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驻村工作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驻村工作队员个人先进事迹大全(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482147

驻村工作队员扎根基层,积极推动扶贫政策落实,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组织文化活动提升村民素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和信任。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4年驻村工作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驻村工作队员个人先进事迹大全(最新5篇)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驻村工作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

胡文明同志自2017年3月入驻拉伯乡拖甸村委会以来,按照省、市、县关于“回头看”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四项工作”,以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为前提,以解决群众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的,与当地党员群众同学习,同工作,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了拖甸村委会帮扶活动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深入走访,准确掌握村情民意。

拖甸村位于拉伯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47公里。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610户,2542口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1户,667人。

胡文明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驻地当作自己的家,克服了高温的考验,起早贪黑、走村串户,深入农户调查摸底,访贫问计,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足迹踏遍了拖甸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159户。他还不时与村组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状况,认真记好民情日记。通过查村情和深入的走访调研,他不仅准确掌握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还清楚掌握了整个村情社貌。

吃透政策,深入查找扶贫对象是否精准。

胡文明同志刚来,正赶上全省扶贫工作转入整改阶段,按照省、市、县关于“回头看”文件精神,先后进行了7次“回头看”。他先后参与了拖甸村委会易地搬迁工作存在问题的摸底调查、拖甸村卡外农户的摸底调查和托甸村精准扶贫动态调查等专项活动。胡文明与两委班子一道,及时组织广大扶贫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把握政策要点,吃透政策精神,并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六九五六”贫困退出标准,严格对标对照,逐户分析研判。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进村入户摸底调查等工作任务。

在调查工作中,胡文明同志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脱贫目标,深入查找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扶贫对象是否精准,扶贫措施是否有效,资金管理是否严格,贫困退出是否真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按照“五查五看、三评四定一公示”的要求,逐村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对村内建档立卡户进行核实,拟定贫困户于组内,经村内评议、村内张榜公示后无异议报乡政府,确保了全村贫困户的准确性。

摸底调查结束后,他与其他队员一道不辞辛苦,认真撰写出《宁蒗县拉伯乡托甸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户调查统计表》、《托甸村回头看整改意见汇总》、《托甸村回头看统计表》《托甸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增减情况明细表》、《托甸村贫困户信息表修改》等,准确掌握了拖甸村民委员会建档立卡贫困户变动情况,着力降低错评率、漏评率,努力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从而确保了拖甸村委会“整改”活动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谋划项目,农牧民受益非浅。

胡文明同志与云南省社科院驻村工作组,筹建了托甸村委会精准脱贫作战室,并以查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为出发点,同村班子一道,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把跑办帮扶项目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尽最大努力争取项目资金。

胡文明与他的队友们,在确保托甸村委会贫困户1万元挂联配套资金、家庭助学基金10万等足额投入外,时刻关注并落实托甸村委会三江口、布落、两家村“灌溉用水”、托甸村委会文化活动广场等工程项目推进情况。同时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更多资金帮助村民解决安装太阳能路灯及安装厕所+淋浴室+太阳能热水器等项目建设。为此,胡文明同志亲自认真撰写了《安装厕所+淋浴室+太阳能热水器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安装太阳能路灯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等报告。经过胡文明等同志不懈的努力,云南省社科院共落实项目资金27万元,在格落、草皮甸、古鲁甸三个村组试探性地实施了太阳能路灯项目,经评估验收后进行运营,效果十分良好。在最短的时间内办成了让群众看得见,摸得到,用得上的好事实事,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胡文明还直接参与了《托甸村精准脱贫示范村建设项目》方案的草拟工作。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掌握了拖甸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初步确定了以打造4个示范村,即民族文化生态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房屋固化工程、道路硬化工程、路灯亮化工程、庭院美化工程、环境净化工程、特色产业、村民素质提升工程、基层党建创一流工程等为主的10大惠民项目。

艰辛的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如今,拖甸村委会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发展思路明确,农村经济有了坚实的保障。走进拖甸村,一条条宽敞的路面、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一间间整齐的民房、完善的各类公益设施,俨然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祥和、安康的农村新景象。

牢记宗旨,展现人民公仆形象。

在离开昆明时,胡文明在他的日志中写道:

说实在的,年逾五十,重新接受一项全新的工作,确实有一定的挑战性,何况是去偏僻的乡下,有那么一瞬的忐忑。但这次去的地方,却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我能拒绝吗?我拒绝得了吗?故乡时时象一只无形的手,牵绊着我的心,何况我的故乡还是那么落后、闭塞,我能为她做点什么呢!好吧,去了再说,那怕只有三分力,我会使出四分劲!就让我带着一颗诚心,一份热忱,故乡我来了!

刚入村那天,看着从车上搬下的三套行李、洗漱用品,乡党委书记惊讶地说:“真住啊?”胡文明真诚地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你的村民,每月要住20天以上。”从此,一住就是5个月。作为云南省社科院派出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胡文明同志首先认真思考了四个问题,一是省委为什么要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为主题的整改活动,二是下派驻村工作队到村做什么,三是驻村期满给党员群众留下什么,四是回去收获什么。胡文明同志为了回答好这四个问题,他时刻警醒自己,驻村工作队是一面旗子、一面镜子,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

胡文明同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教师,他深知脱贫攻坚工作事关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他毫无怨言、义不容辞地投入乡村。时刻把基层党员群众的反映做为第一信号,时刻把群众满意又不满意做为标准。他时常对身边的年轻队员说,我们工作队来村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不是来享福的,要多向老党员、老干部请教、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改造,自觉把廉洁自律贯彻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整改”工作中,胡文明同志善于宣传教育和政策落实,他不仅带头讲党课,而且在深入村组和贫困户家中时,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解释政策变动的原因及新政策要点,使群众理解支持政策调整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几个月的相处,老百姓把胡文明和他的队友当成了亲人,他们的住处也成了村办公室,一天到晚总会有老百姓来唠家常,村民谁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愿意来和工作队商量。胡文明感慨地说:“都说群众工作不好做,通过驻村这几个月工作经历,我看只要心里始终有老百姓,带着感情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老百姓就会把你当自己人,那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回到宁蒗,回报家乡,这是本人长久以来的一个强烈愿望。在驻村期间,我一定严守扶贫工作纪律,勇于担当,勤勉工作,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完成各项扶贫攻坚工作任务,给组织和当地民众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这是胡文明同志抵达拖甸村委会后第1篇日志中的话,可也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驻村工作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第二篇】

**同志自2016年担任3月担任**村驻村工作队员以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扶贫工作一线,切实做到了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村驻村工作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该同志自驻村工作以来,扎实工作,认真学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文件和各类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迅速了解掌握村情,吃透群众的贫困现状,每天记好工作日志,尽快进入角色,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之中,同时协助第一书记制定帮扶村年度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

自2016年到**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以来,该同志时常穿梭在**村的贫困户家中,又或在他们劳动的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在走村入户之际,该同志总是带着一本大大的黑色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的全是入户走访时记录的点点滴滴,或是群众反映的日常小事,或是群众对个人生活的计划,又或是群众想了解某方面的国家政策,他都认真记录,逐项反馈,现如今,贫困户远远见到他都会满脸微笑,竖起大拇指,一声声“卡卓”(藏语感谢之意)印证了他的驻村工作,一声声“卡卓”让他的内心更加坚定,一声声“卡卓”让他对今后的驻村工作充满了力量。

驻村工作面对困难时,他总是迎难而上,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他首先熟悉掌握帮扶相关政策,边学边讲,通过走村入户,及时了解贫困户家中实情,根据各户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方案,从贫困户耕地、补贴、致贫原因、生产生活状况、子女上学情况、劳动力分布等都做了详细记录,在日常工作开展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自2019年乡镇区划调整以来,**乡与**乡合并为**镇,新的镇政府距离**村六公里左右,群众日常办事有部分不便,对于这些问题,他未雨绸缪,群众需要复印证件、开具证明、办理相关事项,他都亲力亲为。

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自2018年以来,他认真研究**村地理优势,到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土壤情况,他在咨询相关农业专家又翻阅大量农业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村可以根据地理优势及气候条件,种植反季节性蔬菜,最开展群众半信半疑,他便主动到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家中认真讲解利弊,一次次的不理解,在他的坚持及专业知识下,终于他们决定做一次尝试,2018年下半年,种植莴笋等蔬菜的群众都获得了可喜的收入,群众对他的工作态度及专业知识都深深的认可。

扶贫路上充满艰辛,特别是**的冬季异常寒冷,但他总是无畏严寒,经常是忙到深夜,笔记本厚厚的记录、电脑泛着淡蓝色的光芒,窗外飘着的鹅毛大雪,都是他驻村工作路上的“见证者”他切实把党对贫困户的丝丝关爱注入他们的心田,让贫困户感党恩、鼓足劲,脱贫也立志。

以党建促脱贫,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为了抓好这个龙头,该同志在驻村工作开展中以“党员大会”为抓手,成立了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检查党员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讲党课,扎实开展好学习教育活动,让**村全体党员同志有所学、有所思,把理论学习切实转化到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具体工作中。他始终坚信:每个党员都是闪光点、螺丝钉,通过细化责任,对标销号,把劲使足了、力发够了,脱贫攻坚工作最后将会取得实打实的成效。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该同志自驻村以来,立足本村实际和贫困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驻村帮扶工作计划。在驻村工作日志和相关资料整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县、镇脱贫办相关要求,认真细致的开展工作,耐心细致指导相关帮扶干部规范的填写,同时严格按照驻村标准要求自己。

该同志自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时刻秉持“群众事无小事”的准则,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深入基层一线,和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通过大量细致的驻村工作,切实解决了贫困户实际生产生活困难,并取得了**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驻村工作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第三篇】

x,一个小巧玲珑、乐观开朗的小姑娘,名叫x,熟识她的人都叫她x,她幽默热情的性格总能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一面。x年x月,x后的她接受组织的委派,到x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成了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名女战士。

她经常开着小电驴来回穿梭在村里的大小巷子,一年多的时间里风里来雨里去,走遍村里的田间地头山林,尽心尽力真扶贫、真帮困,在扶贫路上绽放美丽芳华。

到村任职后,x便把自己当成了一名x人。为及时了解情况,进入角色,她和扶贫工作组长一起积极开展村情民意走访,全村x户贫困户,x天时间便走了个遍,驻村日记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每户的基本信息以及存在的困难。

“我当时对她的第一印象是外表柔弱,像个高中生,猜她做不了多久就会走的。”这是村妇联主席x对她的第一印象。摸清了贫困户底数,接着便是因户精准施策。x召集了所有帮扶联系人开会,将每户的情况过了一遍,让帮扶联系人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帮扶措施。此外,她还建立了帮扶工作群,群里经常在半夜还更新着扶贫相关信息,方便大家开展精准帮扶工作。

x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重点还是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于是,x便从吃透政策开始,她把扶贫相关政策进行认真研读,因户施策。x是x在x接触到的第一个贫困户。“这户是我们村最困难的贫困户,家里有x个孩子上学,妻子患有精神残疾,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在了解x的家庭情况后,x多次到他家里,向他宣传扶贫产业政策,指导他发展产业,通过养殖鸡、鸭和种植三华李,两年内,x获得了万元产业奖补资金,增加了收入。

x清楚地知道,要帮助x脱贫致富,单靠发展产业是不够的。在多次和村“两委”干部商量讨论后,她让x在村里做保洁员,负责清理村里的垃圾,每月发给他x元的工资。医疗保障、住房保障、教育扶持和产业奖补等扶贫政策都得到了落实,现在x一家生活过得有滋有味,x年人均收入x元,到x年底已经达到了x元,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

“春节快到了,我想组织大家开展一次春节集中慰问贫困户的活动,不知大家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这是x年春节来临之际,x在帮扶工作群发出的提议。没想到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她和扶贫工作组长商量着根据各户情况购买不同的慰问品,工作队员、村干部、帮扶干部、贫困户齐聚村委,现场一片乐融融,提前感受到了春节的喜庆。“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有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会辛勤劳作,努力脱贫!”,贫困户苏有丰激动说道。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她再次组织帮扶联系人入户开展慰问贫困儿童活动。x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儿童,由于患有智力二级残疾,平时由老师送教上门。“我到他家时,他正坐在门口的沙发上,我一样样把零食递给他,讨他开心,他在得到奶奶的示意后才小心翼翼接过我手中的零食,但一直不敢和我说话。

在我笑着跟他说再见时,突然,他冲我笑了,这个笑容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既温暖又感动。我想这大概就是扶贫工作带给我的收获。”x每次到x家时,都会特别看望一下他,有时教他写写字、算算数,这个小男孩和她越来越亲了。

x年驻村以来,x同村“两委”班子打成一片,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一边开展扶贫工作,一边指导村“两委”干部做好党建、扫黑除恶、禁毒、解决矛盾纠纷、提升村容村貌等工作。她协助党建工作站长每月开展“两日一争”主题党日活动,x年x月x日,组织党员开展道德讲堂、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慰问困难老党员等活动。

国庆前夕,x主持了村里庆祝新中国成立x周年的文艺晚会,激发了群众的爱国情怀,在晚会上穿插了很多扶贫知识,也让更多人认识了她。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她指导村干部落实好“四议两公开”制度,根据村情大力发展经济,x年x村集体经济达到万元。

担任工作队员的一年多时间里,x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脱贫目标,深入查找贫困户产业发展、住房保障、安全饮水、义务教育保障、医疗保障等突出问题。期间先后帮助贫困学生申请雨露计划万元、产业奖补万元、帮助x户困难群众申请低保、劝返辍学学生x人,解决x户“四类人员”住房保障问题,带领贫困户脱贫摘帽。

“她人小个但却很努力,平时村委下班了她还在那里加班。有时工作多的时候她也会偷偷哭,擦干眼泪转头又跟我们笑嘻嘻继续工作,看着柔弱实际很有韧性,真心为我们村的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贡献。”x村主任x说道。x,x的扶贫骨干,本该是美丽的大好年华,她选择了在扶贫路上,虽然任重道远,但她始终x,x,带着满腔的青春热血,从严寒到酷暑,从清晨到日暮,将自己的芳华绽放在了扶贫路上,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盼,不负入党那段庄严的誓词。

驻村工作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第四篇】

**,男,中共党员,19**年7月出生,20**年2月由**县民政局派驻到**镇**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任职以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时时刻刻为群众,做到了真诚奉献、真情付出、真心服务、真意为民,心无旁骛帮助**村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竭尽全力解民忧、千方百计促发展,是村里公认的扶贫“引路人”。

1.深学习、勤走访,掌握村情谋思路。

**同志由于近几年长期从事机关工作,对当前基层农村工作不熟悉,为了尽快融入工作,他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中央、省市县扶贫攻坚的文件精神,主动向基层干部学经验、向农村党员讨办法。他说:“只有尽快掌握村情民意,才能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切实解决群众所需、所盼、所求,真正帮到点上、暖到心上。”

**村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农村的贫穷和农民的艰辛。**村地处**镇西南部,距镇政府约9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456户1882人,村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4810亩,主要经济作物为黄芪、玉米、大豆。现有建档立卡户174户650人,其中未脱贫户5户21人,脱贫监测户7户14人,边缘户12户44人,贫困发生率为%。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交通、水利等的制约和村民靠天吃饭传统观念的制约,全村基础建设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脱贫攻坚任务繁重。

2.重培训,强产业,夯实基础促发展。

**同志结合**村产业发展禀赋,充分利用养殖业发展特色资源,积极培育村上的三大支柱产业,注重劳务技能培训,经过各类培训,全村输出的560名劳务工,技术型劳务工达200多人,工资比一般劳务工提高一倍以上。

养殖业是**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同志带领工作队队员深入走访农户,通过入户排摸,宣传政策,2019年帮助引牛31头,羊10只,育肥猪10头,发展中蜂养殖2户,帮助56户贫困户发展中药材种植112亩以上,落实马铃薯原原种扩繁万粒,为群众争取补助20余万元,2019年通过发展产业脱贫68户219人,脱贫成效显著。今年,又帮助有养殖意愿的农户引牛14头,发展规模养鸡户1户,引进良种鸡苗400只。为29户中药材种植户发放有机肥348袋,为108户马铃薯种植户发放马铃薯原原种万粒。通过农户引种政府补贴和农户种植政府资助的方式,减少贫困户的种养殖成本,增强产业发展积极性。

3.梳情绪、解难题,为民解忧办实事。

**同志每天脚下沾着泥土,眼中看到了农户存在的难题,心中感知着群众的冷暖和期盼。他将全村农户基本情况绘制到一张表上,每走访一户都进行标记,做到户户有记录、户户不遗漏,将村民反映的问题集结成册,明确办理人员,明确办理时限,哪些事能办,哪些事办不了,都向群众说清楚,并注重疏解群众情绪。

**村**社**因与儿子、儿媳闹矛盾分居了六年之久,期间最亲的亲戚,最好的朋友、邻居,最德高望重的老人,都没有劝和。他带领工作队下决心要劝和。在上门做了六次工作无果后,大家都劝别管了,他们是一般户,家庭和不和睦并不影响村上的脱贫工作,而他不这样认为,锲而不舍,真心劝解,终于在第九次上门后成功劝和了,儿子儿媳表达了深深地歉意和诚意,并将家中爸妈原来居住的旧房重新翻修。

他看到村上一部分重度残疾人因条件限制没办到残疾证,一部分残疾证过期没有更换,存在残疾人没有残疾证现象,影响了残疾人补贴的发放,他跑县残联、县医院鉴定部门、照相馆,联系大巴车,约定了为全村残疾人办证换证一条龙服务,仅用一天时间,帮助残疾人办证5人,换证15人。截止目前,他带领工作队为全村村民共办理实事200余件。

4.提精神、强动力,扶志扶智奔小康。

**同志看到,村民天天与土打交道,不注重穿着整洁,尤其建档立卡贫困户穿着更是凑合,精神面貌差,工作队争取到**蓝天爱心慈善机构为全村36名党员捐赠了西装,为全村174户贫困户捐赠了衣物,争取到天力士中天药业集团为全村80名在校小学生捐赠了校服和文具。他积极衔接县上文体部门为村上争取到价值5万多元的全套健身器材,又在驻村施工企业争取捐赠价值3300元的混凝土7方,用于安装器材,并举办了一期健身专题培训会,他亲身演练,手把手教,提高了群众的健身意识,增强了群众的精气神。

他们组织开展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扶贫不养懒汉”“贫穷不光彩,致富更光荣”“感恩党,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

5.严修身、强党性,以身作则树标杆。

**同志以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严谨工作的原则性、改革创新的敏锐性和抵制歪风邪气的战斗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要求,在工作生活中,想民疾苦以自俭,想民怨忧以自律,想民喜乐以自励,最大限度的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锤炼自己的党性。在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对接联系户的重点工作上,与村“两委”班了充分沟通,指导规范“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村务、党务公开,和村内重要事件“一事一议”。凭借着一颗真心,增强了自己联系村党组织,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能力。

他不负组织重托,在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与**镇党委及村“两委”联动发力,真抓实干,当“村官”、谋村政、助发展、办实事,真心实意,带领群众圆梦小康,赢得了**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如今,在**同志的带领下,**村变了样,旧貌换新颜,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能干队长”。在驻村帮扶的一年多时间里,**同志始终立足服务群众,寻求精准扶贫的法子,踏稳脱贫致富的步子、树立工作队长的样子,有效解决了**村农民增收来道单等制约发展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敢担当、勤作为的新时代驻村帮扶工作队长风采。

驻村工作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第五篇】

整洁的村道蜿蜒延伸,一池池碧水清澈见底,白墙黛瓦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中……3月19日,记者走进樟树镇文谊新村,一幅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优美画卷跃然于眼前。

“这条路以前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就成了‘水泥路’,根本无法出行。现在刘队长他们来了,就帮我们把这条路重新修一下,干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在文谊新村一条主干道旁,一台挖机正在平整路面,一旁的村民熊春梅竖起大拇指说。

在文谊新村村部,记者见到了正要同该村村干部入户走访的刘队长,原来他就是岳阳市政府派驻文谊新村工作队队长刘伟新。

“市里既然选了我们来驻村,我们就要担起这个责任,用心做好。”刘伟新介绍,工作队刚进驻文谊新村的时候,“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了解,他就跟另外两个队员白天到村民家里走访,充分摸底调查,晚上回来总结,理清工作思路。

“工作队一来,就挨家挨户走访、座谈,尽心尽责,帮文谊新村制定合适的工作方案。现在村子里都知道了他们是市里来的驻村工作队。”樟树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王曦说,现在文谊新村一天一变样,天天来、天天新。

跟随驻村工作队沿着村主干道前行,记者见到不少村民正拿着锄头、铁锹,把一棵棵树苗栽种在路两旁。刘伟新急忙走上前,拿起一把锄头就挖起了土,“现在对路面进行加宽、提质改造后,还要在两旁种上树,再安上路灯,然后再建一些小果园和小广场,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一会的时间,刘伟新就挖出了一个1米见方的树坑,一旁的村民顺势拿过一棵树苗,扶苗、培土、踩实,两人配合默契。“走,我们到村民家中坐坐去。”种完树,刘伟新招呼记者。

每户进行宣传、摸底,以屋场为单位,每周对农户开展1次卫生检查。同时,开展“星际文明户”“乡风文明标兵”“优秀协会会员”等创建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离别时,刘伟新又向另一户农户家中走去,坚毅的身影,透着坚定的信念。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48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