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诗文小报 诗文小报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89253

【导言】此例“诗文小报 诗文小报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诗文小报1

关键词诗教艺术 素质教育 诗意语文

中国自古即是一个注重诗教的国家,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诗教,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年来,广西北流市积极探索“诗词文化进课堂”,发扬诗教之功能,为青少年成长建构诗意之人生,这也是实施“幸福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诗词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密切相关,笔者认为:诗词教育应该与语文学科有机结合,充分调动语文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和教学外逐步推开、深入,从而建设一个诗意的语文世界。

一、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弘扬诗词文化传统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它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其精深华妙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因而,让中小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有利于学生语感的积淀,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自然形成;还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民族情结的生成,因为古诗诵读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鼎盛的唐诗、宋词甚至现代诗歌,无不充满了可读可颂、可学可书的经典,这无疑是我们开展诗词教育的极其丰富的资源。同时,还可以发挥本土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收集、挖掘有效的乡土诗词文化资源,编制成适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更要开设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家乡的诗词资源中感悟经典,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以诗词育德,并在诗词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拓展资源、丰富资源,绽放出诗词教育的活力。多年来,每一期凝聚着北流众多诗词爱好者心血的《勾漏诗词》、《漆诗刊》送进全市各中小学校。同时,在少年宫成立了广西第一家县级青少年诗社,在平政镇作豫初中成立了北流市第一家校园诗社,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少儿诗报《北流青少年诗报》。这些,都营造了“诗教进校园”的良好氛围。

二、诗化育人环境,营造诗香校园

诗化的校园是最富生命力的校园,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校园。诗化教育不仅有利于丰富语文素养、陶冶人文情操、奠定文化根基,还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充分发挥学校橱窗、标语、教室外墙甚至教室布置、黑板报等各方面的宣传作用,让学生走到哪里都能感觉诗词的存在,时时处在浓浓的诗意校园中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诗化的育人环境,扩大语文诗化教学的成果,让校园里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坪,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诗的芳香,努力把校园建成一首可诵的“诗”。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诗词教育纳入校本教研计划

安排常规化的诵读,并利用广播、校刊等激发学生学习诗词、进行创作的热情。我们广大教育工作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本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努力挖掘诗化教育的内涵,创设高质量的教学,达到诗意的和谐交融,让语文课焕发出诗一般的创造活力和优美意境,并让学生逐步喜欢读经典诗词、学作诗。诗词是语文教材里最特殊的部分,教学诗词要“三多三少”: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

2.加强班级诗词文化建设

把班级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让人走进每一个教室,都可以闻到一股股墨香,一阵阵书香,仿佛置身于诗海之中。努力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对学生施以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明的、优雅的、诗化的濡染和熏陶,产生“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3.发动学生参与校园警语的创意设计

让学生们动脑动手,创作充满诗化的规劝语,诗化了学生的眼睛和心灵,诗化学生眼中的生活和心中的想象,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

4.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的教育功能

注重育人环境的诗化,特别在学生的画展、风采展示等栏目方面,尽可能运用意境高远的古诗作为题目,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欲与天公试比高”、“桃李满天下”、“满园春色关不住”、“万紫千红总是春”等,学生们的书法作品,我们也经常选一些品位比较高的、脍炙人口的古诗文,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等。

三、开展诗词教育活动,提高人文素养

对学生的诗歌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外部的诗意环境,更应注重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诗词文化知识讲座、诗词吟诵、诗词创作、诗词大赛及兴趣班、专题性采风实践活动等,尤其是开展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使学生在诗词的海洋中感受到诗词学习的无穷乐趣,激发、维持学生对诗词的浓厚兴趣,并感受家乡文人墨客的情怀,使其在悄无声息的熏染、锤炼中逐步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修养和品质。特别是要根据学校团队的工作计划,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坚持“以诗怡情、以诗激趣、以诗迪智、以诗育人”的理念,开展富有生机、充满诗意的班队主题活动,如“走进诗人”、“找春天”、“中秋颂月”、“看看谁背得最多”等,为诗词教育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在笔者所在的广西北流市,最近由市教育局牵头,市教研室、市教育团工委、市诗词学会、市青少年诗社积极参与,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启动“诗教进校园”活动,通过诵诗、赏诗、作诗、画诗、用诗等形式,成为北流教育文化建设、申报“全国诗词之市”的一大亮点。市诗词学会组织老诗人编写了普及诗词知识的教材,并到中小学校作诗词文化讲座,指导中小学校开展诗词文化教育活动,传承经典,以诗育人的氛围较浓。

诗词是民族的心声,是文化的载体,是育人的好形式。“诗教”的回归,其实就是“素质教育”的回归,在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中,万万不可忽视诗教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山人,诗教:薪火相承的传统[N],中国教育报,2008-4-25(5).

诗文小报2

关键词: 报纸副刊 近代诗歌 西学 译诗

19世纪初,中国的近代报刊出现。而诗歌最早在中文近代报纸上出现则是1815年登于马六甲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上的《年终诗》四首。可见,随着近代报纸的产生,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就已经见诸报端了。1897年11月24日,上海《字林沪报》随报赠送的“附张”《消闲报》诞生,标志着中国报纸副刊的正式形成。而早期的《字林沪报》,就在新闻后面刊登诗词杂作。可以说正是有了用诗歌来填补报纸版面的有益尝试才促成了后来报纸副刊的产生,而报纸副刊的产生,则使得诗歌在科举之外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力。

在古代,诗歌作为主流文学,一直被人们所推崇。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迁,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别是面对西学的渗透,诗歌要反映日益纷繁的社会现象,表达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势必要突破旧体的束缚。因此近代诗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有着典雅的语言和严格的格律规范的传统诗歌开始向不重格律、形式自由的现代新诗转变。而在诗歌的近代化进程中,报纸副刊无疑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1895年前后,国人掀起了第一次办报高潮,报纸的数量激增。而伴随着报纸的大量普及,副刊上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也得以大范围传播,文学作品仅限于同仁之间的欣赏成了历史。这一方面使得诗歌本身不再那么高高在上,具有了平民性。另一方面文学受众的迅速扩大也要求报纸副刊登载的诗歌作品必须符合大众的口味,这就加快了诗歌的现代性转变。

一、诗歌成为近代报纸副刊主要选择的原因

1.副刊版面有限。这是由报纸的新闻性所决定的,副刊只是报纸的附属品而已。因此,副刊文章总以短小精悍为好。相对于小说和散文,诗歌属于篇幅较小的文学体裁,刚好契合副刊的这一要求。特别是早期的副刊性文字,多是在新闻或文章缺文的空白处,起着“新闻不足小诗补”的补白或点缀的作用。另外,和杂志书籍不同,报纸大多是人们在忙里偷闲的情况下随手翻阅的,很少有人会把报纸完整地读一遍,他们只是想简单地了解一下内容的大概,因此长篇大论的文章在副刊上是很少有人问津的。而朗朗上口的一首诗歌在给人解闷的同时,往往会被人偶尔记住一两句,这就比较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2.副刊的大众特征要求做到雅俗共赏。副刊的读者其实就是报纸的读者,因此它的读者圈就比较庞杂,面比较广,读者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都相差悬殊。副刊为了照顾读者,在刊登小说等通俗文学的同时,还要刊登一些古体诗词来满足传统文人的需要。当然,在上海等地,为了扩大报纸销路,报纸副刊也刊登了不少“描写艳情,流连风景”的诗歌。所以一直以来,诗歌都是副刊的座上宾。

3.副刊的把关人大多是知识水平比较高的传统文人。在近代,副刊由于刚刚起步,还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文艺副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文学作品被视为副刊的正宗。同时,副刊的主编大多是从科举考试中出来的正统文人,他们的一些喜好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副刊的内容,能诗善文,喜欢唱和的文人常在副刊上发表诗歌,因此,早期的副刊多是诗歌类的文学作品。比如1882年,《字林沪报》开辟文艺专栏,取名《花团锦簇楼诗集》,专门刊登诗词歌赋。

二、报纸副刊对于近代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影响。

1.主要表现为批判性诗歌的大量出现。在这样一个列强侵略的时期,作为文人的副刊编辑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对中国社会进行反思批判的诗歌,从而找出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报纸的实时性很强,总是关注最新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副刊的内容也总是试着去反映时下的情形。一方面,副刊适应报纸的实时性,开始刊登大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批判性诗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文人利用副刊这个平台,抒发自己的现实感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有目共睹的是,“五四”时期的一批文学巨匠和著名学者,大多起步于报纸的文化副刊。失败后,林旭被清廷杀害,林旭的妻子闻讯后痛不欲生,自杀殉夫。在这段时期内,副刊上就出现了大量的批判性诗歌,对清政府的顽固派进行强烈的谴责。

2.革命派诗歌成为主流。报纸副刊的正式形成恰逢失败之后,革命派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些革命者大都是有着中西文化背景的新式文人,更懂得利用舆论来为革命造势。此时的报纸副刊就成为他们宣传革命主张的主要舞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革命派诗歌成为副刊的主流。如《同文消闲录》就刊登过革命和尚乌目山僧王崇仰的诗文和秋瑾的朋友们凭吊鉴湖女侠的诗词,副刊诗歌从此完成了由封建文人舞文弄墨抒发个人情绪向政治色彩鲜明的革命诗歌的转变。1904年,慈禧七十大寿。《警钟日报》副刊刊登了林白水的诗词:“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庆?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湾,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讽刺辛辣,被许多报刊纷纷转载。

3.白话新诗的出现。据统计,1898至1905年间将近二十种最主要的白话报刊上,大都开辟诗歌专栏,而其语言已经不再是古奥难懂的文言文字。谭嗣同有诗“三言不识乃鸡鸣,莫共龙蛙争寸土”,梁启超评价只是“颇喜寻扯新名词以自表异。”黄遵宪的《今离别》四首更是歌咏轮船、火车、电报等,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三、副刊有力地推动了西学对于诗歌创作的渗透。

近代,西学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报纸副刊上,既有新体诗,又有旧体诗。既有保守派的诗歌,也有革命派的诗歌。正是在副刊舆论的新旧对立争论中,促进了中西诗歌的融合。维新派的谭嗣同就曾做过这样的诗:“纲伦惨似喀斯特,法力盛于巴力门。”可见当时西学已经渗透到了文人的创作中。

报纸副刊对于中西诗歌融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文人供职于西人创办的副刊,却由衷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学体裁的诗歌。如《申报》于1872年11月创办的《瀛寰琐记》,史料记载曰:“其中宏论闳议,层出不穷,骈体诸作,亦可与古作者并驾齐驱。各体诗词,则浓淡清奇,不拘一格,间附杂著,亦簇簇生新。”(1877年刊行之《申报馆书目》)《申报》早期的主笔,李芋仙、王紫铨等人,虽然供职于西人美查主办的《申报》,却把《申报》及其副刊作为了施展其“国学”才华的“传媒”。2.以报纸副刊为载体的近代两次论战。1896年,改良派与顽固派进行了一场论争。其结果就是西学在中国获得迅速传播,加快了诗歌内容和形式的转变。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就中北辰星拱地中海,葱葱郁郁腾光芒,岸环大小都会数百计,积气淼淼盘中央。自馀各土亦尔尔,海若凯奏河伯降,波罗的与阿拉伯,西域两极遥相望;亚东黄渤壮以阔,亚西尾闾身毒洋(印度洋)。”气势恢弘,视野开阔。全诗长短句相间,写出了新意境和新事物。1902年,革命派以《民报》为主要阵地,保皇派以《新民丛报》为喉舌,展开了激烈的关于是否革命的论战。这一次西学对近代诗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中国诗人不再仅仅接受西诗的意象和形式,而是主动吸收西方诗歌的自由主义和浪漫主义,融合在诗歌的思想和意境之中,如高旭就用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以及长短不齐,参差错落的语句入诗,表达了一种自由奔放的情感:“堂堂大汉干净土,不许异类污腥臊,还我河山日再中,犁庭扫穴顾其巢,作人牛马不如死,淋漓血灌自由苗。”

四、翻译诗歌的盛行

在近代,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影响,翻译外诗大行其事。1909年,诗僧苏曼殊编选的《拜伦诗选》出版,这是第一本译诗集,进而开启了译诗在中国新的发展。苏曼殊的翻译之路可以说是开始于报纸副刊,苏曼殊回国后不久,受陈独秀之邀赴上海任《国民日报》翻译,此后一段时间翻译了拜伦的大量诗作:《去国行》、《留别雅典女郎》、《赞大海》、《答美人赠束发带诗》、《哀希腊篇》。可见当时翻译外国诗歌之风的盛行,由此成就了他在诗歌翻译领域的特殊地位。

其实,早在失败后的几年间,梁启超就在《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广泛地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为诗歌以及翻译文学的输入提供了发表的平台,成为副刊译诗的雏形。特别是1899年,梁启超提出了轰动近代文坛的“诗界革命”,从此诗歌翻译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以后,翻译诗歌的题材与数量不断丰富与增多,英、德、法等国脍炙人口的诗歌皆有译介。其中最有代表的一首译诗就是《哀希腊》。这首悲壮慷慨的《哀希腊》先后有梁启超(1902)、马君武(1905)、苏曼殊(1907)、胡适(1914)等四人的译文,4篇译作风格各异,以马君武的七言古诗和苏曼殊的五古最为读者所喜爱。张定潢更是这样赞誉苏曼殊:“唯曼殊可以创造拜伦诗。”可见此时的译诗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而在这个过程中,报纸副刊对于译诗的传播和接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近代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文学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学,它在许多领域都有了交叉和渗透,而就近代诗歌来讲,受报纸副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对西方诗歌风格的借鉴,还是诗歌内容的西化,随着中西传播的不断深入,都隐含着报纸副刊这一传媒的痕迹。

参考文献:

[1]刘斯奋。苏曼殊诗笺注[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

[2]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3]朱文华。中国近代文流[M].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

诗文小报3

关键词 妇女文学 闺阁传统 文学传播 旧体诗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1)11-0150-06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活跃着一批根植于古典闺秀传统,而又经历了新旧嬗变历程,始终坚持旧体诗词创作的女性作家。她们沐欧风,琶烙辏曾经是当时文坛的主流,然而在狂飙突进的阿拉文库运动中,她们随着旧体诗的退潮,迅速地被湮没无闻。王德威认为:“晚清的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成果,远不如晚明时期热络。这一方面是因为清末文学一向就不受重视,一方面也因为已被仔细考证研究的女作家人数,尚少于晚明。”事实上,这些只是近代女性诗词研究遇冷的表层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近代女诗人身处多重困境。

一、启蒙知识分子对妇女文学的否定

清代是传统闺阁文学极繁荣的时代,以妇德为核心的妇女文学在传统士人的奖掖和扶持下,盛况空前,蔚为大观。正如胡明在《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中所言:“入清,诗学极盛,词学复兴,诗人词人如过江之鲫,能诗善词的才媛淑女层出不穷,风动潮涌。中国妇女参与文学创作活动留下作品之丰厚,有史以来无逾此时。”在江南文化世家,那些闺阁女性以旧体诗词的形式抒发日常生活的点滴感悟,不断地建构闺秀文化的身份。然而,妇女文学的创作环境在近代战争的炮火下发生了根本逆转。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震撼了迷梦之中的天朝上国,也震碎了传统士大夫的经世哲学。激进的启蒙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与抨击儒家文化,而传统妇女文学也被贴上了“无学”的落后标签,传统才女们失去了儒家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认同和赖以生存的文学土壤,闺秀传统在此时发生了断裂。

1895年甲午海战的惨败深刻地刺激了国人神经,为了救亡图存,为了挽狂澜于即倒,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运动如火如荼地在国内展开,其中,“戒缠足”与“兴女学’’这两项与妇女命运攸关的运动也被纳入到救亡体系中来。1898年,康有为向皇帝上《请禁妇女裹足摺》,曾继辉在《湘报》中呼吁“今欲救国,先救种,欲救种,先去其害种者而已。夫害种之事,孰有如缠足乎!”梁启超发表《论女学》一文,经元善在《中国女学堂缘起》中自言创办女学堂之初衷:“以冀中国自强本计”,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女权运动的积极提倡都是以救亡图存的时代大义相号召的。

在启蒙主旋律的号召之下,为了强调新兴女学的重要性,近代知识分子毫不犹豫地对传统妇女文学一致否定,他们几乎都把女性写作看作是无聊之举。经元善认为:“其有绣阁娇娃略娴翰墨,又不过伤春惜别,藉美人香草为寄托,甚至因此而招浮言于阃外。”梁启超则认为“中国之妇女,深居闺阁”,所谓妇女文学,不过是“从事于批风抹月,拈花弄草之学”的“非所用”,他还提出“讲求实学,以期致用”的女学思想。“在梁启超看来,女性诗作代表的不只是才女这一群体,而更是一种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被认为是虚弱的,它导致了民族的衰落和失败。这样,通过否定才女,梁启超也否定了由才女所代表的传统文化。”

在男性知识分子救亡论调的影响下,激进的近代女性也往往加入到对传统妇女文学的批判中来,在革命女性的眼中,传统的妇女文学对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危局毫无裨益:

今日之号于大众,而自以为读书者,卒未睹厥效,何哉?夫海内淑秀,知书识字者非无其人也,然其上者,则沉溺于词赋,研悦于笔札,叹老嗟悲之字,充斥乎闺房,春花秋月之辞,缤纷于楮墨。其尤下者,且以小说弹词之事,陆沉于其间。(康同薇:《女学利弊说》)

其上者,批风抹月,弄草吟花,写妖艳之词,发言情之句,拾李易安之唾余,采朱淑真之遗沈,自以为椒花柳絮,绝擅高才,向不知其流于淫佚之道。娼妓之流,濮上桑间,何以异此。夫使举天下之女子,尽如谢道韫、蔡文姬之徒,亦复何补于世?何补于家?况乎能与其先者,千万中乃不获一人耶!(刘纫兰:《劝兴女学启》)

刘纫兰以“批风抹月,弄草吟花”来痛斥传统妇女文学,照搬梁启超《论女学》中以“从事于批风抹月,拈花弄草之学”而对妇女文学进行彻底否定的论调。而身为女性,她对于传统妇女文学的批判口吻甚至比男性更为极端与激烈:“写妖艳之词,发言情之句,拾李易安之唾余,采朱淑真之遗沈,自以为椒花柳絮,绝擅高才,向不知其流于淫佚之道。娼妓之流,濮上桑间,何以异此。”何香凝也在《江苏》杂志第四期上痛心疾首地批判闺阁女子吟诗作赋而不知国事:“其上者则沉溺于词赋,研心于笔札。叹老嗟悲之声,充斥乎闺房;春花秋月之词,缤纷于楮墨。不知国家为何物,兴亡为何事。”在此,闺阁才女在她们眼里已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保守落后的代名词。

在晚清启蒙救国的时代环境下,在压倒一切的救亡论调下,秋瑾、张默君、唐群英等激进的近代女性对赏月吟风的传统闺阁文学弃之不理,她们的诗词创作以迥异于前人的笔调,在与政治、民族、国家话语的携手之中大踏步地昂首前进。

二、“五四”学人对传统妇女文学的批判

如果说,梁启超等启蒙知识分子是站在救亡论调下对妇女文学进行批判,那么之后的胡适等人则是站在否定传统的立场上对闺阁文学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批判。“五四”以后,传统妇女文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严酷打击。

《清闺秀艺文略》是晚清女诗人单士厘耗费多年精力搜集、辑录、传抄的一部清代女性艺文志,也是单士厘最为看重的作品之一。初刊于1927年其弟单不庵主持的《浙江图书馆报》,单士厘的晚年一直在修改、抄录这部艺文志,并以赠送的方式将此书存留在国内几个大型图书馆。该书现存多个版本,国家图书馆的现藏本为单士厘1943年所抄,目录为钱玄同所编,胡适曾应单不庵所请为该书作序。

彼时的胡适正因为提倡阿拉文库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对单士厘的著作及其中收录的那些传统女性诗词颇不以为然:“这三百年中女作家的人数虽多,但她们的成就却实在可怜的很。她们的作品绝大多数是毫无价值的。这是我们分析钱夫人的目录所得的最痛苦的印象。”引起胡适关注的,不是清代女诗人的创作成就及其文学史意义,而是女诗人的地域分布状况:“最后,我们对于钱夫人的书,要表示很诚恳的敬意。她用了十年的功夫,使我们对于中国女子问题得着一个统计的基础,使我们知道女子的文化和普通文化区域上的分配是一样的,使我们知道三百年的朴学风气里也产生了几个朴学女子,又使我们知道三百年的八股教育里,女子的文艺也只是近三千种有韵的八股。”

胡适对传统女性文学的批评透露着彻底反传统的“五四”心态。可以说,单不庵为姐姐单士厘向当 时的文坛领袖胡适求序,实在是所托非人。求序者与作序者的价值观念的巨大差异影响了他们对同一种文学现象的态度。正如邱巍所说:“在胡适为单士厘的著作《清闺秀艺文略》作的序言中,才女们的诗词已经变得毫无价值。单士厘被胡适从她所依存的传统中摘出,她和她的传统均被客体化,其意义只是为文化史家提供了统计基础。”

胡适对清代闺秀文艺的态度,影响了“五四”以后一批现代学者对妇女文学的看法。徐志摩在《关于女子》一文中谈到清代近三百年间女诗人的创作,同样是对胡适之说的延续,只不过持论较为平和:

就中国论,清朝一代相近三百年间的女作家,按新近钱单夫人的清闺秀艺文略看,可查考的有二千三百十二人之多,但这数目,按胡适之先生的统计,只有百分之一的作品是关于学问,例如考据历史、算学、医术,就那也说不上有什么重要的贡献,此外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诗词一类的文学,而且妙的地方是这些诗集诗卷的题名,除了风花雪月一类的风雅,都是带着虚心道歉的意味,仿佛她们都不敢自信女子有公然著作成书的特权似的,都得声明这是她们正业以外的闲情,本算不上什么似的,因之不是绣余,就是爨余,不是红余,就是针余,不是脂余梭余,就是织余绮余,要不然就是焚余烬余未焚未烧未定一类的通套,再不然就是断肠泪稿一流的悲苦字样。(除了秋瑾的口气那是不同些)情形是如此,你怪得男性的自美,女性的气短吗?

胡适为单士厘作序的20年后,周作人在谈到钱恂的文章里说:“夫人萧山单士厘,为北大教授单不庵之姊,搜罗清朝女诗人著作极多,著有《闺秀艺文志》(书名记不得了)一类的书,一部分曾付铅印,似未刊全,又有关于女学的一册《家之宜》,据玄同说封建气很重,有一章说‘妾之宜’,我却没有能够见到。”

周作人对清代女性文学的态度是与胡适一脉相承的,但令人深思的是,周作人自己曾经是20世纪初中国影响最大的女性期刊《女子世界》的读者和撰稿人。在周作人1905年的日记中还保存了他收到《女子世界》的稿酬即杂志赠刊的情形:“(1905年三月初二日)上午收邮局小包收据一纸。下午收到上海女子世界社寄信并《女子世界》十一本,增刊一册,《双艳记》、《恩仇血》、《孽海花》各一册。夜阅竞三册。”事实上,《女子世界》正是以文言文和传统诗词的方式来宣传启蒙思想的。

“又有关于女学的一册《家之宜》,据玄同说封建气很重”。“封建气很重”是钱玄同对单士厘另一本著作《家之宜》的评价,钱玄同是钱恂的胞弟,也即单士厘的小叔,他在1906年2月27日的日记中提到:“嫂氏所著《家之宜》印成,赠予十册”钱玄同与单士厘之间不仅有这一层亲密的亲戚关系,他还为单士厘的《清闺秀艺文略》的成书做了编辑索引、修订文字等一些基本的工作。单士厘在《清闺秀艺文略》的自序中提到:“自庚午年以著作者之名,亦照《广韵》编次序。彼时赖玄同小郎排比雠校,积久渐多,自钞者十余部,愈近愈增,而谬误亦愈不少。小郎谢世,已逾五载,更无人指示。”

但在“五四”之后,钱玄同却一同加入了现代学者对传统妇女文学的批判之中。“五四”前是妇女文学的热心读者和诗集的校订者,“五四”后却成为了严厉的批评派。周作人和钱玄同“五四”前后对传统妇女文学态度的转变,并不是一时好恶所致,而是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之下,理智的文化观念的觉醒。“五四”之后,读者已经习惯于以阿拉文库写作的新文体,在旧文体序列的很多近代文学作品还未细读和给以准确定位就被置于故纸堆中。那些始终坚持以文言文进行文学写作的近代女性及其作品也在此被弃之列。以胡适为首的“五四”学人对旧体诗和文言文的批判与对白话小说的大力提倡,使得学术界往往将20世纪女性文学的起点定位在冰心、庐隐、凌叔华等现代女性的白话散文和小说创作时期。而那些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学史上曾占有一席之地的女诗人却随着新文化运动对文言文和旧体诗的批判而被弃置不闻。

三、旧体诗退潮与妇女文学的没落

“五四”之后,近代女性诗词创作的环境更为窘迫与困厄,作为传统妇女文学的近代化产物,她们始终站在古典文学的尾端,而她们也不断地经受着西学的冲击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在整个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近代女性诗词不可避免地随着旧体诗的没落而没落了。

“五四”时期,旧体诗作为落后、腐朽的封建社会的产物受到了现代学者的猛烈抨击。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批评古文是“已死的文字”,古典诗词发展到近代已经沦为不能反映时代声音的“假古董”:“王]运作为一代诗人,生当这个时代,他的《湘绮楼诗集》卷一至卷六正当太平天国大乱的时代(1849―1864年);我们从头读到尾,只看见无数《拟鲍明远》,《拟傅玄麻》,《拟王元长》,《拟曹子建》……一类的假古董;偶然发见一两句‘岁月犹多难,干戈罢远游’一类不痛不痒的诗;但竟寻不出一些真正可以纪念这个惨痛时代的诗。”

刘半农说:“现在已成假诗世界。其专讲声调格律,拘执着几平几仄方可成句,或引古证今,以为必如何如何始能对得工巧的,……有这种虚伪文学,他就不知不觉与虚伪道德互相推波助澜,造出个不可收拾的虚伪的社会来”。钱玄同指出旧体诗的押韵问题存在种种弊病,那作古诗的人,大概有两派:“一派是胆子小一点的,他所用的韵,凡在《诗韵》上可押而汉魏人亦押者,用之;在《诗韵》上虽不可押而汉魏人曾押者,亦用之;在《诗韵》上虽可押而汉魏人不押者,则不用……全不想想,你自己是古人吗?你的大作个个字能读古音吗?”

现代女作家苏雪林虽然旧诗写作小有成就,但在新旧两个阵营的对立中,她却选择了阿拉文库学阵营而声称“不屑为旧体诗”。若干年后,当她回忆与旧体诗的文学因缘时,依然坚持她的“五四”立场:“我真的把一生的时间精力贡献给旧诗之神,真的在那些林林总总的旧诗人以外,另建一王国,在这个时代又有什么用处呢?”就算是为其旧体诗结集出版作序,她仍然不忘记自嘲为“敝帚自珍,文人陋习”,而把旧体诗词的创作当作是娱乐遣兴的游戏笔墨,这正是一种典型的“五四”心态。

“五四”学人对旧体诗的激烈批判虽然在方式上存在着矫枉过正的弊端,但也确实触动了衰退期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痼疾。作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题中应有之义,它对于整个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对于促进文学革命的深入,其积极意义是主要的。在“五四”时期,旧学功底颇为深厚的周作人更是公开表示:“我自己是不会做旧诗的,也反对别的人做旧诗,其理由是因为旧诗难做,不能自由的表现思想,又易于堕入窠臼”。周作人甚至还将写旧体诗的问题上升到文学立场的高度:“就实际上说来,做旧诗实在是能不能做的问题,并不是该不该(做)的问题。”像周作人这样,有着深厚的旧学功底,却在“五四”之后与旧体诗彻底决裂,坚持使用阿拉文库创作的现代作家并不在少数。沈尹默、刘半农、刘大白、沈玄庐、王统照、郭沫若等人都根柢于旧学,旧体诗创作颇有心得,但却在文学革命之后旗帜鲜明地坚持阿拉文库的写作,并在现代文学史上取得了相应的地位。

“五四”学人一方面通过对旧体诗进行密集的批判,另一方面则身体力行,弃旧文体而用新文体, 积极从事阿拉文库学的创作。在对旧文学的批判与阿拉文库学创作的树立两方面的夹击之下,旧体诗的创作队伍迅速萎缩。诚如周策纵在《小桐荫馆诗词序》中所言:

自民初新文学运动兴起以来,国人述论当代中国诗者,多不举旧体诗之创作,似从兹以降,旧诗已无诗人可言。此自不为无故,盖古典语言往往有不足以畅达近代新事物之境状,与近代人复杂之情感者,且高才俊彦,已群鹜新体,而专为旧体诗词者多无创新之意境,于是述近六十年中国诗史者,恒不计旧体诗词。然此时才俊之士已有他成就者,又往往于旧体仍优为之,其声名既先已彪炳于新文学、新学术、新政治或新事物,故其旧体诗词之得以流传,恍若仅因他而致,而于其诗词本身之真价值则无与焉。

此外,近代杂志报刊对旧体诗的态度转向使得旧体诗迅速地从主流报刊中退出,传播阵地的愈益萎缩进一步加速了旧体诗的衰退。19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的兴起,诗歌作品的发表变得极为便利:既可以随时投寄报刊,又可以很快地结集出版。当时,不论是《申报》这样的商业报纸还是《新民丛报》这样的资产阶级启蒙报刊,几乎都设置“诗苑”、“词苑”一类的栏目,每期均有少则几首多则几十首旧体诗发表。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文坛已开始受商业化的影响建立了稿酬制度,凡在报刊发表旧体诗者,如同、小说一样,也可取得些许稿酬。因此,废除科举制之后,大批传统文人寄身报馆,报刊成了近代诗词的重要传播阵地。

但新文化运动之后,尤其是胡适等“五四”学人对旧体诗作了持续的尖锐抨击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许多影响较  为广泛的大报为顺应时代文化潮流,纷纷改用白话而不再发表旧体诗。例如北京的《晨报》第七版,本是典型的旧式副刊,旧体诗占很大的篇幅,但自1919年2月7日起即实行改革,主要发表鼓吹新思潮的白话散文和新诗。又如上海的《民国日报》从1919年的6月16日起,消取黄色副刊(曾大量发表旧体诗),而成为登载新文学作品(包括新诗)的进步文学副刊。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旧体诗只能转移阵地,而在某些以娱乐消闲为主的报刊(俗称“小报”)暂时栖身。这样一来,旧体诗赖以生存的阵地又进一步缩小。阵地既少,作品发表不多,社会声誉不佳,其枯萎便是必然的了。

1929年2月2日,曾朴主持的《真善美》杂志上刊登了一期“女作家号”,苏雪林等一批女作家的旧体诗词被花边框起,作为装饰,点缀在白话新诗和散文的末尾,于此可窥见此时白话诗文“横扫”天下的势态。在这样的时代文化背景之下,近代女性文学被贴上了落后、蒙昧的标签,随着旧体诗的没落一同被扫进了历史的幽暗角落。没有人再关注她们从传统闺阁文学走向现代女性文学所跨越的重重困境,没有人在意她们为女性文学的现代体验所做出的艰辛努力;更没有人认真思考,女性文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近代女性文学所起的过渡与中介的作用。

事实上,近代女诗人也有过一些使用阿拉文库的努力。例如秋瑾发表在报刊上、宣传妇女解放思想的政论文和歌行体诗已经非常接近于现代阿拉文库了。吕碧城甚至还亲自尝试过写自传体的白话小说《纽约病中七日记》,该小说使用的白话语言都相当成熟,体现了新文学所要求的平易、写实、新鲜、通俗的特点。但立身于闺秀传统的近代女诗人却始终必须在旧体诗词的写作中才能获得文化认同和自我肯定,不管近代女诗人曾经与阿拉文库学多么接近,她们与新文化运动注定只能擦肩而过。不管她们曾经接受了多少西学的冲击,不论她们在国门大开的年代远游的足迹走得有多远,她们都是深深根植于旧传统的女性诗人。根柢于旧学传统的闺秀文化不仅培养了她们深厚的文化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建构了她们对世界的认知体系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是她们应对和理解西方文化的基本凭借与路径,是她们成功走出闺阁、走向世界的本土资源。旧体诗的写作已经成为了她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生存方式,成为她们不断寻求自我认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不可缺少的媒介。

不论是跟随丈夫的脚步率先走出国门的单士厘,还是恬淡退守、以名士气节扬名的薛绍徽:不论是辛亥革命时期激进女性的代表秋瑾,还是民国时期自由独立的新女性翘楚吕碧城;不论是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大转变时期的徐自华、徐蕴华姊妹,还是从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张默君,近代女诗人所立身的传统文化环境决定了她们不可能是旧体诗的叛逆者,明清闺阁文学的土壤结不出阿拉文库学的硕果。

诗文小报4

一、广采花――诗歌阅读功夫在“课外”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诗歌产生积极的情感。借着学校诗歌教学积累活动的东风,我在课余就让孩子们进行了诗歌积累活动。第一步:鼓励大家寻找相应书籍,《唐诗三百首》、《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词》等,每天每组推荐一人在早读前将自己找到的一首古诗写在黑板上,并给每组各加10分。每天早上黑板上的诗总是满满的。学生非常踊跃。第二步:教师推荐精品诗歌。每周推荐一首,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现。学生对诗歌大体意思有所了解。然后要求背诵。第三步:举办手抄报展评活动。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诗歌抄写四首在小报上。要求其中必须有一首是李白的诗,两首是课外的诗。现在小报已经上交,学生作品质量较高。第四步:给小报评分,使学生有成就感。有一定的积累,在课堂上孩子们才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二、造氛围――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独特的美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最难莫过于体会古诗的意境。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其实时性、直观性和交互性的特征,通过声、像、画等形式,凸显出其独特的魅力。它的出现,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宽了我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上的思路。我经常采用多媒体教学古诗,把古诗抽象、凝练的语言转化成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画面,在教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古诗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它以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给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帮助学生很轻松地踏入古诗的意境之中。例如我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利用音乐和画面,创设情境,学生在诗画的对照中,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感受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美景。值得一提的是,对不同的古诗,选用不同字体,能够有助于表现不同的意境美。

三、引酿蜜――注重阅读诗歌方法的指导

课堂中,教师努力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外阅读对古诗进行深入的认识,勾画出诗的大致轮廓,弥补学生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从而潜移默化的渗透阅读古诗时可以了解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来深入理解诗意的方法,进而对是诗句进行对比分类,加以鉴赏。

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课堂上,用古典音乐作背景,配以古香古色的画面,辅以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古诗的优美意境,学生很快就会受到感染。

四、树自信――促进学生的试水创作

语文的学习归结起来无非是学以致用,学生最终能将其化为己有,为己所用,写出好文章。而诗词这种特殊体裁,为什么不落实到写上呢?这是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的问题。最终虽然很难,但我还是迈出了一步,而且有点收获。

首先,我在教学时注重写法上的学习与指导。这其中尤其对修辞手法对仗、韵脚的押韵等做重点指导。引导学生仔细去品味、去感受、去吟诵,领悟语感。其次,从不同体裁入手,由浅入深。在指导时先引导学生试着对对联。渐渐地开始试写绝句。刚开始规定内容的写一句或对一句,慢慢地对两句,到后来自创一整首绝句,内容不限,雅俗共赏。为此我们还办了班级对联展,绝句展。看着学生的成果,感受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我真的很欣慰。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48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