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设计【优推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结合实际生活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设计”,希望您喜欢。
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设计【第一篇】
1、填空:
()×()=总价()×数量=总产量
2、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
(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钱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单价乘袋数、()
(2)生产队有土地20亩,每亩产粮400公斤,共产粮多少公斤,是求数量的题目()
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复习用方格数来表示面积,用面积公式来算面积。
2、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学会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与比较等方法去掌握通过图形割补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通过让学生计算生活中实际房屋的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具体运用,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面积的两种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通过图形割补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关键: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会计算生活中实际房屋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小结
你们真聪明,不需要一个一个的数格子,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利用面积公式来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利用平移,半个格子凑整及轴对称图形特点求图形面积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平移成为长方形,2个半格凑成一格。轴对称图形只要数一半,乘以2就能算出整个图形面积。
小结:我们可以利用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为长方形,把三角形转变成
为正方形来计算出面积。把2个半格合并成一格,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快速计算出面积。
二、新授
1.激发学习兴趣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它们有多大》教案
这2个不规则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
究竟是哪个图形面积大呢?
今天这节课就具体来研究它们的面积有多大。
(出示课题)不规则图形面积
2.图形a我们先观察图形a,你有办法计算它的面积吗?
a、小组讨论
b、汇报各种计算的方法
5×4-4
2×5+3+3
4×3+2+2
4×4……
c、电脑演示并且总结出割、补、移三种方法。
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方法?为什么?
割的方法:4×4=16补的方法:5×4-4,这两个方法!
师总结:无论是割还是补,分割的块数,或者是补上的块数越少,这种方法就越显得简单,也就越好。
3.图形b
图形b也是个不规则图形,你能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求出它的面积吗?
独立思考,然后把结果写在纸上面。
交流:(利用补的方法将它转变成一个规则的图形)
4×4=16
电脑演示生介绍的方法,并板书算式。
师:现在可以知道图形b和图形a谁大谁小吗?
要准确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就必须进行正确的计算,在计算时方法越简单越好。
三、巩固练习
这里有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请你们仔细观察,画一画,说一说,怎样求它们的面积。
(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后交流)
说说:求凸出来的图形面积用什么方法好?
求凹进去的图形面积用什么方法好?
小结:无论是割还是补,分割的块数,或者是补上的块数越少,这种方法就越显得简单,也就越好。
总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求图形面积的方法,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教学准备:
制作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重点:
能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连续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眼急脑快(口算)
利用羊村为了迎接亚运盛会,举行了圣火接力赛,让学生通过口算来帮助小羊胜利的完成任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逐一出示口算题,指名学生说出结果
8+7=9+5=8+42=46+9=
34+53=28+12=520+300=
2、心明手巧(笔算)
师:同学们很顺利就迎接到了圣火,但如果想把火炬保留下来,必须打开密码箱才行,你们有信心把火炬保管好吗?现在请拿出练习本,用竖式算一算,密码是多少,看谁算得好。
笔算下列各题:25+38=45+29=
学生独立用竖式进行计算后汇报结果并引导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3、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帮羊村完成了这意义重大的任务,村长为了表扬我们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决定请我们去参观野生动物园,高兴吗?准备好,看看你认识那些野生动物。
伴随悠扬的音乐,课件分别演示熊猫、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金丝猴、藏羚羊等受保护野生动物。
二、交流探索,解决问题
1、分析统计表,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注意思考从“已知种数”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的数量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数据教育学生爱护野生动物。
(3)出示第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让学生思考。
2、尝试解答
(1)师: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请用竖式算一算结果是多少。
(98+25=)
(2)指名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计算。
(3)师生齐分析学生完成的情况,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结合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把这题的计算过程再说一遍,突出“那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比较总结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打开密码箱的两题和例题,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汇报交流结果,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通过比较总结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特点并引出课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神机妙算(直接写出结果)
65396743
+78+86+95+88
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教师巡视。
指名说出结果及计算过程。
2、拔萝卜(用竖式计算)
58+9468+5286+77
(1)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同时指3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计算过程,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2)让3名学生当小老师,批改同学的计算。(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把算式的数抄错)
(3)集体评讲学生的完成的情况。
3、配钥匙(连一连)
师:班长暖羊羊它负责小羊们的日常生活,但它不小心把小羊房间的钥匙给调乱了,你们能帮帮暖羊羊,把钥匙给配好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
58+9458+6759+7579+89
125168152158134
指名学生说说如何算得又快又准。
4、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师:你会解答吗?请把你的算式写在书上。
巡视学生的解答情况,并指名说出解答的算式。
师:除了上面这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想一想(扩展延伸)
的两位数加上的两位数加和是多少?
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98+25=123(种)
98
+25
123
答: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123种。
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设计【第四篇】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10、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学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三、一定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正确对待错题本。
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一定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设计【第五篇】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6)班的整体情况还比较好,但得拔尖的学生不多。部分学生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还有些不尽人意,有一小半学生不善于学习,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学生无论做题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习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加强,他们面对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当然两个班都也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敏捷,考虑问题有一定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容易形成两级分化的现象,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二、复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三、复习内容:
复习共分为八部分: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
复习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本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主要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学生只要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中安排的课时尽量减少,可让学生通过练习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四、总复习时注意突出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第112页的第1题,既复习了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北、南、东或西)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同时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另外,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如第112~113页的第2、4题,第2题设计了估算和笔算3个家庭平均每月用电数的题目,让学生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如第113页的第5题,既复习了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也复习了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同时渗透了环保教育。
4.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如第114页的第7、8题,既复习有关面积的基本知识,也复习了估计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能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5.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如第115页的第11、12题,让学生了解用连乘、连除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各单元复习:
1、复习位置与方向时,先让学生自学教材第一单元,总结出这一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再结合教科书第112页的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用八个方向词语说一说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然后再进行小组和全班交流,结合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说一说怎样识别方向和用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再做一些关于第一单元知识的习题。
习题做完以后采取同桌之间互相批改,老师再收上来查阅,对于那些没有过关的同学采取相应的帮辅措施。
2.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通过让学生做第112页的第2题,了解学生计算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通过反思自己纠正;然后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
3.复习统计时,让学生分析第113页第5题中的数据,对近年来该地区沙尘天气的发展变化趋势有一个判断;让学生谈谈感想,有什么办法减少沙尘天气,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
4.复习年、月、日时,要注意全面复习学过的时间单位和有关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5.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结合第113页第3题复习口算,结合第4题复习估算和笔算。教师针对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订正,再通过有关练习或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全体学生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6.复习面积时,先让学生回忆课本第六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进行知识的梳理。再针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进行相关题目的训练,争取每个同学都能达到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7.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除了结合第115页的第9、10题外,再运用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基本含义,体会到小数与分母是10和100的分数的联系。
8.复习解决问题时,结合第115页的第11、12题,了解学生是否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能否正确列式计算。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不要求一个学生掌握多种方法。
六、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班级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题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按时、认真地完成习题,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设计【第六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能力目标: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目标: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二、互动解疑
板书:3。2+11。5=
2、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买书付钱的问题,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
师:你是怎样计算3。2+11。5的?
(4)小组讨论。
(5)完成课本试一试的题目,你会做吗?
三、启思导疑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这几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把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的加法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四、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第7万状的第1题。
2、用竖式计算。
2。5+0。23。9—2。96。5+3。13。小小文具店:小丽到文具店购买文具。一把尺子1。5元,一本笔记本2。1元,一个文具盒5。3元,一支钢笔4。4元。
(1)一把尺子和一支钢笔一共多少元?
(2)一个文具盒比一本笔记本贵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设计【第七篇】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设计【第八篇】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2、复习巩固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办法,能够准确进行测量并求周长。
3、利用周长的相关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
5、在交流的过程中回忆求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2、除了学习观察立体图形,我们还学习了求什么图形的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有关图形方面的知识。
二、巩固探究
1、复习观察立体图形
交流,订正。
2、复习周长的计算方法。
什么叫周长?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又该怎么求呢?
自由完成第12题,汇报订正。
还是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4、刚才我们又是动手操作,又是测量计算,累了吧?我们一起到足球场去轻松一下吧!看!这就是我们将要去的足球场。出示第14题。
自己看图、读题,想一想,在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这道题一共让你求出几个问题?会不会解答?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三、拓展实践
我们再独立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1、足球场是个长方形,长120米,宽95米。李林绕着足球场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3、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总复习
立体图形求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