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71968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4年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第一篇】

一、关于教材。

《悼念玛丽居里》是鲁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的第4篇课文。本文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于1935年11月23日怀着悲痛的心情在居里夫人的悼念会上的演讲,作者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悼念文,从叙述死者的生平和业绩着手写,而是独辟蹊径,在悼文的开头提出“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强调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大于才智方面,紧接着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方面作具体阐述,最后发出呼吁,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现在学生的生活时代与居里夫人的年代相距较远,背景完全不同,因此学生如果对居里夫人生活的时代、文化背景、艰苦的科研环境、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没有充分的了解,难以理解居里夫人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力量,是难以理解作者对居里夫人的高度评价,结合我们以前学习的《我的信念》,简单补充玛丽居里的有关事例,使学生了解有关背景。

二、学习目标:

1、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品味文章语言,学会用精辟深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感受并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三、学习重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力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1、在现代物理学地发展史上,有两位物理学家是必定会被提到的。他们就是玛丽居里和爱因斯坦。

2、对这两位伟人,你知道多少?

4、让我们共同阅读安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板书:悼念玛丽居里)

(二)走进课文。

1、了解作者。

2、请大家阅读课文,出示自学指导。

(1)课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悼念居里夫人的?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

(2)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相关信息,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性地回答问题。

(3)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交流内容只要能围绕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力量即可,不必纠缠于语言文字的表达。)

3、再读课文,品位语言、体会感情。

(再读课文,进一步圈点勾画写批注。)全班交流。

4、问题研讨:爱因斯坦曾说:“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在演讲对玛丽居里这么一位人格高尚的朋友的悼念词时,他一度哽咽,呼吸急促。那时,他不仅在对居里夫人表示着最真诚地歌颂,更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自白。

如果让你来读这篇演讲稿,你会怎么读呢?(评价时,不仅要注重语音的准确性和朗读的流畅性,更要注重通过语调语速表现感情的程度。)

结合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一文,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这么一位崇高人物”的“品德力量”。并以“我从居里夫人身上学到”的句式小结。

板书:

居里夫人人格品德力量热忱

爱因斯坦诚挚的感情

(四)拓展阅读。

玛丽居里(1867—1934):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

玛丽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她出生(她是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后不久他们就失去了教师职位。为了糊口,他们包下了一些学生的伙食。为此,年轻的玛丽也要协助做饭,每天要工作很长时间。然而她仍获得了中学生的优秀奖章。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1891年她到巴黎进了巴黎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全班第一。1894年她与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相识,第二年他们结了婚。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henry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意思是“赋予放射性的物质”。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mariecui7e,1867棗1934)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mg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5。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他们又与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

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居里夫人对孩子的“智力体操”,居里夫人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注意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善于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居里夫人在女儿们不足1岁时,就让她们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们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们与猫玩带她们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们到水中拍水,使她们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有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活。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画画做泥塑,让她们自己在庭园栽花、种菜等。居里夫人还抽出时间与孩子们一起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而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这种全方位的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良好的性格。

从1896年开始,居里夫妇共同研究起了放射性。在此之前,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roentgen1845—1923)发现了x—射线(他因此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盐发射出类似的射线。居里夫人发现钍(th)亦具有放射性,并且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铀和钍的放射性都要强。居里夫妇于是努力寻找,终于在1898年宣布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他们最终从8吨废沥青铀矿中制得1克纯净的氯化镭,还提出了—射线(现在已知它是由电子组成的)是带负电荷的微粒的观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用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并将其开到了前线。国际红十字会任命她为放射学救护部门的领导。在她女儿依伦(irenecurie)和克莱因(marthaklein)的协助下,居里夫人在镭研究所为部队医院的医生和护理员开了一门课,教他们如何使用x—射线这项新技术。20世纪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终于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在此之前几个月,她的女儿依伦和女婿约里奥—居里(joliot—curie)宣布发现人工放射性(他们俩因此而荣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他们研究工作的杰出应用之一就是应用放射性治疗癌症。

德育教育与品格培养:

居里夫人从整个科学生涯和人生道路上体会出一个道理: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之高尚。因此,她把一生追求事业和高尚品德的精神,影响和延伸到自己的子女和学生身上,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居里夫人的品德教育包括四个方面:

(1)培养她们节俭朴实、轻财的品德。她对女儿的爱,表现为一种有节制的爱,一种有理智的爱。她在生活上严加管束,要求她们“俭以养志”。她教育女儿说:“贫困固然不方便,但过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须依靠自己力量,谋求生活。”

(2)培养她们不空想、重实际的作风。她告诫两个女儿:“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

(3)培养她们勇敢、坚强、乐观和克服困难的品格。她常与女儿们共勉道:“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4)教育她们必须热爱祖国。除了教她们波兰语,居里夫人还以自己致力于帮助祖国科学发展和关心波兰留学生的行动感染伊伦娜和艾芙。尤其使女儿们念念不忘的是:母亲以祖国波兰来命名首次发现的新元素“钋”所表现出的赤子之情。所以,居里夫人的女儿们都成为杰出的人才,尤其是伊伦娜夫妇,不仅继承了居里夫人的科学事业,也继承了母亲的崇高品德。1940年他们夫妇把建造原子反应堆的专利权捐赠给了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还具有高尚的品格。她还告诫她的子女们俭以养志,不要虚度一生,我们要以居里夫人为榜样,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比居里夫人更卓越的成绩。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第二篇】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接触过了一定量的文言文,,对于这样1篇短文来说,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语言障碍.因此,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引导学生挖掘文字背后所蕴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品析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上.我像,这两个方面也是这篇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

文言文的教学,往往会走进固定的翻译讲析的模式,使学生慢慢丧失掉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故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角度的诵读,和多层次的对话的方法来引领学生探究此文的美点.

首先让学生自己大声诵读课文。之后,教师指名诵读,及时纠正朗读中的字音和停顿。然后齐声诵读。读后,老师问大家:刚才老师让同学们大声的朗读着片文章,你认为,着片文章应该大声读吗?因为之前学生的三遍诵读,对文章内容略有感知,因此会提出不同的看法。大致会根据文章内容来谈,静写得很美,是晚上,而且环境很宁静,所以,音量应适中,而且速度要慢,舒缓一些。接着,老师来范读文章。(故意在三处停顿稍长)之后,请同学们来点评一下老师的诵读。教师及时的给予肯定。如果没有提到停顿的问题,老师则提示大家说:刚才老师在朗读的过程中,有三处明显的停顿,谁听出来了?那么,老师为什么要在这三处故意停顿过长,想提示大家什么?前一问,学生回答可能比较顺利,后面的问题给学生时间稍加思考。或教师提示:从内容或表达方式上想一想,有什么不同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反映出,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叙述,第二部分是描写,第三部分是议论抒情。教师提示学生,及时在书上标示出来。好,请同学们把叙述的句子读一下,读得要平缓一些。学生齐读。再把描写的句子,用赞美的语气读出来。最后两句,用惋惜的语气读出来。教师点评,看,同学们的语气的变化,说明,文章你已经读懂了一半了呀。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个环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熟读了文章,为第二个环节疏通文意大好了基础。

接下来,老师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快速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一会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及时提示大家时间,注意阅读效率。时间到,大家进行交流。例如:再如:这些问题都让其他学生来解决。确实有问题的,老师再来解决。在没有什么问题之后,老师说,今天我们采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翻译课文:译读。

我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第一句“。。。睡”我这样说:的一个明净的晚上,我略有困意。本来打算宽衣睡下,可无意间发现,皎洁的月光已经穿过,照到了我的床头,这美好的月色啊,原来被我关在了户外,于是经过老师的启发,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下面的情节。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学生进行着再创造。之后,让学生及时点评学生的译读作品。如有偏颇错误之处,教师予以纠正。此环节,是在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同时,在理解句义的基础上,又不局限于文字,让学生进行着合理的加工和补充。

进入第二个版块:苏轼与张怀民的对话。

教师过度引导学生的思维:同学们,阅读文章,我们会感到,这些话是苏轼对自己在诉说,诉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在和自己的心对话。这些话,似乎只有对自己诉说。不过,还有一个人,可以倾听苏轼的心语。那就是他的好朋友,张怀民了。我们说,朋友之所以成为朋友,是因为朋友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那么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一找答案。他们的共同点是同是“闲人”

由此,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第一个环节:探究闲人意韵,知人论事。真的清闲吗?引入苏轼的背景知识和张怀民的背景资料?他们的闲是被迫的,是不情愿的。是无奈的。那么,如果你是张怀民,在这样一个夜晚,你想对苏轼说些什么呢?苏轼会怎样回答张怀民呢?学生分小组合作分工设计。然后每组出两个人来表现两个人的对话。学生在了解了作者的背景之后,应该可以扣住相互勉励,相互安慰这一点来设计。可以让两到三组同学进行汇报。教师小结:他们两个人,真可以说是,同是天涯沦落人啊。应该说,此时,苏轼的心情大概是不能平静的。心中的阴霾除了向好朋友诉说,也只能倾泻于笔端了。那么如果这样的话,写出来的景应该是阴沉昏暗的。可事实不是这样的,苏轼笔下的景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找出写景的句子细细品味。这是第二个环节,品析语句,披文入情。教师可以提供思路。让学生自由体会。领悟苏轼的旷达情怀。

第三个版块:苏轼与“我”对话。

800年后的今天,你想对苏轼说些什么呢?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第三篇】

诗词如风,词诗含韵,诗词如画。古诗词是祖国灿烂的古典文化,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是我们的责任。因此,从呀呀学语到小学中学许多家长老师都十分重视诗词的启蒙和引导。到了中学,古诗词的学习应该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都安排了十首古诗词,可见其分量之重。

古典诗词,词语凝练,意境深邃,韵律优美,须用心、动情地朗诵,把握诗词内涵,留住诗韵在心。

通过多种手段如多媒体,音乐等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教法:体验法,激励法。

学法:诵读法。根据老师提示回顾学过的古诗词,再体验老师出示的古诗词。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徜徉古诗词的殿堂,深刻感受古诗词的美丽,激发对它们的喜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深情的朗诵自主感悟。析诗谈感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我们学生对古典诗词积累的不太多,好多学生不喜欢古诗词,有稍微喜欢的,考完以后大多忘记了,对诗歌的学习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好多同学能背下古诗词,但从古诗词中汲取的知识情感却少,不会鉴赏的多。总体来看,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是很爱。

2.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所以重点设为读,背,大量积累,培养兴趣。

3.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4.能够自主地课内外搜索学习古诗词。

1、引导学生进入诗词世界,体验诗词魅力。

2、培养喜读古诗词的习惯和兴趣,提高古典文学修养。

3、弘扬古典文化传统精华和精神,热爱中华古代文学。

(一):导入新课:教师深情演绎陆游的《钗头凤》和唐婉的和词,讲述陆唐二人的凄婉爱情故事。把学生带入诵词含情的触目可见触手可摸的意境。

(二)腹有诗词气自华——围绕主题,出示相应古诗句(了解诗词的主题)

1、春夏秋冬四季清:

2、品味乡愁魂牵绕:

3、话说友谊情意浓:

(三)声情并茂诵诗词——诵读(读诗入情,听音入画)

(四)别出心裁赏诗词——诗意描述(描画上色,个性感悟,让诗立体)

(五)醉月听花唱诗词:推荐流行mtv古诗词演唱。

《走进古诗词》教案

付梅华

(一):导入新课:教师深情演绎陆游的《钗头凤》和唐婉的和词,讲述陆唐二人的凄婉爱情故事。把学生带入诗含情的触目可见触手可摸的意境。(出示《钗头凤》)

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二)腹有诗词气自华——围绕主题,出示相应古诗句(了解诗词的主题)

1、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

(1)春: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王涯《春游曲》)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夏:a.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夏夜叹》唐.杜甫)

b.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作者:杨万里)

c.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 (夏日联句作者:李昂)

(3)秋: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4、《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5、《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冬(冰、雪):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b.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2、抒写“乡愁”的古诗:a.阳关万里路,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重别周尚书》庾信)

b.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日思归》薛道衡)

3、抒写“友谊”的古诗: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

b.(《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三)声情并茂诵古诗——诵读(读诗感情,听音入画)

(四)别出心裁赏古诗——诗意描述(描画上色,个性感悟,让诗立体)

(五)醉月听花唱古诗:推荐流行mtv古诗演唱。

(六)总结:诗如风,诗入画,诗含情。好诗园地繁花盛开姹紫嫣红,走进去吧,采摘你的最爱,让它滋养你丰富你修饰你。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第四篇】

1、 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细致的景物描写的方法,掌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质疑,理解“滹沱河”的性格与“我”的性格成长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情景交融的情致,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深情。

1、文中的“我”被称为“小滹沱河”的原因;

2、理解“滹沱河”的性格与“我”的性格成长的关系。

(过渡:开头有这么一句话“你这脾气,真是个小滹沱河。” 滹沱河和“我”有什么关系?“为甚么要把我跟滹沱河一块说?”我们深入到课文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

思考:作者围绕滹沱河写了哪些事情?

明确:沉睡的滹沱河;咆哮的滹沱河

滹沱河是一条怎样的河?我对滹沱河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交流明确答案

沉睡的滹沱河

想象中的滹沱河

我的心情:向往

2、“我”第一次见到的滹沱河----干涸的滹沱河

[人/情] “我感到异常的失望,滹沱河啊,你丢尽了我的脸了!我怎么会像眼前这个喊不应打不醒的滹沱河?”(第4节)“……我怀着满腔的悲伤向她们说的滹沱河走去。我找寻我那个失落的梦,在滹沱河那里寻找我心中的滹沱河。”(第5节)

“灰灰的”、“无知无觉地”、“躺”、“尽是”等词表现出了“我”的失望;

干涸的滹沱河打破了“我”心中的神秘感,其实越失望,说明期望值越高,对滹沱河更关切。

3、姐姐口中的滹沱河——大水“说来就来”

我的心情:[恐惧]

[如]被“镇住”、不吭声、不仅手凉,心都凉了

[答]没有完全明白,因为“我”还没有亲眼见过真正的滹沱河,只是间接了解了它的情况。

5、咆哮的滹沱河

气势宏伟、野、难管束……

文中从哪些方面逐步体现了滹沱河的气势?

(从“我”与滹沱河的接触入手进行分析,还要注意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听滹沱河

[正面] “那滹沱河一会儿像是从深深的地下喷出来的;一会儿又觉得天空在打闷雷,像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

看滹沱河 (点击词汇——“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问:划出句中的动词,并从“滹沱河”和“我”两个角度去分析。

插入问题:上文有哪些句子也表现出了“我”想亲眼见见滹沱河的急切心情?

6、为什么长辈们都说:“你这脾气,真是个小滹沱河”?

因为“我”和滹沱河的脾性合一:野、难管束;(说来就来)

之前我们品读了第三部分,领教了滹沱河的“野、难管束”,那“我”的“野、难管束”又是怎么体现出来的?(从文中找相关的描述)

7、分析加点字的含义——“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析]这既说明了“我”对滹沱河的崇敬之情,也说明“我”认识滹沱河的过程也是“我”成长的过程。

8、品读结尾:

为什么说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

我的本命河。”

——“我”与河脾性合一(野、难管束);它是故乡的代表,我爱滹沱河,也热爱这生我养我的故乡。

老师总结:的结尾既是拓展,又是总结,也是抒情。

1、情景交融

情——景(人——河)

[总]故乡情思(单元主题)

2、前后呼应(请学生在文中寻找)

(五)作业

写一段记忆中的故乡的场景,字数两百字

建议: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写法和修辞。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27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