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驻村工作帮扶计划精彩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49792

驻村工作帮扶计划【第一篇】

按照县委市政府和市司党委的统一部署,武汉工程学校与江夏区法泗镇农科村结为“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共建单位。两年来,共建双方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宗旨,结合农科村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了新农科村发展规划,并确立了以推动科学发展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原则,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发展经济,积极推进“五个一”建设,帮助解决了当地急需解决的一些实际困难,共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肯定。现将两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共建工作提供了保障。

深入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是县委、市政府的一件大事,是贯彻党的xx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群众满意工程,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武汉县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和市工业控股公司党委《关于深化“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的意见》要求。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结对共建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工会主席,团总支书记、教师担任组员的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使共建工作有了组织、队伍、人力保障。

二、认真开展村情调研,为共建工作打好了基础。

20xx年12月15日开始驻村干部、驻村开展工作。他们对农科村进行了认真全面细致的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挨户走访、召开各种会议、与村干部和村民交谈、查看资料等大量仔细的工作,全面掌握了农科村的耕地面积、农作物的种植、全村户数与人数、人口结构与人口分布、全村经济收入与人均收入、基础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以及主要制约农科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掌握了村情民意。调研情况如下:

(一)农科村的自然情况和问题:

第一、人多地少;全村拥有耕地1334亩,其中水田1041亩、旱田293亩,另有山坡地100亩、育林面积24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亩,没有多余土地。

第二、劳动力资源不丰富;有211户居户,有村民767人20xx年统计),其中男401人、女366人、外出务工217人、60岁以上71人,低保12户、困难家庭17户、残疾8人,全村下属小组(自然村)7个。

第三、村无集体经济收入;多余土地少,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严重缺乏,农科村人均拥有耕地面积处在江夏区平均数以下。

(二)农科村党支部和领导班子的基本情况。

村委会成员4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1人,委员3人(原党支部副书记20xx年选举新班子后已退休,闵家腾被增选为村委委员),其中:女委员1人;村现有党员25人20xx年),其中男22人、女3人;农科村两委班子团结,敬业精神强,工作作风扎实,自觉执行。

规章制度。

村“两委”成员在群众中威信较高。农科村建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规章制度。如:民主管理制度;;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村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计划生育制度;共青团工作制度;民兵保卫工作制度。

(三)农科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得益于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农科村村内全部通上了水泥公路,与法泗镇周边其他村也痛上了公路,自来水管全部进村到户,村里建有公共厕所、垃圾集中站等公共设施。国家土地税费减免和补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农民普遍得到了实惠。但是,由于集体经营性收入少,村无力建文化活动学习场所、宣传阵地、村方位标志、无互联网平台等。村民缺乏文化知识和技能,缺乏科技信息,缺乏开放的思想观念,缺乏市场信息的指导。

三、制定实施方案措施,使共建工作落到实处。

按照上级精神的要求,共建工作要着力在“五个一”方面下功夫,即:建一个好班子、一个好项目、一套好制度、一个好规划、一个好阵地。根据“五个一”并结合农科村实际情况,学校及时制定了《武汉机电工程学校与农科村“结对共建”实施方案》,其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发挥武汉机电工程学校的优势实行文化扶贫,将农科村及周边村的初、高中毕业生招入学校进行学历教育,减免学费和住宿费,100%推荐就业,实现“一人读书、全家脱贫”,“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帮助村委会建立文化宣传栏、宣传橱窗,赠送办公电脑;为村民建活动场所等,培训村干部学会使用电脑,帮助搭建网络平台;加强农科村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帮助建立团组织,完善农科村各项制度;在两年内投入资金修建改造该村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帮助减少农业灾害,提高增收能力。

在共建工作中,共建双方紧紧围绕共建方案,重点突出“五个一”,按照涂勇书记提出的“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而开展工作,收到了实效。

1、制定了项目和规划,提高了农民增收创收的能力。农科村地处法泗镇的西北边,由于是国家规定的粮食种植基地和农田保护基地,只能以种粮食为主。为了搞好共建工作,学校于20xx年1月20日邀请农科村村委会全体成员,来校进行参观交流,相互达成共识:即共建项目以修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提高粮食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为主。

两年来,学校先后投入近30000多元修建了农科村水利灌溉设施和水渠205米、修建垮塌体积50多立方的水泵机台,工程于20xx年3月18日修建完工,保证了近300亩农田正常灌溉,避免了村民的经济损失。在这项工作中,校党委书记经常到村检查敦促,驻村干部\常到工地现场检查施工质量。在立项初期,农科村村民就提出建一口水塘,供村民浇灌、洗衣。20xx年5月,学校出资四万元,帮助农科村新挖修建了一口20xx多平方水塘,解决了二队村民长期盼望解决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在对村情民意调研的基础上,学校与农科村共同制定了农科村《20xx—20xx年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规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原则、组织领导、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事业建设、民主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等。

2、建立了一个好班子,提高了党员干部队伍素质。驻村工作注重抓好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教育,帮助农科村党支部开展党员“争先创优”活动,建立了《村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制定了《农科村党员干部。

学习计划。

》,完善农科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

驻村工作组深入到全村,了解党员干部的基本情况,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和人员结构情况,与村干部共同研究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建设的方案。工作组参加了全村“两委”班子的各项会议,积极讨论“两委”班子建设的办法措施,做到每月开展一次全村党员干部学习活动,由驻村干部苏发翔同志讲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农村党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等内容,使全村党员干部开阔了视野,创新了观念,增长了知识,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得到了全村党员干部的一致认可。

农村要致富,主要看干部。20xx年8月11日,农科村进行了班子换届选举,驻村干部自始自终参加了选举全过程。使选举在民主、平等、公开的氛围中进行,顺利地选出了新村长,使当选的两委班子、素质高、能务实、年轻化、群众信得过,为新一轮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3、建设一个好阵地,改善了村委会办公条件。

按照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村委会规范建设的统一要求,我校与农科村共同建立了文化宣传栏、宣传橱窗,修整理村委会办公室,建立了民主管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服务便民等工作机制,实行了干部值班制,并向村委会赠送了办公电脑、电视机等办公用品,帮助搭建信息网络平台,提升了农科村党支部、村委会服务群众的能力。20xx年学校又投入10000多元资金在村头新建了村民娱乐活动场所,安装了健身器材、石椅石櫈、文化知识宣传栏,供村民休闲健身,改善村民精神生活条件。

4、建立一套好制度,推进了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按照建设“五好”的要求,驻村干部帮助建立和完善了《党员干部学习制度》,《组织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监督制度》、《计划生育制度》、《民兵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共青团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三资管理制度》、《五议五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等12项基本制度。提升农科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使农科村工作有章可循,民主治村。同时坚持制度上墙,增强了制度的执行力。

5、落实“三万”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为村民服务的意识。

20xx年3月,县委、市政府发出“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简称“三万”活动)号召后,学校积极响应县委、市政府号召,及时成立党委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三万”

活动方案。

驻村干部按照县委提出的宣传政策、走访民情、兴办实事、促进发展的要求坚持做到“三宣传”与村干部一道开展“三进三访”即:进每一户农家访每一位村民生活状况;进每一个村湾访每一村组的收成状况;进村委会访党的政策落实状况。学校驻村干部共走访了全村的7个小组走进了171户村民家庭200多位农民驻村干部走破了鞋、磨破了脚全村一户都没有漏掉。学校还编印了《武汉市强农惠农政策汇编》发到全村村民人手一册完成了171份问卷调查和50份抽样表建立了农户家庭档案在“三万”活动中学校坚持五出即:出干部、出思想、出资金、出措施、出办法解决了该村村民多年期盼解决的实际困难使农科村党员干部面貌焕然一新坚定了改变贫困面貌的信心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

四、领导重视投入财力,使共建工作取得实效。

近两年来,学校在与农科村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中,做实事、求实效,取得了成果。

1、领导亲自走访慰问困难村民。武汉工业国有控股公司党委文书记、高经理、组织部齐副部长、校长肖鸿光、党委书记邱桂芬、学校部分中层干部以及驻村干部在抗洪救灾和春节等期间,实地考察了当地农业生产状况和村民的生活状况,多次走访慰问农科村困难家庭、五保户和残疾家庭,慰问达60余人(户)次,发送慰问金和慰问品共计20xx0余元,使村民们感受到共建单位给予的温暖。20xx年7月,连续暴雨导致法泗地区洪涝灾害,农科村为支援抗洪,派出了劳力上堤抢险,学校领导得知情况后,公司领导、校党委书记带队立即组织慰问,并送去20xx多元的物资和慰问品,对法泗镇抗洪抢险给予了支持,也得到全体村民的一致好评。

市*公司党委*书记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深入农科村走访了解情况,定期专题研究部署结对共建工作;学校也定期召开办公会研究共建方案;校党委书记定期到农科村了解情况、商量工作;校长也亲自下村参加调研,共同研究制定方案,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共建工作;法泗镇党委、扶贫办林主任对农科村的共建工作给予了极大帮助。各级领导的重视,为结对共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2、购买粮食帮助村民增收创收。近两年来,为帮助农科村增加收入,学校投入54800元,三次购买了农科村粮食共计13700多斤,帮助农科村村民增加收入。

3、村校互动共同商讨共建工作。学校四次将村委会成员请到学校进行交流互动,校领导与农科村班子成员达成共识:村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教师资源优势和剩余劳动力优势开展培训,帮助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就业创业能力,同时将为在我校就读的农科村村民子女减免学费。通过村校交流,村班子成员开阔了视野,为进一步推进共建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两年来,武汉*学校与农科村的共建工作,在县委、市国资委、市*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完成了共建工作的各项任务,“五个一”建设取得了成效,农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000元,村民人均收入20xx年5300元,20xx年达到6800元,干部素质得到提升,制度建设日趋完善,村容村貌得到改观。但是,由于农科村地域环境、自然条件以及双方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共建工作还存在不足的方面,如:集体性经济发展缓慢、土地资源匮乏、村民文化素质不高、视野不开阔、双方经济实力的局限等等,制约了该村的致富之路。

尽管共建工作即将告一段落,我们希望各级政府要更加重视新农村的建设,学校也将继续发展村校情谊,继续发扬共建精神,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

为做好20xx年度“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加大帮扶力度,结合农机工作实际,特制定20xx。

一、深刻认识开展“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性。

市委市府号召开展的“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的重要载体,是推进“走基层”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障,是深化新时期扶贫攻坚行动、推进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农机局党组高度重视“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在帮扶工作中以贫困村、贫困农户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和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为目的,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为基本要求,拓宽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方式,完善扶贫机制,着力壮大帮扶村集体经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下派干部作用。

在阆委办(20xx)12号文件中确定我局20xx年度“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乡镇为金子乡后,局领导班子立即召开党组会议,成立了以局长黄安光为组长,分管副局长马新建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积极落实人员、经费,及时给予工作指导,并由主要领导坚持深入金子乡麻石垭村开展帮扶工作,充分了解社情民意,跟踪了解工作情况,帮助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同时选派了工作作风好、业务能力强、熟悉热爱农村工作的青年干部赵会玲同志到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要求帮扶干部要扎根基层,切实履职尽责,做好上下沟通联系,及时反映情况,真心真意与群众交朋友、结对子、认亲戚,增进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积极帮助村“两委”规划脱贫致富项目,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在摸清帮扶村基本情况后,局领导迅速明确了帮扶思路,制定了帮扶措施,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优惠政策到位、项目实施到位、经费投入到位、帮扶措施到位。积极探索帮扶工作的新途径和新路子,不只限于仅对帮扶户投资、规划、追踪、落实的老办法,而是开拓出更广阔的帮扶空间,既帮户又帮片,拓展帮扶层次,提高帮扶质量。经局党组讨论研究后决定在20xx年度中为帮扶村做好几下几件实事:

1、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从工作经费中挤出5万元用于金子乡麻石垭村建设垃圾处理池,积极协助金子乡完善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等相关工作,使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和长效治理,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2、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推动机关党组织与帮扶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有机整合,指导帮助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对村“两委”班子建设,切实提高“发展经济,建设新村;化解矛盾,建设和谐村;自我管理,实现村党支部自我发展”的能力。

3、搞好结对帮扶。经与麻石垭村支部沟通联系,已确定了困难农户帮扶名单,在今后工作中,我局将采取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农户的方式,用心用力对困难农户进行帮扶,切实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5、协助研究谋划发展思路。协助村委会与其他市级部门增强沟通与联系,在引进和培育养殖业专业大户和川明参、生姜种植大户、村社道路的改造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做好协调联系、配合服务、技术帮扶和资金争取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贫困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更好地为推进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以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为主战场,聚焦贫困县、乡、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精准选好配强干部、培养开发人才,力争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使每个贫困县(市、区)都有一支思想解放、奋发有为、能力强、作风实,真正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队伍;都有一批熟悉现代农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开展技能服务,能够示范指导和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实现到20xx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二、主要措施。

1.实施千名干部挂职精准扶贫行动。推进干部“逢提必下”制度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每年从省、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双联”单位选派1000名45岁以下、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经历单一的县(处)乡(科)级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到58个贫困县(市、区)的1000个班子最弱、扶贫任务最重的贫困村挂职,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主要职责是协调落实扶贫攻坚任务,整合扶贫干部力量,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自身建设,帮助建强村级党组织。加强对20xx年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的日常管理,组织开展“七个一”活动,即每周至少调研一户贫困群众、每月组织一次党课、每季度开展一次党员活动、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小结、每年为群众兴办一件实事、每年撰写一份。

调研报告。

每年向乡镇党委汇报一次工作。对在贫困乡镇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工作一年以上的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支教支医干部,在提拔使用时可视为有基层工作经历。

2.实施副厅级及副厅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挂职行动。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每年从省直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省属国有企业选派58名年龄在50岁以下、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副厅级及副厅级后备干部,到58个贫困县(市、区)挂任县(市、区)委副书记,牵头负责班子最弱、扶贫任务最重贫困村的精准扶贫工作,配合当地组织人事部门督促驻村帮扶工作队落实好扶贫攻坚任务,协调省市相关单位开展好联村联户行动。

3.实施干部能力素质锻造行动。依托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兰州分院、甘肃乡村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对贫困县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乡镇领导、驻村干部,开展精准扶贫能力培训,用3年时间普遍轮训一遍。加强乡村干部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专题培训,采取集中教学、现场观摩和操作实习等全过程培养模式,每年组织培训20xx人次,使每个贫困乡村都有一批能够示范指导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型”干部。

4.实施引进金融和科技人才行动。总结引进金融和科技人才来甘挂职服务的成功经验,每两年从国家有关部门、金融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引进100名金融和科技人才,采取兼职挂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合作、科技咨询等方式,到58个贫困县(市、区)开展智力帮扶。积极争取扩大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选派规模,重点向58个贫困县(市、区)倾斜。

5.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对口帮扶行动。继续落实选派科技副职计划,每两年从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和省直涉农机构,选派58名科技人才到贫困县挂任科技副县长,重点开展科技帮扶,推广先进技术,培养实用人才。精准开展科技特派员智力帮扶活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在实施国家“三区”人才专项支持计划中,重点向58个贫困县(市、区)倾斜、向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聚焦。

6.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行动。从20xx年起,采取“人才+项目”、“人才+基地”、“人才+产业”等形式,将每年省级安排的人才项目,主要用于支持58个贫困县(市、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到20xx年,在58个贫困县(市、区)建成200个紧贴产业、各具特色、管理规范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依托陇南现有基础,创建甘肃乡村干部学院电商人才培训基地。

7.实施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建功立业行动。从20xx年起,每年从高等院校本科生中选聘1000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分配到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任职,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加强在岗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促其在扶贫攻坚主战场发挥应有作用。以县为单位,将非贫困村的在岗大学生村官调整到贫困村工作,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和乡镇驻村大学生干部全覆盖。强化大学生村官电商培训,帮助掌握网上交易、网络广告、在线服务、网上促销、网上订购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支持他们在发展电子商务中建功立业。逐步扩大从大学生村官中考录公务员、选调生的比例,对任职两年以上、在扶贫攻坚中成绩突出、考核优秀的可优先提拔使用。

8.实施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行动。从20xx年至20xx年,依托县级党校、农广校、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培训机构和场所,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一遍。采取专题辅导、经验介绍、实地观摩、案例剖析、讨论交流、菜单选学等方式,对村党组织书记开展现代科学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各类实用技术、富民主导产业等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增强轮训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9.建立干部人才支持计划资金保障机制。从20xx年起,大幅度调整干部培训和人才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省级层面实施的干部培训和人才培养开发项目资金重点投向58个贫困县(市、区)。其中,省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贫困县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项目、建设人才培训基地;省级农村党建专项资金500万元,主要用于贫困村党建工作。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力度,实行绩效考核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0.建立精准扶贫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将扶贫攻坚工作成效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注意在扶贫攻坚主战场考察识别、选拔使用干部。提拔一批扶贫任务重、成效显著、“减贫摘帽”县的县委书记,重用一批主抓精准扶贫、成绩突出的市县乡领导干部,使用一批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充分、“双联”与扶贫深度融合、表现优秀的省市直部门干部。调整一批在扶贫攻坚中工作不力、作风不实的领导干部,问责一批在扶贫攻坚上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效果不明显的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处理一批弄虚作假、完不成阶段性扶贫任务的领导干部。

三、责任分工。

干部人才支持计划的组织实施,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由省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其中:千名干部挂职精准扶贫行动、副厅级及副厅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挂职行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行动、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建功立业行动、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行动等5项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组织实施;干部能力素质锻造行动、引进金融和科技人才行动、专业技术人才对口帮扶行动等3项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牵头,省人社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农牧厅、省文化厅、省民政厅、省扶贫办、省政府金融办等部门配合实施。

四、完成时限。

本方案涉及的10项主要措施,由省委组织部和相关部门按照总体目标,分别制定总体路线图和年度工作推进时间表,明确阶段目标、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牵头领导、责任处室、完成时限等,确保按计划、高质量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五、检查验收。

将本方案涉及的任务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省委组织部年度工作总体部署,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人才工作统筹推进。精准建立干部人才支持计划推进台账和各类数据库。每半年开展一次督查调研活动,由牵头领导带队、责任处室参加,分片深入到贫困县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对各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督查调研结束后,召开一次专题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推广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推进落实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每年底进行一次考核评估,由各责任部门总结年度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思路和打算,省委组织部部务会专题听取汇报。分20xx年和20xx年两个时间节点,对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验收,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专题报告。

驻村工作帮扶计划【第二篇】

为认真抓好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扎实做好工委机关20__年同步小康驻村和第一书记工作。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选派队员(3月10日前)。

(一)选派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员4名(含工作队队长1名),其中:__同志任队长,__同志任副队长(兼),__、__2名同志任队员。

(三)联络员:工委联络员__、__2名同志,驻村工作队联络员__同志。

二、时间安排。

20__年4月至20__年9月(一年半)。

__驻麻江县宣威镇岩莺村,任该村第一书记。

__驻麻江县杏山镇青山村,任该村第一书记。

__驻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任该村第一书记。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开展调研,掌握情况(20__年4月30日前)。按照(黔党建办发〔20__〕3号)文件精神,工委驻村工作队于20__年4月5日前,与前往麻江县进行工作对接,分别与县(镇)村召开座谈会,听取情况介绍,开展调研,了解情况,确定驻村帮扶点及帮扶任务。

第二阶段:认真研究,制定规划(20__年5月30日前)。各驻村队员须于4月10日前到各自的驻村点进行工作对接,与村两委召开见面座谈会,开展调研,掌握情况,针对驻村点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群众需求、社会矛盾、基层组织建设等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帮扶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阶段:抓好落实,有序推进(暂定20__年4月至20__年9月)。帮扶规划确定后,机关党委要搞好统筹,加强与上下的联系,与工作队紧密协调配合,明确任务,精心组织,提出要求,狠抓落实。

五、职责任务及措施。

同步小康驻村干部和村第一书记在所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主动承担帮扶责任,紧紧依靠村党组织,支持和指导村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好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好村;两委积极性。

(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充分运用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党的好声音。特别要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脱贫攻坚1+10文件精神,使中央精神和省委的重大部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帮助建强基层组织。实施;领头雁工程,以第十届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帮助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抓好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发展功能。

(三)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帮助驻地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推动项目落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电子商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围绕旅游业;井喷式增长目标,挖掘旅游资源,培养乡村旅游人才,积极培育和推介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特色品牌。

(四)帮助推动精准扶贫。围绕;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好大扶贫战略,打好大扶贫攻坚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中心工作,抓好项目落地,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五)帮助提升治理水平。指导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推动落实;四议两公开,帮助村干部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化解矛盾能力,教育引导群众知法、守法、用法。认真排查矛盾纠纷,及时疏导化解,做好驻地群体性的事件信息直报速报工作。指导村两委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弘扬文明新风,传递健康向上的正能量,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六)帮助为民办事服务。深入走访群众、联系群众,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指导所驻村;两委利用现有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建设群众;谈心室、;说事室,带领村级组织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民事村办等工作,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努力为群众办实事。

六、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驻村队员和第一书记要高度重视,端正态度,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驻村工作。要结合所驻村的实际情况,加强调研,摸清情况,制定好工作计划,切实找准帮扶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尽快进入角色。

(二)坚守岗位。各驻村队员要全脱产驻村,认真坚守工作岗位,严格考勤,每月驻村时间必须与省委要求一致,扑下身子,深入群众,广泛与群众交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向群众学习,尽快熟悉农村工作的`基本规律,有计划的做好帮扶工作。

(三)加强管理。机关党委每季度要对驻村队员和第一书记工作情况进行1次了解,定期同驻村队员和第一书记所在的镇(村)联系沟通,了解驻村队员和第一书记工作情况,每半年向工委作1次汇报,为工委掌握进展,统筹调度,及时与县(驻村工作队)共同解决驻村队员和第一书记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年底对驻村队员和第一书记工作情况进行1次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驻村干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加强总结宣传。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要认真总结经验和做法,加强对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工委在贵州省直机关党建网和《贵州机关党建》杂志开辟的;五千行动专栏及工委机关文化走廊学习园地平台等进行宣传,总结经验。每月必须向工委和省委党建办至少报送1篇信息。

驻村工作帮扶计划【第三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贫困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更好地为推进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以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为主战场,聚焦贫困县、乡、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精准选好配强干部、培养开发人才,力争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使每个贫困县(市、区)都有一支思想解放、奋发有为、能力强、作风实,真正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队伍;都有一批熟悉现代农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开展技能服务,能够示范指导和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实现到20xx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二、主要措施。

1.实施千名干部挂职精准扶贫行动。推进干部“逢提必下”制度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每年从省、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双联”单位选派1000名45岁以下、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经历单一的县(处)乡(科)级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到58个贫困县(市、区)的1000个班子最弱、扶贫任务最重的贫困村挂职,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主要职责是协调落实扶贫攻坚任务,整合扶贫干部力量,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自身建设,帮助建强村级党组织。加强对20xx年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的日常管理,组织开展“七个一”活动,即每周至少调研一户贫困群众、每月组织一次党课、每季度开展一次党员活动、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小结、每年为群众兴办一件实事、每年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每年向乡镇党委汇报一次工作。对在贫困乡镇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工作一年以上的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支教支医干部,在提拔使用时可视为有基层工作经历。

2.实施副厅级及副厅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挂职行动。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每年从省直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省属国有企业选派58名年龄在50岁以下、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副厅级及副厅级后备干部,到58个贫困县(市、区)挂任县(市、区)委副书记,牵头负责班子最弱、扶贫任务最重贫困村的精准扶贫工作,配合当地组织人事部门督促驻村帮扶工作队落实好扶贫攻坚任务,协调省市相关单位开展好联村联户行动。

3.实施干部能力素质锻造行动。依托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兰州分院、甘肃乡村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对贫困县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乡镇领导、驻村干部,开展精准扶贫能力培训,用3年时间普遍轮训一遍。加强乡村干部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专题培训,采取集中教学、现场观摩和操作实习等全过程培养模式,每年组织培训20xx人次,使每个贫困乡村都有一批能够示范指导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型”干部。

4.实施引进金融和科技人才行动。总结引进金融和科技人才来甘挂职服务的成功经验,每两年从国家有关部门、金融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引进100名金融和科技人才,采取兼职挂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合作、科技咨询等方式,到58个贫困县(市、区)开展智力帮扶。积极争取扩大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选派规模,重点向58个贫困县(市、区)倾斜。

5.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对口帮扶行动。继续落实选派科技副职计划,每两年从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和省直涉农机构,选派58名科技人才到贫困县挂任科技副县长,重点开展科技帮扶,推广先进技术,培养实用人才。精准开展科技特派员智力帮扶活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在实施国家“三区”人才专项支持计划中,重点向58个贫困县(市、区)倾斜、向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聚焦。

6.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行动。从20xx年起,采取“人才+项目”、“人才+基地”、“人才+产业”等形式,将每年省级安排的人才项目,主要用于支持58个贫困县(市、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到20xx年,在58个贫困县(市、区)建成200个紧贴产业、各具特色、管理规范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依托陇南现有基础,创建甘肃乡村干部学院电商人才培训基地。

7.实施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建功立业行动。从20xx年起,每年从高等院校本科生中选聘1000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分配到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任职,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加强在岗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促其在扶贫攻坚主战场发挥应有作用。以县为单位,将非贫困村的在岗大学生村官调整到贫困村工作,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和乡镇驻村大学生干部全覆盖。强化大学生村官电商培训,帮助掌握网上交易、网络广告、在线服务、网上促销、网上订购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支持他们在发展电子商务中建功立业。逐步扩大从大学生村官中考录公务员、选调生的比例,对任职两年以上、在扶贫攻坚中成绩突出、考核优秀的可优先提拔使用。

8.实施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行动。从20xx年至20xx年,依托县级党校、农广校、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培训机构和场所,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一遍。采取专题辅导、经验介绍、实地观摩、案例剖析、讨论交流、菜单选学等方式,对村党组织书记开展现代科学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各类实用技术、富民主导产业等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增强轮训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9.建立干部人才支持计划资金保障机制。从20xx年起,大幅度调整干部培训和人才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省级层面实施的干部培训和人才培养开发项目资金重点投向58个贫困县(市、区)。其中,省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贫困县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项目、建设人才培训基地;省级农村党建专项资金500万元,主要用于贫困村党建工作。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力度,实行绩效考核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0.建立精准扶贫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将扶贫攻坚工作成效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注意在扶贫攻坚主战场考察识别、选拔使用干部。提拔一批扶贫任务重、成效显著、“减贫摘帽”县的县委书记,重用一批主抓精准扶贫、成绩突出的市县乡领导干部,使用一批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充分、“双联”与扶贫深度融合、表现优秀的省市直部门干部。调整一批在扶贫攻坚中工作不力、作风不实的领导干部,问责一批在扶贫攻坚上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效果不明显的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处理一批弄虚作假、完不成阶段性扶贫任务的领导干部。

三、责任分工。

干部人才支持计划的组织实施,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由省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其中:千名干部挂职精准扶贫行动、副厅级及副厅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挂职行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行动、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建功立业行动、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行动等5项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组织实施;干部能力素质锻造行动、引进金融和科技人才行动、专业技术人才对口帮扶行动等3项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牵头,省人社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农牧厅、省文化厅、省民政厅、省扶贫办、省政府金融办等部门配合实施。

四、完成时限。

本方案涉及的10项主要措施,由省委组织部和相关部门按照总体目标,分别制定总体路线图和年度工作推进时间表,明确阶段目标、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牵头领导、责任处室、完成时限等,确保按计划、高质量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五、检查验收。

将本方案涉及的任务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省委组织部年度工作总体部署,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人才工作统筹推进。精准建立干部人才支持计划推进台账和各类数据库。每半年开展一次督查调研活动,由牵头领导带队、责任处室参加,分片深入到贫困县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对各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督查调研结束后,召开一次专题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推广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推进落实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每年底进行一次考核评估,由各责任部门总结年度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思路和打算,省委组织部部务会专题听取汇报。分20xx年和20xx年两个时间节点,对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验收,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专题报告。

驻村工作帮扶计划【第四篇】

为做好我局20xx年结对帮扶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根据镇村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开展精神扶贫。

做好贫困户思想教育工作,使贫困户摆脱精神贫困、意识贫困,清除“等、靠、要”的思想,让他们不仅有信心、有想法,而且主动找办法、找出路,激发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为脱贫致富提供根本保证和持久支撑。

二、开展产业扶贫。

一是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争取县扶贫移民办项目资金20万元,收购马家组200亩毛竹林,并鼓励周边农户以毛竹林入股,建立一个村级毛竹林基地,并实施高标准改造,提高毛竹林单位面积产量。让贫困户享受底金、股份分红、务工等多种收入。二是鼓励贫困户走产业脱贫之路。我局从单位自有资金中挤出6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小种植(芋头、生姜),小养殖(蜜蜂、土鸡),小加工(笋干),小电商,小竹园(毛竹、鲜笋),用“五小”产业精准帮扶贫困户。三是实施光伏扶贫工程。争取县扶贫移民办项目资金20万元,利用丰富的'山场资源,引进太阳能光伏产业,新建一个光伏发电站,让贫困户从中受益。四是组建芋头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能人+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

三、开展政策扶贫。

对具备劳动能力的一般贫困户,主要是通过扶持发展生产和帮助转移就业脱贫;对具备部分劳动能力的扶贫低保户,主要通过低保补助+扶持发展生产、低保补助+帮助转移就业脱贫;对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纯低保户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主要是通过低保、五保补助+投资收益扶持脱贫。

四、开展易地搬迁扶贫。

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脱贫”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以居住在深山、边远以及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地方的贫困户为重点,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争取发改委项目资金21万元、生态办项目资金15万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修桥工程。在村内规划建设一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置精准扶贫和移民搬迁户40户。

五、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

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金,加快村交通、饮水、用电、通讯、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争取新农村建设点项目资金100万元,其中省建点2个60万元、市建点2个40万元,实施好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工程;争取水务部门修建河堤项目资金182万元,实施好全村水土保持工程。

驻村工作帮扶计划【第五篇】

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调查摸底工作是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基础。下面由网友为大家精心分享的“实用驻村工作帮扶计划精彩10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强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态文明乡村”为主线,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建设经济强村,与全镇全县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一)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发展倾斜。坚持基本政策精准到人,帮扶力量精准到户,基础建设(产业)精准到村组。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镇政府对脱贫工作负总责,把脱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三)齐心协力,合力推进。各社、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项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要向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持脱贫与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田头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按照“三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总体目标,到2019年实现8个重点贫困社脱贫。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全县平均水平相等,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8%,全面摆脱贫困。

(一)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到2019年达到3500元,年均增长15%。规划期内,贫困人口由2019年的1640人下降到2019年的317人,贫困发生率由%下降到8%以内。通过扶贫开发,力争本村村民整体经济年收益与当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到2019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90%以上。

(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19年实现农村水泥公路到组率达80%;解决2106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安全率达到99%,配套完善村级供水设施;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60%以上。到2019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及配置合格村医,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19年,村庄绿化率达到76%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处理,村社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小流域治理率达到7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绿化率达50%以上,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预警、监测、应急、救援系统功能齐全,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五)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19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创建面均达到95%以上。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到2019年实现“四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达到100%。加强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背包”服务、网格化服务,到2019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基层便民、为民服务体系。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建设,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本村特色产业,到2019年,发展党参、黄芪和柴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万亩。

(1)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全膜玉米:进一步做优做强全膜玉米种植。按照环境生态化、园地清洁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产、抗旱、优质和生态的全膜玉米产业基地。因地制宜,以朱母生态观光点为主线,大力发展村级生态旅游文化。

马铃薯:着力建设标准化生态马铃薯产业园,加快改造低产马铃薯品种。到2019年,发展高产优质生态马铃薯3000亩。

生态养殖:到2019年,年出栏生猪200头,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广成熟产业。

小杂粮:以荞麦、大豆、胡麻等主要传统品种为主,引进、开发、示范和推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到2019年,计划发展小杂粮种植900亩。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枣树和核桃:到2019年,发展枣树、核桃产业园1745亩,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提高农民收入。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规范、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19年,培育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发展家庭农场10家,培育各类专业大户50户。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规范、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名录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引导各类项目资金扶持名录内的经营主体。

3.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济实体开展“三品认证”。到2019年,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实现无害认证全覆盖,有机产品认证达到1个,有机产品认证基地达到200亩。初步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快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新格局。培育一批如中药材等产业的新兴品牌。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基层农林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技术推广能力,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支持基层农技部门牵头创办试验、示范基地。

5.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围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根据区域外劳动力市场需求,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鼓励农村受训劳动力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

1.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坚持把贫困村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支持村际道路和通组水泥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修建通组道路里程公里,实现组组通路的目标。

2.努力加强城乡建设。以村址为中心,坚持内疏外拓,强化生态保护,打造乡村景观,完善公共设施,增强集镇功能,加强文明创建,提升人居环境。

3.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和农田水利建设。遵循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用养结合、防止污染的原则,加强农田集水工程改造提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到2019年,使现有农田集水工程排涝灌溉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4.加强农村供电和通信条件建设。到2019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加速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信盲区,实现通信全覆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1.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发展义务教育、积极普及高中教育、全力支持职业教育,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效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争取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改善偏远贫困村的教学条件,全面实施“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结合对口帮扶工作,加大对特困生的帮扶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学校的满意率。

2.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下乡进社区,支持兴办各类群众文化团体,鼓励文化志愿服务。充分挖掘本地传统特色文化、体育项目,组织群众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体育竞技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3.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全面落实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结核病等传染疾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村卫生室全覆盖,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完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及信息化手段,加大对村级卫生室及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扶持力度。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巩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果,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金。做到“五保户”应保尽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巩固提高农村医保水平,完善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大力推进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工程。

1.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引用水源地保护区监督和管理,制定保障饮用水安全。

应急预案。

;积极推进农饮工程及引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对农村水质监测频次,确保农村引用水安全。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大力推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处理模式及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保洁制度。

2.努力实现乡风文明。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以“文明户”评比、文明创建等为载体,大力弘扬“三苦精神”;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和建立农民书屋,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农村赌博、迷信活动明显减少,农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强农村民主与法治。开展多种形式培养村干部,努力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一事一议”制度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规办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加快美好乡村建设。重点选择王马山、胡圈、邵坪、朱母等中心村庄,采取一次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建成环境优美、产业鲜明、生活舒适、管理民主、邻里和睦的美好村庄。

(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全村脱贫工作的领导,统揽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骤的推进规划实施。具体由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村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乡脱贫工作日常事务。各社要成立工作小组,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实行单位帮扶联系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倾情帮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激励政策,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村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努力形成脱贫摘帽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1.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方法,确保底数精准;规范贫困人口识别程序,确保流程精准;强化公示、公开,确保对象精准。

2.创新建立分类机制。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社因人分类施策,确保成因精准、类别精准、施策精准。在尊重群众意愿的情况下,做到“滴灌”精准、措施得力、脱贫有望。

3.创新建立规划机制。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摘帽、同步小康指标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工作规划,确保目标精准;在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着力提高村级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真正实现民富村强,确保思路精准;针对贫困村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力求规划内容和举措细化到每个项目、每家每户,做到措施精准。

4.创新建立动力机制。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信心,确保宣传动员精准;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优先排列其帮扶需求,确保需求意愿精准;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期盼,回应群众关切,将知情权、决定权、管理权交给群众,确保主体地位精准。

5.创新建立管理机制。建立贫困村和贫困户管理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管理系统,确保对象管理精准;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确保成效评估精准。

(三)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

1.推进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着力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水平。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允许农民以出租或入股相关产业项目经营主体来获取租金或分红,让农民从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中获取更多收益。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权和林地性质、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通过入股分红、专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开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促进林农实现长期增收、森林生态保持良好。鼓励村级依托现有资源通过开发、租赁、入股、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2.推进农村土地和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土地和集体林权财产权属,支持农民从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的流转中获得财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稳步规范推进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鼓励支持农民开展土地复垦和整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收益。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各项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林权主体,理顺经营关系。

(四)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广泛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主动争取在外人员捐资援建。同时,动员受益群众合理出资,形成脱贫奔小康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广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配套、实物补助等措施,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同时整合现有的各方面农村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规划、统筹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实现群众参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推行政务、财务公开,接收社会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坚持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专人管理,专项拨付,增强透明度,并实行年度资金审计和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发挥最大效益。对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六)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将脱贫奔小康工作纳入目标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脱贫奔小康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对先进村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成任务差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制定统一的普惠政策资金扶持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干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相结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xx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县贫困村脱贫致富进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对我中心驻村扶贫的坛城镇祠堂村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努力加快该村脱贫致富步伐。

中心党组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范围,确立帮扶工作重点。根据县委、政府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和祠堂村实际情况,对扶贫工作分阶段召开专题研究会。同时要求及时报送帮扶工作情况、总结等材料。

(一)协助加强该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活动,积极收集筹措书籍报刊,增强村民学文化、用文化意识,以科学文化知识,带动“富民兴村”活动,广泛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大力宣讲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增加村民的文明素质,增强农民法律意识,村民居健康卫生水平提高,基本形成村民诚信友善,崇尚科学,文明礼貌,邻里和睦的新风尚。

(二)加强科技培训,开辟致富门路。中心积极协调农业、

科技等方面的专家向贫困户宣传科技知识,引导帮助农民群众学习致富技术、掌握致富技能。通过种植养殖结构调整,稳定粮食产量,引导村民在农业“三棚”上多下功夫。全年培训科技“带头人”不少于10个,使贫困户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

(三)协助村委妥善抓好困难村民生活安排,做好贫困户村民生产生活困难的调查摸底,针对有些困难村民就医难和子女上学难等问题,组织开展各种方式的献爱心和扶贫帮困慰问活动。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尽力解决一些特别困难家庭的生活困难等问题。

(四)主动协助村民组织劳务输出,增加村民收入;积极帮助扶贫村牵线搭桥引进资金和项目,多渠道、多形式拓展增收途径、开辟致富门路。

驻村干部在工作中重点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切实考虑村民的利益,注重激发村民的内在动力,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善于运用各项惠农政策,争取使祠堂村村民逐步过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生活。

驻村工作帮扶计划【第六篇】

(一)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调查摸底工作是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基础。驻村工作队按照此次活动精神有关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调研走访,全面把握村情民意,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理清思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规划,为今后三年的驻村帮扶工作顺利、健康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把握矛盾与主要矛盾。现阶段两村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主客观的问题:一是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村人多地少,靠近江汉油田采油区,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二是农民收入少,来源单一,主要以农业初级产品、传统作物种植、农民外出务工为主;三是主观方面,村民思想观念保守落后,视野窄,需要进一步开阔发展思路;四是集体经济薄弱,没有企业。以上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一个主要矛盾:村民对全面小康生活的期待与现实较低的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结合两村的实际情况,初步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整合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将低产的农作物用地转化为虾稻种植用地;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的虾稻共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规模化经营龙虾产业。进行规模化、市场化运作,将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四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使其具备一技之长,帮助农民兄弟在企业中就业或开拓其他就业门路,增加收入来源。

(四)助推基层组织建设。

二是帮助加强村干部作风建设。驻村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要公示、认真走访、建立民情台帐,掌握实情,解决实际问题。

(五)加强学习,扎实工作,努力搞好自身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农业科技和农村管理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和纪律,特别是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3、谦虚谨慎,勤奋务实,团结拼搏,艰苦创业,以实际行动努力树立干部良好形象,为两村群众走上富裕道路无私奉献。

4、从严要求自己,廉洁自律,依法办事,为基层干部作表率,以实际行动赢得农民群众的支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驻村工作帮扶计划【第七篇】

驻村工作的开展是为了保证驻村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最终达到活动“建强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寻找致富门路、进行感恩教育、办实事解难事”的总体目标。下面是本站网友分享的“实用驻村工作帮扶计划精彩10篇”,供你参考。

按照县、镇当前工作重点,结合村情,制定驻村计划如下:

一、做好标准化茶园示范基地建设。

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已完成茶园边坡整修、道路整修、排水沟开挖和茶苗吊槽工作,土壤改良工作也已接近尾声。下一步精确测量茶园面积,选定茶苗种和遮阴树后开展栽植工作。此项工作在11月底完成。

二、完成古戏楼改建工程。

村古戏楼年久失修,已丧失使用功能。经多方协调、决定秉承修旧如旧原则,对戏楼主体进行拆除修建。10月25日上午,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目前各项修建工程稳步推进,已完成屋顶防水作业,新修墙体工程量已过半。同时,协调电力部门,完成古戏楼旁变压器拆移。此项工作年底完成。

三、扎实推进危房改造工程。

按照镇委、镇政府统一安排,坚持修旧如旧原则,按时完成116户危房改造。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对房屋进行拍照存档,并实名登记,完善危改户纸质和电子档案,实行一户一档,批准一户、建档一户,规范有关信息管理。协助村“两委”开展质量安全巡查与现场指导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四、完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配备整治卫生必备用具,迁移村养殖场,争取资金建设旅游公厕、垃圾收集房,整治村庄水渠暗渠,改变“脏、乱、差”,营造“洁、净、美”,提升村庄生态环境,为建设“美好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五、着手设立村务公开栏。

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通过设立村务公开栏,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发言权。另外,村务公开栏要做到防雨、实用、美观,要与村委会、广场、大礼堂形成映衬。此项工作在12月底前完成。

六、景观标识牌设立工作。

随着祖源村的知名度一步步提升,对外影响力逐渐增大,乡村旅游日趋红火,做好景观宣传尤为重要。如村庄的总体规划立牌宣传,“梦里山村”祖源的总体介绍,摄影及旅游区的指示牌,古树名木保护牌(特别是千年红豆杉),以及“萃源古桥”、“休婺古道”、“古寺遗迹”等有特色的景观设立标识牌,让游客一目了然,也能达到村民爱护、维护景观的效果。

七、做好农家乐旅游准备动员工作。

解决游客用餐、住宿等问题,让他们舒畅的感受原生态的生活,发展农家乐迫在眉睫。这需要村“两委”的积极协调,需要全体村民的凝心聚力。下一步主要是做好前期的发动宣传、数据统计和可行性论证,可以通过示范户带动的形式推动“农家乐”的发展。

八、党建工作平台更新建设以及村级档案建立工作。

按照县委组织部建议,启动建立村级档案准备工作,归档规范管理。继续规范、维护和更新村级先锋在线信息点,加强信息宣传,提升党建水平,让基层党支部真正发挥到引领作用。

九、继续加强新浪微博等网络宣传和信息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将祖源进行品牌宣传和旅游推介。通过新浪微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强旅游推介。编写工作简报,为祖源美好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进一步推动各项规划按时推进。

十、村庄林场杉树变卖事宜。

联系专人察看村庄林场闲置的杉树,以合适的价格出售,增加村集体收入,为开展更多的村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支持。

十一、其他各项工作。

在完成各项具体工作的同时,村两委全体成员开通脑筋,解放思想,创新其他可能发展的项目,比如开辟山上荒地、发展鱼养殖、修建古寺遗迹等,为祖源更好更快发展做出创新。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的活动,切实达到活动的目标——“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张沟二小住新潭村工作组拟定为期三个月(3月16-6月15日)的驻村工作计划(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送政策、访民情(3月16——4月25日)。

1、落实住处和生活问题。

2、召开村委会议,阐明驻村宗旨。

3、挂工作牌,工作制度,工作时间,工作纪律。

4、入户宣传,讲解政策,了解民情。

5、拉活动横幅标语。

6、做好反邪教宣传。

7、三留守统计。

8、直补调查。

第二阶段:办实事、促发展(4月26——5月25日)。

1、参与村组收沟挖渠,疏通水道。

2、慰问新潭村五保、低保代表、老干部代表(10人左右)。

3、力争五组夏河桥的通行。

4、尽力帮村部化解普九遗留的一部分债务。

5、参与春耕,尽自己一份力。

第三阶段:解决遗留,刹尾,总结(5月26——结束)。

要求:

1、入户要实,工作要细。

2、民情。

日记。

不落1篇。

3、工作记六要:宣传要全到,讲解要细好,语气要亲切,姿态要放低,见人要微笑,遇事要不燥。

2

页,当前第。

1

1

2

驻村工作帮扶计划【第八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服务农村发展,更好的完成驻村工作任务,指导帮助x村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提出发展建议,本人结合驻村实际,特制定20年驻村工作计划:

x村位于岗乌镇西南部,东与简庄村相邻,南与坝湾村为伴,西与六枝特区、晴隆县接壤,距镇人民政府33公里,辖6个村民组,292户,1339人,少数民族人口1317人,少数民族占98%。居住布依、苗、黎等民族。辖区耕地面积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264亩,其中地856亩,田408亩,林地823亩,荒山荒坡5978亩,人均耕地面积亩。x村年平均气温℃,降雨量稀少,属于水资源贫乏地区。村人均收入3050元,人均占有粮食150公斤,贫困面积大,是重点扶贫一类村。村级公路修通但路面不平整,坑洼大,群众出行十分不便。全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传统种养和外出务工,加上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阻碍了养殖种植业的正常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驻村工作要紧扣市委、市政府“稳中求快、转型升位”总基调和“转型、提速、升位,推动跨越、构建和谐、率先小康”的总体目标任务,坚持工作在基层一线、生活在基层一线、服务在一线,真心实意、真蹲实帮,认真做好“一宣四帮”工作,为我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认真做好“一宣四帮”工作:

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充分运用宣传栏、广播站、远程教育站点,采取村民会议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省、州、市重大工作部署,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部署等,努力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基层群众为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共同奋斗。

二、二、帮助推动经济发展。深入群众走访调研,熟悉村情民情,收集群众发展愿望,帮助基层分析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加强产业项目帮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特别要着力帮助所驻村打造一个产业,落实一个项目,并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支持和服务。

三、三、帮助改善民生。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的实施,重点帮助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农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形式,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老党员等办好事实事,努力为基层群众解决一批现实困难和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帮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认真开展群众走访、矛盾纠纷排查,了解掌握当地在征地拆迁、劳动社保、矿群矛盾、邻里纠纷、涉法涉诉等方面存在的社会矛盾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教育和思想疏导,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帮助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建立维稳工作相关机制,做到“问题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把问题化解在基层。

五、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为引领,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驻村工作的主要内容,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大力推进“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帮助制订党员发展计划,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努力把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帮助建立健全党组织进位、党员晋星机制,党员承诺践诺机制;帮助开展“一事一议”和党务村务公开等,大力发展基层民主。

认真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全心服务村民村组织。加强对各种知识理论学习。积极向上级领导、村干部学习农村理论知识,政策法规,从各方面提升服务“三农”的综合素质。已过硬的理论功底和科学方式方法,切实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及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自己的一份力。

二、认真开展农村走访调查,努力参加各种活动,增强基层工作业务水平。通过同村干部、组长一起对村民进行走访,多跟村干部一起下队入户,通过实践,多角度,多渠道积累工作经验,增强解决纠纷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服务农民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果。

三、结对帮扶困难户,为困难户排忧解难。通过询问村干部和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村内一些困难户的生活状况,在生活等方面给予帮助,生产上给予支招,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密切同村、组干部和村民的联系,摸清村情,掌握社情民意,弄清目前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一些困难户的生活状况。

四、协助村干部做好村里的各项中心工作,协助村干部处理民事纠纷等工作。同村干部一起下队宣传各种政策法规宣传,配合村干部认真协调妥善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五、进行政策法规宣传,提高村民意识。积极向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相关法规,农业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宣传引导传播给村民,增强培养村民意识,树立创新意识。

在这一年里,我将以跑满的热情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去,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能力,加大对村情民意的深入。争取为x村的建设添砖加瓦,为x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驻村工作帮扶计划【第九篇】

为做好20xx年度“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加大帮扶力度,结合农机工作实际,特制定20xx年度工作计划。

一、深刻认识开展“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性。

市委市府号召开展的“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的重要载体,是推进“走基层”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障,是深化新时期扶贫攻坚行动、推进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农机局党组高度重视“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在帮扶工作中以贫困村、贫困农户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和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为目的,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为基本要求,拓宽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方式,完善扶贫机制,着力壮大帮扶村集体经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下派干部作用。

在阆委办(20xx)12号文件中确定我局20xx年度“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乡镇为金子乡后,局领导班子立即召开党组会议,成立了以局长黄安光为组长,分管副局长马新建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积极落实人员、经费,及时给予工作指导,并由主要领导坚持深入金子乡麻石垭村开展帮扶工作,充分了解社情民意,跟踪了解工作情况,帮助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同时选派了工作作风好、业务能力强、熟悉热爱农村工作的青年干部赵会玲同志到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要求帮扶干部要扎根基层,切实履职尽责,做好上下沟通联系,及时反映情况,真心真意与群众交朋友、结对子、认亲戚,增进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积极帮助村“两委”规划脱贫致富项目,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在摸清帮扶村基本情况后,局领导迅速明确了帮扶思路,制定了帮扶措施,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优惠政策到位、项目实施到位、经费投入到位、帮扶措施到位。积极探索帮扶工作的新途径和新路子,不只限于仅对帮扶户投资、规划、追踪、落实的老办法,而是开拓出更广阔的帮扶空间,既帮户又帮片,拓展帮扶层次,提高帮扶质量。经局党组讨论研究后决定在20xx年度中为帮扶村做好几下几件实事:

1、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从工作经费中挤出5万元用于金子乡麻石垭村建设垃圾处理池,积极协助金子乡完善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等相关工作,使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和长效治理,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2、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推动机关党组织与帮扶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有机整合,指导帮助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对村“两委”班子建设,切实提高“发展经济,建设新村;化解矛盾,建设和谐村;自我管理,实现村党支部自我发展”的能力。

3、搞好结对帮扶。经与麻石垭村支部沟通联系,已确定了困难农户帮扶名单,在今后工作中,我局将采取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农户的方式,用心用力对困难农户进行帮扶,切实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5、协助研究谋划发展思路。协助村委会与其他市级部门增强沟通与联系,在引进和培育养殖业专业大户和川明参、生姜种植大户、村社道路的改造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做好协调联系、配合服务、技术帮扶和资金争取工作。

驻村工作帮扶计划【第十篇】

市人民银行驻xx镇韩搂村第十六批帮扶工作组自20xx年4月1日进驻以来,牢记市委提出的“强班子、找路子、办实事、帮民富、做示范、带周边”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党建统领,区域统筹,兴业富民,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总体目标,以创建村美、民富、风正的“小康文明村”作为总抓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迅速进入角色,在行党委、市委组织部下派办及市直三队工作队的坚强领导下,在镇委镇府和村两委的大力协下,借助上批工作组打下的良好基础,在充分了解了镇情、村情、民情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村民、村两委意见,结合xx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促进xx村经济发展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帮扶工作计划。

xx村位于东营区xx镇镇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处,与滨州市管庄接壤,在xx镇城区范围之内,地理位置偏狭、交通条件一般。目前,全村共有446户,常住人口1512人,区域总面积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800亩,其中棉田1850亩,桑园300亩。人均土地亩,主要种植棉花和桑园。20xx年人均收入3000元。该村近年建文化大院一处,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党员活动室,人口学校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新修村内道路1500米,现村内已户户通自来水,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全村现有党员55名,50岁以上党员36名,现在村中特困户有张文山(77岁与妻子崔如兰年迈有病)、韩三营(男、64岁、常年有病)、韩祥呈(男、77岁、年迈有病)、韩其山(70岁、常年有病),这4个家庭靠政府救济,王如美(女、92岁、年迈有病主要靠外孙女赡养),杜艳彬(男、33岁、伤残基本没有收入),刘贞奎(女、文盲无收入)。现在村中外出打工的主要为18-22岁的年轻人,共60余人,主要从事纺织、建筑工作,外出上学的大学生12人。幼儿入托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杜兆祥,年龄40岁,初中文化水平;村支部、村委委员高红卫,47岁、初中文化;村委委员韩新峰,42岁,初中文化;村委委员韩志河,35岁,初中文化;村委委员边小霞,女,36岁,初中文化。

近年来,村两委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推进,村里的整体情况有了很大改善,电话安装率达90%,该村治安情况较好,近几年,群众的经济收入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村民小农意识严重,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市农村的总体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结构单一,群众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棉花、桑园。使得部分村民的收入没有保障,经济情况较差。村里没有集体企业,没有经济来源,属于空壳村,发展的后劲不足。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带头作用,在加强村两位领导班子建设及党员队伍建设上主要依托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利农网,采用定期学习的方式,组织他们学政策、学科技、学法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信念,提高他们组织管理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选拔一批思想素质高、作风硬、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党组织中来,为实现xx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保证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和谐有序地发展,为近期创建市级“小康文明村”的目标,为创建国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坚实的领导基础。建立健全全民议事制度,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及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应当召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议定,通过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保证村务的公开透明,使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党群关系更加和谐。保证村内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社会治安良好。

(二)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以清理“三堆”(柴草堆、垃圾堆、粪堆)作为具体操作路径,改变村容村貌。重点治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柴草乱堆、粪土乱放、禽畜乱跑等不文明现象,遏制封建迷信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走访特困户,老党员,等活动。积极倡导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道德风尚,以贫困弱势群体作为帮扶的重点,广泛开展扶贫献爱心活动。加强村内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文化大院的作用,定期不定期的乡农民群众传授各种致富知识。积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加强计划生育建设,建立“村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村民做主人”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

(三)办好几件实事。在以上帮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夯实公茂村发展的基础,通过对乡情、村情、民情调查摸底,与村两委、村民代表座谈,走家串户访问,在上一批工作组工作的基础上,计划着力为xx村办好以下几件实事。

1、完善文化大院建设,计划投资万元,增添和完善办公设施,为村“两委”提供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也为村民提供了活动场所。

2、计划帮助协调资金,争取立项,建立全市最大的木耳生产基地。

4、利用行业优势,帮助镇政府,相关自然村协调贷款,实现区域帮扶。

5、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开阔眼界,将利用农闲时节进行外出参观学习活动。

6、积极配合镇党委镇政府工作。

7、积极完成工作队安排的一切活动及交办的工作。

总之,我们逐步解决xx村的难点、热点问题,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寻找致富门路,增强农民发家致富的能力,争取在帮扶的这两年里让xx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明显的进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249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