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后进村变先进村典型案例 先进村典型发言稿(精选8篇)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村民培训,后进村实现经济腾飞,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风文明显著提升,成为先进村的典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后进村变先进村典型案例”,希望您喜欢。
后进村变先进村典型案例【第一篇】
党支书记先进事迹推荐材料
管敬圣同志,1977年12月14日出生,籍山镇仓溪村党支部书记。任职以来,管敬圣同志和支部一班人,齐心协力,积极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2010年,仓溪村被评为南陵县防汛抗洪先进集体,同时管敬圣同志个人被评为县防汛抗洪先进个人,2010年11月仓溪村被评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村,2015年3月仓溪村又被评为春谷杯水利兴修先进集体。
2004年5月管敬圣同志在城西派出所工作,2007年8月从派出所抽调到籍山镇城区办工作,2009年调到籍山镇和顺居委会工作,2010年4月被镇党委政府任命为仓溪村党支部书记。仓溪村虽紧205国道,交通便利,位置优越,但由于人们思想观念跟不上,仍守着几亩水田,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由于经济发展缓慢,村里各项工作开展不顺利。管敬圣同志调到仓溪村后,一切政策和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仓溪5600人的根本利益,都是以“仓溪人民满意”“仓溪人民赞成”“仓溪人民拥护”为最高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坚持把最大数人的利益作为最紧要最迫切的工作。仓溪村全体党员干部,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胜利。
解顺民心的难事
村里工作千头万绪,从哪里抓起?思前想后,管敬圣同志觉得必须先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干几件让群众看的见、摸的着的事。籍山镇仓溪村起初只有一条土路和外界相通,一下雨就满脚泥泞,寸步难行。26个村民组,5600多村民吃尽了道路不通的苦头。作为当家人,管敬圣同志更很是心急,一到村里上班就朝思暮想怎么修路。2010年6月,在管敬圣同志的倡导下,仓溪村决心修路。为此管敬圣同志就和其他干部一块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不停地奔波,道实情、讲困难、跑项目、要资金,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修路的项目终于落实下来,管敬圣同志一边亲自指挥,一边为工程质量把关,碰到不符合合同图纸的工程路段,总是让施工单位立即现场返工,遇到影响道路修建质量的恶劣天气就坚决停工。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一条长公里、宽米的笔直水泥路呈现在村民眼前。
谋合民心的实事
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只为群众解决难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带领群众致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为增加村民收入,管敬圣同志和支部一班人,经过广泛调查和反复研究,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改善生产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劳务输出”的发展思路。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管敬圣同志积极跑关系、找门路,争取上级资金,一年来,共清理渠道沟10条,近10华里,并在主干渠上修建节水闸3处,确保了仓溪村1万亩良田旱能灌、涝能排。 为让仓溪村的养鱼业成规模化发展,管敬圣同志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及时成立了两个养鱼合作社。争取项目资金6万多元,受到养鱼户的高度赞扬。
做暖民心的好事
人们常说,支书是村里的当家人。我觉得,当家人就得为每一个家庭成员着想,对每一个家庭知冷知热。1年来,管敬圣同志时刻把乡亲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把群众的事当成个人的事来办。夏天刮风下雨,管敬圣同志不是往家里跑,而是到危房户家里转一转,看看房子漏了没有;冬天不是坐在办公室暖和,而是挨户瞧瞧。村民们谁有困难,都主动跑前跑后,尽最大努力帮一帮。2010年5月管敬圣同志在进村入户走访中,得知仓溪村三河组村民李爱美身患肝癌晚期、南份组村民高兆玉身患乳腺癌且家庭困难时,及时上门送去慰问金并鼓励两位患者战胜病魔,勇敢生活。2010年8月12日,共产党员夏梅英反映仓溪村江村组村民江小根的女儿患脑瘤,生命垂危,正在医院抢救,管敬圣同志及时组织党员、村民组长召开创先争优座谈会,共同讨论如何把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并号召与会的党员、村民组长为江小根的女儿捐款。会后,管敬圣同志和村委会主任李庆宝、党员荣开惠冒着酷暑徒步来到困难户江小根家进行慰问,了解其女儿的病情及生活状况,并带去了全村党员、村民组长的爱心捐助,鼓励其女儿要重拾信心,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68岁的五保户洪小牛,身患脑血栓,半身不遂,生活十分困难,管敬圣同志主动照顾他,隔三差五上门看望他,为老人安自来水、修补房子,每年还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元钱为老人垫付水电费。村民李金子不仅年龄大,而且患有肝炎,管敬圣同志每年自己拿出500元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直到他去逝。村民刘路平出了车祸死亡后,管敬圣同志跑前跑后,积极协助交-警部门处理事故。在管敬圣同志的努力下双方仅用了3天时间就达成协议。村民钱海林不仅没文化,神经还有些不正常,一遇难事就犯病,母亲又年迈,是全村有名的困难户,管敬圣同志几次上门做工作,引导他发展养殖,并为他垫钱买了鱼苗,安排养鱼能手,手把手教他技术,还张罗着让他成了家,打那以后,他像换了个人一样,养鱼、打工,走上了富裕路。一年来为照顾困难户我自己共拿出2000多元。
一年来,管敬圣同志尝到了农村工作的艰辛,但看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心里又充满了欣慰。虽然管敬圣同志付出很多,但他无愿无悔。综上所述,仓溪村党总支书记管敬圣同志,牢记党的宗旨一心为民,面对困难却知难而进,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管敬圣同志到仓溪村工作后各项工作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此推荐管敬圣同志为县优秀共产党员。
后进村变先进村典型案例【第二篇】
非常感谢学校这些年给我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让我从狭隘的圈子里走出去开拓眼界,并身临其境的感受不同学校的文化氛围。
多看才有比较,比较才有反思,反思才有收获。这次外出考察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加深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就像一个人一样,他有外在得体的衣着打扮加上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才能彰显他的品味,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就是校园精神的内涵与内涵所呈现的模式进行完美的结合。这种文化是一种气质,是你从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师生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就能感受得到的。所以我要说,我们学校要打造鲜明的校园文化,就需要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共同努力,将“乐以贯之”的校训变成我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以用别具匠心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每一个来我校的人受到鼓舞,受到感召,这才是我们要打造的文化。
二、眉山考察学习的感受。
这次去眉县考察了等几所学校,这几所学校各有特色,每到一处我都感慨颇深,在这里我将我觉得感受深刻的学校特点说一说。
眉县中学
眉县中学很大气,校园占地150多亩,62个教学班,240多名教职工,4700多名学生。是一所充满现代化气息的花园式学校。走进校园首先看到的是眉县中学“育一片林,成万种材”的醒目的办学宗旨牌,充分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眉中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简洁明快、别致新颖”的原则,按照“一区一主题,一楼一主题,一层一主题”的思路,精心打造文化主题板块,他们将校园文化细化为“管理文化、环境文化、教育文化、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制度文化、班级文化、生活文化、阳光健身、社团文化、”。此外,校园里绿树成荫,繁花锦簇,建筑群与绿化区错落有致,花草树木与镶嵌其中的文化小品相映成趣,“晨读”、“支点”雕塑充满了现代气息,关学大儒张载的塑像及其关学理念又彰显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风格的建筑与清新高雅的色调结合,到达怡情益志的效果。
眉县金渠明德小学
金渠明德小学是一座新建的明德学校,是我此行关注的重点。首先我关注到这所学校的校徽。整体由蓝色、绿色、红色组成,中间的叶子是由“金”衍变而来,中间红色的花朵由“明德”首字母衍变,寓意明德小学在金渠镇这个绿叶里成长的更红更艳。他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设计的理念是“让校园的墙壁能说话,让自然陶冶学生的情操,突出明德乐学的理念。”在校园外面的墙壁上我们就看到了关于“明德、乐学”的阐述橱窗,我觉得这种将校园文化精神外延到社会也应该是我们的责任意义所在。走进校园,看到的是沉稳厚重的砖红色明德楼建筑群,色调温暖而不张扬。校园内墙壁、走廊、过道、楼梯处处都有画面文字,墨绿的色调、竹简或中国卷轴的样式,再加上校园里修剪整齐的花草,和特有的明德楼建筑使整个校园显得沉稳中透着活泼,简约但不失大气。有些我没办法描述,就请大家欣赏一组照片。
眉县示范幼儿园
听说眉县示范幼儿园是一座五千万打造的幼儿园,我马上想到的是奢华,老师们该多幸福呀,就像高端定制一样,只要坐享其成就行了。但走进幼儿园,我的观点马上改变了。校园的硬件设施自然是不用说的,但让我深受启发的是校园里处处可见的师生自己动手的成果。有老师们自己做的照片墙,有毛线编织的中国地图,有爱心组成的国旗,有师生共同设计的班级文化。我想只有自己参与了学校的文化的建设,体验了学校的一步一步成长,才能更爱自己的学校,才更能以一个主人翁的身份来分享学校成功的喜悦吧。这是我参观示范幼儿园最大的感受。
三、对我校校园文化的思考。
本来想说对我校校园文化的构想,但是觉得现在无论是思想上、理念上、还是在自身的素养上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没有深入的思考,不能形成完整的思路和体系,所以就说说我对我们学校校园文化的一点思考。
1、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和学校品位的重要平台,是学校健康稳定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的校园文化的打造一定要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的。这一点我们“乐以贯之”的校训不仅体现了尊重人的发展目标也符合国家、社会大教育观。
2、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学校的内涵和气质。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教育磁场。所以它既需要有制度来约束行为,又需要价值观念指导行为。所以它是校园内涵文化和外在物质、环境文化的相结合。校园建筑、绿化、和文化传播方式都必须处处体现校园精神,洋溢着浓厚的育人氛围,使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成为育人的载体,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上进心和高尚情操。
3、校园文化的外在呈现载体要体现文化品质。我们已经有了“乐以贯之”校训,“向真、向善、向上、向美、向乐”校园精神,向日葵标志的校花,但这只是一个打造文化的方向。在将来新的校园里要怎样有品位,有特色的呈现,还需要细细思考,更需要我们共同的智慧。可能有一天我们寓意深远的校徽,催人奋进的校歌,个性鲜明的校园也是别人前来参观学习的榜样。
我是站在外围环境文化的角度来思考我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希望在我校整体的校园文化构建思路清晰了以后,与学校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谐统一,打造我们令人骄傲的城关第二小学。
文档为doc格式
后进村变先进村典型案例【第三篇】
黄叶村位于山东省肥城市王瓜店街道最北端,全村共286户、974人,其中党员47人;耕地1062亩,山林面积5800多亩。近年来,该村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总抓手,以“凝心聚力谋发展,富民强村惠民生”为目标定位,突出招商引资、山区开发、民生工程与和谐创建工作重点,创新措施、持续大干,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人均纯收入8760元,集体经营性收入万元。先后荣获山东省绿化示范村、全省人武系统帮扶村先进党支部,肥城市文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桃乡先锋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党建为先,永葆先进,组织保障坚实有力
强化学习培训,不断提升素质。在定期召开“两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扎实组织“三会一课”等常规性学习交流活动基础上,与济南市长清区双泉乡贾庄村结成“交友拜师”对子,有针对性开展交流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提升发展境界。严格民主监督,搭建服务载体。积极推行“五制一诺”制度,确保党员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以无职党员为主,成立党务、村务、财务民主监督小组,在发展党员、新上项目、土地流转、道路建设等40多项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先后组织党员评议会、听证会、通报会140多次,发放征求意见票万份,收到党员提案80多条,并全部办理答复。同时综合考虑村内党员知识水平、年龄性别以及个人特长等因素,成立党员义务植树队、义务巡逻队、义务防火灭火队、义务调解队4支综合服务队伍,向群众公开承诺,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健全管理机制,夯实发展基础。严格落实“双规范”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支部会、一次党员大会、一次党小组会,每季度上一堂党课。对照年初目标,实行月小结、季调度制度,定期督促考核,增强抓落实的能力。实行工作效果考评制,年初与村干部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项项有考核。年底按照“先锋指数”评价体系,对党员进行分类量化评议,营造了争创先进、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
多元增收,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立足山区实际,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民主决策,确定了生态育林、以山养山、盘活资产、变废为宝的增收路子。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增收。投入400多万元,先后修建天池17个、调水工程2处、铺设管道2800米,修建环山路15公里,实现引水上山、旱涝保收,绿化荒山3200多亩,栽植黑松、侧柏等苗木130余万株,发展经济林1000亩,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创新实施了水泥鱼鳞坑做法、专业队植树等有效措施,确保了植树造林成效,仅黑松苗木苗圃抚育集体年可增收10万元。盘活利用闲置资源增收。利用部队闲置防空洞发展了蘑菇养殖项目,集体年可增收6万元;利用闲置厂房,新上饲料加工厂,安置本村劳动力20余人,集体年增收3万元;发挥山区荒地多、饲草丰富优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已建饲养小区4处,牛、羊、猪存栏3000头(只),蛋鸡、肉鸡存栏量万只,养殖户年收入5万元以上。着力推进招商项目增收。与莱州客商联合,利用偏僻荒山,新上了金顶山陵园项目,集体年增收90万元。盘活废弃砖厂,与泰安燃气集团合作新上洗煤厂项目,村集体年增收万元。2011年新上投资3000万元的山东金沙矿业项目,达产后村集体年可增收80万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
关注民生,和谐共建,发展成果多方共享
与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始终把改善民生,共建幸福家园作为工作落脚点,先后投资120万元,实现村内街巷全部硬化,户户通上自来水和有线电视,美化、亮化、净化、绿化同步跟进,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对60岁以上老党员、群众代表和66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660元生活补助,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购买全额意外伤害保险,并在寿辰之日赠送一份生日蛋糕和慰问品,每人每年订做一身唐装;村集体每年为全体村民发放两季时鲜蔬菜,对贫困户、五保户、贫困学生都适当予以生活补助,为中小学孩子统一订做校服、免费接送;新农合参合率100%,养老保险参保率98%以上,群众满意率100%。与搞好与驻地单位共建相结合。牢固树立“融入合作、共同发展”理念,每逢八一和春节,组织村内文艺宣传队伍到驻地部队、企业慰问演出,定期组织双拥共建、文明交流活动。筹资48万元,修建拥军道路2600米;驻地部队将黄叶村确定为党员锻炼实践基地,黄叶村将部队作为党员现代技术学习的平台,实现互利共赢。与开展强弱帮扶相结合。围绕党组织联建,对经济薄弱村张家屋进行帮扶联建。扶持张家屋村3万元,维修改造了村文化大院;为张屋村与嘉安远隆食品有限公司牵线搭桥,形成“企业联基地、基地带农户”产业化种植模式,种植南瓜、红腰豆等有机菜350亩;支援张屋村2万元,新上了200头规模的土猪养殖项目,村集体年可增收16万元,实现了强村带弱村,共建新农村的良好局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后进村变先进村典型案例【第四篇】
**村位于**乡东**,距集镇10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124户538人,其中党员14人,居住着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行政区划面积720亩,耕地面积220亩。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新一届村支部领导班子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创新,谋求本村经济发展,发扬敢拼敢超精神,描绘本村齐头并进奔小康的宏伟蓝图,促进了全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村支部成员紧密团结谋发展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村支部成员深知这一道理,他们一起实地了解本村各村民组的土质、水资源、森林资源等实情,并及时向乡党委、政府汇报,乡根据各村情况,统筹安排外出考察学习,了解各地产业发展状况,考察学习结束后,**村支部成员集思广益,经过多次召开村、组会议讨论,结合乡“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制定了本村“三个一”发展思路,即人均一亩茶、一亩烟、一亩果园。目前**村在村支部的带领下,邀请烟草部门专家以及茶叶和水果种植专家,深入田间查验土质,规划种植,分别对烤烟种植户、茶叶种植户和水果种植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与承包土地种植户一起逐户协商土地转租,签订土地转租合同,经过半年的努力,现已种植烤烟200多亩、茶叶374亩、水蜜桃300多亩,为**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学习,强化党员队伍素质
**村由于受经济、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文化氛围不浓,很多家庭不重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认识不到知识对经济建设的影响。为此**村支部成员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大力宣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当前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好各级各部门的文件精神,做好与上级相关部门的对接工作,努力争取各类有益书籍,及时了解各种有效信息,()严格执行党员学习制度,组织全村党员(含新入村的流动党员)集中学习科普知识,掌握各种先进的技术,从整体上提高党员同志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了村里的致富领头人,支部感召力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多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支部会议讨论确定2人为发展对象。体现了党组织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积极主动帮助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矛盾,树立良好形象
**村支部成员深知:群众基础是党的执政基础,只有真正让群众得实惠,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让群众感觉到党的关怀。新的支部组建一年多来,严格遵守三会一课制度、全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度、考核制度等,廉洁自律,关注民生,率先垂范,积极争取资金,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先后完成通村公路建设,岩上、岩下、坎下三个村民组的人畜饮水工程,河沟组农网改造,帮助改造危房14栋,新农保参保率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农村合作医疗百分之百参与,化解民间纠纷20多起,注重协调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服务于民、一心为民,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四、认真总结经验,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新一届支部组建一年多来,在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吸取工作中失败的教训,每月支部成员都要召开支部座谈会,总结一个月来工作中成功的经验,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支部讨论会的形式寻求解决办法。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村支部已经寻找到了一条适合推动本村发展的工作路子,即多倾听群众心声、多与群众交流、多到群众家中走走,多到外面看看,确保了该村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使该村一年多来的纠纷由最初的月发生5起以上到现在的零纠纷,经济发展井然有序,社会和谐。
基层组织是党的基层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只有树立先进基层组织,以一带二,以先进带后进,循序渐进,层层推进,才能确保党的先进性、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村支部会以这次推优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内力,提升办事能力,成为急百姓之所急、忧百姓之所忧,想百姓之所想的基基层组织。
后进村变先进村典型案例【第五篇】
本文目录
先进村事迹材料
先进村书记事迹材料
先进村支部事迹材料
计生村民自治先进村事迹材料
走进下我们的墩村,就会看到完善的基础设施,靓丽的村容村貌,繁忙劳作的村民,呈现出一派蓬勃兴旺、欣欣向荣的景象。下墩村全村土地6930亩,5506亩林地,35亩耕地,4个村民小组,167户,686人,37名党员。水口库区的形成,出现“人多地少”的现象,原来依靠农田生活的农民就面临着新的就业挑战。近年来,下墩村党支部立足实际,因村施策、探索创新,以党的xx大、xx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提出了以“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繁荣”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思路,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狠抓党员教育管理,扎实开展“发挥八个方面作用”,全面实行“六步工作法”,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xx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80万元,村财收入66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5680元。先后获得xx年度三明市绿化先进单位、xx年度省级园林式村庄、xx年三明市新农村建设全市第二名(全县第一名)、 年度全县新农村建设总评第一名。
库区搬迁复建以来,该村面临着新建设、新形势下的劳动就业问题,对此,村党组织高度认识到只有加强班子建设,改善党员队伍,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掌握科技文化知识,增强实践本领,才能更好地运用现有政策,发挥本地优势,带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该村党组织首先把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坚持党员学习制度化。支部每年制定
学习计划
,订阅学习材料,坚持全村党员每月学习一次,讨论一次,办专栏四期,通过学习,统一党员思想,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坚持支部班子集体议事制。凡属支部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由支部班子全体成员或支部集体商议决定后,严格按照六步工作法”程序执行;三是坚持党员活动经常化。支部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党员活动,组织党员观看电教片,村上还建起党员活动室,购置了健身器材、羽毛球、象棋、乐器等文娱器材,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村支部十分重视组织建设工作,4年间共有12人先后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有6名优秀青年光荣入党,为基层党组织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其中2名头脑灵活,做事干练的优秀青年已被培养为小组干部,成了小组发展的领头羊。该村党组织立足当地库区特色和优势,积极充当农村经济发展领头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为促进农业增效、推动农村发展、扩大农民增收作了大量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1)、加强技能培训,以村企共建实现互利双赢。村党支部结合本村劳务经济型发展特点,以提高村民劳动技能水平重点,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增加村民劳动工资性收入。xx年,村两委与挂村的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本村剩余劳动力情况进行摸底,结合落户该村的昌盛、福明、宏盛、金龙实业等6个纺织公司和周边工业企业的用工需求,聘请三明纺织高级技师6名,在全县乡镇率先举办了纺纱和织布挡车农民工为期35天、280个课时的技能提升培训,培训人数达498人,并在“五一”期间开展纺织企业农民工技能大赛,大大增强了农民工学技术、创一流的竞技氛围。通过技能培训,不仅为企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农村劳动力,而且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5660元中,工资性收入占82%。目前,全村劳动力436人(男242人,女194人),已转移就业420人,转移就业率达96%以上。
(2)、用活移民政策,以能人带动发展民营经济。近几年来,村党支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县移民开发局积极引导下,结合库区后扶政策的落实,组织和发动群众利用库区后扶资金,鼓励民营,撬动民资,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道路。目前,全村集体、村民领办创办的个私纺织企业(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达5家,规模养猪3000头以上的企业3家,种植枇杷500亩,发展网箱养鱼800个。同时,通过本土人缘,共有57户村民参股投资、创办联办企业,占总户数的35%。
(3)、创优投资环境,以诚信促进工业企业发展。该村组织矢志不渝地坚持以宽松的环境、优惠的政策、满意的服务,吸纳客商投资兴业,以工业的长足发展,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库区移民的就业问题。目前,落户该村纺织、木业、纸业等企业共18家,就近安置农民务工达338人。
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积极向上级各有关部门反映,着力加强公益基础设施建设,致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条件。xx年以来累计投资756万元,先后种植绿化带1800米,种植花卉5000株;新建5000平方米的农民江滨公园,完成村主干道和房前屋全面水泥硬化1xx平方米;实施6公里的村道亮化工程,建设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800平方米,内设老人活动室、篮球场、舞厅、健身房、图书室、乒乓球室、青年活动中心、农民夜校等;扩建改造江滨公园1500平方米,配套完善文化活动中心,并成立一支村级农民乐队,进一步活跃农村业余文化生活,使全村各项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人民安居乐业,得到群众广泛赞誉。同时,积极为民办实事,密切党群关系,在鼓励教育上,坚持对考入大专以上院校的学生按每人1000-3000元标准给予奖励,激发学生到高等学府学习升造,培养优秀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三清六改”为内容,实施“家园清洁行动”,“三乱”现象正在悄然转变,广大党员群众纷纷义务管护好村路两旁和道路卫生。在村党组织引领和倡导下,崇尚文明、热爱科学、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已成为下墩人的理想和追求,一个文明、民主、美丽、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形成。
如今,下墩村党支部正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走科学发展强村富民之路,带领农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坚信:团结奋进、坚强有力、开拓创新的下墩村党支部和勤劳、善良的下墩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创业奋斗征程中必将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先进村事迹材料(2) |
王福东,1959年生,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在孙岗乡畜牧防疫站工作,xx年任孙岗乡塘湾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新时期的富农、惠农和助农政策,以加强党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抓手,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塘湾村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6500元。
在他上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前几年,由于塘湾村两委班子在干部利益、群众利益摆放位置上出现问题,以及支部内部、两委之间闹不团结等原因,导致班子软弱涣散,丧失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村中管理一片混乱,干群关系日趋恶化。村办公室要么关着门,村干部各忙自家事;要么开门后村干部不干事。老百姓越看气越大,以至群众出气,骂干部,最终达到严重对立,造成多次集体上访事件。面对村里这种局面,乡党委十分重视,通过走访了解和调查,乡领导找到他,动员他回村参加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当时王福东在种草养羊做文章,通过几年努力全村养羊户达40余户,农民得到实惠,干劲倍增。他又针对该村荒山面积有xx余亩的状况,抓住退耕还林契机,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使全村每个农户在此全部得到落实。
王福东同志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两年来,村里只因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发生过个别的上访事件。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多次派专人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
王福东始终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坚持把学习当作一件责任,十分注重自身学习,虚心向干部群众学习。比较系统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领导水平和组织工作能力。在工作学习中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细致地进行思想解剖和自我反省,始终做到政治上清醒,立场上坚定,工作上勤恳,作风上务实,行为上自律,满腔热情为群众服务和排忧解难。他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村党支部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特别是在今年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
活动中,他带头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和有关理论文章,带头为党员上党课,带头开展自我评议和自我剖析,带头查找班子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带领一班人集中解决突出问题,谋划全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同时开展了以“做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要做一个合格人”的活动;村党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党员干部讲理想、讲道德、讲文明,开展了以“讲传统、比奉献” 为核心教育活动,教育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乐于奉献。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为民服务意识,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一位老党员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学习教育,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为本村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全村的经济发展,把小康水平推向新的台阶,身为党支部书记的王福东同志心里装的是群众,他全面分析本村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大力积极扶持农民发展林地养鸡、大棚蔬菜等优势产业。同时他积极广泛发动群众集思广益,筹措资金为十个村民组修通了砂石路。
王福东同志工作严格自律,以身作则,几年来,在他的眼里,钱可花,但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为全村百姓办事花钱值,但把钱用在迎来送往就不是我们村干部应该做的。村民的生活水平在天天提高,其精神需求越来越大。王福东积极向上级争取办起了一个农家书屋,是农民朋友都能学到科技知识,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同时,王福东同志把创先争优作为村民争荣誉、赶先进的主要形式,并作为党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始终摆上工作议程。坚持每月一小评,年终一总评,按照户自评、代表认定、支部审核、张榜公布的程序,认真开展,规范操作,很好地纠正了民风的好转。村里有一村民过去嗜“麻将”如命,家人反对,邻朋劝止,却屡教不改。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王福东同志多次亲自做他的思想工作,他本人也改掉了打麻将的坏习惯,成为创先争优文明户之一。由于在王福东同志的带领下,支部一班人团结战斗,齐心协力,各项工作扎实运作。建立健全了民调会、治保会、治安巡逻队,这几个机构分工协作,各负其职,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开展了评选“好媳妇”、“致富能手”等活动,通过典型引导,榜样带动,全体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王福东同志长期以来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实际行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的开局年,他提出赶超先进村,让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并通过积极努力,创建生态先进村和文化先进村。如今,他正以百倍的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忘我工作着,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一个共产党员干部的美好人生。
先进村事迹材料(3) |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古佛堂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三农”,服务群众,以建立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得到促进、人民群众满意的基层党组织为目标,突出党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找准经济中切入点,使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真正发挥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党建工作走到了全镇的最前例。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继续开展“党员承诺制”“党员科技示范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奠定基础。使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全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党支部按照每年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与村两委会每位成员分别签订了党建工作目标
责任书
,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办法,年末以每位成员党建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依据,实行量化考核,将党建工作作为每位村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很注重对党员和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制定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通过召开会议组织集中学习、利用党员电化教育设备学习等多种途径,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农业实用技术及各种先进经验。古佛堂村严格落实“双培双示范”制度,近年来,始终坚持将致富能手作为党员培养对象,将年轻党员培养为致富能手,有效的实现了致富能手和党员之间的双向培养。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古佛堂村制定有专门的流动党员花名册,以便准确掌握流动党员的去向,保持定期联系。一 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古佛堂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利用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县、镇级领导部门结对帮扶等有力的措施,在农民增收上想办法、出实招、谋发展。以招商引资、劳务输出、特色种养殖为主体,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二是在基层设施建设方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让群众切实感觉到新变化、新发展。三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每年开展“文明户”及“优秀党员”的评选活动。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障村支两委忠实为民。近 年古佛堂村进一步明确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村党风廉政工作负总责,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八不准”及“六个绝不允许”制度,将这些纪律的遵守情况作为每位党员、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指 标,截至目前,全村无一例违反禁令、纪律的现象,得到了 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推行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增强了党组织工作的 透明度。全村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四议两公开” 制度、民主议事制度以及村务、党务、财务公开等各项制度。 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汇报村两委会的工 作开展情况,研究决定村内重大事务,切实做到村里的各项 决策都能够通过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村设有专门 的村务、党务公开栏,并严格按照上级对村务、党务、财务 公开的内容和时间要求,公开资料,提高村内各项事务的透 明度。为构建民主开放的村级党务工作新机制奠定基础。 总之,古佛堂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一致认可和全村民众的热情爱戴。主要表现在:一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积极要求入党,基层组织力量得到了壮大;二是党员形象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双培双示范”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党员先进典型,在生产发展中涌现一批致富能手;三是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通过党务公开的实施,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的信任度;四是村支部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党委的充分肯定。
先进村事迹材料(4) |
**区一品街道乐遥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3461人,现有已婚育龄妇女706人,村两委班子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村民自治强管理。不断组织修订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创新丰富计生管理服务合同内容,使村民自治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一是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二是制定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规范、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计划生育村民公约、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协议书、村民小组长职责。
我村组织利用本村文娱队在""、""、 以喜闻乐见文娱表演的形式认真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利用公开栏、"计生赶场"、进社入户、利用元旦春节、利用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促进先进婚育文化的传播和婚育文明的建设。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独生子女报考市内院校加分,农村困难户搞好扶助,流动人口育龄群众服务等,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为他们服好务。
优惠政策促落实。在落实奖扶、特扶等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同时,还在新农村建设、困难户安置优先为计生户服务。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提高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工作质量、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是一个群众组织,我村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明确了计划生育职责,按时召开计划生育协会工作会议,搞好计划生育协会活动,提升了计划生育工作质量。
后进村变先进村典型案例【第六篇】
二工镇头工村位于塔城市南郊,全村总人口1622人,其中少数民族187人,党员75人.女党员7人,三老人员24人.农民人均收入10876元.牲畜存栏数5950头(只),有可耕地面积10000亩.头工村以蔬菜种植为主,种养殖并举,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的城郊村.
一、狠抓党建、提高素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关系着党的政策能否贯彻执行,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能否实现,头工村党总支在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上作了合理的安排和部署,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重领会历年来党中央发布的六个“一号文件”,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基层工作的新经验,并运用于工作实践,特别是在“两会”期间,勤于思考,自觉从人生观、世界观的角度认真反思,带头树立公道正派的党员干部形象,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同时也得到了镇领导和同志们的表扬和好评。村干部是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各项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在农民增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这支干部队伍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党和国家对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对农民增收,在信息上给予引导、在技术上给予辅导、在资金上给予协调和支持,农民增收才有希望。
1、头工村投资128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村办公阵地,改善了办公条件.目前办公设备齐全,取暖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使村民在农闲时节有了自娱自乐的好去处.
2、团结奋斗,形成一个好班子。团结的基础是民主集中制,凡涉及人、财、物及关于全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村党总支都要通过开会讨论方可执行。“会前多交流,会中可讨论”是头工村党支部通过重大事情的原则。团结就是力量,村党支部是维系班子团结的纽带。党支部要求班子成员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在生活中情同手足,互敬互助,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方法。
3、一套好制度,管好了人和事。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党支部只有建章立制、照章办事,用制度管好人,才能做好党支部组织建设、党员定期学习培训工作。大家的制度大家定,自己制定出的制度管自己。并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组织党员上三会一课、过党组织生活。该村专抓党建不放松,以党建促发展,全村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今年,有1名后备干部作为村干部重点培养对象,2名先进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员培养对象。
二、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战略,狠抓班子建设。
村党支部积极开展“双建设”、“双创”和“五好村党支部”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村的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创新,解放思想。村党支部教育引导村民克服小富即安、小富即落、小满即止的思想,实现了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党建工作新飞跃。该村党支部根据上级党委布置的工作任务,结合本村的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按照分工把工作目标分解到每个支部委员,列入年终综合考核,并与年终报酬挂钩。重视做好老党员、老干部的工作,从政治上给予关心,村里重大事件请他们到场出谋划策,生活上给予照顾,发挥了他们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该村党支部努力改进工作方法,赢得了民心、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塑造好形象,不断提高党支部战斗力。
村民是否信得过,满意不满意,就看村支部的战斗力,就看一班人行得正不正,作风正派不正派,廉洁不廉洁。该村党支部在日常工作中,着重塑好三大形象,即树开拓进取的拼搏形象、树严于律己廉洁形象、树团结合力的整体形象。班子的团结是事业兴衰的关键,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体党员,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遇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支部作出的决定一贯到底,模范带头执行,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搞一言堂,凡村里重大事情,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扬了民主。
四、为民服务,帮民致富。
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是党在新时期的伟大任务,是头工村党支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1、在抓基层组织建设中,村党支部认真解决落实了“有钱办事”的问题,集体收入的不断壮大,为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保证小康建设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村上逐年加大投入,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康村建设.
2、近年来,全村累计共投入资金上百万元,修柏油路三条,砂石路25公里,修防渗渠20余公里,桥30余座,农网改造50余万元.
3、村两委班子经常到老党员、老干部及群众家中座谈,同他们一起研究本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村“三老人员”共24名,其中老模范、老干部6名,每人每年发放补助金800元,其余老党员18名每人每年发放补助金400元,协同他们谋发展、出思路,增强他们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4、作为村干部,在风雪封路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联系相关车队,组织村民共同清扫,拉运积雪,使本村道路畅通无阻,并在今年开春之际维修、铺垫道路30余公里,真正为农民解决燃眉之急;在去年安装增压滴灌任务下达后,王行东同志带领村干部向老百姓宣传增压滴灌节约水源等好处,可是村民没有接触过,也就没有信心投入资金,搞安装滴灌,看到村民没有积极性,他就召集村干部开会研究讨论,村上本着以点带面的作法,让村干部带着村民代表到石河子参观考察,观看增压滴灌的优势,回来后,调动了部分村民安装增压滴灌的积极性,现头工村已安装2600多亩地,为今年的粮食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多年来,头工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广大村民艰苦创业,受到上级党委的好评.头工村党支部被塔城市命名为“五好”党支部,-连续八年被塔城市评为“先进党支部”,被地区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命名为地区级文明村队,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村队.
五、勇于创新,带领全村人民奔小康
两个市场全面启动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塔城市城市建设“东调西移”,“北移南拓”的发展规划,立足我村实际,制定相应的建设规划,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采取招商引资和土地入股,以及集资开发等多种形式开发市场,全面推进市场建设步伐.沿省道s221线,以建设一批有影响、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各类批发、零售市场为重点,增加人流、物流、资金流,形成商业集聚效应,推动土地增值,促使城市建设重心南移,进而扩大我村的城镇建设规模.去年,头工村利用地缘优势,以村党支部牵头,全村村民集资与面向社会招商引资相结合的参与方式,在省道s221线以南新建一个蔬菜早市批发市场,占地面积约15亩,已投资150万元,市场的建立既方便了周边菜农销售,又增加了该村财富的积累,同时头工村计划在村委会附近建设空车、配货车停车场和活畜交易市场,占地40亩左右.两个市场将于今年4月全面开工,市场的建成,预计年增加180万元左右.在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两个蔬菜协会(民瑞合作社、永绿合作社),主要帮助村队及临近村队出口、销售蔬菜.
招商引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城乡统筹、大力发展新农村设施农业建设的号召下,鉴于头工村四组大田有600亩土地,王行东同志于2月7日,同二工镇领导及村两委班子成员来到江苏泰州市,进行招商引资,当地投资商对此有很高的兴趣,并于3月9日抵达塔城,对600亩土地进行详细的调研考察,制定出详细的计划书和规划图,于3月14日在二工镇政府签订种植合同,要紧紧抓住自治区大力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发展的趋向,推动设施农业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建设农民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
今年,计划在s221省道以北,新建农民小区以西,体育馆以南,市客运站以东继续建设农民新区,其中涉及到138户拆迁户,经过村两委班子以及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将在71亩空地建设7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将138户拆迁户转移至安置房,待农民新区建成后,再一同入住,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民也可以同城市人一般住进属于自己的楼房。为协调安置好涉及拆迁的住户,3月20日,特请来了国土资源局的专业工作人员,召集拆迁户召开听证会,并向其详细宣读并解释由塔城地区资源局、塔城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公布实施自治区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通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得到了广大拆迁户的认可和理解。
虽然,我们在抓党支部建设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改进不足,继续以创建“五好”村党支部为契机,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的步伐做出更大贡献.
后进村变先进村典型案例【第七篇】
先进村党支部先进事迹多年来小建村党支部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全村村民和乡党委的认可。
一、以身作则聚人心,创先争优促党建。村党支部始终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处处以大局为重。对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实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消除隔阂和疑虑。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村党支部专门建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出独具特色、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在广泛征求广大党员和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破解增收难题,党员带头致富,群众共谋和谐”为创争主题,带领广大党员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该村被授予区级党建创先争优示范点。
二、健全机制促落实,服务群众求实效。扎实开展“三日一网”活动,利用党员活动日、党员志愿服务日和党代表工作日组织全村党员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提升党员自觉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突出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特别针对本村青壮年在外打工人员较多,村内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现状,村党支部组织建立了党员义工工作站,制定了“周见面、季入户、半年慰问”帮扶制度,党支部书记带头入户,党员自觉为留守户服务,在群众中树立了形象,留下了口碑。目前,共结成帮扶对子4户,开展党员义工服务240小时,累计捐款捐物1000余元。同时,村党支部经常组织党员干部经常深入群众征求意见建议、了解社情民意、调节矛盾纠纷,做到了村内矛盾纠纷不上交,近年来无一例区级以上信访事件,有效维护了该村的和谐稳定。
三、党员提素促发展,改善环境惠民生。村党支部积极为本村和谐发展谋划,重视党员队伍建设,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共产党员,积极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分期对本村党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党员的理论思想水平和科技致富的能力,全村80%以上的党员基本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实用种养殖技术,大多数党员成为了村里的“领头雁”,有效增加了该村发展活力。近年来,村党支部组织硬化道路350米,更换树木200多棵,新建群众健身娱乐场地,完善村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场所,打造了特色党建漫画一条街。春季环境卫生攻坚行动中,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干部更是身先士卒,不怕脏不怕累,仅利用了7天的时间就把村内的垃圾全部清理完毕,共拆除违规建筑35处,清理垃圾12吨,全村的环境卫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后进村变先进村典型案例【第八篇】
吴家湾村,位于宝丰镇西面,全村2406口人,85%的村民从事蔬菜种植、养殖业。群众依靠种植蔬菜和养殖过上了红火富裕的日子,村集体收入2万元。近年来,吴家湾村党支部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文明和谐村庄”为奋斗目标,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有力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端。
一、发展种植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
近年来,吴家湾村党支部提出充分发挥蔬菜种植特色产业优势,以促农增收为目的,为群众创造一个优良致富环境的工作思路。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我村党支部始终注重培育和发展本村特色优势产业,在种植业、养殖业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中有三和食品厂、嘉禾湾养殖合作社。三和食品厂位于吴家湾村12队,黄宝公路边,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主要经营蔬菜种植、加工。吴家湾村党支部本着“依托资源、突出特色、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积极吸纳包括15名党员在内的179户农户加入专业脱水蔬菜种植合作社,以特色产业带动本村经济发展。投资3万元,架设肖家沟东侧至蔬菜基地的高压电路1条300米,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修建排水农沟400米,解决基地用水用电问题。创立党员致富基金,鼓励党员参与园区建设,支持园区产业发展。党支部与脱水蔬菜基地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将全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闲置土地和村集体土地承包给基地新建园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户经济收入。与农户统一签订农业种植订单,并按市价统一收购。以固定工人和季节用工等方式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每年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吴家湾村脱水蔬菜基地已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年收入达万元,出口创汇额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300元。吴家湾村党支部迎进嘉禾湾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吴家湾村四队,原吴家湾小学,合作社社员都是本村农户参与,主要成员以种植养殖业为主。村党支部积极帮助该养殖合作社协调政府惠农补贴资金,帮助解决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养殖社现有育肥羊只800只左右,年出栏育肥羊400头左右,总投资达200万左右,利润达80万元左右。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壮大了我村党支部经济事业,进一步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二、凝心聚力,贴近群众解疑难,务求新农村建设得实效。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仅要有法子,还要有票子。我村党支部书记吴奋平积极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在自身富裕起来的基础上,积极利用本村在外工作人员较多的优势,多方争取资金,积极兴办各项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成效凸现。
在吴家湾村党支部的积极努力下,为彻底改变基础设施现状,村支部结合实际,编制了切实可的村级规划,对全村道路建设和人饮工程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彻底解决了农民热切盼望多年的难点问题,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吴家湾村从此旧貌换新颜。村级交通、环境卫生方面:对村内环境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整体改造,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使全村道路四通八达,整洁美观,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人饮方面:多次争取国家投入资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为全村农户引进了自来水,解决了群众喝水问题。农田灌溉方面:建成沟渠、农路15000余米,提高了农业的抗旱能力,促进了粮食增产,提高了农民收入。家家安装了户户通、太阳能。
20,在镇政府正确领导下,吴家湾村党支部申请一事一议项目,在吴家湾村8-12队建设了美丽村庄点,及一事一议项目文化广场建设,共硬化巷道6条,修建树池,栽种苗木,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吴家湾村8-12队现有农户207户,813人,农户居住区域集中,村庄规划布局规范,人口相对密集,产业较为突出。主要以脱水蔬菜、马铃薯等露地瓜菜种植为主,5个生产队种植马铃薯、脱水蔬菜等共计1055亩,年人均收入11300元。
三、筑牢堡垒,永葆党员先进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吴家湾村党支部在带领广大群众走富裕道路的同时,还始终坚持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村党支部首先从抓党员队伍入手,常年坚持了三会一课、党员联系户、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开展学党章、学科技、党员活动日及民主议政日等活动,使党员在班子工作中都走在群众前头,全村49名党员,被群众称为一面旗帜。
村党支部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精神文明建设和民风建设为抓手,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在培养造就一批新型农民上下功夫,大力培育文明新风,整治村容村貌,推进民主管理,狠抓农民培训,着力营造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奋进思变,淳朴向善,理性包容的优良民风,有力推动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全村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共评选出马燕、吴忠亮、吴均宁等40户星级文明户;“科技示范户”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了哈芳、吴奋平、张万龙等8户科技示范户;“党员示范户”评选活动,共评选出王海云、马玉忠等3户等系列评比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村党支部还本着公正、公开的民主原则,大力加强和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认真坚持了村务公开制度,村内的财务和大小事情及时向群众公开,认真坚持民主议事制度,村内重大事情都由村两委成员、党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及全体党员共同商定办理,真正实现了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使百姓气顺心平,减少了决策失误,实现了农村稳定,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党支部建设“星级服务型党组织”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学习,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行为,理清发展思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