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集范例【汇集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集范例【汇集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集范文【第一篇】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果能够对中国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将中国经验上升为系统的概念体系和知识范式,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给出中国方案,那么,中国理论的世界意义必将更加彰显,中国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终将转化为话语优势。
3月4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这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
解读中国实践需要中国理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中国进行的伟大事业既顺应世界文明发展大势,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从事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立足中国大地,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主体性、原创性。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指出,“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
解读中国实践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国外理论解释不了中国故事。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国情这么复杂,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试想欧美有哪套现成的理论可以解读中国的伟大实践。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国外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们套在中国头上,用它们来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进行格式化,用国外的理论来裁剪中国的实践,那就非常荒谬了。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
新时代是中国理论繁荣兴盛的时代。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理论。党的xx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从国际看,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也一定是理论繁荣兴盛的时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是滋养哲学社会科学的肥田沃土。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新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中国理论是在实践中建构起来的。中国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中国问题,研究对象是“中国样本”,中国故事、中国奇迹构成中国理论最深厚的基础、最充分的根据。中国理论的诸多概念都是历史实践的产物,而这一历史实践正在蓬勃发展,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在全面总结中国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能够科学解读中国实践的系统理论。
解读中国实践,关键是捕捉其特殊性。中国的伟大实践是在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展开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中进行的,在人类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同时,解读中国实践具有世界级意义。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诸如国土面积大、人口规模大、经济体量大、历史纵深长、历史文化传统深厚,中国面临的改革发展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等每一项问题都是世界级课题。解答这些课题本身就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解码它的理论创造必定是世界级的成果。
今天,中国奇迹已经不是哪些人不想面对、不愿承认就可以不面对、不承认的事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果能够对中国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将中国经验上升为系统的概念体系和知识范式,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给出中国方案,那么,中国理论的世界意义必将更加彰显,中国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终将转化为话语优势。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集范文【第二篇】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与20xx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紧密衔接,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的使命担当,深切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殷殷期盼与厚重嘱托。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根铸魂,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与时代同行。
时代是思想之母。与时代同行,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活力所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如此,学术亦然。唯有踏合时代的节拍、因应时代的变化、把切时代的需求、应答时代的发问,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与不竭的源头活水相贯通,才能有常新常青的精彩。正因如此,马克思将“真正的哲学”称之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游离于时代、落伍于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便无以兴盛,更无以为用。
与时代同步伐,最根本处在于对时代问题的准确把握与自觉回应。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创见、有所新获的起点。哲学社会科学史上那些至今引人反复研读的名篇巨制,哪一个是游离于时代的喃喃自语呢?它们无一不因其对所处时代重要问题的精深省思、不懈求解而跨越时空、生辉流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也正在于其与时俱进的鲜明理论品性,其对时代发展新课题永不停顿的敏锐关注和创造性探索。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在书写时代答卷中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史。
经过长期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时代,也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是一个回首令人动容,展望催人趋赴的时代,也是一个吸引世人越来越多眼光的时代。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而言,这是一个提供了空前丰富素材与题材、空前复杂命题与试题、空前广阔机遇与空间的时代。记录、书写、讴歌我们的民族开创这一时代的百折不回和雄奇壮丽,揭示并讲清楚我们的民族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中国智慧中国逻辑,生于斯时、历于斯世的当代中国学人最有资格,也最有责任。与此同时,“新时代”之谓,表明了我们的发展所处的新阶段,也提示着我们的奋斗所处的新境遇。在新的发展进程中,我们面对着复杂交织的新题和难题、各种各样的中国问题与全球问题。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接连用五个“面对”、五个“如何”、五个“迫切需要”,高度凝练地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关注和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批评过一种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种种重大的理论问题缺乏兴趣,不愿意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表示要同现实保持距离,免得犯错误,或者认为没有学术价值。”客观而言,这种现象,于今仍不乏存在。称职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绝非空头的评论家,更非袖手的旁观者。哲学社会科学与新时代同步伐,就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趋时必果、乘机无怯,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研究新时代。唯此,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新奋进提供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精神的激励。
发时代先声。
发时代先声,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而言,就是要拿出原创性和引领性的成果,推动思想进程,引领时代发展。发出时代的先声,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的自信和勇气。一方面,一个国家和民族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不是由其论著的厚薄累成的,而是由其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多寡标示的。哲学社会科学乃至文化强国之强,奠基于原创性和引领性成果的繁富。另一方面,“历史是不能靠公式来创造的”。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在这里,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独创性的实践要求中国人自己写出原创性的教科书,也为写出原创性的教科书积累了丰富深刻、独一无二的实践经验。增进创新的勇气、形成原创的成果、发出时代的先声,我们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
发出时代的先声,前提在于放开胸襟、广纳博收。不立于人类思想智慧的高处,不系统考察历史上各种曾经的时代先声,不可能发出新时代的学术先声。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继承、借鉴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包括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与我们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对域外文明的正视与汲纳是分不开的。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不难发现,我们正是在打开国门中,赶上了时代。新时代的我们,拥有了更充沛的自信,但不能因而自负、自闭,而是要有更大的博采中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从容和努力。
发出时代的先声,关键在有会通超胜的自觉追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为的是更好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既要勇于执守、善于吸收,同样要敢于超越。满足于止步已有的思想资源,最多只是“融”而非“通”,最终只能“随人作计终后人”,无以形成具有自己原创性的成果、确立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和优势。在对域外文明和历史传统的采借中,如若失去当下自我的主体性,陷入“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迷局,淡忘“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古训,不仅原创性无从谈起,也解决不了我们当下的实际问题。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同样也要有科学的态度。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立足时代特点,守正出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为时代明德。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根铸魂”一语,清晰点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国民心性塑造、民族精神弘扬中的独特作用,启示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要做好著书立说的工作,更要尽到为时代铸魂立德的责任。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强调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发挥好为时代明德的作用,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按照要求,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涵养大格局、弘扬好学风。
中国知识分子素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这种志向和传统,滋养着一代代中国学人的心胸和格局,鼓舞着中国学人为着民族和国家而上下求索的赤诚和担当,至今仍当为我们所承扬。在新时代,涵养治学的大格局、弘扬好学风,关键在于真正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有了这样的学术理想,就能够自觉地将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统一起来,将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笔端富有深情和穿透力、感染力。有了这样的学术理想,一个学者才会有治学的定力、推敲的耐心、出新的勇气,沉潜得下、奋发得起,炼得出精品。顾炎武在其名著《日知录》中曾写道:“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1篇,多1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1篇,多1篇之损矣。”这种“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的著文观和治学观,至今仍应成为所有学人的座右铭,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为时代明德的当循法则。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集范文【第三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伟大民族精神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支撑中华民族风雨无阻、坚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网友为分享的“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集范例【汇集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与20xx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紧密衔接,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的使命担当,深切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殷殷期盼与厚重嘱托。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根铸魂,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与时代同行。
时代是思想之母。与时代同行,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活力所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如此,学术亦然。唯有踏合时代的节拍、因应时代的变化、把切时代的需求、应答时代的发问,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与不竭的源头活水相贯通,才能有常新常青的精彩。正因如此,马克思将“真正的哲学”称之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游离于时代、落伍于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便无以兴盛,更无以为用。
与时代同步伐,最根本处在于对时代问题的准确把握与自觉回应。问题是时代的。
口号。
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创见、有所新获的起点。哲学社会科学史上那些至今引人反复研读的名篇巨制哪一个是游离于时代的喃喃自语呢?它们无一不因其对所处时代重要问题的精深省思、不懈求解而跨越时空、生辉流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也正在于其与时俱进的鲜明理论品性其对时代发展新课题永不停顿的敏锐关注和创造性探索。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在书写时代答卷中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史。
经过长期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时代,也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是一个回首令人动容,展望催人趋赴的时代,也是一个吸引世人越来越多眼光的时代。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而言,这是一个提供了空前丰富素材与题材、空前复杂命题与试题、空前广阔机遇与空间的时代。记录、书写、讴歌我们的民族开创这一时代的百折不回和雄奇壮丽,揭示并讲清楚我们的民族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中国智慧中国逻辑,生于斯时、历于斯世的当代中。
国学。
人最有资格,也最有责任。与此同时,“新时代”之谓,表明了我们的发展所处的新阶段,也提示着我们的奋斗所处的新境遇。在新的发展进程中,我们面对着复杂交织的新题和难题、各种各样的中国问题与全球问题。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接连用五个“面对”、五个“如何”、五个“迫切需要”,高度凝练地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关注和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批评过一种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种种重大的理论问题缺乏兴趣,不愿意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表示要同现实保持距离,免得犯错误,或者认为没有学术价值。”客观而言,这种现象,于今仍不乏存在。称职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绝非空头的评论家,更非袖手的旁观者。哲学社会科学与新时代同步伐,就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趋时必果、乘机无怯,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研究新时代。唯此,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新奋进提供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精神的激励。
发时代先声。
发时代先声,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而言,就是要拿出原创性和引领性的成果,推动思想进程,引领时代发展。发出时代的先声,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的自信和勇气。一方面,一个国家和民族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不是由其论著的厚薄累成的,而是由其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多寡标示的。哲学社会科学乃至文化强国之强,奠基于原创性和引领性成果的繁富。另一方面,“历史是不能靠公式来创造的”。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在这里,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独创性的实践要求中国人自己写出原创性的教科书,也为写出原创性的教科书积累了丰富深刻、独一无二的实践经验。增进创新的勇气、形成原创的成果、发出时代的先声,我们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
发出时代的先声,前提在于放开胸襟、广纳博收。不立于人类思想智慧的高处,不系统考察历史上各种曾经的时代先声,不可能发出新时代的学术先声。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继承、借鉴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包括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与我们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对域外文明的正视与汲纳是分不开的。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不难发现,我们正是在打开国门中,赶上了时代。新时代的我们,拥有了更充沛的自信,但不能因而自负、自闭,而是要有更大的博采中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从容和努力。
发出时代的先声,关键在有会通超胜的自觉追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为的是更好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既要勇于执守、善于吸收,同样要敢于超越。满足于止步已有的思想资源,最多只是“融”而非“通”,最终只能“随人作计终后人”,无以形成具有自己原创性的成果、确立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和优势。在对域外文明和历史传统的采借中,如若失去当下自我的主体性,陷入“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迷局,淡忘“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古训,不仅原创性无从谈起,也解决不了我们当下的实际问题。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同样也要有科学的态度。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立足时代特点,守正出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为时代明德。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根铸魂”一语,清晰点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国民心性塑造、民族精神弘扬中的独特作用,启示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要做好著书立说的工作,更要尽到为时代铸魂立德的责任。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强调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发挥好为时代明德的作用,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按照要求,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涵养大格局、弘扬好学风。
中国知识分子素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这种志向和传统,滋养着一代代中国学人的心胸和格局,鼓舞着中国学人为着民族和国家而上下求索的赤诚和担当,至今仍当为我们所承扬。在新时代,涵养治学的大格局、弘扬好学风,关键在于真正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有了这样的学术理想,就能够自觉地将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统一起来,将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笔端富有深情和穿透力、感染力。有了这样的学术理想,一个学者才会有治学的定力、推敲的耐心、出新的勇气,沉潜得下、奋发得起,炼得出精品。顾炎武在其名著《日知录》中曾写道:“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1篇,多1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1篇,多1篇之损矣。”这种“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的著文观和治学观,至今仍应成为所有学人的。
座右铭。
内容提要:“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这一要求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既是肯定和激励,也是指引和希望,还是信任和重托。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为谁立言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推出具有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现实性、自主性、独创性的成果;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3月4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讲的这句话,如同春风吹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也吹亮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心。这一要求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既是肯定和激励,也是指引和希望,还是信任和重托。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切实落实到研究工作中去。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才能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在认真研究和解决重大时代课题中助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做到与人民共命运,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新时代的思想旗帜高高飘扬在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上,高高飘扬在正在进行前无古人伟大实践的中华大地上。新时代的思想旗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推出了一大批深刻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成果,使新时代的思想旗帜高高飘扬在中华大地上、辉映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坎里。其次要着力破解新时代面临的一系列事关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党的xx大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承担了中央交办的事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重大实践经验总结的课题研究任务。“三个重大”课题研究对于破解新时代发展难题、探索新时代发展路径、总结新时代发展经验、开创新时代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党的事业服务、为国家发展服务,归根到底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正因如此,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要解决为谁立言的问题。立言著书做学问,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本职工作。我们立言著书,是为了谋求人民幸福;我们做学问,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这是革命的、人民的、社会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根本区别。这就要求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解人民之所困,通过知识传授、学理支撑、思想引领,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次要关注现实生活,深入调查研究,切准群众脉搏,了解群众需求,用群众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道理帮助群众解疑释惑、纾困排难,进而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推出像《新时代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xx》这样的理论成果,直面现实热点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才能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服务,要落实到以精品奉献人民上。这是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的基本途径。哲学社会科学的精品力作应该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现实性、自主性、独创性。当前,一些比较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在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上做得较好,但在现实性、自主性、独创性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强调:“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这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精品力作现实性的要求。还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这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精品力作自主性、独创性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如何才能既具有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又具有现实性、自主性、独创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有力地指引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具有的极其鲜明的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现实性、自主性、独创性,使其真正写进群众心坎里,成为全党全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成为中国人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出更多具有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现实性、自主性、独创性,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以精品奉献人民,激励人民群众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而奋斗。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才能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实践证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具有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才能肩负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才能承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从而真正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就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用明德引领风尚,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聘任了一批政治强、专业精、品德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作为工程的咨询委员和首席专家。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他们积极参与、努力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丰硕成果,一大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学术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心灵。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所以能取得丰硕成果,与一批对马克思主义有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有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坚定信心、对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有坚定信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的奉献是分不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不图名、不求利,坚持真理、坚守道德,认真负责、敢于担当,辛勤劳动、不负重托,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推进理论大众化。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指出,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立言。
人民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在新时代,也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汇聚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才能顺利实现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
紧紧依靠人民,为人民立言,就要像所要求的那样,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观照人民生活,首先要观照人民物质生活。也就是说,要重视研究人民的现实生产和生活,善于总结和发现其中的规律。其次要观照人民精神生活。要着眼于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研究成果更好惠及人民。再次要观照人民利益诉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把如何有效协调社会利益矛盾、更好满足人民合理利益诉求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献计献策。表达人民心声,就要走进人民的内心世界,与人民进行心灵对话,满足人民理论需求,解决人民精神世界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变革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有人在变革面前把握不住时代发展脉搏,对新的社会现实感到无所适从;有人对复杂多样、不确定性强的客观世界不理解,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有人对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现象感到不满,积累了一些怨气。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关注社会变革对人的影响,读懂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心理,为解决人们精神世界的问题提供可亲、可行的理论和方法。
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这指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人民立言的根本方法和现实途径。
搞懂历史逻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要为人民述学立论,必须走出“象牙塔”,深入实际、深入人民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理解和把握世界大历史、中国大历史。特别要理解和把握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新中国砥砺奋进的历史逻辑、我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逻辑,从而把中国历史、现实与中国问题搞清楚,把中国奇迹背后的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搞清楚。
升华人民情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必须具有人民情怀。深入人民群众才能读懂人民群众,读懂人民群众才能表达人民心声,表达人民心声才能为人民立言。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以真挚的情怀研究人民、书写人民,把人民群众的精彩生活表达好展示好;又要着眼于人民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为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练好基本功夫。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练好基本功夫,切实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关键是要做到深入浅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深入,就是抓住人的根本。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事物的根本在人。浅出,就是善于运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语言进行理论解说,用人民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进行理论阐释,从而让理论更好掌握群众。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果能够对中国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将中国经验上升为系统的概念体系和知识范式,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给出中国方案,那么,中国理论的世界意义必将更加彰显,中国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终将转化为话语优势。
3月4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这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
解读中国实践需要中国理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中国进行的伟大事业既顺应世界文明发展大势,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从事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立足中国大地,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主体性、原创性。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指出,“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
解读中国实践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国外理论解释不了中国故事。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国情这么复杂,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试想欧美有哪套现成的理论可以解读中国的伟大实践。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国外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们套在中国头上,用它们来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进行格式化,用国外的理论来裁剪中国的实践,那就非常荒谬了。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
新时代是中国理论繁荣兴盛的时代。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理论。党的xx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从国际看,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也一定是理论繁荣兴盛的时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是滋养哲学社会科学的肥田沃土。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新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中国理论是在实践中建构起来的。中国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中国问题,研究对象是“中国样本”,中国故事、中国奇迹构成中国理论最深厚的基础、最充分的根据。中国理论的诸多概念都是历史实践的产物,而这一历史实践正在蓬勃发展,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在全面总结中国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能够科学解读中国实践的系统理论。
解读中国实践,关键是捕捉其特殊性。中国的伟大实践是在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展开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中进行的,在人类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同时,解读中国实践具有世界级意义。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诸如国土面积大、人口规模大、经济体量大、历史纵深长、历史文化传统深厚,中国面临的改革发展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等每一项问题都是世界级课题。解答这些课题本身就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解码它的理论创造必定是世界级的成果。
今天,中国奇迹已经不是哪些人不想面对、不愿承认就可以不面对、不承认的事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果能够对中国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将中国经验上升为系统的概念体系和知识范式,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给出中国方案,那么,中国理论的世界意义必将更加彰显,中国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终将转化为话语优势。
党的xx大以来,反复强调:“要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规范党内同志交往,纯洁党内同志关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必须从纯洁党内同志关系开始。
纯洁党内同志关系的内在意蕴。
在党内,“同志”这个专有名词,是有着特定而又十分丰富内涵的。在认识上,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党内同志关系的真实意蕴,这是纯洁党内同志关系的前提条件。
志同道合。“同志”一词,从汉语词源上讲原是指志同道合的人。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作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到了现代,“同志”成为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孙中山先生在其著名的《总理遗嘱》中就曾呼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1920xx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都可以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赋予“同志”一词新的含义是拥有共同志向的人,这个共同志向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民主平等。在我们党内,虽然有职务大小、层级高低、分工不同,但党员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党员人人享有党章赋予的权利、同时承担党章规定的义务。而且《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是党内关系的一个本质特征。邓小平同志曾特别强调,“我们的组织原则中有一条,就是下级服从上级,说的是对于上级的决定、指示,下级必须执行,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党内同志之间的平等关系”。
坚守原则。纯洁的党内同志关系还表现在同志之间的交往是有原则和底线的。既然选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必须讲政治讲党性、明真理明是非。共产党人要始终尊崇和拥护《党章》,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规矩,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以及各种规矩规定,时刻做到忠诚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真理和谬误上,在大是大非上,在善恶美丑上,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应该像陈云同志那样“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敢于揭露和纠正缺点错误,坚决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
团结互助。马克思说,“工人阶级的团结就是工人胜利的首要前提。”毛泽东同志更是强调指出,“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团结互助、共同奋斗是共产党人之间纯洁同志关系的生动写照。
纯洁党内同志关系的现实困扰。
由于受官僚主义、宗派主义、江湖习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纯洁党内同志关系也面临着许多现实困扰。曾几何时,原本正常的党内同志关系被不同程度的异化和庸俗化,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一是“衙门等级化”。在一些大小会议上,在公开和非公开的场合里,党员之间不称同志,习惯于互称这“长”那“长”的官衔。究其根由,这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的“官本位”价值观的表现,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文化留下的残余和糟粕。显然,党内同志关系的“衙门等级化”,是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的。不必讳言,这样的称呼助长了“官本位”思想,破坏了党内同志关系的严肃性,影响到了党的整体形象,不利于党内政治生态的净化和党的作风的转变。
二是“市场交易化”。一些人将市场关系中的老板、老总等称呼引入到党内生活中来,热衷于托关系、跑路子、打窝子,更有甚者借“礼尚往来”的名义开展“长线投资”和“期权交易”,意在建立一种投入产出的利益交换关系。反思这种现象的思想根源,不难发现其是市场经济中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生活侵蚀的结果。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有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例如良心、名誉等等,但是也可以被它们的占有者出卖以换取金钱,并通过它们的价格,取得商品形式”。最后的结果是,让市场规则取代了党性原则、资本力量主导了正义力量,其害莫大焉。
三是“宗派家族化”。多次强调:“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那么一些人热衷于“攀龙附凤”搞“裙带关系”,把纯洁的同志关系、正常的上下级关系演化成为宗族关系和家臣关系。在现代社会,之所以还会存在权力私有化、家族化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中国封建文化中的“家天下”“封妻荫子”等腐朽思想对党内政治生活的渗透影响,为“家长作风”、门阀政治、宗派主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四是“江湖兄弟化”。在有的地方,一些人总是开口就是“老大”,闭口就是“哥们”,信奉“进不了圈子,就进不了班子”的潜规则和“自家哥们好办事”的庸俗哲学,把纯洁的党内同志关系搞成了旧社会的朋党关系和黑社会的帮会关系。现实中,这些人不相信组织而相信个别人,总觉得只有“站对队”“进圈子”才能得到庇护、站稳脚跟、顺风顺水。所以,这些人总是抱着“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的信条,不踏踏实实工作,而沉迷于经营关系,挖空心思搞圈子,对内抱团取暖,对外党同伐异。历史告诫我们,大凡有朋党“圈子”、帮会“山头”出现的地方,必然会政治生态紊乱,党风政风败坏,腐败现象丛生。
纯洁党内同志关系的途径选择。
纯洁党内同志关系是新时代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其意义重大、任务迫切,必须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总结和汲取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更要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新特点多向发力、综合施策。
一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纯洁党内同志关系,必须以筑牢党员的共同信仰和崇高理想为基础。为此,我们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坚定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福祉,为中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要时刻牢记自己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做新时代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二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扬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也是纯洁党内同志关系的必然途径。从纯洁党内同志关系的角度来看,发扬党内民主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就是要尊重广大党员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处于主体位置,在党内生活中当家做主,保障党章和党内法规所赋予党员在党内事务和活动中应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在党内,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贡献大小,一律平等享有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谁也没有超越党章规定范围之外的“绝对权力”。党的任何一级组织都无权剥夺党章赋予党员的民主权利,任何党组织和党员不得侵害党员民主权利。
三要严格执行纪律规矩。早在1965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就明确要求“今后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互称同志”。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再次指出:“全会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再次明确规定:“在党内所有党员尽管工作分工有所不同,都是平等的同志和战友,党内要互称同志,不称官衔。”党的xx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再次重申了“党内一律称同志”的这一重要政治纪律规矩。由此可见,党内互称“同志”不仅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和我们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作风,而且也是必须严格执行和落实的一条重要政治纪律规矩。
四是发挥领导示范作用。“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其实,在纯洁党内同志关系上,老一辈革命家已为全党作出表率。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出于对领导人的尊敬,在党内出现了称呼职务的现象,对此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人都及时给予了纠正,大力倡导党内一律称“同志”。毛泽东最喜欢别人称他为“毛泽东同志”。事实上,党内互称“同志”,能唤起党员之间的平等感和认同感,能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忠诚度和对党的事业的献身精神。抵制庸俗的党内关系,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增强纪律意识和政治自觉,积极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坚决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努力让党内关系自上而下清爽起来。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集范文【第四篇】
各县(市)区科技局、“四区二岛”管委会科技管理部门,各高校、科研院所,市级相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范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工作,计划于8月14日召开全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8月14日下午14:30;。
二、会议地点:市行政中心201会议室(宁穿路2001号4号楼);。
四、会议内容:通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工作情况,部署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相关工作。
请参加会议人员将会议回执于8月12日前反馈至计划处。
联系人:姚瑶电话:89186832传真:87283505。
208月6日。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集范文【第五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官网是哪个?相信很多网友还不知道,也相信大家都对这个网站很期待,下面就为分享的“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集范例【汇集10篇】”,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配合建设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日前上线。文献中心网站主要开设资讯、资源、专题、服务4个栏目,囊括了中外文学术期刊7000多种,上线文献数据超过1000万条,导航链接了国内60多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网站,初步形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外文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数据库等特色资源数据库。
据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积极发挥学术资源和人才优势,本着合理规划、集中投入、联合共建、方便快捷、全国共享的原则,依托海量数据库、互联网、综合集成实验室研究平台,经过3个多月的建设,实现了文献中心网站的上线运行。
通过完善机制、加强管理,文献中心未来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社科信息文献保障机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交流学术信息、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展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集范文【第六篇】
校内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申报工作,提高申报质量,学校决定召开20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申报动员会议,对哲学社会科学各类项目申报进行动员和指导。
会议时间:1月7日(星期四)上午9:00。
会议地点:匡亚明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
参会人员:各有关单位科研领导、科研秘书,拟申报20度哲学社会科学各类项目的'教师。
2016年1月5日。
相关阅读。
国际上广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包括哲学学科,也涵盖了诸多相关文科学科,例如政治与行政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新闻学、法律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中文、英文或其它外文、翻译、宗教学、逻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集范文【第七篇】
说明。
一、《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旨在引导和激励我省社科理论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以研究经济社会问题、现实发展问题、湖北地方问题为主的原则,把湖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突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加强具有湖北特色的优势学科建设,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理论创新,繁荣和发展湖北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
二、《课题指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湖北发展专题研究,第二部分为基础理论与学科建设研究。课题分类既以学科为基础,又不受学科限制,强调多学科交叉研究。对于1第一部分,研究者一般应在所列题目中选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选题目。对于第二部分,根据学科发展自行选题,《课题指南》不提出具体参考题目。研究者以专著、研究报告、论文等成果形式申报课题。
三、申请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同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省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在研的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此次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
四、省社科基金项目采取“以奖代补”的资助办法,《课题指南》发布后,申报者应根据指南要求开展研究,在《申报公告》规定时间内,将研究成果报送我办,我办将组织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审,择优立项。
五、申报工作具体要求详见省社科规划办发布的《关于做好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申报工作的通知》。
第一部分湖北发展专题研究。
一、湖北政治建设专题研究1.“中国梦”研究。
2.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研究。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4.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5.协商民主制度研究。
23.湖北农村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二、湖北经济建设专题研究。
30.湖北国企改革路径与对策研究31.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35.湖北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与综合竞争力问题研究36.湖北技术创新的知识体系建设。
42.金融改革与创新研究。
43.湖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及管理研究。
48.湖北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4.湖北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22.湖北山区少数民族贫困现状调查研究23.社会心理变化及发展研究。
9.湖北文化体制改革及创新研究10.荆楚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
11.新媒体语境下湖北媒介转型与发展研究。
38.土家族原生态文化挖掘、保护与开发研究。
39.武陵山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开发研究40.湖北禅宗文化发展研究。
第二部分:基础理论与学科建设研究。
本专题不设置具体条目,鼓励申报各学科理论前沿和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选题;鼓励以各级各类学科研究基地为平台进行申报;鼓励申报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未立项者根据省社科规划办项目资助额度和具体要求自行调整后转9报本湖北社科规划项目,优先扶持我省有优势、有特色的学科领域申报成果。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集范文【第八篇】
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研究6.※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研究。
党史·党建。
1.※提高广西党建科学化水平路径研究。
10.广西地方党史、人物资料发掘整理研究。
法学。
3.广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法律问题研究4.广西民族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5.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制度区域协调机制研究。
8.虚假诉讼的防范与规制研究。
哲学。
※唯物史观与中国道路研究。
※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哲学基础。
5.文化自觉与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问题研究6.广西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宗教学、考古学。
政治学。
应用经济。
9.建立广西节能环保监测与执行新机制研究。
18.广西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的路径研究。
理论经济。
1.※生态文明建设与广西产业生态化研究2.※北部湾海洋经济研究。
22.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城镇化内生机制研究。
统计学。
1.※文化产业产值占比统计问题研究。
5.当前经济指标统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人口老龄化与广西机构养老研究。
2.※人口变动对广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研究3.广西民生政策研究。
4.广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5.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群体就业问题研究6.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研究。
管理学。
8.西部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扶助机制研究。
19.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创新问题研究。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
1.※广西开发史研究。
7.二战以来东南亚国家海洋政策演变研究。
语言学。
1.广西汉语方言研究。
8.广西高校对东盟国家汉语教育研究。
民族问题研究。
11.广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12.骆越文化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东盟合作的新趋势与广西发展研究。
※东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建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研究。
新闻学与传播学。
12.区域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13.广西新闻史专题研究。
14.提高新闻信息首发率、原创率、落地率的途径研究。
体育学。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中国文学、外国文学。
1.※广西当代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2.※广西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集范文【第九篇】
各有关企业负责人:
为了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及时了解各个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经研究,决定召开项目推进工作座谈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xxx年5月7日(星期四)下午2:00。
二、会议地点:
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一楼会议室(市心北路99号)。
三、会议内容:
各项目单位汇报当前项目进展情况,目前碰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四、参加人员:
各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发区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体成员。
希各参会人员安排好时间准时出席。
特此通知。
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x。
开发开区管委会。
建设项目推进办。
xxx年5月6日。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集范文【第十篇】
是继续大力发展,还是及时“刹车”?中国核电该何去何从?这一系列问题不可回避地摆在人们面前。
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认为,中国的核电建设不能停滞,但是必须做到科学发展,这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反思和汲取世界核电事故特别是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深刻教训,正确处理好核电发展中的几大重要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好与快的关系。
“好”指事物发展的质量、品质、内涵,“快”指事物的规模、数量、速度。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好”与“快”的关系,做到“好”字当头,“好”与“快”兼顾,速度、规模、效益协调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曾经存在过求“快”忘“好”、讲数量不讲质量、只讲规模不讲效益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效益低下的结果,使经济社会发展遭到重大挫折。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我国核电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特别的重大意义。核电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产业,核电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两型”社会建设,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核电发展得好,则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了重要的保障;核电发展得不好,如速度太慢则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如果发生了严重核事故,则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现代化建设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必须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思考和正确处理我国核电发展中“好”与“快”的关系问题。
第一,核电发展必须坚持“好”字当头,以“好”为根本。核电发展中的“好”字表现为核电发展的质量、效益尤其是安全可靠。核电不同于其他产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柄“双刃剑”。发展得好,使用得好,管理得好,就可以造福社会;反之,倘若发生了核事故,则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1986年,曾被认为是世界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人员、财产重大损失。
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对苏联广大地区造成环境严重污染。20多年过去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余害至今仍在。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其影响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不相上下,至今人们仍存在“核恐慌”心理。除了上述两起核事故外,核电发展史上还发生过其他核事故,如美国三里岛核事故。这说明,发展核电并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可靠,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仍然有可能发生事故,哪怕在科学技术最发达的美国、日本、苏联也未能幸免。而一旦发生核事故,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能源需求缺口大,节能减排压力大,需要大力发展核电。由此,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我国核电发展进入了由适度发展到积极发展的新时期。新的核电项目不断上马,核电迎来了大发展的热潮。但是核电事故一再告诫我们,发展核电切不可盲目贪大求快,头脑发热,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要将“好”字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将以“好”为根本的指导思想贯彻于核电建设的全过程,包括从谋划、论证、选址、建造、运行到退役治理。正是基于此,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核电开发安全。2011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核电安全开发问题。会议强调,我国核电发展必经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并就落实这一思想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立即组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二是切实加强正在运行的核设施安全管理;三是全面审查在建的核电站;四是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同时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做到核电发展规划与核安全规划同步实施[1]。
第二,核电开发要在以“好”为根本的基础上快速发展。总体上看,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具有化石能源不可替代的诸多优势。尤其是在当今化石能源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下,核能更是人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因此,在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世界各国如法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一方面表示将尽一切努力确保核电站运行安全;另一方面坚持继续发展核电的决心不改变。我国政府持类似的立场。在某种意义上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发展核电的需要更加迫切。一方面,面对能源紧缺、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我们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发展核电;另一方面,我国“现有核电装机只占国家装机容量的%,相比日本、法国、俄罗斯和美国比重非常小,还有发展空间”[2]。基于此,2011年3月16日公布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