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信用社职工工作总结范文 信用社改革心得体会范文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97853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信用社职工工作总结范文 信用社改革心得体会范文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信用社职工工作总结 信用社改革心得体会篇1

1、农村信用社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答:农村信用社是由辖区内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入股组成的社区*地方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4年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26724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的%;各项贷款余额19585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其中,农业贷款余额8615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86%。农村信用社正在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

2、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增加收入,需要在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增加投入。其中资金的投入在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情况看,资金投入主要是三个渠道:一是农民自己对生产活动本身的投资;二是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其他有关补贴;三是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在这三个方面,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投入占有很大的比重,有的地方甚至在60%以上。而统计数字表明,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中,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占到8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已达到90%。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9年以来,为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大力推广信用农户、信用村镇等评定活动,大大简化了农民贷款的手续,方便了农民贷款,也使农民的贷款面有了很大提高,困扰多年的农民贷款难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至2003年年末,全国有32 225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占机构总数的%,有18 553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联保贷款,占机构总数的%。2003年当年,全国有6 217万农户获得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64%,占全部农户数的28%。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大量撤出在农村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任务更加艰巨,作用更加凸显。

3、为什么国务院决定进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答:农村信用社作为主要服务“三农”的社区*地方金融机构,多年来尽管在改革体制、改善管理、改进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在发展中逐步予以解决。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十分重视。1997年以来,国务院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对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国务院领导同志也亲自考察农村信用社工作,并作重要指示。2003年以来,中央明确提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强调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仅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西南北差异较大,各地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水平很不一样,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的要求也不相同。虽然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研究论证了很长时间,并且也在局部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但是,对于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如何因地制宜地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结构,如何选择确定适应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要求的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等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试验。特别是这次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两个重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责权利关系的调整,情况复杂,政策*强,必须积极慎重、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国务院决定选择部分省(区、市)进行试点,在认真实践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开。

4、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根据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宗旨,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5、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必须坚持哪些原则?

答:做好深化改革试点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1)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原则。农村信用社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无论其所有权结构和管理模式如何改革,其经营的方向必须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都要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的增产增收。偏离了这一方向,就背离了改革的宗旨和目标。

(2)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改革试点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产权制度设计、组织形式选择等方面,不搞“一刀切”,而要结合各地不同情况,实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3)要坚持按市场经济的发展取向进行改革。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建国后最早成立的金融机构之一,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必然留有较重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因此,农村信用社改革更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明晰产权关系,改善法人治理结构,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

(4)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通过改革,要明确监督管理体制,切实发挥省级人民政府、国家监督管理机构、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以及农村信用社各个方面的积极作用,落实风险防范和处置责任。

6、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区别各类情况,确定不同的产权形式;二是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

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分别进行不同产权形式的试点。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比照股份制的原则和做法,实行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改造有困难而又适合搞合作制的,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合作制。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因地制宜地确定信用社的组织形式:一是在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信用社资产规模较大且已商业化经营的少数地区,可以组建股份制银行机构;二是在人口相对稠密或粮棉商品基地县(市),可以县(市)为单位将信用社和县(市)联社各为法人改为统一法人;三是其他地区,可在完善合作制的基础上,继续实行乡镇信用社、县(市)联社各为法人的体制;四是对少数严重资不抵债、机构设置在城区或城郊、支农服务需求较少的信用社,可考虑按照《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予

以撤销。

(2)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风险处置责任交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国家银行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实施对信用社的监管,从而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人民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监督管理体制。为有效实施对信用社的管理,试点地区可成立省级联社或其他形式的省级管理机构,在省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承担对辖内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同时明确,省级人民政府应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对信用社依法管理,不干预信用社的具体业务和经营活动,不把对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地市和县乡政府。

(3)国家给予适当政策扶持。为帮助消化信用社历史包袱,促进改革试点的顺利开展,在防范道德风险前提下,对试点地区的信用社,国家给予适当政策扶持。

(4)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改革管理体制、产权制度的目的在于促使信用社通过改革建立自身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形成“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良*循环机制。而政策扶持的目的,也在于通过帮助信用社消化历史包袱,减轻经营负担,通过“花钱买机制”,使信用社能够得以轻装上阵,转换经营机制,从而进一步增强支农服务的功能,为支持“三农”提供更好的服务,作出更大的贡献。

7、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如何组织实施?

答: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由银监会会同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组织实施。按照引导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试点单位的选择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自愿申报,银监会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后报国务院确定。确定为试点单位的省(区、市),应组成由省(区、市)政府牵头,银监局、人民银行、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具体实施工作。改革领导小组要根据国务院15号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提出本省(区、市)试点的具体实施意见,由银监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8、做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应当了解哪些文件?

答:要想了解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政策,应当认真学好以下文件:

(1)《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对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48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04]66号);

(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03]10号);

(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3]12号);

(6)《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2003]14号);

(7)《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银监发[2004]23号);

(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信用社使用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置换不良资产会计核算的通知》(银监办通[2003]83号);

(9)《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操作办法〉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借款操作办法〉的通知》(银发[2003]181号);

(1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方案实施与考核指引〉的通知》(银发[2004]4号);

(11)《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信用社改革专项票据会计核算手续〉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专项再贷款会计核算手续〉的通知》(银发[2003]160号);

(12)《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信用社保值储蓄补贴办法〉的通知》(财金[2003]123号);

(1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5号);

(1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中有关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46号)。

9、农村信用社为什么交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

答:把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主要是因为:

(1)农村信用社是地方*金融机构,服务对象是农民,服务区域在农村,服务的目标是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指导,地方政府也有责任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支持力度。

(2)虽然农村信用社作为为社区服务的金融组织,各自都是独立的金融企业法人,但其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还不强,客观上也还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尤其是风险的防范和违法、违纪、违规案件的及时查处等。

(3)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省级人民政府也已经初步具备了管理指导地方*金融机构的能力。

(4)把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有利于落实管理责任,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帮助农村信用社改进经营和发展业务,改善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环境;有利于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秩序,加大打击各类逃废债行为的力度,维护农村金融和社会稳定,因此要将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

10、改革后,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是什么?

答:通过改革,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体制将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人民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总体框架。具体讲是由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集中依法行使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管,省级人民政府通过省级联社或其他形式的省级管理机构负责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及服务,农村信用社自身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

本文地址:http:///zuowen/

信用社职工工作总结 信用社改革心得体会篇2

联社:

央行票据兑付工作

过去的一年,为确保我县央行票据兑付,我社按照联社的统一布署,按照兑付的条件,做好充分的准备,逐条对照,逐项核实,把存在的问题整改好,把各项工作做到位。做到上报数字及时准确,指标合规。

五级分类工作

树立审慎经营、风险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作为经常性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坚持“按季分类、按月调整”的原则,真实、全面、动态反映信贷资产质量。建立不良贷款迁徙变化分析报告制度,每月对五级分类迁徙变化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特别是对不良贷款迁徙变化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加强责任和处罚,及时采取清收转化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全员合规教育工作

今年5月,联社结合省银监局关于提出的,在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开展全员合规教育活动以及我县信用社在省联社业务真实性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我县农村信用社系统中开展“教育、整顿、规范、提高”的活动。我社按照联社的活动实施方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活动圆满完成。确保了活动开展和正常业务经营两不误,两促进。

员工作风建设工作

10月,联社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信用社员工作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提出了在我县农村信用社系统开展员工作风建设活动。我社要求全体员工重点学习省联社的四个“十不准”和市委的“五禁止”,严格按照四个“十不准”和“五禁止”要求规范员工行为,从而使我社员工作风有了明显提高。

两大工程建设工作

按照市办xx年全市着重要作好两大工程建设的指示精神,我社按照市办和联社的统一要求,实行阳光信贷,装修信贷大厅,信贷人员统一在信贷大厅办公,信贷制度、规定、流程上墙。规定工作时间,权限内的贷款当时办理,超过审批权限的二日内给予答复,符合条件的五个工作日内给予办理。信贷人员姓名、职责、联系方式公开,便于联系和监督。

在信用户评选对象上,增加了公务员和城镇居民信用户,扩大了评选范围。在信用户评选把关上,注重真实性和责任制,规范了评定环节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信贷员为调查评级主责任人,确保了评选质量,我社受理了信用户申请866份,共评出信用户701户。

总结xx年工作我社虽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不足。主要是收息工作缺口较大,最后22天的工作重点是组织业务收入,为确保联社下达业务收入计划任务的完成,我社准备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要全面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集中时间、人员全力打好最后22天的冲刺仗。

2、按照联社去年年底制定的3000元以上贷款三个月必须结算一次的标准,逐人、逐户、逐笔每个信贷员交叉复核。

3、加大年终考核力度。特别是对收息和盘活工作,我社对这两项任务考核力度更大,并制定了年终奖金的50%考核收息,30%考核盘活,20%考核存款的考核标准。

4、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保证上报各项经营数字真实、准确,严格按照省联社的四个“十不准”及联社的各项制度和要求办事,圆满向上级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08年第一季度业务经营计划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我们将以新的面貌、新的精神、新的喜悦来迎接08年的到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做好08年第一季度工作,在联社08年第一季度工作计划任务未下达的情况下,我社根据xx年联社计划,现结合我社实际情况制定08年第一季度各项业务经营计划如下:

1、存款。xx年联社下达我社第一季度工作计划任务是净增930万元,我社26人,人均万元,08年我社计划净增800万元,我社现20人净增40万元。

3、盘活。08年第一季度我社计划盘活不良贷款12万元。

4、投放。08年第一季度我社按联社总体工作部署,如联社同意放款,我社计划投放300万元。

信用社职工工作总结 信用社改革心得体会篇3

联社:

xx年年是进一步深化信用社改革的关键年,我社在上级行和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尽职尽责、努力拼搏,认真贯彻落实联社年初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以央行票据兑付为核心,不断加大筹资力度,扩大信贷规模,深化支农内涵,狠抓清非降比,狠抓财务收支;基本完成了联社下达的全年各项经济指标,信用社各项业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存款较上年净增950万元,占联社分配全年计划的%;;收息完成303万元,占联社分配全年计划419万元的%,欠任务116万元;盘活不良贷款任务占比控制在%以内。

央行票据兑付工作

过去的一年,为确保我县央行票据兑付,我社按照联社的统一布署,按照兑付的条件,做好充分的准备,逐条对照,逐项核实,把存在的问题整改好,把各项工作做到位。做到上报数字及时准确,指标合规。

五级分类工作

树立审慎经营、风险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作为经常性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坚持“按季分类、按月调整”的原则,真实、全面、动态反映信贷资产质量。建立不良贷款迁徙变化分析报告制度,每月对五级分类迁徙变化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特别是对不良贷款迁徙变化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加强责任和处罚,及时采取清收转化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全员合规教育工作

今年5月,联社结合省银监局关于提出的,在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开展全员合规教育活动以及我县信用社在省联社业务真实性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我县农村信用社系统中开展“教育、整顿、规范、提高”的活动。我社按照联社的活动实施方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活动圆满完成。确保了活动开展和正常业务经营两不误,两促进。

员工作风建设工作

10月,联社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信用社员工作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提出了在我县农村信用社系统开展员工作风建设活动。我社要求全体员工重点学习省联社的四个“十不准”和市委的“五禁止”,严格按照四个“十不准”和“五禁止”要求规范员工行为,从而使我社员工作风有了明显提高。

两大工程建设工作

按照市办xx年全市着重要作好两大工程建设的指示精神,我社按照市办和联社的统一要求,实行阳光信贷,装修信贷大厅,信贷人员统一在信贷大厅办公,信贷制度、规定、流程上墙。规定工作时间,权限内的贷款当时办理,超过审批权限的二日内给予答复,符合条件的五个工作日内给予办理。信贷人员姓名、职责、联系方式公开,便于联系和监督。

在信用户评选对象上,增加了公务员和城镇居民信用户,扩大了评选范围。在信用户评选把关上,注重真实性和责任制,规范了评定环节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信贷员为调查评级主责任人,确保了评选质量,我社受理了信用户申请866份,共评出信用户701户。

总结xx年工作我社虽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不足。主要是收息工作缺口较大,最后22天的工作重点是组织业务收入,为确保联社下达业务收入计划任务的完成,我社准备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要全面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集中时间、人员全力打好最后22天的冲刺仗。

2、按照联社去年年底制定的3000元以上贷款三个月必须结算一次的标准,逐人、逐户、逐笔每个信贷员交叉复核。

3、加大年终考核力度。特别是对收息和盘活工作,我社对这两项任务考核力度更大,并制定了年终奖金的50%考核收息,30%考核盘活,20%考核存款的考核标准。

4、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保证上报各项经营数字真实、准确,严格按照省联社的四个“十不准”及联社的各项制度和要求办事,圆满向上级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08年第一季度业务经营计划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我们将以新的面貌、新的精神、新的喜悦来迎接08年的到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做好08年第一季度工作,在联社08年第一季度工作计划任务未下达的情况下,我社根据xx年联社计划,现结合我社实际情况制定08年第一季度各项业务经营计划如下:

1、存款。xx年联社下达我社第一季度工作计划任务是净增930万元,我社26人,人均万元,08年我社计划净增800万元,我社现20人净增40万元。

2、收息。xx年联社下达我社第一季度工作计划任务是收息112万元,我社08年计划收息108万元。由于按联社总体工作部署xx年我社通过收回贷款和减少投放预计将压缩信贷规模300万元,年底各项贷款总额将是4500万元左右,按年息%预计收息108万元。

3、盘活。08年第一季度我社计划盘活不良贷款12万元。

4、投放。08年第一季度我社按联社总体工作部署,如联社同意放款,我社计划投放300万元。

信用社职工工作总结 信用社改革心得体会篇4

临沭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

中央银行票据兑付后续监测考核情况的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临沭县支行:

自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以来,临沭联社在上级行办的正确指导下,始终坚持“稳健经营、稳步发展”的经营理念,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金融政策,依法合规经营,加快业务发展,强化内部管理。现将临沭联社2010后续监测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体情况

截至2010年末,全县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372632万元,较年初增加60697万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余额305629万元,较年初增加5425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35661万元,较年初增加15167万元;存贷比例为%。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35660万元,较年初下降30027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较年初下降个百分点,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及占比的双下降;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较年初增加个百分点。

二、监测考核材料报送情况

临沭联社能够按规定时间报送改革试点进展情况专题报告、后续监测表及相关的财务报表。

三、资本约束能力方面

1、股权设置、股权结构以及转让股金方面均符合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不存在入股主体不合规、存款化股金、贷款化股金、财政性资金入股、非货币资金入股等违规增资扩股行为;

2、按五级分类口径计算,至2010年12月末资本净额达到10980 1

万元,加权风险资产为279326万元,资本充足率达到%,较年初提高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余额达到9445万元,较年初增加3658万元,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较年初增加个百分点。

四、资产质量改善方面

为进一步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临沭联社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配齐配强了信贷队伍,落实了信贷专管员制度,通过考试评议,一批业务精、责任心强、素质高的员工被聘任为信贷专管员,其中86%为近年来招聘进入的大学生,为从源头把好信贷关提供了保证;同时还对客户经理队伍进行了竞岗组合,充实壮大了信贷营销队伍,也为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奠定了人员基础。二是根据“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实施,重新完善了农户、个体工商户贷款管理办法及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并制定了新的贷款责任界定实施细则,严格落实贷款“三查”及客户经理a、b岗制,从源头上堵住不良贷款的新增的口子。三是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整体处置、公开拍卖、全员清收等多种方式化解存量不良贷款。至2010年末,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35660万元,较年初下降30027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较年初下降个百分点,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占比的双下降。

下一步,临沭联社将原有的清收化解不良贷款措施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对表外不良贷款的有效管理,向表外不良贷款要效益。联社近期将配备专职人员,制定专项管理办法,确定短期、中长期的清收处置目标,确保实现收益最大化,实现对表外不良信贷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二是进一步完善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激励机制,全力调动内外部人员的积极性。临沭联社将根据省联社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奖励指导意见》,制定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奖励办法,设立不良资产管理清收专项奖励,按照业务量及工作成效对专职清收机构核定费用限额,明确奖励标准和资金列支渠道,确保奖励资金的到位兑现。对达到清收效果的集体和个人,联社按照清收额度,直接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

四、盈利能力提升方面

2010,全县农村信用社实现账面利润787万元,经营利润6007万元,人均经营利润万元。至年末各项资产月均余额为395280万元,全年经营利润6007万元,年末资产利润率为%,同比提高个百分点。不存在历年亏损挂账情况。

五、内控管理制度方面

1、成本费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一方面加大贷款投放的力度,把利息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制定收息计划,定期考核,加大对应收息的催收力度,月月调度,保证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另一方面,在认真总结去年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力求预算准确,严格按照编制要求进行审核和上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认真执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严格各项费用列支,切实加强财务管理。至年底,业务及管理费共列支6769万元,同比增加680万元,同比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9493万元,同比减少851万元,成本收入比为%,较去年上升。成本增加的原因在于:一是今年新入社编制外大学生62人和编制内大学生26人相应增加了职工薪酬及业务费用;二是今年单位集体缴纳企业年金,在补充养老保险科目中列支单位缴纳部分;三是今年为职工新做了工作服;四是今年为改善办公条件和办公环境,上半年对部分信贷室办公室进行维修,改善职工食堂、统一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

五是因住房补贴2010更改为在职工工资科目中列支,按新的工资计算口径计提三费,同比增加。

2、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落实情况。2010年,重新修订《贷款责任界定管理办法》,加强新增贷款监测,对存量贷款与新增贷款、本单位权限内贷款与超权限部分贷款的责任承担分别进行了规定,从源头上控制了不良贷款的增加。2010年对2人给予了行政记过处分,对40人给予了扣发效益工资处罚。

3、根据国家税收政策,本期未上缴企业所得税,净利润为787万元,按照利润分配的顺序和比例按10%计提盈余公积,相应提取一般准备,留存未分配利润进行股金分红,切实落实各项分配制度。

4、已建立并实行重要岗位轮换、绩效工资等制度。今年年初对中层正职干部进行了竞聘交流,对在一地任职超过三年的进行了异地交流。通过竞聘,有三名落聘,新提拔4人,异地交流14人。二是对客户经理进行了竞岗组合。今年4月份,由员工本人和主持工作主任双向选择、优化组合,全辖客户经理队伍由原来的48人充实到84人,其中一大批业务素质高、原则性强的大学生走上了客户经理岗位,有4名原客户经理未能竞上岗而作待岗处理。三是落实了信贷专管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了22名信贷专管员并于今年3月份落实到岗,其中19人是近使年新进的大学生,他们德才兼备,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全县信用社信贷管理的监督员和守门员,为信贷管理工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开展了中层副职竞聘工作。九月份,联社进行了7名中层副职的竞聘,经过理论考试、民主测评、演讲答辩、班子评议,最终优秀的7名员工脱颖而出,为临沭联社的中层注入了新的血液。在绩效考核方面,实行“基本工资保吃饭,效益工资促发展”的经营理念,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2010未发生各类重大案件,主要高管人员未发生重大违规、违法行为。

六、三会一层的运行机制方面

“三会一层”组织架构按照各自职责运作,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建立;理事长、主任、监事长的绩效考核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于每年的一季度进行了信息披露,并报人民银行备案。2010年一季度,临沭联社召开了社员代表大员,重新选举了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组成了新的高级经营管理层,“三会一层”能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开展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效率及科学性,理事会下设了提名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关联交易委员会,经营管理层下设审贷委员会和财务管理委员会。这些专门委员会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利于内控制度的完善和工作的开展。为加强内部控制,理事长、主任不得参加大额贷款审查委员会,但对大额贷款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的贷款有“一票否决权”。

七、支农服务功能

2010,临沭联社加大了对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充分发挥支农服务主力军的作用,在工作中将支农服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信用体系结合在一起,积极推行集中评级授信活动。通过集中评级授信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农户的信用意识,并对人民银行推广的个人信用报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促进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集中评级授信活动,使广大农户对信用社的贷款流程更加了解,增加了贷款透明度,至2010年末全县信用社发放有效贷款证7267个,新增授信总额达到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95021万元,较年初增加19493万元,涉农贷款增幅%,高于各项贷款增幅

3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占比 %,同比增加个百分点,实现了监管要求的涉农贷款“三个不低于”目标。

八、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临沭县政府以所拥有的6116亩白旄板栗林场使用权置换临沭农联社的可疑类2720笔34923万元、损失类485笔4881万元不良贷款共计3205笔39804万元。置换完成后,临沭农联社拥有6116亩白旄板栗林地使用权,并纳入无形资产进行管理。7月28日,该宗资产置换账务处理完毕; 12月贷款核销1200万,临沭联社都及时将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临沭县支行,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九、省联社履行职责

能够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银监会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对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48号)要求,发挥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十、地方政府落实承诺的扶持政策

2010年全年利息收入16083万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16万元,其他业务收入8万元,营业税按3%计提,优惠2个百分点,金额328万元,相应减免附加税30万元,合计减免税358万元。全部落实到位,临沭联社对地方政府置换资产有充分的自由处置权。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信用社职工工作总结 信用社改革心得体会篇5

一、农村信用社经营已出现转机

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抓住机遇,借助银监局、人民银行的监督、指导及政府等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不断转变经营理念、调整经营思路、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风险防范,经营终于走出了低谷,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存贷款规模不断加大,股本金大幅增加,不良贷款明显下降,经济效益显著增长。同时,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防范制度也不断趋于完善;风险意识、经营意识不断增强;原来那种忽视经济核算、忽视利润指标的粗放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已初步得到扭转,可以说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动已出现了转机。

二、困扰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农村信用社经营出现转机,决不意味着其未来的发展道路就是平坦的。当前尚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在困扰着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矛盾主要是:

(一)资产质量差,不良贷款比率仍偏高。从目前情况看,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仍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最大“瓶颈”。改革以来,在政府推动下,农村信用社对不良贷款进行了大力清收,几经努力,存量不良贷款能收的都已收回或活化,未收回的,都是非常难啃的硬骨头。其原因:一是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中,农民、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居多,这些贷户本身都是弱势群体,一旦贷款形成不良,重新盘活的机率就很小,特别是企业转制过程中形成的不良贷款,收回难度相当大。二是农村信用社目前信贷人员较少,清收队伍力量薄弱。三是农村信用社奖罚机制不健全,责任追究力度不够,道德风险未能得到全面控制,致使不良贷款出现前清后增现象。不良贷款的大量存在,使农村信用社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受阻,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

(二)历史包袱沉重,风险等级较高。虽然经营形势式有所好转,账面实现了盈余,但农村信用社历年亏损挂账数额和拨备缺口巨大,短时期内难以化解。虽然农村信用社加大化险升级工作力度,制定了发展规划,但经营效益的提高恰恰与消化历史包袱、补足拨备两者矛盾并存,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真正实现降级升位的同时经营效益大幅增长。

(三)资金来源受限,自有资金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农村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加上部分地区存在所有制歧视,农村信用社所吸收的资金主要是农村群众的零星存款,各项存款中定期存款占60%以上,资金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诸多网点分散、弱小,增资扩股渠道单

一、狭窄,资本金严重不足,又因目前分红回报较低,不能满足入股社员的收益愿望,大大影响了股本金的稳定性,且投资股比例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同时,由于县域资金大量外流,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由于收缩放款,国有商业银行的县级分支机构只得把大量闲置资金上存,再加上邮政储蓄的吸存就形成了县域经济资金大量外流的局面。由于资金大量外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不得不严重依赖于人行支农再贷款和拆借资金的支持,大大增加了信用社的经营成本。

(四)业务种类单一,收入能力较弱。受经营方式的局限,农村信用社目前经营收入主要依靠贷款利息收入,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目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仅有代付教师工资、代付粮食直补款及代理保险业务等,而代付业务基本上没上中间收入,代理保险又因为农村险种少又不切合农民实际,而发展不顺畅。同时,因银行卡业务推行较晚,与各大专业银行相比处于竞争弱势,中间业务收入极度缺乏。因此,发展中间业务,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是面临的一大难题和挑战。从贷款营销来看,农村信用社机构设置点多、面广、线长,业务规模小,而且贷款营销以小额贷款为主,分散到千家万户,经营管理费用大,其库存现金占压,运销费用开支、资金结算及各项营运成本等均高于其他金融机构,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效益。

(五)规模小,创新能力差,服务水平落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范围通常只覆盖一个乡镇。过小的辖区、偏低的员工素质决定了各信用社乃至信用联社的创新能力很差,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因此在防范金融风险、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确定操作规程、引入现代管理技术,乃至加强相互协调和合作等方面,信用社都严重依赖外部力量。

三、借助改革机遇创新经营发展

农村信用社面对多年积淀所形成的硬负债、软资产、高风险、低效益的现状,同时面临着强手如林的金融竞争,要求得生存并实现发展,只有鼎力革新,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发展为动力、以创新为手段,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同业竞争中抢占市场,筹资金、防风险、争效益。

(一)明确重点,夯实基础抓创新,全力拓宽收入来源。从目前状况看,农村信用社作为以农村为主要发展阵地的金融机构,面对发展水平较其他商业银行仍较低,而且农村经济欠发达,农民消费意识和信用意识仍较薄弱的现实,业务经营必须要明确重点,在做好主打产品的基础上,谋求业务创新,增加收入来源。一方面,要力足现实,突出贷款业务。从目前发展水平来看,农村信用社要提高经营水平和能力,关键仍是在于贷款营销的有效性和贷款质量的提高,所以,农村信用社必须把经营重点放在贷款业务上,并突出“三农”贷款投放,做大做强“支农”产品。对“三农”内涵应适当扩大,可在传统的“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基础上扩展至涉农企业、涉农经济组织和为农业、农村经济服务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服务区域可扩展至县域的城乡结合部。以此全面扩大贷款营销面,提高贷款质量,增加有效收入来源,最终实现阶段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业务品种,特别是对中间业务,要结合实际,进行开发和尝试,逐步增加新的收入来源,增强竞争实力。

(二)内外结合,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妥善处理“包袱”。改革以来,虽然在不良贷款清收上探索出很多盘活措施,但不良贷款占比仍较大,仍是信用社经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信用社对这一历史包袱,需要客观对待,既要解决因政策性因素形成的历史包袱,又要防止把因市场风险和经营管理不善而形成的新风险归结为历史包袱。要划清界限、确定责任人,在继续加大对责任人贷款追究力度的基础上,创新措施进行清收活化。另一方面,对历史以来形成的不良贷款,单靠信用社的力量还不能够在短期内真正予以活化,要使信用社轻装上阵,还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给予信用社更大的政策支持。国家应尽快制订减免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的政策,对政策性历史包袱应由政府负责并承担,可采取“一次性补偿”办法,解决历史包袱。

(三)强化管理,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成功后,已建立了新的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了核算方式,但转换经营机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统一法人后,不仅仅是核算方式的改变,其中也包括利益分配机制、经营考核机制、网点管理机制、资金营运机制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尽快适应统一法人体制要求,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和全员营销制;从集约化经营入手,改进网点管理机制和效益核算机制;从提高资金运用率入手,加强资金营运机制;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入手,健全用人机制和经营考核机制。通过强化管理水平和能力,促进经营发展。

(四)借助改革,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创建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农村信用社的困境必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得了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给了信用社的经营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和新的希望,但要想保证改革成果,保证信用社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还需要中央银行加大对信用社的支持力度,把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的“弱势群体”倾注扶持之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适当支持:一是再贷款支持。由于农村信用社在同业竞争中势单力薄,对外部救助的依赖性较强,这种比较劣势容易导致支付危机,中央银行需要加大再贷款支持力度,根据农村信用社需要及时给予再贷款支持。二是实行优惠利率,适当提高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利率;三是在现金和开户上,结合实际取消一些限制性规定;四是在税收政策上,税务部门要根据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户和农业的特点,继续降低营业税率,对资不抵债信用社应免交营业税,对有历年挂亏的信用社免交所得税,待其经营好转后再恢复征税。对信用社依法收贷中以资抵贷的土地使用权、房产设备等免交交易环节的各种税赋,对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当年适当减免营业税。五是进一步净化农村信用环境。要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贷款担保机构,加大打击逃废债务行为的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守信光荣、欠贷可耻”的良好社会信用氛围,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97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