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远观后感 冯志远观后感【精编4篇】
【导言】此例“冯志远观后感 冯志远观后感【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师学习冯志远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一篇】
学习冯志远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冯志远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958年,冯志远响应国家支持边疆教育事业的号召,从上海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一所中学支教。他一干就是几十年,他在任教其间,爱生如子、严谨执教。晚年因过度疲劳眼疾恶化,双目失明后仍由学生扶着走上讲台,凭记忆为学生上课。
冯志远从教47年,仅在宁夏就呆了42年。他一生教过10000多名学生,最有出息的已是北京大学教授,大学生更是不计其数。
冯志远同志是我们宁夏教育战线的杰出代表,是我们教师队伍的优秀楷模,是弘扬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知识的光辉典范,他平凡中见伟大,朴实中显崇高,细微中有真情。冯志远同志身上集中体现出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坚毅、奉献、敬业的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1984年,冯志远突然感到眼前越来越模糊,双眼视力急剧下降,由于没时间治病,不久他在一次上课中双目失明。那一年他55岁,学生们担心他离开学校,而他却作出了“不离开学校,不离开孩子”的决定。失明后的他,没有办法备课,就凭着记忆给孩子们上课。,他用说评书的方式将历史讲给学生们听,成为了学生们最喜爱的历史老师。
每天,都有学生来照顾他。就这样,在学生的照顾下冯志远又坚持当了五年盲人老师。直到60岁退休才正式离开讲台。然而,退居二线的他,仍旧住在学校,义务为孩子们辅导。直到他身患脑血栓,无法自学习冯志远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理,才病重回乡。
我们作为同行,能够深深的理解他的这种做法,也为他感到骄傲。能为自己喜欢的事业奉献一生这就是他的理想和信念。我们要大力弘扬他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德,学习他坚守理想、志存高远的人生信念;学习他恪尽职守、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任劳任怨、辛勤耕耘的朴实作风;学习他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高尚品德。
我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他那种精神的同时,也要学习他那种工作作风,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贡献出我的一生,培养出得、智、体没、美、劳的优秀学生而努力工作。
冯志远【第二篇】
《冯志远》观后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
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冯志远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学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四十年如一日,默默的为学生耕耘着„„
1958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满载着上海支援宁夏文教大队的列车缓缓地驶离了上海站。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已经有五个年头的二十八岁的冯志远辞别了新婚的妻子与温暖的小家,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妻子送给他的二胡,踏上了西去的征途。就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爱,他响应国家支持边疆教育事业的号召。可能会有人说他太无情了,不,我想说在他心中,有对上海的牵挂,有对幸福的向往,更有对妻子的不舍,但更多的是,对祖国以及教育事业的热爱,而且胜过爱自己呀,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冯老师支教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一所中学,一年后又主动转到更偏远的关帝中学任教。作为关帝中学教师队伍中唯一的一名大学毕业生,冯老师一口气教了语文、历史、地理、俄语4个科目,从早到晚不停地上课,和学生们一起挤学生宿舍,吃学生食堂。由于关帝中学的学生们都是农民子弟,生活都很困难,他就从工资里拿出钱来,给学生们买书和学习用品,剩下的钱再寄回家里,常年不换新衣服。冯老师把祖国的需要当作个人的需要,把自己的事业和人生价值与国家的发展建设联系在一起。他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诠释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的深刻内涵。
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种人格叫万世师表;有一种经历叫无悔人生;有 一种情怀叫鞠躬尽瘁”,冯老师的执著追求和高尚品德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我们。他把“师魂”渗透在教学工作的细节中,把希望与梦想寄托在了教书育人中。冯老师献身教育的崇高品德、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范、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不计得失的无私情怀正是当代教师应该敬仰和学习的。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时刻以冯志远同志为镜子,检查反省自身的不足,寻找差距,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努力去做一个对得起社会,对得起教育事业,对得起家长学生,对得起自己的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师范生,将来可能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虽然不能再像冯老师那般处于艰苦的条件,但是我们一定要有冯老师那样献身于祖国教育事业的精神。冯老师深深的感动了我,这样的老师值得我们为之落泪,向冯老师学习。
冯老师,我们的好老师。
在他的悉心教育下,他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其中还有数位专家教授,我想他们也是被冯老师感染了吧。冯老师正是用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感动了所有的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冯老师的人生写照。
正因为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事业,都奉献给了学生,所以,作为丈夫和父亲,他又是极为不称职。他一年只有两次探亲的机会,为了学生,他还会悄悄把妻子发来的“儿子病重,请速归”的加急电报藏起来,继续给学生上课,直到学生参加完考试才急匆匆往家赶。冯老师的伟大更在于在他背后有一个比他还要伟大的妻子,正因为有她对家庭承担了双重责任,冯老师才能有精力全部贡献给教育事业。
中国教育事业如果有更多像冯老师这样的老师,我们的祖国会不兴旺发达吗?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电影《冯致远》就是最好的诠释。具有四十七年教龄的教师冯致远支援西部基层教育事业43年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示了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恪守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是一部加强师德教育的优秀选材。是那么的朴实、简单。那份教师崇高的职业精神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动。
在镜片中,冯致远并没有多少在讲台教学的职业镜头,更多的是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和理解,甚至在失明后帮困难的学生卖红枣。老师固然可以教会我们知识,但是更重要的事教会我们课本上没有的,受益终身的道理。
冯致远是一个以身作则的老师,他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所有的学生,让他们懂得感恩,懂得回报,还懂得更多的、更多„
教师,就是应该具有这样的职业操守。无论在讲台上、讲台下。教师更应该学会潜移默化地教导学生,而这些受到影响的品德、思想不是任何知识可以弥补的。
《冯志远》观后感【第三篇】
公共事业局**我们全区教师去滨海一中观看电影《冯志远》,心想就是一部普通电影。可是看完之后却被这部电影深深的打动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顿时涌上心头 ,心中的思绪随之飘动。
1958年的冬天,28岁的冯志远听从祖国的召唤,他毅然放弃了大上海安逸舒适的生活,来到西北边陲宁夏支教。20xx年夏天,71岁的冯志远离开了宁夏。谁也没有想到,在西部的土地上扎得如此之深,42年啊!充满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对学生的挚爱。
上《海燕》一课,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到具体的情景中去,课堂上激情飞扬,把自己融化到教学的情境中。冯老师总是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冯志远早年就被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俗称“夜盲症”,据说这种病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千万不能用眼过度。可冯志远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备课、批改作业,以至他双眼的视力每况愈下,最终导致双目彻底失明了。这没有影响到他进入学校,拄着一根细细的竹竿艰难的走上讲台。双目失明的冯老师饱含激情的朗诵,真是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最好体现 。见此情景,我的`眼前一片模糊,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漆黑的日子里,冯志远的内心是明亮的。
病榻之上的冯志远依旧不忘教育事业不忘学生,说:“如果现在还让我当老师,我依然愿意。虽然我看不见学生,下不了床,但我还能说话,我可以为学生们讲讲历史,讲讲做人的道理。”冯志远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激励着每一个老师。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的冯志远【第四篇】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的冯志远
看完有关介绍冯志远老师的感人事迹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冯老师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但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他对祖国人民的忠心,他对西部孩子的真情,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永远值得我们赞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用自己宝贵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一句人生真谛: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冯志远老师作为一名从上海来宁夏支援教育事业的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乃至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宁夏,奉献给了他所执着热爱的教育事业。在他双目失明无法走上三尺讲台之后,仍然坚持在学生们的搀扶下为学生授课,直至患血栓瘫痪在床不能起身,还时时惦记着他的学生,他的讲台。冯志远所教过的学生有一万多人,可谓桃李满天下。但他对自己的生活却没有半点奢求,从来没有因为职级待遇向组织上伸过手,这种忠于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爱生如子执着追求的精神,使他成为“2005第二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2005第三届“感动吉林”十大人物、2005年度“感动宁夏”十大人物。
冯老师就是一颗“红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默默燃烧了42年。42年离别妻儿去宁夏支教的执着,42年离开繁华去偏远地区奉献的果敢,42年扎根西部播撒爱心的义举,42年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献身教育的行动,无不向我们昭示着这句信言:要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是的,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这爱,是冯老师对自我理想的爱;这爱,是冯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爱;这爱,是冯老师对西部孩子们的爱;这爱,是冯老师对祖国人民的爱。对自我理想的爱,冯老师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奋勇当先;对教育事业的爱,冯老师47年献身讲坛,诲人不倦;对西部孩子们的爱,冯老师双目失明,坚持工作达五年!对祖国人民的爱,冯老师淡泊名利,真情无限感人间!
冯老师是一缕春风,吹散了污浊的世风;冯老师是一片艳阳,为西部的孩子们带去了人性的温暖;冯老师是一场春雨,滋润了人们麻木而日渐干涸的心田;冯老师是一扁轻舟,带冷漠的人们驶向良知的彼岸,不!冯老师更是一艘巨轮。相信在他的身后,必将有更多的小船向着良知和真善美起航!冯老师爱得无怨无悔,乐得桃李满园!“他离开上海的妻儿毅然到宁夏支教,一去就是42载;他顾不上视力恶化,起早贪黑地备课、批改作业,失明后仍然凭着记忆为孩子们讲课;直到瘫痪,他才不得不离开大西北,离开那些割舍不下的孩子们……”这就是冯老师,一名普通而伟大的人民教师,一位可歌可泣的人民教师,一个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爱岗敬业的楷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东风吹拂下,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冯老师这样的优秀的人民教师,也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冯老师这样爱岗敬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这样,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更加强盛,我们伟大的民族才能永久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孩子们长大了,学生们成才了,冯老师却老了,他的现实世界却迎来了一片黑暗。但我想,冯老师一定很欣慰,一定很幸福。他用自
己的实际行动描绘了桃李满天下的喜人画卷,他的世界一定比任何人的世界都辉煌,都明亮,因为学高身正,因为真爱无怨!
冯老师,您看吧!在您的感召下,这个春天必定是万紫千红的温暖岁月,这个世界必定是无怨无悔、爱岗敬业的和谐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