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毕业论文的材料热选(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3318458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毕业论文的材料热选(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毕业论文的材料篇1【第一篇】

如何写好1篇毕业论文致谢词?下面跟着网友一起来看看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答谢词栏目!

我的毕业论文致谢词——很公式化

本论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非常感谢我的指导教师....教授。从论文选题直到论文的最终完成,她都给予我尽心尽力的指导。....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的影响着我,对我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必将产生影响。借此机会,特向...教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学院的所有领导和老师。他们严谨的学风、渊博的知识、诲人不倦的品格一直感染和激励着我不断上进,使我大学四年的时光充实而有意义。“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不断成长,在这里我所学到的,必将使我受益终生。

在本论文的写作中,我也参照了大量的著作和文章,许多学者的科研成果及写作思路给我很大启发,在此向这些学者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我的家人、同学、朋友对我的大力支持,他们的无私奉献、关爱和支持使我能够继续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感谢所有关心、帮助和支持我的人。

本论文虽然几经修改,但由于才疏学浅,本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午夜的院校一片静谧,从静思苑远眺,星光点点。远处的五环路依旧是川流不息的车流……此时,这望了三年的风景在我眼前呈现的瞬间,却是如此的眷恋和不舍,人生中充满意义的又一个三年,匆匆的逝去了。

回忆这来时的路,感慨万千,不禁想起了04年从电视台告别荧幕只身到北京复习考研的决心,想起了中关村那个狭小简陋的栖身之所,想起了那复习充满汗水和泪水的二百零四天,想起了每次来学校望着那正在建设中的47号楼时心中那些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如今,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已经实现并且收获的比那时期望的`不知多了多少。

在三年的求学时光中受到太多良师益友的帮助和指点。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徐琴媛教授,三年来,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中,她都给予我最热情的帮助、最无私的关怀,她包容了我的浅陋和无知,教会我如何治学,如何待人处世。就是现在的毕业论文,从开题到定稿,从材料的收集到行文,无一不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满怀感激,无以言表。

感谢我所有的授课老师,感谢刘笑盈教授,难忘您教学的一丝不苟、平易近人;感谢蔡帼芬教授,在您的课堂上让我们学会了严谨,让我们感到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感谢麻争旗教授,您幽默诙谐的教学令课堂气氛轻松、自由。要感谢的恩师太多了,你们的谆谆教诲,定会牢记心间。

感谢班主任唐爱华老师,谢谢在我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从各个方面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想说在我们心里,您是我们最知心的好朋友。感谢沈阳电视台冯剑主任,是您的鼓励和帮助让我勇敢的迈出这一步,感谢吴媛媛,在我来京复习时,为我提供的帮助。

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刚刚去世带我长大的姥姥,好想您啊!

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本论文的各位专家教授,谢谢!

毕业论文的材料篇1【第二篇】

浮法玻璃工艺的特点12。

高铝瓶罐玻璃组成16。

离子交换法的定义和分类26。

扫描电镜(sem)测试37。

热膨胀性能测试38。

离子交换法玻璃化学强化实验42。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143。

毕业论文的材料篇1【第三篇】

3、略说汉字汉语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汉语文化负载下的中国式英语。

5、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

6、汉语言视角下的聋生心灵关怀。

7、汉语言的隐喻特性。

8、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

9、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

10、社会化汉语言水平测试研究。

1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机理。

12、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几点研究。

13、英语外来语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14、从汉语言看女性的文化特征。

15、汉语就是意识形态--汉文化语言的学与汉语言文化的学。

16、基于扎根理论的品牌口号汉语言学特征研究。

17、浅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

18、以历史维度审视汉语言修辞格的古今关系。

19、汉语言文化中的传统时间观。

20、百年来中国汉语言学史研究的思考。

21、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

22、试述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3、避讳造词及其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

24、简论语言中的社会歧视。

25、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

26、汉语言隐喻之象探究。

27、汉语言全句否定范畴的句法实现。

28、汉语言中的身体观:躯体性思维的语言渗透。

29、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30、试论社会文化对汉语词语变化的影响。

31、汉语数词缩略语研究。

32、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

33、试述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4、避讳造词及其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

35、简论语言中的社会歧视。

36、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

37、汉语言隐喻之象探究。

38、汉语言全句否定范畴的句法实现。

39、汉语言中的身体观:躯体性思维的语言渗透。

40、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41、试论社会文化对汉语词语变化的影响。

42、汉语数词缩略语研究。

43、汉语言学中夸张的语义要素与运用原则。

44、汉语言规范化论略。

45、论经济机制在汉语言中的表现。

46、中国艺术传播与汉语国际推广的交织。

47、探求唐诗的文化传统暨汉语言特点--叶萌教授《唐诗的解读》评介。

48、浅析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49、浅谈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

50、论汉语言学习中的“美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毕业论文的材料篇1【第四篇】

一、引言。

科研能力是新世纪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丰富的科研知识、清晰的科研思路、扎实的科研技能是师范生入职后发展为研究型教师的必备条件。因此,在校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良好的科研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获得的,它的培养需要教学单位较为长期的关注与投入。目前,教育研究者对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培养的能力构成(韦理,2005)和教学实践方面(张秀云,庞丽娟,2003)关注较多,而相应忽视了对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其实,这一缺失不仅体现在师范本科生教育中,也是本科生教育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研究并未将科研能力作为师范生/教师能力构成的重要方面加以探讨(刁维国,2007;王艳玲,2007;吴一安,2005)。然而,《xxx学位条例》明确规定,本科生应当“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才能授予学士学位。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2004)也曾详细论述了科研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重要联系。由此可见,国家对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培养已明确地提出了科研能力方面的要求。对于师范生来说,科研能力的大小对其入职后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与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诚然,有一些研究者已在讨论这一重要问题(胡海舟,2004;靳延华,2004),但讨论更多地处于理论层面,缺少相应的实践或实验环节来更加有效、深入、清晰地阐明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及方法。从2006年到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系针对2003级本科生进行了一次科研能力培养的试验。本文是这次实验的报告。

二、项目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系2003级“优秀毕业论文培养项目”是一个具有教育实验性质的科研项目,课题时间为2006年4月到2007年12月。它是在2005年一次成功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的。2005年4月到7月,我们组织了20名2002级本科生进行了科研尝试,并为他们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尽管这次尝试历时不长,但参与的学生仍顺利完成了一般科研的所有步骤,并上交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报告。在结题后的集体访谈中,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高水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表明,学生在研究中进行过深度思考与艰苦探索。因此,我们拟进一步研究、探索这一“学生自主科研与教师协助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科研实践推动科研能力的发展,以期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找到一条更有效的途径。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探索英语专业师范生在优秀毕业论文培养项目中所取得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带有一定的尝试性。我们并不力求证明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会取得多少科研能力方面的发展,我们更多地是希望掌握一些关于本科生科研进程特点和规律的一手材料,以便为更进一步的探索提供参考,指明方向。这样一来,项目就具有了双重目标:首先是学生科研的顺利完成,这一环节涉及到参加项目学生的遴选、开题、在研究各个阶段的指导与协助、论文写作等;其次是对学生科研的研究,即观察、分析学生在各个研究阶段的状态。

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的教育研究方法,获得的数据与信息具有较强的情景性、真实性和应用性。也就是说,本研究既有实践价值,同时也能够为相关的教育理论提供验证。项目的具体实施包括四个主要阶段:(1)准备阶段此阶段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学生的遴选工作。遴选工作采取公开自愿报名与鼓励重点对象相结合的原则。即,既向全年级学生公开招选参加者,又鼓励那些教师们普遍认为学业优秀、潜力较大的学生。最后,有48名学生报名,占学生总数124人的。可以看出,学生对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是比较浓厚的。从这些学生中,我们根据他们在报名表中填写的准开题报告、专业课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教师推荐等多方面的情况最终选出16名学生参加此项目。其中,论文设想与“二语习得”“翻译”和“文学”方向有关的各3人,与“教育心理学”方向有关的2人,“测试”“教学法”“跨文化交际”“文体学”“语言学”等方向各1人。我们根据系里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意愿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一名教师进行全程一对一的指导。(2)学生科研初期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定题。从这个阶段开始,16名学生每月上交一份进度报告,在报告中简要说明本月/本阶段计划完成的任务、完成过程(按时间顺序)、实际完成的任务与获得的经验与反思、未能完成的任务及原因分析。项目结束后共收取74份进度报告。(3)学生科研主体阶段此阶段学生基本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各项科研活动,直至最终完成毕业论文。但其间仍与笔者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或当面交流,或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每次交流,笔者都进行了事后记录。在研究中期和结束时,学生分别上交了中期报告与结题报告。(4)材料汇总与分析阶段此阶段除集中地、整体性地汇总并分析所有相关材料外,笔者还对参与项目的学生和他们的指导教师进行了开放式访谈,作了详细的访谈记录并归入汇总材料中一并加以处理和分析。

三、分析方法与结果。

本研究中的所有文字材料(报名表、进度报告、电子邮件交流、访谈记录等)均输入质性分析软件nvivo7进行处理,主要处理方式为编码标注与分类分析。经过反复比较与归类,最后发现如下几点较有规律性或普遍性的现象。

1.学生自主选择的研究方向与问题多为自己感兴趣的这说明学生对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具有探索的欲望,尽管这种兴趣更多地是自发自觉的,并不是在理性引导下发展起来的。有些学生想要研究的课题甚至与其准备考研的学科专业并无多大联系。因此,本科生主动从事科研尝试的功利性并不是很强。那么,在这方面,学校教师专业方面的引导对后续整个科研过程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2.从有成形的设想到最终定题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困难很多定题周期平均为七周,这比预想和计划的时间要长很多。定题的困难主要与如下两个因素有关。首先,学生普遍设想比较泛化,即使明确知道所要研究的问题或方向很有意义,但研究设计与成熟范式的差距仍很大。也就是说,学生并不了解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操作常识。这可能与研究方法的训练较少有关;第二,教师往往会开书单让学生去读,但引导不够。有不少学生反映这些参考书越看越觉得摸不着头脑,找不到方向,甚至有的学生还发现按照书中所讲的内容和标准来看,自己的研究设想根本就无法转化为现实。学生承认自己平常的积累比较少,但教师的指导可能又过于粗略,缺乏深入的交流,在读书时又很少有与其他同学讨论的机会。但这一阶段却让学生对科研有了更加准确、客观的认识,初步形成了科学的概念。

毕业论文的材料篇1【第五篇】

微波条件下塑料包装材料化学物迁移研究。

烧结ndfeb永磁材料化学镀ni-co-p合金防护层研究。

基于纳米材料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及应用。

qspr研究在材料化学和环境化学中的应用。

烧结ndfeb永磁材料化学镀防腐研究。

功能材料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

复合镍电极活性材料化学镀镍及其影响研究。

聚合物薄膜和纳米材料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的研究。

硅锗氰化物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微波辐射下三价锰离子促进的2-取代苯并噻唑的合成研究。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某些缩酮(醛)合成中的应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318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