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中国rfid产业联盟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83317

【导言】此例“中国rfid产业联盟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精彩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一篇】

关键词:三网融合 物联网 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2-0100-02

近年来,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网络体系更加完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前进,使得我国的网络不断优化升级,为培育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力地倡导下,全国上下涌动起一股澎湃的物联网大潮。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积极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方式转变,抢占信息产业制高点的一个重要战略。伴随着三网融合的稳步推进,中国的物联网必定将迎来重大发展契机,我国的物联网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1 三网融合的内涵及关键技术发展

什么是三网融合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的一体化融合,也即是通过技术改造,三大网络相互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计算机互联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向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宽带通信网、下一代数字电视网发展优化过程中,借助数字技术的大力发展和融合,将本来技术原理、业务体系不尽相同的三个网络技术功能趋于一致,最终三大网络互联互通,做到资源共享,互相交融。

早在上世纪90 年代末,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下了这样的定义:“三网融合主要指业务应用层面的融合,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互联互通;物理资源上实现共享;业务应用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趋向于全业务和采用统一的1P通信协议;最终将导致行业监管政策和监管架构上的融合。”

三网融合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网融合的技术可行性

尽管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他们在原始设计时存在区别,但是他们却有相同的技术基础。它们大多都是按照各自的业务需求而设计的,其中的电信网络主要基于实现语音对话,它主要面向语音,而计算机网络则主要面向数据、而有线电视网络主要为了实现视频显示,它面向的是视频。他们的业务基础不同,技术指向也不同,但是它们却有相同的技术基础。(1)它们均具有相同的语言,均采用二进制编码技术;(2)IP技术为多种业务提供了统一的平台,通过统一分配的IP 地址和相同的通信协议把各种不同的设备在网络中进行标识,使得他们能够互相识别;(3)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送各种业务信息提供了必要的带宽,而且传输质量越来越高,光纤的费用却越来越低廉。光纤通信成为了信息高速公路最基础的设施保证。(4)软件技术使得三大网络及其终端部实现互联互通,使三种网络都能通过软件及软件协议相互转化,最终支持各种用户所需的特性、功能和业务,完成忽然网络交互转化。(5)接入网技术解决用户端各个网络节点与骨干网络的连接问题,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的发展路径

在我国,三网融合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进化史长达十数年。早在1998年,我国开始了“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的大辩论。三年后的2001年3月15日,我国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2006年3月14日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再度吹响了“三网融合”的号角,纲要提出“积极推进三网融合。”2010年1 月13 日,在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决议,这标志着我国持续数年的“三网融合”的“拉锯战”走向寝终,三网融合进入实质发展阶段。

2 三网融合对物联网的推动

物联网的定义与技术架构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大学于1990年所提出。国际电信联盟(ITU)了一份《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的报告,正式将这个概念推向了世界。物联网是指能够通过温度感应器或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等信息采集和传感设备,采集相关信息并将它们进行转换后连接进互联网,以实现智能化识别、监控和管理等复杂应用的网络。物联网的技术构架分为,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三网融合技术对物联网的促进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物联网将加速发展。物联网拥有很好的延展性,它的触角可以伸向国民经济的任何角落,全面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实现“无所不在的物物相连”。而物联网的加速发展,必定是建立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之上的,三网融合所创造的多网互联平台,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土壤,物联网可被认为是三网融合应用的切入点,是三网融合成功的产物。

3 三网融合下物联网的应用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无疑是物联网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人们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全新的家居生活体验,人们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家居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人们可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将与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等进行有机结合,并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智能家居。

智慧城市

打造“智慧城市”已经是很多城市的新目标,智慧城市是物联网技术的系统应用。人们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智能化、交通智能化等,各个子系统同时互相交融,成为庞大的技术集合体。

智能农业

通过在农业大棚内布置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对棚内环境进行检测,从而对棚内的温湿度,光照等进行自动化控制。通过更加精细和动态监控的方式,来对农作物进行管理,更好的感知到农作物的环境,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4 结语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被国人寄于厚望的物联网技术必将不断发展。物联网作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其适用领域必将不断扩大,从而引发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带给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它也将成为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抢占新一代信息产业制高点的亮点。我们相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应用,将给我们国民经济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给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带来质的改变,让整个人类逐步步入智能化时代。

参考文献

[1]杨炼。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及建设方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李文清,郭忠良。物联网的成长和发展综述[J].网络与信息,2010,2.

[3]李虹。物联网生产力的变革[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二篇】

关键词:物联网;信息技术;产业

以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被誉为继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之后兴起的世界范围内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其应用范围覆盖了广电网、有线网络、无线通信、智能交通、安全、监控及医疗等行业。从2009年开始各国政府都在加快物联网的技术发展与应用。据预测,物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产业价值是互联网技术的30倍以上,该技术将会形成的通信业务将达到万亿元人民币级别,前景非常可观。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接入物联网的终端设备将会达到500亿个以上。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快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已经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物联网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及规划。

一、物联网的概念含义与基本特征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指的是通过各种类型的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装置、电子标签(RFID技术)、视频识别技术、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按照约定的协议,根据实现物品互联互通所需的网络相连接,进行信息通信和交换,从而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系统。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物联网技术主要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层架构,如图1所示。

(二)物联网的特征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物联网技术具有互联网特征。对需要所用物联网技术联网的物体来说一定要有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来支撑。

其次,物联网技术具有识别与通信特征。接网的物体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的功能和物物通信(M2M)的功能。

最后,物联网技术具有智能化特征。使用物联网技术形成的网络应该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和智能控制的功能。

二、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物联网概念的前身是传感网,中国科学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2009年以后,国内出现了对物联网技术进行集中研究的浪潮,2010年物联网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从产业结构、产业规模来看,中国目前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物联网相关技术、标准、产品和市场都不成熟,预计到2015年末物联网产业将达到5000亿级的规模,到2020年末将达到万亿级规模。

(一)物流网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时任总理的2009年8月在无锡考察时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无锡建立“感知中国”中心,加快推动物联网技术发展;2010年9月,物联网业就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物联网技术被列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年10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出台,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重点扶持的对象,而主要聚焦在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范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是未来扶持的重点。除此之外,中国已将物联网列入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

(二)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物联网基础应用

自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被正式列人国家战略高度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机遇。根据中国RFID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RFID产业纯收入已经达到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011年的产业纯收人达到了160多亿元,同比增长了%,增长非常快。目前中国RFID产业发展仅次于美国、英国,排名世界第3位。RFID技术已用于工业生产、物流、食品追溯、城市交通等若干领域,随着3G网络的使用,各运营商又纷纷推出了移动支付方式,使RFID技术又增加了新的应用领域――移动支付。

(三)物联网标准建设已经起步

物联网标准缺失是阻碍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目前,不仅国际上物联网所涉及的很多领域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标准,中国更是如此。从2009年开始,随着中国政府不断加大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力度,物联网标准制定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重视。我国传感网标准建设已经开始起步,2007年成立传感器网络研究组(SGSN)后,中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办了传感器网络研究工作会议第1次会议,并4次组织国内的专家参加该会议。2010年6月9日成立了中国物联网(传感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已经有14个部委、17个行业协会组织、24个标准化组织加入了该组织进行物联网标准研究工作。该工作组的成立意味着我国物联网标准研究及制定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各个参与单位在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这个平台上得到有效沟通、交流,对物联网相关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2012年3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组织制定的《物联网概述》标准通过了国际电信联盟会议审议,进人研究组草案阶段,这标志着该项标准距离正式成为国际标准仅有一步之遥。

三、中国物联网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标准缺位阻碍物联网技术发展

目前,国际上都没有形成统一的物联网应用标准,国内更是如此,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物联网应用都很难行成统一标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物联网项目不能互通,这无疑增加了物联网领域广域化全程全网的应用难度。2010年,中国物联网技术应用已经扩展到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城市管理、智能医疗健康、智能家居、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但与此同时,物联网技术标准缺位也将日益成为影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问题,不仅无法实现物联网的互联互通,在某种程度上还将影响整个物联网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物联网核心技术环节有待突破

尽管中国科学院传感网研究起步较早,从1999年就着手启动了该项研究,并且在多项网络通信技术应用方面,如无线智能传感器、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和移动基站等,研究进展都非常顺利,产业化推进很快,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世界物联网技术领域,中国作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目前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由中国、美国、德国、韩国四国组成),发展前景喜人。但二维码技术和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技术的关键环节,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也较快,在芯片设计制造、终端设备及系统等应用等方面中国与之相比都处于落后地位。此外,中国在物联网领域的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RFID产业链上,从核心芯片研发、系统集成到软件开发等核心关键技术仍然不是由中国的企业所控制。

(三)物联网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如果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网络安全无法得到解决,那么物联网的技术发展必将受到影响。目前,物联网技术中的各类网络之间的互联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网络节点的数据传输技术等方面都存在信息安全隐患,都有可能发生信息泄露。

尤其是在射频识别系统中嵌入物品信息的电子标签方面,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电子标签被读写器任意扫描,扫描后电子标签自动地回应读写器的指令,并将其已经存储的信息传输给读写器的话,就会导致个人隐私、企业机密、甚至是国家机密的信息暴露。因此,如何有效地对海量信息和用户隐私进行保护,是物联网发展有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政府立法机构应当根据物联网发展中遇到的情况和安全问题,尽早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借鉴互联网安全保护的手段来发展物联网信息保护技术,确保物联网信息和用户隐私的安全。

(四)IP地址不足问题有待解决

物品接入到物联网后,每个物品都需要一个唯一的IP地址,以便解决寻址问题,而目前IPv4地址不足问题严重,只能依靠IPv6技术来实现。但由IPv4向IPv6转型以及如何处理好与IPv4的兼容性问题,成为物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四、加快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研发投入,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任何国家的物联网发展战略都强调研发投入,中国也不例外,没有投入就不会有产出。物联网是多种新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新技术的不断交叉融合应用也是推动物联网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关键。中国在规划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和制定发展政策时,应该重视加大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抢占产业发展的高地,因为加大研发投入是促进物联网产业加快发展的关键。

目前在物联网产业的核心技术研究、开发方面,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要减小差距,必须根据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有选择地研究和发展某些领域的核心技术,而不是要求全面突破,必须逐步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突破,达到世界领先。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的《物联网概述》标准,通过了国际电信联盟第13研究组会议审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对指导和促进我国物联网技术进步、产业发展、成果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某些领域实现突破后形成了国际标准,这并不意味着相关领域的物联网企业可以坐等市场份额,可以坐等获得相应的利润。如何将已经形成的标准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和成本优势,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形成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搭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和门类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这才是推动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关键。

(二)加快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建设――“车联网”

何为“车联网”呢?“车联网”是在汽车上安装传感器、雷达等设备来感知预防交通事故;安装GPS定位系统实现车辆在途跟踪与路径优化,结合道路监控传感器发现和优化交通流量;汽车与远程控制中心的信息交互可以实现车辆远程启动或锁死,防止汽车被盗抢等事件发生。因此,“车联网”作为一种覆盖面广、基础性强、市场空间巨大的典型物联网应用颇具发展前景,“车联网”由于其规模效应和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已经成为物联网示范应用的首选。

苏州金龙2010年7月首先在客车行业应用“车联网”之后,“车联网”应用发展非常迅猛,一年后装车总量就超过了万辆。目前,苏州金龙、郑州宇通、中国一汽、长安、吉利、上汽、福田都已经推出自己的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并逐步进入批量装车阶段。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诺基亚、西门子等企业也都积极参与“车联网”应用。此外,“车联网”还是当前大力发展的智能交通的应用重点方向。目前,公交车“车联网”由于容易建立以地区为单位的网络平台,已在多地得到示范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乘用车规模将会达到2亿辆,到那时智能交通就显得更加重要,其应用将不在是基于单车的服务,而是更加广阔的应用领域。

(三)创建一批部级物联网产业基地

一个新兴产业要得到发展,必然要经历产业聚集和产业延伸两个必不可少的发展过程。物联网产业要持续快速发展,首先要合理布局产业空间布局,其次还需要为其打造一系列量身定做的配套产业和政府从产业的发展规划到税收、投资、服务等多方面予以优惠的政策扶持,这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物联网产业在实现空间聚集,形成产业集群,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是如此。与此同时,物联网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实现集聚发展也能方便政府进行集中管理,形成集群效应。然后要实现产业集聚,必须依赖我国已有的产业基础,因此我国应该依托已经形成的物联网技术园区为基地,如杭州、南京、重庆、无锡等地条件较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都已经被批准建立国家物联网产业发展示范基地,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来实现全国物联网产业的布局优化。加大物联网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力度,合理分布产业园区,避免重复建设,从总量和规模上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并依据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来规划和建设物联网产业发展配套体系,完善综合发展环境,促使我国早日成为世界性的物联网产业设计和制造大国。

(四)积极培育物联网企业主体

与传统的信息技术产业相比,物联网产业发展存在的不确定性更大,其影响也更加难以预测,只有掌握物联网产业相关的核心技术和相应的技术自,及时识别各种潜在的安全威胁,才能将物联网产业发展可能形成的风险加以规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培育一批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的企业主体。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展大型物联网企业集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做大做强已有的大型信息技术企业,如华为、联想、中兴等,使其获得国际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是鼓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实现传统技术业务转型,利用其在移动、宽带、互联等方面强大市场优势,研发物联网领域的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升级转型。

参考文献:

[1]侯宇明。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J].电子与电脑,2011(12).

[2]齐志存。简议“物联网”的应用[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10(9).

[3]周琴。我国物联网现状与发展分析[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4]黄玉兰。物联网标准体系构建与技术实现策略的探究[J].电信科技,2012(4).

[5]王秋艳,常村红。对物联网技术的探究[J].信息科技,2012(1).

[6]卢涛,杨清清。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J].医学信息学,2012(4).

[7]刘勇燕,郭丽峰。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瓶颈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4).

[8]熊励,武同青,刘文。区域物联网产业协同发展演化及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2012(1).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三篇】

近年来,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热点话题的兴起,物联网产业逐渐成熟,正在从科研单位的实验室走进了普通居民的生活。物联网被认为是信息产业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我国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将会对它的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物联网 互联网

1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作为未来网络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概念的提出已经很久,最近几年由于和大数据的结合,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整合部分,是在当前互联网基础上的功能和范围的延伸。物联网技术主要通过统一编码物品和制作通讯协议,将传感技术结合通信、控制技术按照标准将任何物品之间、以及物品与互联网之间相连,进行信息的共享和管理。2005年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在其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给出了“物联网”的概念。作为信息化浪潮下下一个振兴经济的关键点,在许多国家物联网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在未来五年内,物联网将达到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产业容量将达到30倍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产生的经济拉动力。基于这种原因,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物联网。

近年来,物联网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销售业、智慧交通和智能家居中的使用最为广泛。这种新技术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劳动时长,带了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通信协议规范得到逐渐的统一化,它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而同时大量新型传感器的使用,是的它的适用范围得到了很大的增加,在农业、制造业、建筑业甚至是防恐中都得到体现。其中以美国、中国、日本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断努力,使得一个开放、透明的物联网标准开始逐渐形成,确保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近年科技实力不断加强,科研资金投入逐年加大,同时由于较早就对物联网技术开始了研究,并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现在保持了较高的实力,技术积累优势明显,是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2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虽然是物物互联,但是其基础还是互联网。以互联网通信为核心,依靠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Infrared Sensors)、智能IC卡、GPS系统、无线通讯装置等信息传感和通信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对接入互联网的物体进行监控和管理[2]。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从单一模块分,可以区分为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使用。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是一种利用RF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对物体进行自动身份信息识别的技术。RFID系统的组成有主机、传输天线、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组成。

无线网络技术

无线网络技术是物联网功能构成的主要部分。特别是短距离的无线通讯技术,是物联网中进行信息交换和识别活动最活跃的部分。目前常用的技术主要有NFC、Bluetooth、Z-wave、ZigBee、UWB、WI-FI、RFID等。

NFC近场通讯技术在标签识别和数据传输中运用广泛,是下一代智能移动设备的标配。 它的通讯频率固定在,是对RFID技术的改进,能快速匹配设备和连接。

ZigBee主要面向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适用于家庭监控、远程控制、工业监控、安全系统、传感器网络和玩具等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这项技术在许多的产品上都得到使用,包括迈瑞等公司的多种型号的血糖仪、家庭监护仪均采用了这种通信方式。

Bluetooth使用的工作频率为之间,具有低成本、低功率、近距离无线连接简单安全的特点。可以实现10m全双工通信。

“UWB”(ultra wideband)是一种使用1GHz以上带宽的超宽带无线技术。

Wi-Fi属于无线局域网的一种,可以实现各种设备的高速互联。在部署物联网之时,考虑到设备成本和易用度,WLAN都是十分方便的。国内厂商小米、TP-Link等公司最近在智能路由器领域的新产品,都是以物联网的家庭流量入口为重点。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物联网中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它能够感受并处理被测量信息,使其变为系统可以辨识的信号。传感器的发展是物联网拓宽应用范围的关键所在。高精度传感器技术一直被国外所掌握。目前,国内的高端传感器市场研发还处于空白期。在工业、家庭、医疗卫生领域,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是其性能研发的难点。

宏观角度下,物联网产业的布局和生态如果从整体来看,则可以分为平台服务和终端接入技术两大块:

(1)平台服务技术。平台服务技术关系到这个物联网产业的生态圈的建立。一个适合未来发展的物联网应用体系,应该具有强适应能力和通用的数据平台,兼容行业内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可以实现业务流程定制、各种设备的冗余自修复、数据集中管理、平台间物件的通信管理等。

(2)终端接入技术。物联网系统的庞大要求了它的终端种类的繁杂,各个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是物联网接入技术的关键。根据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通信模块、物联网网关和智能终端是目前物联网终端接入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制定统一的国家(国际)标准,是打通物联网产业不同方向、拓展不同领域进行信息交流的重中之重。

3 结束语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铺设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是物联网技术的关键,借助软硬件的结合实现智能感知是基础,良好的识别技术是保障。在当前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背景下,物联网与新技术的结合,对智慧地球的建设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很明显,它将成为网络技术的下一个爆发点。对物联网关键技术的了解,将对以后的学习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姚旭东。国内外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2]闵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D].南昌大学,2012.

[3]陈丹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

[4]程曼,王让会。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地理信息世界,2010,05:22-28.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第四篇】

关键词:物联网;信息化建设;射频识别技术

在新时期的发展建设中,物联网技术对于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联网中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上的意思。首先,其核心是互联网技术,可以说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并且通过对互联网的不断扩展,才衍生出来的一种网络技术。其次,物联网进一步延伸了用户端,这样就让物品与物品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联系,这是物联网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色,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下面本文将具体的对这一技术展开论述。

一、物联网关键技术

(一)信息采集技术

信息采集技术是物联网实现的重要基础,当前信息采集主要是通过电子标签和传感器等各种方式来完成的。

电子标签的物联网信息采集重要方式,主要用于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标准化的标识。电子标签的数据采集与设备控制都是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以及二维码识读器等来实现的。其中个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通过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来进行信息传递的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属于近近程通信,相关的技术还有蓝牙技术等。这种技术主要通过射频信号来对目标对象进行自动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

传感器则主要是用来感知各种热、力、光、电、声、位移等信号,为物联网提供最基本的原始信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传感器也变得更加的微型、智能。

(二)网络通信技术

在物联网的信息传输中,有多种通信技术可以进行选择,主要分为有线和无线这两类。有线则主要是指的DSL、PON 等技术,无线中则主要是指的CDMA、GPRS、IEEE /b/g WLAN等技术。这些技术都较为成熟,但是在物联网的实现过程中,更加重视的是无线传感网技术。

(三)数据融合与智能技术

物联网是由数量庞大的传感网节点所构成的,因此在信息的获取和传输过程中,每一个节点单独传输到汇聚节点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在网络中会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会占用大量的通信贷款与宝贵的能量资源,因此,需要通过数据融合与智能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主要使用的有分布式数据融合、云计算等技术。

二、物联网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在信息化建设中,物联网技术的主要应用有环境的感知、智能控制、精确保障等等。物联网的具体应用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实现了对环境态势感知的实时化

首先,物联网可以对外部的环境信息进行感知,并且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信息链。在这套信息链中,不仅可以实现自动的感知,对信息进行传输,以及实现分析决策等活动,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动作的输出。所以在对传感器进行选择时,主要是建立在了多种信号能力的基础之上,可以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部署、处理以及分析,对最原始的数据加以整合,以实现实时化的特点。应用互联网技术处理海量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这一技术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应用,在感知层中,物联网会传输大量的数据信息,所以必须要具备一个完备的超级计算能力系统,这样才能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同时建立起一个科学模型,以起到决策数据的作用,实现智能化的处理。为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帮助。除此之外,云计算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也比较普遍,它可以对各种信息加以处理,并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条件,完善信息的收集以及传输等活动,以实现更加严谨的决策。

(二)利用物联网实现智能电网建设

通过物联网技术还能够建立起一个智能电网管理系统。这个管理系统不仅具有智能判断的能力,还具有自适应的能力。在对智能电网进行构建的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进行安全化的监控,对继电进行保护,以及对用户信息加以采集等。只有采用物联网技术,才能够对外界的气象条件加以进一步的感知,同时分析部件的受力情况,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使得信息得以顺利的反馈。在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同时,还能够实时的监控用户的用电信息等情况,将信息传递给终端的用户,对这样终端用户就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优的配置,满足正常的电能需求。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可靠,促进能源利用率的提升。所以采用物联网技术以后,智能电网的结构变得更加完善,通过这一行业的应用以后,物联网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

(三)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资管理的智能化控制

采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对物资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以及控制。在这一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在不同的物质上都嵌有相应的电子信息标签,以便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同时,运用了读写器这一设备,具有自动识别以及定位的能力。这样物资就能够顺利地实现自动感知以及自动控制的功能,可以对存储以及运输还有使用等环节加以进一步的感知。物资在收发的过程中,也变得更加的快捷。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物资的流通情况实现更加准确的定位,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物流管理系统,在管理系统中还用用了射频识别技术以及卫星定位技术,尤其是在重要物资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对这些重要的物资进行更加准确的定位,一旦出现丢失的情况,也能在第一时间找回。

(四)利用物联网技术能有效的突破信息化建设的壁垒

信息化建设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其应用也十分的广泛。但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必定会碰到标准、技术、产业链、法律法规和安全等来自于各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协议统一与IP地址的缺乏问题以及设备之间的兼容问题。这些都成为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壁垒。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问题带来的壁垒进行突破。

三、结语

无可否认,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推动信息化建设,但是在物联网的建设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我问题的产生都会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因此,当在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推动信息化建设时,必须要对各种问题进行综合的考虑,要防止其带来新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其他的相关方面的发展,因为物联网技术只能够从技术层面上来对信息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我国对物联网的实际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地方都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各种标准的构建以及瓶颈的突破。只有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建设,才能够让物联网技术更好的为信息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许江萍。物联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切入点[J].中国科技投资,2012,09

[2]刘强,崔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0,6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58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