题,充当角色,并在游戏中感到快乐。

(五)、家长工作

1、召开家长会,彼此沟通。

2、邀请家长参加“敬老活动”并及时做好反馈工作。

3、树立幼儿园与社会、家庭一体化的教育观,继续办好家园之窗,利用家园联系册向家长定期汇报幼儿在园情况。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第三篇】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建构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动手、动脑,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幼儿园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了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的目标,幼儿教学游戏化。

目前,游戏化教学是幼儿园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所谓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以游戏为手段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思想中的新概念,涉及到教学、游戏以及其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进行浅谈,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对游戏化教学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1.树立正确的游戏观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游戏观。从幼儿的角度理解游戏,做到在教学中游戏,游戏中教学。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也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是幼儿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巩固和丰富的自己的知识,并且能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良好情感及发展其社会性。

2.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

游戏何谓游戏?我国学者丁海东在他的《学前游戏论》中这样论述:"游戏是发生在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它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游戏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游戏是令幼儿感兴趣的愉快的活动;游戏具有具体性;游戏包含着积极的约束。我们幼教工作者要利用游戏作为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和正确有效的指导游戏,就必须认识理解游戏的概念、特点。

教学。学者黄人颂是这样定义的:"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活动。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教学大纲,有目的、有计划的领导幼儿的学习活动,以上课为基本模式的班级集体或小组的活动,日常生活中由教师参与和指导的分散、个别的活动以及幼儿自发的学习活动等,它们有机结合,互相影响,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学由于受幼儿身心发展的制约,有着不同于中小学教学的特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以易于理解的、简单的、具有启蒙性的知识为内容,通过有趣的游戏、自身的操作活动、直观的教具、灵活的形式进行。

游戏化教学。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游戏与教学是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它们是既互相联系又彼此独立的两个概念,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与途径,我们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更不能混为一谈。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把握与协调幼儿园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使它们有机联系、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相辅相成,才能够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游戏化教学"是指以游戏为手段,贯穿幼儿园的整个教学活动,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符合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及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3.有效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使教学活动游戏化。幼儿园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教师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时的游戏更多的是指传统游戏分类中的教学游戏,即专为教学而设计的音乐、体育、语言、科学等游戏。这种游戏在结构上比较紧凑,教师主要利用为各领域教学编制的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游戏化教学的程度。

利用游戏因素,使教学活动游戏化。用游戏性的语言组织活动。这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经常运用的策略。这种设计主要通过富有游戏性的语言来组织活动,比如,教师经常在组织各种活动时使用这样一类语言:"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客人——图形宝宝,图形宝宝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运用生成策略将创造性游戏有机地融入教学。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如何使之有机地融人教学,是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这类游戏的目的隐含在过程中,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渐性积淀的过程,不像音乐、体育、语言等游戏的目的来得直接,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中,它常常会被由教师设计的语言、音乐、体育等游戏或被为学习活动而延伸的区域活动所代替。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它需要寻求有效的整合策略,使教学和游戏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

4.游戏化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选择难度适宜 、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来融入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 。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的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矛盾体。它对我们幼儿教师提出了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 如何根据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选择恰当的游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 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体现游戏的价值。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第四篇】

何为自理能力呢?广义的自理能力指人们在生活上能自己处理吃饭、卫生、购物、学习等日常生活琐事,在人际关系上能处理好人事关系,在心态上能独自承受各种压力。幼儿自理能力则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穿、脱、整理衣服、鞋袜、独立进餐、盥洗等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一、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悠悠每天依偎在妈妈的怀抱来到幼儿园,妈妈离开时她紧紧拉住妈妈的手,哭着不肯松开;午餐时间,小家伙们拿着勺子东瞧瞧西看看,艰难地试着将一勺饭送进嘴巴,却有半勺饭粒洒在桌子上; “老师,我不会擦屁股”;“老师,他抢我的玩具”。

在和幼儿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刚刚加入集体生活的小班幼儿常常出现上述情形。他们表现出自我服务意识淡薄、自理能力薄弱、不会与同伴交往的特点。在对我园部分小班幼儿家长发放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到,现代家庭多呈现出4--2--1的家庭结构,70%幼儿入园前接受的是隔代教育。受“隔代亲”的影响,老人认为孩子太小,体质差、动作慢、弄得脏,常常包办代替,使得孩子习惯了成人的帮助,形成依赖心理。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2-4岁是儿童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比较容易成功。

二、充分利用幼儿园教育环境激发小班幼儿的独立意识,培养自理能力

(一)借助手段性游戏引导小班幼儿掌握基本生活自理技能

1、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游戏帮助小班幼儿理解自理要领。如:挽袖子时说:“爬,爬,爬大山,一爬爬到山顶上,别让袖子滚下来”。洗手时说:“拧开水管淋湿手,擦上香皂搓一搓,手心手背出泡泡,再用清水冲干净,水池里面甩三下,摘下毛巾擦干手”。在这些语言游戏的配合下,教师和幼儿边说边做,枯燥的技能练习不仅丰富有趣,幼儿也更加积极投入。

以游戏为载体,感受自我服务乐趣,树立自我服务意识。幼儿可以两手握住衣领,将衣服背向自己喊一声“刮大风咯”!将衣服甩在身后搭在身上边做边说:“风来我不怕,露出小脑袋,将手伸进袖筒里”。孩子们在游戏中笑着、做着、说着开心极了,他们学会穿衣服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事情自己做的乐趣。

3、通过游戏竞赛对幼儿正面评价,树立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小班幼儿总是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夸奖、同伴的赞扬。幼儿掌握自理技能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以个人或集体等多种形式开展穿衣裤、鞋袜、扣纽扣、洗手、叠被子、剥鸡蛋、舀豆子等游戏竞赛,激发幼儿的自理兴趣。竞赛结束后教师用掌声、赞美、奖状等正面的激励与评价都能够树立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幼儿在成功的喜悦中逐渐将被动的行为变成主动行为。

(二)在自主游戏中巩固自理技能,增强小班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1、在区域游戏中有目的地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提供帮助。例如:用废旧饮料瓶制成娃娃,提供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自制小食物,幼儿练习用勺子喂娃娃。用布在墙上制作一幅钉上纽扣的图画,并提供白云、小鸟、汽车、七彩树等装饰物,幼儿在随意装饰画面的同时纽一纽、扣一扣发展手眼协调能力,锻炼手部肌肉,使自理能力得到巩固和强化。

2、利用象征性游戏促进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随着小班幼儿想象力的迅速发展,练习性游戏逐渐减少,象征性游戏大量出现,幼儿游戏中开始出现角色:抱着娃娃的“妈妈”;站在小椅子上指挥交通的“警察”…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发展水平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区角,提供逼真的操作材料供幼儿在生活中练习自理技能。

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指生活自理能力,还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在创设游戏区域时,教师还需创设小超市、医院、银行等能够增进幼儿交流的区域。幼儿在购物、取钱、看病等游戏中轻松学会生活和交往。

三、利用亲子游戏,增强小班幼儿的自理兴趣

小班幼儿独立思维正在发展,生硬的说教往往事倍功半。游戏活动是家长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有效途径。穿裤子时,家长拎起裤子对宝宝说:“火车转弯要进山洞了。”教宝宝弯起膝盖把腿伸进裤腿。此时,家长夸张地喊:“小火车进山洞,呜---看不见!”宝宝的小脚丫伸出来时,立刻捏住他的小脚丫说:“小火车头出来了哦!”洗脸时,家长可以给宝宝一块小毛巾,当着他的面很认真地洗脸并大声说:“小猫擦擦自己的小脸和小手咯!”童趣的语言不仅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家长的示范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5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