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法治思想交流研讨材料

爱美丽发表时间 3088058

法治思想交流研讨材料

根据理论学习中心组安排,今天,我们就xxx法治思想展开学习讨论,下面我先谈谈我的认识。

一、增强政治定力,牢牢把握xxx法治思想的主要内涵

党的xxx报告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战略目标,全面依法治国是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xxx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实行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确立了xxx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领导地位,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十一个坚持”,实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构成了xxx法治思想的主要内涵。这“十一个坚持”分别为: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从理论逻辑上看:xxx法治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蕴含马克思主义革命论的基本原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法哲学观,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新境界。

从历史逻辑上看:xxx法治思想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在借鉴吸收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历史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重大问题。

从实践逻辑上看:xxx法治思想具有扎实的实践根基、鲜明的实践品格和磅礴的实践伟力,xxx法治思想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运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中发展。

二、坚持底线思维,正确看待法治建设的普遍性问题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底线思维”,就是要求我们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这也是底线思维的主要特征。运用底线思维,有利于我们在反分裂斗争、化解矛盾风险隐患中警惕“黑天鹅”、防范“黑犀牛”,有利于我们应付最坏局面、拿出相应对策、掌握主动权。就公权力的运行规律而言,坚持底线思维,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干工作,一旦突破职权法定、程序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底线,再辛苦的努力也会付诸东流。当前,我xxx在法治建设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一是底线思维树得不牢的问题。我们很多单位,很多干部严重缺乏底线思维,法律意识淡薄。有的是部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位不清、理清不明,对依法治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将法治建设工作等同于普法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缺少专题研究和具体规划、方案,存在法治和业务两张皮、两套思维;有的是个别干部把工作要求和法律要求等同起来,不学法、不知法、不用法,用个人经验办事,没有程序意识,简单处理个别棘手问题,激发群众矛盾,如近期收到的xx党员举报的问题,个别旅游项目招投标的问题;有的是对日常业务工作的法律要求不熟悉、不掌握,如政府部门有的规划、合同有没有经过法律的前置审查,如近期xx领域发生的问题,xxx综治材料居然放在联网电脑上、值班表在微信群上随意发送,维护稳定工作干了这么多年,你行业部门和党委政府难道一点都不知道?一点都不强调?二是基层执法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的公安、文化、市监、城管等部门都有执法要求,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但我们的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对执法工作认知模糊,在执法资格、执法对象、执法权限、执法成效上欠缺细致考量。如,调查研究和执法处理不严谨,有的对待当事人态度蛮横等。县委在年初安排经济工作时,特别强调要深入实施依法行政提升行动,目的就是提高我们的执法能力,防范各类风险。三是普法教育形式单一的问题。全县普法宣传教育措施仍停留在摆摊设点、发放宣传单、法治讲座等传统形式,利用新媒体创新开展普法宣传的手段还不够丰富,缺乏创新意识,有影响力的普法节目不多。如,在防范电信诈骗上,还是应该以案说法,把被骗经过通过网络和卡通等形式讲解给大家,提高警惕心。四是执法队伍力量协同不够的问题。通过调研,我也发现除行政执法队伍外,咱们还有大量的基层辅助人员,如公安局的协辅警,法院检察院的书记员,政法委的联户长、网格长,司法局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等,队伍庞大、数量众多。目前协调机制还未建立,这些人员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各自为政、各自为战,在法治建设上未能互相配合、同向发力。

三、夯实工作基础,全面提升法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法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夯实基础、久久为功。

一要以法治思维来推动工作。在谋划推动工作的时候,必须把合不合法摆在第一位,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坚决防止拍脑袋决策,坚决管住蛮干的人,坚决杜绝“先上车再补票”的惯性思维。要强化民主思维,充分用好民主集中制,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广聚群智、广听群意、广纳群策,在民主、科学、合法的前提下作决策。要强化程序思维,进一步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程序合法、决策合法。要强化权责思维,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的思维,严格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责任开展工作。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司法局等行业部门和各乡镇要加强组织领导,党政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和法律业务素质,增强干部依法决策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规范合法性审查标准化建设,督促落实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的实施监督,全面立体规范决策行为,真正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切实加强法律培训,确保学习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效果三个全覆盖,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

三要靠法律武器来破解难题。当前,我县旅游等领域情况仍然复杂,劳资纠纷潜在风险大,推进工作难度大,在做好耐心沟通调解的基础上,善于使用法律武器有时候能有效破解难题。要依法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法律依据,依法依规、用情用力解决合理的诉求和难题,逐步把难题导入法治框架、法律渠道解决问题。要依法化解矛盾,认真梳理法律权责义务,认真分析利与弊,综合运用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心理疏导、化访为诉、进入程序、依法处置等措施,把矛盾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依法惩戒违法,对无视法律权威的违法行为,用法律方式依法处理,找准维护权利的法律依据,坚决把法律武器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四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要充分发挥法治引领和保障作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各类政策措施,以法治手段维护公平竞争环境,让契约遵守、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成为常态。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尊重市场主体地位,支持民营企业壮大法治,健全完善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司法措施。

五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都能通过网络查询到相关规定。要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行政执法监督,依法解决行政执法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执法队伍建设上规范执法程序和调处方式,严禁出现违法执法规定和态度蛮横无理等行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总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发展阶段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xxx法治思想,高质量推进法治建设,为xxx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08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