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参考5篇】
新高考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篇】
1.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相对平等,法律至上。
2.《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完成。并非査士丁尼法典。
3.维持对奴隶的剥削压迫反封建推进资本主义。
4.英国代议制特点:君主制贵族制议会制混为一体,君主统而不治,国家象征。1721,责任内阁制确立后才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5.德意志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为实。
6.半殖民地半封建专有名词。
7.三民主义未反帝,土地,反地主阶级。
8.太平天国根本原因民族矛盾激化。
9.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党内合作第二次是党外合作。
10.革命根据地又称苏区区别于敌后和解放区(国统区)。
11.英国国家元首是国王,政府首脑是首相。法国政府首脑为内阁部长(总理)。
12.法国权力中心为总统。
13.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14.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15.义和团反帝爱国不反封建。
16.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
17.工农武装割据武装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核心)根据地建设。
18.中华苏维埃临时共和国。
19.刺史监察。
20.元朝并非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行省制度。
21.城邦并非城市。
22.古代地方势力并非一直被削弱。
23.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系列法案形成的。
24.分权原则并非美国独有。
25.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不是封建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保守派和民主派斗争实质都是资产阶级统治,只是形式问题。
26.最早侵略台湾的是英国。
27.广州并非增开的口岸。
28.民族矛盾是近代中国最主要矛盾不意味着任何时期都是这样。
29.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的产物。
30.马关条约并非资本输出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就有了。
31.临时约法主权在民不等于人民当家做主,仅仅是资产阶级民主。
32.辛亥革命的反帝性质体现在打击了统治工具:清政府。
33.新民主主义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革命。
34.八七会议没有找到革命方向,遵义会议只纠正了军事左倾。
35.八路军与新四军。
36.抗日战争不是反帝第一次胜利。
春国民党宣布共产党非法,关系完全破裂。
38.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不代表新民主主义胜利是在土地革命,没收资本,追击国民党之后。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
40.规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是1954宪法。
41.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因素区域因素结合的产物。
42.特别行政区并非完全自治外交权属于政府,
43.一边倒不是依附苏联而是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边。和社会主义国家结盟。
44.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利益是根本原因。
45.不结盟不能简单理解为不和任一国家结盟而是不予美苏结盟。
46.封建制是指封邦建国而不是封建社会。
47.闭关锁国是限制对外贸易。
48.天朝。。空想性资政新篇是缺乏群众基础。
49.辛亥革命不是孙中山直接领导。
50.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不彻底。
51.北伐战争胜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52.大革命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基础。
53.秋收起义进攻的是城市而不是农村。
54.长征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直接是反围剿失败。
55.遵义幼稚走向成熟。
56.抗日胜利意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不一样。
联合公报承认一个中国。
58.雅典民主根源在于商品经济发展。
59.五百人会议是抽签的而不是选举。
新高考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篇】
(1)“市”的形成: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2)“市”的发展: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宋代最的四大商业名镇。
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商业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的商业中心。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商帮:明清时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的是徽商和晋商。
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
(1)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2)基本含义: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4)影响: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新高考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三篇】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两条线索,一是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注重三个重要知识点:一是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三是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三要形成一个观念: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在于古希腊和罗马。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制,还是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元首制,无论是他们创造的法律制度,还是哲人们的政治智慧,都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知识结构:
(一)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王宫建筑、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尚武好战。
(二)黑暗时代:3。
(三)城邦时代。
1.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
2.城邦殖民。
原因:多山多岛、人多地少;航海业发达。
影响:促进发展,开拓眼界,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基础。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
政治类型:贵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识结构:
1.发展历程。
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
贵族制:集体领导的任期制、选举制。
民主制:前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2.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设置来体现其特点)。
3.评价: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了这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估的暴力机器。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知识结构:
一、政制发展。
1.共和制。
(1)贵族共和制: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2)保民官的设置: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2.帝制。
(1)元首制: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2)君主统治: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
二、法律制度。
1.《十二铜表法》。
背景:共和国时期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维护了贵族利益。
评价: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再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会》。
对罗马法的评价: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新高考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四篇】
历史属于文科,所以高一提高历史成绩的方法,就是背书。教材中的知识点是学好历史的基础,特别是历史大事年表也要仔细背背,时间和历史事件顺序都要记好了,这样才能记得又快又牢。
高一学生要反复看教材,每个知识点都要背熟。高一学生可以合上书回忆各章节的内容,以此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记牢的部分就要再重新背诵。
2、培养学习兴趣。
高一学生想要学好历史,就要先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如果喜欢这一科,自然就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样自然会提高成绩。相反,如果某科成绩差,特别讨厌这一科,即使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但是成绩也不一定会很高。
3、抓住历史框架。
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都不了解什么是框架。这也导致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会经常走一些弯道,也就不可能学好历史。高一学生要善于整理归纳历史知识点,完善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历史,历史成绩才能提高。
4、历史学习要精。
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明白无论做多少题目,都是在巩固练习历史知识点。所以,高一学生不需要采取题海战术,只要踏踏实实的弄清楚每一道题目比什么都强。
历史做题主要是检验背书的效果,看是否掌握所有的知识点。所以,当题目不会做或是做错的时候,可以翻一翻课本,对应每个知识点看哪里没有理解,务必弄懂下一次不要再错。
新高考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五篇】
1.汉朝——内朝(中朝)。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
尚书省(最先拥有实权)、中书省、门下省。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2)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3)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分散皇权独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宋朝——分割相权。
宋初,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机构。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元朝后期,宰相权势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