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说课稿小学数学人教版 数学说课稿小学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30434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说课稿小学数学人教版 数学说课稿小学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说课稿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一篇】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第一部分的知识,它被安排在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之后学习。这是认识小数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为以后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四则运算做知识积累准备。它是整个有关小数学习中的基础,可以说是一相当重要的内容。

学生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已接触过小数。但这个单元的内容还是挺丰富的:初步认识并感知小数的意义;简单小数的大小比较;读小数和写小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感知的基础上,应有深入的了解,并掌握其有关性质、方法。本节课教材的编排是先让学生认识数位顺序表,然后是小数的读和写。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我将教材作了适当的处理,先让学生读小数。虽然小数的读法并没有正式教学与概括,但从学生接触小数起,就不可避免地与读法进行碰撞,因此在不经意间大部分学生已能正确地读出小数了。由读小数引入,教学数位顺序表的相关知识,再进行写小数。

在上述基础知识和理念的支撑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熟悉小数数位顺序表,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一、教学数位顺序表导入:

1、观察一下,这些小数有几部分组成?

(三部分,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如的整数部分问:3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4呢?

2、谁还记得整数的其他的数位?(学生回答,按一定顺序即可)(课件出示)每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关于整数数位你还知道哪些知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3、看整数部分,你认为小数的数位应在整数部分的哪边?(在整数部分的右侧)中间怎样区分呢?(用小数点隔开)

5、你能推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什么吗?为什么?

(千分位——千分之一;万分位——万分之一;十万分位——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位——百万分之一……)

(5)出示下表,提问:为什么后面用省略号?(表示后面还有很多数位)

6、看着这张数位顺序表,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小数部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你怎样证明?(米就是1分米,米是1厘米,1分米等于10厘米,因此米里有10个米)

7、你能根据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有关知识,完成下面这几道填空吗?

(1)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计数单位是();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2)从左往右数,小数部分的第四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3)10个是(),里有()个。

(4)有6个()、8个()、2个()、5个()组成。

(5)说说下面各数中的“2”分别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意思?

我们要把数位顺序表牢记,这样就能正确地解题了。

二、教学小数的读法。

1、(出示图)熊猫、电动车、土星绕太阳数据。

问:你会读出以上的数据吗?

2、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3、如果我们要把读法写下来,可以采用这样的书写格式:

29.42读作:二十九点四二

三、教学小数的写法

1、出示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写在自己本子上,指名板演,说明书写格式)

2、写出下面的小数。

五点零六十点零零二三百点七一

四、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0。0770。004

2、说出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3、一个数的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4、一个小数,由4个1、5个、7个组成,这个数是()。

五、课堂小结.

说课稿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二篇】

观摩了小班数学活动《排排看》,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具体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评述:

一、选材贴近生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生活中,孩子们随时会观察到、感受到有规律的排序的物体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感和节奏感。所以我们可以发现黄老师选取的这个内容来源于生活。另外,黄老师在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生活经验,利用孩子们经常玩的积木来展开活动,一方面贴近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更激发起了孩子学习、发现的乐趣。

二、目标制定合理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那么从黄老师对此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制定来看,是全面、具体的,她从能力、知识、情感来制定的,在目标的制定时也考虑到了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活动中,黄老师也紧紧围绕着目标来开展每个环节。

三、过程注重探究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黄老师非常注重孩子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幼儿提供了便于探究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通过直接操作材料,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究、希望尝试的欲望。黄老师始终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主动参与到观察、分析、探究的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孩子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让孩子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了“孩子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

四、环节紧凑有序。

本次活动设计条理清楚、从易到难、层次分明。黄老师从“简单的颜色排序”引起孩子的兴趣;随后又通过孩子的观察、老师的总结得出排序的规律。接着再通过孩子的探究、合作操作,感知按照一种规律排序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散了孩子的思维;最后又回归到生活,激发起孩子继续寻找生活中的排序现象的兴趣。整个课堂教学有序有线、丰富多彩,使幼儿至始至终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探索兴趣,活动效果好。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说课稿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三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计算是本册教学的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道理。

在这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剖析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

1、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

2、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掌握。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同学们去看花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习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创设了看花的情境,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体验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一)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在研究教材时,我以去花园赏花———参观苗圃基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动手摆一摆——奖励喝饮料和吃苹果等环节来展开教学,环环紧扣。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上的练习设计,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符合《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些什么?

说课稿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四篇】

主讲人:冯老师

评课人:孙建磊

主题: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冯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二年级数学上册关于"数学王国"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1、教师的课堂引导非常有趣,从数学王国的大门钥匙的密码引入课堂,让学生利用1和2组成一个两位数来揭开大门的钥匙,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初步接触利用数字组成一个数的可能性是多个的,另外结合地图的涂色来引入第一个例题。

2、教师利用了一条主线贯穿全课堂,利用数字王国的大锁密码,开始课堂,最后又用大锁的密码结束课堂,并且对本节课做了升华提升,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始有终。

3、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巧妙,尤其是对于涂色的设计,根据地图进行了改变,让学生理解题意,注意题意的要求,并在黑板上进步摆出图形,结合自己制作的图,让学生明白定位法的确定方法,可以先确定前面的,也可以先确定后面的。

4、教师通过几次个例题和操作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实践,对具体的方法最后提出总结,根据学生的活动,挑出能够快速完成的几个,总结方法,让学生来了解方法的重要性。

5、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也别出心裁,形式多样,有排数字,合影留念,教学环节联系生活,抓住学生的心里特点,实际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倍感兴趣,而且在练习上也拓宽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编号排序。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

1、课堂的开始地图出示虽然比较新颖有趣,引起学生关注区分比较,但占用的时间过长,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裁剪,直接给出阳泉地图,把盂县和郊区的地图首先图上不同颜色,问学生还有其他涂色方面吗,口头回答几个后,直接开始涂表格,不用涂地图。

2、讲解定位法和交换法是是否可以再具体详细些,感觉学生课上还是不是很明白如何定位。

说课稿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五篇】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我拟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标: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要有效地冲突重难点,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谈一谈本节课的设计及想法。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我重点谈一谈自己在为有效冲突重难点的的设计:

1、自主体验,感悟时间“秒”和“分”(分为两个层次:认识秒和体验秒)

认识秒:我从电子时刻上的秒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自主认识秒针,引导生总结出最细最长的是秒针,让学生观察秒针走动留下的阴影认识1秒和几秒,其中秒针从12走到差2格到6时,让学生说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学生是一格格数的,有的是先数5个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数6大格再减2小格等,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整个秒针走到的过程中都同时配有“滴答”声,让学生在看其形并听其音中,亲历1秒。

体验秒:让学生听“滴答”声,想一秒钟能做些什么?让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课件里的“滴答”声试一试,有时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动作一边跟着“滴答”声数,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我是小闹钟”的游戏更是让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活动,尝试估老师规定的几秒。我想,这些活动对于“秒”的概念建立应该是有效的。

2、观察、探索、体验分与秒的关系

因为分与秒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的。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

在课前,我布置了让学生由家长计时1分钟,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然后课堂上交流。课堂上,学生在1分钟的口算比赛中又体验了1分钟。我设计时是这样考虑的。首先,口算是我们数学课堂一项基本的训练,把它作为1分钟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数学成分更。而且,课堂也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学生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让学生回家体验与课堂体验结合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对1分钟有更充分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更有利于“分”时间概念的建立。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23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