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3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市长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市长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1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及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特别是20**年全市农业工作,通报20**年度农业工作目标考核结果和在省、市农业工作中成绩突出单位,交流典型经验,安排部署20**年农业重点工作,确保“十三五”全市农业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总结经验,把握发展态势,充分肯定20**年及“”农业发展成就
20**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强产业、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上展现新作为,保持了农业发展形势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性支撑,成为全局工作中的亮点,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一是在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粮油、茶、药稳定增产,“四百万”工程强力推进,新建重点特色产业基地万亩,千亩以上专业村达281个,万亩以上专业乡镇达23个,规模经营面积达万亩。二是农业提质增效展现新亮点。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预计350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在工业经济下行中逆势增长。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等工作有序推进。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新创建部级园艺作物标准园4个、市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个。三是农业部门工作取得新佳绩。全市农业工作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任务,绝大多数指标超额完成考核目标,各县市区也较好完成了市农业局目标考核任务。十堰农业部门工作地位在全省得到提升,市农业局连续两年被省农业厅表彰为综合类先进单位,竹山县农业局也受到省厅综合表彰,市能源办、经管局和各县市区的突出工作也得到省农业厅充分肯定,受到表彰。
20**年全市农业工作奋发有为,呈现出新亮点,展示了新作为,为“”农业工作圆满收官添上了精彩之笔。回顾分析“”农业工作,快在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全省水平;跨在农业农村经济跃上了个新台阶;转在农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全市农业部门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山区农业比较优势,突出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着力促进农业产业化,有力促进了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效。
(一)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新跨越。“”十堰农业发展全面超规划,大部分5年规划指标都在2到3年内全面完成,农业农村经济跃上了新的发展水平,为农业转型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济总量加速增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年的亿元增加到20**年的亿元,超规划目标(200亿元)亿元,年均递增16%。农民收入加速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年的3499元增加到20**年的7891元,五年跨越4000元、5000元、6000元、7000元四个千元大关,超过规划目标1891元,增速明显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发展动力加速激活。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半壁江山,比重达%。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深化,农民财产性收入和政策带来的转移性收入也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占比达%。
(二)“四百万”特色产业取得新突破。深刻认识市情,瞄准特色优势,聚焦产业建设,科学论证规划,确定“茶叶、中药材、核桃、山羊”等四百万重点特色产业建设,聚焦聚力,推进突破。一是聚焦壮规模。针对全市特色产业基地“多、滥、散、小”,特色农产品产品多、商品少、质量好、批量少的实际,把规模经营作为产业发展的聚焦点,围绕“四百万”产业,强化规划引领,改进考核办法,“四百万”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每年以30万亩以上的速度递增,是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经过五年努力,中药材、核桃、山羊已实现“百万”目标,茶叶基地也达67万亩,初步形成规模化经营的基本格局。二是聚力抓投入。千方百计每年争取财政资金100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撬动县市区涉农资金项目整合,引导民营、工商资本投入产业开发。三是聚力提质效。壮大规模的同时,逐步把主攻方向转移到提质增效上来,创建“三品一标”示范基地150万亩,经济作物标准园15个,特色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由20**年的%上升到20**年的45%左右。
(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千方百计突破农产品加工业的瓶颈之困,以培植企业为核心,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实现突飞猛进发展。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值不足60亿元,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50亿元,超规划目标150亿元,“”期内年均递增%,与农业总产值比值将达到:1.“”以来,全市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69家,其中,国家级、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40家,12家农业产业经营龙头企业在武汉、天津、深圳场外交易市场挂牌上市。丹江口、竹山被列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予以支持,引进企业52家,产值突破100亿元。十堰市(长岭)农产品加工园区已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16家,已建成投产的7家,即将投产和正在建设的9家,二期新入驻企业5家,总投资近9亿元,20**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40亿元。这三大园区正在加速向年产值百亿元的宏伟目标迈进。市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四)农业品牌实力实现新提升。坚持实施品牌战略,“三品一标”品牌累计达308个,其中,20**年新增29个,累计认证基地面积达150多万亩。“武当道茶”等6个农产品品牌成功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零的突破。“武当道茶”等8个品牌入选“中国好食材候选品牌目录名单”,“武当道茶”品牌价值达亿元,名列全国农产品类第三名,茶叶品牌价值第一名。房县小花菇荣登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坚持每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农交会、武汉农业博览会等大型重要会展,20**年第十三届中国(福州)农交会上,十堰展馆首次在中国农交会湖北展区亮相,武当道茶和房县黑木耳进入全国地标产品展馆,武当山珍和荣耀木瓜获得金奖,获奖数名列全省第一。成功主办“中俄‘万里茶道’走进武当暨首届武当道茶博览会”,促进茶产业走出去,首批出口茶叶40吨。精品名牌提高了十堰农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产品出口创汇,20**年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达3000万美元。
(五)高效生态农业呈现新格局。坚持生态立市战略,着力培植现代生态产业。一是做大生态有机农业。依托山区生态经济资源,创造性地用活用足退耕还林政策,在适宜区域大力推进退耕还茶、还果、还药、还草、还特,一个“南部茶叶北部橘、城郊蔬菜高山药、山区菌特畜牧业”的高效生态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二是加大示范创建力度。郧阳区建设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省级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茅箭区建成野生猕猴桃原生境种质资源保护区,郧西县成功申报湖北大梁省级自然保护区。三是复合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得到全面推广。研发制定各类生产技术标准15项,绿色有机农业标准化种植、水产健康养殖、林下经济等一批生态农业模式得到推广应用。四是以沼气为纽带,大力发展种―养―沼循环农业。争取农村能源建设资金亿元,全市共新建农村清洁能源入户工程万户、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0处、新建小型联户沼气工程486处。
(六)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新转变。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截止20**年底全市农民合作社达1534家,增长%;家庭农场达355家,增长%;专业大户达2084家,增长%。全市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已达22家,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已达21家,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已达100家,22家家庭农场入选全省示范家庭农场,正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骨干力量。着力推进生产要素规范有序流转。全市已累计完成土地流转面积万亩,增长%,催生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拓展农业多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正在成为十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2家。积极培育农业新业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物流配送等“互联网+农业”新业态呈现新态势。
(七)农业科技创新增添新活力。加快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以农科院为依托,着力推进中国农科院、农业部环资总站、湖北省农业厅和十堰市政府共建丹江口库区生态农业研究院,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主攻平台,农业科技研发成绩斐然。以市科技学校为依托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培养科技示范户万户。深入推进市委“3331人才工程”、“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加强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华中农大、省农科院等院所的合作共建,建立院士农业工作站4个。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工程,着力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项目。深入推进粮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重点科技项目,推广地膜覆盖抗灾减灾技术300万亩次,农作物新优特品种52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500万亩次,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办好十堰农业信息网、《十堰惠农手机报》,建立专家服务队伍,加大“12316”信息平台宣传推广力度,促进信息进村入户。
“”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许多方面实现新突破、新发展,关键在于市委市政府坚持了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工作方略,坚持加大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关键在于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作实战中,我们始终做到“六个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在科学谋划发展中提高履职担当能力。面对十堰农业发展滞后于全省、农民收入远低于全省的最大实际,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加快参谋服务,谋划了“四百万工程”、“高效生态农业”等重大战略,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农业厅的充分肯定;信息服务持续在全省考核中名列前茅。举办中俄万里茶道暨武当道茶首届博览会与高层论坛、武当大兴600年农业招商引资推介会、特色农产品进京、考察福建茶产业、高效生态农业和武当道茶新闻发布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都取得了良好反响。谋划推进秦岭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等一批重大项目,在强农惠民促发展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是始终坚持在体制机制创新中**深层次矛盾。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谋层次矛盾的第一动力,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探索农村耕地三权分置改革,组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等方向都取得了良好成效。探索涉农资金、项目整合办法,涌现出郧阳区等一批先进典型。抢抓南水北调与北京对口协作的机遇,一方面组织农业干部、农技人员、龙头企业管理者走出去,另一方面引智、引商、引项目,加大十堰特色农产品进京服务力度,推进合作共赢。积极推进农业对外开放,茶叶、柑橘、食用菌率先走向国际市场。搭建建设生态农科院、汉江生态经济带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一批平台,增强了事业发展活力。
三是始终坚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培植扶持龙头企业,涌现出龙王垭茶叶有限公司这样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级重点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武当道茶协会,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在困难中、挫折中探索组建武当道茶产业集团,勇于改革、锲而不舍、集团主体、发展机制、运作模式等方面不断完善。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宣传力度,近两年每年投入十余万元资金,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扩大了影响。
四是始终坚持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中**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走具有十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子,积极参谋推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意见建议写进2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写进了《十堰市委关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纲要建议》,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开展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制定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计划,推进农产品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开展试验示范。郧阳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等一批重大生态农业项目率先实施,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五是始终坚持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中激活农业发展动力。配合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农资良种补贴、农业保险等相关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广泛持久开展种子、农药、化肥与植物化学添加剂、鱼兽药饲料添加剂等专项整治活动,查出大案要案,保持高压整治态势,有力促进了依法护农。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完善农产品准入准出制定,明确属地管理资源,积极推进以市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为龙头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是始终坚持在加强部门自身建设为促进农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坚持把加强学习和教育干部放在突出位置,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创新、创造、创业和开明、开拓、开放,着力提高农业系统干部的理念素质、知识水平、责任意识和业务本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倡导“求是、创新、敬业、为民”的部门精神,自觉践行群众路线,部门作风持续改进。认真落实主题责任、监督责任和监管职责,农业系统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各级农业部门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为民服务更加高效。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和谐推进档案、综治、计生、工青妇等工作。市农业局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涌现出一批全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工人先锋号单位和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等,树立了农业部门更加良好的现象。
五年克难奋进,赢得丰硕成果;五年春华秋实,全凭创新奉献。五年来,全市农业部门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农业工作成为全市的重要亮点,向全市人民、市委、市政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各级农业部门的干部职工付出了辛勤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市农业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切实认清形势,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全面启动“61”特色产业强农计划
“十三五”是十堰市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攻坚时期,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转型升级的跨越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
(一)充分认识新机遇、新挑战。从宏观上看,“十三五”十堰农业仍然处于力争又快又好发展的黄金期,发展面临着四大重要机遇。一是“十三五”期间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堰属于秦巴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区域,农业农村发展滞后于全国、全省,将迎来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将是我市“三农”迎来可持续、跨越式和转型发展的“三型”发展叠加期。二是“十三五”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时期,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重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重要的支撑是健全体制机制,将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三是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速,市场配置资源的力度进一步强化,工商资本不断向农业领域渗透,促使土地等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聚集,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将发挥更强大、更显著的作用。四是现代农业深度推进,着力“四化”同步发展,农业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改变。特别是通过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村生态高效种养业快速发展,撬动农产品加工业的突破性发展,促进农业农村三产服务业不断激活,正在催生“接二连三”的“第六产业”,传统农业的格局将会彻底突破,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功能拓展,效益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从十堰自身实际看也面临四大机遇。一是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秦巴山片区社会统筹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区和北京、天津等地的对口协作区,将享受国家、省的政策叠加,特别是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战略,农业作为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必将受其益。二是无论是对外大交通,还是农村内部小交通条件都有了历史性的提高,为十堰农业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加速流通创造了条件,农业将在流通领域中获得更多增收增效的机会。三是十堰的农业生态环境优良,农村土壤、水质、大气都污染度低,优质农产品是十堰农业的一大比较优势,打好“调水牌”、生态牌、有机牌,十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和空间。四是“”十堰农业发展为“十三五”奠定了良好基础。重点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特别是“四百万”重点特色产业已成为发展的强大基础;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适度规模经营加速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十堰农业正在进入一个厚积薄发,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崭新阶段。
在抢抓机遇的同时,清醒认识到,“十三五”十堰农业也处在“爬坡换挡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首先,最大的挑战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农村,瓶颈在产业,产业精准脱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异常艰巨。其二,最大的差距在于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每增1个百分点,十堰农民需增个百分点才能保证相对差距不缩小,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任务异常艰巨。其三,最大的制约在于科技兴农。农业科技体系机制不顺,农业标准化水平低,农业科技推广艰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务农农民素质不适应,培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的任务异常艰巨。其四,最大的实际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不够。基地素质不高,企业实力不强,产业链条不长,产品品牌不响,提质增效转方式和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的任务异常艰巨。其五,最大的矛盾在于农业投入不足。投入不多和投入分散的矛盾并存,企业资金紧和融资难的矛盾并存,创新体制机制的任务异常艰巨。
(二)切实明确新思路、新目标。
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面对“十三五”,十堰农业的发展思路是: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以增加农民深入为主攻,以推进十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引领,着力推进基地生产标准化、农产品加工规模化、技术应用集成化、生产经营集约化、农产品品牌化和三产发展融合化,全面实施“61”特色农业强市计划(即到20**年,把茶叶、中药材、林果、蔬菜、畜牧、水产饮品六大特色产业均建成综合产值达百亿元产业,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一千亿元),努力建设特色产业强市。
“十三五”农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定位是:力争到20**年,粮食总产稳定在20亿斤左右,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600万亩,培植六大综合产值过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0元,山区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建成,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保水平稳步提高,产业素质显著增强,开发效益大幅提升,使十堰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影响的优质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三)着力培植新支柱、新动力。
新支柱就是全面启动“61”特色产业强市计划,把六大百亿元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新动力就是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创新农业发展动力。
1、全面启动“61”特色产业强农计划:
茶叶产业:以武当道茶为龙头,以竹溪、竹山、房县南三县为主的秦巴百公里茶叶长廊建设为重点,辐射北三县(市)沿汉十公路适宜茶叶种植的部分乡镇。在巩固名优绿茶开发的同时,适度扩大红茶、乌龙茶生产规模,大力发展以茶多酚、茶色素、茶碱、茶饮料为主的精深产品加工,加快推进武当道茶产业集团建设。积极促进茶产业走出去,着力开拓俄罗斯等国外市场。把茶叶产业培植成百万亩基地、百万从业人员、综合产值达百亿元的支柱产业。
中药材产业:以武当道茶为平台,以南部山区为重点,北三县中、低山适宜中药材种植的乡(镇)为补充,建设秦巴武当地道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在进一步扩大地道中药材饮片加工的同时,重点开发以中药材为主的深度加工,大力发展生物激素类药物、单方和复方类中成药。到20**年,全市以中药材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带动药农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畜牧业:以山羊等草食畜牧业为龙头,以房县和郧西为重点,其它县市区为补充,适度发展生猪、家禽等畜牧业,努力把房县和郧西建成全国山羊大县。到20**年,畜牧业综合产值达到135亿元以上。
林果业:以核桃、柑桔产业为龙头,以房县、郧西县、竹溪县为重点,其它县市区为辅助的优质核桃基地;以丹江库区沿岸1公里的区域为重点,建设我国北缘地带最大柑桔生产基地。到20**年,核桃产业综合产值达到60亿元;柑桔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其他特色小林果产值达到20亿元。
蔬菜产业:以绿色、有机蔬菜产业为龙头,重点发展以南部和西部高山、二高山乡镇为重点的高山特色菜基地,以房县为中心的香菇、木耳袋料栽培生产基地,以竹溪县、房县为重点的魔芋基地,在十堰城区周边及县市近郊建设以棚室设施和地膜覆盖为特征的保护地蔬菜生产基地,到20**年综合产值实现100亿元。
水产(饮)业:以优质饮用水和水产养殖为龙头,以丹江口库区、黄龙库区为重点,着力建设丹江口市、房县、郧阳区等地兴建饮料制品加工业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力争到20**年,将水饮与水产业打造成产值过百元产业,其中水饮品综合产值60亿元,水产养殖业综合产值40亿元。
农产品加工千元工程:以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支撑,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努力实现丹江口市、郧阳区、房县三个园区规上农产品产值过百亿元,竹山、竹溪园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郧西、茅箭、张湾园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等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突破性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开发茶叶初加工及精深加工、林果贮藏保鲜及深加工、畜产品及水产品精深加工、中药材初加工及深加工、蔬菜产品贮藏保鲜及初加工、特色饮品及酒类加工、特色粮油初加工、特色休闲方便食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生物有机肥料加工等十大领域,提高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率,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积极推动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
抓住“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关键点,结合十堰实际,优化生物链,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按照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循环利用的原则,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开发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延伸产业链,培植主导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提高产业附加值,提高农业质效,补齐农业低效短板,构建价值链,发展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业务,拓展农业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多功能,让农民在三产服务中分享更多价值,推动农业供给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面向市场,推动“三品一标”生产规模化,打响绿色有机品牌,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防止农民种什么,什么跌;卖什么,什么难。
三、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措施,奋力开创20**年农业工作新局面
20**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市农业工作以党的和**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1号文件精神,坚持生态为本、稳粮强特、提质增效的工作方略,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题,以产业建设为根本,突出工作重点亮点,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奋力开创农业工作新局面。
20**年全市农业工作的具体目标是:实现农业产值种植业170元;粮食总产量20亿斤以上,油料总产量亿斤以上,水产品总产量亿斤;新建特色产业基地8万亩,改造中低产园20万亩;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品牌10个,农产品加工产值440亿元。保证主要农产品的稳定有效安全供给和质量安全。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升科学谋划农业发展的水平。围绕“61”特色农业强市计划,摸清产业发展现状,找准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明确基地布局、龙头培育、品牌打造、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研究提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进一步论证编制《十堰市“十三五”现代农业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分产业、分专业制定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规划实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对规划目标分年度实施,力争“611”特色农业发展计划良好开局。
(二)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的水平。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千亿元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出台扶持政策,完善目标考核,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和支持有实力、有条件、有积极性的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帮助建立园区企业融资平台,协调解决园区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整合科研资源,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增强产业科技含量。鼓励科技人员到园区领办、合办、服务企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设立人才奖励机制,吸引科技人才参与园建设,努力解决园区企业人才紧缺问题。
(三)进一步提升三产融合发展的水平。着力开展标准园创建活动和园艺作物“三品”提升(提升品种改良、提升品质改进和提升品牌创建)行动,不断提高基地素质,评选一批市级标准园。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创新流通方式,完善流通网络。充分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引导民间资本,投入休闲农业开发,提升休闲农业质量,使之在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农业效益、美化乡村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加大国家级“一村一品”和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力度。着力引导农业走出去,进一步开拓食用菌、茶叶、柑桔等农产品国际市场,力争由产品走出去向企业走出去、产业走出去发展。做响品牌文化,提升品牌价值,举办武当道茶博览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全省重点农业展会。
(四)进一步提升科技兴农的水平。建立健全“一个主导产业、一名首席专家、一个示范基地、一套技术模式、一个服务团队”的“五个一”产业服务机制。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养一批农业实用人才,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000人次。开展第三批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及领军人才评选工作。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加强绿色高效化技术推广运用及科技攻关,进一步加大种子新品种引进与实验示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深入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补助项目,带动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提升。围绕农业科技研发团队,依托重点科技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等科技创新资源,联合十堰农业科研单位及企业共建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推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在十堰转化。推进丹江口库区(十堰)生态农业研究院建设,充分发挥汉江生态经济带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科技支撑作用。
(五)进一步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加强涉农部门协作,促进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围绕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建立一批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加强农业信息统计工作,围绕成本调查,生产预测、市场监测、价格预警等重点环节,努力实现农业统计和市场监测预警工作提档升级。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力争建成市级公共平台。提高12316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水平,完善专家队伍和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办好《十堰农业信息网》、《十堰惠农手机报》,推进农业信息服务进村入户。
(六)进一步提升农业环境综合治理的水平。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原则要求,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充分发挥市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作用。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积极推进“一大项目全覆盖,两项替代办示范,三改技术抓推广”,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绿肥种植和有机肥应用替代化肥办示范,全面推广化肥撒施改深施、低浓度肥料改高浓度肥料、速效性肥料改缓释肥料等三项技术改革。农药零增长行动要全面禁用高毒农药,开展绿色防控技术攻关与示范,扩大综合防治、统一防治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推广示范以沼气为纽带,种―养―沼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推广秸秆肥料化、燃料(能源)化、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技术,开发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模式,推进地膜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办好农业面污治理示范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坚持发展农村能源,新增清洁能源入户工程10000户,新建户用沼气2500户,新建小沼工程100处,新建大型沼气工程3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0**台,推广生物质炉3000台。
(七)进一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水平。积极开展省级示范社、示范农场创建,做好市级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示范专业大户评选活动。完成100个重点村审计任务。新增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100家以上、家庭农场100家以上,培育专业大户1000家以上。在规范和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运行机制和活力上下功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八)进一步提升产业精准脱贫工作的水平。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精准脱贫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切实抓好以农业特色产业脱贫为造血功能的精准脱贫工作。一是会同发改、扶贫、财政、旅游等部门,做好农业产业脱贫规划。选好产业脱贫项目、建好产业扶贫基地,着力目标精准到位,夯实产业精准脱贫的基础。二是积极探索产业精准脱贫工作机制。积极引导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参与产业精准脱贫。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帮带、农民参与、农企利益共享的产业精准脱贫工作机制。三是抓好部门驻村帮扶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基地建设的力度,加强村两委班子自身能力建设,培育文明乡风,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九)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和对口协作的水平。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产业招商的牵头职能,着眼招大商,力争在500强企业的引进中有所突破。做好已签订协议的跟踪服务工作;实施好特色农业产业创新团队培育、特色产品进京项目;推进进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农业面源防控综合治理、沿丹江口库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区建设等项目立项。
(十)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水平。切实加快IFAD项目实施。秦巴片区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是国际农发基金(IFAD)与中国政府联合扶贫项目,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与IFAD国别扶贫战略的有效对接,各项目县、市、区农业局要站在“为国争光、为民造福”的高度,围绕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以提高项目管理工作效率为核心,以“造血式”产业扶贫为重点,以扶贫模式创新为抓手,支持十堰农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民如期脱贫致富。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认真谋划项目中期调整,使项目又快又好地实现预期目标,树立国家农发基金(IFAD)在十堰扶贫的新形象。
(十一)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水平。围绕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落实属地监管职责,坚持“产”、“管”结合,健全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乡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进一步提升源头监管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充分发挥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效能。全面完成郧阳区、竹山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任务。加大对各县市区开展质量安全抽检工作力度。出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及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加大对各地农产品生产基地明查暗访力度,及时通报安全隐患,督办整改处罚到位。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抓好春、夏、秋季农资监管集中执法行动。新创建100家农资经营示范店,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品经营备案制度。加大渔业执法力度。抓好“七五普法”工作,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强化各类农业法制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知晓度和满意率。
四、坚持抓好当前工作,掀起春耕生产高潮,确保“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
今年春来早,立春在年前。各级农业部门务必要抓好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贯彻一手抓好当前的工作。以春耕生产为中心,紧锣密鼓,环环相扣,转变作风,主动担当,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十三五”全市农业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切实抓好当前农业生产。首先,抓好在田作物管理。高度重视这次强降温对果茶粮油作物带来的影响,调查摸清底细,切实当好参谋,深入农企服务,千方百计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突出抓好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红蜘蛛、穗蚜,油菜菌核病、霜霉病、蚜虫等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狠抓“一喷三防”技术措施的落实。加强肥水管理,千方百计夺取双夏农业丰收。其二,抓好春播备耕。首要任务就是组织春耕物资调运,备足备齐春播农用物资,保证随时将春耕物资送到农民手中,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全面落实春播计划,20**年全市计划粮食春播面积430万亩,其中,小麦113万亩,水稻54万亩,红薯45万亩,豆杂粮46万亩,油料作物124万亩。各地要及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组、责任落实到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全面完成春播任务。其三,抓好产业基地建设。扎实做好基地建设工作,迅速刹好去冬农业开发基地建设的尾子,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特色产业标准园基地。在加强基地改造上下功夫,通过改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实现基地提质增效。其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力戒“四风”现象,组织农业干部深入农村、农户、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对农业的决策部署,开展调查研究,指导服务生产经营。积极办好示范样板,形成工作亮点,引导农业发展,加强督办检查,建立问责机制,整治不作为、乱作为,以亲民、务实、清正的作风,保障各项工作任务、重点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资打假。深入开展农资执法打假保春播生产专项治理,要突出重点产品、重点环节、重点时段,严把市场准入关,对农资市场开展拉网式检查,依法加强案件查处力度,保证农业投入品质量,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节日市场蔬菜供应。
三是切实抓好农业科技服务。坚持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举办好农业标准化、国际农发基金项目管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加大常规技术推广力度和关键技术创新力度,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充分利用十堰农业信息网、惠农手机报等平台,及时发布农情信息,指导农民科学生产。
同志们,“十三五”的大幕已经开启,20**年农业工作光荣而艰巨,希望大家锐意创新,奋发进取,放眼“十三五”,聚焦抓发展,聚力抓当前,为加快农业现代进程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祝大家春节愉快。新的一年事业有为、身体健康、万顺吉祥!
2023农村工作会议 2023农村工作会议报告市长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2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全面部署安排今年我市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刚才,就农业农村工作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讲的很全面、很具体,这也是农业领导小组共同研究的意见,希望大家按照要求,认认真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20**年,我市的农业农村工作遇到了多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面对重重困难和种种不利因素,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明确责任、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农业农村工作的23项重点项目,都如期顺利完成,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的良好局面。这些成绩,是农业战线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在座同志们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差距和不足,清醒地看到挑战和机遇,从而增强做好2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一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矛盾和问题。比如说,农业基础设施问题、农业结构调整问题、农业投入问题等等,但是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这也是市委、市政府最为头疼的一件事。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农民收入增长不了,我们的好多工作就无法开展,农业农村工作就难以打开新局面,农村就难以保持稳定,广大农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也必然不会满意。所以说,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
二是充分认识到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大好机遇。今年年初,中央召开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要求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农业农村问题的高度重视和逐步解决好农业农村问题的坚定信心。接着,中共中央以20**年“1号文件”的形式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个《意见》无论是政策出台的力度之强、级别之高,还是措施的操作性之强、含金量之高,都是多年来没有过的。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专门制定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文件,新中国成立以来这还是第一次,也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这个文件既有政策性的措施,又包含着众多的机遇;既有项目信息,也有资金信息。可以说,谁学好了这个文件,谁用好了这个文件,农民收入就会迈上新台阶。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学习利用这个文件,谁学得深、谁抓得早、谁动手快,谁就能够抢到项目、抢到资金。从这个意义上说,任务非常紧迫,时间非常宝贵,所以,我们全市上下,特别是农口部门要强化机遇意识,增强紧迫感,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扎扎实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我想,只要我们思想统一了,认识上去了,力度到位了,就一定能够尽快实现农民增收的新突破。打开农业和农村新局面。
二、明确责任,突出重点,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涉及面非常广。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要开动脑筋,开拓创新,要在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上下真功夫,要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做大文章。特别是要按照不同分工,进一步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这里面有四层含义:
一是市委、市政府的主要职责。为了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好省和三门峡市扶持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今年市委、市政府将采取得力措施,积极研究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为农民增收创造便利条件。首先,要充实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其次,要增加财政和金融支农资金,夯实农业发展后劲;第三,要降低农业税税率,在条件成熟时,减征、免征农业税,用足用活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第四,要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涉农收费项目,降低农民实际负担水平。第五,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主要抓好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等“六小工程”建设,争取用两年时间解决好我市农村交通、卫生、教育、供水、危房改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加快农民生活区建设步伐,逐步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要继续搞好生态建设,对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巩固成果,注重实效。要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市转化。
二是市直各部门的责任。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是每一个涉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说,在这方面全市各部门、各单位都作了大量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们有不少单位和干部还不适应,突出表现在深入农村基层少,不了解农村实际情况,服务意识差,工作泛泛一般,群众对此很有意见。因此,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以落实中央一号精神为契机,把服务“三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职责。农林局要宣传、贯彻好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科学制定我市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协调有关涉农部门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财政局要积极向上争取财政支农资金,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对各单位争取的农业项目资金要及时拨付到位。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和镇村财务改革成果。水利局要积极向上争取水利建设资金,确保完成我市今年的小流域治理和人畜吃水工程建设任务。科技局要抓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搞好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民政局要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对农村贫困户做到应保尽保。农机总站要争取项目资金,搞好农业机械设施配套,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城建局要搞好农民生活区规划,加强指导,搞好协调。中小企业局要积极引进项目和资金,指导、协调两镇新上重点项目,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消灭企业发展空白村。烟草局要帮助农民搞好烟叶生产,兑现扶持政策,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烟叶品质,增加烟农收入。卫生局要重点做好农村甲级卫生所建设,做好申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工作。计生委要在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农村计生户增加经济收入。国土资源局要加大土地执法力度,严禁乱占耕地,切实保护好我市土地资源,同时要搞好土地复垦改造,做到土地占补平衡。工商局、技术监督局要加大农用物资市场监管,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教体局要积极争取资金,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重点完成常村镇中、裴村小学教学楼改扩建,新建石佛小学教学楼工程。粮食局要及时给农民兑现各种政策性补贴粮款,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人劳社保局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信访局要做到信访关口前移,澄清底子,摸清情况,努力化解农村矛盾。农行、农发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扩大农村信贷规模,积极扶持农业发展项目,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广电局要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两办和督查室要紧盯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加强督促检查。总之,要通过我们有关涉农部门的共同努力,形成齐心合力抓农业农村工作的浓厚氛围,确保20**年农业农村各项目标的完成。
三是两镇的主要职责。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能不能顺利完成,农民收入能不能有一个较快增长,关键看两镇。两镇的工作非常复杂,非常具体,市里的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两镇,都要靠两镇去实施、去完成,这就要求两镇的干部职工要认清形势,抓住重点,团结拼搏,负重前进。具体的讲,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要贯彻落实好上级党委、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让党的各项富民政策走进农村千家万户,为群众所了解、所掌握,化作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二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科学制定好发展规划,做到长远结合,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三要做好项目资金争取工作,这不但是市直涉农部门责任,也是两镇的主要职责,是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机遇非常难得,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采取得力措施,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四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烟叶、蔬菜、畜牧等支柱产业,形成规模优势。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对重点农业建设项目、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要给予重点扶持。五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放手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要注意抓大项目、骨干项目,以大项目为龙头,兼顾中小项目一齐发展,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搞好财团、项目、资金、人才、技术与机制的引进,实现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
四是各行政村的职责。实现我市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充分激活基层经济发展细胞。我市20个行政村,经济发展不是十分平衡,有规模经济发展强村,也有规模经济空白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原因,有的村班子不团结,组织涣散,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的村发展思路不清,重点不突出,想干事但不知道怎么干,失去了发展的大好机遇;有的村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像这样的村两委班子怎么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怎么能很好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对此,两镇要摸清底子,根据情况,区别对待,班子实在不行的,就换班子,人不行的就换人,一定要把村级两委班子配齐配强。我想各行政村的主要职责有四项:一要理出一条好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各村经济基础不一样,区位优势不一样,在制定发展思路,确定发展项目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选准经济发展突破口。二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力支持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项目建设,教育群众树立长远发展观,不能只顾眼前和自己的利益,影响项目建设工作。三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四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树立健康向上的民风,确保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三、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当前,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农业农村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产品供求关系、还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既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气象、新机遇,也对我们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关于工作方法问题,我在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要抓重点。我们常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农村工作,说明农业和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我们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工作就很难驾驭全局,就会事倍功半。各单位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认真研究,理出轻重缓急。要紧紧围绕我市已经确定的20项农业重点项目,切实做到重点工作重点抓,一般工作有人抓。要充实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合力攻坚,确保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是要抓难点。什么是难点?宏观上说,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因为,农民收入不增加,就谈不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不能从根本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农村社会大局稳定就没有根本保障。因此,要求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一定要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来开展,要想尽一切办法,尽最大努力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然,具体来说,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还有其难点和焦点问题,要求大家认真加以克服,这与我们的大局并不矛盾。事实上,只要各单位的难点、焦点问题解决了,全市的农村工作就会取得大的进展,农民收入就会用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是要抓创新。任何一项工作要想实现大的突破,就必须有创新,有新的措施和办法。如果办什么事情,总是走老路,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么必然一事无成。所以,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敢于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千方百计做好本职工作。比如,在引进资金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创造条件,向上争取资金扶持;在带领农民群众致富方面,要改变那种行政命令式做法,通过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引导农民群众寻找致富门路,发家致富。
四是要抓特色。发展农村经济,各村有各村的特点,我们全市20个行政村,每个村与每个村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各不相同,那么在发展模式上,也就必须各有侧重,突出特色。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特色就没有大的发展。如果说,什么都想搞,什么都想发展,最终恐怕那一样也搞不好。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培育特色,壮大规模,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增加农民收入。当然,培育特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是,我们必须坚持这个发展方向不动摇,扎扎实实抓好当前工作,努力形成一村一业,各有特色的发展格局。
同志们,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既是当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努力奋斗!
市长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3
同志们:
这次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是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贯彻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召开的。会上卓圣泰同志传达了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家在讨论中进一步分析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提出了农业上新台阶的意见和措施。下面结合我分管的工作谈两点意见,最后,陈喜臣同志还要为会议作总结,对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一、今年农业生产的回顾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指示,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和发展农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进一步优化了农业生产的内部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强化社会化服务,较好地处理了农业产品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加快了农业走向市场的步伐。面对9315号强台风的袭击,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发动群众,积极投入生产自救,迅速恢复灾后生产,农村经济仍呈好的发展势头,据测算,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比增%,农村人平收入元,比上年净增元,比增%。从总体来看,我市农业生产的形势是好的。主要表现是:
(一)粮食生产面积减单产增总产下降,没有出现大的滑坡。
据统计,全市春收粮食面积万公顷,比减9573公顷,单产238公斤,比增73公斤,总产万吨,比增万吨;夏收粮食面积万公顷,比减2600公顷,单产431公斤,比增11公斤,总产万吨,比减万吨;秋粮因遭受9315号强台风影响,减产已成定局。根据各县(市、区)上报预测,秋收粮食播种面积万公顷,单产429公斤,总产万吨,与去年相比,面积减少3100公顷,单产减少24公斤,总产减少万吨。其中水稻面积万公顷,比减2347公顷,单产433公斤,比减20公斤,总产万吨,比减万吨。综合三造情况,我市今年粮食收获面积万公顷,比去年减少万公顷,亩产405公斤,比去年增加14公斤,总产万吨。虽然大面积推广良种,提高了单产,但因受灾和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今年粮食总产仍比去年减少万吨,减幅为%,对比全省我市粮食生产没有出现大的滑坡。
(二)“三高”农业基地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全市上下着力优化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三高”农业。全市计划“八五”期间建设十大商品基地计有:优质稻万公顷,青梅6667公顷,荔枝万公顷,香蕉6667公顷,龙眼2667公顷,白叶单丛茶2667公顷,竹笋2667公顷,蔬菜1333公顷,奶牛1万头,水产养殖万公顷。经过努力,十大商品基地目前已初具规模,现已形成以榕城区、揭东县、普宁市为主的优质稻基地万公顷;以普宁市为主的青梅基地5333公顷;以惠来县为主的荔枝基地万公顷;以榕城区、揭东县、揭西县为主的香蕉基地4667公顷;以揭东县为主的龙眼基地1000公顷;以揭西县大北山连结普宁市南阳山系的白叶单丛茶基地667公顷;以揭东县为主的竹笋基地1067公顷;以榕城区、揭东县、普宁市以及揭西县高寒山区为主的蔬菜基地1000公顷;以惠来、揭东、揭西、榕城等县区为主的水产养殖基地万公顷;以揭西县、普宁市、榕城区为主的奶牛基地3700头。这些基地中今年新增的有:优质稻1万公顷,青梅1000公顷,荔枝1333公顷,香蕉1333公顷,龙眼467公顷,白叶单丛茶300公顷,竹笋400公顷,蔬菜333公顷(其中反季节蔬菜133公顷),水产1333公顷,奶牛500头。在这些基地建设中各地引进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总结推广把水利推向市场的经验,调动社会力量办水利,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增加投入,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进度。一九九三年度,全市水利建设投资共万元,比去年增加%。其中省级万元,市级万元,县级万元,乡镇群众自筹万元,投入水利劳动积累工万个,占年度计划%。完成土方万立方米,石方万立方米,混凝土万立方米,分别占计划数的%、%、%。培修江海堤围84条,公里,维修加固涵闸73座,加固水库28座,整治排灌系统4376公里,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9027公顷,新增灌溉面积公顷,改造低产田1313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73公顷。入秋以来,各地掀起了秋前水利建设高潮。至十一月三十日统计,全市共投入水利劳动积累工万个,资金万元,比去年减少%,完成土石方万立方米,占一九九四年度计划%。修复和加固了一批水毁工程和安全有问题的工程。
林业生产全面完成年度生产计划。至10月底,全市造林种果作业面积万公顷,占年计划的104%。其中补植改造面积万公顷,新增封山育林面积4000公顷,中幼林抚育30万亩,义务植树万株。全市森林防治病虫害5493公顷,防治率100%。揭西县已通过省绿化达标验收,全市可望全面实现绿化达标的目标。据统计测算,林业总产值可达7424万元,比一九九二年增长7%;山地每亩创产值75元,比一九九二年增加8元。
(四)渔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
据预测,全年水产品生产总量95483吨,渔业总产值38867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和11%,新增机动渔船66艘,1240吨位,7144匹马力,新挖鱼塘1322公顷,比增45%。同时,生产引进优质鱼种苗220多万尾,新建鱼苗孵化标粗池公顷,养殖特种水产动物(鳖、牛蛙)万只,面积130亩。
(五)水果总产略有下降
全市水果种植面积万公顷,比一九九二年增加3333公顷;收获面积万公顷,总产万吨,比减万吨,减幅为%。今年水果减产原因,一是春季冷害和9315号强台风袭击,使香蕉、柑桔和正在挂果的果树大受影响;二是由于近年来生柑市场价格较低,影响了农民对柑园的投入和管理,致使全市万公顷生柑(挂果9767公顷)部分质量和单产下降;三是在发展“三高”农业中,虽然优质果加强了管理提高了单产,但改造了部分老果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在农业生产方面,除认识问题外,主要是农业生产基础仍比较薄弱,水利设施老化,设计标准偏低,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如9315号强台风袭击,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万公顷,经济作物万公顷,牧畜死亡12284头,水产养殖损失万公顷,产量吨;水利设施破坏一批,总计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亿多元。农业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三高”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内部结构仍不合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适应千家万户生产的需要。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滞后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我市农业上新台阶。
二、当前应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认真抓好冬种生产
我市受9315号台风影响,晚造和水果不同程度减产、减收。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冬种当作一造来抓。总的指导思想是钱、粮、肥并举,争取晚造损失冬种补。首先,要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冬种面积的落实。各地要力争完成市计委、市农业局下达的(含粮食作物万公顷,蔬菜2万公顷,绿肥2267公顷等)指导性计划面积万公顷。小麦、绿肥面积没有完成的可以多种一点冬种菜和冬种茨,尽量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没有冬种的要争取犁冬晒白,以提高地力。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今年因灾所造成的损失。其次,要加强对冬种作物的管理和灭病除害工作,农业部门要加强服务指导,着力提高单产。第三、农资部门要做好生产资料的调拨供应工作。十月份市下拨了救灾柴油1500吨、化肥6000吨,最近又下拨柴油标准2150吨,化肥指标400吨。农资部门要及时调拨供应,各地一定要用好这批肥、油,真正对冬季农业生产有所促进。
(二)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建设高潮
水利不单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9315号强台风和局部暴雨对我市水利工程的损坏是严重的,仅惠来县石榴潭灌区象湖反虹管的复建就需要500万元。因此,一九九四年度水利建设的任务对我市来说是非常繁重的。为搞好水毁工程的修复,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和工程达标,省水电厅安排我市资金万元(含周转金601万元),同时下达了土方700万方,石方33万方(含浆砌石13万方砼8000方)的任务,要求秋前完成40%,明年春节前累计完成90%,春节后扫尾。为此,各地要认真贯彻水利部提出的“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和“把水利推向市场”的指导思想。第一,要加强领导,抓住黄金季节,广泛发动群众,掀起各春水利建设热潮,要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层层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水利建设任务。第二,要全面修复水毁工程和完成春耕效益工程。特别是重点工程,要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三落实。惠来县石榴潭灌区象湖渡槽,要求三月底完工,四月初通水,确保下游万亩农田的春耕用水。第三,要抓好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和度汛工程。特别是普宁市的三坑水库、汤坑水库、葫芦出水水库,惠来县的石壁岭水库,榕城区的渔湖翻身闸重建工程,均要求在三月底完成;市直的横江水库等不能按期完成的工程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度汛措施。第四,对榕江南北河、练江、隆江河的整治达标加固工作,各地要按市下达的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第五,认真做好农建改低和高标准整治排灌渠系工作。省农委一九九四年度补助我市技工材料费75万元,市决定配套50%,要求县(市、区)配套50%,任务由市农委下达,要求有任务的地方抓紧落实,认真组织施工。
我们希望各级党政通过一九九四年度的努力,永利工程的抗灾能力有所提高,能逐年把我市有限的耕地建设成为保得住、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的稳产高产农田,更好地为“三高”农业服务,为我市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三)重视抓好“三高”农业基地建设,推动我市农业上新台阶
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在新形势下,依靠传统农业,很难有新的突破,必须充分发挥我市优势,大力发展“三高”农业,才能跨上新台阶,才能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把农业推向市场,加快农业与市场接轨的步伐。近几年来,各县(市、区)重视发挥各自的经济技术、人才、市场信息及地理条件等诸方面的优势,在发展“三高”农业方面,目前已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如惠来县的荔枝和水产养殖,普宁市的青梅,揭东的竹笋、龙眼和香蕉,揭西县的反季节蔬菜和珍禽、单丛茶,榕城区的香蕉和奶牛等等,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实践来看,发展“三高”农业,不仅需要质量,而且需要大批量。因此,要下决心,花力气做好总体规划的分步实施计划,推动“三高”农业上档次、上规模,最大限度地求得规模效益,这是其一。第二是抓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种苗基地建设。是不是优良品种效益完全不一样,同种一亩优质荔枝其产值高出一般荔枝品种3至4倍。所以,各级领导应重视抓好优良品种引进推广工作,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准项目,重点突破,抓好各种优质种苗的基地建设,为发展“三高”农业提供优质服务。第三,要注意抓好示范。各级农业部门对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要想尽办法搞示范,抓好样板。要通过样板,树立典型,让广大群众从中看到发展“三高”农业的前景。这样,发展“三高”农业才能真正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会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第四,大力培育市场体系,抓好信息服务,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抓好产后农副产品的加工、流通销售服务,解决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的问题。使农民生产的产品及时转化为货币。真正做到高质、高产、高收入。
(四)巩固绿化达标成果,搞好林业的深度开发。
继去年惠来、普宁实现绿化达标之后,今年揭西县的绿化达标已通过省绿委的检查验收,经省批准后,全市则可实现绿化达标的目标。因此,达标后首先在思想上绝不能松懈,更应加强林木的管护,抓好“一把火,一条虫,一把斧”的防护管理工作,做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二是要逐步改造现有的林份。目前,我市林份结构不尽合理,针叶林多,阔叶林少;薪炭林多,经济林少。林业部门要做好规划,分期分批逐步加以改造。三是千方百计提高山地的创值率。去年全市山地创值率每1/15公顷是元,最高的是普宁市每1/15公顷98元,今年预测可达75元。我市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只有公顷。面对人口逐年增加,而耕地又是逐年减少的状况,当前除充分利用现有耕地外,我市有山地面积万公顷,更大的潜力在山上,希望在山上,出路也是在山上。因此,坡度25度以下的山地,都要当作耕地来开发来经营,绘好山水画,做好田园诗,大力种菜、种果、种药,发展林副产品的深度加工,使我市山地绿起来,林业系统活起来,富起来。
(五)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目前,我市农业的基本状况是,基础薄弱,生产手段和技术水平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总体经济效益不高。由于农业产业自身的特点,当前还无法走上自我积累、自我武装、自我发展的道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大低于二、三产业,受市场机制和比较效益的牵动,对农业的投入是十分不利的。只依靠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投入是不够的,只有加上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扶持保护,才能解决农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点,务必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增加农业投入,主要是采取群众集资、银行贷款、财政补贴、外引内联等多种形式,解决发展农业的资金问题,并逐步形成合理的、适应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要求对农业的投入不少于同级财政总支出12%—15%的规定。我市是新建市,家底薄,但是再困难也不能忽视对农业的投入。只有农业发展,农村稳定,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加快我市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二是认真落实农业发展基金,并要真正用于发展“三高”农业以及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不得挪作他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上级扶持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要及时下拨,希望不要出现“渠道长,渗漏严重”到了基层所剩无几或专款不能专用的现象。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审计监督,对克扣“军饷”的要追究领导者的责任。三是抓好劳动积累工制度的落实,特别是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水利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六)花力气抓好扶贫工作。
我市原有贫困管理区136个,分布在揭西、惠来、普宁境内的27个乡(镇、场),总户数42898户,人口211900人。从一九八七年起经过连续七年的扶持已有35987户,177723人实现脱贫,分别占贫困户人数的%和%。今年贫困地区预计人均收入可达682元,比增67元,口粮196公斤,比减11公斤。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贫困村所处的地理位置,目前农民的生活条件还是很差的。为使贫困村早日赶上全市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在新的一年里,要求市直有关部门和有关县(市)继续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继续做好扶贫工作的决定》,围绕到一九九五年全市136个贫困管理区人年均收入800元以上;管理区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每个管区实现通电、通车、通讯的目标,扎实做好扶贫工作。为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打好扶贫攻坚战,把扶贫工作当作政治和经济任务来抓。二是进一步落实省、市制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扶贫投入,帮助贫困地区搞好“三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三是扶持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乡镇企业,增加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四是继续抓好扶贫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搞好市、县直机关挂钩扶持和平原乡镇与山区乡镇对口扶持工作,开展多渠道多形式扶贫。
(七)切实抓好明年农业生产计划的落实。
明年要求农业总产值达40亿元(九〇年不变价),比增7%,农村人均增收150元,比增%。围绕这个目标,农业总的要求是:以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认真落实谢非书记“五发展、四保护”的指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围绕结构调优、效益调高、农民调富、经济调活的目标,大胆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努力探索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道路,闯出一条具有揭阳特色发展农业的新路子。
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发展多种经济,提高耕地产出率。要相对稳定粮食生产,明年粮食种植面积应保证万公顷,其中水稻面积万公顷,早晚造各万公顷,总产105万吨,比今年调减万公顷和7万吨。要把指标层层分解到县(市区)、乡镇、管理区,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在此基础上,按照“三高”农业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对低洼、内涝地和高旱地改变生产条件难度大的,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可改挖鱼塘改种茶、果及其它经济作物,但要求规模开发,连片种植。要积极扩大优质高值适销对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林、牧、副、渔的比例。计划到一九九四年,粮经比例:力争达到6:4.以利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要坚持合理利用,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大搞加工转化,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要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拓宽服务的范围,提高服务的质量。在稳定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逐步向经济大循环,结构合理化发展,力争用几年的时间,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有三分之一以上转向二、三产业,农民收入有75%以上来自非农产业。
同志们,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繁重的。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从繁忙的党务政务活动中善于抓主要矛盾,牢固树立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只要各级党政都能想农业之所想,帮农业之所需,排农业之所难,真正把农业当作发展经济的首要工作来抓,就一定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农业就一定能够迈上新的台阶,就一定能够加快我市奔小康的进程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