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牛和鹅说课稿8篇
【阅览】优质的范文能让您的写作方便快捷,远离加班,以下这篇“部编版牛和鹅说课稿8篇”是由阿拉题库网友整理分享的,供您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些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藤野先生部编版说课稿【第一篇】
我将在“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藤野先生》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篇课文,是1篇回忆性散文,写了作者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学好这篇文章,不仅对学生学习散文有重要影响还可以激发爱国情感。因此,在关注文学表达、思想情感的同时,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在平时教学中的渗透。
初二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散文知识,但认识往往停留表面,在领悟藤野先生高尚品质和作者思想情感方面需要引导。有些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有些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教材特点、初二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依据前面教材的解说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将“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写作手法”定为教学重点,将“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定为教学难点。
根据本课的特点及新课改的要求,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提问对话法、引导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预设的学法是:阅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联系实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针对教材内容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1936年秋天,我国一位大文豪、大革命家去世了,却有记者去采访了远在日本偏远乡村的一名医生。这位医生说:“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做的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周君”是谁吗?这位医生又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故事,认识这位可敬的异国教师——藤野先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感受作者情感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圈点勾画,提出问题:“课文围绕作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学生的概括不够全面,通过归纳,总结出“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几件事。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了解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理解写法。
这一环节我会提出这样一个主问题:。
“请用下面的句式表达你对藤野先生的认识:。
我从……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因为……”
学生发言时我从外貌、工作、生活、对中国的态度上进行归纳点拨,重点分析藤野先生的人格品质,他是一个“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无民族偏见”的人。(板书三个词)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形成对藤野先生人物形象的完整认知,品味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板书伟大)。
设计意图:通过对藤野先生人物形象的深层挖掘,品味其高尚的人格。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1.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2.藤野先生在鲁迅重要的人生抉择中起到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中体现的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及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带给作者的勇气。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深入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感和对恩师的感激、赞美与怀念之情,从而理解本文的主题。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我将用下面精练的语言总结本课内容:在鲁迅失望时,是藤野先生给了他希望;在鲁迅受到讥讽时,是藤野先生给了他激励。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选一位对自己影响最深的老师,也将感悟用同样的句式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感悟师生情。
(六)布置作业。
假如你是回国后成为作家的鲁迅,请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来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设计意图:这一作业的设计,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还能锻炼其写作能力。
部编版《荷叶圆圆》说课稿【第二篇】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拼音读准“荷、绿、台、放、朋、友、还、油”8个生字的字音,尤其注意读准后鼻音的字,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认真描摹“荷,友”。
3、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受荷叶给分享的“部编版牛和鹅说课稿8篇”,练习把话说完整。
重点难点:
识字为本课的重点,了解“油”的本音及在“绿油油”中的读音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荷叶、蜻蜓、青蛙、蚂蚁、小鱼等图片。
2、动画设计:小水珠变魔术。
(注:这些图片及动画设计在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金仕达多媒体有限公司出版的《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第一学期》教学光碟中都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文。
1、(出示荷叶图)观察图画,认识荷叶,导入相关的学习内容。
(1)学习生字“荷”,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观察荷叶,说说它的形状、颜色、用处。
2、朗读要出示的句子,做到读准字音,并注意轻声的读法,指导读好儿化音。
荷叶儿,圆圆的,绿绿的。
(1)自由读。(2)指名读。(3)齐读。
生带着赞美的语气齐读。
设计意图:句子虽短,但要读好也不易。一是儿化音要重点指导。二是提醒“的”字要读轻声,不能把声音拉长。一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把词句读正确,读好,为说好普通话打基础。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标上小节号。
小组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集体反馈自学字词情况。
(1)交流“绿”“放”的识记方法。
(2)读准后鼻音:放、朋、。
(3)了解“油”的本音,及在“绿油油”中的读音,积累abb的词语。
三、齐读生字,新词。
反馈交流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在圆圆、绿绿的荷叶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1、交流板书:摇篮机场歌台凉帽。
2、引读句子:小水珠说――……小蜻蜓说――……。
小青蛙说――……小朋友说――……。
变句或说话:(谁)把荷叶当作(什么)。
3、它们为什么这样说呢?再读课文,找找这样说的理由,划出有关的词句,交流,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围绕“在圆圆,绿绿的荷叶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这个问题,引读句子,改变句式说话,为后面的练习埋下伏笔。“划出有关词句,读一读”,目的是让学生在划划读读中体会把什么当作什么要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在阅读中动动笔、动动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有帮助的。
4、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读读演演。
5、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小朋友戴上绿油油的荷叶凉帽,脸蛋儿笑嘻嘻,红润润的,真美啊!
6、齐读课文、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第一课时的字词,开火车、叫号游戏。
二、指导读句,积累句子。
1、荷叶儿分别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朋友带来了不同的快乐,让我们来分享一下他们的快乐,大家读一读句子。
2、挑选自己觉得有趣的事,做动作读一读。
3、学生表演读。
三、看图说话,积累语言。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那么其他小动物会把荷叶当作什么?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出示小鱼图和小蚂蚁图,让学生练习说话。
例:小鱼说:“荷叶是我的阳伞。”小鱼游过来,躲在下面。
蚂蚁说:“荷叶是我的操场。”蚂蚁爬在上面,伸伸手,弯弯腰。
看图,把句子说完整(见课后练习)。
(1)蘑菇是小白兔的。
(2)是小蚂蚁的。
(3)是。
四、巩固字词,指导描摹。
1、游戏:小水珠变魔术。
2、指导描摹“荷”“友”。
(1)出示“荷、友”,读一读,扩扩词。
(2)仔细观摩老师在田字格内书写“荷,友”。
(3)学生独立描摹,老师巡回指导。
五、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摇篮机场歌台凉帽。
部编版《荷叶圆圆》说课稿【第三篇】
一、说教材(阐述选定课题的教学内容在本单元、本册教材、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内容的关联。)。
第六单元的教材大都以动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这种类型的课文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又容易让孩子展开联想,学生很乐意学。《荷叶圆圆》就是其中1篇和小动物们相关的有趣的文章。
在《荷叶圆圆》一文中,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能让我们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
本课内容是基于学生学习了拼音、有了一定识字量后进一步借助拼音,识字、正音、朗读课文。在识字正音的同时提高拼读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体会自然的美好。
二、说目标(全面描述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拼音读准“荷、摇、篮、晶、停、台、放、朋、友、红、油”11个生字的字音,尤其注意读准后鼻音的字,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认真描摹“荷、朋、友、油”。
3、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过程与方法:看图展开想象,练习把话说完整。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受荷叶给分享的“部编版牛和鹅说课稿8篇”,到现在已经逐步掌握了一些语文的学习方法、达到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学生在教材“读儿歌识字学拼音”中已经完成了拼音学习,可以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在生字学习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生字的一些好方法:分析结构、好办法记住它、找好朋友等,可以在生字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学并进行一些拓展。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黑板。
2、教学流程(围绕教学设计思路,说清楚教学活动安排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1、猜谜语,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就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一猜!(出示谜语)池中有个小姑娘,从小生在水中央。绿色圆裙随风摆,露珠把它当摇床。这是什么?(出示谜底:荷叶)。
学习生字“荷”。
小朋友,你们见过荷叶吗?它长什么样子呢?荷叶儿,圆圆的,绿绿的。学习“绿”多漂亮的荷叶呀,在荷叶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37课,荷叶圆圆的学习。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角色。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自学生字:台、放、油、还(分小组进行生字自学,交流学习生字的好方法)每小组根据自学情况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进行一定指导,如:“绿油油”中“油”的发音。
3、听录音,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哪些荷叶的小伙伴?
交流时先请5名学生按段落读课文,再讨论荷叶的小伙伴有哪些。
板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朋友。
学习生字:朋友(关注点:“朋”是后鼻音,可以分析字形来帮助记忆。)。
用“朋友”来说一句话。和()是朋友。()是()的朋友。
3、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荷叶有这么多的好朋友,他们都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板书:摇篮机场歌台凉帽。
受呢?现在小水珠睁开亮晶晶的眼睛了,一定看到了了好多,说说看到了什么呢?请你说一说。
小水珠说。
过渡:池塘里的荷叶真美啊,小水珠喜欢它,把它当作了摇篮。
出示: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
小水珠把荷叶当作了摇篮。
还有好多小动物也喜欢荷叶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其它的小伙伴说了什么?
小蜻蜓说。
小青蛙说。
小朋友说。
3、小组表演: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读读演演。
候笑,该眨眼的时候眨眼,小组中比一比。
4、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小水珠在圆圆的荷叶上滚来滚去,高兴极了,小水珠说:……小水珠……。
荷叶圆圆的,平平的,就像飞机场,小蜻蜓快乐地说:……小蜻蜓……。
4、说话拓展。
不到的乐趣哦!
(出示课后练习)进行说话训练。
媒体出示:
(1)蘑菇是小白兔的_____。
(2)_____是小蚂蚁的_____。
(3)_____。
2、媒体出示:小鱼图和小蚂蚁图练习说话。(可以选做)。
例:小鱼说:“荷叶是我的阳伞。”小鱼游过来,躲在下面。蚂蚁说:“荷叶是我的操场。”蚂蚁爬在上面,伸伸手,弯弯腰。
部编版杨氏之子说课稿【第四篇】
1.教材内容:《杨氏之子》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的第1篇课文。
2.教材简析:第三组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本组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杨氏之子》对答巧妙;《晏子使楚》应答机智;剧本《半截蜡烛》和相声《打电话》更以语言见长。这样编排,就是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
《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这是小学阶段第1篇文言文。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
3.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从文中体会到小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4.教学重难点: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它与现代阿拉文库相比,在用词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课后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所以要将此点作为难点来突破。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而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本课教学,是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学习,学生非常好奇,但遇到困难如何消除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有学习兴趣,达到思维兴奋点是组织教学的关键。
要重点抓读和背诵。读,要通过范读,让学生注意停顿,体味语感,而后领读、自读,直至正确、读流利。释句,要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疏通文句。在此基础上交流“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以及阅读心得。背诵,不仅要正确,还要注意停顿和语气。
读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读,这与本课教学重点不谋而合,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该方法导语激趣――讲究激励性,初读寻疑――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细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精读入情――讲究情境性,美读品味――提倡鉴赏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这种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能读书”,又能激励兴趣、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游戏激趣法、创设情境法也是本课教学中两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促进了“读式教学法”的'读,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生在本课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精读――美读――熟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诵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除此之外,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读懂了课文内容。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二)接触文本,读通课文,理解句子意思。
1.简介阿拉文库与文言文的区别。
3、再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自悟交流法。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要树立“朗读第一位”的教学观,这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不容易的,在学生朗读不尽人意时,老师应进行适时的范读,老师的精彩范读往往可以促进学生朗读欲望的产生,形成学习的动力。能更好地领悟文言文的特点,为下面的理解和朗读奠定基础。
4、读懂,根据注释自主合作探究,自悟句意文意。
本环节以读为主线,初步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这将为以后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5、吟诵,创设情境,熟读成诵。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创设情境法,创设了人物对话情境,分角色朗读,主要意图在于体验语言的精巧,老师也课加入到角色扮演中,做到师生互动,改变传统的评读僵局,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了朗读、诵读指导的效率,积累了语言。
(三)深究文本,深化主题,感悟语言巧妙。
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
板书:杨氏子孔君平。
孔雀杨梅。
孔家杨家。
甚聪惠。
(让学生畅所欲言,抓住关键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加深对人物及语言的理解。“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没有关系。孔君平故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轻松愉快。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
(四)朗读全文。
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通、读懂、熟读成诵,感悟学习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在读中养成学习文言文的习惯。
(五)延伸拓展。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总结法和课外延伸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通过讲故事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体现了“大语文”观。
(六)说板书。
这样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感受到课文是从“孔、杨”两姓上做文章,引发出欢乐的故事,故事中小孩子的聪慧、机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文章重点。
部编版七下历史说课稿【第五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a.人文主义b.自由主义。
c.专制主义d.神权主义。
2.《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集中体现了:
a.市民阶层的利益b.世俗贵族的利益。
c.资产阶级的利益d.封建教主的利益。
3.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资料卡片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应是。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条件。
c.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的原因。
d.美国南北战争的正义性。
a.奴隶制度b.封建制度。
c.资本主义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
a.市场扩大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b.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c.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
d.蒸汽和机器是工业革命的起因。
a.牛顿b.爱迪生。
c.爱因斯坦d.达尔文。
a.改革的目的b.沙皇的矛盾心理。
c.改革可能会不彻底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8.改革开放是永恒的主题。日本是近代亚洲个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地实施了: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
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
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
a.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消除障碍。
c.避免国家分裂d.反抗殖民压迫。
a.西欧城市兴起的表现b.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d.海外殖民扩张的影响。
a.一战是世界性战争b.一战是掠夺性战争。
c.一战是破坏性战争d.一战是正义性战争。
a.二月革命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d.苏联解体。
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
c.苏联d.俄罗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
a.苏联b.波兰。
c.印度d.中国。
a.面对分裂势力的挑战,美国通过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
b.面对一战带来的灾难,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a.美国采取措施,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c.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d.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
18.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b.德国闪击波兰。
c.英法对德宣战d.德军开始进攻苏联。
a.雅尔塔会议b.波茨坦会议。
c.《联合国家宣言》d.中共七大。
a.三国协约建立b.三国同盟形成。
c.《慕尼黑协定》签订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21.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的浩劫。
c.《九国公约》签订于1922年d.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丘吉尔“铁幕演说”
a.俄国十月革命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的进行d.苏联解体。
a.华约建立b.美苏争霸。
c.古巴导弹危机d.东欧剧变。
a.中国李宁b.美国微软。
c.德国奔驰d.美国麦当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司法解释权。三者平等独立,但互相制约。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的中国皇帝的权力与材料二英国国王的权力有何不同?(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有何重要作用?(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说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4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煤炭开采)材料二(石油开采)。
请回答:
(1)请分别找出与材料一、二图示所反映的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对人类产生的影响。(6分)。
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发展引人注目,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材料一1850——187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德国是%;1870——19,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德国是%。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而德国仅占%;到19时,英国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为14%,德国达到%。
材料二德国大事年表(1871——19)。
时间史实。
1878年德国政府发布了实行保护贸易制度的第一个声明。
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了“汽车制造专利权”
19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不得摘抄原文)(6分)。
(3)这一时期德国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9.(14分)近代,欧洲曾经是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然而到了20世纪,欧洲逐渐衰落,后来,欧洲人通过团结协作,终于走向复兴,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让我们一起走进欧洲、认识欧洲。
欧洲的兴起。
(1)欧洲人掀起的哪一场运动使人们认识到“人的力量的伟大”?(2分)。
(2)在欧洲发生的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大事指什么(2分)。
欧洲的恩怨。
(3)20世纪上半期,由于历史恩怨,欧洲国家之间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战争,并且波及到整个世界,它们使欧洲国家元气大伤。这两次战争都以战败告终的国家是哪一个?(2分)。
欧洲的联合。
(4)20世纪后半期,欧洲各国“相逢一笑抿恩仇”,开始走向联合,到20世纪末,欧洲人终于成立了世界上的经济体,这个经济体是指什么组织?(2分)该组织的成立与发展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4分)。
欧洲的启示。
(5)从“欧洲的恩怨”到“欧洲的联合”演变的结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不必拘泥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如有其他它答法,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6.(1)君主专制(或封建专制)(2)中国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2分);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宪法(法律)的制约。(2分)(3)防止专制的出现。(4)由人治到法治;由独裁到民主。
27.(1)第一次工业革命(1分),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内燃机的使用和推广(2分)。(2)煤炭和石油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分);但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资源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分)。
部编版《燕子》说课稿【第六篇】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手指》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手指》是。
先生1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散文,编排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本单元一个重要的语言要素就是感悟作者语言的风趣幽默。这篇课文就是用生动而又风趣的语言,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本单元的语言要素,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2、学会抓中心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进行简单的仿写。
3、通过抓关键词品析大拇指的姿态和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对大拇指似的人物的。
崇敬之情,感悟作者语言的风趣幽默。
重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理解大拇指的姿态特点和性格特点。
难点。
根据五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品悟文章语言的风趣幽默。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
1、品词品读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地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2、想象描述法。借助课文语言文字的创设情境、想象大拇指的形象以及像大拇指似的人物,让学生披文入境,品词品读,并进行写作训练。
(二)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运用“读读、想想、议议”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品词析句、展开联想等多种途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朗读的能力,体味作品的语言幽默风趣。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导入新课。
1、从作者“丰子恺”入手,让学生谈谈对他的了解。
孩子们自然会提到已经学过丰子恺的《白鹅》,接着追问:为什么对这篇课文印象深刻?自然地提到作者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大师的风采。”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预习自学能力,所以这一环节,我力图从学生自身需求出发,去学习难读、难写、难理解的字词,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1、读音。
2、词意。
让学生提出自己比较陌生的词,其他孩子帮助理解。
3、字形。
再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同样让孩子自己观察,提出难写的字,老师范写,学生再练写。
第三步: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抓出中心句。
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朗读和概括能力。
1、让孩子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2、课文主要内容在那一段明确写了?引导学生找到中心句。
3、根据中心句推测作者在写五根手指时会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描写(引导学生抓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姿态、性格)。
第四步:品读“大拇指”,感受语言的风趣幽默(重难点)。
1、抛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自读第二段,说说你从这段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大胆地去动手,动脑,去发现。
2、根据学生的汇报,重点交流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姿态。
从那几个方面写大拇指的姿态?他在你脑海中是个什么形象?能读一读吗?
(2)性格特点。
吃苦耐劳:
a、引导学生体会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标点的运用,重点词的感悟。
b、联系生活,大拇指还能干什么?并仿照文中排比句写一写。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默默无闻: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的这一特点的?
(3)拓展:
由大拇指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由此产生敬佩之情,鼓励孩子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格。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22、手指。
姿态:其貌不扬。
大拇指吃苦耐劳。
性格。
默默无闻。
结束语: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了教学,教师的导立足生的学,在教学中与学法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使他们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再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部编版桂花雨说课稿【第七篇】
《桂花雨》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的第11课。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质朴淡雅,情感丰富而真挚,一如桂花,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怀旧情韵,读后让人回味绵长。
从教材编排上来看,本课是思乡怀乡之作,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根据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摇花乐”。
2、过程方法目标:以插图,引导学生读课文,从中感受“摇花乐”,体会思乡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体会思乡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采用“以读促讲”的方式,以“读——赏——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赏读文中优美的句子,积累内化。坚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法。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动口说、动手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读来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真情。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桂花雨)。
这是从天上落下来的雨吗?像什么?有什么感觉?
(由课题联想开去,启发学生想象画面,谈谈感受,带着感受读题目,训练了学生的朗读,也创造了学习情境和氛围,一举两得。)。
2、感悟课文。
(1)体会“摇花乐”
a、自由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一找,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作者的摇花乐,把让你体会到摇花乐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还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先自由默读,再交流、表演,最后朗读体会)。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这就是儿童的快乐,只有儿童才能了解,这正是父亲诗中写的那句:细细香风淡淡烟,竟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想象体会:看着这纷纷落下的桂花雨,你们觉得像什么?这缤纷的花雨落在你的头上,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手上……,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b、“摇花乐”都有谁乐?(让学生边读边在旁边作记号,学会带问题读书)。
反馈交流,总结:我乐、全家乐、全村乐。
c、质疑:桂花开在秋天,为什么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从课文的描述中,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以矛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理解母亲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d、朗读“摇花乐”深化理解。
(2)感悟思乡情。
a、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母亲为什么这么想?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理解: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时,我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凝聚着母亲的欢乐,母亲的辛劳,也有母亲对家乡深深的思念,通过师生合作说话引导学生体会到这是琦君奶奶对故乡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此时此刻,学生再去读母亲的话,自然会产生深深地情感。
创设情境,引读母亲的话: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所以当作者把杭州的桂花捧给母亲时,母亲深情地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缕缕花香,传悠悠摇花乐,淡淡笔触,抒浓浓思乡情。
b.(学习第六自然段)母亲的这番话,这份情,自然影响了作者,感染了作者,于是每到这个时候,作者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揺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c、同学们知道作者琦君吗?
(她是浙江永嘉人,出生于1918年。)(她是当代女作家。)。
(她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是著名词学大家夏承焘先生的学生。)。
(琦君是一位高产作家,出版的散文集、小说集和儿童文学作品有30多种。)。
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桂花雨》就是作者1962年写的,那年她44岁,此时的她远离家乡,文章流露出的是作者对家乡桂花的热爱和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总结:桂花是作者的童年,作者难忘童年的桂花雨,桂花雨中,有甜甜的回忆,桂花雨中,有浓浓的乡情,所以,作者这样写:小时候,……;让我们再一次读出作者内心深处浓浓的情……。
3、布置作业(自由选做)。
a、写感言:从作者身上,从这篇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下自己的感想收获。
b、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像作者一样,学生一定也有印象深刻的事,这里,进行一个拓展练习,引导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并将此练习作为本课的一项作业——小练笔。
这课的板书力求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简单明了。
板书设计:
桂花雨。
桂花香揺花乐思乡情。
部编版七下历史说课稿【第八篇】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p14。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2、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p23。
4、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p23—24。
5、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8、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10、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p30—32。
11、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12、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1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p33。
16、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19、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p38—39。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初一历史学习方法。
学习历史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死记硬背,绞尽脑汁,“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掌握好方法,但是这仅仅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用心学习,开动脑筋,积极发言,这样你就会发现,原来学习历史并不难。
同时,应当注意阅读每个单元的前言,了解每个单元的历史线索,主要问题和重要学习提示,这些都十分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
其次,必须注意课文的学习导言,虽然短,但内容却是课文学习中最重要的,还必须认真思考课文的问题,思考的问题越多,越会引发我们思考更多问题,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对于每一位莘莘学子来说都至关重要。好的学习方法能令你受益终生。但学习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因科而异的。总言之,有四方面要点。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任何事,基础尤为重要,更何况学习。若能将基础知识全面地,系统的熟练掌握,并能有机地、灵活地结合起来,任何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所以,我们应脚踏实地地学,决不要心浮气躁。
二、讲求效率。
每一位成功人士在介绍他们的成功秘诀时,都无一例外地提到要“讲求效率”,我们不妨也学一学。即上课一定要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尽量做到当堂吸收消化。若能真真切切地达到此境界,那么偶尔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虽占用时间,但不是浪费时间,而且还会促成你更高的学习效率。
三、扩展知识面。
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要挑战中考及以后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重大考验,就应有厚实的知识作为盾牌。所以我们要“挤”出时间阅读历史名著;浏览信息,观看历史性节目。只要坚持不懈,必有收获。
四、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学习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适时适度地给自己放假,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紧张的模拟考之后给自己轻松半天。与好友一起去看场电影,溜一会儿旱冰,或是戴上久违的“walkman”,或是对着蓝天白云高喊一声,舒心惬意,好不自在。不过,别忘了轻松之后又该崩紧那根弦了。
在学习之后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题海战术,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试题你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学习中还要学会阶段性的总结,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