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500字]匠人精神读后感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44612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500字]匠人精神读后感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匠人精神读后感500字篇1

匠人精神读后感

(一)小时候,常听大人们称呼瓦工、木工等为“匠人”,那时以为“匠人”就是一个简单的代名词,后来才知道“匠人”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或有相当写作水平的人,但还指那些不知疲倦追求更高的技术和艺术境界的匠者。

《匠人精神》这本书是秋山利辉先生通过列举“秋山木工”的“匠人须知三十条”来阐释如何培养具有日本特色的合格“匠人”。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木工,对于各行各业都适用。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是我最喜欢的,如果抱持着“我只做我薪水分内的事”、“尽量轻松获得成果”这种省事想法的话,就不会拥有真正的实力。在每天的修业中,我们要拿出自己101%的气力,持续做有益的事情。要不断地累积经验,保持开朗的心境,关心周围的人。

作为天然气行业中普通的一员,就拿我们日常工作中安装压力表为例,同样安装一块压力表,不同的员工安装出来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员工安装出来,后期一检漏,发现压力表有漏气现象;有的员工安装出来,一看方向就不正,使得巡检者在日常巡查时不能正视压力表表盘示数;而有的员工安装出来就很标准,后期不用进行任何调整。这反映出每一位员工在安装压力表时的不同技能和不同心境。

在安装压力表时,前两种人就是抱着“尽量轻松获得成果”这种省事想法的人,所以他们的成果就是不合格。而书中说到“每个人都拥有成功的潜质”,像这种抱着省事想法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也是不可能传承“匠人精神”的。

我们只有战胜自我,每天付出努力,抱着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心性的态度,不仅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干完,还要把工作干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一些份外的工作,提升自我心性,练就过硬的专业技术,才能达到所谓的“匠人精神”,从而更好地传承“匠人精神”。

清徐清管站

雷波

匠人精神读后感

(二)近期,详细解读了所里推荐的书《匠人精神》,著者日本工匠秋山先生在受西方文化影响,人人急功近利,追求速效,刺激,追求创意,美学,带有浮夸,谜失的的社会大环境中,能不受外界影响,静心,决心,专心一致的做法,使秋山木工订制的家具能够使用百年或两百年,把“秋山木业”打造成著名企业。其实质文化内涵在于利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和“八年育人制度”,用“慢”字诠释了匠人的种种精神,使承袭与执着的精神得以唤发,我从书中得到的启发是做人做事要 “严、实、勤”。

首先是严,秋山先生对学徒制定了独特的“匠人研修制度”,凡是希望成为家具工匠的人,要进“秋山学校”需完成整整一年的学徒见习课程,接下去是开始四年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匠人须知的学习。之后要用三年学带徒弟,传承,合计八年时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

二是实,做人做事都要实,一个不愿意从头老老实实地蹲好每一个马步,不懂得从平地起高楼,聚沙成塔道理的人是很难成功的。真正的成功,是从最不起眼,最基本开始反复练习,才能打好最坚实的基底能力。

三是勤,只有勤奋,用心,持之以恒的去做事,终会取得好的结果。秋山先生从自己成功经历来证明勤能补拙的道理。秋山先生自认为不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学生时期总是成绩倒数第一,但在16岁时有机会进入大阪木工厂上班,尊敬师傅的一切,对师傅说的话言听计从,和师傅住在一起,()24小时朝夕相处,就像吸水的海绵一样,一点一点地吸收技术,创办“秋山木业”,最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为此,我们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要汲取《匠人精神》的精髓,要静心,安心,专心,脚踏实地,做好工作。

匠人精神读后感

(三)阅读的力量

与阅读结缘可以追溯到我很小的时候了,那会儿刚识字,对即将展开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于一个身处信息闭塞的农村娃来说,书籍是一条绝佳的方式让我去接触外面的世界。那会儿条件有限,我都是在新课本发下来的当天下午就把课本和课外读本看上一遍,觉得不进行还要把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的课本都看了。那1篇篇课文,一段段故事,不断的为我打开知识之窗,将我引上阅读之路。

后来,一路求学一路阅读,阅读书籍的兴趣点逐渐深入,阅读量也在逐渐提升,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求更加旺盛。书中有千钟粟、有黄金屋、有颜如玉,这本是古人劝谏士子读书的说法。“腹有诗书气自华”,好读书、读好书,是一条让人提升的途径,能让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富有温文尔雅的气质,让人增长见识,让人谈吐不凡。这就是阅读的力量,这也是许多伟大的民族伟大的基本内因之一,人类的智慧、真理正是在这样一代代的总结与阅读中传承、发扬。

在这么多年的阅读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好书,读到好书。《匠人精神》算是一本,给正在工作中有些迷失的自己一点启发和感悟,也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我的想法、思路和具体的工作态度,阅读的力量,以改变一个人的行动为其最大表现力。那些传世好书,那些经典之作都具有这种力量,需要我们通过阅读去汲取。

《匠人精神》这本书可以说是适应时代的一本书,当下,“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中国的年轻人有着无比高昂的创业热情。每一个创业者是一个管理者,不论是公司治理层面还是对自我的管理层面。但这本书里所讲的匠人,并不是现代公司制度下的管理者,而是一个技术员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拿到了本科毕业文凭,毕业后都去从事脑力劳动,去做别人羡慕的白领。反而做为技术工人的蓝领现在有了很大的缺口,工资与白领比起来也要高出很多,这一现象被称为“脑体倒挂”。我其实很想有一技之长,想去学木匠,还想去做园丁,或者去做一个工程师,但我最后的路还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走进了一家公司,一点一点的磨练自己。

书中写的三十条规则是秋山木工工坊的师傅带学徒的方法,都是最普通的日常礼仪,普通到人们都可以不屑一顾,更有甚者觉得作者完全是在欺骗读者。但是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里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才发现这些看似最普通的东西也是值得所有想有一番成就的人学习的。对于秋山木工工坊的学徒来说,生活中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值得用很多年去强调。比如和人打招呼、比如吃饭、比如和人说话该怎么回答,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和容易被忽略,可恰恰是这些习以为常的事情里面蕴含着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道理值得每个人去学习。

以前读过胡雪岩的传记,知道了他也是从一个小学徒干起,学徒期间要为师父师娘倒夜壶,要忍受师傅、师娘以及师兄的呵斥,仍要没有怨言的去做好师父交代给他的每一件小事,小心谨慎的伺候好这些可以对他呵斥的人。类似于胡雪岩、秋山木工工坊学徒以及其他有所成就的人来说,这些呵斥、打骂、冷眼又算得了什么呢,最后这些都成了自己上升的垫脚石。其实这样的带徒方法不止是秋山木工有,中国也有。只不过这些传统的行业在逐渐被机器大工业生产取代了,一个匠人在自己的专业技能上投入的时间、感情、精力在逐渐减少。很大一部分需要由手和心共同完成的事情逐步被机器取代了。现在到博物馆看一些展品也会经常感叹,那些用“独具匠心”、“能工巧匠”、“匠心独运”等词形容的作品,都是手工打造,最后心手相传,生生不息。而机器生产出来的东西我们充其量也就感叹一下:这技术咋这么牛,等这技术普及了以后再也没人提起这技术了。

其实对一项工作、对一个人、对于自己,都是需要投入时间的和精力的,每个在默默地投入时间、精力的人都应该在漫长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坚信大器晚成这一信念。做事之前要学会做人,对每一项微小的工作都学会学会投入热情,学会担起责任,学会为自己的成果自豪、负责。

《匠人精神》这本书,不仅仅教会了我怎样做事,更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去做一个富有激情也负有责任的人。《匠人精神》通篇没有讲怎样运用那些工具,也没讲做家具的具体细节,只是讲在进入作业场、进入工作前要做的一些心理上和心情上以及思想上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要做到实处,做到融入血液中还真需要投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不断的督促自己、要求自己。或许是因为技术好学,而把专注、激情、感恩这些心理能量投入到作品中比较难吧。做个匠人比较容易,只需掌握一些关键的技术,但拥有一颗匠心是要在生活中、工作中等万事万物上磨练,将自己的精神内化到、投射到作品中,投射到事务上。最终心手一道打造出独具匠心的大器。

虽然进入到了现代化的公司从事基础性的工作,但是这种传统的塑造人才的方法值得现代人去学习,去实践。那些看似普通的礼节与仪式也有它不俗的一面,有它深厚的内蕴与能量。如果你能沉下心来,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这股能量在时间的作用下必然能发挥它的能量。那么就从用心和身边的每一个人打好一个招呼开始吧。

本文地址:http:///zuowen/

匠人精神读后感500字篇2

《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精编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1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网友帮大家分享的“[500字]匠人精神读后感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匠人精神》读后感1

阅读了《匠人精神》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其实不仅仅仅是从个人角度,从一个国人的角度也就应有意识的学习日本人的工作作风和为人处世的方法,这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对下一代的教育都会有很大的帮忙。

让我感受最深的第一点就是“匠人精神”尊重每一项工作。任何职位、任何工作都期望能够做到顶尖水平,无论是做木匠、饮食都会努力做到最好、最出色。对日本人来说,任何生活细节、产品设计、工作中的环节,都务必集合意志力与生命力,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人生的目标。

亚洲第一培训讲师陈安之先生以前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每一天想着如何赚钱,那你就赚不到钱,如果你想着怎样成为行业的第一名,那钱就会源源不断的涌来,而“匠人精神”就是要阐述这个观点,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它做到最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应从上至下的灌输这一思想,让企业的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最细、最精,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这样企业就会总体上升一个高度。

让我感受深刻的第二点就是事物做到极致,任何的工序都不会出现问题,不允许出现瑕疵,这种做到极致的态度其实体此刻很多方面,比如,你去日本大街上转一圈,你会发现他们的店铺招牌都做得十分漂亮,不论是材质还是设计,都是恰到好处,精致美观。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态度作为基础,你会发现日本人的产品在细节上十分到位,从一碗拉面的味道,到一颗汽车螺丝的位置,都十分的有讲究,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与其他国家的产品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也是日本“匠人精神”中值得学习的地方。而在我们的工作中,明显存在着应付差事的问题,对于问题的出现抱着不用心进取的态度,应付了事,正是这样问题的出现,才会使得业绩没有明显的进步。

“匠人精神”值得学习的第三点就是肯于钻研的精神。日本人喜欢将现有的事物进行升华,汽车不是日本人发明的,但日本人在汽车已经发明出来的基础上将技术进行更好的更新,让各项功能得到升华,从而给世界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感受。

他们对生活是细心的,不允许出现错误,把服务对象当做最在乎的人,学习这种匠人精神,就是坚持对细节的把握,扎扎实实的进行实践,去完善自我,这不仅仅需要精神,还需要动力。

《匠人精神》读后感2

创业者是一个管理者,但这本书里所讲的匠人,并不是现代公司制度下的管理者,而是一个技术员工。此刻貌似越来越多的人拿到了本科毕业文凭,毕业后都去从事脑力劳动,去做白领了。反而做为技术工人的蓝领此刻有很大的缺口,工资也高,我其实很想有一技之长。也想去学木匠,还想去开火车,或者去做一个工程师,但我最后的路还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走进了一家公司,一点一点的磨练自己。

书中写的虽然是秋山木工工坊的带学徒的方法,但是里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也是值得所有想有一番成就的人学习的。每一件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值得用很多年去强调。比如和人打招呼、比如吃饭、比如和人说话该怎样回答,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可恰恰是这些习以为常的事情确实最就应注意的。

以前读过胡雪岩,明白了他也是从一个小学徒干起,学徒期间要为师父师娘倒夜壶,要没有怨言的去做好师父交代给他的每一件事。其实这样的带徒方法不止是秋山木工有,中国也有。只但是这些传统的行业在逐渐被机器大工业生产代替了,一个匠人在自己的专业技能上投入的时间、感情、精力在逐渐减少。很大一部分需要由手和心共同完成的事情逐步被机器代替了。此刻到博物馆看一些展品也会经常感叹,独具匠心、能工巧匠、匠心独运等,但是机器生产出来的东西我们充其量也就感叹一下窝草,这技术这么牛逼,等这技术普及了以后再也没人提起这牛逼的技术了。

其实对一项工作、对一个人、对待自己,是需要投入时间的,要坚信大器晚成这一信念。做事之前要学会做人,学会投入热情,学会担起职责,学会为自己的成果自豪、负责。

《匠人精神》这本书,不仅仅仅教会了我怎样做事,更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去做一个富有激情、负有职责的人。《匠人精神》通篇没有讲怎样运用那些工具,也没讲做家具的具体细节,只是讲在进入作业场、进入工作前要做的一些心理上和情绪上以及思想上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要做到实处,做到融入血液中还真需要投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不断的督促自己、要求自己。

虽然投入到了现代化的公司从事工作,但是这种传统的塑造人才的方法值得现代人去学习,去实践。那么从此刻开始,用心和身边的人打好一个招呼吧。

《匠人精神》读后感3

匠人精神,是一种执着,是对事情不放弃的一种思想上的深度,从而淬炼心性,唤醒每个人的一流精神。

大学时,我经室友推荐读了秋山利辉的《匠人精神》,书中主要讲述了如何培养具有特色的合格“匠人”,作者经过列举秋山木工的“匠人须知三十条”,阐述了其心目中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即对一个人的品格重视远高于对其技术的要求。同时,经过讲述自我从进入木工行业,努力自我培养,直到成长为一名行业领袖的人生历程。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若想实现真正的自我,企业若想恢复凝聚力,重拾失落的“匠人精神”势在必行。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是我最喜欢的,如果抱着“我只做我薪水分内的事”这种心态的话,就不会学到知识,做不成一名合格的匠人。在每一天的学习工作中,我们要拿出全身心的精力,持续做着有意义的事,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坚持开朗的心境,帮忙身边的人。拿门岗工作来说,有的保安员穿着邋遢,帽子歪着带,衣服扣子不扣,举止散漫,遇到外来人员不询问、不登记直接放行,遇到问题不汇报,能躲就躲,不愿承担任何职责。而有的保安员穿戴整齐,严格要求自我的言行举止,做好职责内的每一件事。这就反映出,不一样的保安员在相同工作中的不一样态度。

第一种人,就是抱着“我只做我薪水分内的事”想法的人,他们已经不是合格的保安员了。抱着这样想法的人,也是不可能传承“匠人精神”的。我们仅有战胜自我,每一天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抱着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态度,不仅仅把自我分内的工作干完,还要干好。“认真只能把事做对,用心才能把事做好”,仅有这样,才能到达所谓的“匠人品格”,从而更好地传承“匠人精神”。

书中提到“守破离”这个词,它的原型来自于确立了传统戏剧“能乐”的世阿弥之教导,泛见于艺术、茶道、武道、体育等领域。

首先是“守”。从跟着师傅学习,“守”就开始了。要模仿作为工匠的心理建设,以及作为工匠必须具备的一切技能。在这个阶段,对于师傅所说的事情,要全部回答:“是,我明白了。”忠实、全力地吸收师傅所传授的知识。

其次是“破”。所谓“破”,指的是将师傅传授的基本形式,努力下功夫变成自身本领的阶段。经过一边摸索、一边创新,在师傅的形式中加入自我的想法。此时,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自我擅加修改也是行不通的。

后是“离”。所谓“离”,指的是开创自我新境界的阶段,也就是从师傅那里独立出来。在“秋山木工”,工匠从第9年开始独立,迈向崭新的道路。

工作本就是一种修行,修行是指修正内心,改变行为。将毕生的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每个行业想要做好,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首先你必须热爱自我的工作,没有怨言。并且你必须穷尽一切的时间磨练技能,这也是让你的团队敬重你的关键。作为一名保安员,要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首位,努力钻研业务,认同团队,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原则,结合实际情景进取开展“抓预防、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的保卫工作。

正如秋山先生所说,所谓“执着”,就是对事情“不放弃”,“不放弃”也是一种“思想的深度”。为自我、为他人、为社会工作,生命将会熠熠生辉。对于安保工作来说,我认为“执着”,就是坚持不懈地抓安全工作,克服麻痹思想,}肖除侥幸心理,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安全隐患并把它排除,对安全隐患实行“零容忍”,对隐患整改情景进行“回头看”,做到发现问题、紧盯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安保水平。紧绷安全弦,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到达必须的思想深度,才能进取主动的为群众服好务,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匠人精神》这本书,不仅仅教会了我怎样做事,更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去做—个富有活力、有职责感的保安员。《匠人精神》通篇没有讲怎样运用哪些工具,也没有讲做家具的具体细节,只是讲在进入工作之前要做的一些准备工作,这些工作要做到实处。做一名保安员也是如此,首先做好工作前的准备工作,把安保工作做到实处,不断地严格要求自我,做到把保安工作真正融入到血液中,把专注、活力、感恩这些心理能量投入到工作中。

做一个匠人比较容易,只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技术就行;但拥有一颗匠心,却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磨练,将自我的这种匠人精神内化到工作中,投射到事务上。仅有这样,我们才能传承真正的“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读后感4

近期,详细解读了所里推荐的书《匠人精神》,著者日本工匠秋山先生在受西方文化影响,人人急功近利,追求速效,刺激,追求创意,美学,带有浮夸,谜失的的社会大环境中,能不受外界影响,静心,决心,专心一致的做法,使秋山木工订制的家具能够使用百年或两百年,把“秋山木业”打造成著名企业。其实质文化内涵在于利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和“八年育人制度”,用“慢”字诠释了匠人的种种精神,使承袭与执着的精神得以唤发,我从书中得到的启发是做人做事要“严、实、勤”。

首先是严,秋山先生对学徒制定了独特的“匠人研修制度”,凡是希望成为家具工匠的`人,要进“秋山学校”需完成整整一年的学徒见习课程,接下去是开始四年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匠人须知的学习。之后要用三年学带徒弟,传承,合计八年时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

二是实,做人做事都要实,一个不愿意从头老老实实地蹲好每一个马步,不懂得从平地起高楼,聚沙成塔道理的人是很难成功的。真正的成功,是从最不起眼,最基本开始反复练习,才能打好最坚实的基底能力。

三是勤,只有勤奋,用心,持之以恒的去做事,终会取得好的结果。秋山先生从自己成功经历来证明勤能补拙的道理。秋山先生自认为不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学生时期总是成绩倒数第一,但在16岁时有机会进入大阪木工厂上班,尊敬师傅的一切,对师傅说的话言听计从,和师傅住在一起24小时朝夕相处,就像吸水的海绵一样,一点一点地吸收技术,创办“秋山木业”,最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为此,我们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要汲取《匠人精神》的精髓,要静心,安心,专心,脚踏实地,做好工作。

《匠人精神》读后感5

原先就在网上看到介绍《匠人精神》这本书,想到日本传承百年的企业与中国进行对比,以及对日本产品的质量认可,日本公司在很多方面可以做到世界领先,在国家目前提倡工匠精神,反思公司发展中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需要什么样的公司文化。

本次公司组织学习《匠人精神》读了几遍后感受颇深。秋山先生的这本书所体现的匠人精神、以及秋山先生本人历经四十几年为日本培养输送一流匠人的这种意志和民族情怀,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所谓“匠人精神”,其核心是: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匠人精神”在企业上与下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在的动力。

秋山先生作为制作传统家具木匠,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同的精神激励,看过《匠人精神》这本书就会体会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

如何做事:什么可以定位为会好好做事?为社会,为他人工作,带着关心他人去工作,带着关心他人去处理人际关系,让工作在爱中,让爱在工作。这是我们应该靠拢的方向。减少自己偏见的心,利己的心,不公的心。增强自己利他,助他,成他之心。心怀感恩,以博爱之心心怀感恩,以博爱之心力量深入工作,深入人心。想他人之所需,念他人之恩惠,满怀爱心,时时督促自己达成。事事力求完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终能修成正果。坚持不急功近利,不傲倨一时的成绩,真正沉下心来历练,挥洒汗水,处处严要求,时时高标准,把握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丝缺陷,探究每一个模棱两可,追求的是一生的造就,那么“好好做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真正的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不断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这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你的工作,都要用心去做好,这是一种工作态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人碌碌无为,而有的人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最根本的原因只是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不同。

有人经常会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越是抱怨,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况屡屡发生。而有的人将企业的事情当作企业给自己的发展的平台来做,不满足于普通的工作,努力做得最好、做到完美,为客户着想,满足客户需求,不可避免的做到成功。

作为普通的测试部一员,认真执行每一步检测流程,工作不抱怨,工作中勇于承担做。联想到企业文化与价值理念,企业不断追求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在任何艰难时期与困难境遇中坚持不懈,寻求突破,正是这种“匠人精神”的诠释与体现;企业员工对工作抱有满腔热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奉献自己,服务他人,也是“匠人精神”的解读。

匠人精神读后感500字篇3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精神?

一家伟大的企业必须有一种精神指引,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必须要有一种精神捍卫。匠人精神是这个时代的宝贵财富。

让我们一起传播匠人精神、实践匠人精神,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员工因为匠人精神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个人的升职加薪。

匠人精神需要在年青一代中推广开来,它应该融入每一个人心中。

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屹立不倒靠的正是管理者和员工的勤奋专注、不断创新,以及良好的服务。这是一种匠人精神。匠人精神就是对工作的执着,对所生产的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今天,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方面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这就需要各行各业用匠人的创新性思维和全新的技术、方法来解决问题。缺乏匠人精神的企业会让自己的生存发展变得异常艰难,也会让自己的基业毁于一旦,所以,在能源日益减少的今天,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学习匠人精神,这也是企业和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质。

对待工作严谨、认真,毫无懈怠,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收入的富足和稳定,也使人从工作的细节中体会工作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一个人只有不迷失于物质表象的舒适和安逸,内心笃定地去追求渴望的梦想,并贯彻以坚定的执行力,他才会离一流越来越近。

本书通过古今中外大量事例验证说明匠人精神的重要性、时代性,特别是在山寨泛滥、盗版猖獗的今天,匠人精神对于提振企业精神,攻克制造业难题尤为重要。此外,个人的健康成长、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匠人精神,把匠人精神熔铸在灵魂里,从而在所在行业脱颖而出。

对匠人精神好的诠释:摆脱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对待工作不懈不怠,严谨和认真,赢得自己的劳动成果所得;也使人从工作的细节中,体会工作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chapter1

匠人精神,源自对生活的极致追求 在平凡的生活中注入情怀

匠人是从日常生活中修行而来的 卓越的匠人只是朴素中的坚持 转变心性,才能更好地生活 在修炼中体悟生命的正道 精进,把每一个当下做到极致

chapter2

匠人们对事物的热爱,远胜于它所带来的回报 工作不仅为赚钱,也是快乐和幸福所在 放下功利心与浮躁心,找到内心所爱 不做与内心相违背的事情 每个匠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端正做事的态度,用热情去改造生活 放弃投机心理,尊重客观规律

chapter3

做事不分心,在管控情绪中进行自我提升 用强大的专注力对抗纷繁复杂的信息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漫不经心 别让负面情绪耽误你

规避冲动行为,深思熟虑做决断 找对方向,然后再专注地做事 难受也要忍一忍,忍耐之中见成效

chapter4

找对方法做对事,在短时间内实现匠人的目标 找准靶心,坚持要事第一原则 先明确目标,然后一步步地实现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重视自己的价值,就没有人能忽视你的价值 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chapter5

拒绝拖延症,像匠人一样做个时间管理高手 加强执行力,克服拖延症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用好一万小时理论 盘活你的零碎时间

抓住一生中的“黄金时间” 充分利用好每一天 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chapter6 匠人的心理课,意志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意志力不可或缺 不断反省,不与缺点妥协 接纳命运所赋予的一切

敢于面对残次品,锲而不舍求佳品 世界只给无畏者让路

放弃之前,问问自己是否已竭尽全力

chapter7

做好每一个细节,在精益求精中实现匠人的价值 细节决定成败,不放过每一个细微之处 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能成就大事 在细节上拼细节,才是赢的关键 忽略细节问题,会让你前功尽弃 高质量的人生,来源于对细节的执着 优秀者追求卓越,成功者精益求精

chapter8

让美好留驻心间,做一个快乐的匠人 幸福与财富无关,与心相连

只有偏执者,才能享受全身心投入的乐趣 认真不懈的人,富有魅力

世间所有的美好,都藏在不经意间 对生活赐予的美好,要懂得惜福感恩

即使一个平凡的职业,也可以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它甚至可以不以营业额为目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经营餐馆,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所谓“器物精神”大抵如是,你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当作艺术来做,享受做这份工作的乐趣,而不是为工作所累。同时,你又因为热爱这份工作,舍得在其中投入很多精力,将它打造成一个高质量的吃饭场所,让人在吃饭的同时感受到温馨的氛围。这样,一份平凡的工作就显得不平凡了。

倾尽心力,只为做一件事,并且将它做好,做出名堂来,这是一种匠人精神。许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之所以会感到无聊,感到疲惫,就是因为他们只是将工作当成了一种赚钱的方式,而没有将其当成一件有趣的事来做。其实,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状态满格地投入其中,享受工作中的乐趣。只有抱持巨大的热情,充满兴趣地去工作,工作才会带给你无穷的力量、无穷的创造力和无穷的收获。

获得奥斯卡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讲述了一个落魄的大提琴演奏家的故事。这位大提琴师所在的乐团解散后,他被迫返回家乡,在家乡找了一份在殡仪馆做入殓师的工作。这份工作整天要与尸体接触,既枯燥又乏味,大提琴师还遭到了妻子的误解,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这份工作,而是对工作全力以赴,并爱上了这份工作。慢慢地,他的尸体面部化妆手法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完美。他将一具具遗体打扮得就像活人睡着了一样,为此受到了客户的好评。这名入殓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交流。

再看我们身边各行各业中的那些优秀者,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我们就会发现,只有在平凡的生活中注入情操和热爱,就像制作一件精致的瓷器一样,才能将这份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更加完美。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我们每个平凡人要想活得出彩,就必须爱生活,懂生活,赋予生活无限的乐趣。

匠人是从日常生活中修行而来的

修行就是修正内心,去掉浮躁。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修行的过程。所以应该把日常生活都看作修行。

工作是一种修行,通过工作我们可以提高技能,修炼灵魂。拉丁语中有一句谚语说:“与其完成工作,莫如完善做工者的人格。”也就是说,人格能从每天的工作之中孕育出来,心性能在每一天的劳动中得到锻炼。因此,只要我们做到热爱工作,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就已站在修行的起点上。

对于一般人来说,工作场所可以是修炼精神的佳场所。“精进”并不需要脱离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人只需要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工作,并且全身心投入进去,每天踏实努力地工作。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一点一滴习得的。很少有人认可这个道理:年轻的时候不投机取巧,脚踏实地地工作,就是一种修行。这种修行带来的功德,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财富自然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来。

有人问稻盛和夫:“您觉得怎么养生好呢?您老80多岁依然红光满面,思路清晰,行动敏捷。”

稻盛和夫回答说:“我从来不注重养生,工作就是我的养生。”

工作就是养生,这并不是什么理论逻辑,这是生命深处的震颤,是一种本性的流露。工作就是养生也是稻盛和夫哲学引发人们共鸣重要的部分。这种直指内心的体验,不只能开启人的智慧,还能开启人的内在。

“养生”这个词很热门。养生跟修养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少人为了养生,听讲经、吃素食—当然这些都是养生的做法,但简单的养生和修行一样,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国有一位专业研究养生的中医专家曾针对职场解压问题告诫过职场人:“好好工作,别想着挣大钱,这就是养生的窍门。”

把工作看成一种修行,就是懂得工作不仅仅是因为生存,也不是为了追名逐利,或者是希望得到他人的称赞。工作就是工作,工作本身就是自我生命的责任和权利,也是生命的价值所在。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工作一天。

在智者看来,公司的设备、产品、办公用品等都是有生命的,如果你对它们好,它们就会很开心,很快乐,如果你对它们不好,它们也会很伤心难过。所以,修行、养生,都是从爱上工作开始的。不管工作有没有升迁的机会,不管薪水有无增加的可能,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更大的福缘,我们都应该在自己的心里播种爱,努力工作,为这个社会出一份力气。

爱不是索取,是分享。只要我们用这种心态去工作,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务就一定能完成,升职加薪也不会遥远。

卓越的匠人只是朴素中的坚持

每天在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都有很多成功的人和事,众所周知成功的感觉很好。成功,也是每一个人都羡慕的。但当羡慕之后,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怎样才能不用羡慕,让自己拥有卓越的技术,登上成功的舞台呢?

“成功”这两个字看似简单,但要想做到绝不是易事。一夜成名、瞬间暴富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如果你想要真切地触摸成功,就要自己去拼搏、去挑战,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坚持。要知道真正卓越的技术并非高深莫测,而是朴素中的坚持。

一位在企业界享有盛誉的企业家即将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此之际,应多人要求,公开讲一下自己一生取得多项成果的奥秘。讲演这天,会场座无虚席,到场的每个人都准备好了笔记本,准备仔细聆听,详做记录。

但奇怪的是,演讲开始之前,主办方却在前方的舞台上吊了一个大铁球。观众们都感到莫名其妙,“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就在众人纳闷之时,老企业家稳健地走上讲台。随后,两位工作人员抬了一个大铁锤,放在老企业家的面前。讲演开始了,企业家并未开口说话,而是先请两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上来,让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目的是要使那个大铁球荡起来。

这时候,其中一位年轻人抢着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可是那吊球却一动不动。另一位年轻人见毫无反应,于是接过大铁锤用了更大的力气去敲铁球,把铁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在两个年轻人敲打之际,讲台下面发出一片唏嘘之声。观众们都以为那个铁球肯定动不了了。这时,企业家支开两个年轻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把小锤,对着铁球敲了起来。人们诧异地看着,企业家不急不徐地敲击着铁球,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企业家还在默默敲打着,这时会场已经开始骚动。企业家仍然不理不睬,继续敲着。大概在企业家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位先生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霎时间会场鸦雀无声,人们的目光重新聚集到那个吊球上。只见那吊球摆动起来。吊球在企业家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直至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企业家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这位企业家通过用小锤敲铁球告诉我们,成功是靠不断坚持获得的。

毅力和困难之间,谁能坚持到后谁就是胜利者。胜负其实也就是意志力的比拼。一旦树立某个目标,就要坚持到底,奋斗到底。如果具备了这样的良好素质,你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所向无敌。”

论“工匠精神”

徐耀强

2017年05月25日09:52

来源:红旗文稿 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新的时代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须深入把握其基本内涵、当代价值与培育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其一,敬业。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宋代大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其二,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靠的就是制表匠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的精益精神。

其三,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德国除了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奔驰、宝马、奥迪、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之外,还有数以千计普通消费者没有听说过的中小企业,它们大部分“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其实,在中国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古代工匠大多穷其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或几件内容相近的事情。《庄子》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核舟记》中记载的奇巧人王叔远等大抵如此。

其四,创新。“工匠精神”强调执着、坚持、专注甚至是陶醉、痴迷,但绝不等同于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其中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这意味着,工匠必须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既要对职业有敬畏、对质量够精准,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活力。事实上,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王传福、从事高铁研制生产的铁路工人和从事特高压、智能电网研究运行的电力工人等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他们让中国创新重新影响了世界。

二、“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现代科技时代,“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更为重要的是,“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

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也就是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两个轮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双翅膀”,二者缺一而不可。事实上,“工匠精神”的发育程度,同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程度都直接发生着关联。从精神文明来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在本质上它是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同其中的“敬业”“诚信”要求高度契合的。从物质文明来看,“工匠精神”在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可以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作用。

二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尽管我们成了“世界工厂”,贴着“made in china”标签的产品在世界随处可见,大到汽车、电器制造,小到制笔、制鞋,国内许多产业的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这里面却依然缺少真正中国创造的东西,甚至一些外国人将其等同于“山寨”产品。这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的形象。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质量整体不高,背后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缺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要迎头赶上世界制造强国,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只有当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未来。

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经济越来越呈现为一种品牌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视域下,作为知识资本形态的品牌形象也是一种可经营的企业资本,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是传统的会计体系反映不了的无形资本。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有效开发、经营品牌资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占领市场至高点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工匠精神”在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资本创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也是企业品牌内涵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顾客忠诚度培育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品牌资本价值增殖的重要来源。其实,中华老字号全聚德烤鸭能够驰名世界,也是得益于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工匠精神”。

四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尊重员工的价值、启迪员工的智慧、实现员工的发展,不仅是员工个人成长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的责任和使命。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企业员工提升个人精神追求、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指引。美国旅馆业巨头康拉德·希尔顿年轻时有过在酒店打工的经历。最初,上司安排他打扫卫生,刷马桶是其中必要环节。希尔顿对这份工作不满意,对待工作很懈怠。有一天,一位年龄稍长的女同事见他刷的马桶很不干净,就亲自为他做示范,并告诉他,自己刷完的马桶,是有信心从里面舀水喝的。这件事对年轻的希尔顿触动很大。从此他一改对工作的懈怠应付,逐渐树立起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后来,希尔顿拥有了自己的酒店,并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回顾他的成功之路,不难发现,他年轻时所遭遇到的“喝马桶水”的职业精神教育这一课,是他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精神财富。事实上,企业员工所具有的高尚职业操守和强烈“工匠精神”,同拥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一样,是其自身立足职场的重要条件和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

如今全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强烈共识,这就是在中国必须加强、加快“工匠精神”的培育。那么,其路径何在呢?

首先,必须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工匠在古代等级社会中一直处于社会下层,在职业“士农工商”的排名中,工匠往往不入统治者的“法眼”而被归为“三教九流”。唐宋以后,手工业者身份地位有所提高,但封建王朝依然奉行“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将工商业视为末业,对工商业者进行压制。元代又开始通过严格的“匠户”户籍制度对工匠进行种种限制和奴役,使工匠一直难以获得与普通劳动者平等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儒家主流思想向来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倡导“君子不器”,轻视职业技能教育,认为匠人们营营役役都是些奇技淫巧,君子应该修齐治平,不为物役。而当代中国虽早已是世界工厂,但社会和企业依然缺乏对工匠和“工匠精神”的重视和尊重。反观欧美文化,古时的出色工匠,可以跟艺术家和作家齐名,地位是非常高的。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其实质是对劳动、知识和创造的尊重。这既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

其次,必须畅通职业培养机制。有资料表明,我国制造业生产一线技工特别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瓶颈。那么,如何畅通技能型人才职业培养机制呢?一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也就是要以改革的思路,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产教学同“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二要继承古代“师徒制”教育传统。古代流行的中国艺徒制度和西方行会的学徒制,采取的都是一种“心传身授”的默会教学方式,学徒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技艺,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特别是,“师徒制”中形成的“亲师合一”关系,注重“手把手”“一对一”的言传身教,有利于那些非物质传统技艺的传授和“工匠精神”的养成。三要实行国家工匠技能认证制度。也就是在加强现行职业教育法规执行力度的同时,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举行国家考试制度,全面实行工匠职业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和工匠技能等级认证制度,不断提高职业资格水准和职业荣誉感。

再次,必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为全企业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理念、共同信念、经营思想、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显然,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如《周易》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价值来自于“人化”的过程,同时又必须回归于“化人”的过程。无疑,“工匠精神”中蕴涵的巨大力量,也需要通过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而得到发扬光大,并使之在滋养员工精神、推动企业发展中得到验证和释放。

最后,必须建立激励保障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制度是“工匠精神”得以延传和发扬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其一,要建立传统工匠技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针对传统工匠“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传大不传小”现象,通过运用法律、制度等形式加强与工匠相关的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保护工作,最大程度地保护传统工匠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其二,要建立濒临失传的传统工匠技艺抢救制度。要建立专项基金,抢救性保护那些濒临失传断代的民间传统技艺、工艺,抢救挖掘那些濒于失传的独门绝技,请大师名匠著书立说或为他们撰写人物志和传记,发扬光大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其三,要建立优秀民间传统技艺表彰奖励制度。可借鉴当今建筑界“鲁班奖”、工艺美术界“金奖”“银奖”形式,对技艺界的精品、优品实行专项奖励制度,以此树立标杆鼓励赶超。同时,对于那些德艺双馨的工匠大师、技师要授予荣誉称号,并不断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其四,要建立名品优品特品甄别追究制度。为增加工匠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可借鉴古代社会“物勒其名”的办法,利用条形码、二维码等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对工匠、技师的每一件作品、产品实行甄别认证,既保障他们的著作权、让他们“扬名立万”,又对他们实行终身责任追究,以此强化“工匠精神”的建设。

(作者: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政治工作部副主任)

匠人精神读后感500字篇4

《匠人精神》,秋山利辉,初听此书时,因为没有深入去体会,所以觉得似乎并不是很深奥,今晚,当我再次静下心来,细细重听此书时,书中直奔主题的每一个故事,让我感觉受益匪浅。

此书的重要核心为一个“孝”字,书中秋山先生通过列举“秋山木工”的“匠人须知30条”,深入阐明了其心目中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孝”,即培养一个人的品格比培养其技术更为重要。秋山先生是以95%教人,5%教技术,因为在他看来“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一个人,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性,才能养成体内一流的精神,从而练就一流的技术。正所谓,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最后才能做好事。在秋山木工学习的8年时间,秋山先生不仅磨练学生们的技术,更是锤炼了他们的人品。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不行,再好的技术,也是难以服众。所以,不管是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还是在喧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无论我们从事何种事业,都希望不要忘记本心,因为,当你有这么一份孝心的时候,你才会做到敬天爱人,才能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当然,如果公司里的每会员工都能做到这一点,企业必能成为行业中的皎皎者。

秋山先生在创立“秋山木工”的第13年,他制定了“匠人须知30条”,这也是秋山先生对“秋山工匠”所有学徒,8年学习生涯的要求。匠人须知30条,每一条开头都是“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人”,这正是秋山先生教育工房学徒为人的基本道理,也正好呼应了他一直崇尚的:品德比技术更重要。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这条须知不禁让我联想到公司组织的早晨鞠躬礼,公司不正是运用了匠人须知30条中的第一条吗,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员工自身素养,自信心,以及克服羞怯的心理障碍,如果一个人,连最简单的打招呼都不会,又如何与客户、同事作交流,如果没有足够的自信,在客户面前唯唯诺诺,又如何能赢得客户的肯定与信赖。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这条须知是我们职场上一个最基本素质。在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联络、报告其它部门协商的,需要先联络,不可任意作自我判断、解决。众观所有企业,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与壮大,都不会只是闭门造车,沟通协商,必不可少。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得焦躁的人”。如果一个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像这种人,只会让周围的人变得焦躁,更不用说他会好好的为公司为客户服务,若是如此,又如何能拥有一流技术,成为对公司有用的人才。所以,在工作中,习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是一个人品德的提升。

日常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及生活场所,所以秋山先生在匠人须知30条里,容入了“进入工作场所前,必须先是和谒可亲,好相处的人”。和谒可亲,让人觉得平易近人,好相处。新员工与老员工亲,上属与下属亲,体现团队凝聚力,因为有好的工作氛围,才能让人更好更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好的工作氛围重要,每个人的责任心也非常重要。秋山先生要求他的学生们“进入工作场所前,必须先成为有责任心的人”。何为责任心,就是遇到问题,勇于直面解决,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尤其是细小的问题,更不能含糊。因为细节可以决定成败,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错。如果身边有人出错,也要勇于指出,甚至也当作自己的责任,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这样的人,公司才会赋予更多的责任在他身上,提升品行。

我们公司客户大多为日本客户,跟他们打过交道的同事都知道,他们的时间观念非常的强,也许是因为日本国度里的一个工作习惯。秋山先生要求他的学生们“进入工作场所前,必须先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时间的合理有效利用,是每个企业都非常注重的一个问题。一套模具,从接单、设计、加工、试作、生产等一系列过程中,各部门在时间上都是节节相扣,任何一个流程上时间的延误,都会影响整个日程,甚至因为延误,在客户面前造成不好的影响,严重的会直接影响企业订单。

有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做事如何,从他使用的工具以及他工作所在环境情况,就能看出。工具就如同手足,要爱护有加,好的工具才能做出好的工件。如果把每天自己使用的工具随便放置,甚至用到的时候也无法找出,这样,又如何能把工作做好。环境亦如此,分类、整理、整顿、清理、清扫,是每个部门每天必须做的工作,因为通过打扫、整理,可以提升人的品格与修养,从而练就更高的技术。这正是秋山先生30条须知里的“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随时准备好工具的人”和“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成为很会打扫分享的“[500字]匠人精神读后感4篇”,正是每个企业发展所需的工匠精神。

时代在快速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在这个快节奏的年代,我们的企业及个人更需要赋予这种“工匠精神”,更需要像秋山先生这种“通往一流的道路”的“孝”心指引:

守:全力吸收师傅传授知识。

破:将师傅传授的知识变成自身本领。

离:开创自身新境界。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4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